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的七仙女还有几位健在
这是当年仙女们的一张合影(不包括老大和老七)左起: 潘霞云(三姐),江明安(五姐),潘璟蜊(二姐),张萍 (六姐),丁俊美(四姐)
七位仙女的现状:已经有四位去世,还有三位健在。
去世的仙女们:
1.七仙女严凤英
严凤英是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是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
严凤英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她拍摄的黄梅戏电影家喻户晓,她扮演的角色深入人心,无数人因为喜欢她的表演和唱腔而爱上了黄梅戏,她为中国黄梅戏的发展和普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严凤英的代表作有:《打猪草》、《游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等。严凤英主演的黄梅戏电影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
1968年4月8日,严凤英不堪在“文革”中受到的屈辱,服安眠药自杀,年仅38岁。
2. 大姐王少梅
王少梅是黄梅戏演员王少舫的妹妹,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一级演员,曾经在电影《天仙配》中扮演大姐,在电影《牛郎织女》中扮演王母娘娘,在《江姐》中扮演双枪老太婆。
王少梅于2008年3月27日因病逝世。
3.二姐潘璟琍
潘璟琍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曾经演出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夫妻观灯》、《春香传》、《天仙配》等剧目。
潘璟琍于1988年11月23日去世。
4.五姐江明安
江明安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二级演员。曾经演出过《天仙配》、《女驸马》、《西厢记》、《红楼梦》等剧目。
江明安于2009年去世。
《天仙配》的众仙女中,目前健在的还有三位:
三姐潘霞云
(照片暂未找到)
四姐丁俊美(丁俊美的丈夫是《天仙配》的作曲时白林)
六姐张萍
2. 天仙配最早是哪年拍的
最早是1955年。
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55年,由石挥执导,严凤英、王少舫主演。
电影主要讲述,人间:董永家贫,父亡,卖身为奴,得资葬父;天上:玉帝七个女儿戏于鹊桥,窥视人间。七女厌恶天宫岁月之凄清,对董永由同情而至钟情,乃不顾森严天规,只身奔向人间。槐荫树下路遇董永,倾诉衷曲,二人遂结伉俪。雇主傅员外以董永新婚不符契约为由,要挟七女须于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成则工期缩短,不成则加倍。七女邀众姐助而成之,三年苦役便改百日。工满,归程中,夫妻正向往未来,憧憬幸福,忽闻玉帝旨意,令七女即刻回宫,否则祸及董永,七女无奈,忍痛泣别。
3. 我想知道天仙配有多少个版本
天仙配有4个版本
▪1955年石挥执导电影
▪196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顾而已执导电影
▪1998年罗慧娟、李志奇主演电视剧
▪2007年黄圣依、杨子主演电视剧
补充:
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55年,由石挥执导,严凤英、王少舫主演。
电影主要讲述,人间:董永家贫,父亡,卖身为奴,得资葬父;天上:玉帝七个女儿戏于鹊桥,窥视人间。七女厌恶天宫岁月之凄清,对董永由同情而至钟情,乃不顾森严天规,只身奔向人间。槐荫树下路遇董永,倾诉衷曲,二人遂结伉俪。雇主傅员外以董永新婚不符契约为由,要挟七女须于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成则工期缩短,不成则加倍。七女邀众姐助而成之,三年苦役便改百日。工满,归程中,夫妻正向往未来,憧憬幸福,忽闻玉帝旨意,令七女即刻回宫,否则祸及董永,七女无奈,忍痛泣别。
电影名,根据黄梅戏《天仙配》改编,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63年,桑弧编剧,著名导演顾而已执导,1955年的黑白《天仙配》主演严凤英,王少舫做艺术顾问。其主要剧情为:玉帝的七仙女羡慕人间。在天上见董永忠厚老实,在大姐成全下,土地神说合,槐荫作媒结成美满姻缘。董永卖身葬父,七仙女在六位姐姐帮助下一夜织出十四匹锦绢,三年卖身改为百日。正当欢喜返家时,玉帝限七仙女立返天宫。七仙女只有在槐树上留下“天上人间心一条”的誓言,黯然离去。
《新天仙配》(又名《新天仙配之七仙女正传》)是由北京金泽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一部电视连续剧,根据周濯街先生长篇神话小说《七仙女正传》改编而成,为《七仙女正传》改编为电视剧的第一作。片头片尾文字均为繁体中文。VCD为广州环亚音像制作发行有限公司出品,主要在中国大陆地区总经销。
本剧由罗慧娟、周莉、李志奇、闾汉彪、张国立、牛犇、黄宗洛、梁庆刚等著名演员联袂主演,讲述的是在一场旷世的情爱之争中,凡人董永和与天上的七仙女冲破天上人间的种种障碍,面对人间的世俗行为而苦苦追寻,终于成就了自己非凡爱情的故事。全剧28集,融情爱,神话,喜剧,悲情于一体,情节跌宕起伏,悬念重生,将剧中人物形象刻画鲜明,轻松幽默,笑料百出,让人捧腹之余,重温人性真善情。
《天仙配》是2007年中国央视国际电视总公司与安庆电视台共同拍摄的一部民间神话古装电视剧,由吴家骀执导,黄圣依、杨子等联袂主演。
该剧由周濯街的小说《七仙女正传》以及民间传说《天仙配》的部分故事联合改编而成。讲述了七仙女和董永之间的爱情故事。
《天仙配》于2007年11月28日在中国大陆播出,全国平均收视率为4.33,单集最高收视率6.73,是2007年央视8套收视冠军。
4. 哪里可以下载到老版本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严凤英主演的
由严凤英、王少舫唱红的《天仙配》
是黄梅戏最负盛名的优秀传统剧目。从严凤英1953年首次主演《
天仙配》到1955年该剧搬上银幕,
再对比这个1959年的全剧现场录音,《天仙配》
的剧本和唱腔设计历经多次改动,日臻完善。黄梅戏《天仙配》
的各种录音录像制品已出过不少,
但这版1959年现场演出的实况录音仍属珍贵。
它的母带静静躺在中唱公司的版库中数十年,此次拂尘出版,
以飨广大戏曲爱好者。
严凤英和王少舫两位黄梅戏表演大师非同凡响的现场演唱功力和演出
时的全情投入,良好的现场气氛,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有种恍若亲临演出现场的感觉。
�0�2LZ ,下面的连接中就可以下载!我试过了。
�0�2祝您母亲早日康复!
5. 老版天仙配195几年天仙配全集
1995年
?1955年由严凤英和王少舫主演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将董永、七仙女的故事推向了历史巅峰。内容取材于干宝《搜神记》中的董永与七仙女故事。不过,之所以要拍摄这样一部电影,鲜为人知的是的藉以宣传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
6. 女驸马是什么意思
《女驸马》是黄梅戏《女驸马》中的著名唱段,由李玲玉演唱。
歌词全文如下:
为救李郎离家园
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
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人人夸我潘安貌
原来纱帽罩婵娟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
我考状元不为作高官
为了多情李公子
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
我考状元不为作高官
为了多情李公子
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
(6)严凤英电影大全全集老版扩展阅读:
《女驸马》是1959年由安徽省第二届戏曲汇演安庆地区代表团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编剧,刘琼导演,严凤英、王少舫、田玉莲、陈文明等联袂主演的戏曲电影。
讲述了冯素珍与李兆廷自幼相爱,婚后由于家境败落,继母逼退婚。素贞被迫进京应试,中状元,被招驸马,洞房之夜实情相告与公主,帝赦免之罪,冯李终成眷属。
该剧通过女扮男装冒名赶考、偶中状元误招东床驸马、洞房献智化险为夷等一系列近乎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节,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聪慧的古代少女形象。
此剧在黄梅戏传统剧《双救主》基础上改编而成,是著名艺术家严凤英代表作品,流传极广,其中一些经典唱段仍然风行全国。
7. 黄梅戏演员严凤英演了哪四部电影
《天仙配》、《打猪草》、《闹花灯》、《牛郎织女》
8. 跪求几部有关黄梅戏的电影!
黄梅戏电影一览:
严凤英(4部):《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牛郎织女》
潘璟琍(1部):《春香闹学》
董文霞(1部):《槐荫记》
刘广慧(1部):《红霞万朵》
丁
同(2部):《小店春早》《朱门玉碎》
陈小芳(1部):《母老虎上轿》
郭宵珍(1部):《杜鹃女》
马 兰(1部):《龙女》
杨
俊(2部):《孟姜女》《血泪恩仇录》
韩再芬(4部):《香魂》《徽商情缘》《生死擂》《六尺巷》(此片最近刚刚上映)
赵媛媛(1部):《山乡情悠悠》
9. 求很老的电影像1960版倩女幽魂那样的老电影推荐,就是1960以前的电影推荐
小玩意》
时间:1933导演:孙瑜
本片拍摄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发动的4年前,是联华电影公司后期一系列杰作中的一部,也是孙瑜的代表作之一,阮玲玉和黎莉莉主演了这部默片。影片中的几位女性角色尤其突出,其中珠儿死前安慰叶大嫂,特别是叶大嫂在影片结尾在街上的大声疾呼都成为影片的经典段落。和当时的很多体裁严肃的佳作一样,本片同样不流于呆板,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和轻巧的氛围。
《神女》
时间:1934导演:吴永刚
在中国电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创造的辉煌一页中,今天我们可以在回首中找出很多不朽的证明。如果说《小城之春》在上世纪40年代标志了中国电影完全走在世界的最前沿的话,中国电影的默片时代中同样可以找到这样的作品,它就是吴永刚的《神女》。中国的默片走到《神女》之时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导演吴永刚是站在人性的高度来讲一个妓女的故事,但是不落俗套。《神女》从同类题材之中脱颖而出,它首次对人的双重身份、双重人格及复杂内心进行深刻的表现,这在以往的中国电影中是很难看到的。
《马路天使》
时间:1937导演:袁牧之
1937年中国电影出品了一部经典之作,《马路天使》,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高峰,然而正是在这一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电影正常的创作也由此中断,但也正是因为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威胁,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作品具有了很高的思想性。比如《马路天使》,尽管全片都贯穿着浪漫主义的氛围,其基调却是严肃地对社会问题的控诉,而周璇唱《四季歌》一段,袁牧之更是根据唱词剪进了抗击敌人入侵的影像,最后唱出“血肉筑出长城长,侬愿做当年的小孟姜”,以此鼓舞国人。《马路天使》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压轴之作。
《夜半歌声》
时间:1937导演:马徐维邦
作为1937年中国出品的几部佳作之一,《夜半歌声》的名头远不及由赵丹主演的《马路天使》,原因当然是本片的意识与故事均不属主流之故。导演马徐维邦的作品风格以阴郁诡异著称,本片更是他将此特色发扬光大之作。《夜半歌声》讲述的是革命志士宋丹平被人毁容,只得藏匿于剧院,常于月圆之夜高歌以安慰原恋人晓霞,导演马徐维邦在这样一宗故事中拍出了极尽恐怖妖异的气氛,因此该片至今在海外仍具有很高的声誉,甚至要高于《小城之春》。
《一江春水向东流》
时间:1947导演:蔡楚生 郑君里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民族史诗气质的电影,同时也是充满了争议的一部电影。在手法上,有人指其媚俗平庸,也有人赞其博大精深,在意识上,有人称其代表了当时民众的呼声,也有人称其意识形态过强,有损于影片的艺术性。但无论如何不可否认,《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对中国电影和中国人的生活影响至深的一部电影,尽管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它杰出的艺术性仍将使其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影片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处于纷繁动乱之中,强烈表达了人民的正义呐喊。影片将中国古典小说、诗歌、戏曲、绘画等艺术表现技巧,融会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中,创造了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一江春水向东流》于1947年10月上映,连映3个多月,观众达70余万人次。
《太太万岁》
时间:1947导演:桑弧
这是1947年制作完成的一部都市喜剧杰作,剧本作者张爱玲,导演桑弧。陈思珍与唐志远结婚以后,每天都使出浑身解数,争做贤惠太太,为了丈夫的事业,不得不在娘家和婆家两边撒谎周旋,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是典型的市民生活世界,没有传奇,但在张爱玲的笔下,日常的市民生活之中所传达出的“浮世悲欢”之感,刻骨至深,让人顿生苍茫,或若有所悟。桑弧的电影风格委婉细腻,体贴周到,更可爱的是其中温厚而活泼的幽默与讽喻,喜而不腻,哀而不伤,与张爱玲的剧作交相辉映。除石挥的造型和表演或稍显过火,蒋天流、张伐、上官云珠、韩非等人的表演无不生动细腻。
《小城之春》
时间:1948导演:费穆
尽管《小城之春》已经是半个多世纪前的电影了,但它拥有的某些品质仍然是我们所稀有的。电影的结构出乎意料地简单,一个被战争毁坏的小城,一个家园也同样被战火毁坏的人家,一对夫妇和一个城外来的男子,故事以平静始,也以平静终,看起来似乎也没发生什么大不了的事,似乎又有很多事发生……从外表看,这只是个三角恋的典型例子,所不同的是,这部电影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到这棋局中每个人的内心,他们的欲望和挣扎,这一重点转换,让电影在人性层面上有了更大的普遍性。
《万家灯火》
时间:1948导演:沈浮
对战后社会黑暗的无情揭露与讽刺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许多优秀影片的主题。在这一题材的影片中,沈浮导演的《万家灯火》与郑君里导演的《乌鸦与麻雀》是最为出色的作品。《万家灯火》貌似平和,实则深刻。它描绘的是战后国民党统治区小资产阶级的生活。主人公胡智清是一家公司职员,善良、正直,为公司竭尽全力地工作,妻子又兰持家有方。后因农村破产,智清的老母携兄弟一家来上海投奔他。由于人口骤增,物价飞涨,生活困难,家中产生磨擦。后胡智清又遭解雇。家庭陷入绝境,各种矛盾与风波接踵而至……这部影片写一个家庭的变迁,却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影片中有痛苦的龃龉,更有亲情、理解。影片主人公最后说,我们要活下去,“让我们大家靠得紧一点吧”,暗示了团结斗争求生存的意蕴,使影片闪射出思想的光华。
《哀乐中年》
时间:1949导演:桑弧
这是一部“内容和技巧都接近完美的中国电影”,是桑弧导演的巅峰之作。人到中年的小学校长陈绍常妻子去世之后未再续弦,子女长大成人之后虽然孝顺,但却只想把父亲当成宠物养起来,而缺乏对情感心灵的真正体贴。父亲的再婚果然引起了轩然大波,好在陈绍常意志坚定,我行我素,终于开放了爱情和生命的二度梅。中国电影的主流,对集体和阶级的关怀远远大于对个人;而在对个人的关怀中则对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者的关怀远远大于对中年;进而在中年故事中对他们的物质生活的关心远远大于对他们的情感与精神的重视。《哀乐中年》明显是一个另类。本片将哀婉、讽刺与幽默达观融为一体,在风格上独树一帜,编导技艺圆熟,有如哀乐人生的抒情诗篇,有论者说这部影片可以放在国际水准上衡量,此言不虚。
《我这一辈子》
时间:1950导演:石挥石挥是我们回顾中国电影时最不应该忘记的名字之一,他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位杰出的人才,在表演、导演方面均达到了第一流的高度,他从话剧到电影所塑造的人物,涵盖三教九流,曾有“话剧皇帝”之称,而其电影的最高成就,则要属1950年的《我这一辈子》,石挥在这部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导、演高度,在之后罕有作品可以超越。影片由石挥的哥哥杨柳青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描写了一名巡警在旧北京近50年经历中的故事。《我这一辈子》既是优秀的新写实主义作品,又是当时最卖座的影片之一,堪称中国电影史上闪耀着现实主义艺术光辉和罕见的人文深度的不朽之作,是举世公认的经典之作。
《天仙配》
时间:1955年导演:石挥
黄梅戏《天仙配》的巨大成功,引发了香港数十年黄梅戏电影的经久不衰!
影片于1957年获文化部优秀舞台艺术片二等奖。
《天仙配》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影片主演是在戏曲界享有盛名的黄梅戏演员严凤英、王少舫。严凤英演绎的七仙女形象,既是天上神仙,又是人间村姑;既热情大胆,又勤劳智慧;严凤英尤其把七仙女对董永诚挚的爱情表现得十分深沉动人。影片上映后,同样受到海内外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据1958年底统计,仅祖国大陆的观众就多达1.4亿人次之多,创造了当时票房的最高纪录。《天仙配》在中国香港、南洋一带上映时,同样盛况空前。
《曼波女郎》
时间:1957年导演:易文(香港)
葛兰是20世纪50年代香港著名的女星,1957年的歌舞片《曼波女郎》是葛兰的代表作之一。当时她领着一群年轻人大跳“恰恰”,还有摇滚乐、爵士乐凑热闹,场面很壮观,体现出当时香港民众受西方潮流的影响,观念和穿着风格上已经比较开放。
《曼波女郎》是为葛兰量身定做的电影,在香港国语歌舞片历史上也是一部承前启后、大胆创新的经典。“一种新的音乐女性在银幕上应运而生;完全城市化、地地道道属于香港的《曼波女郎》。这是首部将舞蹈作为一个性格和戏剧元素处理的电影,它对一种玩乐、纯真、青春、具节奏感的生活态度,做出了视觉和叙事性的生动描绘”。
《林则徐》
时间:1959年导演:郑君里、岑范
郑君里、岑范执导,赵丹主演的《林则徐》被誉为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佳作,这是一部以悲壮的历史故事为题材,而又充满了文人气质的史诗电影。
林则徐是赵丹创造的最成功的银幕形象之一,他的表演吸取了中国写意画的手法,从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和规定情景出发,层次分明,张弛有致,将一个光彩照人的民族英雄形象呈现于银幕之上。此外,该片的美术和音乐,也都在民族风格方面进行了探索,使影片具有一种含蓄、和谐、疏密得当的意境以及鲜活、洗练、韵味久长的抒情色彩。
本片可以看作是新中国历史题材电影的代表作。
《青春之歌》
时间:1959年导演:崔嵬《青春之歌》的女主角谢芳在影片上映之后对自己的成名一无所知,而当她来到日本时,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照片被复印到一层楼高,狂热的日本影迷用生硬的汉语一遍遍喊着“林道静”。本片是崔嵬导演《小兵张嘎》的之外的另一部代表作,与《小兵张嘎》的生动趣味相比,《青春之歌》的风格相当内敛和扎实,在表演、导演、编剧、摄影等方面均表现出相当高的水平,感人至深,该片得到的反响和经典地位是当之无愧的。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时间:1959年导演:苏里
令当时都市年轻人无限向往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新中国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表现了一群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劳动和爱情谱写新生活的赞歌。影片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大胆地采用被弃置多年的多角恋爱模式——高占武、曹茂林、李克明同时爱上孔淑贞。但创作者处理这个传统叙事模式时,不落陈套,表现和歌颂了利他主义的恋爱观。创作者还以一种乐观轻松的审美心态来审视与处理那个特定时代(“大跃进”)人群之间的思想冲突与年轻人之间的爱情纠葛,使得影片整体上具有强烈的“乌托邦色彩”,《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也因此成为了当时所有年轻人的向往。主演李亚林和金迪也一跃而跻身新中国二十二大影星的行列。
《江山美人》
时间:1959年导演:李翰祥(香港)
该片是邵氏,也是香港影坛第一部出巨资拍摄的华语片,当年的制作费令人咋舌,由此可见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气魄与胆识。此片在第六届亚洲影展上拿到最佳影片的大奖,李翰祥的黄梅派电影渐渐成为邵氏出品影片中的一大支。
0|评论
2007-10-05 23:36蛆爱烂肉杨恋刘|一级
影名: 风云儿女
导演: 许幸之
主演: 白宏 陆露明 王人美
上映年度: 1935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普通话
电通影片公司
故事梗概:
辛白华是个诗人,他有一个极其要好的朋友是大学生梁质甫,两人都是东北人。“九·一八”爆发以后,他们两人从家乡出来,一直过着漂泊的生活,但他们一直都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辛白华和梁质甫的邻居是生活十分贫苦的阿凤和母亲,辛白华和梁质甫非常同情她们母女,并且时常帮助她们。后来,梁质甫因和革命者有关系,被捕入狱。而辛白华却和一个富孀堕入了情网。阿凤的母亲去世了,无依无靠的阿凤到了歌舞班,经常去各地演出。梁质甫被释放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梁质甫参加革命,英勇抗敌。此时的辛白华正和富孀在青岛避暑游玩,阿凤所在的歌舞团到青岛演出,遇见了辛白华。看了阿凤演的《铁蹄下的歌女》后,辛白华受到很大的震动,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但是还是没有摆脱开爱情的束缚,那股热情又冷却了下去。最后,梁质甫在抗敌的战场上牺牲了,辛白华得知这一消息,终于抛弃了以前那种享乐的生活,走上了抗敌的最前线。 这是电通公司出品的四部反帝反封建影片的第二部,故事由田汉编写,田汉被捕后,由夏衍编为摄制台本。虽在当时国民党和租界当局有不准拍摄抗日影片的明令,但影片还是有明确的抗日主题,它反映了当时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大背景下知识青年的觉醒和成长,也曲折地反映了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的热烈愿望。片中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以奔放的革命热情,激昂的旋律唱出了时代的声音,其影响远远超过影片本身,成为广泛流行的革命歌曲之一,多年来受到人民的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中文名: 大路
年份: 1934
类别: 喜剧 音乐 剧情 战争
国家/地区: 中国
语言: 普通话
导演: 孙瑜
主演: 金焰 陈燕燕 黎莉莉
联华影片公司
简介: 一群青年人:工人、苦力、扒手、大学生、卖艺少女、女侍等,在抗日战争前期为祖国开路,并团结起来对抗恶势力。孙瑜对人物性格与关系的成功描写,把影片提升到更高的艺术层次。他善用影像的叙事与比喻能力,适切地把握节奏,又聪明地把歌唱、笑闹剧技巧熔进影片中,使之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全片创作热情奔放、场面豪放大胆,教人兴奋。是史诗、是抒情诗,也是娱乐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