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陵十三钗和金陵十二钗到底是什么意思
1、《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一部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
1937年,日军入侵南京,战火中,六朝古都化为废墟,众多中国军民被困城中。一支十数人的国军德械教导队余部在长官李教官(佟大为饰)指挥下,从日军手中救出了一批教会学校女学生,而李教官等人,至此丧失了出城的机会。
幸免于难的书娟(张歆怡饰)等学生返回文彻斯特教堂,随她们一起来到的,还有受雇远道至此收敛神父遗体的美国人约翰·米勒(克里斯蒂安·贝尔饰)。
此时的南京城中,逃难的人们蜂拥进安全区和教堂寻找庇护,十四名风尘女子强行进入教堂避难,其中精通英语的玉墨(倪妮饰)希望借助约翰的身份为一行人提供更多保护。教堂的墙壁,并不能阻挡日军的铁蹄,教堂内的人们,将面临孰生孰死的选择 。
(1)金陵十三钗电影宣传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金陵十三钗》媒体评价:
影片拥有两个重要的视点,一个是女学生的(旁白)、一个是好莱坞明星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的伪装神父约翰的,这看似矛盾的叙事方式经过了精心安排:女学生的视点是幸存者的证词,提供了历史叙述的合法性,约翰的视点则是带有普世情怀的国际人道主义。
加上国军骁勇善战,这些都与官方在这一段历史上的态度完全吻合,因此此片会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华语电影里,获得内地观众及媒体好评最多的一部。(《南方都市报》评)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后世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2. 金陵十三钗是个令人越看越沉重的电影,结局也让人痛定思痛
电影里面的结局是那是十二个女人和那个男孩代替十三个女学生去了日军的聚会,而神父则用卡车载着十三个女学生逃离了南京,然后有个女学生用回忆性的口吻说“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听说过那些女人的下落。”
原著结局:1946年8月南京审判会上,玉墨指证日军强奸,书娟从嗓音辨认出她,天生丽质的玉墨已被毁容。她是唯一幸存者,也是她证实日军如何分享她和另外12个"女学生"。其中一个用牛排刀反抗但未遂,当场被害。11个女人在日军享用后被发送到慰安所,相继逃亡时被击毙、染病、自杀。
3. 电影金陵十三钗剧情简介
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几个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学生、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
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故事,结果竟然是那13个最“下贱”的女子成了保护众人的英雄。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屠杀,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日军终于冲进了这里。
伤兵被杀,女大学生则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凌辱。在这个时刻,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一、背景故事
原著名字是金陵十三钗,写的却是鬼子入侵、国破家亡的事;写的血流成河、生灵涂炭的惨剧,却是从女子书娟觉得极至耻辱的初潮写起。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日本的炮火在南京肆意轰炸,历代名城被炸的处处千疮百孔,百姓抱头逃窜,诺大一个南京城,却无一藏身之所。
只有一座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洋教堂,因为是美国人所建,所以在连天炮火中能安然无恙。所有的事情都是在这座天主教堂里发生的。在书娟只顾为自己的初潮备感羞辱的时候,一群秦淮河妓女为了逃命来到这里。
二、票房信息
影片《金陵十三钗》于2011年12月15日登陆中国全国院线。截至2011年12月18日晚24时,在不到四天的时间里,影片在全国公映场次近5万7千场,观众人次近350万,总票房近1.5亿成为当周的票房冠军。
影片上映的第二周累计票房达到2.04亿,观影人次达到475万,截至2011年12月25日晚24时,总票房达到3.56亿。第三周票房1.32亿,第四周票房7200万。该片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为连续四周周票房冠军,同时也是2011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影片最终的中国总票房为6亿元人民币。
4. 电影金陵十三钗评价如何
这部电影是老谋子继《英雄》之后个人认为最好看的一部电影了。它可以在挑剔的豆瓣上达到了8分的好成绩,可以说不容易的。
“蝙蝠侠”贝尔也一点没有超级英雄的影子,完全把自己融入到了电影中,在这部剧里出现这么一张的外国脸是丝毫没有违和感啊。
5. 金陵十三钗,电影里这段历史是否真实有求这段真实的历史
金陵十三钗是否是真的,有两个版本可以参考。版本一:金陵十三钗是真实的吗,小说都是编的,虚构的,当然历史背景是真的,事件的假定也成立,所以就感觉故事确有其事一样,这就说明作者成功了。还有就是对真实事件的改编,对于戏剧作品改编肯定要进行戏剧加工的,说白了就是虚构一些东西。再者说了,小说改编电影的过程中,老谋是对小说还改了很多呢。
版本二:据说是源于真实故事改编,其实像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比比皆是,甚至都不算残酷,目前还没有一部书籍或影视作品能真实反映当年南京大屠杀那种炼狱景象。最近曝光的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兵日记里面提到,当时的南京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南京的地下水都被染成红色,日本兵找不到干净的水,洗脸洗手乃至喝的水都是红色的,淘米做饭蒸出的大米饭都是红色的!在这种令人无法想象的残忍景象下,又有谁会怀疑金陵十三钗的真实性?
说到这,咱们在这讨论金陵十三钗是不是真实事件已经无从考究了,但是我们要通过金陵十三钗来铭记历史,这部电影也让我们明白了和平来之不易,一旦发生战争,谁都脱身不了,最后受伤的还是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