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慰安妇题材《二十二》票房过亿,为何这部电影能够大卖
它是一部非常特别的影片,它与一般的战争片不同,它主要聚焦的是在战争当中很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一些受害者,那就是慰安妇。这里的慰安妇不只是包括中国的遭受破坏的女性,还有日本一些非常无辜的女性,都因为这一场战争而卷入了进来,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我看来这一部影片之所以会非常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了战争的残酷。在战争当中我没有人看到的,只有在这面上所牺牲的人数,因为他看上去更加的体面而又光鲜,但是对于那些在背后受到迫害的人,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选择忽略,甚至是都不能够记起。而慰安妇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在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的那一段时期,中国有20多万的,我不清白你信,被当做了慰安妇,而他们后来的生活也变得更加的困苦,有的甚至终身不育,有的精神失常,而有的一直都是一辈子活在痛苦当中,被人指指点点,社会当中对于他们一直都有着一种歧视。
2. 《三十二》和《二十二》区别是什么
区别:
1、片长不同:
《三十二》(片长43分钟),《二十二》(片长99分钟)。
2、片名由来不同:
《三十二》拍摄时全国仅剩32位“慰安妇”幸存者,故将片名取为《三十二》。
《二十二》拍摄时,这个数字减少到22。这也是影片片名《二十二》的由来。
3、播放形式不同:
《三十二》是一部短片,只拍了其中一个老人,因为是短片,时长不够所以无法上院线。
《二十二》作为我国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电影,登陆全国主流院线。
3. 二十二大影星的评选意义
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曾经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们的照片曾经是一代人相册中的珍藏;他们出演的影片,浓缩了新中国电影从诞生到成长的历程……《青春之歌》、《早春二月》、《林家铺子》、《聂耳》、《党的女儿》、《红色娘子军》、《革命家庭》、《铁道游击队》、《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虎胆英雄》、《野火春风斗古城》……,“二十二大电影明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个社会的见证,是一组集体荣誉的群雕,也是新中国影坛可歌可泣的银幕画廊高耸的丰碑。
此批“二十二大电影明星”照片(53 x 38 cm)就是当时悬挂于电影院休息厅的原大照片,据称印制了753947张,短短8个月即卖出了714638张。但由于“文革”和当年悬挂后不易保存的原因,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私人手中集藏有全份“二十二大明星”大图片者极少,即便是中国电影资料馆和中国电影博物馆也缺存,足见存世量极罕。2005年7月,著名演员祝希娟从美国赶回北京中央电视台做客,主持人拿不出当年“二十二大电影明星”原大照片中祝希娟的那幅,发动编导人员在北京、上海征集,持有者可作特邀嘉宾。笑容灿烂的“祝希娟明星照”最后竟是一位北京“老追星族”兼收藏家奉献出来的。
4. “慰安妇”——日军性奴隶受害者为题材的电影《二十二》这部作品大家看完怎么样
超级棒的一部作品,揭露了那段不容被忘却的屈辱历史。悲痛的过去让我们难以遗忘。
100分钟的片子,平静却凝重。这些老奶奶们韶华已逝,有人儿孙满堂,有人晚景凄凉,但岁月无法抹去她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没有煽情的解说,没有设计的冲突,透过镜头甚至能感受到导演对这些受害者苦难过往展现方式的克制与隐忍。在《二十二》的观众中,年过七旬的卢伊娜是一位白人。她坦言,此前对“慰安妇”问题并不了解,甚至认为“慰安妇”一词在英文翻译中也容易造成误解。看完《二十二》后,当得知“慰安妇”一词是日本政府发明的,卢伊娜连着用三个“可怕”来形容日本军国主义的这种暴行,“美国也参加了‘二战’,我们这代人对战争还有些记忆,‘慰安妇’遭遇展现了战争的丑陋,不应该被忘记”。
《二十二》以另一种方式告诉世界:还有这样一群受害者存在,在等待或许等不来的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