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交通91.8非常马力在电台里呼吁路上的司机送一孩子的感人视频叫什么名字
是杭州交通91.8电台的《迫在眉睫》。
杭州交通经济广播,于2005年3月26日正式更名为杭州人民广播电台交通经济广播。全天24小时通过调频立体声91.8兆赫播出,前身呼号为杭州经济之声。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目前主要的栏目包括:《我的汽车有话说》、《钱塘夜色》、《音乐正当午》、《说给你听》、《新闻开讲》、《一路领先》、《走在大路上》、《交通快活人》、《爱车久一点吧》、《老马识途》、《小马指路》、《非常马力》、《高速马力》等。
(1)杭州高速救援孩子的电影名字扩展阅读:
1、《非常马力》
最权威的交通指导:
马氏家族新成员——马小苗、马小丽,进驻市交警支队指挥室、穿越大街小巷,为你全天候发布最新交通公告。
2、《高速马力》
马氏家族成员马小歌联合高速交警以及上海、南京、苏州、宁波、绍兴、温州、台州、金华、衢州、嘉兴、湖州等长三角专业交通媒体,快速发布华东高速公路实时信息,高速引路指路,平安快速出行。
3、《我的汽车有话说》
一档关于汽车消费的投诉节目,用热线沟通消费者和服务单位,为买车、用车的提供一个倾诉的平台和沟通的机会。 真诚主播于虎每个工作日11:00-12:30,为你提供体贴帮助。
4、《说给你听》
工作日早间7:30-8:30主播山下,侃侃而谈,说给你听。
5、《交通快活人》
让复杂的事情变的简单,让急切的心情变的愉悦,让回家的道路变的顺畅,让枯燥的交通变的快活。欢乐搭档:小学、小奔,每个工作日下午16:30-19:00播撒快乐。
6、《钱塘夜色》
每晚22:00激情点亮夜空,锐舞钱塘夜色,楠哥午夜震撼杭城。
参考资料
杭州交通经济广播网络
❷ 走出大山的孩子 电影
《走出大山的孩子》电影是
10年前,浙江大学对口支援云和县,并帮助云和县梅源中学建立了希望班。我所在的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从每届希望班中各选10名贫困生(三届共计30名)与之结对。从1997年起,浙大土木工程系先后有十余名老师参与这项爱心工程,每当开学时,这30名贫困生总能及时收到浙大老师寄给他们的学费,使他们得以继续求学。2001年11月,《丽水日报》曾发表我写的一篇文章——《大山里的孩子们》,讲述了这一动人故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这样的爱心资助,持续了多年,一直未曾中断,直至资助他们完成高中学业。而笔者作为此事的牵头人,曾多次去云和县,直接与贫困生们接触、交谈,亲眼目睹他们求学之艰辛,相互间感情日益深厚,因此一直与他们保持联系至今,不觉已有十个年头。光阴荏苒,发表文章《大山里的孩子们》后,一晃又是5年过去了。这批10年前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如今已长成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和大姑娘了。他们现在怎样了?还在年复一年地为学费发愁吗?现在他们考取大学了吗?他们是否已经走出大山,成为城市的一员呢?
贫困,有时是动力!它使大山里的孩子,顽强地“杀”出了一条“血路”来
我的案头摆着一份“希望通讯录”,详细地记录了他们的情况:在这30名贫困生中,有17人考取了各类大学,约占总人数的60%。其中王何灵、陈贤良现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梅芳就读于浙江工商大学;何晓丽、陈丽香就读于浙江财经学院;梅丽红就读于宁波大学;罗剑就读于湖北教育学院……这些学生中,两个主修“大专文秘”的女孩子现已毕业——张玲虹在杭州某公司当文秘,季时慧则在宁波某大型外资企业当秘书兼财务,工作颇为顺心。
除了这17人外,由浙大张友苓老师一直结对的贫困生商伟林和练温剑,高考分数上了录取分数线,同时又被武警部队看中,最后纷纷自愿参军,现在一个在开封,一个在舟山。商伟林去年寄给我一张他在部队的照片,嘿!穿军装,打领带,挺威武的。
当年的贫困生练秀兰,初一时主演过反映希望工程的电视剧《同在蓝天下》,因而在云和县小有名气。她从龙泉师范毕业后,即被广州铁路局招聘,在广州——深圳的豪华列车上当列车员。两年多前,她给我发来短信说:“从穷乡僻壤忽然来到南方最时尚的大都市,很是新奇、激动。我终于走出大山了!这全靠浙大老师当初的支持啊!”
其他10多名未考上大学的贫困生,中学毕业后也都在丽水市区或云和县城找到工作:秋云当了护士,周玲开了手机店,惟一已经结婚的一位,和丈夫共同经营着自己的事业……
对于他们每一个人,我都可以写出一段故事来。可以说,我们当年在云和奉献爱心,现在都已经有了结果,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已成现实。
在这里,我为这17名上了大学的年轻人写上几笔,讲讲他们在大学里的奋斗故事。
这些年轻人在逆境中奋斗,养成了顽强地承受重压的个性,他们即便进了大学,也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在浙江财经学院读经济学专业的何晓丽,深知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因此从大二开始就同时进修会计学专业的全部课程,预计今年上半年毕业时,可以取得双学位。同时,去年她还参加了国家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现已通过了好几门。可以想像,一个瘦弱的女生,同时要完成比别人多得多的学分,需要多么大的毅力,需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梅芳于2004年考进浙江海洋学院,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她大一和大二成绩优秀,但她并不满足,执意要转学到杭州的名牌大学。因此念完两年后,根据省教育厅的“2+2”政策,参加有关考试,硬是凭自己的实力转学到了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专业,继续念大三大四课程。近日她来杭州报到,还到浙大来看望我,她说,“奋斗”的感觉非常好。
还有当年的贫困生陈巧琴,英语颇有天赋,从中学开始,七八年来每次给我写信用的都是英文,我手头积累了厚厚一叠她的英文来信。前几年,她考取了宁波工程学院英语专业,还是坚持用英语写信。去年。陈巧琴寄来一张她与外教的合影照片,照片中两人笑得很灿烂。
我感到,这些山沟里的年轻人如今真要飞出山沟,飞向世界了!
他们求学之艰辛,他们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
但是,高昂的大学学费,仍是横在这些贫困大学生面前的“拦路虎”。
众所周知,现在每年高考本科的录取共分三批,这三批本科生每年学费为六七千元至一万八千元不等,差别是较大的。而我认识的这批云和贫困生中,恰恰就有几个考上了“三本”的大学生,因此,他们必须面对每年近两万元的巨额学费。当初他们曾寄希望于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但事实上每个学生每年只能贷六千元,因此,读初中起就靠希望工程资助的这批贫困生,简直为巨额的大学学费愁白了头!他们曾想打退堂鼓,可又不甘心让自己好不容易拼来的大学梦就此破灭!
我的一个结对生叫梅丽红,初中时生活十分节俭,班主任老师说她一年的零用钱只有二三十元。她前年考取了宁波大学的英语本科,属“三本”,每年的学费需要18000元,这对她家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今年梅丽红来杭州时给我看过她的成绩单,所有功课成绩都在85分以上,其中“英语口译”为91分,但她父亲上山砍柴为她挣学费时摔成了重伤,不能干活挣钱了。
我一直不明白她在如此恶劣的家庭条件下,前两年的大学学费是怎么应付过来的?大三学费有没有着落?
梅丽红在手机短信中没有回答我的前一个问题,倒是对我的第二个问题作了如下回应:“向学校贷了6000元,在云和乡下向亲友借了3000元,自己和妹妹(妹妹当喷漆工)暑假拼命打工挣了2000元,妈妈每天在工地挑沙子,工钱一天30元,共挣了1000元,还有6000元欠着。”
啊!这梅丽红!她在短信中像在报流水账,平平淡淡。可是我的心里却波浪翻滚,越看越难过。后来,我给她汇去了一笔钱,但仍未能补足全部学费。
这就是我认识的这批大学生,他们求学之艰辛,他们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对我其实也是一种教育和震撼。
摆脱贫困,做一个对国家有用之材,是云和山里孩子们的追求和理想
经过十多年在贫困逆境中拼搏和奋斗,这批云和年轻人现已真正地开始走出大山!
在我认识的17名大学生中,其中兰恒香和叶红梅在杭州、宁波的相关医学院校读完高级护理专业后,都已走上了工作岗位。
去年,我和我的同事建国老师与已在杭州工作的张玲虹,在美丽的杭州花圃有过一次聚会。这个穿着牛仔裤、高跟鞋的漂亮姑娘,完全没有了当年山里孩子的“土气”。
那时,我记起了9年前我与建国老师初次来到云和梅源中学,与第一届希望班10名结对生拍过一张合影。于是我问她,还记不记得9年前拍的那张合影。她说,怎么会忘记。不久,张玲虹到我家看望我。我拿出那张合影,指着照片上前排正中那个有点土气的小姑娘,问她:“这是你吗?”于是,大家都笑了。张玲虹说:“那时我连云和县城都没有去过呢。现在跟着公司领导到处出差,走出了大山,我的整个人生真的不一样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浙江财经学院的何晓丽,再过半年就大学毕业了。现在她除了写毕业论文,就是忙于落实工作单位。由于她勤奋好学,因此在招聘中比别的毕业生有更大的优势。杭州一些知名企业如“娃哈哈”等都相继欢迎她先去实习,西子集团公司甚至表态:等实习结束后就可签订聘用合同。过年前,一个更吸引她的公务员岗位——离杭州很近的桐乡市国税局打来电话,说她通过了笔试,叫她春节前去面试。何晓丽离她人生的理想目标只有一步之遥!让我们祝她好运!
他们发愤图强,在贫困中一个目标接着一个目标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现在,我面前摆着6年前的那张《丽水日报》,把《大山里的孩子们》又重读了一遍,当年那些熟悉的贫困生名字又从我脑海里浮现。
大约是1999年的夏天,第二届希望班的班长马晓玲在我们的资助下从梅源中学初中毕业了,可是面对升入高中后翻一倍的学杂费(约1300元/学期),她的父母实在无力负担了,想让她回家种地。高一开学在即,她的学费仍没有凑齐。8月底某一天,我突然接到她的一封求助信:“亲爱的伯伯,您能否最后帮助我一次,让我进入云和中学继续念高中吧!我是多么地想读书啊……”过了一天,我把她的求助信拿给我的同事———浙大土木工程系的许进军老师。许老师当时详细看了马晓玲的来信,二话不说,当天从邮局汇了800元给马晓玲,并在汇款单上附言:“寄上学费,望好好学习,祝你进步!”就在开学前一天,马晓玲及时收到许老师寄给她的学费。她把学费紧紧地揣在怀里,感动得大哭了一场。
这就是浙大与云和学生之间的助学情!后来,马晓玲在浙大老师的资助下顺利地念完高中。在高中阶段,她积极进行体能训练,2003年考入丽水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大二时就考出了“省导游证”。2006年毕业后来到上海,在一家宾馆干起了酒店管理。马晓玲真是好样的!
王何灵,当年梅源中学的学习尖子,从初一到初三,成绩年年名列前茅。那年王何灵念初三的时候,梅源中学的吴校长曾亲口告诉我,说她极有可能升入县重点高中,甚至将来考取有名的大学,但她家境贫寒,担心她读不起高中,担心“一棵拔尖的苗子从此枯萎了”。
那次当我从云和回杭州后,“王何灵”这个名字就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后来我把王何灵增补到我们浙大结对的名单中,并把她推荐给我的同事——浙大土木系的葛炜老师。从那时起,葛炜老师每年都资助她,直至她高中毕业。
2004年,王何灵以优异的成绩从云和中学毕业,并于当年考入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环保专业。如今,她已是大三的学生了。
半年前,我邀请了在杭读大学的三位云和学子:梅芳、王何灵、陈贤良来浙大玉泉校区欢聚。我带着他们漫步在美丽的浙大求是园内,他们在竺可桢老校长的铜像前驻足,在现代化的邵逸夫科学馆玻璃幕墙下摄影留念,在浙大的“三士碑”前停留良久。此时此刻,他们也许在想:学士、硕士、博士的目标离自己还有多远?
令人鼓舞的是,当新年来临的时候,先是王何灵,紧接着是梅芳、陈贤良,都不约而同地给我发来手机短信,表示读完大学本科后,一定要继续考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而在宁波大学已经读大三的梅丽红,已经开始准备考研究生。过去的这个寒假,她把她的班主任老师当年攻读英语博士的资料书籍都借回了家,准备好好“充电”。如果这些目标都一一实现,我想这四位优秀的云和学子将分别是他们老家所在那个山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个硕士吧!
这就是我们云和的大学生!他们发愤图强,在贫困中一个目标接着一个目标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们一定会走出大山,他们已经走出大山!
❸ 杭州广播的救小孩的那个电影叫什么名字
《迫在眉睫》第一部。
《迫在眉睫》是2012年杭州交通91.8推出的微电影,片长14分钟。
故事从一个听众热线电话开始,当时于虎正在直播间主持节目,听众打进电话,一声“救命!”引发了后面一连串的故事。
第二部:
《迫在眉睫2》是杭州交通91.8电台继2012年《迫在眉睫》之后,又一部反映杭州这座城市大爱精神的公益微电影。
影片取材于真实的故事,2009年12月24日中午11点,于虎主持的《我的汽车有话说》节目直播刚开始,突然接到一位听众电话,说要跳楼。
交通91.8当即打断正常播出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努力安抚对方情绪后,立即赶赴现场劝说对方,最终在民警和消防官兵的帮助下,成功化解了一起当年轰动杭城的跳楼事件。
❹ 你看过的励志影视剧中哪部最令你感动
《长征》。当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外寇的铁蹄之下,在军阀的混战情形下,实在贫苦老百姓无有退路时,一大批热血青年 探索 中华民族的出路在哪里?每个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时,老一辈革命家立志救国,拯救中华民族,建党建军,投身革命。前面有凶虎,后面有追兵,天上向敌机,左右有夹击,四面临敌,无有生路,她们还坚持信念不动摇,坚持革命不止步,四渡赤水河,勇夺泸定桥,饥越大雪山,漫行二万五。抗日赴前线,赶出洋鬼子,击倒蒋王朝,建立新中国。一路血风雨,万里悲壮歌。不畏生死事,为民尽心毕。实为大丈夫,真是凌霄志!长征,人类 历史 上的首创,革命,岁月时光里的壮举,世界版图上的唯一,中华民族的尊严。这个励志影视剧是最励志的诗篇,最有情义的像征,最有豪气高亢的赞歌,最有精神价值的展现!最后,敬录伟人长征,七律一首诗结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谢谢!
我喜欢励志的爱情电视剧“遇见王沥川”两个演员演的很真实,有打动到我。
《阿甘正传》,当年在高中的课堂上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真是对当时准备高考的我的极大鼓励。这部电影豆瓣评分9.5,基本上一直位列豆瓣前五十。阿甘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但是在坚强的母亲的鼓励下,一路走向了人生巅峰。他一直不停奔跑,成为橄榄球巨星,越战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拥有无数财产。
第一,其实粗看,阿甘的成功有很多巧合和运气的成分,但是在我看来,他一直怀着单纯简单的心,一心一意坚持做一件事,并且把这件事做到极致,他的成功是在情理之中的。
第二,记录其中两句最经典的台词:人生充满必然和偶然。这句话可以解释阿甘的成功。第二句话是阿甘的母亲对阿甘的教育名言: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尝下一块,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这一直不断鼓励阿甘去尝试,哪怕智商低又如何,哪怕失败又如何,至少尝试了。
第三,这部电影对我始终是鼓励,让我坚持,要做一件事,就努力做到极致;并且,不畏惧失败,不胆怯,勇敢做自己。
你好,我来给大家推荐一部励志电影,《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通过一地震中的幸存者方登为线索,把唐山大地震与四川汶川大地震巧妙的联系在一起,并以我是唐山人为主题把唐山人的感情,唐山人的善良,唐山人的倔强表现得淋淋尽致。
首先是方达的母亲,在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选择中痛苦的挣扎,一句救弟弟使这位母亲始终生活在愧疚中,以至儿子在深圳混出名堂了,有车子和房子,还有了自己的公司,想接母亲去享福,可这位母亲倔强的说:我哪也不去,我要去了,就更对不起你姐姐和你父亲了……
再说方登,也为母亲的“救弟弟”那句话折磨着,压抑着,直到被善良的解放军夫妇收养以后,几天都不说一句话,甚至以为是哑巴,可是当她第一天上学报名,老师问她的名字的时候,母亲说叫王凡,小方登马上说“我叫王登”,把大家都愣住了,在这只有两个字的语言里表现出了极其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母亲的“救弟弟”让小方登无法接受,另一方面,也为“我是唐山人”这个主题思想埋下了伏笔。
在杭州医学院学习期间,方登和一位研究生意外怀孕,男友为了不影响王登的学业,希望王登做人流,方登坚决不肯,男友问为什么,方登说“因为我是唐山人”,不用多说,就这一句我是唐山人,道出了一个经过了唐山大地震幸存下来的人对生命的执着。
王登在加拿大结了婚,当某一天,她从电视里得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后,当年唐山大地震的情景,即刻浮现在她眼前,立马到了四川地震灾区,参加了救援工作中。影片就这样把相隔32年的唐山和汶川大地震巧妙地联系起来。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感受颇多,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下吧!
故事发生在1976年的唐山。那天晚上,天际闪出一道紫光,紧接着地震就来临了。方登和他的弟弟方达以及父亲母亲也被卷入其中,他们的父亲遇难了,姐弟俩也被压在废墟下。母亲要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两个孩子都压在一块石板下,救弟弟姐姐就要死,救姐姐弟弟就要死——母亲无奈,只好选择救弟弟。弟弟的左臂断了,却活着出来。而姐姐却生死不明……
母亲带着弟弟方达走后,姐姐方登又在死人堆里奇迹般的活了起来,并由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就这样,在风风雨雨后的2008年,汶川地震爆发,姐弟俩都坚决的加入了义务抗震救灾的队伍中。也就在这时,他们相遇了。母亲、方登、方达在相隔32年后又团聚了。母女之间的恩恩怨怨也就此了解(方登以前恨母亲没有救她)。一家人又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这部影片的场景十分震撼人,尤其是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我的心都被紧揪了起来。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是这么渺小,这么无助。还有就是俗话说的“患难见真情”,在大灾大难面前,所有的人都团结起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工人、战士、商人……他们都伸出同情的双手。方登一家的故事正是所有唐山大地震中受害家庭的典型代表,他们用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战胜了困难。23秒的地震让他们分隔了32年,中间有多少恩恩怨怨,恐怕没人知道。
珍惜我们的生命吧!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新还珠格格还是不错的。
提名一部很老的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
这部剧是我小时候随妈妈一起追的剧,至今对小鹿纯子印象深刻!
我是90后,很庆幸在我的时代可以遇到这部上一个时代的经典。虽然过去很多年了,有些剧情也已经模糊不清了,但小鹿纯子给我带来的力量和震撼依旧不曾消失。
小鹿纯子自幼失去母亲,但她积极、乐观、精力充沛,跟随父亲练习排球,希望可以参加奥运会,实现妈妈的愿望。机缘巧合,纯子告别故乡,加入了白富士学校的排球队,在这里,她克服了各种困难,提升球技,练就了晴空霹雳等技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实力越来越强大的纯子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国家队,她的征程再次展开…
纯子给那时年少的我带来了不小的震撼!永不言败的韧性,坚持目标的毅力,面对问题的乐观,在纯子笑脸背后的青春和生命力,可以战胜孤独感和失败感!
还记得纯子小时候的画面,林荫道上,纯子在一路奔跑,爸爸在后面骑马追赶。这如同纯子的人生,带着自己的信念一路努力奔跑。
从那以后,我坚定自己要做个善良、努力、阳光的人!
您好我是全村的希望,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关于励志的电影我向您推荐一部《中国合伙人》三兄弟单众叛亲离和背后的创业史,至今都一直深深地感染着我。
电影永远有两极:一个是靠近生活,说白了就是共鸣;另外一个就是梦,就是斯皮尔伯格一路讲的,电影就是追梦,现实生活达不到的梦。
我想,中国合伙人想走的路线,就是这两者的结合体,靠近生活的追梦的故事。不得不说,近年来无论是电影市场或者是文学作品始终一个最常规化的套路就是——渺小的“我们”的成功之路。
中国合伙人亦是。但它终究是在诸多的相似的套路中,杀出重围取得了豆瓣7.6的评分,在铺天盖地的励志剧本中显得格外突出。看完整部电影,我的第一反应,这真是一部不错的商业片。没错,“商业片”。政治导向格外正确,通过虚假的“美国梦”与努努力唾手可得的“中国梦”的对比,硬生生向观影者展现了一副欣欣向荣、励志向上的中国创业市场。
对,我拿着北大的学位怀着一腔热忱去往美国,得到的只是嘲笑和不屑。对,我在中国用一个新的方法讲课,我的学生就能不断增多。对,我在中国的课上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他们就愿意搬到城外的废弃工厂住宿。
当然,不可否认电影的确需要取舍。但用一种喜剧片的手法将“新梦想”艰辛直接抹去,尤其是在这样一部现实性影片上,不免显得有些过度“理想化”。
大概也正是符合了影片的标题“中国合伙人”,于是与其说这部电影是一部励志创业片,更不如说这是一部青春兄弟片。与以往创业鸡汤片疯狂灌输,历经千般苦在苦痛中涅槃重生的套路不一样,此篇更加立足于兄弟之间的友谊。他们活出了对于友情,很多人想要的样子。
三人小分队,我帮你堵门,你帮我泡妞。孟晓骏出走半生归来仍是成冬青心头星光,他无界限地说出想法也有他们无理由地“yes”。创业路上,他们有福同享,共同努力,发光发热。成冬青、王阳机场送别孟晓骏
但三人在这条追寻自己的梦想的路上,终是在迷失。孟晓骏始终想做点什么,让那帮看不起他的人们看到;成冬青也终是拒绝了一味的服从;而三人之间的和事佬王阳,曾梦想着成为一个艺术家的人,终是放弃了自己的美国妞,娶了那个普普通通的姑娘。
《最好的我们》
影片主要讲述了陈昭、方向、康凯、李意然、童小海五位同窗好友在大学四年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义,六年后的一天,他们因校友王道为的挑衅而设饭局重新聚在了一起,五人为了纪念这难得的久别重逢,在饭后合买了一张彩票,却不料中了头奖,一夜间便拥有了千万身家,从此人生轨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钱以后,生活更加考验着五兄弟的人性和品格,他们在经历了朋友背叛、亲人去世、梦想破碎、出轨等一系列的命运捉弄后,渐渐明白了感情的真谛,也在兄弟有难相互扶持的过程中懂得了生活的意义———幸福和金钱没有必然联系,如果德不配财,幸福反而会更加遥远,只有认真生活、努力成长的自己才是最好的自己,也是最好的我们。
《当幸福来敲门》
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
当你最认为困难的时候,其实就是你最接近成功的时候。
创业就是让你的人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创业就是让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创业就是让你累的半死的时候还能从床上一秒钟爬起来,因为叫醒你的永远都不是闹钟,而是你日夜追寻的梦想!
当人们做不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对你说你也同样不能。我是这样的人,如果你问的问题我不知道答案,我会直接告诉你“我不知道”。但我向你保证:我知道如何寻找答案,而且我一定会找出答案的。
有梦想的人,从来叫醒他的都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驭风少年》
一部用真实故事拍成的电影,用事实告诉我们:知识改变命运, 科技 改变生活。
电影的主角是一个非洲少年,那里饱受干旱、饥荒、瘟疫和艾滋病困扰,只有百分之二的人能用上电,唯一不缺的只有风。家里面把剩余的一点钱送他上学,交了首付,结果一场说来就来的暴雨将田里的作物全都冲走,接下来他们将面对的是长久的干旱。国家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帮助,更不幸的是这种情况下,村子还被抢劫,基本没有余粮,为了能活下去,他父亲不让他读书,还规定家里每天只能吃一顿饭。后面他发现老师的自行车一摇动脚踏,自行车的灯就会亮,他想到了既然运动能产生电,能不能用风给蓄电池充电,然后用水泵抽水,这样就能抽出水来灌溉土地,彻底解决饥荒。
可是......
校长很无情却有很合理地将他驱赶出去,因为他没交学费,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允许他去图书馆,然后他在图书馆明白了发电机的原理,与此同时,自己身边一直陪伴自己的狗饿死了,他觉得死亡已经一步步靠近他们,但是他想要制作的大风车还需要一个转盘,他拿着他成功制作的一个小发明,能用风发电的小发明去找他父亲,希望他父亲能把自行车给他,但是自行车是他们全家仅剩的财产,他父亲怎么可能拿他的单车给他作转盘?不仅如此,还砸了他的小发明,并觉得自己让他去读书就是错误的,他不仅不好好干农活,还一天搞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饭都吃不上了。
没办法,他就去找小伙伴们帮忙。于是小伙伴同威廉一起找自己父亲强行要车,结果没要到,他又被他父亲打一顿。最后,他母亲出来劝他父亲:现在咱们家已经还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吗?既然没有,为何不让你儿子尝试一下呢?
父亲终于决定选择相信儿子,将家里唯一的一辆自行车交给自己儿子处置。并发动村民一起帮助,很快风力发电装置制作好了。
最终风车屹立起来了,水也出来了。大家都喜极而泣,终于以后不用再为生活发愁了。
另外主角也终于用自己的知识救活大家,改变了自己和村子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
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
1.我们的人生路上也许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肯定能成功的,主角他们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仍不放弃学习,而我们生活再好的条件下,怎么能轻言放弃呢?
2.知识改变命运。当我们不读书的时候,我们就与主角的父亲一样,愚昧无知,而又自认为自己是对的。只有知识才能去改变我们愚昧的思想和贫苦的生活。
3. 科技 改变生活。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处于一个 科技 时代了,但是 科技 无止步,未来的生活还需要我们大家去改变,才能让大家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❺ 听说杭州918交通微电影“迫在眉睫”是真实事件,现实中那个孩子救活了吗
他已经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