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典豫剧剧名
1、穆桂英挂帅
讲的是北宋年间杨家将的事,唱的是报国忠君的大戏,那一年,杨家将屡次击溃辽军,保住了大宋朝的大好河山,天下太平二十余载。怎奈昏君无道,听信奸佞谗言,佘太君携子孙辞官河东,这一去就是二十余年。
不久,辽东安王起兵造反,率军侵犯边关,边关告急,佘太君听说后,曾派杨洪去探军情。虽然此时的天波府没有兵权,辞官回乡,但是佘太君一直心系国家。杨洪回来之后,禀报军情,佘太君听说后心里非常担心,不知道是何人领兵作战。
于是把杨宗保,穆桂英等人召集起来商讨如何应对,众人商议之后,决定派遣文广、金花进入汴京城内打探。文广、金花进入汴京城内,正看见张贴皇榜,校场比武点兵,两人商量后便进入了校场。这时候主持点兵工作的正是坚持王强,他有自己的小算盘,想要他的儿子王伦做将军。
2、对花枪
讲的是隋朝末年,罗艺少年时,进京赴考,途中病在姜家集,被姜桂芝父亲救回家中,并让女儿姜桂芝向罗艺传授姜家花枪,二人一同练习花枪,彼此爱慕,由姜父做主,结为夫妻,一年后,罗艺再次赴京应试时姜桂芝已身怀有孕。
离别后,音讯难通,姜桂芝父母亡故,携子离开家乡,流落在龙口村,隋朝战乱四起,罗艺投奔瓦岗寨,又娶秦氏,生子罗成。四十年后,瓦岗寨史大奈,责于秦氏和儿子罗成,又怕在众人面前有失自己长者尊严。
3、花木兰
讲的是北朝时番邦犯境,边关告急。花木兰的父亲列名征兵军帖。木兰虑及老父体弱,弟弟年幼,思之再三,决定女扮男装,冒弟弟木力之名,代父从军。木兰辞别双亲,披星戴月,快马加鞭,奔赴边关。
途中,她还结识了几个朋友,全是应征入伍的战士,相伴同行。他们在接近前线时,忽闻战鼓齐鸣,杀声震天,魏军正与敌兵交战,突力子等三人夹战魏军贺元帅,木兰一马当先,杀退敌人。从此,她便得到贺元帅的赏识。
戎马倥偬,十二年过去,身经百战的木兰已晋升为将军。某夜,木兰外出巡营,忽听群鸟飞鸣,她料想必是敌兵前来偷袭,惊起宿鸟。便禀告元帅,建议四面埋伏,智擒敌酋。果然,敌军中计,突力子被擒。
元帅拟为木兰封官进爵,并把爱女许与将军。木兰不慕官爵,更不能与元帅之女成婚,只求赐与千里马,回故乡探亲。木兰返回桑梓,脱去战时袍,换上旧时装。朝廷册封木兰为尚书郎,元帅率领众将,抬着礼物,亲临花家,请见花木力将军。
木兰出堂,相见之下,元帅惊讶不已。于是,木兰细述从军经过,元帅盛赞木兰不愧是一位巾帼英雄。
4、三上轿
讲的是明万历中期,首相张居正之子张秉仁见同窗李通妻崔氏貌美,心怀不良,邀李赴宴,将其毒死。李父鸣官,知府黄成玉畏张之势,断崔氏为张妾。
崔氏先索压轿银三千两以养公婆。再约事三件,一请知府为媒,二要新人房中免去灯火,三要张秉仁披麻载孝为李送葬。张皆从之。
将上轿,不忍离公婆,幼子;上而复下者凡三,最后决别而去。夜入洞房刺杀张秉仁遂自刎身亡。《三上轿》正是崔秀英怀揣利刃,哭别李桐灵堂、公婆、娇儿的场面。抓住“三哭三别”的刚烈不屈,唱腔表演愈发悲壮感人。
5、桃花庵
豫剧《桃花庵》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传统剧目,许多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都曾演唱过此剧。其中,尤以桑振君大师的演唱别具一格。该剧充分体现了桑派艺术“口伶齿利,字乖音巧”的演唱风格和闪、滑、抢、离的演唱技巧,成为桑派的优秀代表剧目之一。
讲的是一段跨越十六年时间的悲欢离合故事。九尽春回之时,窦氏登门楼思念自己十余年前离家的丈夫张才,恰逢知府苏昆之子宝玉经过门前,窦氏因其酷似丈夫张才,便把他认为义子。时光荏苒。
四年后的一天,贫婆王桑氏长街叫卖衣衫,窦氏认出此衫乃是张才之物,一再逼问,王桑氏道出实情。原来旧衣来自虎丘山桃花庵女道姑陈妙善处。窦氏遂与小郎以烧香为名前往桃花庵中。在庵中,窦氏探问妙善,妙善极力隐瞒。
窦氏又设计与妙善结为金兰,将她请至家中。在窦氏的旁敲侧击、一再追问下,妙善只得道出当年隐情。原来十余年前,张才虎丘逛会偶遇妙善,两情相悦,在桃花庵内成就鱼水之欢。不料三月后,张才染病身亡,妙善也身怀有孕。
产下男婴。妙善托贫婆王桑氏将男婴送与他人,并且用张才的外衣包裹着婴儿。道出实情后,窦氏与妙善尽弃前嫌,两人又从王桑氏口中得知,知府之子便是当年她转送的男婴,也就是四年前窦氏认下的义子宝玉。此刻,宝玉高中状元。
窦氏与妙善到苏府认子,苏夫人不允。三人争执起来。宝玉深明大义,生养之恩皆不敢忘,于是一子认下三母,一家团圆,皆大欢喜。由于几位主要演员的唱功和表演功底十分深厚,嗓音清脆、明亮、甜润、俏丽,且随着剧情时而婉转、时而高亢。
时而紧张,时而松缓,或如泣如诉,或如珠玉落盘,清脆分明,掷地有声。尤其是苗文华扮演的窦氏,扮相俊美,举致优雅,持重大方,风格委婉俏丽,一亮相便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叫好。
她的演唱委婉细腻、字乖韵巧,以情传声,声情并茂,使观众能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而引起共鸣。再加上剧情的辗转起伏,丝丝入扣,深深吸引着观众,精彩之处不时爆发阵阵掌声。
2. 秦腔曲目中有没有描写英雄的曲目名字叫什么具体讲的是什么故事
晚上和老爸聊天,说最近如家湾又要唱戏了,然后就说起秦腔,老爸是个戏迷,曾经也是村里戏团成员的主二胡手
到现在也是一在家无聊就放秦腔,听得我头都大,赶紧换流行歌曲清清耳
但是回过头来却发现,自己也听了不少的秦腔,虽然大多数叫不上名字,对不上主角,还有些,折子戏和全本也搞混了,可仍是记住了不少
我丝毫不懂秦腔,但若被我记住的,那就的确是经典,因为妇孺皆知么,长大后我几乎就没听过秦腔,这些全都是小时候在戏院里边玩得时候听说的
游龟山——印象中有恶少耍流氓,英雄仗义出手然后又被陷害的过程
周仁回府——见嫂嫂她只哭地悲哀伤痛……阴森森暗藏着短刀一柄,娇怯怯无气力大功难成,痛煞煞么奈何自己刎颈,血淋淋倒在地严贼胆惊,哭贤妻哭地我悲哀伤痛…… 这出折子戏讲得是义气,兄弟义气,但实赞的是周仁老婆的大智慧与勇敢牺牲精神,这出戏的词对我而言是最熟的,而且确实写得好
三娘教子—— 春江花月夜,全本有可能叫《春江花月夜》,讲得是老妈含辛茹苦培养儿子长大成人的过程,经典句子是娘为儿如何如何……
十五贯——因为十五贯铜钱而被陷害后又得伸张正义的过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有出《 滚水烙碗记》片断,我的小姑姑这出戏是曾经公认为演活了的
窦娥冤——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张驴儿(鱼儿)这俩字我倒现在还没听清楚过在戏里边,但是这个丑角害人不成反害了自己的老母亲,十足是个禽兽
三对面——全本《 铡美案》,这个也太熟了,陈世美人人知道,三对面就是指包公、公主、秦香莲三人对质的时候,唱段相当的经典,个人认为从一个侧面基本代表了秦腔唱腔的风格
宝莲灯——刘彦昌哭地眼泪汪汪,怀抱着襁儿小沉香……,就记住了这俩句,情节当然大家都知道
拾黄金——全本好象叫《 八棉衣》,也是一个被陷害的故事,精彩的不在于戏本身的情节,而是其中的一个乞丐,一个人唱了一台戏,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最经典的莫过于一段快板:
鼓打一更一点半,冻得我鼻涕流成了长丝线,鼓打二更二点半,冻得我叭拉拉叭拉拉浑身只打颤……
三滴血——好象是滴血验亲啥的呢,具体情节已记不得了
花亭相会——这是讲一段爱情故事的悲欢离合的吧。。前面走地是高文举,后边紧跟着张梅英,好象是这俩人
辕门斩子——斩的是谁呢,当然是杨文广,那个独苗在面对军法无情的时候
葫芦峪——这个好象是讲诸葛亮的吧,跟诸葛亮有关的还有
斩马稷——反正是哭唱的,还有一句不知道从哪听来的, 后殿里赶来了诸葛孔明,后边的再没听懂过
斩秦英——秦英是谁?
火焰驹——朱崇德放饭,好象就是全本和折子的对应,英雄遭遇陷害,后遇奇人奇马千里飞奔至边关报信,大将军以权解救。当时只见那个马蹄啊,火星刷刷的……
金沙滩——这个好象没啥特别印象,只是记住的是戏台上的所有人的脸变化的很快,其中潘仁美黑中带白一抹灰,确实一脸奸相
赵氏孤儿——狸猫换太子,这出戏也算是相当经典的了,讲忠义的,本身唱段没记住特别有名的
棒打薄情郎——这个看标题就知道了,原先一秀才特落魄,幸得一家人搭救并将女儿许配之,苟富贵,便相忘,被一顿痛打过了个瘾
卷席桶——我一直以为是黄梅戏,好象秦腔也唱过,当时看得是电影版的,没看过真人表演,相当的滑稽幽默的一部戏,情节没啥也说的
大灯殿——王宝钏的故事,后人以为王宝钏守寒窖终于是等来了幸福,但大多数人的想法是那个希望其实是很渺茫的,在孤独凄凉中死去是最难以接受却最合理的解释
生死牌——这个只记得名字,倒底讲了啥不记得了
三堂会审——同上
破渑池——好象是说的是将相和吧,其它没印象,戏中的唢呐倒是相当地辉煌(印象中就是这部戏)
下河东——斩黄袍,看看另外一个叫法就知道了,黄袍加身就当皇帝的,历史上只有这么特殊的一个
杀狗劝妻——
打柴劝弟——这两部好象是寓言,内容不记得了
哑女告状——不记得了
香山寺还原——只听过名,没看过
串龙珠——同上
刘全上坟——这个好象是唐太宗给他要寿命的那段故事
长板坡——赵云老大哥,帅,酷,勇,神,这出戏小时候看得时候我只记住了一个字“斩”,原来斩就是杀的意思
白逼宫/赤逼宫——这个只听过名,我一直以为是白鼻公/红鼻公,有点象红鼻子弟弟,蓝鼻子哥哥呢,后来才知道闹了个笑话
还有一些只记得怎么哼,但是我不会唱秦腔,也叫不出来名字了,小时候经常看的牛皮灯影,也是以秦腔做背景音乐的,也许有一天会总结一下,牛皮灯影、秦腔这些,是记忆里永恒的经典。
秦腔是西北人的影子,秦腔中的男人,嗓音粗放,近乎吼,秦腔中的女人,声音高亢嘹亮,和信天游、花儿一样,似乎只有在那宽广无垠但又干涸贫瘠的黄土高原上,这种方式才最适合情感的喧泄。
3. 豫剧代表作有哪些
一、梵王宫
《洛阳桥》又名《甩大辫》《叶含嫣》,戏剧大师田汉看了豫剧皇后陈素真此剧后改名《梵王宫》 ,早期豫剧的《洛阳桥》是以唱为主,后陈素真将此剧融入了诸多表演。蒲剧、秦腔,晋剧、北路梆子、河北梆子、川剧、滇剧等剧种中均有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屡经整理改编,思想性、艺术性都有所提高,流传的范围也更为广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梵王宫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上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拂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涤耻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塘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