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现在的电影没有达到60帧
因为现在的电影很少用60帧拍摄。通常来讲,肉眼的识别也就是24~29帧/秒左右,太低了会明显有卡顿卡感,高了也看不出所以然,所以一般不会提高帧速的当然了,某些人可以适应高帧速播放,但一般不会为了少数人做大改动。
电影是25帧,因为25帧已经完全足够克服电影里面的视觉延迟,一般超过20帧人眼就会觉得是连续画面了,至于游戏之所以需要更高的帧数是因为现在FPS或者第一人称的游戏比较多。
电影是作品视觉艺术来,通过使用移动图像的沟通思想,故事,认知,情感,美女,或大气模拟体验。这些图像通常伴随着声音,很少有其他感官刺激。 “电影”一词是电影摄影的缩写,通常用于指代电影制作和电影业,以及由此产生的艺术形式。
膜的运动图像被用创建拍摄具有实际场景运动画面相机,通过拍摄使用传统的图纸或微缩模型动画技术,借助于CGI和计算机动画,或通过一些或所有这些技术的组合,和其他视觉效果。
❷ 我们平时看的电影每秒只有24帧为什么有些手机能拍60帧甚至更多
其实人眼最高能识别72帧每秒,而24帧电影流畅的原因是在电影摄像机中每帧的曝光时间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有运动模糊。而手机拍摄却不是,这样,白天在户外时,曝光时间则是千分之一秒,没有运动模糊,如果还用24帧每秒拍摄,则会感到不流畅,唯一的办法是提高帧率。
❸ 1000fps高帧视频哪里下载的
电脑上下载。
1000fps高帧视频在电脑上下载。需要一台高性能的电脑,然后有两种方式实现高帧率,一种是实时帧数补偿,一种是对原视频进行二次转码。
高帧率,又被称为高帧率格式(High Frame Rate/HFR),是指以每秒48帧画面频率拍摄电影。相比以往的24帧画面,高帧率可带来更清晰稳定的画面,是新电影技术革命。高帧率拍摄的影片能更好地表达慢动作镜头,因为即使把电影放映速度减慢一半,它仍然能达到每秒24帧的电影放映水平,它也具有画质更清晰、身临其境感更强等特点。
❹ 视频中帧率是什么意思帧率的高与低有什么区别
帧率(Frame rate)是称为帧的位图图像连续出现在显示器上的频率(速率),就是每秒有多少帧。帧就是影像动画中最小单位的单幅影像画面。 一帧就是一副静止的画面,连续的帧就形成动画,如电视图象等。
帧率高低:
帧数越高,画面越流畅。帧数低了,就明显的看出画面跳动,比如低质量的MP4画面就会这样。想看到电视一样流畅的画面,让人的眼睛感觉不出画面是一幅画一幅画的跳过的,就必须满足每秒20帧以上,这是根据人的眼睛对光的闪烁感知能力得到的。
现代视频帧率:
现代视频格式利用各种帧速率。由于电网的电源频率,模拟电视广播的帧速率为50 Hz或60 Hz,有时视频交错,因此可以在相同的可用广播带宽上发送更多的运动信息,有时视频会在25或30 fps,每帧加倍。
电影几乎普遍以每秒24帧的速度拍摄,无法以其原始帧速率显示,这需要下拉转换,通常导致“抖动”:将每秒24帧转换为每秒60帧,每个奇数帧加倍,每个偶数帧三倍,这会产生不均匀的运动。其他转换具有类似的不均匀帧加倍。
较新的视频标准支持每秒120,240或300帧,因此帧可以均匀地乘以常见帧速率,例如24 fps电影和30 fps视频,以及在300 fps显示的情况下25和50 fps视频。
这些标准还支持原生在较高帧速率下的视频,以及在其原始帧之间具有内插帧的视频。一些现代电影正在试验帧速率高于24 fps,例如48和60 fps。
❺ 播放MKV电影时,帧数最高达到80.00帧,而且播放时画面经常停顿,声音则流畅正常播放。
高清格式吧?1080P的?
高清就是清晰啊,越清晰就越要求帧数多。
目前还有2060P的更高清的,一般的机器根本播放不了。
高清格式对显卡和CPU要求高,最好用播放软件指定用显卡的GPU硬解码,就可以把CPU解放出来了,否则占用CPU很高的。
❻ 看电影说帧速率越高越好,为什么我下的1080P 10多G也才达到23.98
1080P的意思是画面清晰度为1920x1080,帧速与此无关,且电影如果从来没有出过高于23.98帧,那么你无论如何都下载不到高于此帧数的版本。
如果你下载的电影帧数确实高于23.98,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1、机器配置问题,如显卡等。
2、当前环境同时需要处理的元素过多,比如人多,特效多,华丽镜头多,动态场景快速切换等等,也会导致帧数低。
3、电脑垃圾过多导致内存不足处理能力下降。
4、同时开着太多的东西、机器老化、笔记本灰尘啊等等都是帧数低的一些原因。
❼ 60年代拍电影时 一般帧数是多少的
60年代拍电影时,就是使用国际通用的标准每秒24帧
电影在电视出现之前就已经确定国际通用的标准是每秒24帧,而电视走入家庭是在50-60年代,中国是在70年代后。
❽ 李安的新电影 60帧和120帧有什么区别
目前在市场上通行的电影放映速度是24帧/秒,此前彼得·杰克逊用高帧率拍摄了《霍比特人》系列,但也只达到48帧/秒,这与李安此次的120/秒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李安希望能“为这个故事创造一个不同的电影语法”。
他也曾在CinemaCon索尼专场上表示,之所以挑战高帧率,是希望观众能沉浸在角色所经历的战斗场面中,感受身临其境的冲击。
❾ 为什么电影要从每秒24帧走向48帧
2012年上映的《霍比特人》(The Hobbit),这段采用每秒48帧画面频率拍摄的电影片段预示着电影技术的又一次技术突破,但展会中观众争议很多,媒体反映平淡的反差结果令人颇感意外。
即便如此,它仍然传达出一个信息——高帧率电影正在登上舞台;同时还有这样一个事实——越来越多的影院已具备播放每秒48帧及以上的高帧率电影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影片也在进入高帧率的阵营。在 《霍比特人》片断亮相之后,面对各路舆论的压力,导演彼得·杰克逊表现得和小强一样坚强。他回应道:“没有人会停下前进的脚步,科技也将持续经历变革。”
在技术领域,当然是越多越好越快越棒,没有人会去抱怨什么东西太先进了。一些观看了《霍比特人》片段的观影者表示,影片太真实了。这段每秒48帧的影片把屏幕里的世界变得栩栩如生,让人难以分辨出何为虚幻何为真实。
但也有一部分观众表示对之前每秒24帧的电影表示怀念,他们说自己已经习惯了看那种相对模糊的图像了。80多年来,电影艺术一直被称为“24格的真理”,而我们的电视则采用了每秒30帧的画面频率,大家对这种低帧率的画面已经产生了习惯。
3D技术是推动高帧率电影发展的驱动力之一。詹姆斯·卡梅隆日前出席CinemaCon电影产业博览会时也发言表示,采用每秒48帧或者60帧画面的方式拍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3D技术,制造出更加真实更加完美的影像效果,在真正意义上给观众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因为如果影片是以每秒48帧拍摄的,在放映时观众只要带上特定的眼镜,影院可以把每秒48帧的影片分为左右眼每秒各24帧来进行3D播放。我们都知道詹姆斯·卡梅隆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泰坦尼克号(Titanic)拿出来改编为3D版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和彼得·杰克逊都是抢用新技术改编电影的领军人物。
说起优点,每秒48帧画面频率的影片能极好地表达慢动作镜头,因为你即使把电影放映速度减慢一半,它仍然能达到每秒24帧的电影放映水平。正因如此,在拍摄每秒24帧的电影时如果需要表现慢动作,也可以把相应的部分拍摄为每秒48帧。除却能够优异地表现慢动作之外,高帧率电影还具备许多优点。以往的每秒24帧电影看起来也许还行,但事实上其每一帧都会有模糊(blur),尤其是在快速运动的镜头中。
如果电影镜头快速摇移,图像就会有抖动(judder)或者频闪(strobe)。”而每秒48帧就可以摆脱这些问题,使得动作场景更加得流畅逼真。对于看惯了每秒24帧电影的观众而言,这样的改良也许意义不大。但对那些才刚刚开始看电影的人来说,每秒48帧的高帧率电影必然具备更大的吸引力,他们将无法再接受每秒24帧电影中抖动的摇镜头和模糊的画面感。正如彩色电影出现之后,许多经典的黑白电影被重新制作为彩色版本。我们可以预测在将来,许多老电影将被改良制作为每秒48帧版本。
❿ 电影院的数字电影分辨率和帧数是多少
分辨率常为4096×2160、2048x108;帧数为25帧。
具体介绍如下:
1、分辨率:数字影院的清晰度标准从高到低分为4K、2K、1.3K、0.8K。4096×2160(宽×高)像素分辨率的数字电影,2K数字电影的分辨率是2048x108。
2、帧数:数字电影是由一序列静止画面组成的,这些静止的画面称为帧。我国采用的是电视标准PAL制,它规定视频每秒25帧(隔行扫描方式),每帧625个扫描行。
(10)什么时候出高帧数电影扩展阅读:
数字电影的优势
1、技术优势:数字电影避免出现胶片因光源照射导致的老化、褪色,确保影片永远光亮如新。
2、发行优势:数字电影节目的发行不再需要洗印大量的胶片,既节约发行成本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3、放映优势:数字传输技术的保障,使整部电影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损失。
4、增值优势:改变了影院胶片放映的单一模式,使之向实时、多功能、多渠道、多方位的经营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