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电影狗十三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电影狗十三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发布时间:2023-05-31 03:14:05

❶ 狗十三什么意思是什么

《狗十三》的片名之所以叫做狗十三,是因为剧中,主角李玩的年龄是13岁,而且在剧中,她养了一条金毛,十分的喜欢。所以片名就叫做“狗十三”,让人一看上去就知道这部影片肯定会表达讽刺性的内容。

而该片在2014年据说要上映的时候,宣传海报上的名字并不是“狗明春十三”而是“狗13”。而13看起来更像是字母B,所在改成了“狗十三”,而“狗十三”这名字是在今年12月7日上映之前改的。并且,在叫“狗13”之前,这部影片第一个名字叫做《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

因为在剧中,主角李玩喜欢学习物理,而且还养了一条宠物犬金毛,并且给金毛取了爱激空耐因斯坦的名字。后来,直到现在电影就改成了“狗十三”,虽然让人看上去感觉很不雅观,但是心亏旦里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部影片有故事,这么带有戏谑性的名字,那么电影肯定是很有料的。

而这部影片讲述了影片讲述了一个女孩李玩从童年到成年,残酷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狗十三》这部家庭题材的影片揭示了中国社会中的两性关系,以深刻的方式展现了年轻女孩在家中迎来期待已久的儿子后,复杂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它聚焦中国式“爱的教育”。

一部关于教育的电影《狗十三》,没有冷血却很残酷,为什么让人刻骨铭心

这是一部值得让人深思的家庭电影《狗十三》,一部没有血腥却最为残酷的青春电影,这场中国式教育的成长,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无比好奇,为什么这部没有触碰任何广电局忌讳的电影,至今还没有公映?难道真的要像《无问西东》一样,一等就是五年吗?不,很快就公映了,我曾经在华语青年影像论坛看过,很精彩,很好看!

原创声明:本文由得心电影编辑得心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在合适的时间,看一部合适的电影,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得心愿奉上一篇最真实精彩的影评陪你走完这一场!

其实,像这样独立性很强的作品,的确描绘了银幕很难看见的那些人物,因此盘带出诸多中国当代教育的现实,这种现实的剖析很残酷,影像表现倒相当克制,但深度其实很有限,因为无论如何,孩子都会长大。虽然没有堕胎打架这些元素,但《狗十三》真的是能够触动人心,青春片就应该对准生活中人们内心的波澜,这部电影让人久久回味。

❸ 看完电影《狗十三》后有什么想说的

《狗十三》这部电影其实质就是展现了一个十三岁小女孩李玩的成长史。从李玩的名字入手。李玩出生之后,因为是个女孩,所以家人就不是那么过于重视,也就随便起了一个名字。而李玩的继母生下一个儿子的时候,尽管家人可以照顾李玩的情绪,先瞒着。但还是觉得男孩子的名字要慎重,起名为“昭”。可见,即便到了今天,在我们国家,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李玩从电影开头的活泼开朗,随性真实,慢慢的变得成熟稳重,沉默寡言。她懂得去克制自己的情绪,懂得放下一些东西,甚至愿意微笑着去迎合自己原本排斥的一切。我想说,这样“成熟”的李玩,真的就是完美的?这就是大人应该有的模样?

❹ 取景西安的《狗十三》,让我们理解伪善的成长!

    《狗十三》,听闻这部电影在西安取景拍摄,主题关于成长,影片让我看到了许多老西安的街景,全片弥漫着亲切的西安方言,穿插着西安十中,西安科技馆等街景,真的很让人怀念青春。

    先来谈谈这部电影的名字吧,《狗十三》,原本我也很纳闷,为什么是这么一个名字,心中就在想,是不是和网上常说的二逼类似,但是总觉得导演不会这样想,当我看完这场电影,我就觉得,导演是想骂这个青春啊!顺便说一下,这个电影名字,《狗十三》的英文名字是EINSTEIN AND EINSTEIN ,这个英文名字并没有和中文名字一样,表达这样的一种情感,相反,英文片名贯穿的正是电影剧情的主线。

    仅仅通过这个名字,真的很难猜到电影想要讲一个什么的故事,本片的主人公是一个13岁未成年的少女,名叫李玩,由于父母离异,李玩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正处于青春期的她渴望得到了解、陪伴和爱。故事从李玩爸爸为了李玩成绩优秀,强行给她选择到英语组,不让李玩选择最喜欢的物理组开始,爸爸为了哄李玩,想让李玩开心,给李玩买了一只宠物狗,后来李玩给这只狗取名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一起睡觉,生活,直到爷爷买菜遛狗把爱因斯坦弄丢了,生活又不再平静,李玩开始疯狂的找狗,在找狗途中不小心将爷爷推倒,摔伤了脚,后来继母全家人为了哄李玩,上演了一出指鹿为马的闹剧,经过又一次的吵闹,被爸爸打后,从此李玩开始变得听话,到最终面对自己丢失的爱因斯坦,却不再相认的成长过程。

    当我看到李玩为了找爱因斯坦,把爷爷推倒在地的时候,内心真的一颤,第一时间觉得我们年轻的时候,真的很不懂事,不管怎样,长辈们为我们也是操碎了心,但是反过来一想,就觉得,没错,现如今的我们,早已变成了听话的我们,再看看李玩,心中真的是五味杂陈,成长的代价就是一步一步的走向别人想要我们变成的样子,从来都不是自己想变成的样子。

    当我看到李玩在庆祝自己升学的宴会上,李玩的叔叔给李玩点了招牌菜烧狗肉,让我李玩吃的时候,我心里就在想,李玩会拒绝的吧,会表示一下自己从来不吃狗肉,没想到的是,李玩夹了一块狗肉,大口吃下,并表示谢谢叔叔,看到这一幕,所有的一切都崩塌了,一个那么尊重生命,那么爱狗的年轻人,开始吃下了狗肉,此时的李玩,就在打醒荧幕外的观众,你们长大了,该懂事了,要做该做的事了,成长的代价,就是这么残酷,这一幕,让我更加的理解片名为什么要叫《狗十三》了,真的是狗b的世界啊,我们都要变成不想成为的样子。

    本以为李玩听话懂事,故事就该结束了,结果最后一幕却是李玩碰到了当年丢失的爱因斯坦,只是这回爱因斯坦已经认不出李玩,而李玩因为怕自己给不了爱因斯坦好的生活环境,再也不敢去认爱因斯坦,当李玩走到小巷里,看到当时自己贴的寻狗启示,抱头疼哭。我真的觉得,导演这一幕,尤其这个寻狗启示出现的非常是时候,让这个情感达到了最高潮。成长的我们一步一步的变得陌生,一步一步地开始不认识自己,曾经的我们早已远去,可还记得那个青涩的少年。

    “没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就长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是很残酷的。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曹保平对媒体说。“尽管表层叙事的动力不同,但底下的东西是一样的,是内省的复杂,故事里那种我喜欢的张力一直都在,这是特别触动我的地方。”

    李玩在电影里一直提到一个平行宇宙的概念,现行宇宙内人事全非,而另一平行宇宙或许会别有一番光景,她只能给自己制造平行宇宙的幻想,现在的我们也一样时常幻想,平行宇宙中的另一个自己,会不会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成长,也许那个少年过得挺好,不会这样让人作呕的成长!

❺ 《狗十三》观影感

第一次听这个名字,以为是讲狗的故事,就像《忠犬八公》一样,讲述狗与人类温情的关系。真正观看后才了解其具体状况,其实我觉得自己是没有完全看你懂这部电影的,看的过程中有共鸣,但是我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很多情绪交织在一起,不知道如何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应该是思维深度不够,就像李笑磨局来老师在专栏说为什么一定要让大家去留言,除了锻炼自己的表达以外还有增加思维的深度,只有真正写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我想这和我参加007写作社群一样的道理,输入倒逼自己输出,正是因为自己还不会,思维深度还不够,所以更要去练习,不放过成长的机会。

以下将用自己稚嫩的思想,不成熟的观点谈谈对《狗十三》这部电影的感受。电影讲述了13岁的李玩由于父母离婚,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父亲为了安抚一下女儿内心的郁闷,带来一只取名叫爱因斯坦的狗,很快李玩就和爱因斯坦建立了身后的感情。不料爱因斯坦意外走失,李玩便开始了疯狂的寻狗模式,全家人也加入这场奋战中,爷爷摔到脚不能走动,奶奶差点走失,这时爸爸发脾气了,对李玩进行了严酷的训斥和怒骂,直到李玩答应不闹了,爸爸才肯放手。之后后妈买来一只假的爱因斯坦,刚开始李玩不接受,执意要把它扔出去,后来在大人沉重的压迫和强势下,李玩收起了带刺的外壳,放弃了自己的执拗,接受了新的爱因斯坦。

其实从电影中,我更多看到的是中国式的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大人眼中所谓的好不断灌输到孩子身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是害了不少孩子,很多家长从小就让孩子学习各种兴趣班,我叔叔家里的小孩报了绘画班,口才课,游泳课,我当时就问了小孩子的想法,这些都是你愿意学的吗?他告诉我都是妈妈报的名,必须得去。我深长地叹了一口气。

所谓的都是为你好呀,打你就是爱你等就是爱的暴力,从小我爸也是这样教育我的,在李玩身上似乎也看到了我的影子,被大人的思想绑架着长大,总有那么一段孤独的岁月,没有人能听懂我们内心的声音。

可到了一定的时刻,我们也就慢慢地懂事了,可什么叫懂事?懂事的标准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人的长大似乎是一瞬间的事情,在遭遇某个变故或是遇到人生的低谷,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不能让父母操心了,自己有更多的责任了。

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嘛?可以告诉我他们是什么样子吗?

                                                                                                                                                                                                               悉稿                                                                                                                                                                                                                                                                                                                                                                                                                                                                                                                                            瞎陆让                                                                                                                                                                                                                                                                                                                          

❻ 被禁五年的电影一上映却口碑炸裂,《狗十三》到底讲述了什么

《狗十三》(原名狗13)这部曹保平导演的作品,沉寂五年终于上映。

电影讲述了少女李玩在成长过程中被父亲、家庭和社会的联手“暴政”下修剪,从黑白分明的天真少女,经过一次次的冲突和打压,从横冲直撞到麻木淡漠,最后适应了灰色的成人社会,同时也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坚持和倔强。

就如同海报所描绘的一样↓

这些大人出于一种难以言说的恶意和揶揄,玩味的看着少女会不会吃下去。

她面无表情的吃了。

第三次没有冲突。

很多人认为李玩的妥协是一种服从,我想不是。

最后她认出了丢的小狗,却没有主动上前,她意识到了自己现在的处境连一个宠物都无法保护,而父母用“为你好”的名义就能抹杀自己所有的粗暴行径。

在多年以后,李玩会长大离家,她会给自己撑起一片成长的空间,在过年回家的饭桌上,面带职业性的笑容,心里冷笑着。

❼ 看过电影《狗十三》你有什么感悟你又看懂了什么

这个电影里有三个人物要说,分别是小女孩、爸爸、爷爷。

电影里明、暗讲了两个故事。明里的就不说了,看过电影都知道。暗里的故事从开头爷爷面对新生男婴,说:“女孩李玩的名字是随便取的,到了男孩得郑重,叫昭昭……”开始,一直到电影结尾处,爸爸接李玩亲妈电话哭泣,并突兀的放了首歌曲《再回首》,把故事完整讲出。

爸爸当年和妈妈生了女孩,非常恩爱,但此后十来年没生出男孩,也许在爷爷的介入下,遂离婚,到电影开头娶了小新娘,生了个儿子。

其实,故事还有一个暗线,就是奶奶的人生与爷爷奶奶当年生下男孩——李玩的父亲的过程。不过这条线晦涩不明,不说了。

好了,说说感悟和结论。

电影里的两个父亲关键时刻都缺乏面对真相的勇气(包括奶奶与后妈),比方说丢狗后爷爷的沉默,不敢亲自去和孙女解释,比方说李玩在狗死后在酒局上吃狗肉……

究竟是因为什么,也许是面子,也许觉得对方是小孩子……但我个人觉得有些牵强。对了,电影里还若有若无的唾弃了下挫折教育。

我的感悟,我的感悟不是中国式教育,或者中国式家庭关系,我的家长不缺乏勇气,不过和电影一样确实总觉得我是小孩子……所以,看电影时候,我的感悟与感触是怀念小时候。

同样,我其实不觉得李玩缺爱,从狗引出,到成绩进步希望引得爸爸的关心与爱,我觉得李玩转变的有些生硬,子不语怪力乱神,哪有什么一夜长大。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是删减版,毕竟电影13年就拍完了。

所以,电影想表达的不一定是中国式教育与中国式家庭关系。从电影中附庸风雅的“成功人士”酒桌上大人不知《时间简史》上看,女孩也许也不懂父亲说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联系到女孩一直喝牛奶呕吐,也许,我估摸着,大概曹导是其实在三代关系下表达对中国传统家庭与现代西化成长下的新矛盾呢?!导演在这里叙说着西方普世文化在中国的水土不服……

谈起中国式教育,人们总是记住了其刻板,守旧的印象。《狗十三》讲述了一个十三岁少女李玩因为其爱狗爱因斯坦走丢之后的种种故事,而一家人为了掩盖事实,而用另一只狗来蒙骗李玩的故事。通过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来讽刺中国式教育。

1.李玩爸爸来到学校,竟然连老师姓氏都忘记

李玩爸爸因为李玩英语学科的薄弱,而被叫到学校来处理这个问题。却连老师名字都叫不清楚。许多家长何尝不是这样?平日里毫不关心孩子学业,整日忙于工作,无暇管理孩子学业,很少与孩子老师进行沟通理解。只会看到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心理教育和陪伴孩子。

2.父亲用钱哄李玩开心

大人世界的观念普遍是金钱至上,以为金钱能买到很多东西,孩子不开心了则拿金钱来哄孩子,而从来不过问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很多孩子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钱,他们可能只是希望父母多陪自己几分钟,与自己多说几句话,多关心关心自己。

3.用另一只狗来骗李玩爱因斯坦已经找到

这是本影片的核心事件。大人世界无法理解小孩的世界。李玩经过多少与爱因斯坦的相处之后,已经对爱因斯坦产生了深厚的 情感 。尽管爱因斯坦只是一条小狗,尽管爱因斯坦与她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但是建立起感情有时在小孩世界就是那么简简单单的一件事。以至于爱因斯坦走丢时李玩那么伤感。如同与一个相处多年的挚友离别一般。

而这时,“大人们”却合伙想了一个办法,想要瞒天过海。他们找来了一条新的小狗,并且将其说成是爱因斯坦。但是李玩哪有那么好骗,于是大人们就开始了洗脑模式,说教模式,欲图感化李玩。

但是李玩却很执着,一定要找到爱因斯坦,于是他白天寻找,夜里寻找,并且有一次夜间在外面喝酒到很晚,以至于爸爸忍无可忍,因为这件事,多年未出门的奶奶都出门寻找李玩。于是父亲迁怒于李玩,终于父亲的怨气爆发,对李玩大打出手。这也为李玩之后的转变埋下了伏笔。

在大人世界里,小孩们仿佛不应该有自己的 情感 ,小孩要无条件地服从大人,需要让大人少操心,这仿佛就是一个好小孩的标准。

4.李玩宴会吃狗肉,李玩遇见爱因斯坦却不认。

李玩终究是被大人们教化了。以前的那个富有生机活力,拥有无限思想的李玩,在大人们轮番的精神打击后,缴械投降了。只留下一个乖巧懂事的躯壳供大人们欣赏。她“成长”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是在爸爸对她大打出手之时?是她吃下狗肉之时?是她不认爱因斯坦之时?还是亲眼目睹楼上的“鸟儿”被抓走之时?

畸形的中国式教育,带来的真的是成长吗?

其实说实话,这部电影要是只看一遍,是看不懂的,看第一遍的时候,会觉得这个小女孩特别的不懂事,不尊重家长,但是其实你细细品味,这是一部,揭露 中国式教育的电影,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原生家庭的悲哀。女主是一个正是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可是一直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关爱,她变得非常孤僻,脾气暴躁,而且爸妈离异,爸爸娶了新的妈妈,并生了个儿子,所以对女主的关心更少了,李玩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尽管爷爷奶奶对她很好,可是跟老人家总是有代沟和冲突,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那条狗,所以当有一天自己的狗丢了,她非常的崩溃失控,她和家里人大吵一架,只想要找回自己的狗,看电影的我们看到这里就会觉着,这孩子也太任性了吧,爷爷奶奶那么宠她,还比不上一条狗吗,其实设身处地的为女主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的精神支柱塌了,你会冷静下来吗?其实这部电影想告诉我们的是,中国式教育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即使是一个孩子,她也有自己的想法,家长不要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强加给孩子身上,要多倾听一下孩子的意见,要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和爱,这样,孩子们才能 健康 快乐的成长。

01

电影《狗十三》的导演曹保平说:“没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就长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是很残酷的。”

电影里很多的情节让我感同身受,成长中的那些小情绪、伤痛至今想起依然鲜活如昨。经常会想,很多事情倘若父母换一种处理方式,我会不会成长为一个更好的我。

有时候想想,我们能身心完整地长大成人,没精神失常、没报复 社会 、没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真的挺不容易的。

02

影片中很典型的几个中国式家庭教育问题,在我们这一代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

不顾孩子的感受和喜好,自认为是好的东西,孩子就得接受。

影片开场不久就出现李玩上学前,奶奶强迫她喝牛奶的情节。相处多年,奶奶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孙女喝了牛奶会吐,然而还是递给李玩一碗牛奶。因为在奶奶看来,牛奶是好东西。奶奶固然很疼爱李玩,但是却没有关心到自己孙女的喜好。

就如同你喜欢吃苹果,不喜欢吃香蕉。你的对象把他喜欢吃的香蕉匀了一半给你,他觉得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给你,是爱你的表现,而你会觉得开心吗,不一定,自以为是的爱有可能是一种负担。

影片中还有一处让我感触颇深,李玩喜欢物理,英语是弱项,于是报了物理兴趣小组,爸爸知道后,强行改了兴趣小组,她爸和她说的话是“这也是为你好,你怎么还不高兴了呢”。

现实生活中多少父母打着一句“为你好”的旗号,强迫自己的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想起上初中的时候很喜欢看书,经常去图书馆借名著回来看,有一次被我妈看到了,被她说了一顿“都初二了,不要看闲书了,影响成绩,下次再让我看到你看闲书,我可都烧了,我说的都是为你好,小小年纪要听话。”偏偏我那时候是个乖乖女,从此再很少看那些我妈眼中的“闲书”,时间久了,渐渐的从写作文时信手拈来变成了越发的感到黔驴技穷。这件事经常被我记起,倘若那时我妈不阻止我看书,我的初中生涯也许会因为那些名著,变得更丰富多彩。

03

大部分的父母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很关心,对于孩子内心的想法却很少在意,也不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造成创伤与否与家长的沟通方式息息相关。而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普遍都曾在着沟通方式不对,沟通效率低,甚至对孩子产生伤害的问题。

为了帮李玩找狗狗爱因斯坦,爷爷的脚扭伤了,奶奶找不到回家的路。爸爸一改往日的慈眉顺目,面目狰狞的摁碎李玩手里的酒瓶,全然不顾自己女儿手上淋漓的鲜血,嘴上的训斥怒骂和手上的拖拽扭打没有一丝一毫留情。接着却又因为自己的暴躁和鲁莽伤害了女儿,硬要女儿接受自己的歉意,将她抱在腿上和颜悦色的安慰着。像极了一头野兽在发怒过后舔着自己身上被误伤的伤口,满是抱歉和遗憾。

想起我小时候也经常因为被父母责罚而含泪入睡,现在想来多想抱抱那个弱小的蜷缩在床上的小女孩。

微博上曾经有一个热门话题“被父母家暴时,你会原谅他们吗?”,话题下面有各种各样的回复。有一个网友的回复让我看得我直冒冷汗,“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和我妹妹打架,其实我有理,但是我爸为了面子,把我一巴掌扇晕,一下子意识模糊,鼻子不停地流血,然后因为是关厕所里打我,旁边有个装水桶,直接用盆盛凉水把我泼醒。”

毋庸置疑,身边的人都遭受过各种各样的责罚,这样的责罚父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吗?也许会,然而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上的伤害却有可能是一辈子的。

《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这本书里讲到,精神虐待或者体罚会让孩子生活在恐惧的氛围中,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发展,甚至智力发展。如果经常对孩子进行精神虐待或者体罚,长此以往,孩子会对此加以模仿,可能发生在自己的同学、朋友身上,长大之后会对自己的同事、下属、甚至自己的孩子等采用这样的模式。

非暴力沟通,有与孩子共情的能力,聆听孩子的想法,是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学习的课题。

04

网上有句话很火“父母在等着我们报恩,而我们还在等着父母道歉”。很多时候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爱因斯坦因为咬伤了弟弟,而被后妈要求送去“狗肉店”,李玩哭得声嘶力竭请求他的爸爸不要把狗狗送去狗肉店,爸爸不忍,把爱因斯坦送到了狗狗收容所。后来李玩物理考了全省第一,可以直接保送上高中,爸爸知道后激动不已,说要满足李玩的一切愿望,李玩的愿望是想知道爱因斯坦被送到了哪里,听到爸爸说把爱因斯坦送到了收容所之后,想到爱因斯坦还活着,李玩眼睛都亮了。最后却得知而爱因斯坦因为拒绝进食而死,顿时呆若木鸡,痛苦、悲伤、愤懑......

不确定这件事日后会对李玩有何影响,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自己心爱的狗狗因为父母有了这样的结局,在她的心里恐怕一辈子都不会抹去。

想起上小学的时,我也有一只自己的狗狗,每天早上狗狗会送我上学,会在我放学的路上等着我,我的周末完全被狗狗占据了,最后狗狗还是死了,所幸的是奶奶为了安慰我,陪着我一起埋葬了狗狗的尸体,还立了一个石块在狗狗坟前作为墓碑。奶奶的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我日后再记起这条狗狗的时候,满满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这几年很流行“原生家庭”的概念,那些成长路上我们栽过的跟头、跳过的坑,希望将来在养育我们下一代时候能够有所觉察,尽量避免,不要把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转嫁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中文名《狗十三》,英文名《EINSTEIN AND EINSTEIN》。

从电影名字就能大概看出主角是狗和13岁的女主。而爱因斯坦是狗狗的名字,另一个爱因斯坦或许是隐喻女主李玩自己。

看完了整部片子才知道,原来有两只狗。本来李玩不愿意承认第二只狗叫爱因斯坦,但或许是妥协了,或许觉得自己和这只狗狗一样可怜,或许觉得名字只是一个代称叫什么都可以,第二只狗狗也叫爱因斯坦。

我也刚为人父母,整部片子看下来最大的感触是当孩子长到青春期,家长眼中的叛逆,不懂事或许都是自己种下的因结下的果。家长一直都在以自认为对的方式对孩子好,但是却没有真正聆听孩子心里的真实想法。收不了场,所有一切靠暴力镇压以后,孩子彻底对外界封闭了心理,这时可能再也听不到孩子内心的声音了。

李玩有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家里大人想当然认为她接受不了,等弟弟2岁才告诉她,之前没有做任何铺垫,只是被告知。

奶奶觉得长身体的时候喝牛奶好,知道李玩不能喝牛奶也要强迫她喝一点然后吐掉,但其实为什么不改喝豆浆呢?

爸爸觉得以后不能经常陪李玩,想当然送她一条狗陪她,但并没有把这只狗当做家里的一份子。狗走丢了,只是怕李玩生气,却没有想着去找,其实这才是李玩最生气的地方。

不准李玩喝酒,但是却又让她给叔叔们敬酒,大人的世界总是矛盾的。

中国的父母很多不善于表达,爱孩子却不知如何与他们有效沟通。看完这部片子,我希望自己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多想想方式方法,真正高质量陪伴孩子成长。

表面上看是叙述主人公如何爱心小动物,其实想表达!单亲家庭里小孩内心的无助彷徨不安。希望家长能多抽出一点点时间多多陪陪小孩!让他们能 健康 得成长!让小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像女主爸那样把女主带歪!

《狗13》片名又可以读为狗B,或许导演正是想骂这个 社会 某些狗B的观念和现象,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成长和长大完全是两个概念。

狗它一直就是狗,而人有的时候不一定是人。

❽ 狗十三是什么意思

在电影《狗十三》其中的“十三”是影片中女孩的年雀蠢龄,“狗”是女孩养的一直小狗。其实“狗十三”结合影片有一种讽刺的意思。

据悉,电影《狗十三》主要讲述了一个十三岁的花季少女,因为家庭的因素,一步步脱变成了一个陌生的自己。在影片中的主人公李玩因为父母的离异,父亲的再婚。家里有添加了一个弟弟,这让正处于青春期李玩感到很无助,她十分渴望被家人关系、爱护和陪伴,但是结果总是差强人意。

随着弟弟的出生,李玩更是被家里人所忽略,就连以前很疼爱她的爷爷奶奶对她的态度也逐渐改变,随着自己心爱的小狗“爱因斯坦”的走失,这让她更加伤心,内心的绝望不但没有得到家人的开导,还被父亲打了一顿。事后,父亲总是以为她好的理由哄劝她,这让猜裂她更加的痛苦,在家中也越发的沉默。

影片中李玩的整个青春期都显得特别无助和压抑,在家人眼里李玩就是一个小孩,根本没有话语权也没有决定权,她只能一贯的服从和妥协,顷兆陪不然她就会被家人说为不懂事。整部影片给观众呈现出了中国式教育的方式,让人观看后不仅感慨万分。

❾ 为什么电影《狗十三》被称为“最好的国产青春片”

《狗十三》拍摄于2013年,当时笔者看完就曾经夸下海口:

近十年来最好的国产青春片,没有之一。

时隔五年之后,再看这部电影,这样的评价似乎依旧不过时。原因无他——

《狗十三》真得拍出了我们这代人成长中所经历的“中国式残酷青春”。

在过去,国产青春片常被观众诟病剧情狗血,台词矫情、脱离现实等缺点,更尴尬的是,似乎除了煽情与怀旧之外,国产编剧们就找不到其他任何的共鸣点,因而这类挂羊头卖狗肉与大多数观众绝缘的青春片就成为了“烂片”的代名词。

电影的最后,无论是狗,还是十三岁的少女,都在被驯化变得温顺。

中国人说,她成熟了,长大了。

这看似是一种夸奖和赞扬,但是背后却透露着一个孩子失去自我的精神枷锁和家庭教育的困境。

这样的青春足够残酷,但却无比真实。

所以《狗十三》也许不是最好的青春片,但它一定是最真实的国产青春片!

阅读全文

与电影狗十三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双城记电影中英文字幕 浏览:588
男电影演员死于心脏病 浏览:620
嘉裕电影院图片 浏览:434
绥化北林区电影院开门了吗 浏览:195
喋血电影大全 浏览:20
电影院播放枪击 浏览:344
泰国电影拳击女儿 浏览:859
竞雄女侠秋瑾电影英文字幕 浏览:545
哪些网站可以看刚出来的电影 浏览:957
影院最近新上映的电影 浏览:777
东阳市电影院一氧化碳中毒 浏览:731
七分钟爱情电影 浏览:841
小丑电影戴面具图片大全 浏览:33
去电影院作文600 浏览:718
街头霸王大电影 浏览:486
爱情电影网good电影 浏览:916
逢赌必胜电影完整版 浏览:305
大魔法师孟兜兜电影演员表 浏览:378
泰国有一部电影是佛头被砍了 浏览:719
阿拉丁动画电影音乐 浏览: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