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电影《夜袭》的 相关内容
【类 别】 战争
【类 型】
【平 台】
【年 代】 2007
【地 区】 大陆
【导 演】 安澜
【编 剧】
【主 演】 王挺
贺丹丹
刘天佐
徐洪浩
1937年10月,日军在平型关吃了苦头之后,变更了作战部署,从平型关与雁门关之间突破了晋绥军防线,然后气势汹汹地沿同蒲路直下太原。
八路军129师769团,作为先遣部队,奉命插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他们在苏郎口村一带的天空中,不时可以看到日军的飞机尖叫着掠着树枝飞过,对我抗日军民进行攻击。
八路军没有防空武器,看着日军飞机从头顶飞过,只能气得跺脚生气。团长陈锡联时常望着天空的飞机发呆,他从飞机飞行起落的规律看,确定附近有敌人的机场。
经过细密的侦察,证明陈锡联的猜测是对的,隔河十多里外的阳明堡果然有个日军飞机场。
打掉日军机场!一个大胆的决定从陈锡联的嘴里冒了出来。但飞机只在天上飞时看到过,在地面上它是个什么样?飞机场究竟有多大?听说飞机的机壳和铁一样硬,子弹能打穿它吗?敌人守卫机场的部队有多少?都有些什么兵器?能一口将他们吃掉吗?
打?还是不打?陈锡联决定还是先摸摸情况再说。
于是,陈锡联决定亲自到现场去侦察一下,看看敌人防备得究竟怎么样,这一仗到底能不能打。
果然,在阳明堡的东南方旷野里,一大群银白色的飞机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在旭日的阳光下发出刺眼的光芒。
陈锡联兴奋地望着眼前的一切,激动地说:“太好了,这可是一块大肥肉,咬一口都满嘴跑油,吃一块要香半年的咧!” 经过侦察,了解到阳明堡机场是日军的一级机场,平时驻有轰炸机24架,它们白天出动轰炸太原和忻口,晚上都停靠在这里。日军香月师团的一个联队大部驻在阳明堡街里,机场里平时只有一个小队守卫。
骄横的日军数月之内便扫荡了近半个中国,他们把阳明堡当作自己的后方,根本没有想到八路军敢于钻到他们的肚子里来,在他们的大后方狠狠地插上一刀。
陈锡联立刻坚定了偷袭的决心。
决心下定后,陈锡联立刻作出了偷袭的具体部署。袭击机场的任务由3营来完成,其他两个营的任务是破坏崞县到阳明堡之间的公路和桥梁,阻击崞县和阳明堡方向的可能增援之敌。
为了对付有铁皮外衣的飞机,陈团长把团迫击炮连和机枪连全都拉上来,在滹沱河东岸预先构筑阵地,必要时用炮弹去直接轰击飞机。
夜,正逢朔日,无月,无星,天空漆黑。3营按照预定的偷袭路线,悄悄地涉过滹沱河,摸到了机场的外边。
机场里死一般的沉寂,值班的哨兵也不在岗楼里,大概敌人觉得中国军队不堪一击,当然更不可能对他们进行主动攻击吧,所以警戒格外松懈。
3营官兵在营长赵大力的率领下,用铁剪剪开敌人的铁丝网,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了机场。赵大力带10连向机场西北角运动,准备袭击敌人守卫部队的指挥部,11连径直向中央的机群扑去。
11连2排的战士们首先看到了飞机,这些银色的大鸟整整齐齐地分三排停在机场里,没想到在天上倒没觉得它有多大,可现今摆在面前竟然是一个个庞然大物。战士们正准备冲上去,突然西北方向有敌人哇哇的乱叫声,紧接着响起一串串清脆的枪声。原来10连的行动被敌人的哨兵发现了,就在这一瞬间,双方几乎同时开了火。
枪声一起,八路军健儿便呐喊着扑了上去,两个方向同时发动了攻击,一捆捆手榴弹投向庞大铮亮的机身。顷刻间,枪声、爆炸声、喊杀声混成一片。
我军开始了全面攻击,把飞机炸得铝皮乱飞,身断体残。有几架装满汽油的飞机燃起了熊熊大火,几十丈高的火焰把黑夜照得一片彤红,一举激昂4架飞机和100多鬼子送上了西天。战斗中,赵大力等四人壮烈殉国。
此后,夜袭阳明堡机场的胜利,像飓风一样吹遍了前线,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斗争。
导演阐述
1937年7月中国人民全民抗战爆发,10月,忻口会战打响。八路军129师769团奉命北上敌后牵制阻击增援忻口日军。途中偶然发现位于山西代县的日军“阳明堡”机场。769团在23岁的陈锡联团长率领下果断袭击并摧毁机场及全部24架飞机。769团三营长赵嵩德以下30余名勇士壮烈殉国。这是史料上唯一的记载。如何把这段历史搬上银幕,拍成一部好看的电影?把这部电影作为“共和国名将系列”的一部,写人、写陈锡联及所带的这支队伍。
如何写好陈锡联这个人,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大事不虚即陈锡联率769团打了“阳明堡”打赢了,炸毁日军24架飞机,这是史实,不能虚。这是依据,至于怎么打的,不能拘,是我们创作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在不违背陈锡联性格走向下去塑造陈锡联。在写史(事)与写人的关系上,从写人入手,以人带事,事为人服务,在这个前提下,对史和事要有详有略,接需取舍。
为放开手脚,除陈锡联用真名外,其它人物虽有原型,也都作为创作人物:勇敢憨厚的三营长赵大力;鬼精灵的侦察排长狐仙;淳朴执着的侦察员小刘;从怯懦到疯狂的新兵“姑娘”;勇敢机智重战友情的小飞刀;阳光美丽痴情的国民党爱国女记者郭小娟等一群鲜活可敬更可爱的年轻人,他们是这场战争的亲历者、见证者、捐躯者。
战争和人决不能两层皮,把战争和人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写战争中的人、战壕中的人、战斗中人的瞬间、生死之间,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最后的渴望,瞬间他们最原生态的心理及行为展现出来与今天的观众共鸣。展现战争如何促人奋起,激发人的潜能,改变战争结果。
写情,在展现人民军队威武之师的后面深层次地人性化,即官兵情、战友情:陈锡联与赵大力、狐仙;小飞刀与小刘;赵大力与铁头;狐仙与姑娘等。写男女之情,设计郭小娟纯洁美好灿烂的异姓情怀。
在演员表演上要求强烈的时代感,当时陈锡联虽然是团长,但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又是战争年代,他们的形体动作、语言语速要风风火火。
充分发挥电影的视觉冲击力,拍好战争场面,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设计每个画面,将振撼推向极致:(1)建造一个1:1的飞机场,制造7架1:1的日式中岛97战机;(2)建造一个1:7的机场,制造24架日军飞机,组建特技组;(3)与电脑公司组建三维动态制作组。三者结合起来,以保证影片战争场面的规模、真实、振撼的视觉冲击力。
美工、置景、化妆、服装、道具等造型部门要还原于1937年那个年代,要求强烈的时代感。
我拍摄《夜袭》,大力推出“共和国名将系列”,最恳切的创作诉求在于通过影视这一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体去呼唤、传承久违了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使命。
② 电影夜袭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夜袭观后感今天,我们去电影院观看了《夜袭》,它讲述了一个抗日战争时期的感人故事。那时我国的武器十分落后,而日本人已经早有了飞机、装甲车了。在一个晚上,中国军队袭击了日军的一个飞机场,将敌人的机场夷为平地,在那里三营长与二百多个人光荣牺牲了。看完它,我心久久不能平静。战士壮烈牺牲,敌机轰炸抗日军民,抗日民众奋力反击的情景依旧回落在我的脑海之中。其中,最使人感动的是:团长默默地将一把雏菊塞进了一位年仅七八岁女孩的手中,这名女孩已经牺牲了,随后团长又默默地将女孩的手放在心上。还有一个情节也让我很感动:一个士兵在临死之前,向团长说:“团长,已经三架了……”看完《夜袭》,我的心被震惊了。我以前只是听说过日本鬼子的凶恶残暴,但是,今天我才亲眼看见了日本鬼子的所作所为,可是我们中国人却没有感到恐怖,感到害怕,而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英勇地与敌人作战,我真为我们中国人感到自豪不已。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吧!
③ 夜袭 NIGHT ATTACK怎么样
《夜袭》剧情精彩有血性,是一部喜怒哀乐中的抗战题材电影,人物个性鲜明,不管是鬼精灵还是爽快、憨厚,都让人印象深刻。虽然剧情总让人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意,但猛烈的战争场面补足了。
《夜袭》的影片评价:
影片从敌机的轰炸中开始,到八路军炸毁小鬼子机场上所有的飞机结束,整个影片自始至终穿插着猛烈的战争场面。在电影中各种爆炸等特技场面都做得非常的精彩,而电影配乐也基本上能恰到好处的衬托气氛。尤其是在最后的激战中,画面上各种爆炸、枪战、格斗、甚至还有武术等,带来一系列精美的视听震撼。一群热血男儿炸了小鬼子机场上的所有飞机,同敌人的飞机同归于尽。如此神勇,如此强悍,这才是中华民族永不甘被欺辱的精神!(新浪娱乐评)
《夜袭》的导演安澜吸取了《亮剑》的成功经验,拍出了一部真正能叫观众瞧出血性的作品。《夜袭》突破之处,首先在于将剧中正面人物重新定位。团长陈锡联为人爽快,粗中有细;三营长赵大力勇敢憨厚;侦察排长狐仙是个鬼精灵。片中细节展现了小人物日常之喜怒哀乐,显示出他们出自原生态的情义与渴望。(每日新报评)
导演安澜把更多的笔墨还是落在对片中人物的刻画上。一改以往战争电影中英雄总是高大全的形象,《夜袭》中的团长陈锡联和他身边的几个士兵在人物性格方面都具有相当的特色。(东方早报评)
《夜袭》(Night Attack)是由山西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一部抗战题材电影。影片由安澜执导,王挺、刘天佐、贺丹丹主演,于2007年8月24日上映,原名《战地潜龙》。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主要讲述了八路军769团在23岁的陈锡联团长率领下攻破日军“阳明堡”机场,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军事事件。
④ 夜袭观后感...
观<<夜袭>>有感
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团长陈锡联率队夜袭日军阳明堡机场,炸毁战机24架,震惊中外,成为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1937年10月9日凌晨,769团在团长陈锡联率领下,突然袭击了位于山西代县以南的的日本侵华军队阳明堡机场。该团六百多名勇士冲进机场,与日军展开白刃战,炸毁机场上全部24架飞机,三营长赵大力以及一百余名勇士壮烈殉国,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军军史上“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抗战热情。
片中开始时是赵营长和晋绥军抢夺火车皮。电影刚开始我就被这个胖乎乎的东北汉子所吸引,看他举着郭记者的衣服,当陈锡联决定夜袭阳明堡机场时,他是第一个站起来鼓掌叫好的!
有一段给我印象很深,陈团长让赵大力去摸鬼子机场所要通过的滹沱河。当他发现有小日本儿时,不断向郭记者使眼色.摆手。小日本儿发现河里有东西就往水里开了枪。赵大力沉到了水里。郭记者抱着赵大力的衣服回来了,她以为他死了,哭的很伤心。看到这儿,班级的气氛也因剧情的牵动而沉默了,我却笑出了声,不是因为我冷血,而是我预感到可爱的赵大力不会就这么死了,想象着他光着屁股或用树叶挡着回来时候的样子,所以我笑了。但他可比我聪明的多了,他穿着小日本儿的衣服,还缴了三把三八大杠儿回来。我很感动的是陈团长对他说的话:”赵大力你给我听着,就是三架飞机我也不稀罕!”陈团长出去了,赵大力笑了~
陈团长坚定了决心,偷袭鬼子的机场,并立刻作出了偷袭的具体部署。袭击机场的任务由3营来完成,其他两个营的任务是破坏崞县到阳明堡之间的公路和桥梁,阻击崞县和阳明堡方向的可能增援之敌。赵营长在整完队后走到陈锡联面前敬礼,到:”报告团长,赶死队集合完毕。”每个人都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3营战士们在营长赵大力的率领下,用铁剪剪开敌人的铁丝网,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了机场。赵大力带10连向机场西北角运动,准备袭击敌人守卫部队的指挥部,11连径直向中央的机群扑去。当10连的行动被鬼子发现时,双方同时开了火。顷刻间,枪声、爆炸声、喊杀声混成一片...
给了我极大震撼的是最后的赵大力,他在英勇杀敌的同时还不忘保护陈团长,在临死前,他硬是挺着站了起来,回过头,用嘶哑的嗓子对着团长说了最后五个字:”团长 三架了”然后微笑着走向了飞机...
班级里一片呜咽声,我极力控制的泪水在这一刻夺框而出...
中央电视台播映的电视连续剧孙中山于昨晚全部播完了,纵观全剧,相对于以前央视放映的
有些革命历史题材的假,大,空风格来讲,该剧是很不错的,全剧不同于过去的是以人性化
的手法叙述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展现一代伟人的拯救中国的献身精神和改造中国的
理想主义精神,这些恰恰正是我们目前时代所缺的,也是最需要的。
该剧的拍摄态度是认真的,在描述一些历史事件时,非常强调真实,包括一些细节的处理都
是按照历史事实来表现的。比如孙中山于辛亥革命后回国路过广州时,是在船上接见一些
革命同志的,比如孙中山去世前对汪精卫等所说的有关遗嘱的话,都是有史记载的,有些
甚至是原话。再比如敏感的国共合作的话题,该剧也忠实于历史,用了联俄容共的提法,
同时对苏联曾拉拢其他军阀的历史事实也没有回避,而是表现了出来。在对一些有争议的
历史人物的表现上也基本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刻意丑化,对蒋ut介石和汪精卫等人物
的处理基本上是中性htrfdhdr中山等国民党
人显得左了点,fkyujikytjnmyrgbtr革命口号多了点,但我感觉这样的处理有积极意义,gfghtrd毕竟中国人民经过
几十年的hhhhhhhhhhhhhhhhhhhhhhh宣传后更愿意接受革命就是正确的思想。
uy
该剧使用的人性uyuyuj化表现手法是非常好的,这样就把一个有血有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肉的孙中山展现了出来。全剧
集中描写了孙中山同宋庆龄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同他的55大哥,同子5555555女们,同原配夫人和陈粹芬,同腻很感人,而且真实,没有trdhfdhthkfyhf无限的夸hhhhhhhhhhhh大孙中山
的hdrhtdrt形象,这样反而更jhrtdhrtdhrtdh让人愿意接受。
yjhdtr
我特别d注意到几个细节能dtrfhdrt给人以启迪,这里举一例加以drthdrth阐述。一是该trdhdrthdtrhdrth剧中孙中山和袁世凯
grhdsrgres pri
用自己的头脑思维行事————看《夜袭》
希特勒说,天塌了,我用我脑袋顶着往前走。这里我没心思分辨谁是好人,谁是“坏伙的”,仅仅是欣赏人的意志,钢铁的信念。影片《夜袭》,回答的就是这个概念。
故事很简单,执行任务的途中,陈锡联团长捕捉战机改变计划,克服艰险一举毁灭日本鬼子24架飞机。这又是一个抗命不尊,自作主张的典型战例。类似的故事我们在《亮剑》里也见过,“李云龙”更是对抗上级命令而自我行事的大家。恰恰就是这样的“独断专行”的武夫,把握瞬间不失战机,创造了战争中的神话。
想起《高山上的花环》,那个靳开来英勇作战战功卓著牺牲在战场却连个三等功也不给。那个情节也真实,为了不让部队渴死,靳开来砍了越南人的甘蔗。这就“破坏”了群众纪律,特别是“国际形象”。任何事儿都怕深究,自卫反击战恐怕已经顾不上所谓的国际形象了。实际上,历来封建传统里面一直有君臣之说。君,只能服从,不能抗旨。这个传统在民间也一样,老娘和媳妇有矛盾,老娘永远是对的。“老娘”错了也是对的,今天这状况并没有改变多少。
要紧的是脸面,上级的脸面远比命令重要的多,命令不过是遮羞布。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对,也不对。有老有少是人家,有上有下是庄稼。自然要有尊卑,问题在于什么是尊。为了最大的军事意图,为获取更大的战役转折的对抗命令,就是最大的尊。
人生得意,不可能笔笔皆是。能超越能自我,这才是大丈夫,真男人。功过自有评价,光环实在太次要。光环太强裂了,本人都看不清了,也毫无意义。最值得称颂的,是人有血有肉,而且血肉丰满。
《黄河绝恋》没什么可称道的故事和人物,因为雷同,因为模糊。不过,那个汉奸狗腿子却是很让人为之一振。在活埋的时候,那一曲山歌荡气回肠,一个男人的血肉灵魂豁然腾空。也许你一生都浑浑噩噩,但在最后,在一个关键时刻,你能完成闪光一笔,也是不失为优秀男儿。这里还说的是,人,要有自己。不人云亦云,不唯唯诺诺。
喜欢这个《夜袭》。故事好,主题好,人物鲜明。战争是惨烈的,直面历史表现的更是英雄强悍。历史一直是小人物创造的,大人在小人物的时候是真实的,更比做成大人物时候更可爱。
还原这个真实,无论是对于昨天还是今天,都很必要,也很幸事。
刚才那个女记者牺牲了,团长奔过去的场景好感人。”看完《夜袭》后,联和院线总经理徐小平(blog)直呼震惊,“你们600多万元的投资拍出来的这个影片看上去绝对像过千万元的片子。”
联和院线吴鹤沪副总经理直夸影片有感情、有细节,并将影片的亮点一一道出:“我觉得这个片子入戏很快,一上场就是国共两军争夺火车车厢的情景,但日军一出现,所有的枪口都对准天上日军的飞机。这其实是我们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出发前往战场的前一天晚上,陈锡联团长把部下召集起来,一个个询问他们是否是独生子,如果是,则要求他们出列不让他们上战场。很多士兵不解,而陈锡联的回答干脆而直接:“为了你娘。”没有多余的话语,没有艺术化的处理,人性化是影片的闪光点。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影片中的陈锡联也一样,虽然直到女记者死的那刻,他与女记者间朦胧的爱情,依然没有只言片语,却无形中为激烈的战争场面增添了一丝柔情。
发行从上海开始
《夜袭》制作完成后,李水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上海。而上海联和院线对他们的到来也很欢迎。经过一番商讨,《夜袭》将在8月底正式登陆沪上各大影院。下一站,李水合的目标是北京,不过,据他自己说,为了节约拷贝成本,《夜袭》将不采用全国同步放映的方式,“长线运作、细水长流”是他对影片的市场把握。
当然,有过诸多成功发行经验的李水合自然不会放过二级电影市场,《夜袭》的数字放映也在积极的筹备中。据悉,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的电影市场上,《夜袭》已经吸引了众多国外买家的目光,法国、印度、土耳其、葡萄牙、俄罗斯等国买家纷纷向他们要片花,表示了购买意向。
观<<夜袭>>有感
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团长陈锡联率队夜袭日军阳明堡机场,炸毁战机24架,震惊中外,成为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1937年10月9日凌晨,769团在团长陈锡联率领下,突然袭击了位于山西代县以南的的日本侵华军队阳明堡机场。该团六百多名勇士冲进机场,与日军展开白刃战,炸毁机场上全部24架飞机,三营长赵大力以及一百余名勇士壮烈殉国,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军军史上“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抗战热情。
片中开始时是赵营长和晋绥军抢夺火车皮。电影刚开始我就被这个胖乎乎的东北汉子所吸引,看他举着郭记者的衣服,当陈锡联决定夜袭阳明堡机场时,他是第一个站起来鼓掌叫好的!
有一段给我印象很深,陈团长让赵大力去摸鬼子机场所要通过的滹沱河。当他发现有小日本儿时,不断向郭记者使眼色.摆手。小日本儿发现河里有东西就往水里开了枪。赵大力沉到了水里。郭记者抱着赵大力的衣服回来了,她以为他死了,哭的很伤心。看到这儿,班级的气氛也因剧情的牵动而沉默了,我却笑出了声,不是因为我冷血,而是我预感到可爱的赵大力不会就这么死了,想象着他光着屁股或用树叶挡着回来时候的样子,所以我笑了。但他可比我聪明的多了,他穿着小日本儿的衣服,还缴了三把三八大杠儿回来。我很感动的是陈团长对他说的话:”赵大力你给我听着,就是三架飞机我也不稀罕!”陈团长出去了,赵大力笑了~
陈团长坚定了决心,偷袭鬼子的机场,并立刻作出了偷袭的具体部署。袭击机场的任务由3营来完成,其他两个营的任务是破坏崞县到阳明堡之间的公路和桥梁,阻击崞县和阳明堡方向的可能增援之敌。赵营长在整完队后走到陈锡联面前敬礼,到:”报告团长,赶死队集合完毕。”每个人都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3营战士们在营长赵大力的率领下,用铁剪剪开敌人的铁丝网,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了机场。赵大力带10连向机场西北角运动,准备袭击敌人守卫部队的指挥部,11连径直向中央的机群扑去。当10连的行动被鬼子发现时,双方同时开了火。顷刻间,枪声、爆炸声、喊杀声混成一片...
给了我极大震撼的是最后的赵大力,他在英勇杀敌的同时还不忘保护陈团长,在临死前,他硬是挺着站了起来,回过头,用嘶哑的嗓子对着团长说了最后五个字:”团长 三架了”然后微笑着走向了飞机...
班级里一片呜咽声,我极力控制的泪水在这一刻夺框而出...
1937年7月,全国人民全民抗战爆发,10月"忻口战役"打响.八路军一二九师769团接受任务,北上敌后,插入雁门关.牵制阻击向忻口进犯的日军增援部队,配和正面正面歼敌.
1937年10月19日凌晨,769团在团长陈锡联率领下,突然袭击了位于山西县以南的日本侵华军队阳明堡机场.该部队的六百多名勇士冲进机场,在飞机群中与日本展开白刃战.双方激战约一小时,769团的勇士们炸毁了机场上的全部24架作战飞机,歼灭日军两百多人,769团三营营长赵大力以下一百余名勇士壮烈殉园.陈锡联带领土八路,就凭着几杆破枪,几门小炮居然摧毁了日军的飞机场.
这次"忻口战役",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激情,也造就了我军军史上"以弱胜强"的例子.
看了这部电影,对我的启发很大.它反映了当时的残酷战争和战斗场面,教育我们小学生要有爱国热情,不忘国耻,我们要记住历史,记住日本人对我们国家的侵略.努力学习,长大后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不受外来国家的侵略.
本报讯 “《拯救大兵瑞恩》就是美国的主旋律电影,大家那么爱看,我们也要拍好看的主旋律电影。”今年首部国产战争片《夜袭》日前在广州青宫电影院举行首映时,导演、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安澜对记者表示。
《夜袭》讲述的是1937年八路军769团在团长陈锡联的率领下,夜袭被日军占领的阳明堡机场一役。安澜说,“电影做足了两个功夫,一是满足观众感官刺激,二是写真实的人性。”据悉,为了拍出真实的战争场面,枪、坦克、装甲车全是真家伙,数辆卡车的汽油炸药结合电脑特效营造出了火爆的战争场面。
片中的随军女记者一角也成为争议较大的话题,有人看过电影后表示这个人物很多余。导演的回应是:“我们做过两套方案,其中是纯男人戏的一种。但后来还是加上了女主角,因为她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一批爱国青年,同时男人堆里有个女记者,也能增加幽默感和戏剧性。”(记者/徐词 实习生/吴尚)
用自己的头脑思维行事————看《夜袭》
希特勒说,天塌了,我用我脑袋顶着往前走。这里我没心思分辨谁是好人,谁是“坏伙的”,仅仅是欣赏人的意志,钢铁的信念。影片《夜袭》,回答的就是这个概念。
故事很简单,执行任务的途中,陈锡联团长捕捉战机改变计划,克服艰险一举毁灭日本鬼子24架飞机。这又是一个抗命不尊,自作主张的典型战例。类似的故事我们在《亮剑》里也见过,“李云龙”更是对抗上级命令而自我行事的大家。恰恰就是这样的“独断专行”的武夫,把握瞬间不失战机,创造了战争中的神话。
想起《高山上的花环》,那个靳开来英勇作战战功卓著牺牲在战场却连个三等功也不给。那个情节也真实,为了不让部队渴死,靳开来砍了越南人的甘蔗。这就“破坏”了群众纪律,特别是“国际形象”。任何事儿都怕深究,自卫反击战恐怕已经顾不上所谓的国际形象了。实际上,历来封建传统里面一直有君臣之说。君,只能服从,不能抗旨。这个传统在民间也一样,老娘和媳妇有矛盾,老娘永远是对的。“老娘”错了也是对的,今天这状况并没有改变多少。
要紧的是脸面,上级的脸面远比命令重要的多,命令不过是遮羞布。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对,也不对。有老有少是人家,有上有下是庄稼。自然要有尊卑,问题在于什么是尊。为了最大的军事意图,为获取更大的战役转折的对抗命令,就是最大的尊。
人生得意,不可能笔笔皆是。能超越能自我,这才是大丈夫,真男人。功过自有评价,光环实在太次要。光环太强裂了,本人都看不清了,也毫无意义。最值得称颂的,是人有血有肉,而且血肉丰满。
《黄河绝恋》没什么可称道的故事和人物,因为雷同,因为模糊。不过,那个汉奸狗腿子却是很让人为之一振。在活埋的时候,那一曲山歌荡气回肠,一个男人的血肉灵魂豁然腾空。也许你一生都浑浑噩噩,但在最后,在一个关键时刻,你能完成闪光一笔,也是不失为优秀男儿。这里还说的是,人,要有自己。不人云亦云,不唯唯诺诺。
喜欢这个《夜袭》。故事好,主题好,人物鲜明。战争是惨烈的,直面历史表现的更是英雄强悍。历史一直是小人物创造的,大人在小人物的时候是真实的,更比做成大人物时候更可爱。
还原这个真实,无论是对于昨天还是今天,都很必要,也很幸事]
⑤ 《夜袭》演员表
片名:《夜袭》
原片名:战地潜龙
英文名:Night Attack
影片类型:战争
国家/地区:中国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色彩:彩色
上映日期:中国 China 2007年8月24日
制作公司:山西电影制片厂 Shanxi Film Studio [中国]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 CCTV Movie Channel [中国]
八一电影制片厂 August 1st Film Studio [中国]
发行:中影集团 万达院线 联合发行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安澜 Lan An
摄影:王卫东
美术:刘明 孟浩
录音师:刘俊鹏
制片主任:颜小革
演员 Actor:王挺 Ting Wang .....陈锡联
贺丹丹 Dandan He .....郭晓娟
刘天佐 Tianzuo Liu .....赵大力
徐洪浩 Honghao Xu .....狐仙
金粮 Liang Jin .....参谋长
⑥ 电影夜袭的主演是谁
《夜袭》是由山西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一部抗战题材电影。影片由安澜执导,王挺、刘天佐、贺丹丹主演,于2007年8月24日上映,原名《战地潜龙》
⑦ 陈子锡联炸机场是什么电影
电影名叫《夜袭》。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由山西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安澜执导,王挺、刘天佐、贺丹丹主演的抗战电影。
影片主要讲述了八路军769团在23岁的陈锡联团长率领下攻破日军阳明堡机场,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军事事件。影片于2007年8月24日在中国上映。
⑧ 《夜袭》观后感
前几天,我看了《夜袭》这部电影,真是受益匪浅。八路军叔叔们做好事不留名,既勇敢,又机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尤其是陈团长、赵营长等人。
我喜欢陈团长的智慧,也喜欢赵营长的无惧。影片中,他们并肩作战,捣毁日本机场,展示了我们中国人的气概。
日本的敌机一次次地在我军头上盘旋,炸弹中,一个个战士牺牲了。陈团长用智慧把敌机引到那陡峭的峡谷中,“轰”,在敌人的惊恐表情中,一架架敌机化为一团团火焰,陈团长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我们更是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电影中最高潮处莫过于炸毁那一架架敌机,赵营长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他已经没有一丝丝力气,还有最后一架敌机没有炸毁,看着敌机直冲自己过来,他拉下了绑在身上的手榴弹的导火索,与敌人同归于尽……火光中,我分明看到了他那坚毅的深情,那视死如归的气概,我的心灵震撼了。
原先,我不喜欢唱国歌,看了电影后,我对国歌有了深刻的了解,是呀,“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我能把其中的气势唱出来了,我更是懂得我们绝不能辜负抗日战争年代那些为国牺牲的战士们,是他们为我们创造了这美好的环境。他们的血不能白流,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拥有一颗爱国的心,用我们的知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⑨ 夜袭的介绍
《夜袭》是由山西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一部抗战题材电影。影片由安澜执导,王挺、刘天佐、贺丹丹主演,于2007年8月24日上映,原名《战地潜龙》1。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主要讲述了八路军769团在23岁的陈锡联团长率领下攻破日军“阳明堡”机场,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军事事件2。
⑩ 抗日陈赐联打机场的电影叫什么
《夜袭》以抗日战争时期陈锡联将军深入敌后勇炸机场的传奇经历为主要内容,表现出革命英雄的气概。《夜袭》是安澜导演的又一部将军传奇影片,它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而成,反映的是抗日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1937年八路军769团在团长陈锡联的率领下,突袭位于山西代县以南日本军队占据的阳明堡机场,炸毁敌军全部24架飞机,歼灭日军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