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豆瓣评分8.2,这是一部斯皮尔伯格被忽略的史诗级作品
1993的《辛德勒的名单》和1998年的《拯救大兵瑞恩》,
毫无疑问是斯皮尔伯格电影生涯的巅峰之作,
同时也被誉为是反战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作品。
其实1997年斯皮尔伯格还有一部重要作品
——讲述19世纪黑奴血泪史的《勇者无惧》(又翻译作《断锁怒潮》),
当然,与上述两部电影相较,它在影史上的地位的确显得暗淡许多。
因为,这部电影有些生不逢时。
当年《泰坦尼克号》的问世,
让全球观众几乎都把目光锁在了这部奥斯卡大满贯得主身上。
影片最终颗粒无收。
但不可否认,这部《勇者无惧》也不失为一部史诗级的佳作。
豆瓣影友,也给出了8.2的高分。
本片根据纪实文学《阿米斯塔德号》改编而成。
故事讲述了以辛克为首的大批黑奴被从塞拉利昂,经过古巴中转再贩卖到美州,
由于“阿米斯塔德号”的船员错误估计了粮食和水源,为节约开支,
有一半黑奴遭到大规模处死。
于是黑奴计划实施暴动,以试图挟持船员将船折返南非。
改编者对于这个故事顺序如何安排,
其实对于电影的风格影响非常巨大。
它可以变成像《被解救的姜戈》那样的作品。
但斯皮尔伯格却大胆地将本应是高潮的暴动戏份放到了开头,
再通过倒叙的方式穿插讲述。
但这并不等于电影抛弃了一个好看的故事。
19世纪末期,美国北方废除黑人运动势在必行,
与南方发生激烈矛盾,内战面临一触即发。
这也是《阿米斯塔德号》和整部电影的叙事背景。
片中的重头戏,几乎都被押在了精彩的法庭辩论。
在黑奴等待判决期间,
西班牙女王,截获船只的美国海军,都想把这些被囚禁的黑奴视为自己所有。
也就意味着,无论他们被哪一方召回,最终都难逃被处死的命运。
而美国律师罗杰·鲍德温,联合废奴会领袖乔德森等等,
则不遗余力地为黑奴进行辩护。
不过他们所面对最大的阻力,是当时的总统马丁·范布伦。
因惧怕连任期间得不到南方民众的支持,同时爆发内战,
他不仅一再更换法官,
更将已经结案的诉讼上述到美国最高法院。
而审理此案件的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绝大多数都是反对废奴运动的“奴隶主”,
在形式不容乐观的前提下,
律师鲍德温和主张平权的前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
依然坚持与他们展开斡旋。
约翰·昆西·亚当斯作为美国第六任总统,
在历史上,其政绩虽然谈不上卓越,
但他却继承了父亲约翰·亚当斯的理念,
主张废除奴隶制,对平权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所以,《勇者无惧》从一开始的黑奴“抗争”,
进而演变到对当时美国的政治意识、司法形态,
人性罪恶等问题的抨击影射。
这,才是导演想要为观众展现的。
而影片的另一面。是通过最简单的人性角度去描写黑奴。
人类被囚禁后想要挣脱枷锁求生的强烈愿望和本能,贯穿始终。
但这一帧帧画面,却被斯皮尔伯格处理得极具艺术性,
也充分展现了斯皮尔伯格“以小见大”的本领。
譬如案件重审的坏消息传来,让辛克几近崩溃。
背后的雄雄燃烧的火焰,与人物内心的愤怒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对照。
耶稣基督像的出现与辛克读《圣经》的场景相互穿插,
为影片赋予了一丝希望的同时,也提升了批判力度。
代表故土的非洲紫罗兰,
让思乡的辛克久久驻足。
直至在法庭上,
并不会英语的辛克喊出那句响彻云霄的"give us free",显得深刻而又有力量。
这毫无疑问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
《勇者无惧》依然有《拯救大兵》和《辛德勒》关于救赎和博爱的主题表达,
其实这也是斯皮尔伯格向奥斯卡抛去的橄榄枝。
不过本片并没有为他带来预期的回报。
或许正因为如此,一年后的《拯救大兵》被处理得更商业化,
这似乎也是斯皮尔伯格在回应那些质疑他不懂将娱乐和文艺片融合的评论界人士。
但谁曾料到,
16年后的 同类型影片《为奴十二年》一举问鼎奥斯卡。
真是造化弄人~
恰巧的是,《为奴十二年》饰演所罗门·诺瑟普的切瓦特·埃加福特,
在本片中饰演了成为“自由人”的翻译。
不过奥斯卡影帝马修·麦康纳饰演的罗杰.鲍德温才是最重要的角色。
从开头贪名贪利的律师,到最后为正义坚持原则的卫道士,
人物转变得丝毫不露痕迹。
精湛的演技,导演的调度,都应记一功。
不过最出彩的还是安东尼霍普金斯。
他饰演的约翰·昆西·亚当斯,虽然戏份不多,
但他用教科书般的演技撑起了电影的后半段。
他为黑奴争取民主自由那段辩护甚是精彩,慷慨激昂,又不卑不亢。
这一段色厉内荏的演出,虽然最终没有为他赢得奖项(仅获得第70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但也应该被列入霍普金斯演绎生涯里有代表性的角色行列。
总而言之,斯皮尔伯格并没有把本片拍摄得晦涩难懂,想必他还是顾及了全世界观众的口味。
所以把焦点放在了追寻自由,反抗压迫的基础之上,
当辛克挣脱锁链,迷惘又乐观地面对未来发生的一切时,
你很难不被影片的力量和温暖所感染。
㈡ 大家觉得韩国电影《熔炉》应该如何看待
我对于这部电影,我看过几遍之后还是会被悲伤绝望的“校长性侵女童案”剧情虐到。
在韩国社会引起震荡,在民众呼吁下,光州案件被重新审理,涉案人员被重新起诉、量刑。这部电影还促使韩国政府重新修订一系列法律,加大对残疾人和未成年人性侵害案件的惩罚力度,制定了《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又称《熔炉法》。这部电影结尾传达的微弱希望,终在现实中引发了蝴蝶效应,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熔炉》最后的台词——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令人泪崩,但我宁愿相信,电影要说的潜台词是——我们一路奋战,不仅是为了改变世界,也是为了让世界改变我们。
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影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 “我完全不顾父愿,甚至违抗父命,也全然不听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阻。我的这种天性,似乎注定了我未来不幸的命运”——《鲁滨逊漂流记》——另一部我们耳熟能详的冒险传奇。 在“漂流”开始之前,两位主人公似乎有着相同的境遇:身处本国社会上层、与父亲有价值观冲突、与母亲相对亲近却得不到实质的精神支持、有朋友但不足以让自己坚定下来……
于是,“心理逃离”这个词跳跃出来,这个词也是解读《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疑问的第一把钥匙——为何狂风骤雨、惊涛骇浪之后,只有“派”一个人活了下来?(鲁滨逊也是如此)——当人无法在周遭的世界被认同,便会从人群中“心理逃离”出来,独享自己的精神世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给了“派”一次机会,让他得以尽情折腾。
既然是内心世界的畅游,对于这个终日奇思妙想的“派”,对于我们所能承受的抽象,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他的出发也许根本就没有他的父母、兄长这回事!——这根本就不重要。
相反,当“派”被大浪卷入水底看到货船下沉的那一刻,伴随着惊恐,他的内心却应当是一种获取自由、远离束缚的快感,那沉坠的货船如牢笼般把“现实的冲突和一切阻碍、否定”全部拽入海底。
当然,“派”在海洋上的哭泣,对父母和兄长的呐喊,也是对远离亲人——发自肺腑,真的思念。
就这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开始了。
海洋之大,像人的内心世界没边没沿,一旦逃离束缚被释放出来,方觉慌了手脚,丢了航向。“派”就这样开始了浮萍般的随波逐流——无法预知终点,于是恐惧来了。
知惧的人,大多是内心细腻、情感丰富的人。“派”的“多元思维”,让他脑海中一切天马行空的构想和情绪得以在海洋中尽情上演:那种情绪如电掣雷鸣般的“挣扎”、如乘风破浪般的“反抗”、如止水似镜的“稍许安静”、如荧光世界的“诸多离奇”、如闲逛食人岛的“忘我的疯狂”……这“挣扎”、“反抗”、“稍许安静”、“诸多离奇”、“忘我的疯狂”全部来自于激情,这激情全部来自于青春,于是有了我们习以为常的那句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漂流记”。所以,那些青春年少即能出发的人,“不幸”的背面又充满了世人的艳羡。
现实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每一次唯美画面的出现,在给我们带来视觉震撼的同时,都一次次加剧了“派”的恐惧。
你可曾想着他是在一个上不触天、下不接地的幽谧的海洋中。
越是恐惧越需要找个伙伴,于是斑马跳到船上摔断了腿、大猩猩坐着香蕉抑郁而来、鬣狗鬼使神差的躲在帐篷下、“派”在情愿与不情愿当中把老虎拉上了船……好吧,权且不想这些装在货船底层并且被笼子紧锁的动物为何会逃离出来,这只能佩服“派”的想象力了。
接下来,在这些“小伙伴”之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跟我们讲了血淋淋的“社会生存”法则:混乱的场面中,来自不同世界的伙伴,很难达成有效的共识,即便包括“派”在内的幸存者,本性和利益纷争让它们除了在心底残留一点同情之外,别无他法。于是,猎狗趁人之危主动攻击、各个击破,斑马心有不甘含恨而去,猩猩愤怒中透露出绝望。“派”则逃离现场,隔岸观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老虎最后的突袭,一招毙命的手法,让鬣狗猝不及防,很显然,这场战斗最终的胜利者是老虎。到此为止,船上只剩下了老虎和“派”。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亦真亦幻的讲述了两个故事版本,老虎也好,厨子也罢,真正的“强者”与暂时的“弱者”开始了对峙,境遇让他们容忍彼此的存在,渐渐发展为相互依存,更甚在老虎奄奄一息的时候,“派”和它相互依偎。若虎为人,心肠也该软了,若虎为虎,奄奄一息的它也当觉着点点温暖,一如它刚刚降临到世界上依偎着虎妈妈,那应当是一种熟悉的味道。
泊岸后,老虎驻足了一会,头也不回的钻入树林中。多少人颇有遗憾。可老虎为什么要回头呢?如果老虎抽象成一个“坏人的品质”,纵然他感受到人情的温暖,他也未必会放下凶残的本性,而对他而言,没有对派下手,已然是心灵感恩了;如果老虎抽象成“恐惧”,“派”已然在“漂流”中战胜恐惧,此时已经登岸,恐惧岂有再回头的道理。
有人说,是信仰救了“派”,我以为所谓信仰,从来都是由心而发的自救。这既能回答为什么有些人总说他感到神的存在,而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谁也求证不出真的事实。如果我们一定要说是信仰解救了一切,那么在哪里能找到信仰?只有危险的地方才能,只有孤独的时候才能,只有活下来的时候才能。当你无处躲藏的时候,“求生”会让你坚定“信仰”,每一次从濒死中逃离出来,都会让你更加相信上帝的存在。
人所习惯于将“不可置信的改变”归结成外力(信仰)助推的结果,那些不容易看得见的“量变到质量的过程”,人习惯于将他神话,甚至顶礼膜拜。其实,一切都是“自救”的结果。
所谓天意,只是概率性事件。
所谓信仰,其实是真的自救!
当海洋抽象成了一面镜子,心境变,海洋则变,你若深邃,海洋便幽深,你若恐惧,海洋便是惊涛骇浪,你若安生,海洋便是风平浪静。
所以,“自救”让“派”最终靠岸。而另外一个隐形的推力也断然不能忽视——那是将他拉回来的重要力量——“洋流”——这个一直存在于“派”的周边,却全然看不见的“社会暖流”。对于无数像“派”一样的少年,对于那些我们曾经都有过的叛逆、质疑,是“社会暖流”让我们一次次找回真实,回归正轨。这暖流,有可能是你的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
然后,我们会深刻的体会:“……我觉得,我们对于所需要得东西感到不满足,都是由于人们对于已经得到得东西缺乏感激之心。”——《鲁滨逊漂流记》。
这便是文明人的尴尬,唯“漂流”无以自救的“人生”。
可是,人,是不是应当去畅快一回?
这样行不?有点长!
㈣ 《肖申克的救赎》真正结局是什么
这部电影一直是大家心中的经典,但对于电影结局不少人抱有疑惑,你觉得安迪和瑞德重逢了吗?这对多年老友冲破监狱的束缚在海边拥抱自由,看起来是那么的不真实。
一场谋杀案使银行家安迪(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 饰)蒙冤入狱,谋杀妻子及其情人的指控将囚禁他终生。在肖申克监狱的首次现身就让监狱“大哥”瑞德(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饰)对他另眼相看。瑞德帮助他搞到一把石锤和一幅女明星海报,两人渐成患难 之交。很快,安迪在监狱里大显其才,担当监狱图书管理员,并利用自己的金融知识帮助监狱官避税,引起了典狱长的注意,被招致麾下帮助典狱长洗黑钱。偶然一次,他得知一名新入狱的小偷能够作证帮他洗脱谋杀罪。燃起一丝希望的安迪找到了典狱长,希望他能帮自己翻案。阴险伪善的狱长假装答应安迪,背后却派人杀死小偷,让他唯一能合法出狱的希望泯灭。沮丧的安迪并没有绝望,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风雨夜,一场暗藏几十年的越狱计划让他自我救赎,重获自由!老朋友瑞德在他的鼓舞和帮助下,也勇敢地奔向自由。
本片获得1995年奥斯卡10项提名,以及金球奖、土星奖等多项提名。
《肖申克的救赎》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aEA56qJRbzywBK71mS709Q
热门经典影视合集
链接: https://pan..com/s/17z5yWR0wmNASftI_et4Uvw?pwd=1234 提取码: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