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图片 > 电影音乐营销案例

电影音乐营销案例

发布时间:2022-08-09 17:10:20

⑴ 以筷子兄弟主演的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主题曲“小苹果”为例

答案如下:

1、《小苹果》之所以能走红,与歌曲本身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通俗上口的中文歌词”、“音域窄易于传唱”、“副歌重复旋律易记”,最有趣的,当然是以下几个广场舞或某餐厅或某超市早操舞必备的口号: 不!离!不!弃!(被老板改成“恭喜发财”) 更!加!温!暖!(被老师改成“好好学习”)

2、《小苹果》很难避开“营销”这个嫌疑(但话说回来,这年头谁不做营销),包括这个歌曲的创作背景,也很难逃出是否是为了跟风“电音舞曲”而创作。包括MV里被部分网友嗤之以鼻的“裸体马赛克”、“剧情俗套”,甚至总体给出“低俗”的评价,这均能看出《小苹果》必将会与《最炫民族风》一样,不会让所有人满意的一首歌,但是这不会影响它今后在广场舞市场的大红大紫。

3、筷子兄弟最擅长的就是“玩心思”+“玩复古”,他们善于揣摩大众的心理需求在什么地方。 否则《老男孩》也不会勾起那么多人的青春泪,否则《父亲》也不会勾起那么多儿女的愧疚。 而这首《小苹果》,会一如既往的步《老男孩》、《父亲》的后尘,将筷子兄弟的精神发扬光大。

拓展资料:

1.《小苹果》是筷子兄弟演唱的歌曲,由王太利创作词曲,是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宣传曲。

2014年,该歌曲获得全美音乐奖“年度国际最佳流行音乐奖” 、Mnet亚洲音乐奖“中国最受欢迎歌曲奖” 。

2.《小苹果》传承了筷子兄弟亲民和接地气的特质。歌曲欢乐的气氛,简单的四四拍节奏,朗朗上口的歌词,洗脑的招牌舞蹈动作,让人耳目一新 。

3.整首《小苹果》音乐清新明亮,歌词朗朗上口,颇有复古神曲的风范。直抒胸臆的比拟,极具特色的节奏,瞬间把听众带回那个去舞厅跳迪斯科的年代 。

资料来源:网络:小苹果

⑵ 有哪些比较经典成功的电影营销案例

《大圣归来》的口碑营销!

⑶ 广告的创意是什么:根据自己的观点谈谈东西方影视广告创意的特点 并举例

一条创意可以 一条创意可以打赢一场战争 一条创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一条创意可以救活一个企业 一条创意可以创造一个奇迹 ...
广告创意是对广告任作家能力的挑战,它要求广告作家要思考而不能乞求于灵感,要遵循一定的创意原则。现代传播学和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为广告创作注入...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广告创意是对广告任作家能力的挑战,它要求广告作家要思考而不能乞求于灵感,要遵循一定的...免费提供各类论文,企业文案,竞聘资料,述职报告,工作总结,演讲致辞,实习报告,企业文案,管理实务,...
东西方电影文化比较研究

任何艺术作品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内容,《东西方电影文化比较研究》旨在摆脱单纯就电影论电影的情况, 把世界电影的发展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介绍, 将生动丰富的电影史料,东西方文化, 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观念,美学观念 和科技发展熔为一炉,探讨电影与文化是如何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

这是一门跨领域的学习,我们将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剖析东西方电影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由于此课的设计是以增强学生的交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参与文化艺术的交流能力为本, 我们欢迎并鼓励学生将他们感兴趣的有关问题带入课堂共同讨论。
文化差异来自思维差异:
创意的文化差异首先来自思维差异,东西方在哲学思想源流上各自有不同的来源。东方体系(特别是中国)深受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的薰陶,历史悠久丰富,较注重情感的变化,因此东方诸民族观察事物有时是凭直觉、非理性、综合的,他们注重情感诉求。相对而言,西方的逻辑学承袭自苏格拉底以来的「三段论法」,因此西方的思维方式倾向理性主义、善用逻辑、推理的思考,他们习惯有系统、有秩序地掌握事物的性质。因此,东方的思维方式通常特点是精神的、感性的、内向的、综合的、主观的;而西方的思维方式通常特点是物质的、理性的、外向的、分析的、客观的。当然,这只是整体的从东西方人的思维习惯上来看,及至具体,也是因人而异的。

单一文化影响下的广告:
在单一的文化影响下,东西方广告随着其思维文化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闪烁着独特的眩目光彩。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保守的储蓄观念,文化中极富有人情味。及至广告,创意人通常习惯把情感隐藏在心里,再通过创作反映到广告作品,从中可以阅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红星精装瓷瓶二锅头的广告,就是从文化的角度来推广产品。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最有名,也是最普通的酒,就是红星二锅头。作为老北京的餐桌必备,二锅头已经融入了北京文化。但作为低端产品,二锅头要想打入高端市场,也要靠文化这个切入点。其电视广告强调了在北京吃喝玩学所必然的项目。比如在北京——吃,要吃烤鸭;玩,要爬长城;学,要学京剧;而喝,自然就要喝红星了,而且还是精装瓷瓶的红星二锅头。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独特的习惯入手,提升了自己品牌的地位,使自己融入文化,上升到了一定高度。
但在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新一代的年轻人的思想和逻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以他们为主要目标群体的一些产品,比如汽车、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以及服装、饮料、食品等消费品,这些商品的广告表现都要随之变化。

在西方,每年的2月14日是情人节,在这一天,女孩子会送巧克力给自己心爱的人。在中国,这个洋节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重视,每年的情人节前夕,各大巧克力品牌都会进行各种广告宣传。在平时,金帝巧克力的市场覆盖率远远不敌德芙和吉百利这两个在中国最深入人心的巧克力品牌,但在情人节期间却不是这样的。金帝巧克力适时的推出了几款适合情人节的礼品包装,再加上他特有的广告口号,成为了情人节期间最吸引女孩子的巧克力之一——“只给最爱的人”。在这样的日子里,这样一句甜蜜贴心的话,怎么可能不令人心动呢?

直白热情的爱意表达是西方人特有的方式,在他们的思维中,爱,就要说出口,甚至,情敌间决斗,至战死也是光荣而神圣的,没有任何害羞的必要,这显然不是保守的中国人所习惯的。“只给最爱的人”这一广告口号的提出显然是西方文化的直观体现。

然而,现今对中国市场文化冲击最为强烈的不是西方文化,而来自我们的近邻——日韩文化。前几年“韩流”的暴风雨席卷了中国大陆,在青少年中造成了相当规模的影响,至今仍留有余波;而日本对外的文化影响更是由来已久,Panasonic、Sony、本田、富士等品牌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些都毋庸置疑。日韩服饰、电影、音乐等等的文化侵袭,无孔不入。前段时间最风靡的广告就是奥林巴斯数码相机的广告,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主题歌《Hey,Julia》也是红极一时。在网上,更是有人无数次的点击下载整版的广告,创造了中国播放广告片的一个奇迹。奥林巴斯数码相机,由此,彻底打开了中国市场,造成了相当规模的影响。

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广告: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已经形成了许多新兴的文化现象。

“七夕”——农历的七月七日,是中国传统的七巧节,在中国古老传说中,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在以前,这个日子对中国人来说只意味着一个浪漫神奇的民间传说,但在今天,这已经演变成了中国的情人节,给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每年第二个浪漫节日,也给了商家第二个借此大展攻势的机会。于是,像2月14日一样,鲜花、巧克力、香槟以及一切适合情侣的浪漫商品再一次的铺天盖地。中国情人节——这无疑是东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一个典型例子。

所谓入乡随俗,外来品牌想要打入中国市场,带来一定的文化冲击之外,还应努力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这样才能更容易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这样就造成了多元文化广告。

外国名牌在投放中国市场时,其广告创意也是随之变化的。可口可乐作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品牌之一,其产品反中国传统习惯的口味一度被许多中国人所排斥,但随着中国经济水平与西方的拉近,随着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可口可乐不再是个新鲜的消费品了,他已经成为许多家庭餐桌上的必备,所以他在广告上的宣传侧重早已不再口味上做文章了。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也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每年春节家家都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然后探亲访友,对于春节期间中国人餐桌上的饮料需求,可口可乐是不会放过这一点的。今年是猴年,在今年春节,可口可乐就专门推出了可口可乐金猴闹新春篇,以中国最著名的神话形象孙悟空现身,为其“代言”,这个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形象生动可爱,不仅在春节期间显得热闹喜庆,还拉近了与中国观众的距离。这篇广告的人物形象也极具中国特色,一家四口中国家庭——妈妈盘着中国发髻;爸爸穿着长袍马褂;两个小孩子一个留着阿福头,一个梳着丫鬟髻,如果你记性好你还会发现,这几个典型的中国形象人物曾经在往年的可口可乐春节期间广告出现过。
不仅是可口可乐,麦当劳在春节期间的广告也非常具有中国特色,不仅有很多春联福字,还有鞭炮,舞狮等等。这不难看出中国文化对外来品牌的影响,在中国文化的环境下,外来的洋商品也都穿上了旗袍马褂,说着恭喜发财。这种外国品牌穿上中国外衣的例子,在中国的广告市场上也是越来越多。

广告创新文化:
现今社会,广告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具体化当然有其地区的差异,但我们也无法忽视其整体形成的文化。每年,数以万计的人们欢度饕餮之夜广告盛会;很多流行音乐明星的专辑里都收录有广告歌曲;人们聊天聚会,有人会不时随口说出几句流行广告语……广告,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融入了由历史地域冲击所形成的文化环境中。文化影响广告,广告创新文化,如此循环,创造生活。

一部电影是怎样营销的从哪些点切入

1、电影本身永远是最先考虑的。
说到营销,总不免有些所谓的成功学灌输类似于”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营销与产品无关”这样的论调,从道德层面讲,这是很可恶的。把不好的产品卖给人们享用这种事本身就不仅仅是忽悠那么简单,那是实实在在的危害消费者。所以,在谈到电影营销时,作为产品的电影本身,永远都应该放在首先要考虑的位置。我们在做电影营销时,第一步不是谈怎么做,预算多少,而是在简短寒暄后直接看电影成片。认真看完之后,不管客户讲得如何,心中都已经有个标尺,好与坏先做判断,然后再决定是否进行营销推广。在这一点上,金钱诱惑往往起到很大阻碍的作用,但为了对观众负责,我们基本上只选电影质量至少合格的做,这是原则,对观众负责,很重要。
2、选择营销平台,主要以新媒体为主。
由于无法和4A公司竞争,也不好和公共机构拼,传统的预告片和广告铺盖以及发布会等公关活动都不参与,专注于新媒体领域,以微博、微信以及社交网络平台为主阵地,展开创意策划,执行营销战略。目前选择的主要平台为新浪微博、微信、豆瓣小站以及部分论坛。这些被称为新媒体的平台很适合主体观影人群的接受品味。
3、研究电影本身,挑亮点和槽点。
你经常在微博微信上看到的某部电影的精彩片段、台词、幕后故事等之类的,都是有经过精心挑选和策划的。比如我们在挖掘出一部好莱坞大片中诸多富有哲理的台词后,通过制作话题以及长微博,集聚所有打动人心的台词,在微博上扩散传播。在影响力没有到位的时候,通过微博意见领袖的辅助发声,迅速让话题得到迅速扩散,实现大量的曝光,增加了电影曝光后,直接让票房大幅提升。当然,也不局限于亮点,电影不是十全十美,必然有不足之处,把它揪出来,通过策划以及完美的文案表现,将槽点制作成全民讨论和吐槽对象,辅之以微博大号的协助推广,形成广泛传播。总之,所有的料都围绕电影本身挖掘,不管电影内容还是主创还是幕后甚至竞品,有料就有聊,策划和创意跟进后,进行平台传播。
4、事件营销热点跟进,让电影大面积亮相。
微博上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热点事件,有正能量的有负能量的有无可奈何的有轻松搞笑的,这些热点吸引着网友的眼球,是一个巨人。我们的工作就是巧妙的把自电影元素和热点事件结合,站在巨人肩膀上。类似于郭美美这样的娱乐事件,是电影最好结合的对象。站好位置取好角度后,积极参与到网友讨论中,发出有特点的声音,从而吸引眼球。实在没有合适的事件结合时,那就创造事件,制造舆论讨论。比如在推广某大片时,同事模仿电影人物造型,形成有趣的模仿热潮,再通过大号的助推,形成自制的微博热点。
5、有节奏的配合电影上映和发行安排,借助资源进行助推。
在关键节点,一定要配合电影整体的宣传计划,大量微博意见领袖和微博大帐号草根大号微博红人等资源的运用,往往使营销事半功倍,覆盖粉丝比广告位更具效果。
6、关于水军和僵尸粉。
不是不用,但一定是有节操的使用,这是一种必需,微博和豆瓣等平台的属性决定了某些策略的产生。当然,所有的前提都是电影本身质量过硬。如前所说,一切都要建立在电影本身。
先回答这么多吧,才疏学浅,资历不深,不到位之处,请多拍砖指正!
【Ronnie Xiao的回答(5票)】:
我觉得电影营销最有趣的地方在于营销的产品本身,他是文化娱乐产品,但是他不同于类似唱片,书籍(不管是电子书亦或是实体书)或者影碟(影碟的营销和电影营销应该是区别开的)或者游戏,因为在影院看电影是一次性的消费,而上述的都还可以重复使用;同时他也不同于类似演唱会,话剧,音乐会或者戏曲等现场演出,因为除了首映会之外的多数演出都不具备在现场观演所有的“看明星“或者是在演出同时你无法在其他演出场所看到的当下的专属唯一性。
而电影产品一次性的消费特色,更让购买冲动显得重要,同时其中也暗藏着(只要把观众先骗进电影院,看过后悔不退票,钱也赚到的这种心态)。所以在做电影营销的时候,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将影片的卖点,关注度,话题性,粉丝效应(针对导演、原著和明星)以及优势无限放大。
目前针对电影营销的主要渠道无外乎传统的预告片(但是预告片的播放媒介选择很重要),一些片花和具备病毒效应的视频(主要通过视频和社交网站传播),传统的平媒以及户外的平面宣传(主要就是海报和各色物料),影片的首映会,合适的新闻点制造和媒体公关稿,通过负面新闻制造关注度(类似绯闻、不和、意外等)。随着现在国内专业化影迷网站和电影网站的成熟(类似时光网、豆瓣),以及社交类网站产生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所谓口碑营销(就是水军)在现下的一段时间也将是各大片方需要攻克的重点,不过由于被开发过渡,目前口碑营销的作用在网民群体里的引起的反抗效应也颇强。

⑸ 如何看待《魔兽》大电影营销

跳票10年之久的魔兽大电影,6月8日在天朝上映!一部没有超一线明星主演,仅仅依靠千万游戏粉丝的情怀累计起来的大片,4天时间里,就在中国取得了10亿票房,超过了全球其他28个率先公映国家的票房总和,在最近热映的所有电影中排名第一。迅速飙升的票房让魔兽瞬间成了话题的焦点,新闻、微博或是朋友圈,都被魔兽不断刷屏。而根据美国知名评分网站,烂番茄显示,该电影的评分只有4.4,新鲜度24%。尽管,电影《魔兽》在国外的评价很低,但预售票房却在频频走高。这其中与魔兽大电影的营销方式分不开,魔兽在中国市场上的时间已经超过十年,该洗的用户已经洗过一遍,后来经过其他同类产品的冲刷,已经进入稳定期,这个时候大电影的出现,无疑是稳固品牌效应的最好方式。


首先是情怀营销,魔兽迷们看的不是电影,是情怀。《魔兽》这部电影引进国内,其实已经不再是电影这样的含义了。它更多的是玩家们对于《魔兽》的情感寄托。做为早期引进国内市场的大型端游,《魔兽世界》已有10年历史,这个游戏产品说是大多数玩家的端游启蒙产品,也不为过,其意义绝对不同凡响。国内玩家对于《魔兽》的情怀,就如同粉丝死追超级明星一般的效应。所以就算评价低,宣传low,也抵挡不住粉丝们情怀上的强烈拥护。

二是资本运作的力量,腾讯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和魔兽电影出品方之一,与魔兽进行了深度战略合作。在宣传资源上,腾讯坐拥QQ、微信两大社交工具平台,同时拥有腾讯网、腾讯新闻等媒体资源,一旦它发起强大的宣传推广,能量将会非常惊人。大量的信息和广告覆盖,不但吸引了大批玩家,连我这种非玩家也被吸引,毕竟暑期档可是一年电影档期的重头。这样说可能不是很明白,腾讯做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一直非常重视游戏业务的开发与投入,如果魔兽电影能够取得成功,势必将会拉动大批玩家再次投入游戏,这就是腾讯参与魔兽电影的资本运作的原因。其实不仅魔兽大电影是这样,很多电影中都有着资本运作的影子。

⑹ 视频营销的案例

视频营销创意工场为您送上2009年世界顶级视频营销短片,每一支入选门槛都是千万级的观看数,均由世界各地网友自发性的散播。病毒虽会可怕的扩散,但内容却是轻松娱乐的。
TOP 1 滑轮宝宝
广告主:Evian依云矿泉水
一群婴儿奇迹般地做出一些大人都无法完成的高难度匪夷所思的动作,在纽约中央公园玩起了hiphop,既新奇又可爱,几个月前开始在YouTube上引起病毒式传播,病毒杀伤率遍布世界各地视频网站,最终创造了亿万级别的点击量神话,并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TOP 2 绵羊的行为艺术Extreme Sheep LED Art
广告主:三星
导演人不算什么,导演牲畜才是本事。一群牧民们给他们的羊羔穿上LED马甲,傍晚时分将它们赶上小山坡进行文艺汇演,有名画蒙娜丽莎,模拟打乒乓球,更有烟花效果……全程“无线”操控,最后极端的绵羊带领的艺术项目是由三星的智能技术主导。
TOP 3 人体飞弹
广告主:微软
人体飞弹的想象力、缜密的策划力、完美的执行力,在看完户外滑梯飞弹惊叹的同时你可以打开网站,原来整个短片的拍摄制作进程是用Microsoft Office Project 2007来控制管理的,这就是Office Project 07 完美病毒营销的强大理念。
TOP 4 挤眉毛
广告主:吉百利
此视频由两个孩子配合着音乐挤眉毛,此视频的病毒厉害之处在于改变了两种人生,第一,家长开始教育孩子不要挤眉弄眼,第二、youtube上开始风靡大人们挤眉弄眼的自拍视频。
TOP 5 骑车绝技走天涯
广告主:viral-inspired
一个视频往往表现的比电影更动人,简单的创意,配上煽情的音乐,一个玩自行车障碍的男孩,无畏磕碰,在炫酷车技的背后也在经历一遍遍的失败,最终以完美的自行车特技穿梭在城市中。看者们往往为其坚持所感动。这也是病毒视频以情煽动人的绝技。
TOP 6 地铁跳舞引来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
广告主:英国T-Moblie
在伦敦的一地铁站里预先安排好的350名舞蹈者做路人装扮散布在车站人群中,随着音乐响起,舞蹈者跳起来,不明真相的周围群众,也加入到队伍中来,由旁观者变为分享者。引得上千家媒体竞相报道。
TOP 7 赤手空拳上阵
广告主:微软
微软放个视频出来就足以吊足胃口,Xbox的“ProjectNatal”赤手空拳就能上阵,微软的解释是:“Natal”项目可以追逐到身体的全方位,是一个让游戏玩家无需任何游戏控制器的游戏方式。至于什么时候上市?放个视频先让你们期待一下……
TOP8
广告主:大众汽车
大众汽车做了一次品牌理念传递活动—The Fun Theory 直译就是“乐趣理论”,活动宗旨是用简单有趣的方式改变人们的一些习惯——为你的身体,为环境,为世界……
TOP 9 这是真车漂移,不是跑跑卡丁车
广告主:DC+Ken Block
比跑跑卡丁车还牛的真车漂移,Ken Block用炫酷的驾驶技术在YouTube上疯狂,一个星期点击量超过千万,而其本人与 DC 联名的服装、帽子,波鞋等的开始大卖。
TOP 10 Google Chrome
广告主:Google
作为高科技产物Google公司,此则高科技视频为google浏览器Chrome制作,视频用有趣的教育方式向网友介绍了Chrome的优势功能,主题为a new way to get online(全新上网方式),病毒传播性极强。

⑺ 影行天下的经典案例

《杜拉拉升职记》:
日期:2010.4.15
票房:1.09亿人民币
电影营销新范本,艺恩电影产业奖,“年度最佳电影植入广告”,“年度最佳创新营销案例”执行。
亮点:整合优势资源,跨界合作。在时尚、职场、商务等领域持续制造关注12次落地活动,打造电影盛事,引爆社会话题利用媒体资源,强势霸占超过10本一线大刊封面,制造“杜拉拉”现象。
《叶问2》:
上映日期:2010.4.29
票房:2.34亿人民币
2010上半年国产片票房冠军,2010年全年票房NO.8,国产片历史排名NO.15,艺恩电影产业奖,“年度最佳票房营销案例”。
执行亮点:十家卫视联动宣传造势,888家影院票房护航,叶问故里盛大开机仪式及寻找李小龙活动吸引关注,制造期待三大电影节活动及超前放映,赢尽口碑与人气 。
《武林外传》
上映日期:2011.1.26
票房:2.02亿人民币
尚氏喜剧经典不败,原班人马重装贺岁,打造新世纪华语电影第一喜剧品牌拨乱反正的最佳喜剧片。
执行亮点:经典电视剧晋级热门电影,凸显大片气质有怀旧心,更有新鲜感抓住大腕聚首时机,争取每次曝光的最大化。
《将爱情进行到底》
上映日期:2011.2.12
票房:2.03亿人民币
“华语电影史上最成功的爱情影片营销案例”,主题曲视频微博转发量近千万。
执行亮点:
发掘新媒体资源巧打怀旧牌:微情书、校园情侣、微影评15次创意落地活动+病毒营销经典“将爱体”迅速蔓延,全民疯狂传播音乐营销神话:《等你爱我》&《因为爱情》俘获听众为潜在观众。
《失恋33天》
上映日期:2011.11.8
票房:3.5亿人民币
上映四天破亿,力压同期四部好莱坞大片。年内最具投入产出比的电影,2011年最成功电影营销案例。北京电视台“完美工作派80团队新偶像”荣誉称号。
执行亮点:捆绑“圣光棍节”制造社会热议话题,个性定制内地首部“情感疗伤治愈系”爱情电影概念,运用新媒体营销,官方微博粉丝近十万,网络指数、微博搜索量居首位,创造微博口碑营销新高度历时三个月遍及全国八大城市征集“失恋故事”录制《失恋物语》,视频点击率过百万。
《饥饿游戏》
上映日期:2012.06.14
票房:1.7亿人民币
好莱坞年度“现象级大片”在北美收官后,进入内地再度引爆电影市场,开创引进片在中国宣传营销的新模式。
执行亮点:自北美上映前两周即对该片进行不间断地传播,将欧美市场火爆的形势传递给大陆观众以及业内人士,助其得到广泛关注;特邀被誉为“中国第一剪刀手”的预告片制作人魏楠为该片制作中国版预告,迎合内地受众观影趣味,开启海外片为中国市场定制预告片的先河。此举不仅使《饥饿游戏》在内地晚于北美3个月上映之时仍热度不减,斩获超出预期近100%的票房,更帮助引进片在内地屡遭桎梏的宣传困境中独辟蹊径。
《钢铁侠3》
上映日期:2013.5.1
票房:7.55亿
2013年海外影片票房冠军、2013年批片票房冠军
《私人订制》
上映日期:2013.12.19
票房:7.04亿
2013年贺岁档票房冠军、冯小刚导演个人电影票房最高纪录、2D华语片首映日票房冠军、非假日首日最高票房纪录、华语电影最快破亿、华语电影次日票房最高纪录、公映第三日单日票房过亿、华语电影公映四天票房最高纪录、第二部华语片单日票房过亿影片、最高单日人次纪录、华语电影最快破3亿纪录、华语2D电影最快破4亿纪录、华语2D电影公映7天最高纪录
《环太平洋》
上映日期:2013.7.31
票房:6.94亿
2013年分账海外影片票房冠军、2013年暑期档票房冠军、中国大陆票房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票仓影片。
《地心引力》
上映日期:2013.11.19
票房:4.41亿
2013年年度分账影片票房亚军、年度神片首周票房破2亿
《超人:钢铁之躯》
上映日期:2013.6.20
票房:3.95亿
首周4天票房1.6亿、全年海外影片票房第六名
《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
上映日期:2013.2.22
票房:3.16亿
首周票房1.15亿
《分手合约》
上映日期:2013.4.12
票房:1.95亿
中韩合拍片票房冠军、首周票房破亿、2013年春节投资性价比最高影片
《饥饿游戏2》
上映日期:2013.11.21
票房:1.74亿
上映两周票房跃升至影片海外市场成绩第一位
《惊天魔盗团》
上映日期:2013.10.10
票房:1.44亿
连续蝉联单日票房冠军
《生化危机5:惩罚》
上映日期:2013.3.17
票房:1.09亿
内地上映时落后北美将近半年时间,但依然突破票房亿元大关
《北京爱情故事》
上映日期:2014.2.14
票房:4.02亿
内地影史2D华语片最高开画成绩、2D华语片工作日最高票房纪录、内地影史情人节档期爱情片最高票房纪录、情人节当日爱情片最高票房纪录、华语爱情片首周末票房冠军、史上最快过亿华语爱情片,最快破2亿的华语爱情片、内地14点上映影片最高票房纪录。

⑻ 电影营销的电影营销方式

电影音乐营销:好的电影音乐不仅可以与内容相辅相成,锦上添花,还能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带动前期营销,提升票房。 跨界资源置:资源置换是指影片中植入了多种品牌或商品,这些品牌再以多种形式和渠道对影片进行宣传推广。 社会化媒体营销:电影在社会化媒体的营销上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话题互动主导,二是意见领袖主导。 参与营销:参与营销和社会化媒体的营销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前者更侧重“主人翁”的参与体验,后者更侧重于“被牵着走”的带动性。 移动营销 自制片:产品即营销

阅读全文

与电影音乐营销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周星驰的电影为什么要配音 浏览:324
侏儒女孩电影大全 浏览:948
十只兔的凶手电影完整版 浏览:464
一部电影说少女不停过生日 浏览:381
贱客电影在哪看完整版 浏览:167
年初二电影院开门吗 浏览:130
曲波大电影 浏览:390
张梓琳在电影里的图片 浏览:961
亚洲视频大全重口味电影 浏览:556
音乐剧电影的区别 浏览:117
最新日韩爱情电影迅雷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28
刀的英文电影名字大全 浏览:643
上海电影制片厂老导演 浏览:395
黑人入住白人社区电影名字 浏览:861
哪个电影网站播放器可以投电视 浏览:385
印度电影爱情的故事 浏览:505
翡翠明珠电影完整版粤 浏览:824
周浦的电影院 浏览:270
有个电影什么戈 浏览:2
穿越革命电影大全 浏览: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