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朝鲜的电影
朝鲜电影包含朝鲜、韩国分裂之前的朝鲜电影史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电影史。
1897年电影传入朝鲜,1919年第一次放映了朝鲜人自己摄制的舞台剧影片《义理的仇斗》(金陶山导演)。1923年第一部故事片《月下的盟誓》(尹白南导演)问世。在以后的几年中以尹白南为代表的电影艺术家拍出一批电影,如《海的泣诉》(1924,王必烈、李庆孙导演)、《沈清传》(1925,李庆孙导演)、《云英传》(1925,尹白南导演)、《开拓者》(1925,李庆孙导演)、《双玉泪》(1925,李龟永导演)等。这些影片多改编于朝鲜古典小说,是悲欢离合的情节剧。
1926~1935年,是朝鲜无声片的黄金时期,不少影片具有民族文化特色。最有影响的是罗云奎导演的《阿里郎》(1926)、《风云儿》(1926)、《野鼠》(1927)、《寻找爱情》(1928)、《金鱼》(1927)、金幽影的《流浪》(1928)、《昏暗的街道》(1928)、姜湖的《黑暗之路》(1929)、《地下村》(1931)及李圭焕导演的《没有主人的渡船》(1932)等。罗云奎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导演,他以批判现实主义手法,揭露日本军阀统治的罪恶,反映被压迫人民的悲惨生活,从而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对当时的朝鲜进步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后5部影片,是朝鲜卡普(无产阶级艺术家同盟简称)电影运动时期较有影响的作品。卡普电影运动开始于1927年,结束于1935年。近10年间,进步电影工作者运用电影作为武器与日本占领者进行战斗。他们的影片大多取材于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活,不仅反映他们在日本统治下的苦难,而且也反映他们强烈的反抗精神。因而,卡普电影在当时赢得广大观众欢迎。1935年,由李明雨导演的第一部有声影片《春香传》获得成功。1936年后,随着日本统治的加剧,卡普电影运动遭到公开镇压,朝鲜电影完全被日本侵略者掌握在手中。
1945年日本投降,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
1946年2月,朝鲜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成立电影班,当年即拍摄出《我们的建设》和《民主选举》两部纪录片。1947年初,根据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的决定在平壤建起占地 5万平方米的北朝鲜国立电影制片厂(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前身)。建厂初期,即推出一批表现人民建设新朝鲜和反映国际友谊等内容的新闻纪录片,代表作如《民主建国》(1949)、《人民委员会》(1947)、《友谊之歌(1949)等;故事影片《我的故乡》(1949,姜弘植导演)和《熔矿炉》(1949,闵定植导演)。《我的故乡》真实地再现了朝鲜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悲惨生活,表现了人民热爱自己的故乡、渴望祖国独立的美好愿望,深得观众好评。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电影工作者组织了前线摄影队。在战争期间,他们拍摄了100余部纪录片和6部故事片,重要的有纪录片《正义的战争》(1951)、《为了祖国的统一》(1951)、《粮食战线》(1951)、《世界的呼声》(1951)、《细菌暴行》(1952)、《战斗着的铁路员工们》(1952)、《向着胜利》(1952),故事片有《少年游击队》(1951,尹龙奎导演)、《重返前线》(1952,千相仁导演)、《侦察兵》(1953,全同民导演)等。《少年游击队》和《重返前线》曾分别在第6、7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争取自由斗争奖”。
战后的1954~1960年,是朝鲜电影创作繁荣的时期。各类题材的影片大量涌现出来,如有战争片《游击队姑娘》(1954,尹龙奎导演)、《渔郎川》(1957,尹龙奎导演)、《战友》(1958,闵定植导演);现实题材影片《新婚夫妇》(1954,尹龙奎导演)、《幸福之路》(1956,全同民导演);喜剧片《我的女婿,我的儿媳》(1958,崔男先导演);侦探片《9时正》(1959,崔男先导演);历史片《春香传》(1959,尹龙奎导演);儿童片《小船厂》(1958,李基成导演)、《母亲的怀抱》(1958,全同民导演)等。 60年代,随着朝鲜千里马运动的蓬勃开展,影坛上出现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和新人的影片。如《红色宣传员》(1962,朴学导演)、《细纱工》(1964,吴炳初导演)、《人民教师》(1964,韩尚云导演)、《海鸥号船员》(1961,韩尚云导演)、《百日红》(1963,千相仁导演)等。
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朝鲜电影创作的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有崔亿奎导演的《血海》(1969)、《卖花姑娘》(1972),后者曾在第18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奖;严吉善导演的《安重根击毙伊滕博文》(1979)等。
以反映金日成和其亲属的革命活动为内容。有朴学、严吉善合作导演的《大地烈火》(1977);严吉善导演的《第一支武装队伍的故事》(1978)、《白头山》(1980)、《朝鲜的启明星》( 1~10集,1980~1986)等。
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有金英浩导演的《鲜花盛开的村庄》(1970)、《农民英雄》(1975);刘浩顺导演的《劳动家庭》(1971)、《轧钢工人》(1972)、《摘苹果的时候》(1971)、《青春的心脏》(1982)等。
描写朝鲜地下工作者敌后斗争。有郑基模导演的《木兰花》(1~3集,1971)、刘浩孙导演的《无名英雄》( 1~20集,1978~1981)等。
针砭社会生活中某些落后面和不良风气。有《在某一工厂》、《试制品事件》、《车间主任和两个姑娘》、《不能等闲视之》、《两个作业班长》、《婚礼日》等。这类干预生活、比较轻松活泼的喜剧短片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
以南北统一为主题。有严吉善导演的《金姬银姬的命运》(1974)、闵正植导演的《骨肉》(上、下集,1979)等。
B. 哪里有北朝鲜的老电影
在迅雷上我找到过一些。
C. 有没有朝鲜现代的电视剧或者电影有的话推荐一两部,谢
《正义的战争》(1951)、《为了祖国的统一》(1951)、《粮食战线》(1951)、《世界的呼声》(1951)、《细菌暴行》(1952)、《战斗着的铁路员工们》(1952)、《向着胜利》(1952),故事片有《少年游击队》(1951,尹龙奎导演)、《重返前线》(1952,千相仁导演)、《侦察兵》(1953,全同民导演)
战后的1954~1960年,是朝鲜电影创作繁荣的时期。各类题材的影片大量涌现出来,如有战争片《游击队姑娘》(1954,尹龙奎导演)、《渔郎川》(1957,尹龙奎导演)、《战友》(1958,闵定植导演);现实题材影片《新婚夫妇》(1954,尹龙奎导演)、《幸福之路》(1956,全同民导演);喜剧片《我的女婿,我的儿媳》(1958,崔男先导演);侦探片《9时正》(1959,崔男先导演);历史片《春香传》(1959,尹龙奎导演);儿童片《小船厂》(1958,李基成导演)、《母亲的怀抱》(1958,全同民导演)等。 60年代,随着朝鲜千里马运动的蓬勃开展,影坛上出现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和新人的影片。如《红色宣传员》(1962,朴学导演)、《细纱工》(1964,吴炳初导演)、《人民教师》(1964,韩尚云导演)、《海鸥号船员》(1961,韩尚云导演)、《百日红》(1963,千相仁导演)等。
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朝鲜电影创作的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有崔亿奎导演的《血海》(1969)、《卖花姑娘》(1972),后者曾在第18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奖;严吉善导演的《安重根击毙伊滕博文》(1979)等。
以反映金日成和其亲属的革命活动为内容。有朴学、严吉善合作导演的《大地烈火》(1977);严吉善导演的《第一支武装队伍的故事》(1978)、《白头山》(1980)、《朝鲜的启明星》( 1~10集,1980~1986)等。
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有金英浩导演的《鲜花盛开的村庄》(1970)、《农民英雄》(1975);刘浩顺导演的《劳动家庭》(1971)、《轧钢工人》(1972)、《摘苹果的时候》(1971)、《青春的心脏》(1982)等。
描写朝鲜地下工作者敌后斗争。有郑基模导演的《木兰花》(1~3集,1971)、刘浩孙导演的《无名英雄》( 1~20集,1978~1981)等。
针砭社会生活中某些落后面和不良风气。有《在某一工厂》、《试制品事件》、《车间主任和两个姑娘》、《不能等闲视之》、《两个作业班长》、《婚礼日》等。这类干预生活、比较轻松活泼的喜剧短片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
以南北统一为主题。有严吉善导演的《金姬银姬的命运》(1974)、闵正植导演的《骨肉》(上、下集,1979)等。
D. 朝鲜电影插曲红极一时,并随着历史前进逐渐没落.正确吗
朝鲜电影插曲红极一时,并随着历史前进逐渐没落.【正确】
朝鲜电影:在70 年代,朝鲜电影和中国电影相辅相成,相得益 彰,红极一时,不是插曲。像《卖花姑娘》填补了当时国人荒 芜已久的精神空间。由于闭关锁国,80 年代的朝鲜电影对中国 观众来说,变得非常陌生。朝鲜红色经典电影巡礼 1910 年到 1945 年朝鲜被日本殖民长达 35 年。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又 将朝鲜推到一种考验中。阶级仇恨和民族仇恨成为朝鲜人民解 不开的心理死结。 多以革命斗争作为其主题。 朝鲜电影的类型: 反特片(包括反特片《看不见的战线》 《原形毕露》 (1973 年, 导演金英浩) 《在阴谋者中间》和侦探片《不能受勋的英雄》 ) 其特点是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精明的猎人,最终敌人都是原 形毕露,束手就擒,而公安人员都是先知先觉,魔高一尺道高 一丈,猫戏老鼠,最后都以敌败我胜作为结局。 ;战争片分为三 大类:直接描写战争的影片《重返前线》 《1211 高地的保卫战》 《对空射击组》 《火红的山脊》 《一个护士的日记》 ,反映老百姓 支援前线的影片《南江村的妇女》 《三妯娌》总体来看,朝鲜战 争电影政治影响很大,艺术成就不高。由于政治至上,朝鲜电 影中的人物去掉许多人性化的东西。反应少年英雄片朝鲜的儿 童电影《火车司机的儿子》 《少年游击队》朝鲜的战争片大多诞 生在朝鲜战争时期, 歌颂英雄, 现实片, ; 传统教育片, 历史片。 《故乡之春》 ;反应朝鲜现实生活的影片: 《鲜花盛开的村庄》 《摘苹果的时候》 《轧钢工人》 《劳动家庭》 《空中舞台》 《金刚 山姑娘》多以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歌咏来表现新时代的蓬勃气象 和新社会的新人战天斗地的豪迈情怀,钢铁意志。革命传统教 育的影片: 《卖花姑娘》 (是抗日战争时期,金日成在中国吉林 长春一带从事革命工作时创作的一部歌剧,被誉为朝鲜五大革 命歌剧之一。 《血海》 《金姬银姬的命运》写南北朝鲜造成孪生 姐妹骨肉分离,影片交叉描写两人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不同社 会背景下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历史片《春香传》是 1959 年拍的 有四个版本。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讲的是 20 世纪初。朝鲜 红色经典系列电影真实记录了朝鲜人民在反抗外族侵略和国内 阶级压迫放斗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解放以后人民改天 换地、人定胜天的精神风貌,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就是一部 形象化的朝鲜现代和当代革命史。电影插曲旋律优美流畅婉转 明快声情并茂健康向上带有其特有风情。朝鲜红色经典系列电 影缺陷:意识形态色彩过于浓厚,政治严重挤压了艺术,致使 不少的影片骨多于肉, 理大于情, 社会学的内容大于艺术含量。在技术的层面上,朝鲜红色经典系列电影基本上是戏剧结构, 按照冲突率来安排故事情节;其次,电影语言单调贫乏,基本 上采用的是传统蒙太奇手法。
E. 朝鲜的老电影都有哪些
二十五部朝鲜经典电影简介
1、鲜花盛开的村庄
金水山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解放后才过上了幸福生活。可是他渐渐忘记了过去的苦日子,愈来愈自私,一心只想着自己家过更好的日子。二儿子受他的影响,从学校毕…
2、摘苹果的时候
为响应金日成提出的扩大果园、进行大规模自然改造的号召,石花农场“社劳青”(社会主义劳动青年同盟)盟员贞玉带领农场的青年们展开了热火朝天的大改革,为了…
3、三妯娌
朝鲜解放战争时期,龙新村住着妯娌三人,大嫂的丈夫在战斗中牺牲,她化悲痛为力量,积极勇敢地担负着后 方支援工作。在她的鼓舞带动下,二嫂和三嫂相继加入其…
4、沸流江的新传说
金胜吾 俞京爱 银成造 李二文
影片真实感人的地介绍了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为抢救朝鲜儿童英勇献身的英雄事迹。一群正在冰上玩闹的朝鲜儿童因敌机轰炸掉进沸流江的冰窟窿…
5、命令027
金正云 金慧善
金日成将军领导的一支特种兵小分队奉命插入敌人心脏,打击敌人,了解空降到我方的敌人位置。他们在3天内,捣毁敌参谋部,炸毁敌机场,凯旋而归。这部影片不权…
6、没有回来的密使
金俊植 金海升 金元兴 金正花 金玉姬
1905年日本强行签订了把朝鲜变成日本“保护国”的条约,并囚禁了朝鲜皇帝。不久,得知第二次“万国会议”即将在荷兰海牙召开,当时名高望重的爱国人干李俊为把…
7、南江村的妇女
美帝侵略者及其走狗为了占领一二一高地,企图切断南江村的进行了疯狂的轰炸,由于所有的男子都上了前线,村里只剩下妇女和老人,为了修复被炸毁的江桥以保证前…
8、永生的战士
在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朝鲜时期,朝鲜人民军战士石哲接受任务去某地重建抗日组织,后来被出卖,而刚恢复的组织也遭到敌人袭击。石哲为掩护受伤同志转移而不幸被捕…
9、金姬和银姬的命运
在朝鲜南部的反动统治下,双胞胎姐妹金姬和银姬出世不久就失去了双亲,幸亏遇到了画家玉贤山和渔民韩炳浩而得救。金姬被玉贤山带到北方,银姬则留在了韩炳浩家…
10、卖花姑娘
这是一部根据朝鲜人民伟大领袖金日城不朽名著《卖花姑娘》改编而成的经典电影。它以朝鲜民族沉沦的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为时代背景。以佃农的女儿花妮及其一家的…
11、不能受勋的英雄
金英淑 金光业
朝鲜卫国战争时期,人民军情报部收到一份情报——美伪军正往釜山武器库运往大量的化学武器。人民军派出一个小分队到釜山,准备炸毁这个武器库。谁知小分队不幸…
12、一个护士的故事
朝鲜解放战争时期,年青的护士姜连玉奉命单身护送四名重伤员回后野战医院。陡峭的山路、穷追不舍的敌军、粮食的缺乏再加上四个大男人病势又恶化…… 一个接一…
13、火红的山脊
金明奎 申明旭 郑英姬 李雄宽 宋齐国
志愿军战士黄继光从团长张予明,卫生员李香的口中重得知,他被卖的弟弟还活着,并且见到了照片,黄继光异常喜悦,准备战斗结束后立即去看望弟弟,战斗打响 了…
14、春香传
五月端午节,南原名妓月梅的女儿春香到广寒楼观赏节日风光,意外与南原府使的儿子李梦龙在鹊桥邂逅,两人一见倾心,遂定了百年佳期。岂料遭致李梦龙父亲的强烈…
15、延丰湖
解放后,姜永根回到自己家乡参加延丰湖水库建设。就在他们改革浇铸混凝土试验成功的那天,美国挑起了侵略战争,姜永根和战友们毅然拿起武器,奔赴前线英勇杀敌…
16、血海
日本侵略军烧杀掳掠,把朝鲜变成一片血海。为报仇雪情,地男与妹妹甲顺相继参加了抗日秘密组织。他们的母亲,一个平凡的农妇,经由现实的考验,从担惊受怕到默…
17、原形毕露
朝鲜保安人员击毙了一名企图偷越国境的特务,在他身上搜出了某钢厂的一种保密品种的试验数据。保安部少校裴明洙接受了负责处理这个案件的任务,他在工程师李顺…
18、看不见的战线
蔡副实
这是一部描述秘密战线的故事片,女特务利用钢琴声发出指令,但“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我安全部门侦探员与敌特斗智斗勇,终于捉拿暗藏在内部多年的女…
19、劳动家庭
李光录 金龙麟
描述了铁矿上的一家三代,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作,精益求精,作出不平凡事业,说明社会主义宏伟大厦如于劳动家庭的一砖一瓦。
20、轧钢工人
徐亲石
解放战争后复救建设时期,老战友太振和明姬在一个轧钢厂相逢,他们在恢复生产重整被敌人破坏的轧钢厂的火热战斗中,互助互爱,胜利地完成了修复钢器的任务,最…
21、空中舞台
郑英姬
李金珠是从小爱好杂技,可她从事了农场里的工作,为了让金珠发挥她的特长,农场负责人,杂技团演员及金珠的父母各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戏剧性的故事,终于金珠成了…
22、金刚山姑娘
金顺玉
作曲家与可爱的女儿骨内分离。在一次金刚山采访中,作曲家偶然遇见一位美丽、天真、能歌美舞的姑娘,经过许许多多的波折,作曲家终于确认了这位金刚山姑娘就是…
23、婆媳之间
金玉姬
讲述了一个家庭婆媳之间平常出现的小小的矛盾,影响了家庭,经常不太和睦,大女儿、二女儿来调解没有起到多大效果,正好有一次运动会中婆媳妇之间手挽手跑步比…
24、1211高地保卫者
金英朝
解放战争时期,1211高地的人民军,以“人在高地在”的坚强信念,用鲜血和生命击退了美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保卫了高地,争取大反攻的时间。
25、火车司机的儿子
金哲
描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在敌后铁路线上的两代人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敌人展开了斗争,终于完成了破坏敌人铁路运输的光荣任务,为朝鲜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F. 朝鲜电影的发展历史
1945年日本投降,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
1946年2月,朝鲜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成立电影班,当年即拍摄出《我们的建设》和《民主选举》两部纪录片。1947年初,根据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的决定在平壤建起占地 5万平方米的北朝鲜国立电影制片厂(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前身)。建厂初期,即推出一批表现人民建设新朝鲜和反映国际友谊等内容的新闻纪录片,代表作如《民主建国》(1949)、《人民委员会》(1947)、《友谊之歌(1949)等;故事影片《我的故乡》(1949,姜弘植导演)和《熔矿炉》(1949,闵定植导演)。《我的故乡》真实地再现了朝鲜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悲惨生活,表现了人民热爱自己的故乡、渴望祖国独立的美好愿望,深得观众好评。 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朝鲜电影创作的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有崔亿奎导演的《血海》(1969)、《卖花姑娘》(1972),后者曾在第18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奖;严吉善导演的《安重根击毙伊滕博文》(1979)等。
以反映金日成和其亲属的革命活动为内容。有朴学、严吉善合作导演的《大地烈火》(1977);严吉善导演的《第一支武装队伍的故事》(1978)、《白头山》(1980)、《朝鲜的启明星》( 1~10集,1980~1986)等。
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有金英浩导演的《鲜花盛开的村庄》(1970)、《农民英雄》(1975);刘浩顺导演的《劳动家庭》(1971)、《轧钢工人》(1972)、《摘苹果的时候》(1971)、《青春的心脏》(1982)等。
描写朝鲜地下工作者敌后斗争。有郑基模导演的《木兰花》(1~3集,1971)、刘浩孙导演的《无名英雄》( 1~20集,1978~1981)等。
针砭社会生活中某些落后面和不良风气。有《在某一工厂》、《试制品事件》、《车间主任和两个姑娘》、《不能等闲视之》、《两个作业班长》、《婚礼日》等。这类干预生活、比较轻松活泼的喜剧短片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
以南北统一为主题。有严吉善导演的《金姬银姬的命运》(1974)、闵正植导演的《骨肉》(上、下集,1979)等。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国军队进驻南朝鲜,美国影片随之而来。电影市场基本上被美国电影所垄断。
1954年始,南朝鲜当局对电影采取免税等措施,电影创作渐趋活跃。到1959年电影制片公司达到了71家。影片年产量达到108部。题材也较为广泛,如有社会片、历史片、战争片、喜剧片、通俗片、武打片等等。
这时期,电影创作的特点之一是拍出了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如描写战后初期社会动乱的《失去的青春》(1957,俞贤穆导演)、揭露赌博现象的《钱》(1958,金苏东导演)反映少年犯罪问题的少年的反抗(1959,金绮泳导演)等。这些影片直接取材于50年代南朝鲜的社会生活,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上的一些重大矛盾。
这时期较有影响的影片还有历史片春香传(1955,李奎焕导演)、《出嫁的这一天》(1958,金昌根导演);通俗片《自由夫人》(1955,韩滢模导演);武打片《魔人》(1957,韩滢模导演)等。
60年代是南朝鲜社会政治动荡的年代,当局加紧了对文化的控制和检查,因而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主要倾向是逃避现实,出现“青春电影”热。这类影片主要描写一些青年人对动荡的生活感到失望、苦闷,进而以性和斗殴来麻醉自己。如《年轻人的表情》(1960,李星究导演)、《青春似火》(1964,朴商吴导演)、《黑麦》(1965,李晚熙导演)、《初恋》(1966,郑镇宇导演)等。
进入70年代,随着南朝鲜社会经济的增长,电视、录像日益普及,西方电影特别是美国电影在南朝鲜的大量放映和大众的娱乐方式向多样化发展,电影观众锐减,一些制片公司倒闭。1975年,金应天拍摄了一部以中学生为对象的故事片《女高中毕业班》,大受欢迎,各家公司乃竞步后尘,于是在70年代末形成一股“中学生电影”热这类影片主要直接触及到中学生的校园生活早恋和因父母离异后带来的各种心理影响等问题。作品有《高校优秀少年》(1977,金应天导演)、《同学们!高校决战现在开始》(1977,郑仁烨导演)、《真的,真的,不要忘记》(1976,文如松导演)等。
70年代电影创作的另一个倾向是出现了一批被称作“国策电影”的反共影片。此类影片一般都具有明显的为南朝鲜当局的政治路线和政策服务的特点。如《证言》(1973,林权泽导演)、《山菊花开了》(1974,李晚熙导演)、《太白山脉》(1975,权宁纯导演)等。
这时期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影片有根据现代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走在去三浦的路上》(1975,李晚熙导演)和《冷情女》(1977,金镐善导演)。流行于南朝鲜影坛的纯消遣娱乐片,以表现色情和暴力的居多,进入80年代以来,有增无减。
G. 生产队时期的老电影有哪些
如下:
一、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看到电影名顾名思义就是讲一群年轻人的故事,这部电影一上映就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电影演员也都是年轻人,他们也成为那个年代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就像现在的青春励志偶像片一样,这部电影称之为那个年代的青春励志偶像片。
不过与现在的青春偶像片不同,它表现的那个年代年轻人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村里的年轻人为解决村里吃水、用电的问题,在改变家乡的过程中,年轻人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这部电影对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观看仍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H. 求六七十年代经典电影
66~76年流行的国产电影及译制片2012-04-04 18:34《艳阳天》长春电影制片厂1968
《节振国》长春电影制片厂1965
《年青的一代》大陆1965
《红灯记》(京剧)八一电影制片厂1970
《智取威虎山》(京剧)北京电影制片厂1970
《红色娘子军》(舞剧)北京电影制片厂1971
《沙家浜》(京剧)长春电影制片厂1971
《白毛女》舞剧)上海电影制片厂1972
《海港》(京剧)北京电影制片厂1972
《龙江颂》(京剧)北京电影制片厂1972
《奇袭白虎团》(京剧)长春电影制片厂1972
《海港》(京剧,重拍)北京电影制片厂1973
《青松岭》长春电影制片厂1973
《战洪图》长春电影制片厂1973
《半篮花生》(越剧)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
《创业》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
《杜鹃山》(京剧)北京电影制片厂1974
《渡江侦察记》(重拍)上海电影制片厂1974
《钢铁巨人》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
《火红的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1974
《金光大道-下集》八一电影制片厂1974
《南征北战》八一电影制片厂1974
《南征北战》(重拍)北京电影制片厂1974
《平原游击队》(重拍)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
《平原作战》(京剧)八一电影制片厂1974
《沙家浜》(粤剧)珠江电影制片厂1974
《闪闪的红星》八一电影制片厂1974
《送货路上》(湖南花鼓戏)北京电影制片厂1974
《无影灯下颂银针》上海电影制片厂1974
《向阳院的故事》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
《一副保险带》上海电影制片厂1974
《园丁之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74
《侦察兵》北京电影制片厂1974
《阿勇》西安电影制片厂1975
《碧海红波》西安电影制片厂1975
《草原儿女》(舞剧)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长城新曲》长春电影制片厂1975
《车轮滚滚》长春电影制片厂1975
《春苗》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第二个春天》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渡口》(河北梆子)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沸腾的群山》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烽火少年》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海霞》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红灯记》(维吾尔语歌剧)八一电影制片厂1975
《红雨》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黄河少年》长春电影制片厂1975
《激战无名川》八一电影制片厂1975
《拣煤渣》(淮剧)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金光大道-上集》长春电影制片厂1975
《决裂》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雷雨之前》八一电影制片厂1975
《难忘的战斗》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人老心红》(淮剧)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沙漠的春天》长春电影制片厂1975
《小将》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小螺号》珠江电影制片厂1975
《沂蒙颂》(舞剧)八一电影制片厂1975
《战船台》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阿夏河的秘密》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长空雄鹰》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春潮急》峨嵋电影制片厂1976
《反击》北京电影制片厂1976
《枫树湾》珠江电影制片厂1976
《海上明珠》北京电影制片厂1976
《欢腾的小凉河》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
《寄托》峨嵋电影制片厂1976
《江水滔滔》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
《金光大道-中集》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金锁》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
《开山的人》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连心坝》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
《芒果之歌》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南海长城》八一电影制片厂1976
《南海风云》八一电影制片厂1976
《南疆春早》北京电影制片厂1976
《牛角石》北京电影制片厂1976
《青春似火》北京电影制片厂1976
《山村新人》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山花》北京电影制片厂1976
《山里红梅》珠海电影制片厂1976
《锁龙湖-上集》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新风歌》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
《雁鸣湖畔》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征途》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
《主课》广西电影制片厂1976
译制片:
1966年
《大地的儿子》(二、三集)(朝鲜)
《一个战士的故事》(朝鲜)
1970年
《森林之火》(越南)
《琛姑娘的松林》(越南)
《达吉亚人》(罗马尼亚)
《血海》(上下集)(朝鲜)
《看不见的战线》(朝鲜)
1971年
《脚印》
《勇敢的人们》
《战斗的早晨》
《第八个是铜像》
《天亮的时候》
《一个自卫团员的遭遇》(朝鲜)
《战斗在继续》(越南)
《在铁道线上》(朝鲜)
《前方在召唤》(越南)
《鲜花盛开的村庄》(朝鲜)
《摘苹果的时候》(朝鲜)
《同志,你的道路》
1972年
《巴黎圣母院》
《简爱》
《勇敢的米哈依》(上下集)(罗马尼亚)
《记者》(上下集)(苏联)
《劳动家庭》(上下集)(朝鲜)
《战争与和平》(四集)(苏联)
《卖花姑娘》(宽)(朝鲜)
《回故乡之路》(越南)
《冷酷的心》
1973年
《绿色的群山》
《空中舞台》(朝鲜)
《卖花姑娘》(普)(朝鲜)
《秃鲁江畔之花》(朝鲜)
《轧钢工人》(宽)(朝鲜)
《原形毕露》(朝鲜)
《气球上的旅行》(法国)
《永生的战士》(朝鲜)
《轧钢工人》(普)(朝鲜)
《一个护士的故事》(朝鲜)
《烈火行动计划》
1974年
《在那些年代里》
《沉默的朋友》
《火》(越南)
《延丰湖》(朝鲜)
《警察局长的自白》
1975年
《战斗的道路》
《送信人》(英国)
《为了新的一代》(朝鲜)
《特罗塔》(联邦德国)
《纽约奇谈》(美国)
《巴布什卡历险记》(罗马尼亚)
《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朝鲜)
《三妯娌》(朝鲜)
《洁白的道路》(阿尔巴尼亚)
1976年
《基度山伯爵》
《生死恋》
《阿里巴巴》
《沉默的人》
《蛇》
《斯特凡大公》(上下集)(罗马尼亚)
《哥白尼》(波兰)
《火车司机的儿子》(朝鲜)
《石油赞歌》(阿尔巴尼亚)
《多瑙河三角洲》(罗马尼亚)
《初春》(阿尔巴尼亚)
《矿山的主人》(朝鲜)
《贝尼自己走》(阿尔巴尼亚)
《在灿烂的阳光下》(朝鲜)
《高山之鹰》(朝鲜)
《最后冬天》(阿尔巴尼亚)
《斩断魔爪》(阿尔巴尼亚)
I. 推荐十部朝鲜战争电影
十部朝鲜战争电影:
1、《长津湖》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了在指定时间内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木桥。
J. 关于朝鲜老电影
关于朝鲜老电影,有一部电影,女教师帮一个瘸腿的男孩补课。
是朝鲜故事片黑白《秃鲁江畔之花》,拍摄于1964年,70年代在中国放映。
主演:顺玉老师(金贤淑)
金贤淑还在我国观众比较熟悉的《原形毕露》中扮演女工程师(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