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部战争电影,小时候看过,只记得一点剧情,是在沙漠里打的。主角的小队缺水,后来找到一口枯井,从枯
《撒哈拉》是1995那上映的美国动作电影,由BrianTrenchard-Smith导演。詹姆斯·布鲁斯,大卫·维斯顿主演。
《撒哈拉》根据四十年代经典战争片《撒哈拉》重拍而成的电视电影,由詹姆斯.贝鲁西取代汉弗莱.博加特,饰演美国陆军中士乔甘特。他带领一辆坦克,突破德军隆米尔的部队包围,终于跟英国的盟军会合。他们九个人在穿越撒哈拉沙漠时,第一要务是寻找水源补给,否则将会渴死。几经艰苦,终于寻获一口古井,不料德军的大批人马亦以这口古井为目标。甘特中士不顾双方的兵力悬殊,决定凭着机智和斗志跟敌军周旋,从而帮助联军顺利攻占了非洲的战略重地吐布克。
2. 欧美著名电影的简介
中文片名:《卡萨布兰卡》 英文名:(Casablanca) 更多中文名:北非谍影 更多外文名:Everybody Comes to Rick's .....(USA) (original script title) 导演:迈克尔·寇蒂斯 主演:英格丽·褒曼(饰伊尔莎) 亨弗莱·鲍嘉(饰 里克) 保尔·亨莱德(饰维克多) 时间:1943年 影片类型:战争片 发行公司: CBS/Fox 浪漫度:★★★★★ 剧情解读 1941年。卡萨布兰卡。在纳粹的铁蹄之下,要从欧洲逃往美国,必须绕道摩洛哥北部城市卡萨布兰卡。这使得这座城市的情势异常紧张。 里克夜总会的老板里克是位神秘的男子。 一日,捷克反纳粹领袖维克多拉斯洛和妻子伊尔莎来到李克夜总会,希望通过里克获得通行证。里克发现伊尔莎正是自己的昔日恋人,过去的误解解开后,伊尔莎徘徊在丈夫与情人间,而仍深爱着她的里克,却决定护送伊尔莎和她的丈夫离开萨布兰卡。在机场,里克开枪射杀了打电话阻止飞机起飞的德军少校后,目送着心爱的女人离开… 影片背景 1942年华纳兄弟公司请罗纳德·里根(没错,就是后来的里根总统)和安·谢里丹在一部二战的影片中担任男女主角。因剧本的问题,两人均退出了剧组,替代他们的是褒曼和亨弗莱-鲍嘉。他们成功地刻画了发生在战争期间的动人故事。虽然剧本一改再改,但褒曼和鲍嘉的表演令世人难忘。那个曾被认为是最糟糕的剧本成为好莱坞不朽的名片的蓝图。《卡萨布兰卡》获得三项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 《卡萨布兰卡》拍摄于1942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战白热化阶段。本片可说是适时诞生的佳作,一经放映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卡萨布兰卡这个位在非洲摩洛哥西部的港口,在影片中被假想成二次大战时,正如片子一开头所介绍的那样,在卡萨布兰卡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做交易。在这徨乱的中,一间美国人所开的里克酒店成为故事的中心。人们在这里探听消息,等候班机,外表只是个夜总会的酒店,里面却暗藏着赌场、黑市买卖、各种阴谋伎俩,甚至还有个法国革命领袖… 导演解读 好莱坞类型片技艺师迈克尔·寇蒂斯 迈克尔·寇蒂斯一生共拍摄了169部电影,而除了有早期在匈牙利和奥地利拍摄的60部外,大多数是在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拍摄的。美国电影理论家安德鲁·沙里斯曾说:“当人们谈到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典型的华纳公司的影片时,一般都是谈到那一时期某一部典型的寇蒂斯的影片。” 虽然被叫做“拼盘导演”,然而他所拍摄的类型片,许多被认为是好莱坞的重大作品:如《蜡像馆的秘密》(1933)、《胜利之歌》(Yankee Doodle Dandy)(1954)等。… 明星解读 瑞典美人褒曼 可以说,除了精彩的台词之外,使得本片成功的主要因素是鲍嘉和褒曼的精湛表演,而本片也成为褒曼事业上走向辉煌的重要里程碑。之后,1944年,褒曼凭借《煤气灯下》(《郎心似铁》)获得了她演艺生涯里的第一个奥斯卡金像奖。而《美人计》、《圣女贞德》等影片也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褒曼因与罗伯特·罗塞里尼之间的关系而令举世哗然,美国人心中所谓的“圣洁偶像”破碎了,她被逐出了好莱坞。褒曼为她那段没有结果的爱情付出了她7年的黄金时光。直到1957年,褒曼才终于以《真假公主》中的杰出演技一举成为纽约影评人协会和奥斯卡双料影后。1…>>>详细介绍 冷血硬汉鲍嘉 在《卡萨布兰卡》中他对英格丽·鲍曼说再见,在《马耳他之鹰》中他是硬汉派侦探山姆·斯派德,因《非洲女王号》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虽然扮演的都是硬汉形象,但鲍嘉本人却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他踏上演艺的道路是因一个偶然:他的邻居出现在一出非百老汇的戏剧中,鲍加被表演吸引,因此当上了制景工。在担任了一系列小角色之后,他开始在全城到处应聘各种角色。他以守时和随时做好准备而著称。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鲍嘉演出了大量在纽约上演的戏剧… 乱离中的爱情 影片根据舞台剧《人人都去里克酒店》改编,但是,直到接近拍摄最后,也都没有决定到底伊尔莎最后的选择会是谁,她的眼神,因此飘忽不定。然而,这种不确定,却正适合了片中所表达的情感,观众们也可以出于自己去想象觉得她在爱着谁。 在混合着危险的异国情调的浪漫中,男女主角在乱世重逢,亨佛莱·鲍嘉硬汉式的沧桑,和英格丽·褒曼沉默中的娇柔,各自都有着身不由己的无奈和矛盾…
3. AFI百年百大电影的电影简介
1998年,为了纪念美国电影诞生百年(1896-1996),美国电影学会从推荐的四百多部影片中挑选,然后综合学术界、制作业界和普通观众的投票,评选出过去一百年里美国电影的代表作。这些作品集中了全美国一百多个电影发行公司的作品。
年代方面,1939年共五部电影入选,分别是《乱世佳人》《绿野仙踪》《史密斯先生去华盛顿》《呼啸山庄》《关山飞度》,1939年也成为了电影史上的超白金年代;在名单前十名的经典电影中,四十年代出品的电影占据头两名,分别是《公民凯恩》和《北非谍影》,三十年代则有《乱世佳人》《绿野仙踪》这两部1939年的片子入选,五十年代也有两部《码头风云》《雨中曲》,六十年代的《阿拉伯的劳伦斯》《毕业生》占据两个名额,70年代有《教父》,90年代有《辛德勒名单》,而八十年代的电影,却成了这次评选的输家,排名最靠前的是1982年的《愤怒的公牛》,仅名列第24名。
导演方面,斯皮尔伯格共五部作品入围《辛德勒名单》《夺宝奇兵》《ET》《大白鲨》《第三类接触》,力压希区柯克的四部《精神病患者》《眩晕》《西北偏北》《后窗》,成为入选作品最多的导演。
4. 求一部美国电影,关于大兵的
应该是《撒哈拉阻击战》
片 名: Sahara
译 名: 撒哈拉 | 撒哈拉保卫战 | 撒哈拉阻击战 | 撒哈拉1943
导 演: ( Brian Trenchard-Smith )
主 演: (詹姆斯·布鲁斯 James Belushi) ( Alan David Lee) ( Simon Westaway) ( Mark Lee) ( Michael Massee) (大卫·维斯顿 Robert Wisdom)
上 映: 1995年04月25日
剧情介绍:
根据四十年代经典战争片《撒哈拉》重拍而成的电视电影,由詹姆斯.贝鲁西取代汉弗莱.博加特,饰演美国陆军中士乔甘特。他带领一辆坦克,突破德军隆米尔的部队包围,终于跟英国的盟军会合。他们九个人在穿越撒哈拉沙漠时,第一要务是寻找水源补给,否则将会渴死。几经艰苦,终于寻获一口古井,不料德军的大批人马亦以这口古井为目标。甘特中士不顾双方的兵力悬殊,决定凭着机智和斗志跟敌军周旋,从而帮助联军顺利攻占了非洲的战略重地吐布克。导演布赖恩.特伦查德-史密斯成功地掌握住小兵立大功的紧凑气氛,战争场面也拍出高度娱乐效果。
5. 上个世纪40年代的影片《乱世佳人》,是如何做到至今也无法超越的经典的
《乱世佳人》这部电影是公认的影史经典,而这样的经典是如何塑造的呢?相信很多人说,第一是原著好,大家都知道《乱世佳人》改编自著名的小说《飘》,小说本身成功,那么电影就自然成功;第二是演员好,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就是绝代双骄啊,这样的卡司还不能造就经典吗。如果只是这么说的话,就未免太浅薄了,改编自优秀原著又是大明星主演的影片比比皆是,为何无法比肩《乱世佳人》呢?
要知道,之所以一部电影换了四个导演还能拍成甚至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这部电影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正是因为这个堪称好莱坞大制片厂黄金时期的标志性制片人的强势斡旋,这部电影才以如此高的质量得以完成。当年《乱世佳人》在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影片时,领奖的正是塞尔兹尼克。
我想,这才是《乱世佳人》成为经典的最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