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电影画家名字

电影画家名字

发布时间:2021-07-05 21:31:38

⑴ 男主角是画家的爱情电影名称

姚晨和刘烨的《爱出色》吧~~http://ke..com/view/3368540.htm,这是网络资料,你看看是不是这个,里面有一段就是姚晨穿着蓝色衣服跳舞的~~~希望你满意O(∩_∩)O~

什么电影讲述的是画家的故事

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1475-1564)
就像拔起亚平宁半岛的棕榈树,蘸着维苏威火山的岩浆在天空勾画的金色画幅,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充满了动人心魄的力度和激情。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米开朗基罗创造了一件件气势恢弘的作品,成为人类高尚精神的象征。
有关米开朗基罗的片子有1950年的意大利影片《泰坦:米开朗基罗的故事》、1980年的美国影片《米开朗基罗》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卡罗尔·里德导演的《迷狂与痛苦》,影片描述了米开朗基罗在绘制西斯廷大教堂天顶画的过程中和雇主,罗马教皇朱利尤斯二世之间发生的故事,着力表现两个巨人之间的冲突和友谊。(P16-1A、P16-1B)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 (1881-1973)
这个身材矮小的西班牙男人以最高票数当选为代表整个20世纪的个人,在他漫长的一生中,曾经尝试过从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以至波普艺术的各个绘画流派,并且是“立体派”画法最重要的发明人,这使他成为我们这个飞速发展时代的象征。除了在绘画领域表现出的惊人创造力,作为情圣的毕加索也可称得上是前无古人,一生中曾经和难以数计的女人有过浪漫史,而他“画风随着情人变”的癖性更是被史家们津津乐道。
不少电影都以毕加索为主角,其中比较优秀的包括1976年亨利·克鲁佐导演的《毕加索的秘密》、1982年的西班牙电影《画家毕加索》、1996年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的《拯救毕加索》、以及曾经在中央台播放过的瑞典影片《毕加索的奇妙之旅》等。(P16-2A、P16-2B)

弗朗西斯科·戈雅 Francisco Goya(1476-1828)
在戈雅身上,突出体现了西班牙人看待世界的魔幻眼光,笔下的魑魅魍魉仿佛会飞出纸面。而这种奔放感在另一些绘画中表现为对革命的热情和对不公正的愤怒。当然,戈雅也有温情的一面,他画的女子都活力四射,撩拔人心,使人联想起画家不凡的浪漫史。
关于戈雅的影片有1999年的西班牙影片《波尔多的戈雅》,这部制作精美的艺术影片描绘了西班牙画家戈雅热情似火而又神秘莫测的内心世界。(P16-3A、P16-3B)

阿美迪奥·莫迪里阿尼 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
莫迪里阿尼一直是美术史上的一个谜团。1906年,这位百分百英俊潇洒的青年才子从意大利来到巴黎,穷愁潦倒地度过了十数年的时光,1918年后其自创的画风逐渐被社会承认,但莫迪里阿尼仍然拒绝从绝望和放荡的泥潭中爬出来,几乎每天都要喝得烂醉如泥,终于在1920年溘然长逝。莫迪里阿尼喜欢描绘高度变形的人物形象,以女子“天鹅式的长脖子”而闻名于世。这些形象大多赏心悦目,在构图上和色彩上都有很好的控制,具有和谐之美,这些画是如何在醉酒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这一直是令史家头痛的谜题。(P16-4A,P16-4B)
关于莫迪里阿尼的影片有《蒙巴尔纳斯19号》,在这部法国导演雅克·贝克导演的影片中,钱拉·菲利浦演活了这位命运多蹇的天才。这部影片获得了激进的电影大师戈达尔的赏识。

迭戈·里维拉 Diego Rivera(1886-1957)
声名显赫的拉美画家里维拉曾经尝试过立体派和抽象派,但在壮年时毅然转向挖掘祖国墨西哥的传统文化,歌颂伟大的拉美人民。他糅和了古典画法、马雅和阿兹台克的古老画风、以及西方现代诸流派的技法,创造了一种属于自己,也属于左翼进步力量,属于拉美人民的,富于装饰性和宣传性的画风。
在2000年的美国影片《摇篮还要摇》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位艺术家开朗、正直、幽默的性格。(P16-5A、P16-5B)

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1928-1987)
兼有油画家、版画家和电影制片人几重身份的安迪·沃霍尔是按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红人。他提出了“艺术不必手工制作”的著名主张,最有名的作品是大批制作的玛丽莲·梦露丝网版画,这些画组成的“版画走廊”探讨了大众文化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成为波普艺术运动中的最强音。
1996年的美国影片《我射杀了安迪·沃霍尔》表现了一个希望安迪·沃霍尔买下自己的电影剧本,却履履不能如愿的女人一怒之下射杀了这位先锋人物的故事,影片从海报到影像都具有波普艺术的味道。(P16-6A、P16-6B)

弗瑞达·卡洛 Frida Kahlo (1907-1954)
这位墨西哥女画家的作品中,幻觉和想像如野马狂奔。卡罗曾经是托洛茨基的情人,后来嫁给了墨西哥画家里维拉,他们的婚姻生活骚动不安。在20世纪40年代后,女画家的脊柱出了问题,但她仍然作画不息,一直到生命的终结,画作的主题从超现实主义的想像变成了对神的礼赞。
还未上映的美国影片《弗瑞达·卡洛》由著名影星塞尔玛·海耶克主演,将在观众面前展现卡罗传奇的一生。(P16-7A、P16-7B)

埃尔·格列柯 El Greco(1541-1614)
格列柯是个虔诚的基督徒,画作多是宗教题材。他以很大的明亮色块和拉长的形体表现严肃的精神性主题。这在当时文艺复兴的世俗化氛围中无疑是一种反潮流的风格,但400年后,格列柯的平涂技巧和精神主题却正好投合了现代画家的口味,使格列柯成为对现代流派影响最大的古典画家之一。研究表明,格列柯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这更增加了现代人对他的兴趣。
1963年,梅尔·费雷尔在影片《埃尔·格列柯》中,再现了这位大师不平凡的绘画生涯。(P16-8A、P16-8B)

杰克逊·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 (1912-1956)
抽象画法在康定斯基等人手里已经表现得相当成熟,但到波洛克这里才真正显示出其疯狂的魅力。波洛克创造了各种极端的画法:以戏剧化的狂暴将颜料泼洒到画布之上;用棍棒或刀子沾染颜料,再甩向钉在墙壁上或铺在地板上未完成全展开的画布;把砂子和玻璃碴随便抛洒在画布上。他作画时在房间中不停地走在走去,并且把这种行动看作是绘画的一部分,这使其风格获得了“行动艺术”的称号。但这并不是说波洛克的行动大于艺术,在其作品中,我们仍能够感到一种清新、和谐而又丰富的美感。波洛克使美国绘画第一次拥有了一种完全独特的视觉语言,为美国成为战后视觉艺术中心立下了汗马功劳。波洛克的一生是悲剧性的,因为一直怀疑自己艺术的价值,波洛克性格孤僻,迷恋酒精,直至最后被车撞死。
在2000年的美国影片《波洛克》中,美国实力派影星埃德·哈里斯成功地塑造了这个孤独而又疯狂的开拓者,因此而获得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P16-9A、P16-9B)

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
速写风格的清晰勾线和富有光感的色彩运用使劳特累克的画作仿佛杜米埃和印象派的杂交。这位少年身残的画家喜欢和下层人士来往,敏锐的感觉使他得以同时捕捉环境氛围和人物的心理世界。不过,他所画的人物总是比实际上看起来丑些,成为作者愤世疾俗情绪的“受害者”。
在1953和2001年的两部《红磨坊》中,劳特累克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可惜这两部影片都算不上成功。(P16-10A、P16-10B)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Jean-honore Fragonard(1732-1806)
这位18世纪的画家画风甜美细腻,可以说达到了洛可可风格的极致。
1989年菲利浦·勒居埃的影片《两个弗拉戈纳尔》根据画家的名画《洗衣妇》的主题,设置了洗衣妇玛丽安娜作为女主人公,为影片引入社会画卷,注入浪漫情调。(P16-11A、P16-11B)

潘玉良(1902-1977)
这位中国近代女画家幼时父母双亡,13岁即被卖入烟花楼,受尽凌辱,1916年被革命党人潘赞化赎出并与之成婚。之后受邻居的影响开始学习文化和绘画,1918年以素描第一名、色彩高分的成绩考入上海美专,之后考入法国国立里昂美术学校和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1925年以毕业创作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罗马奖学金,进入罗马皇家美术学院,之后其作品两次获得国际大奖。潘玉良把中国传统和勾线画法和当时流行的印象派技法融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她笔下的人物多表达出强烈的情感,而女性没有层次感的红艳嘴唇是她画作的商标。
大陆香港合拍的影片《画魂》由著名影星巩俐主演,影片以大量的篇幅表现了潘玉良从妓女到画家的过程,观众对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和影片中的裸体镜头津津乐道,却并没有意识到主人公是一个多么杰出的画家。(P16-12A、P16-12B)

文森特·凡·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有人把凡·高归于印象派,有人把他归于表现主义,其实凡·高不属于任何派别,凡·高就是凡·高。平凡的题材、明亮的色彩,旋转的笔触,凡·高的每一幅画上都带上了自己的商标。凡·高的人生有着太多的诡谬之处:他有着渴望拥抱一切人的热情,却连亲近的朋友都无法和他友好共处;他像个圣徒一样希望解除世人的苦难,却被认为是反社会的怪人;他的画在生前无人问津,在死后却价值连城,其复制品比“可口可乐”的广告还要常见。凡·高同时拥有着最富亲和力的画作和最富戏剧性的人生,没有理由不成为最为公众熟知的艺术人物,以至于在中国的任何一个乡镇都有不少人知道凡·高,说起他的名字就像说“蛋糕”一样自然。
凡·高是电影业的宠儿,他的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在1956年文森特·米内利导演的《苦命的凡·高》中,柯克·道格拉斯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凡·高的形象,并以“微妙的方式”暗示了凡·高和高更之间的同性恋关系。在黑泽明的影片《梦》中,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客串了一把凡·高的形象。在1990年法国著名导演莫里斯·皮亚拉执导的《凡·高》中,摄影师用电影画面成功地模仿了凡·高绘画给人的感觉。最有意思的是加拿大儿童片《我与凡·高》,在片中一个小姑娘在梦中的凡·高的鼓励下追回了自己的画。
(P16-13A、P16-13B)

让-米歇尔·马斯克耶特 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6)
草率勾勒的人物、手写的文句以及科学的数字图式,加以丰富的色彩拼凑在一起,巴斯克耶特的画似乎比任何经典画家的作品更契合于我们这个纷乱的时代。从纽约嬉皮士的涂鸦起家的巴斯克耶克在80年代迅速大红起来,流星似地迅速建立起国际声望,但不久死于吸毒过量,年仅26岁。
1996年米拉马克斯公司的影片《巴斯克耶特》以纷乱的色调和激越的摇滚表现了这位画家奇特的一生。(P16-15A,P16-15B)

唐伯虎(1470-1523)
唐寅,字伯虎,弘治十一年(1498)中应天府解元,后入京会试,受考场舞弊案牵连下狱,
被黜为吏。于是伯虎绝意功名,藉诗画谋生,他泛取宋元诸家之长,笔墨细劲秀润,格调潇洒
清逸,行利兼具,雅俗共尝。唐伯虎性格狂放不羁,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传奇故事。
不过,我们了解这位画家,主要是因为星爷的影片《唐伯虎点秋香》。这部影片主要讲的是
画家业余时间做成的一件小事:化身为唐伯虎的敌人打入仇家内部,只因为看中了府里长相酷
似巩俐的丫环“秋香”。在求爱的过程中,唐伯虎不但表现了绘画的绝技,更显示出其在曲艺
、武术、气功等方面的多项才能,最终抱得美人归。《唐伯虎点秋香》塑造了电影史上最神气
的画家形象,并且给了本文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

(转的别人的……)

⑶ 求一部电影的名字。主角是个画家。故事从小开始说的。。外国片。

中文名称:远大前程 英文名称:Great Expectations 别名:烈爱风云 主演:伊桑·霍克 格温尼斯·帕特洛 罗伯特·德尼罗 安妮·班克劳馥 根据19世纪大文豪狄更斯原著小说改编,充满现代、激情及争议的电影《烈爱风云》,故事描述一位年轻艺术家,在旅程中遇见三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但却改变了他一生,这些人毫无预期且无情的闯入他的生活:一位危险的囚犯劳斯汀,冰山美人伊斯黛拉及有钱却古怪的黛斯摩夫人,经由这四人间的惊奇互动,使得《烈爱风云》呈现对于生命中之偶然,睿智且又独特的风貌。

⑷ 请教关于画家的电影

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1475-1564)
就像拔起亚平宁半岛的棕榈树,蘸着维苏威火山的岩浆在天空勾画的金色画幅,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充满了动人心魄的力度和激情。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米开朗基罗创造了一件件气势恢弘的作品,成为人类高尚精神的象征。
有关米开朗基罗的片子有1950年的意大利影片《泰坦:米开朗基罗的故事》、1980年的美国影片《米开朗基罗》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卡罗尔·里德导演的《迷狂与痛苦》,影片描述了米开朗基罗在绘制西斯廷大教堂天顶画的过程中和雇主,罗马教皇朱利尤斯二世之间发生的故事,着力表现两个巨人之间的冲突和友谊。(P16-1A、P16-1B)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 (1881-1973)
这个身材矮小的西班牙男人以最高票数当选为代表整个20世纪的个人,在他漫长的一生中,曾经尝试过从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以至波普艺术的各个绘画流派,并且是“立体派”画法最重要的发明人,这使他成为我们这个飞速发展时代的象征。除了在绘画领域表现出的惊人创造力,作为情圣的毕加索也可称得上是前无古人,一生中曾经和难以数计的女人有过浪漫史,而他“画风随着情人变”的癖性更是被史家们津津乐道。
不少电影都以毕加索为主角,其中比较优秀的包括1976年亨利·克鲁佐导演的《毕加索的秘密》、1982年的西班牙电影《画家毕加索》、1996年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的《拯救毕加索》、以及曾经在中央台播放过的瑞典影片《毕加索的奇妙之旅》等。(P16-2A、P16-2B)

弗朗西斯科·戈雅 Francisco Goya(1476-1828)
在戈雅身上,突出体现了西班牙人看待世界的魔幻眼光,笔下的魑魅魍魉仿佛会飞出纸面。而这种奔放感在另一些绘画中表现为对革命的热情和对不公正的愤怒。当然,戈雅也有温情的一面,他画的女子都活力四射,撩拔人心,使人联想起画家不凡的浪漫史。
关于戈雅的影片有1999年的西班牙影片《波尔多的戈雅》,这部制作精美的艺术影片描绘了西班牙画家戈雅热情似火而又神秘莫测的内心世界。(P16-3A、P16-3B)

阿美迪奥·莫迪里阿尼 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
莫迪里阿尼一直是美术史上的一个谜团。1906年,这位百分百英俊潇洒的青年才子从意大利来到巴黎,穷愁潦倒地度过了十数年的时光,1918年后其自创的画风逐渐被社会承认,但莫迪里阿尼仍然拒绝从绝望和放荡的泥潭中爬出来,几乎每天都要喝得烂醉如泥,终于在1920年溘然长逝。莫迪里阿尼喜欢描绘高度变形的人物形象,以女子“天鹅式的长脖子”而闻名于世。这些形象大多赏心悦目,在构图上和色彩上都有很好的控制,具有和谐之美,这些画是如何在醉酒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这一直是令史家头痛的谜题。(P16-4A,P16-4B)
关于莫迪里阿尼的影片有《蒙巴尔纳斯19号》,在这部法国导演雅克·贝克导演的影片中,钱拉·菲利浦演活了这位命运多蹇的天才。这部影片获得了激进的电影大师戈达尔的赏识。

迭戈·里维拉 Diego Rivera(1886-1957)
声名显赫的拉美画家里维拉曾经尝试过立体派和抽象派,但在壮年时毅然转向挖掘祖国墨西哥的传统文化,歌颂伟大的拉美人民。他糅和了古典画法、马雅和阿兹台克的古老画风、以及西方现代诸流派的技法,创造了一种属于自己,也属于左翼进步力量,属于拉美人民的,富于装饰性和宣传性的画风。
在2000年的美国影片《摇篮还要摇》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位艺术家开朗、正直、幽默的性格。(P16-5A、P16-5B)

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1928-1987)
兼有油画家、版画家和电影制片人几重身份的安迪·沃霍尔是按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红人。他提出了“艺术不必手工制作”的著名主张,最有名的作品是大批制作的玛丽莲·梦露丝网版画,这些画组成的“版画走廊”探讨了大众文化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成为波普艺术运动中的最强音。
1996年的美国影片《我射杀了安迪·沃霍尔》表现了一个希望安迪·沃霍尔买下自己的电影剧本,却履履不能如愿的女人一怒之下射杀了这位先锋人物的故事,影片从海报到影像都具有波普艺术的味道。(P16-6A、P16-6B)

弗瑞达·卡洛 Frida Kahlo (1907-1954)
这位墨西哥女画家的作品中,幻觉和想像如野马狂奔。卡罗曾经是托洛茨基的情人,后来嫁给了墨西哥画家里维拉,他们的婚姻生活骚动不安。在20世纪40年代后,女画家的脊柱出了问题,但她仍然作画不息,一直到生命的终结,画作的主题从超现实主义的想像变成了对神的礼赞。
还未上映的美国影片《弗瑞达·卡洛》由著名影星塞尔玛·海耶克主演,将在观众面前展现卡罗传奇的一生。(P16-7A、P16-7B)

埃尔·格列柯 El Greco(1541-1614)
格列柯是个虔诚的基督徒,画作多是宗教题材。他以很大的明亮色块和拉长的形体表现严肃的精神性主题。这在当时文艺复兴的世俗化氛围中无疑是一种反潮流的风格,但400年后,格列柯的平涂技巧和精神主题却正好投合了现代画家的口味,使格列柯成为对现代流派影响最大的古典画家之一。研究表明,格列柯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这更增加了现代人对他的兴趣。
1963年,梅尔·费雷尔在影片《埃尔·格列柯》中,再现了这位大师不平凡的绘画生涯。(P16-8A、P16-8B)

杰克逊·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 (1912-1956)
抽象画法在康定斯基等人手里已经表现得相当成熟,但到波洛克这里才真正显示出其疯狂的魅力。波洛克创造了各种极端的画法:以戏剧化的狂暴将颜料泼洒到画布之上;用棍棒或刀子沾染颜料,再甩向钉在墙壁上或铺在地板上未完成全展开的画布;把砂子和玻璃碴随便抛洒在画布上。他作画时在房间中不停地走在走去,并且把这种行动看作是绘画的一部分,这使其风格获得了“行动艺术”的称号。但这并不是说波洛克的行动大于艺术,在其作品中,我们仍能够感到一种清新、和谐而又丰富的美感。波洛克使美国绘画第一次拥有了一种完全独特的视觉语言,为美国成为战后视觉艺术中心立下了汗马功劳。波洛克的一生是悲剧性的,因为一直怀疑自己艺术的价值,波洛克性格孤僻,迷恋酒精,直至最后被车撞死。
在2000年的美国影片《波洛克》中,美国实力派影星埃德·哈里斯成功地塑造了这个孤独而又疯狂的开拓者,因此而获得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P16-9A、P16-9B)

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
速写风格的清晰勾线和富有光感的色彩运用使劳特累克的画作仿佛杜米埃和印象派的杂交。这位少年身残的画家喜欢和下层人士来往,敏锐的感觉使他得以同时捕捉环境氛围和人物的心理世界。不过,他所画的人物总是比实际上看起来丑些,成为作者愤世疾俗情绪的“受害者”。
在1953和2001年的两部《红磨坊》中,劳特累克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可惜这两部影片都算不上成功。(P16-10A、P16-10B)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Jean-honore Fragonard(1732-1806)
这位18世纪的画家画风甜美细腻,可以说达到了洛可可风格的极致。
1989年菲利浦·勒居埃的影片《两个弗拉戈纳尔》根据画家的名画《洗衣妇》的主题,设置了洗衣妇玛丽安娜作为女主人公,为影片引入社会画卷,注入浪漫情调。(P16-11A、P16-11B)

潘玉良(1902-1977)
这位中国近代女画家幼时父母双亡,13岁即被卖入烟花楼,受尽凌辱,1916年被革命党人潘赞化赎出并与之成婚。之后受邻居的影响开始学习文化和绘画,1918年以素描第一名、色彩高分的成绩考入上海美专,之后考入法国国立里昂美术学校和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1925年以毕业创作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罗马奖学金,进入罗马皇家美术学院,之后其作品两次获得国际大奖。潘玉良把中国传统和勾线画法和当时流行的印象派技法融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她笔下的人物多表达出强烈的情感,而女性没有层次感的红艳嘴唇是她画作的商标。
大陆香港合拍的影片《画魂》由著名影星巩俐主演,影片以大量的篇幅表现了潘玉良从妓女到画家的过程,观众对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和影片中的裸体镜头津津乐道,却并没有意识到主人公是一个多么杰出的画家。(P16-12A、P16-12B)

文森特·凡·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有人把凡·高归于印象派,有人把他归于表现主义,其实凡·高不属于任何派别,凡·高就是凡·高。平凡的题材、明亮的色彩,旋转的笔触,凡·高的每一幅画上都带上了自己的商标。凡·高的人生有着太多的诡谬之处:他有着渴望拥抱一切人的热情,却连亲近的朋友都无法和他友好共处;他像个圣徒一样希望解除世人的苦难,却被认为是反社会的怪人;他的画在生前无人问津,在死后却价值连城,其复制品比“可口可乐”的广告还要常见。凡·高同时拥有着最富亲和力的画作和最富戏剧性的人生,没有理由不成为最为公众熟知的艺术人物,以至于在中国的任何一个乡镇都有不少人知道凡·高,说起他的名字就像说“蛋糕”一样自然。
凡·高是电影业的宠儿,他的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在1956年文森特·米内利导演的《苦命的凡·高》中,柯克·道格拉斯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凡·高的形象,并以“微妙的方式”暗示了凡·高和高更之间的同性恋关系。在黑泽明的影片《梦》中,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客串了一把凡·高的形象。在1990年法国著名导演莫里斯·皮亚拉执导的《凡·高》中,摄影师用电影画面成功地模仿了凡·高绘画给人的感觉。最有意思的是加拿大儿童片《我与凡·高》,在片中一个小姑娘在梦中的凡·高的鼓励下追回了自己的画。
(P16-13A、P16-13B)

让-米歇尔·马斯克耶特 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6)
草率勾勒的人物、手写的文句以及科学的数字图式,加以丰富的色彩拼凑在一起,巴斯克耶特的画似乎比任何经典画家的作品更契合于我们这个纷乱的时代。从纽约嬉皮士的涂鸦起家的巴斯克耶克在80年代迅速大红起来,流星似地迅速建立起国际声望,但不久死于吸毒过量,年仅26岁。
1996年米拉马克斯公司的影片《巴斯克耶特》以纷乱的色调和激越的摇滚表现了这位画家奇特的一生。(P16-15A,P16-15B)

唐伯虎(1470-1523)
唐寅,字伯虎,弘治十一年(1498)中应天府解元,后入京会试,受考场舞弊案牵连下狱,
被黜为吏。于是伯虎绝意功名,藉诗画谋生,他泛取宋元诸家之长,笔墨细劲秀润,格调潇洒
清逸,行利兼具,雅俗共尝。唐伯虎性格狂放不羁,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传奇故事。
不过,我们了解这位画家,主要是因为星爷的影片《唐伯虎点秋香》。这部影片主要讲的是
画家业余时间做成的一件小事:化身为唐伯虎的敌人打入仇家内部,只因为看中了府里长相酷
似巩俐的丫环“秋香”。在求爱的过程中,唐伯虎不但表现了绘画的绝技,更显示出其在曲艺
、武术、气功等方面的多项才能,最终抱得美人归。《唐伯虎点秋香》塑造了电影史上最神气
的画家形象,并且给了本文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
(P16-14A、P16-14B)

⑸ 美国一部关于四位著名画家的电影

毕加索的奇异旅行

中文名称:毕加索的奇异旅行
英文名称:the adventures of picasso
别名:Picassos äventyr
导 演: Tage Danielsson
主 演: Gösta Ekman
Lena Olin
Jytte Abildstrøm
Lissi Alandh
上 映: 1978
dvd发行:2003.10
地 区: 瑞典
对 白: 瑞典语/英语 /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芬兰语/俄语
评 分: 7.6/10 (501 votes)
颜 色: 彩色
声 音: setero.mp3
时 长: 106分钟
类 型: 喜剧
分 级: 芬兰:K-8 / 瑞典:7 等
简 介:
毕加索年少时就已经表现出超常的绘画技艺了.而且被送到马德里艺术学院学习.但成为画家后却不得不在巴黎过着贫困的生活.一天他被一位美国的百万富翁发现开始有了生计,挣了点钱.但是他的绘画才能却因为整日做些如给盘子陶器等绘彩的事情而埋没.但不就他又认识了20世纪20年代的一些名人如希特勒.邱吉尔等.从此他的的生活充满了冒险.刺激.快乐.....
这部影片采用9种语言拍摄,很多语言都是双关语,如在一个国家是这个意思,但到了另外的国家却变成别的含义.因此对于广大的语言爱好者就很有观赏研究价值.是很难用某一种语言能达到这种效果的.

⑹ 一部外国电影,男主角是个画家,不得志,在酒吧喝了一种酒后(电影的名字就是那个酒的名字)碰到个女神。

曙光女神

⑺ 描写关于画家的电影

《我的左脚》《梵高·传》

⑻ 默片时期的著名电影艺术家要五名

阮玲玉、乐蒂、夏梦、蓝苹、凌波等

阮玲玉

人生如戏。

化妆间,一个人对着镜子,慢慢地抬起右手,画眉。

从后台一路奔波,在幕后悄悄凝望等待开场,再走过连接幕后和舞台的虎度门,你不再是你自己,你已经成了戏中人。

阮玲玉就活在戏中。1936年3月8日,就在今天上海的新闸路沁园村9号,阮玲玉徘徊在自己的家里,也徘徊在生死的边缘,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她在平日里最喜欢吃的八宝粥里放下三瓶安眠药,她选择的是永远的安睡和心境的安宁。

阮玲玉是整个中国电影默片时代的超级明星,她的一颦一笑中散发了当时上海的优雅气息,从处女作《挂名夫妻》开始,先后拍摄了《自杀合同》、《故都春梦》、《野草闲花》等29部影片。1930年5月,《影戏杂志》举办“电影明星选举”中,阮玲玉以6179票当选第一名,这个时候的巨星胡蝶也仅仅得票3784票,然而所有的这些没有给阮玲玉带来所谓的幸福。

25岁的阮玲玉最终死在舞台上,没有能从虎度门退回来。“我死了,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好快乐。”,她把遗书留给了下来。她活在公众的目光中,活在媒体的报道里,活在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唯独没有活在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中。

你认识这些人么?你见过这些电影画报和美人照片么?如果你年过80,并且曾经做过追随时尚的年轻人,相信你给出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她们都是解放前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胡蝶、乐蒂、蓝苹……一代名伶,估计不少都已经香消玉殒,这里留下的是她们人生最美的时刻。

乐蒂

“古典美人”乐蒂小姐(1937-1968)以31岁的芳华离世,她从影的15年间,共计参演过44部电影。虽然短暂了些,但凭借着她独一无二的古典韵味及精湛演技,影坛至今仍无人能取代其特殊的成就及地位;与世长辞几十年后,仍能令无数老中青影迷心心念念魂牵梦萦的魅力,可谓永不停格的一则传奇。

夏梦

有“上帝杰作”之美誉的夏梦,曾经是长城电影公司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与石慧及陈思思合称“长城三公主”。在中国内地观众最早看到的香港电影中,夏梦主演的《抢新郎》《董小婉》和《故园春梦》无疑成为了代表作。而与今天的香港女影星相比,美丽高贵且多才多艺的夏梦至今无人能敌。

蓝苹

在三十年代,一个年轻女演员开始在上海崭露头角,她先后主演了几部进步电影,但她自己却经历了被捕和婚变等戏剧性的变故,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后,她做了一个改变她一生、也改变几十年中国现代史的决定:去延安。

她在做女演员的时候叫蓝苹,她去了延安后叫江青。她在1981年1月25日被判死缓时,估计许多现在读到这篇文章的小朋友们,都还没有出生。

蓝苹给世人留下了《自由神》、《都市风光》、《狼山喋血记》、《联华交响曲》、《王老五》五部电影,在过去几十年里的中国,只有极少数人可以看到这些电影.

凌波

凌波原名君海棠,英文名Ivy,福建省人,香港黄梅调歌唱电影的代表人物。十四岁以「小娟」的艺名开始演出厦语(即闽南语)电影,外销台湾及东南亚各地。

凌波於1962年开始演出国语片,大部份均是反串男装演出的黄梅调电影,她亦因此成为此类电影的代表人物。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七仙女》(1963)、《花木兰》(1964)、《宋宫秘史》(1965)、《西厢记》(1965)、《鱼美人》(1965)、《三笑》(1969)等等,其中以《梁山伯与祝英台》最著名。此片在台湾上映时轰动全岛,连映数月不辍,凌波因此荣获第二届金马奖「最佳演技特别奖」。据说由於凌波是以女扮男装演出,不便领取「最佳男主角奖」,於是评审当局巧立「最佳演技特别奖」名目以赠。时至今日,台湾传媒提到凌波,无不以「梁兄哥」呼之,可见《梁山伯与祝英台》余威犹在。

凌波也拍过不少非黄梅调电影,著名的有:《万古流芳》(1965)、《烽火万里情》(1967)、《明日之歌》(1967)、《哑巴与新娘》(1971)等等,此外,凌波亦曾以《花木兰》及《烽火万里情》两部电影荣登金马奖影后宝座。

七十年代凌波淡出影坛,1989年举家移民加拿大至今。

李丽华

河北省人,香港国语影坛的中流柢柱,有「影坛长青树」的美誉。父母均为京剧名伶,李丽华因而深受薰陶,曾随名伶章遏云学艺。1940年从影,拍过一百二十多部电影,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例如:《假凤虚凰》(1946)、《误佳期》(1951)、《小凤仙》(1953)、《雪里红》(1956)、《杨贵妃》(1962)、《武则天》(1963)、《□惜姣》(1963)等等,又凭《故都春梦》(1966)及《扬子江风云》(1969)两部电影荣膺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李丽华多部作品中,以《小凤仙》最为人熟悉。据说李丽华为其角色小凤仙设计了多套戏服,该批戏服在电影上映后竟然广受观众欢迎,竞相仿造,一度成为东南亚的流行服饰,号称「小凤仙装」,传为影坛佳话。

李丽华1973年退出影坛,移居美国。夫婿严俊也是国语片的著名演员兼导演。

胡蝶

胡蝶的表演生涯一直从二十年代末延续到六十年代,然而,她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三、四十年代。

三十年代初,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她把一个忍受丈夫虐待与压榨而毫无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几分愚昧的女性刻画得相当成功。在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受到好评。她主演的《姐妹花》是她表演艺术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饰演有着不同生活道路的双胞胎姐妹大宝、二宝,把两个身份悬殊、性格各异的女性刻画得非常成功。这部影片三十年代在国内打破国产影片有史以来上座率的最高纪录,后来到东南亚、日本、西欧诸国演出,也大获好评。胡蝶饰演过娘姨、慈母、女教师、女演员、娼妓、舞女、阔小姐、劳动妇女、工厂女工等多种角色,她的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表演上温良敦厚、娇美风雅,一度被观众评为“电影皇后”,胡蝶横跨默片和有声片两个时代,成为三、四十年代我国最优秀的演员之一。

林黛

林黛,原名程月如,英文名Linda,香港历史上最著名的国语片女演员。1934年出生于桂林,原籍广西宾阳,1949年随母来港定居,翌年被星探发掘,加入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成为基本演员。1951年,转投永华电影公司,拍摄了第一部作品《翠翠》(1953),一炮而红,成为当时两大电影公司电懋和邵氏的争夺对象。 林黛拍了很多等风格、形式截然不同的电影。其中《金莲花》、《貂蝉》、《千娇百媚》及《不了情》几部电影更令她四度成为亚洲影后。林黛曾与多位圈中人恋爱,1961年与曾任云南省长龙云的儿子龙绳勋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但后来林黛与丈夫感情破裂,1964年7月17日,林黛在寓所服食过量安眠药兼吸入煤气自杀,失救而死,年仅三十岁。当时她尚有两部电影《宝莲灯》(1965)及《蓝与黑》上、下集(1966)未及完 成。这两部电影也成为林黛的最后遗作。

主要作品:

《金莲花》(1957)

《情场如战场》(1957)

《貂蝉》(1958)

《云裳艳后》(1959)

白虹

尤敏

⑼ 电影的名字 外国片 一个画家 一个女仆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开放分类: 娱乐、电影、影视、艺术、影片

中文片名:《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英文片名: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导 演:彼得-韦伯

领衔主演:科林-佛斯--饰维梅尔

斯嘉丽-琼森--饰葛丽叶

“我要画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样子,葛丽叶,仅仅只是你。”——维梅尔

“我逼迫自己直视他的眼睛,觉得自己燃烧了起来,一阵阵热流在我的体内扩散,虽然如此我依旧凝视着他,我的心脏跳得很快。他在画我了……”——葛丽叶

葛丽叶出身贫寒,为了生计,去给画家维梅尔做女佣。在维梅尔家劳作的过程中,她不知不觉地爱上了男主人,并且用自己的艺术天分和为人深深影响着维梅尔的创作。同时,葛丽叶必须在好色的画商、一家之主的老夫人、嫉妒的少夫人以及不懂世事的孩子间周旋,但最终因为身份地位的悬殊,此情终了……少女离开豪门,与一个屠户结婚

看点:

灵感来自古代名画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十七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绘画大师杨·维梅尔(Jan Vermeer)的重要成就,这张画以神秘的黑暗为背景,衬托少女侧身回眸、欲言又止、似笑还嗔的情貌。凭此微妙的特征,《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一书的作者崔西·雪佛兰寄情笔墨,大笔挥洒出女主角葛里叶的现代女性特质,小说并没有演变为好莱坞大片里丑小鸭变天鹅的传统套路,葛里叶虽然获得了维梅尔的心,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但是最终落得满身是伤,退出朱门,返回幽巷的旧居,淡出出焦黑的画布后,嫁入屠户,坚持自己的选择。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一书作者崔西·雪佛兰,一九六二年出生于华盛顿首府,一九八四年迁居英格兰,一九九四年她从英国东安哥拉大学毕业后,获得创意写作硕士学位。崔西与丈夫及儿子居住于伦敦。她希望能看遍维梅尔一生中所完成的三十五幅画作的真迹(如今她已看过二十八幅)。《戴珍珠耳环的女孩》以过去时代女人试图突破环境限制、改变自身命运为描写主题,加上作者对维梅尔的透彻研究,使得该书在美国图书排行榜上高居不下。

一直钟爱历史题材的英国导演皮特·韦伯深深地被其吸引,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终于借助小说的力量把大师的一幅名作,演绎为一场感人至深的爱情电影。

女主角众望所归

饰演女主角葛丽叶的斯嘉丽·琼森是出色的美国女演员,虽然年纪不大,却获得了颇多荣誉。早在12岁时,斯嘉丽就曾获得美国独立精神奖,她19岁时因《迷失东京》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了“逆流单元”的最佳女演员奖。她还参演过《马语者》、《缺席的人》等大作。算起来,斯嘉丽·琼森迄今为止已荣获过10多个重大的表演奖项。而导演皮特·韦伯和同名小说作者崔西·雪佛兰执意要求斯嘉丽·琼森出任女主角。导演皮特·韦伯对此解释道:“我们选择她,是因为她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斯嘉丽·琼森瘦削的脸庞和忧郁的眼神,蕴涵着一种孤独和反叛的魅力。这和影片女主角葛丽叶的性格特征很相符。”而影片上映后,斯嘉丽·琼森已经获得了本届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她将与妮可·基德曼争夺金球奖影后。

英国人一贯擅长此种古装题材的大制作,多年前的《恋爱中的莎士比亚》令人拍案叫绝由此捧红了甜姐格温尼斯帕特洛。同时也成就了片中的配角汤姆·威尔金森,受过舞台训练的英国性格演员汤姆·威尔金森(Tom Wilkinson),自从70年代中期以来就开始活跃于英国影视圈。他擅长于饰演那些感情上受到压抑或者自命不凡的男人。1997年的《一脱到底》(“The Full Monty”)让他斐声国际影坛。威尔金森在银幕上塑造了不少闪光的配角形象,越来越受到圈内人士的肯定。 不过遗憾的是此次《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一片中,老哥还是配角上场,甘为人梯。主演美术大家维梅尔的是性格小生科林·菲尔斯,他的星路历程也不是特别顺利,曾有人戏称其为休·格兰特的超级替补。好在此小生在电影《布里奇特·琼斯的日记》以及电视剧《傲慢与偏见》中的精彩表演当仁不让地成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里的男一号。

情节互动精彩异常,导演刻画细致如微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一片中葛里叶与维梅尔的互动是精彩之处。史上的绘画大师向来倾重男性,名肖像又以女性出头,两者间在本片中的碰撞一发而不可收拾,饶是有趣。目不识丁的葛里叶在维梅尔指导下,迅速掌握色彩图谱,更以本身的灵性聪颖,谙熟绘图透视及构图法,反过来点拨维梅尔。值得注意的是,少女鲛泪般的珍珠是绘画构图的重心,亦是本书不可忽视的隐喻。维梅尔的命令下,葛里叶唯命是从地以热针穿耳洞,挂上富贵象征的珍珠耳环,连那看不到的另一耳垂亦要如此,这深深触及到了她心灵的底限:维梅尔终究还是绕到图画的背面,隐隐掌控少女怀春的情绪波动。但她拒绝被豪门或不伦之恋收编,坚决维护自己在维梅尔眼中并不存在的人格。

导演皮特·韦伯恰恰看中了这部没有战争、篡权夺位、血腥杀戮等浩大题材压得人肾上腺亢奋的轻量级历史小说,影片著重刻画了原书中力图表现的少女情爱思维的变化,及其自身命运的挣脱。导演以细腻的影视语言、流畅的情节安排、精细的历史重塑,还原了三百年前荷兰小镇台夫特(Delft)的风土民情,牢牢捉住观众的脾胃。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导演彼得·韦伯是英国人,第一次参与电影是在一个哥们儿拍的女同性恋短片中当剪辑,后来导演过几部电视片,本片是他第一次拍大电影,用瑰丽影像再现三百年前的荷兰小镇。

阅读全文

与电影画家名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好莱坞华人电影音乐 浏览:568
2022大年初一准备上映那些电影 浏览:871
好看免费的动画片大全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19
有关八年级上册英语电影观后感 浏览:11
英文电影句子剪辑 浏览:574
扭转乾坤完整版电影 浏览:84
好看刺激的军事电影大全 浏览:170
兔子做主角的电影 浏览:572
手机电影导航网站 浏览:102
电影常用英语台词 浏览:189
电影天生一对英文积累 浏览:498
大兴力宝广场电影院 浏览:31
唐人街探案电影3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 浏览:330
末代皇帝电影版大结局 浏览:247
积极向上的电影有哪些英文 浏览:899
这一部电影太精彩了的英文 浏览:934
赛尔号大电影7制作公司 浏览:228
印度电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浏览:984
恐怖电影男主角叫诺基亚 浏览:363
十二勇士中文版电影完整版 浏览: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