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老电影艺术家于洋的生平还有简历
(1930.10.4-) 演员、导演。
祖籍:山东龙口市。中国影视演员、导演。原名于延江。1945年长春市文化中学肄业。曾在长春市公安局任职,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文化教员。1947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在《留下他打老蒋》、《桥》、《中华女儿》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5年至1957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1957年毕业后主演《英雄虎胆》、《青春之歌》、《暴风骤雨》、《大浪淘沙》等影片。1977年转任导演,拍摄《戴手铐的“旅客”》、《大海在呼唤》等影片,并导演《哪儿是我的家》等电视连续剧。是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1989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第19届金鸡百花节获得“终身成就奖”
演出影片1947:留下他打老蒋
1949:桥、中华女儿
1950:卫国保家
1951:走向新中国
1952:葡萄熟了的时候
1954:山间铃响马帮来
1955:怒海轻骑
1958:生活的浪花 英雄虎胆 山里的人
1959:飞越天险 矿灯 青春之歌 水上春秋 粮食
1960: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革命家庭 五彩路
1961:暴风骤雨
1966:大浪淘沙
1974:火红的年代侦察兵
1975:第二个春天
1980:戴手铐的“旅客”
1982:大海在呼唤
1989:女贼
1993:大海风 导演故事片
1977:万里征途
1980:戴手铐的“旅客”
1982:大海在呼唤(与杨静合作)
1984:骑士的荣誉(与德勒格尔玛合作)
1985:驼峰上的爱(与杨静合作)
1987:孤帆远影
1993:大海风
2003:惊涛骇浪
物生平于洋是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人,1930年10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六岁那年,闯关东的父亲病死关外,家乡又遭灾,这突来的天灾人祸,迫使母亲带着他流落到东北。在长春,他遭受过孤儿院的虐侍,也饱尝过流浪街头的凄苦。直到替人做佣人的母亲攒下点血汗钱,才把他送进小学读书。1942年,伪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为一部儿童片挑选临时儿童演员,于洋抱着自己找些活路以减轻母亲负担的心理经人介绍去应试。结果被选中。于是,在半工半读生活中,他接触了电影表演。
1945年,他那在八路军中工作厂多年的哥哥随部队来到长春,找到了他,并引导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十五岁的于洋参加革命队伍后,当过公安战线上的侦察员,参加过暴风骤雨般的土改运动,以后又作为解放军的文化干事,参加过四平保卫战、长春围歼战,并在某部炮兵团获得过四野颁发的渡江战役纪念章
1947年11月,于洋奉命来到兴山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参加《留下他打老蒋》的拍摄。在这部短故事片里,他扮演我军连长。从此,他正式开始了电影演员的生活。
《留下他打老蒋》的导演伊琳,做为于洋在电影艺术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首先教给于洋的是:“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这一革命文艺宗旨。并且还告诉他,在表演中生活是基础,没有真实感受,表演就不可能真实。同时,陈波儿、王滨等都对于洋有过殷切的希望和具体的帮助。
1948年我国人民电影的第一部故事片《桥》开始拍摄。在这部影片中,我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国家的主人出现在银幕上。于洋在影片中饰演了青年工人吴一竹。他的表演纯真、质朴,表现出获得翻身解放的炼钢工人,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勇于克服困难的可贵品质。
1949年,于洋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于洋还参加拍摄了《中华女儿》、《卫国保家》等多部影片。在拍摄这些影片的过程中,他接触到刘琼、谢添、陈强、张平等很多有经验的老演员。从他们身上学习了许多长处,并且运用到自己的创造中来。他尤其不能忘怀自己的良师与益友——蓝马。于洋与蓝马是在1951年拍摄《走向新中国》时结识的。在影片中,蓝马饰工程师,于洋饰炼钢工人。从体验生活,到实地拍摄,他们一直在一起。影片《山间铃响马帮来》(1953)中黛乌这一形象的塑造,就是他在这方面的一次可喜尝试。黛乌是一位苗族青年,边寨的联防队长。于洋以富于激情的表演,塑造了这位勇敢、顽强、纯朴、坦率的苗族青年形象,得到观众的喜爱。
1955年,于洋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训练班,集中学习了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为主的现实主义表演理论。如果说,从前他是在广泛的学习和探索中走过来的,那么这次学习,带给他一次运用理论系统地总结自己过去艺术上成败得失的机会,从而使自己的表演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重要标志,就是他在电影学院表训班毕业后不久,在影片《英雄虎胆》(1958)中塑造的我军侦察员曾泰的形象。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期,是于洋演员生活的黄金时代。他连续参加《飞越天险》(1958)、《青春之歌》(1959)、《矿灯》(1959)、《水上春秋》(1960)、《暴风骤雨》(1961)等影片的拍摄,塑造了赵中凯、江华、傅东山、华小龙、肖队长等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其中《暴风骤雨》中土改工作队肖队长的形象塑造很有光彩。他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把当年参加上改时见到过的几个工作队长的精神风貌、言谈举止,经过艺术加工,熔铸到肖队长的形象中,把自己当年饱含深情访贫问苦的情景溶化在肖队长与贫农赵玉林等人物的感情交流中,语言和动作真切自如,在肖队长这个形象身上显示了于洋那种刚毅、深沉、真挚、富有激情的表演风格。
1964年,于洋参加了影片《大浪淘沙》的拍摄。他扮演了主要角色靳恭绶。这个人物耿直、倔强,勇于追求真理,愿为真理而献身。于洋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追求革命、不断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演得真实贴切,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鲜明个性。影片摄制完成后,还没来得及上映,“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这部影片包括于洋所塑造的靳恭绶的形象,也以莫须有的罪名遭到批判。粉碎“四人帮”以后,影片才同观众见面,受到好评。“文化大革命”中,于洋在中止了一段银幕形象创作后,曾参加了《火红的年代》、《第二个春天》等影片的拍摄。
2003年,于洋出演电影《惊涛骇浪》之后,便处于隐退状态,长达7年未参加电影与电视剧的拍摄演出。直到2010年,“老偶像” 再度出山,在《天堂秀》中饰演一个德高望重、“泰山北斗”级的老艺术家。于洋表示,他之所以出演该剧,主要因为被题材吸引,被剧集中所透出的浓郁苏州文化吸引。
⑵ 惊涛骇浪是不是古代故事
不是
惊涛骇浪 【解释】 涛:大波浪;骇:使惊怕。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出处】 唐《玉山常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波涛汹涌
【示例】
宋·陆游《剑南诗稿·长风沙》:“江水六月无津涯,惊涛骇浪高吹花。”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15章:“李自成一路回想几天来的~,不觉到了野人峪。”
叶圣陶《地动》“又觉得身体动荡,仿佛在~的小船里。”
【相关词语】
近义词 大风大浪
反义词 风平浪静
英文:a situation or life full of perils
日文:狂澜怒涛(きょうらんどとう)
法文:événement tragique
德文:stürmische Wogen
[编辑本段]【电影简介】
惊涛骇浪片名:惊涛骇浪
时间:2002年6月开机,2003年首映
地区:中国大陆
出品:八一电影制片厂
〖制作人员〗
导演:翟俊杰
出品人:明振江
编制:柳建建
临制:安澜、林达信、顾欣台、戴普忠
制片主任:赵学华、辛崇彬
摄影:穆德远、董亚春、姜力军、陈远良
美术:孙永印、张彪、许峰
剪辑:朱建龙
作曲:叶小纲
录音:张磊、张朝彩
〖演员名单〗
巫刚饰周尚武
宁静饰韩梅
李幼斌饰张子明
赵有亮饰韩盛元
潘粤明饰张成文
高天饰林为群
黄海波饰魏老兵
伊春德饰何小茹
冯恩鹤饰林同生
丁嘉丽饰白素英
沙玉华饰魏婆婆
熊文鸿饰虎子
颜丙燕饰阿玲
祝新运饰韩松
吕中饰秦淑兰
朱建民饰郝政委
高兰村饰周全成
于洋饰李司令
张勇手饰许政委
王润身饰胖老战士
梁音饰瘦老战士
陈大伟饰工兵团长
张琰琰饰孙秘书
李平饰李参谋
〖剧情梗概〗
故事发生在令人难忘的1998年夏天,以当时在抗洪救灾中涌现出的著名英雄人物为原型,塑造了3个家庭、4组人物群像,表现了三个家庭在洪峰来临时,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和命运。
某集团军转战湖北,担负长江荆沙林水段的抗洪任务。军长张子明与儿子张成文产生矛盾,批评儿子不该提出转业,找个人前途。红军团长周尚武准备到国防大学报到。亿万富翁林同生的独生子林为群这时从军部机关下到红军团四连当兵,随部队开赴荆江。
[编辑本段]【武功招式】
惊涛骇浪 惊涛掌电视剧中虚构的武功招式。出自《武林外传》。
惊涛骇浪为惊涛掌中一式。郭芙蓉和她的堂妹郭蔷薇都会用此招。
虽然此招威力无比,但仅仅对一些不会武功的人有效,经常受这招的是吕秀才。
[编辑本段]【同名游戏】
北京游乐园中的一项游乐设施,类似于激流勇进,但比起更加惊险刺激!
准乘:20人/船
“惊涛骇浪”是一种由游客乘坐仿木船体验水上探险的大型娱乐项目。它的提升高度为15米,水道全长196米。在探险过程中,游客乘坐的船从十几米高的滑道上高速俯冲下来,瞬间激起数十米高的波浪,游客和船完全被浪吞没,很快又冲出波浪回到风平浪静的水面。非常惊险刺激,让游客亲身体会大海里搏击风浪的滋味。
乘坐须知
1、乘坐时请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按定员乘坐,压好安全棒;
2、高血压、心脏病、精神失常、背脊有病的患者、孕妇及酗酒者请勿乘坐;
3、乘坐中请勿站立、摇摆船只,请勿将手、脚伸出船外,以免发生危险;
4、1.4米以下儿童须由监护人陪同乘坐;
5、本设备地面湿漉,请游客小心地滑,以免摔倒。
(本项目技术要求:遇雷雨天气及持续风速达40公里/小时时不能运行)
属通票范围内(通票120元,包含24个娱乐项目)
⑶ 电影演员于洋什么时候逝世的
电影演员于洋并没有去世,今年已经88岁高龄。其独子于晓阳2005年因突发哮喘过世。
拓展资料:
于洋,1930年10月4日,祖籍山东黄县,原名于延江。 原北京电影制片厂团长,表演艺术家。演员、导演。1945年长春市文化中学肄业。曾在长春市公安局任职,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文化教员。1947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在《留下他打老蒋》、《桥》、《中华女儿》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5年至1957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学习。1957年毕业后主演《英雄虎胆》、《青春之歌》、《暴风骤雨》、《大浪淘沙》等影片。1977年转任导演,拍摄《戴手铐的“旅客”》、《大海在呼唤》等影片,并导演《哪儿是我的家》等电视连续剧。是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1989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2010年第19届金鸡百花节获得“终身成就奖”。
⑷ 惊涛骇浪电影简介
该片以1998年大抗洪为背景,全景式地再现了在那场百年不遇的严重水灾面前,全国军民万众一心,英勇奋战,取得抗洪斗争胜利的的故事。
剧情简介——
1998年夏天,某集团军转战湖北,担负长江荆沙林水段的抗洪任务。军长张子明与儿子张成文产生矛盾,批评儿子不该提出转业,找个人前途。红军团长周尚武准备到国防大学报到。亿万富翁林同生的独生子林为群这时从军部机关下到红军团四连当兵,随部队开赴荆江。
长江洪水暴涨,龙嘴湾民垸突然溃堤。林为群和代理连长等上百名官兵被洪水冲走,一万多群众被洪水围困,情况万分危急,刚刚回家与妻子韩梅团聚的团长周尚武奉命回队。常委会总工程师韩盛元院士向周副省长汇报,长江上游已形成特大洪峰。 军区李司令和许政委赶赴灾区,向抗洪部队传达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指出抗洪已成为全党全军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
军长张子明得知四连代理连长赵建平等6名官兵牺牲的消息,深感内疚,因其所代理的正是儿子张成文的岗位。他赶到四连驻地,看到张成文正率大学生后援队来支援抗洪,当即命令儿子:以列兵身份归队参战。江岸村群众欢迎子弟兵到来,魏老兵见到盲奶奶,她用数玉米粒的方法鼓励开车的孙子多拉快跑。韩总工程师教训儿子韩松,担心他承包的江堤工程有问题。
长江第四次洪峰来临,沙市水位高过54年分洪时的水位。韩盛元力主不分洪,数万军民艰苦奋战,使洪峰安全通过林水。张成文表现出色,红军团党委决定恢复他四连连长职务。九江大堤决口,周尚武奉命率红军团星夜驰援,连续奋战五天五夜,协助大部队堵住了决口。
面对第五次特大洪峰的到来,韩盛元提出用水库泄洪蓄水的办法错过洪峰。同时要求集团军必须在48小时内把林水段子堤加高加厚30公分。在加高子堤的奋战中,林为群劳累过度,牺牲在大堤上。林同生夫妇悲痛欲绝深明大义的他们却将抚恤伞转给孤儿小虎子。 魏老兵在分洪区意外发现管涌,他奋力抱起一麻袋玉米,纵身跳入江中壮烈牺牲。魏老兵的遗体返回江岸村时,他的战友们不约而同的摁响汽车喇叭,向魏婆婆致敬。
(4)电影惊涛骇浪司令员于洋图片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周尚武演员巫刚
红军团团长,身先士卒,他和妻子的情感比较真挚,农村孩子长大,特盼望和妻子生个孩子,但这个愿望始终没实现,在大堤即将决口千钧一发之际,周尚武飞车冲向决口,牺牲了。
2、张子明演员李幼斌
抗洪荆江总指挥、红军军长,毫无架子的军长,和战士及下级军官一起全心抗洪、在大堤即将决口的情况下,果断地指挥红军团用载重大卡车堵决口,并成功保住大堤。
3、韩盛元 演员赵有亮
科学务实,智勇兼备的荆江抗洪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在几次洪峰来临时,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当机立断,提供了多个有效方案,最终成功保住了堤坝。
4、张成文 演员潘粤明
军长张子明的儿子,为个人前途本打算转业,临危受命,加入到抗洪一线,率领大学生后援队支援抗洪,因表现出色,被红军团党委恢复了四连连长职务。
5、林为群 演员高天
亿万富翁林同生的独生子,有勇有谋的年轻军人,从军部机关下到红军团四连当兵,随部队开赴荆江。在加高子堤的奋战中,林为群劳累过度,牺牲在大堤上。
⑸ 八几年的一部老电影,发洪水为题材的
《惊涛骇浪》
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
导演:翟俊杰
出品人:明振江
编制:柳建建
临制:安澜、林达信、顾欣台、戴普忠
制片主任:赵学华、辛崇彬
摄影:穆德远、董亚春、姜力军、陈远良
美术:孙永印、张彪、许峰
剪辑:朱建龙 作曲:叶小纲
录音:张磊、张朝彩
主演:巫刚、宁静、李幼斌、潘粤明、赵有亮
友情出演:于洋、张勇手、王润身、梁音
故事发生在令人难忘的1998年夏天。某集团军转战湖北,担负长江荆沙林水段的抗洪任务。军长张子明与儿子张成文产生矛盾,批评儿子不该提出转业,找个人前途。红军团长周尚武准备到国防大学报到。亿万富翁林同生的独生子林为群这时从军部机关下到红军团四连当兵,随部队开赴荆江。
⑹ 告诉我98年抗洪灾难大片叫什么名字了.是李幼斌演的.谢谢大家的帮忙!
李幼斌主演的98年抗洪灾难大片叫《惊涛骇浪》。
《惊涛骇浪》以1998年大抗洪为背景,全景式地再现了在那场百年不遇的严重水灾面前,全国军民万众一心,英勇奋战,取得抗洪斗争胜利的的故事,主演为巫刚、宁静、李幼斌、潘粤明、赵有亮。
《惊涛骇浪》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友情出演有于洋、张勇手、王润身、梁音。美术是孙永印、张彪、许峰,剪辑是朱建龙,作曲为叶小纲,录音为张磊、张朝彩。
(6)电影惊涛骇浪司令员于洋图片扩展阅读
《惊涛骇浪》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令人难忘的1998年夏天,以当时在抗洪救灾中涌现出的著名英雄人物为原型,塑造了3个家庭、4组人物群像,表现了三个家庭在洪峰来临时,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和命运。
某集团军转战湖北,担负长江荆沙林水段的抗洪任务。军长张子明与儿子张成文产生矛盾,批评儿子不该提出转业,找个人前途。红军团长周尚武准备到国防大学报到。亿万富翁林同生的独生子林为群这时从军部机关下到红军团四连当兵,随部队开赴荆江。
⑺ 需查著名电影老演员于洋所摄几部电影影名
上映时间 剧名 扮演角色 导演 合作演员
2018 越活越来劲 李二冬 刘流, 周英男 刘流, 闫学晶
2012 蓝调海之恋 ---- 郑真 韩栋 , 王晓
2010 金色驿站 ---- 广春兰 秦怡
2009 锦绣花园 ---- 邱怀阳 杨利伟 , 于蓝
2003 惊涛骇浪 ---- ---- ----
1998 昨日的承诺 ---- 杨在葆 杨在葆
1997 相逢在雨中 ---- 曾剑锋 姚嘉
1993 大海风 齐厂长 于晓阳 周丽华
1993 拓荒者的足迹 ---- 苏菲 焦晃, 王惠
1989 女贼 ---- 于晓阳 方舒, 邓婕
1987 孤帆远影 ---- ---- ----
1985 驼峰上的爱 ---- ---- ----
1984 骑士的荣誉 ---- ---- ----
1982 大海在呼唤 ---- 于洋 , 杨静 张燕 , 赵联
1980 戴手铐的旅客 ---- 于洋 邵万林
1977 万里征途 ---- ---- ----
1976 反击 江涛 李文化 胡朋
1975 第二个春天 冯涛 桑弧 , 王秀文 杨雅琴
1975 翦翦风 ---- 张美君 张冰玉 , Ru-yu Chang
1974 侦察兵 政委 李文化 王心刚 , 金征源
1974 火红的年代 ---- 傅超武 , 孙永平 娄际成
1966 大浪淘沙 ---- 伊琳 刘冠雄 , 史进
1963 小铃铛 ---- 谢添, 陈方千 石小满, 马佳
1961 暴风骤雨 肖队长 谢铁骊 高保成
1960 五彩路 浦巴 魏荣 李墨丹 , 刘沛
1959 青春之歌 ---- 陈怀皑 , 崔嵬 谢芳
1959 粮食 王团长 魏荣 张平 , 秦汉
1959 水上春秋 华小龙 谢添 舒适
1959 飞越天险 ---- 李恩杰 张浩然, 李紫平, 周森冠
1958 生活的浪花 ---- 陈怀皑 杨静, 魏鹤龄
1958 英雄虎胆 ---- 严寄洲, 郝光 王晓棠, 张勇手
1954 山间铃响马帮来 ---- 王为一 孙景璐, 冯奇
1953 葡萄熟了的时候 ---- 王家乙 杜德夫, 李百万
1950 卫国保家 ---- 严恭 杨静, 车毅
1942 迎春花 ---- 佐佐木康 李香兰, 木暮实千代, 浦克
⑻ 98年长江特大洪水有一部电影叫什么名字按照九八年长江大洪水拍的叫什么名字
98年长江特大洪水有一部电影叫《惊涛骇浪》,2002年6月开机,2003年首映,是按照九八年长江大洪水拍的。
《惊涛骇浪》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导演为翟俊杰,出品人为明振江,编制为柳建建,临制是安澜、林达信、顾欣台、戴普忠,制片主任是赵学华、辛崇彬,摄影为穆德远、董亚春、姜力军、陈远良。
《惊涛骇浪》主演为巫刚、宁静、李幼斌、潘粤明、赵有亮,友情出演有于洋、张勇手、王润身、梁音。美术是孙永印、张彪、许峰,剪辑是朱建龙,作曲为叶小纲,录音为张磊、张朝彩。
(8)电影惊涛骇浪司令员于洋图片扩展阅读
《惊涛骇浪》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令人难忘的1998年夏天,以当时在抗洪救灾中涌现出的著名英雄人物为原型,塑造了3个家庭、4组人物群像,表现了三个家庭在洪峰来临时,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和命运。
某集团军转战湖北,担负长江荆沙林水段的抗洪任务。军长张子明与儿子张成文产生矛盾,批评儿子不该提出转业,找个人前途。红军团长周尚武准备到国防大学报到。亿万富翁林同生的独生子林为群这时从军部机关下到红军团四连当兵,随部队开赴荆江。
⑼ 谁知道内地主旋律电影《惊涛骇浪》的剧情和演员
【电影《惊涛骇浪》】
出品:八一电影制片厂
导演:翟俊杰
出品人:明振江
编制:柳建建
〖演员表〗
巫刚饰周尚武
宁静
李幼斌饰张子明
潘粤明
赵有亮
于洋
张勇手
王润身
梁音
沙玉华
〖剧情梗概〗
1998年夏天,某集团军转战湖北,担负长江荆沙林水段的抗洪任务。军长张子明与儿子张成文产生矛盾,批评儿子只为个人前途想要转业。亿万富翁林同生的独生子林为群从军部机关下到红军团四连当兵,并随部队开赴荆江。但因长江洪水不断暴涨,龙嘴湾民垸突然发生绝堤险情,一万多群众被围困在汹涌的洪水中,林为群和代理连长等上百名官兵被洪水冲走,情况万分危急。刚刚回家与妻子韩梅团聚的团长周尚武刚回到家中便奉命回队。周副省长接到师韩盛元院士有关长江上游已形成特大洪峰的汇报,军区李司令和许政委赶赴灾区。军长张子明在特大洪峰到来之前的深夜向中央领导保证一定严防死守,确保长江干堤安全……眼看大堤即将决口,张子明果断指挥红军团用载重大卡车堵决口。但眼看一辆又一辆车被洪水吞噬,滔滔江水丝毫未受阻碍,千钧一发之时,周尚武飞车冲向决口……大堤终于被保住,受伤的周尚武九死一生,被直升机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