⑴ 适合二年级看的红色电影
1、《闪闪的红星》
《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该片由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主演。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
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该片根据陈耘同名话剧改编。该片主要讲了5个少先队员手连着手把被敌人炮火炸断的电线接上了,电流通过他们的身体通到了指挥所,当三连的炮火又向金门岛发射时,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微笑。
⑵ 共产儿童团歌出自于195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哪部电影
共产儿童团歌出自于195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红孩子》。《红孩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儿童片,由苏里执导,陈克然、宁和、王和永等出演,于1958年上映。该片讲述了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后,留在苏区的红军子弟苏保和小伙伴们与白匪军展开英勇斗争的故事。
共产主义儿童团团歌 :
共产主义儿童团团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儿童团的团歌,在革命战争年代激励了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歌曲的曲调源于二胡独奏曲《春诗》作者钟义良于1957年在中央广播民乐团任演奏和作曲期间,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部一儿童广播表演唱节目而定的开场曲《小天天》,是经广播民乐团部分演奏员参加演奏和曲做者亲自指挥排练录音的广播音乐。具有奥地利梯罗耳族民歌的风格,词作者佚名。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共产儿童团的故事拍摄了影片《红孩子》,再现了江西革命根据地的少年儿童与白匪作斗争的光荣岁月,《共产儿童团歌》作为影片主题歌传遍了中国大地。
⑶ 《红孩子》这部影片主人公是谁
《红孩子》这部影片主人公是苏保。该片讲述了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后,留在苏区的红军子弟苏保和小伙伴们与白匪军展开英勇斗争的故事。
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江西苏区李家坳的赤卫队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上山打游击。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伙伴们想随赤卫队上山,但没被批准。
目睹白匪的罪行,孩子们决意为乡亲们报仇。于是,一支红色少年游击队在无一枪一弹的情况下于岩洞中成立。他们与国民党匪兵作斗争,打流动哨,得了第一枝枪。
(3)红孩子电影相关图片扩展阅读:
幕后制作
在新中国拍摄反映战争年代的儿童片中,电影《红孩子》以其明朗、生动、朴实、自然的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小主人公苏保、细妹也成为那个时代英雄少年的经典形象。
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苏里找到了好友、著名剧作家、作曲家乔羽,他说:“我想为孩子们拍一部戏,你能为我写一个本子么?”乔羽爽快地答道:“好啊,你想拍什么内容的片子呢?”“最好是反映战争年代红小鬼的故事。”
在此之前,苏里曾拍了儿童片《哥哥和妹妹》,这次他想再拍一部关于“红小鬼”的影片。对于苏里的提议,乔羽欣然同意。其实,乔羽和苏里两人都有着浓浓的孩童情结,他俩也都曾是红小鬼,对战争年代的孩子们有着异乎寻常的怀念与热情。
⑷ 红孩子的电影剧情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离开江西革命 根据地,北上抗日。李家坳的赤卫队 也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上山 打游击。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及其小伙 伴虎崽、细妹、水生、金根、冬伢子 等,晚上悄悄离家去找红军,被苏保的外公李公公找回。不久,靖卫团 团长黄静波带着白军焚烧了李家坳,屠 杀了全村的老百姓。为了讨还血债, 替亲人报仇,孩子们组成了一支少年 游击队。他们勇敢、机智地夺枪支、 贴标语,消灭了不少敌人。在一次战 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们在李 公公的领导下,混入靖卫团,巧妙地 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团长黄静波 。严酷的斗争使他们经受了锻炼和考 验,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本片于1979年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 童文艺创作二等奖。
⑸ 歌曲共产儿童团歌出自195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是什么
这部电影是《红孩子》。
《红孩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儿童片,由苏里执导,陈克然、宁和、王和永等出演,于1958年上映。该片讲述了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后,留在苏区的红军子弟苏保和小伙伴们与白匪军展开英勇斗争的故事。
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江西苏区李家坳的赤卫队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上山打游击。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伙伴们想随赤卫队上山,但没被批准。目睹白匪的罪行,孩子们决意为乡亲们报仇。
(5)红孩子电影相关图片扩展阅读:
幕后制作
在新中国拍摄反映战争年代的儿童片中,电影《红孩子》以其明朗、生动、朴实、自然的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小主人公苏保、细妹也成为那个时代英雄少年的经典形象。
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苏里找到了好友、著名剧作家、作曲家乔羽,他说:“我想为孩子们拍一部戏,你能为我写一个本子么?”乔羽爽快地答道:“好啊,你想拍什么内容的片子呢?”“最好是反映战争年代红小鬼的故事。”
在此之前,苏里曾拍了儿童片《哥哥和妹妹》,这次他想再拍一部关于“红小鬼”的影片。对于苏里的提议,乔羽欣然同意。其实,乔羽和苏里两人都有着浓浓的孩童情结,他俩也都曾是红小鬼,对战争年代的孩子们有着异乎寻常的怀念与热情。
乔羽接受任务后,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将剧本内容定格在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红军北上后中央苏区一群红孩子们身上。那是中国革命最为艰苦的时期,也最能反映出那个特殊年代孩子们英勇机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为了挖掘创作素材,乔羽生平第一次渡过长江来到了苏区体验生活,走家串户,听当年“红小鬼”们讲述红军北上后他们那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渐渐地,一个关于当年“红小鬼”的故事在乔羽的笔下诞生了。
⑹ 求一部电影名
刘三姐,泰坦尼克号,上甘岭等等
⑺ 195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是什么
这部电影是《红孩子》。
《红孩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儿童片,由苏里执导,陈克然、宁和、王和永等出演,于1958年上映。
艺术形式
电影,也被称为运动画面或动态画面,是作品视觉艺术来,通过使用移动图像的沟通思想,故事,认知,情感,美女,或大气模拟体验。这些图像通常伴随着声音,很少有其他感官刺激。“电影”一词是电影摄影的缩写,通常用于指代电影制作和电影业,以及由此产生的艺术形式。
膜的运动图像被用创建拍摄具有实际场景运动画面相机,通过拍摄使用传统的图纸或微缩模型动画技术,借助于CGI和计算机动画,或通过一些或所有这些技术的组合,和其他视觉效果。
⑻ 红色革命电影有哪些儿童可以看
一、《鸡毛信》
《鸡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石挥执导,蔡元元、蔡安安、舒适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战故事片。影片主要讲述了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奉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路上所发生的故事。影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也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
五、《地下少先队》
1949年,上海某中学学生江大成被反动的朱校长借口出售《新少年报》开除。在党的地下工作者杨明老师诱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吕小可、陈玉珍等在江大成影响下,把被查封的《新少年报》改为墙报在学校出版,并秘密散发传单,唤起人们的斗志,终于迎来了上海的解放。在雄壮的少先队队歌中,少年儿童们举行了庄严的入队仪式,江大成为新队员系上了红领巾。
⑼ 《共产儿童团歌》出自哪部电影
共产儿童团歌出自电影《红孩子》。
《红孩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儿童片,由苏里执导,陈克然、宁和、王和永等出演,于1958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后,留在苏区的红军子弟苏保和小伙伴们与白匪军展开英勇斗争的故事。
(9)红孩子电影相关图片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江西苏区李家坳的赤卫队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上山打游击。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伙伴们想随赤卫队上山,但没被批准。目睹白匪的罪行,孩子们决意为乡亲们报仇。于是,一支红色少年游击队在无一枪一弹的情况下于岩洞中成立。
他们与国民党匪兵作斗争,打流动哨,得了第一枝枪。尔后贴标语、打匪徒,竟战果累累。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被捕,孩子们先抓来匪大队长肖振武审问,然后由李公公带领,深夜进人村庄,救出李主席。李主席和孩子们胜利突围,他们迎着朝霞向前方走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红孩子
⑽ 红色革命电影有哪些儿童可以看
《鸡毛信》、《闪闪的红星》、《红孩子》、《地下少先队》等。
《红孩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儿童片,由苏里执导,陈克然、宁和、王和永等出演,于1958年上映。在新中国拍摄反映战争年代的儿童片中,电影《红孩子》以其明朗、生动、朴实、自然的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小主人公苏保、细妹也成为那个时代英雄少年的经典形象。
人物简介
陈克然1941年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53年任东北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团演员。11岁成为电影演员,他是那个时代的童星。
1955年调至长影演员剧团,在《红孩子》中扮演男主人公。此后,他出演了《古刹钟声》、《画中人》、《羌笛颂》等多部影片。1977年任制片,兼做场记工作。
1983年调导演室做副导演。电影《十六号病房》、《中国的“小皇帝”》、《黄山来的姑娘》都有参与,他担任副导演的影片前后有十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