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刘三姐》是反映什么民族的生活故事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人物。其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明清以来,有关她的传说与歌谣 文献记载很多。壮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与歌谣更为丰富,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相传刘三姐为唐代壮族农家女,年幼聪颖过人,被视为“神女”。十二岁能通经传,指物索歌,开口立就。自编自唱,歌如泉涌,优美动人,不失音律,故有“歌仙”之誉。十五岁时聘于林氏,唐开元十年(722年),为抗拒林氏逼婚,与情人张伟望出奔,不知所终。民间多以为双双成仙而去。广西宜山壮族传说,刘 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12岁即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后曾到附近各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但短则一日,长则三五天,个个罄腹结舌,无歌相对,无言以答,羞赧而退。然而她的才华却遭到流氓恶霸的嫉恨,后被害死于柳州。传说她死后骑鲤鱼上天成了仙。也有的说她在贵县的西山与白鹤少年对歌七日化而为石。还有的说财主莫怀仁欲娶她为妾,三姐坚决反抗,莫怀仁买通官府迫害三姐,三姐乘船飘然而去,等等。
或:
确有其人 !刘三姐是唐朝时候的人,她是壮族杰出的民歌手,被誉为“歌仙”、“歌圣”。
关于刘三姐的传说很多,有民间口头流传的,也有古籍和地方志所记述的,流传于广西宜山、柳州一带。 传说刘三姐家里贫穷,她和哥哥靠打柴和种田养母。三姐聪明美丽,能歌善唱,财主莫怀仁想娶她为妻,遭三姐拒绝,莫怀仁便请来三位能歌的秀才,企图唱败三姐。三位秀才撑船来刘三姐的家乡——广西宜州,先遇着在河边洗衣的三姐之“妹”,听她唱歌已够历害,后来,三秀才与刘三姐对歌,大败而返。莫怀仁于是在民间强行禁歌,但始终禁不住,恼羞成怒的莫怀仁阴谋暗害三姐,三姐巧扮成乞妇来告诉莫仁怀,说三姐又在岩洞里唱歌,并领着他去看。当莫怀仁走进洞口时,三姐用拐杖在洞口边一敲,洞口立即关闭起来,把他夹死了。后来三姐和一青年又到柳州鱼峰山、桂林七星岩去唱歌。最后两人化作一对黄莺飞上了天。这个故事优美生动,是建国以后对刘三姐传说最先整理出来的一篇。
刘三姐的传说又一说是刘三姐聪明美丽、勤劳、善歌而远近闻名。她与同村卖柴的歌手李小牛相爱。财主莫怀仁以触犯礼教之名,把他俩捆绑丢下河里。李被淹死,三姐漂到柳州,被老渔人救起,并收为义女。后来,刘三姐在柳州唱歌又唱出了名,莫怀仁请来三个歌手与三姐赛歌,大败而归。莫恼羞成怒,叫打手把三姐捆绑装进猪笼,沉入河底。三姐死后,人们在其坟前供祭两条大鲤鱼,祭间坟墓裂开,三姐跳出来骑着一条鲤鱼上了天,另一条鲤鱼变成了“鱼峰山”。
刘三姐生在壮乡,长于歌海,故能出口成歌。刘三姐歌唱的内容主要是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愿望。据传, 刘三姐留下不少歌篇于民间,大体有以下三类:一是同秀才对唱的歌,二是情歌,如《相思曲》、《妹相思》等,三是劳动歌。 刘三姐及其山歌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壮族人民称她为“歌圩”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有关她的故事传说,或加工成诗集,或编成剧本搬上舞台,还拍摄了闻名中外的电影《刘三姐》,深得国内外人士的好评。
2. 电影《刘三姐》是反映什么民族的生活故事片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刘三姐又称"刘三妹",为中国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
刘三姐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明清以来,有关她的传说与歌谣文献记载很多。壮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与歌谣更为丰富。
电影《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摄制的故事片,著名导演苏里代表作。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为我国影坛奉献了一枝奇葩,曾获得巨大轰动,在港、澳及东南亚放映时,被誉为"山歌之王"。在马来西亚被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在1963年举办的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中,获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美工奖和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 当年它在香港放映时曾和好莱坞打擂台,创造了连映数十天至今无法突破的票房奇迹, 刘三姐的拍摄地阳朔一夜成名,仅那棵著名的大榕树每年还为当地创造800万的收益。
3. 电影《刘三姐》是反映-什么民族的生活故事
电影《刘三姐》是反映壮族的生活故事。提起《刘三姐》,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这部以广西特色彩
调剧为蓝本的电影60年代初风靡了全中国。邓昌伶受壮族民间传歌故事的启发,于1953年写成剧本《刘三姐》,并于1957年投给当时的广西省戏曲改进委
员会。戏改会把剧本推荐给了柳州市彩调团。彩调团写信给邓,表示“剧本适合我团演出”,但还要“适当修改补充”,邓回信表示同意改编。不料到10月底,彩
调团又来信称没有时间修改,剧本也已遗失。当年底,彩调团“集体创作”完成了彩调剧《刘三姐》。1959年,该剧作为全区国庆献礼剧目一炮打响。演出结束
后,被告邓凡平、牛秀、龚邦榕等人成立了《刘三姐》整理小组。1959年,署名为“《刘三姐》整理小组集体创作”的第三方案形成。1960年,以此方案为
蓝本的《刘三姐》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荧幕。
4. 电影刘三姐是反映什么民族的生活故事
刘三姐——(壮族民间传说人物)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古代民间传说歌手。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关于刘三姐原型身世,说法颇多。据广西县志记载:刘三姐原来出生在天河县下里的蓝靛村(今罗城下里乡蓝靛村),那里还有她故居的遗址,那村刘姓的族谱还有记载。下里离罗城的县城很近,刘三姐常到罗城去唱山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罗城城关的多吉寺的后殿正中供奉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称之为“三姐歌殿”游人常在那里对歌,(故有罗城四把好玩好耍一说),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在1958年《刘三姐彩调剧》创作组经过深入民间采风,认定刘三姐是罗城人。[1]
5. 电影刘三姐是反映什么民族的生活
刘三姐(1960年苏里执导电影)
编辑
刘三姐又称“刘三妹”,为中国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关于其身世,不同地区流传着不同版本,而最广泛流传的当属流传在广西柳州一带的传说。
刘三姐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明清以来,有关她的传说与歌谣文献记载很多。壮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与歌谣更为丰富。
电影《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摄制的故事片,讲述了刘三姐反抗地主莫怀仁与李示田对歌10天10夜后化作黄莺飞去的故事。[1]
6. 电影《刘三姐》是反映什么民族的生活故事
刘三姐 为中国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有关她的传说与歌谣文献记载很多,在壮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与歌谣更为丰富。
电影《刘三姐》影片取材于广西民间传说,主人公刘三姐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擅长用山歌来赞美劳动、赞美自然、赞美爱情,并用山歌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影片创作者为刘三姐设计的山歌,朴素生动,具有强烈生活气息和浓郁地方色彩,符合人物性格,用歌而不是台词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影片是新中国第一部音乐风光故事片,片中悦耳动听的歌声与美丽的桂林山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7. 电影《刘三姐》反映的是什么民族的生活故事
壮族
8. 电影刘三姐是反映 什么民族的生活故事
电影《刘三姐》是反映哪个什么民族的生活故事
A.回族 B.土家族 C.藏族 D.壮族
正确答案:D.壮族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9. 刘三姐是反映什么民族的生活故事
: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