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欣赏莫扎特的音乐
对音乐说不出所以然,欣赏莫扎特的音乐就要先去了解莫扎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什么风格的音乐家 或者说去了解创作这首曲子背后的历程,最后再去欣赏这首曲,或许你的心里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② 求关于影视音乐鉴赏的论文,急
C小调弥撒的情感,已绝对不是欢快性质,也与他十岁那年创作的 kyrie相距何其之遥!但到了「信经」曲,三次轮回的快版,把对上帝的信心表达的又是何其明确!因此这首弥撒曲很显然已完全不是敷衍著主教的要求,而是个人的真实信仰告白了。他要说的不是伪善的宗教,而是能真真实实安慰他短暂又痛苦的尘世生命的信仰。这种告白,绝对不是要求规格与形式的萨尔兹堡所能接受。
宁静祥和的微笑
莫札特与父母亲莫札特生命中最后的贫病交加的五年,曲风再度改变,从偶而出现突然结束的焦虑不安中挣脱,回到平静无波甚至有些逍遥感的曲风。譬如他去世那一年的第二十七号钢琴协奏曲(KV595),其流畅的音符,因偶而的转小调,就绝对不再仅只是欢愉感的,但其返回大调,或优美不陷溺进情感的慢版,仍让人分享到他的平静无波。这绝对远远超过他早期的「欢愉」境界,是苦难中的安息了。
莫札特去世的那年彷佛是想把未竟之志全数完成一般,在病痛中还是维持大量的创作。其中有一首大概是为领圣餐仪式而作的宗教「Ave verum corpus」(KV618),简直是无法想像的超然平静,四部和声缓慢优美而无波澜的述说基督之爱,根本无法想像创作当时莫札特正在生命垂危之际奋斗。
莫札特在他死前两年,曾经跟来比锡托马斯合唱队队长谈了一席话,他后来写信给父亲时提及此事。他跟队长说:「我觉得你完全感受不到『上帝的羔羊基督,你洗却世上的罪,请赐予我们和平』这句话的意思....。我从童蒙(注:莫札特的父亲在耶稣会受了整整十二年的,并得博士学位,他非常重视莫札特的宗教教育。)就进了宗教的神秘圣殿,满腔热情期待弥撒开始,却不知到底要得到什么....,如今经过庸禄的生活,这一切又重新浮现,并深深感动著我的心灵,我乐于为这些听过千百次的话,谱成音乐....。」莫札特当年与主教之不合,显然与主教的成见有关──好动,滑稽可笑,动不动讲黄色笑话的音乐家,怎么可能在在实践上都明白信仰真理??但莫札特这从来与无缘无关,从不知道他将在生命末期经验法国大革命的人,却写出嘲弄达官贵人,帮助一切平民的「费加罗婚礼」,以至于贵族纷纷疏远他,加深他的贫困。当主教斥责他没有教养,是个坏蛋,他却于生命的后面十年,加入有平等思想扶弱济贫的「共济会」....,这一切都表明莫札特不是没有信仰,而是无法把他自己的信仰跟形式化教条僵化的宗教气氛,与只在上流闲谈的宗教气氛连结。这正是他在萨尔兹堡受困,而后贫病交加的主因。
莫札特的「安魂曲」(Requiem, KV626)手稿莫札特在母亲为他劳累旅途中病故后,虽然其创作有一段时间明显出现一反轻快风格的哀伤,但他还是写信给父亲说:「我顺服上帝的意志」。当父亲病危,他贫困交加的人生中再也没有长者的抚慰,莫札特跟父亲说:「我永远感激我的创造者,并由衷祝福我周围的人都可以有像我一样的幸福感。」最后,当他思索死亡时,写信给父亲道:「既然死是我们生命的真正终极目的,它对我而言就不再是某种令人惊恐的东西,而是让我感到安宁宽慰的东西。我感激上帝让我有机会认识死,上帝让我知道,死是达到真正的幸福的锁钥。」看过这些出自心灵的信仰表白,就不难明白,莫札特在创作中期离开萨尔兹堡前后,虽经历生命中严重的挫折伤害与怀才不遇,却仍走向创作中后期的平静愉快。这种平静愉快绝不是不解世事,因此即或是很容易倾向忧郁的小调,还是充满平静感,最终面对死亡,竟能创作出 KV618的天籁之曲了!
宗教与的关系,绝不是宗教扼杀艺术那般的一语化约──虽然形式化教条,的确使艺术窒息,莫札特也曾因此愤慨向朋友说:「作人还是不要太『虔诚』比较好!」,但形式化与教条绝不是宗教的本意。
我们在聆听莫札特的音乐时,多少会体会到一种非出自自我的超然的情感,一种「不可言喻的奥秘」,因此有人说莫札特的音乐是「超验的音乐」,但这终归是因为莫札特自身先从自身的生命中挣脱,体会到一种超验情感的向度。因此我们可以归结:不是艺术可以取代宗教,而是宗教真实的体会与深度,赋予艺术一种非凡的内涵,因而走向超越的向度!
③ 莫扎特的作品赏析
1、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op.492)
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完成于1786年4月,同年5月在维也纳首次演出。剧本由篷泰根据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撰写。歌剧主要是描写伯爵的男仆理发师费加罗与伯爵夫人的女仆苏珊娜的纯洁爱情,作者通过喜剧性的爱情故事,深刻、尖锐地提出了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问题。在剧中,普通平民以机智、勇敢和胜利的姿态出现在舞台上,而对封建贵族的虚伪、堕落则进行了无情的讽刺、揭露,这部歌剧当时受到了非常热烈的欢迎,也遭到宫廷贵族的不满和禁演。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的主题音乐与歌剧中的音乐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在风格上和情绪上与歌剧的内容是一脉相承的。这首序曲是一首妙趣横生的作品,它概括了普通平民的性格特征,烘托了喜剧中胜利的欢乐气氛。从中不难看到费加罗机警、幽默的形象和苏珊娜聪慧、美丽的倩影。
序曲采用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结构。呈示部的主部由两个主题构成:
第一个主题是稍快急速、性格爽朗的音流。
第二个主题为急板,像是明快、雄健的号声,体现出抒情喜剧的风格。
连接部出现活泼跳跃的节奏和弦,将热烈的情绪推进了一步。
副部也有两个主题,用属调写成。第一主题富有朝气,有一反复出现的音型,象征费加罗不屈不挠争取爱情自由的性格。
第二主题使费加罗勇于斗争的性格表现得更加突出。
结束部旋律优美、细腻,富于歌唱性,刻画了少女苏珊娜的形象。
经过一个短小的连接句,音乐进入再现部,副部的主题在主调上出现,全曲充满了热烈气氛,表现了费加罗战胜封建势力,获得婚姻自由的欢乐情绪。
2、《G大调弦乐小夜曲》(op.525)
莫扎特一生共写了十三首小夜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787年8月创作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这是一部轻快的乐曲,充满了淳朴、真挚的感情。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倍大提琴演奏。由于它是莫扎特全部小夜曲中唯一用弦乐演奏的,所以被称作《弦乐小夜曲》或《G大调弦乐小夜曲》。它堪称18世纪器乐小夜曲的典范。
这部作品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结构,具有进行曲风格。开始四小节的前奏为号角特征的引子乐句,音调明朗有力,充满信心。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清新、流畅,情绪饱满,颤音的出现更显得生机勃勃。
副部主题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题节奏鲜明,连奏、断奏音型交替出现。
第二部分是连续反复的颤音和断奏,幽默而轻巧,蕴含一种自得其乐的情绪。
展开部非常短小,主要以引子乐句和副部主题的第二部分音型展开。
再现部按奏鸣曲式原则,副部主题的调性由属调转为主调,其它基本是呈示部的再现,最后是短小精悍的尾声。整个乐章节奏明快、旋律生动、简洁利落和富有推动力。
第二乐章:行板,是一首抒情的浪漫曲,具有回旋曲式的特征。主题淳朴、抒情、典雅、宽广。
第一插部旋律富于流动性,轻歌曼舞。
第二插部跳音与连奏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插部是全曲中唯一小调性的主题,它运用一个回音音型,连续不断地出现于小提琴与大提琴对答之中,形成高音部与低音部的对比,增加了乐曲的戏剧性。
最后,整个乐章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第三乐章:短小、精致的小步舞曲,复三部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主题由明快、有力和抒情、流畅两种富于对比性的旋律构成,带有舞曲风格。
第二部分旋律甜美柔和,具有歌唱性。也由两种对比性旋律构成。
第三部分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全乐章。
第四乐章:快板,回旋奏鸣曲式结构。呈示部含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活泼轻快,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光辉,这一主题在本乐章中重复五次,但调性每次有变化。
第二主题优美、纤巧、生动,与第一乐章副部主题的第二部分近似,具有舞曲的风格。
展开部是以主部主题为基础的调性变化与发展。
再现部以副部主题在前、主部主题在后,倒置出现,从而加强了回旋曲特有的热烈情绪。
《G大调弦乐小夜曲》在欢快、明朗、兴高采烈的气氛中结束。
3、《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op.219)
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共有六首。他的前五首小提琴协奏曲都是在1775年的几个月时间内写成。《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775年12月。当时,年方十九的莫扎特在萨尔茨堡任宫廷乐师,但无论是创作速度还是艺术上的成熟都令人赞叹不已。这五首小提琴协奏曲风格典雅,旋律优美,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莫扎特在确立古典协奏曲的体裁方面有较大贡献,他的协奏曲采用三个乐章快---慢---快的对比形式;并确定了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主题对比原则:即第一乐章一般都有两个呈示部,第一个由乐队陈述基本主题,第二个则由独奏乐器展示,并强调独奏乐器的作用,充分发挥其技巧性。《第五小提琴协奏曲》以其结构之独特为人们所熟悉。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
乐队在乐章开始时全奏出一个强有力的和弦,给音乐以推动。接着,在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的颤音背景上,第一小提琴以明亮的音响奏出引子的主题,它是这个乐章第一主题的雏形。
经过一段连接,流畅地进入第二主题,这个主题典雅、轻巧。
接着,独奏小提琴奏出一段缓慢、富于表情的咏唱,这是第二呈示部的引子,紧接着是主部主题的出现,这时由独奏小提琴奏出的一段坚定有力、生气勃勃的旋律,给人们的感觉是这一乐章的音乐这时才真正开始。
连接部和副部都显示出了独奏小提琴与乐队之间的对比,富于装饰性。简短的展开部形象柔和抒情,再现部把前面的主题一一再现。乐章结束之前,出现了独奏小提琴辉煌的华彩乐段,它既快速明亮又柔和细腻。
第二乐章:慢板,三部曲式。
在这个乐章里,莫扎特表达了细腻而多样的内心体验,反映了这个时代的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渴望,第一部分主题抒情、委婉。
副部的旋律在力度上与主部产生对比。展开部和再现部中,几个主题加以展开和再现,最后出现简短的华彩乐段,安静地结束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回旋曲,小步舞曲速度。
乐章开始由独奏小提琴奏出主题,这是一个典雅而柔和的旋律,典型的小步舞曲节奏,构成了一幅宫廷舞蹈的场面。
这个主题时而由乐队,时而由小提琴奏出,但每一次出现都有新的装饰,丰富了主题的发展。
中间的插部是18世纪流行的所谓“土耳其音乐”的段落,二拍子,快板速度,是莫扎特采用的那种异国情调的范例之一。由五支节奏活泼、情绪欢快的旋律构成的间奏乐段的主题,是匈牙利的舞蹈音乐,刻画了民间生活。
乐章结尾经过小提琴的华彩乐段和小步舞曲的主题再现,把“罗可可”风格装饰的、轻盈美妙的旋律,又展示在听众面前。
④ 小星星变奏曲(莫扎特) 鉴赏
音乐主题出自一首古老的欧洲民谣,这个主题的节奏与旋律单纯质朴,莫扎特为它配上十二段可爱又富有魅力的变奏,乐声一直自然而愉快的流淌着。
其歌曲主题浪漫而梦幻,由六个四分音符加一个二分音符组成了轻灵的旋律。成就了世界儿歌史上最夺目的皇冠。也成为了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文化的孩子们启蒙教育中最经典的第一首儿歌。
(4)莫扎特电影音乐鉴赏扩展阅读
《小星星变奏曲》为C大调作品第K. 265/300e由莫扎特于1778年所创作的钢琴曲。原题直译的意思为在法国歌曲《妈妈请听我说》基础上创作的12段变奏曲。
其变奏曲的第一段,后由英国女诗人Jane Taylor配以歌词,成为广为人知的《小星星》儿歌(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一闪一闪小星星)。
其全世界公认的权威版本由当代童话作家王雨然翻译,孩子梦Childlike Dream企业策划和研发,英国Legend Times集团公司旗下New Generation企业出版发行,并被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收录,在全世界超过80个国家广受好评。
⑤ 求一份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的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欣赏
-----欣赏部分: 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赏析
结束了一个学期的音乐欣赏课,我受益匪浅。由于老师的悉心教导,也是自己的兴趣使然,我明白了很多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
艺术世界中,最不可思议的莫过于音乐了。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是人类传达感情的工具;音乐是一些用旋律和曲调驯服的噪音;音乐是数学与魔术的结合等等。 它仿佛是咒语,是密码;又仿佛是精华,是美酒;吸引无数人沉醉其中。
所以,每当我们听到一首曲子并且停下来认真听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了最初的欣赏。这里,我了解到了音乐的三个层次,那就是感官层次、表达层次和音乐层次。 这里,我就将莫扎特的《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结合这三个层次来粗浅分析。
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的时候它是作为流行乐曲的前奏部分出现的,当时我就只是觉得这首曲子很悦耳,很动听。原来这里我们就处在感官层次。因为我对这首进行曲产生了共鸣,我觉得他悦耳,所以我情不自禁地在欣赏了。只是声音的魅力,就可以把人带入一个不动脑筋而又引人入胜的境地。
再次听的时候就完整地听了。也是在了解了它的创作背景之后,听的时候就带入了这般沉重的感情来进入他营造的那种境界了。这算是表达层次了吧。这种情况下,音乐家们喜欢说:这里只有纯音乐的含义。”g小调第40号交响曲是莫扎特音乐中最受世人珍爱的作品,是超越了一切时代的纯音乐典范,整个音乐史上真正完美的杰作之一。在妻子患病,没钱买药,孩子饿得没有面包,朋友也对他置之不理的窘迫悲愤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这首交响曲,用象征悲伤和痛苦的g小调表现出来,是莫扎特的最豪放,最狂暴的作品了。在首乐章刚出来的时候就能感受到用中提琴和小提琴营造的这种悲切,层层不断,一波接一拨的音符,表现出一种愁苦压抑,急于发泄又找不到出口的感觉。用不安的节奏轻轻地敲击着。当音乐逐渐转为舒展流畅的音调时,另一个乐章呼之欲出了。感觉好像总处于一种不可解脱的痛苦压抑之中。也许为这部交响曲奠定了悲凉的基调吧。然后有一个全面乐段的重复出现,强弱音的巨大起伏表现出了一种冲出痛苦的气势,很快有了一个微小的停顿。转入了一段安静的旋律,那精雕细琢的音符闪现着莫扎特原本乐观开朗的性格。但这点明快的气息没持续多久,感觉音乐有了一片不和谐的骤变。音乐变得越来越紧张,痛苦急促的气息到处撞击,仿佛不曾有一刻的稳定与安宁。又迎来了一个缓解的小间歇,有一点明朗,抒情,互为补充,映照出一线温柔亲切的光亮。就像莫扎特那个既清苦又温暖的家庭。断续的节奏和一些微小的休止也为这部交响曲投下了一片阴影。情绪转为热烈激昂,却丝毫没有小步舞曲的那种温文尔雅。在压抑的g小调中不断攀升,直到最高点才迸发出音乐最痛彻伤感的泪花。这一串明亮的音符就像最耀眼的光线突然让我心境开朗,自然是感到无比的开心和快乐,可能也象征着莫扎特那种开朗的天性吧。而后却又一串感觉隐含痛苦挣扎得到音符,尽管此时较为柔婉的旋律,却掩不过音乐中淡淡的哀愁。闭上眼睛,仿佛就能看见莫扎特那双蓝色的大眼睛饱含泪水,却又坚强纯真地微笑着。又一串激奋有力的音符,仿佛看到他在片刻的平稳中获得了片刻的安慰。柔和中突然有了一个急速悲壮的高潮,这种性质更加凸显了他的坚定,直到最后。这汹涌的音潮像是莫扎特迈着急速坚定的步伐,面向人生的种种苦难前进。音乐中洋溢了作曲家奋进不屈的勇气。结尾处辉煌而振奋。仿佛在告诉我们,不管人生的道路有多艰难,勇敢前进吧!终有一天会迎来幸福和喜悦。这部交响曲的所有乐章都是抒情性的,他的基调就是抒情风格加上悲怆气氛,同时又充满着愤懑激昂的精神!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力,它的含义与内容只能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科普兰认为:“音乐除了能发出悦耳之声和特定的表现力之外,还存在于音符本身和对音符的把握之中。”音乐的曲调,也就是音乐的主旋律,仅仅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还包括节拍、节奏、音色、调性、和声、力度、织体等等。这些就是表达音乐内容的最基本的“语言”。这也就是音乐层次了吧,可是对于没有专业乐理知识的我们来说,要了解这一点也还要通过不断的努力,也感谢老师的教导。
参考文著《莫扎特》结合了科普兰关于音乐的分析。
⑥ 电影莫扎特影评
天堂来的乐声 ——《莫扎特传》
和大多数红旗下长大的孩子一样,从小,就从课本里知道了有个名字叫做‘莫扎特’,然而,对这名字背后其他的一切,我一无所知。
我本可以就这样无知到底的,然而,那天,在一部《肖申克的救赎》里,安笛身陷地狱般的大牢,他打开扩音器,让音乐飘飞在整个监狱上空,所有的犯人,听得懂的,或者听不懂的,那瞬间,都停下来,静静地伶听。
那音乐也飘进了我的心里,从前,我竟然不知道音乐可以让人心醉,心醉,它纯粹绝美得如一个由上帝从虚无中打造的女人,你只能被那光芒笼罩,却无法勘透那隐藏其后的神秘。为此,我问人:
‘音乐它为什么可以这样美?’
‘因为它代表了无穷的未知,它比诗歌更接近世界的真相。’那个优雅的、曾经愤怒过的诗人,而如今,只怀揣着曾有的梦想,一心想与生活和解的中产阶级优秀青年如是回答。
他最喜欢的正是那个莫扎特,莫扎特从不曾愤怒过,他的音乐是流水,从来不曾带给人世半分的忧伤,他的音乐如小鹿在山间跳跃,又象清泉,温柔而不流于细腻,美丽而不华贵,就象一个来到人间的天使,唱出的,只有欢乐!
我努力地想接近莫扎特,我想接近天使,我的原始愿望原本很低俗,我是想通过天使来贴近那个优秀青年的心灵的。我以为那是颗有着游吟诗人灵魂的高贵心灵,我对音乐、诗歌的无知正如我那被多年乡下尘土蒙蔽了的眼睛一样,在这样精致的心灵前,我自惭形秽。除了一头投进那美妙的音符、诗句,别无选择。而那些盛大的美最终还我以颤栗,静夜里,我有时会发抖,除了这颗对着黑暗敞开,对无限极致的音乐开始学会敞开的心灵之外,我还有什么呢?我痛惜我识之太晚,我狂喜与自己终于与它相遇,抬头向前,唯有坟墓,那么,一路的流连望返,终也可以被原谅的。
那些与音乐相关的电影也由此走入我的收藏视线,〈大提琴狂恋〉讲述了英国历史上最负成名的音乐天才——一个名叫Jackie的女大提琴手的故事,Jackie和她的姐姐Hilary都拥有同样的音乐天份,然而,一个性情激烈,偏执,狂热,而另一个平和,温柔、细致,性格决定命运,前者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提琴家,后者成为业余的长笛手兼平凡的家庭妇女,命运的另一面是前者英年早逝,有生之年做过很多疯狂的,不为外人理解的极端之事,终死于孤零,而后者却颐养天年,平安地度过此生。
这就是天才与凡人的区别!
天才必须是偏执的,激烈的,狂热的,对喜欢的事物,有种一往无前的决心与坚持,而天才不得不对世事人事不甚明了,终身地陷入与世界的纠缠之中,在被更广阔的世界所热爱的同时,与身边的一个小世界的关系屡屡开战,僵持不下。
《大提琴狂恋》里有一个镜头:Jackie独在音乐场中央,所有的观众,演奏者的影子都淡漠,只有她身着亮衣,独自奏着那把提琴,她的头时高时低,整个身躯都与音乐化为了一体,世界隐去,爱情隐去,做为人的所有基本特征都可隐去,只有音乐留下,归属于于那个人群中间的孤独女人。
所有的天才都会发疯,我原以为,莫扎特会是例外。那样平和,舒缓,优美的音乐,难怪所有有一对会审美的耳朵的人都会倾心,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梵高式的疯狂,贝多芬式的愤怒,然而,每个人都懂得欣赏优美。那么,创造出优美的人,他的本身也必然是优美,优雅得一如他的音乐,欢快地在乐谱上跳跃。
而《莫扎特传》的拍法却与我预想相悖,它没有从莫扎特自身的成长来讲这个故事,它透过了另一个音乐家萨列里的口,讲述了那个在庸才与世人的眼里浪荡挥霍的可怜虫,那个小丑般的男人,那个可怜纯真无辜的孩子,那个历史上唯一能称得上音乐天才的男人——莫扎特!
有几个细节难以忘记。
一、 一个神父给叫来替老年的萨列里做忏悔,萨列里哼出几个自己作的曲子,神父摇头不知,萨列里无奈哼出莫扎特的《小夜曲》,神父竟然跟着哼唱起来,连坐在屏幕前的我也禁不住跟着轻打节拍,哼起那个曲子。
二、 莫扎特第一次进维也纳的宫廷时,国王正在蹩脚地弹奏着萨列里的曲子,莫扎特只听了一遍,就把它完整地弹奏了下来,并即席加以润色,让音调更和谐,完美,流畅。
三、 莫扎特将死之际,萨列里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替莫扎特记录《安魂曲》,莫扎特口授,就这样,一个旷世的篇章由此诞生。与此相反的是,萨列里跪在神像面前,苦苦企求上帝赐予他灵感。可怜的人,上帝给了他鉴别优劣的眼睛,给了他对音乐的热爱,让他走进了音乐殿堂的大门,却不让他进一步靠近,让他清清楚楚地看清楚自己不过一介庸才——那种痛苦,并不比遭嫉的天才更轻。
无可否认这部电影的美,据说当年它得了奥斯卡八项大奖,所有的音乐全部取自于莫扎特,《小夜曲》的轻盈,《安魂曲》的哀婉宿命,《费加洛婚礼》的华美,很多场景选用了莫扎特的歌剧片段,那些欢快乐明丽的音乐与加诸于莫扎特身上的种种厄运如影相随,音乐不断往前推,节奏越来越快,色调也慢慢变得黑暗,那紧紧注视着天才的萨列里的目光也越来越阴郁,设置的一个又一个陷井,莫扎特已无处可逃!
所以他必须早逝,其实他的早逝该算是一种福份。在这样的浮华尘世里忍受诸多不堪的苦,莫如早归上帝。那曲《安魂曲》,我宁愿把它看成是上帝的召唤,他感受到了,虽有些不舍,撒手一些篇章不曾完成,然而,仍然听命而去。
仅仅把萨列里理解为那个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萨列里似乎并不完全说明问题,也许,导演用他来表现了所有嫉妒的庸才们。天才总是孤独的,生活在一个充满庸才的时代,音乐不被理解,生活坎坷,家庭负担,然而,所有的这一切,只能衬托出莫扎特孩子般的心性,他的心灵把那一切不幸都澄清了,在那小丑般的笑容背后,是天使清澈的目光,美丽的音乐如流水。
其实,这世界上,爱音乐者甚众,真正懂音乐的人却廖若晨星。在影片里,唯一真正懂得莫扎特音乐的,倒是那个不断为他设置障碍,最终逼他走向死神的萨列里了。唯有懂得了他的伟大与不朽,以及看清自己终就无缘走进那扇为上帝所宠幸者的大门,他才不顾一切,一边为莫扎特的音乐欣喜若狂或热泪盈眶,一边暗暗发誓:务必要摧毁那被宠幸者。
那些爱音乐的,奥地利的皇帝,那些宫廷贵妇,那些乐师们,那些皇家御用作曲家们,那些的民众,以及隔了几百年后的千山万水在遥远的亚洲大陆的中年阶级青年和山地女子,这些俗人们,他们都没听清故事的内容,他们凭直觉感觉到了天使的呼唤,却不知那呼唤来自何方,为何,将走向哪里,也不知那个小丑般纯真苦难的男人,他最终是上帝选派的使者,来人世传播来自天堂的福音。
有一天,在课堂上,我讲起莫扎特,我说:
He is just like an angle. His music only speaks of inner peace, love and happiness. He never shows sadness and anger. He is from heaven, from God.
课堂下,有些孩子的眼睛闪闪发亮。Alas, 他们会去听莫扎特,然后被感动。又一扇门被推开,Alas,莫扎特,那个音乐的主宰,音乐的神、精灵,音乐是你手中的奴隶,Alas, 那些远去的身影,所有的诗歌,音乐,行走和与上帝有关的胡言乱语,我永远心怀感激!Alas, 其实我可能会更欣赏贝多苍斗士般的激情和愤怒,然而,为了美,为了来自天堂的乐声,干杯!
原谅我,我最终不懂音乐!
PS,很久之前下载的影评,具体作者是谁忘记了
⑦ 求一篇对于莫扎特或者贝多芬音乐作品的鉴赏
魔笛(Die ZauberFlote)是莫扎特三部最杰出歌剧中的一部,这部歌剧取材于诗人维兰德(C.M.Wieland,1733-1813)的童话集《金尼斯坦》(Dschinnistan,1786-1789)中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LuLu,Oder die Zauberflote)的童话,1780年后由席卡内德改编成歌剧脚本。作品背景用德语演唱的《魔笛》是在莫扎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写作的。生活窘迫、疾病交加,抑郁不得志的作曲家当时的精神处于极度绝望的境况。虽然如此,但莫扎特的创作热情仍很高,所以当维多剧院(Theater aufder Wiedeo )的经理席卡内德提出请他为一部德语歌剧谱曲时,他很快同意了。为了方便莫扎特专心创作,席卡内德将作曲家任性的妻子送到外地疗养,并在剧院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魔笛之家)给莫扎特住。 1791年7月,莫扎特谱曲到一半的时候接到命令赴布拉格,在雷奥勃尔特二世加冕礼的庆典上指挥他的另一部歌剧狄托的仁慈,同时,他又接受了一个神秘的黑衣使者的委托,写一部《安魂曲》。回到维也纳后至9月,莫扎特终于完成了《魔笛》全剧的谱曲,在仅仅排练了两日后9月30日,于维也纳郊外的维多剧院首演,由莫扎特亲自指挥。 《魔笛》是一部多元化的歌剧,莫扎特在其中放入了许多歌剧元素,他融合了十八世纪以前德、奥、意、法、捷等国家所特有的各种音乐形式和戏剧表现手法,使其音乐语言更为丰富。可以说它是一部集大成的歌唱剧,在当时维也纳通俗戏剧的构架上很好的统一了意大利歌剧与德国民谣的风格,既带有正剧的严谨又包含着喜剧的灵活。歌剧的序曲以奏鸣曲的形式从统一全剧的降E开始,精美的弦乐声华丽而且流畅。如泉水源源涌出,象征着光明和美好的生活。塔米诺这一角色属抒情男高音,他在剧中的两首咏叹调Dies Bildnis Ist Bezaubernd Schon及Wie Stark Ist Nicht Dein Zauberton旋律极其优美,很好的描画出这个抒情式的人物细致丰富的内心。帕米娜这个角色外柔内刚,莫扎特为她写的所有唱段都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与帕帕杰诺的两重唱《那些感受到爱情的男人》最为经典,柔美的旋律充分体现出莫扎特的天才之处。捕鸟人是剧中带有喜剧因素的一个亮点,在第一幕中的《我是一个快乐捕鸟人》(Der Vogelfanger bin ich ja)以民谣为基调,生动灵活、轻松的刻画出其快乐的天性。夜后的咏叹调是按标准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写的,其在第一幕中的O Zittre Nicht,Mein Lieber Sohn!这首咏叹调分为三个部分,由抒情到花腔唱段,旋律有节制的变化;而第二幕中的《仇恨的火焰》是一首极为华丽的花腔咏叹调,可以说是花腔咏叹调史上数一数二的名曲。作为这部歌剧中的灵魂人物,夜后这个角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艺术水准,其由善到恶,转变的背后要求极微妙的分辨,莫扎特以最难的华彩乐段来刻划她的本质,超越人声的华彩本身也赋予了她狂暴的心情以讽刺的色彩,在非常高的音域(高音F),以快速的唱法,混合了乐声的重复音、断音和长笛的相竞赛。整部歌剧透着庄严、肃穆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