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佛普拉斯》——一场黑白戏剧
在影片之前可能部分人都不了解黄信尧,但是影片一旦开始,观众立马就认识了这个男人。操着一口台湾方言但却不夹杂任何情绪,完全对影片中所有人物进行冷漠描述。于是我们似乎一开始就被他带着进入了一场带有戏剧性色彩的彩色与黑白不断颠覆的故事里。
影片一开始的铸佛、偷看行车记录仪、启文与pula汽车作爱、神秘的吴女士、住在海边的释迦,看似互不相关的几个人都与肚财和菜谱联系在一起。导演一开始着力刻画的肚财和菜谱像是两个沉迷于情色不知疲倦的男人,但随着二人胆子越来越大,他们开始尝试新的录像,这就引发影片高潮的到来。当他们看到启文将吴女士拽在大佛前又被生生打死,两个人的面部表情只能用木讷来形容,而后,当启文的假发掉在地上的时候。此刻面对着屏幕的观众所能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震撼了,一个平时为人谦和的艺术家在自己设计的大佛前刚刚拜完就展开杀戒,真是莫大的讽刺。当然,本片从色调上和口述上的语气就能够得知导演的野心,影片绝对不仅仅是围着这一个讽刺点。在每个小高潮之间导演把整个影片的情绪基调把握的十分巧妙。影片中最显得有趣的一幕应该就是肚财与店员骑车的那段戏,演员叫嚣着“反正是黑白片,看不出我骑的是粉色。”这时候导演像是搞怪一番把车的粉色凸显了出来,在那一瞬间观众甚至觉得自己看到并不是一部黑色幽默,而是有趣的时而出现点彩色的黑白电影。而黑白与彩色的区分,在菜谱和肚财观看行车记录仪的时候,就已经表明。黑白与色彩,只是平民与有钱人观察世界的区别。
在保安室里,肚财是最能逞能的地方。而这里也是最能暴露菜谱个性的地方。永远在肚财的教唆下去偷行车记录仪来看,这也为接下来启文和菜谱的讲话的性格埋下伏笔。面对凯文质疑时低着头不敢讲话,甚至在小叔面前也依旧无法插嘴。启文其实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对待菜谱,启文只是威吓几句,然后给他母亲安排住院其实菜谱就已经不敢讲出去了。而肚财就成了威吓菜谱的手段。影片中没有交代是谁谋杀的肚财,但其实大家都可想而知。但导演巧妙地地方在于他再一次展示了自己黑色幽默的技巧,伴着欢快的音乐俯瞰水沟里面,随着空饮料瓶、拉货车、麻袋的不断出现观众已经感知了接下来的场面会有血腥和恐惧,但导演最后呈现在画面的却是盖着白布划着白线的尸体。一切的一切,两起案件,都像是儿戏一般,像背景乐一样轻松。
导演一开始就说,我会在某些时候出现,来讲讲自己的观点。这句话最恰当的地方就是凯文与pula在车震的那场戏。在含混不清的时候同一个名字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大佛,一个是贱人。你会惊叹于导演的企图,原来整个电影就是一场戏剧。而这个大佛在最后拿到万人面前祭拜,却不知大佛体内有着怎样的黑暗。你可能会感叹这个时候在整个影片的戏剧性的荒谬中加了绝望,但你的绝望又似乎被一声一声的敲击声打醒。你渴望女人醒来揭示罪恶,但你又马上想到女人已经在里面呆了一周多了,你能看到的只是更加绝望,这时屏幕黑暗,仿佛我们也处在大佛之中,里面是暗无边际的黑暗,外面却是万人仰慕。
Ⅱ 黄信尧导演,我爱你!
我爱他,我没睡他,我只是很喜欢他的一部电影——《大佛普拉斯》。这部电影目前在豆瓣上获得了8.5的高分,由黄信尧导演,原是纪录片导演,执导的《大佛》短片入围了当年的金马最佳短片,后被业内大佬相中,成为《大佛普拉斯》的主创。电影描绘的是台南社会不同阶级的生存现状,其实也是我们的生存现状。
电影中的主角肚财和菜埔,肚财以拾荒为生,菜埔是佛像工厂的守卫。他们通过调出佛像工厂老板黄启文的行车记录仪,窥探到了有钱人奢靡的生活。黄启文情人无数,生活丰富多彩,而低贱如肚财、菜埔,只能听听声音过过瘾。但哥俩的舒坦生活随着一桩凶案的发生戛然而止。黄启文恼羞成怒,杀了纠缠不清的老情人叶女士,将尸体藏在为护国法会而造的佛像腹中。这一切,被行车记录仪记录了下来,而屏幕前的肚财和菜埔,目睹了整个行凶藏尸的过程。
作为目击者的肚财和菜埔,并没有选择报警,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自己根本不是政商两界通吃的黄启文的对手。后来,叶女士的家人报了警,黄启文作为首要嫌疑人被带回警局问话,没多久当地的副议长就杀到警局,痛批警局上下,黄启文被当场释放。精明如他,很快搞清楚肚财和菜埔偷看记录仪一事,于是做掉了肚财。警方给出的死因是酒驾,但谁都清楚,肚财不喝酒,更没钱买酒。不过,一个拾荒者真正的死因没有人会在乎!菜埔知道肚财并非意外死亡,他希望自己被做掉之前,能妥善安置好自己年过八旬的老母。然而菜埔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黄启文没做掉自己,还把他的母亲接到医院里治疗。黄启文心知菜埔胆小如鼠,还记挂老母,对自己根本构成不了威胁。让一个孱弱的人闭嘴,给点蝇头小利远远比杀掉他成本更低。
《大佛普拉斯》所要呈现的,不仅仅是入木三分的讽刺,更有一种深刻的反思在里面。比如导演旁白:我想虽然现在是太空时代,人类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肚财和菜埔窥私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探索别人的内心。谁能料想生活中玉树临风的黄启文,背地里玩弄女人,杀人藏尸,搞同性恋,还是个秃子!但人无法一直通过窥私来了解他人,因此,对于他人的内心,我们永远是不可知的。电影的隐喻也很值得琢磨,比如黄启文和美女云雨的时候,美女兴奋的大喊:"叫我Puta." Puta在西班牙语中,是贱人的意思,而与它发音极为相似的Buddha,却是佛陀的意思。这是否在说,佛与魔,只在一念之间?
《大佛普拉斯》平实刻画生活,以近似白描的手法,展现了阶级的分化,人内心的孤独,边缘群体的失语......很黑,很真,很爱。好的电影总会让你一遍遍的咀嚼、回味,引发观众对社会、人性、道德等深层思考。
Ⅲ 《大佛普拉斯》
1、现在已经是太空时代了,人们可以搭乘太空船到达月球,却永远无法探索人们内心的宇宙。
2、对他们来讲,不论是出太阳还是下雨都会有困难,但他们没办法去想生命的困难,因为光是生活里面就有解决不完的困难。社会常常在讲要公平正义,但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应该是没有这四个字,毕竟光是要捧饭碗就没力了,哪还有力气去讲那些有的没的。
3、人家有钱人出来社会走跳,三分靠作弊,七分靠背景,你后面有什么?香蕉、芭乐、凤梨,还有莲雾。
4、穷人的世界是黑白的, 有钱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
5、敢做别人不敢做的,敢赌别人不敢赌的,他的人生也是这样赌出来的。
6、我想他应该是慢慢理解,肚财现在死了并没什么不好,起码在他死的时候,在地上还能画出一个人形。
7、释迦不是那种头发长长身体臭臭的流浪汉,他每天都把自己弄得很整齐,村子的人也都认识他,但没人知道他的过往,三年前的某一天他就突然出现,在这没人用的海防卫哨住下来,有人说他以前是船员,也有人说他被抛弃因而发疯,更有人说他杀过人,也有人说曾经看过黑头车来探望他,释迦真的是个很神秘的人,连他唯一的朋友肚财也只知道它是一个晚上需要听着海浪才睡得着的人。
8、说来真奇怪,就在阿弥陀佛之后,整个工厂气氛和士气都不一样,大家都突然动起来本来坐着的都站起来,本来站着的也都爬上去,大家拼命的程度就和启明一样把明天的气力今天就把它花光光。
9、他每天都很忙,忙的事情就是到处逛一逛,逛的地方比警察还大,逛的比村长还努力,但人与人之间很奥妙,村子里很多人,但释迦再怎么逛,认识的也只有肚财一个朋友。
10、肚财平常时很少来这个地方捡回收,但今天不知为何却跑来这,就像是命中的牵引,让他遇到一位失志的人,在肚财和他相遇之后,他就消失在这个世间,肚财是他最后看到的,也是最后和他讲话的人。
11、隔天早上肚财在圳沟里被发现,警方在他身上验出很高的酒精值,表示他应该是喝酒醉出车祸的,但我们听到的大部分都是喝酒醉撞死人,肚财应该是中华民国在台湾少数喝醉酒被撞死的,而且村子的人都知道肚财是不喝酒的,就算说他要喝也没钱喝到不省人事。
12、肚财:“男人骑什么粉红色的摩托车,难怪你都交不到女朋友。 ”土豆:“你是在靠北什么,这电影是黑白的,你不说别人是看得出来吗。 ”
13、 “对他们来讲,不论是出太阳还是下雨,都会有困难。因为光是生活里面,就有解决不完的困难。社会常常在讲要公平正义,但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应该是没有这四个字。毕竟光是要捧饭碗就没力了,那还有力气去讲那些有的没的。”
14、 “像肚财这种不被社会认同,很难翻身的人,常常都会遇到和他一样在生活上出状况的人。他们都会想要帮助对方,但俗话说,当乞丐还养猫,自身都难保,如何保别人。”
15、 “我跟你说,你如果像这样在社会上打滚,你坟墓上的草已经长这么高了!你有分寸一点,要搞清楚社会规则!干你娘勒!”
16、 “那几天出了大大太阳,他去副议长的服务处领了一件选举过后没用的广告帆布。帆布上面是副议长刘三城‘一张票一世情’为民服务的表情。我想副议长不但重情义重粉味,为民挡风挡雨也跑第一。”
17、我想他应该是慢慢理解肚财现在死了并没什么不好。起码在他死的时候,在地上还能画出一个人形。向他这种孤独的流浪儿,应该是死了很久之后才会被人发现。那个时候尸体都烂光了,只能勉强在地上画出尸水的圆形。
18、平时畏畏缩缩的肚财只有来到菜埔的警卫室讲话才能嚣张,他这辈子可能只有在这尔坪半的货柜屋里才能找到一点点自信。
Ⅳ 人的另一面---台湾电影《大佛普拉斯》
曾赴美留学主攻艺术;现拥有台湾知名文化公司;和当地议员私交甚好,甚至连护国法会所用的大佛都交由他设计;四十几岁,妻女定居美国;几辆豪车轮换使用;员工嘴里的"好命人"。把所有这些标签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你对他会有什么想象?没错,他戴黑框眼镜,外表儒雅,为人谦卑。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叫黄启文。然而,你想不想知道他的另一面,想不想知道他每天开着豪车都去了哪里?
在一个下雨的夜晚,公司的夜间保安菜脯耐不住他唯一的以捡拾垃圾为生的朋友肚才的软磨硬泡,威逼利诱。拆下了黄先生奔驰车上的行车记录仪。至此,他们一发不可收,一天天,一点点看到了黄的另一面,也注定了肚才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行车记录仪记录的只是车窗外的风景,车内大多数时间都是沉默的。可是是什么吸引着菜脯和肚才每天都凑到电脑屏幕前呢?最开始他们听到了黄和一个大二女生暧昧又下流的调情后去开房的对话。惊叹的同时,无限满足了两个屌丝的偷窥和意淫。后来他们又知道黄现在交往的是一个叫Guicc的女孩。有时候没有新内容,他们也会反复听之前的。问题出在他们最后一次看记录仪,黄交往了近20年,曾为他堕胎的地下情人不甘再这样无名无份还要接受他不断找其他女人的事实,向他提出索赔,并以知道他是同性恋为由威胁恐吓。被激怒的黄一气之下将女友杀掉并藏于半成品的大佛中。这个过程被行车记录仪完整地录下,包括他的假发几次脱落。原来他是个地中海风格的秃头。
菜脯和肚才一夜没睡。老板的秘密在心里蒸腾翻滚,没有出口。就像是偷吃了鱼,刺卡在喉咙里,咽不下吐不出,更不能理直气壮地倒与外人。
聪明的黄发现了他们的秘密,并制造了一场肚才酒驾摩托摔死的车祸现场。菜脯呢,黄念他为公司看门十多年且为人老实,只以他的老母亲相威胁,留下了一条性命。而黄靠着强大的关系网逃脱了一切应受的法律惩罚。
艺术家,慈善家,出轨,情人,滥性,同性恋,杀人犯。这些很难放在一起的词汇在黄的身上集合了。
他受过艺术的熏陶,却没有滋养出高贵的灵魂。
他能雕塑出法相尊严的大佛,却藏尸于其身体之中。
你无法知道你身边的那个人都有哪些面。你也无法知道有多少披着真善美的外衣,行着假丑恶的勾当。
然而当菜脯去到已故的肚才居住的地方,竟发现了破财的房间里满是布偶娃娃。这是肚才的另一面。垃圾与娃娃。
所以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你身边的所谓底层,他们有着怎样瑰丽的梦想与干净透彻的灵魂。
影片的最后,众多僧侣手捻佛珠,诵经不停时,大佛里忽然穿出敲打声。
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依靠科技走入外太空,却无法走入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其实这是一部讽刺台湾社会的电影,但我更愿意从单个人的角度去看,去听,去读。
Ⅳ 《大佛普拉斯》:这部台湾电影揭露的社会现实,真实得令人害怕!
看国产电影,下意识的谨慎。
总怕遇到没有味道的电影,嚼不动,吞不下。
这部《大佛普拉斯》让我惊喜,看完久久回味,不能忘记。
2017年10月于台湾上映,豆瓣评分8.4,是台北电影奖最佳剧情长片5项大奖最大赢家。
该片是台湾纪录片工会常务理事黄信尧导演的首部剧情长片,讲述台湾乡镇两级分化的灰暗社会, 看完让人震撼,这好像是所有社会的现状。
电影采用黑白色调,只有行车记录仪的那一头,采用彩色画面,那是底层人民想象的权钱阶级的绚丽生活, 带有极强的讽刺意味。
菜脯、肚财和释迦,生活在乡镇的底层,他们属于方言的世界。
菜脯白天吹号子做兼职,正式的工作是在黄启文的工厂里当夜班警卫,有10年之久。
为人老实憨厚,耐心服侍家中老母,在搭老母从医院回家的路上,老母还带着吊瓶,这个画面让人泪流不止。 何以为孝,这和富裕没关系,大概就是用心的陪伴和照顾吧。
肚财以前被关过,无父无母,阿嬷死后,他就成了一个无根之人。
在小镇上靠捡垃圾维持生活,晚上经常来菜脯的警卫室,外面的世界里肚财永远在点头哈腰, 大概只有菜脯一人供他欺负吧。
面对要收缴他垃圾车的两个警察,肚财终于进行人生唯一一次反抗,却落得送进派出所,没了垃圾车还上新闻的下场。
肚财没有抱怨,继续生活,仿佛之前经历的那些已经和他没有关系。
释迦是三年前突然出现在小镇上的,住在一个没人用的海防卫哨里,没人知道他的过往,连唯一的朋友肚财也只知道他每天晚上需要听着海浪声才能睡着。
释迦和别的流浪汉不一样,他每天都穿得很整齐,骑着自行车到处逛一逛,十分努力和勤快。在电影中基本没有台词, 永远沉默 。
在肚财的唆使下,菜脯偷拿黄启文旧宾士车上的行车记录仪到自己的小屋中播放,他们好奇老板平时的风流韵事。
对于他们来说,那是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他们惊羡又无法触及的灯红酒绿的生活。 视频只有车窗外的景象和车内的对话声音,却足够令他们兴奋。
无聊的视频有时会让他们打瞌睡, 却也让他们忘记时间,不愿停下 。
在听到老板和大三学生乱搞时,他们激动不已,那些对话和娇喘的声音,满足底层人们的情色幻想。
他们偷窥成瘾,想要发现更多躲藏在黑暗中的秘密,想象着那些充满色欲的生活。
老板黄启文身在权力阶级,拥有着令底层人民羡慕的地位和生活。官场上利益纠缠,看人说人话见人说鬼话。
夜场中,放飞自我,发泄性欲。那种胡作非为的生活至少是底层人们想要而不得的。
终于,肚财和菜脯发现更大的秘密,老板将跟随自己多年的叶女士杀害。
这并不让他两兴奋,反而惊恐的不知如何是好, 像丢了魂似的。
人们都说他们是见到了什么脏东西。
人有偷窥欲,偷窥那些在台面上说不得做不得的事情,对躲在黑暗的事情充满好奇。
像肚财和菜头这样的人,偷看老板的行车记录仪,发现不干净的事情后,魂都丢了,估计是没想到原来黑暗里还有这等事情,让他们一时缓不过来。
这是他们无法想象的人生。
这次偷窥,改变了两人本就凄苦的命运。
肚财因酒驾出车祸而死,但村里的人都知道肚财是不喝酒也没有那么多钱喝醉的。
失去肚财的释迦,依然每天骑着自行车到处逛,但好像没有目的地。
菜脯不再当警卫,在黄启文旁敲侧击地威胁下过着心神不宁的生活。
肚财死去后,菜脯第一次走进肚财的住所,在这里他看到的是一个陌生的肚财。
屋子里到处都是肚财在娃娃机夹到的娃娃,作为一个中年男子,肚财很爱夹娃娃的理由是夹娃娃很疗愈。
还有那些肚财私底下收集的美女图片,都是从报废的杂志中找来的。
这些都菜脯感到陌生,他好像从未了解过肚财。
电影中有一个情节,电闪雷鸣的一个晚上,释迦在旁边一个露天的游泳池里洗澡,周围没有人,他安静的冲洗自己的身体,让我感受到强烈的孤独感。
或许那是底层人的内心,空空如也,了无生趣,安静而惘然,只有自己,没有妄想。
肚财就这样在几个熟知的朋友的目送下离开,好像什么都未曾留下,更没有多少人会在乎。这或许是那些底层生活的人们的宿命。
而“做错事”的有权阶级,或许一手遮天,继续过着平时那样正常的生活。
电影无比真实,让人深深感受到底层人民的无力感。
他们或许想象过改变生活,想要更好,可是刺骨的现实让他们很快明白。
这个世界,好像不属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