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鸡同鸭讲什么意思
“鸡同鸭讲”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无法沟通的状态。字面上来看,鸡和鸭是不可能进行有效交流的,因为它们的语言不同。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两个人因为文化背景、知识水平或语言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它强调了在交流中,双方必须找到共同的语言和理解方式,否则即便双方都有意沟通,也可能因为缺乏共同的语言基础而无法达成共识。
“鸡同鸭讲”在粤语地区尤为流行,这里有一句俗语叫做“鸡同鸭讲,眼碌碌”。这句话不仅强调了双方交流的困难,还隐含着一种无奈和尴尬的情绪。粤语短片《外来媳妇本地郎》中也借用了这一成语,通过歌词“鸡同鸭讲,眼碌碌”来表达角色之间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交流障碍。
成语“鸡同鸭讲”的近义词是“对牛弹琴”,两者都形象地描述了无效的沟通。而“鸡同鸭讲”的反义词是“志同道合”,强调了双方在目标和理念上的一致性,能够有效沟通。
“鸡同鸭讲”这一成语源于粤语地区,反映了语言差异导致的沟通难题。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反映,更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了解和掌握多种语言和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理解。
⑵ 天天粤语【鸡同鸭讲】
在广东方言中,有一个生动的表达方式叫做“鸡同鸭讲”(gai1 tung4 ngaap8 gong2),它形象地描绘了两个物种之间的沟通障碍,就像鸡和鸭之间无法理解对方的语言和观点。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在交流中由于语言、逻辑或立场的差异,导致无法达成共识或有效沟通的情况。
“鸭”字在粤语中带有独特的后鼻音[ng],这对于一些非广东人来说可能会造成发音上的困扰。实际上,普通话中也沿用了这个词,可见其广泛的影响。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许多上了年纪的长者,由于不太懂得普通话,去到茶楼与服务员沟通时,就可能面临这种“鸡同鸭讲”的困境,他们的交流往往会显得有些吃力。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然而,当这桥梁变得难以逾越时,我们往往会意识到统一语言和理解的重要性。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学习和尊重不同方言的同时,也应提升跨文化交流的技巧,让“鸡同鸭讲”的情况越来越少,让沟通变得更加顺畅和有效。
所以,无论是学习新的方言还是提升语言沟通能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记住,有时候,一句简单的话语可能会因为理解的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含义,让我们在交流中多一份理解,少一份隔阂,让“鸡同鸭讲”变成过去式,代之以和谐的对话。
⑶ 许冠文主演,讲的是两家对门开的烤鸭店的搞笑电影,叫什么名字
鸡同鸭讲 鸡同鸭讲 (1988)
鸡同鸭讲 导演: 高志森
编剧: 高志森 / 许冠文 / 马伟豪 / 阮世生
主演: 许冠文 / 许冠英 / 张艾嘉 / 卢冠廷 / 吴启华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1988-07-14
片长: Sweden: 95 分钟
又名: Chicken and Duck Talk
⑷ 请问 哪里有 (国语)鸡同鸭讲 下载
http://movieso.xunlei.com/search?search=%E9%B8%A1%E5%90%8C%E9%B8%AD%E8%AE%B2&restype=4&sortby=3&suffix=&lrc=false&page=1&id=1
希望好启祥我的回友搏答旁毕对你有帮助^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