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永不消逝的电波李白读后感400字
《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
前段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观看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一代红色经典,这部电影的名字深深吸引了我。电波本是会消逝的,而从主角手中发出的信息却永远不会消逝;虽然他牺牲了,但他的精神却不曾死去,他的精神激励了身后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从这部老电影中,我找寻到了许久未曾感受到的信念与力量。 故事讲的是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共产党中央为了加强上海的地下电台工作,派电台李侠同志从延安到上海与党员女工何兰芬假扮夫妻。在一次工作中,李侠不幸被日军逮捕。不久日军怀疑他是重庆国民党派员,将他释放出来。出狱后,国民党地下人员头目也误认如此,想以优越的条件威逼利诱拉拢李侠为国民党工作。李侠坚持信念,在险恶的环境中深入虎穴,巧取敌人情报,并将敌人的谈判内幕在报上揭露出来,把他们丑恶的嘴脸公诸于众。临近解放,敌人疯狂搜捕地下电台,李侠奉命转移。恰在此时,两个紧急的重要情报必须要发出去。李侠放弃转移的机会承担了任务。当他发完电报,已被敌人包围。他镇静地向延安发出了最后的告别信号,英勇而从容地就义了。
在这部黑白电影中,我看到了主角身上许多绽放光芒的精神。第一,坚持信念的理想主义。从鸦片战争以来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近百年的时间当中,我们国家连年战火、动荡不安,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但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却涌现了数代甘于为国家民族的独立富强而抛头颅撒热血的中国人,尽管他们会选择不同的信仰和人生道路,但他们对理想的忠贞程度却是极为一致的。反观当代,物质的富足反而导致理想信念的缺失,文化的多元产生了思想领域的混乱,这种现象不得不让人感到惋惜。在我们大学生群体中,信仰缺失,芒无目的的现象尤为严重,浑浑噩噩混日子的大有大有人在。倘若所有人都能坚定理想,凝聚力量,共同为祖国建设而奋斗,那日新月异的进步与发展必然是指日可待的。也正因此,那个年代人们信仰的力量才显得如此光辉而感人。
第二,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一个有信仰、有理想的人,一个甘于为自己所信奉的主义而牺牲的人,他的人生态度一定是从容而淡定的。面对激荡起伏的革命生活,面对重重险恶的斗争环境,主人公主动担负起艰巨任务。无论是敌人的主人公严刑逼供还是反动派的威逼利诱,他总是从容不迫的应对。坚定理想,坚守信念,无畏无惧,忘我为公。在很多矛盾冲突非常强烈的局势当中,人的状态反而是很松弛的,或者干脆没有多么强烈的反应,表情木然。可在我们看来,这表面的平静更说明着背后蕴含了波澜壮阔的内心情感!也许当时他的内心中也有恐惧,也有畏惧,而在这种情况下的波澜不惊的态度更显的珍贵无比。勇之大者,从容淡定。同时不得不赞叹本剧演员表演的投入与专注,后来的种种抗日电视剧中动不动就是大喜大悲,感情喷薄,这种弄巧成拙极不自信的表现怎能与那个时代英雄儿女们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第三,舍己忘我的无私奉献。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主人公李侠,原名李白。知道这个名字的人很多,但是知道他的英雄事迹的人却寥寥无几。作为早期隐蔽战线的一员,他的贡献与功劳不可小看,但是他却不能享受优越的待遇与光辉的名称。身处敌巢,朝不保夕,让人不禁感叹他是如何坚持下去的。是甘于为了自己信念的实现而舍己忘我,是为了广大人民的幸福而无私奉献,更是党早期革命志士对自身价值的不懈追求与对理想的坚守。电影的结局是主人公为了完成最后的紧急任务主动放弃了生的机会坚守岗位,为了更多人生的机会而牺牲了自我。正是有这样甘于奉献的人的存在,伟大的革命事业才能成功,人民的幸福才得以到来。党的誓言,在李侠的身上,得到了最生动与最真挚的体现。 最后引用革命诗人白深富的《花》中一段: 我爱花
我爱倔强的战斗的花。 花是无所不在的,
肥沃的地方有花, 贫瘠的地方有花。
在以太里有无线电波交织的美丽的花; 在一切的上面
有我们理想的崇高的花。 我爱花,我愿为祖国 开一朵绚丽的血红的花。
这段诗完全可以作为《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伟大精神的最深刻写照。用电波作为画笔书写生命与青春的革命先辈们,愿你们的精神永传不朽。
B. 永不消失的电波的剧情介绍
太平洋战争之后,日本日渐式微,驻上海日军准备对监狱中的政治犯进行“人道毁灭”。戴笠的特派员欧阳山联合军统特别行动组组长赵子歧、李侠一起,准备营救提篮桥监狱中的军统十杰。
李侠撮合赵子歧与邻居叶兴城——我党的叛徒——一起救出了军统十杰,但连赵子歧都不知道,这所谓的军统十杰中,有九位被李侠掉包成了共产党的重要人员。
赵子歧因此被军统降罪一蹶不振,直到一九四五年,冯小昆向李侠投诚,赵子歧才重新恢复精神,开始和李侠、冯小昆配合全力营救狱中的军统人员,将功赎罪,并获得了冯小昆的垂青,两人结为夫妇。
日本战败投降之后,赵子歧大肆劫收上海浮财,上下周旋,成为了军统上海站的副站长。此时国共两党内战势在必行,李侠和赵子歧无奈地由兄弟成为敌对方。戴笠死后,军统改组为保密局,赵子歧趁势揽权,成为上海保密局的实权人物。李侠仍然潜伏在保密局中,与赵子歧继续当邻居。
赵子歧因为太太冯小昆对李侠的敬重,妒忌之心越来越严重,加上此前营救军统十杰时失败,让他染上了毒瘾,无法行夫妻之礼,性情大变。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子歧又发现冯小昆保存的文件中,居然有李侠调包军统十杰的证据。
赵子歧恨极了共产党,此时发现自己的大哥李侠是共产党,百感交集。李侠本来可以逃离上海,但此时正是渡江战役之时,为了拿到上海城防图,李侠、何兰芬、小扣子一家三口毅然投奔了保密局上海站站长欧阳山,以全家作人质来争取欧阳山。
欧阳山在与赵子歧的争斗中处于下风,赵子歧已经设计好了除掉他的计划。李侠将此计划告知欧阳山,欧阳山感叹国民党内部无法弥合的派系斗争与腐败,终于答应助共产党一臂之力,提供了城防图情报。
赵子歧全面封锁上海,李侠利用赵子歧情感上的弱点,终于让赵子歧放走了小扣子。殊不知,小扣子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已经用极其特殊的方式把情报带到了解放区。赵子歧得知此事之后完全崩溃,最终与李侠同归于尽。李侠在弥留之际发出了最后的电波:永别了,同志们,我想念你们!
(2)名字叫电波的电影扩展阅读:
《永不消逝的电波》角色介绍
1,李侠
八路军的电报专家,被上级派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面对陌生的斗争环境,他信任和听从领导指挥,很快就适应了环境,积极展开工作,工作起来废寝忘食。感情丰富,外柔内刚,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待同志亲切、平易过人,在敌人的严刑面前则从容镇定、坚忍不屈。
2,何兰芬
朴实无华的缫丝厂女工,共产党员。奉命令李侠假扮夫妇。一开始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在李侠的耐心开导下,她理解了地下工作的重要性,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成为李侠的好助手和志同道合的生活伴侣。
C. 1958年永不消逝的电波演员表
1958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要演员包括:孙道临饰演李侠,袁霞饰演何兰芬,王心刚饰演姚苇,陆丽珠饰演白丽君,王孝忠饰演中村,焦裕禄饰演金达等。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部经典的红色电影,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李侠与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在上海秘密建立电台,通过无线电波向延安传递重要情报的故事。影片通过紧张刺激的剧情和生动的人物塑造,展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在演员表中,孙道临饰演的李侠是影片的核心人物。他凭借精湛的演技,成功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忠诚坚定的地下党员形象。袁霞饰演的何兰芬则是李侠的战友和伴侣,她在影片中同样表现出色,展现了女性革命者的坚韧和柔情。
除了主角之外,影片中的其他角色也各具特色。例如,王心刚饰演的姚苇是一个复杂的反派角色,他既是一个冷酷的特务,又是一个被感情所困的矛盾体。陆丽珠饰演的白丽君则是一个风情万种的交际花,她的出现为影片增添了一抹亮色。这些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世界,使得影片更加引人入胜。
总的来说,《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演员表汇聚了一批优秀的演员,他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和生动的人物塑造,为观众呈现了一部经典的红色电影。这部电影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以艺术的方式再现了历史,让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