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视频:60年代电影《蔓萝花》
根据贵州苗族民间传说改编。 很久以前,在苗族聚居的贵州清水江边,有个勤劳美丽的牧鹅姑娘蔓萝,与青年猎手阿倒约相爱着。在一个传统的跳花节之夜,他俩以舞传情,互赠信物,订下终身之约。恶霸地主黑大扬是个好色之徒,看见蔓萝秀丽姿色,顿时心起歹念,调戏蔓萝。姑娘们和众猎手见他不怀好意,群起保护蔓萝。黑大扬慑于群众的不满情绪,不敢贸然下手,只得悻悻离去。蔓萝与阿倒约新婚之日,两家一片喜气洋洋,蔓萝全身盛装等待阿倒约上门迎亲。黄昏时分,黑大扬竟派狗腿子和打手,赶在阿倒约之前,打着迎亲的红灯,突然来到蔓萝家抢亲。蔓萝挣扎不脱,在黑暗中被打手们抢走,她的母亲在阻拦时也被踢伤。阿倒约闻讯赶来,已是人去楼空。阿倒约怒不可遏,当即同众猎友夜闯黑家大院,营救蔓萝。黑大扬以为蔓萝已是掌中之物,当夜就穿上成婚礼服,厚颜无耻地向蔓萝逼婚。他开始用金银财宝炫耀荣华富贵,进行诱惑;继而又以封建威严,百般威胁。蔓萝一心忠于阿倒约的爱情,对黑大扬的软硬兼施,不为所动,坚贞不屈。黑大扬施尽鬼蜮伎俩,毫无结果,他企图用暴力侮辱蔓萝。忍无可忍的蔓萝,狠狠地打了黑大扬一记耳光。这时,恼羞成怒的黑大扬知道自己无法占有蔓萝,竞起杀机,抓起喇叭斗向蔓萝砸去。蔓萝毫不畏惧,坚决反抗。正在危急关头,阿倒约和众猎手破门而入,经过一场激烈的搏斗,救出了蔓萝,并放火烧了黑大扬的巢臼,给恶霸以致命的打击。但是黑大扬并不甘心失败,为镇压反抗他的人民,纠集狗腿子和打手,星夜追赶,企图报复。蔓萝脱险后,同阿倒约等猎手逃到一山腰处休息。她对未来充满了自由幸福的幻想,憧憬与阿倒约相亲相爱,一起劳动,过着美满的生活。当蔓萝还沉浸在幻想之中时,黑大扬已率众打手追来,并把蔓萝和阿倒约逼上了清水河边的悬崖高地。阿倒约临危不惧,与黑大扬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战斗,蔓萝也吹响了号角向乡亲们求援。阴险毒辣的黑大扬暗放毒箭,使阿倒约中箭坠崖而亡。蔓萝满腔悲愤,立誓报仇,她用毒箭刺死了黑大扬然后纵身悬崖,壮烈殉情。此时,前来救援的乡亲们,愤怒地杀退了众杀手,惩罚了狗腿子,为蔓萝和阿倒约报了仇。从此以后,清水江边生长出一种艳丽挺秀的蔓萝花,年年岁岁盛开不败。
❷ 急求《边城》的推荐理由一篇!
《边城》讲述了湘西边境叫茶峒的小山城内一个美丽的女孩翠翠的悲凉爱情故事。它是一部小说,但更像一首21个断章组成的长诗,给人一种非常纯粹的而阅读体验,以至于批评家刘希渭誉之为“一部田园诗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正是这部小说,奠定了沈从文在文坛的地位。
在茶峒如世外桃源般优美的环境中,人物自然也是美的,主人公翠翠是其中刻画的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形象。她是湘西山水孕育出来的一个精灵,她与青山绿水作伴,心灵上没有沾染一丝尘埃,她乖巧伶俐,又带有山区女孩的淳朴,就如湛蓝的天空下,刚长上青枝翠叶的嫩竹,而她朦朦胧胧的恋爱心理,则更真切感人。
创作背景
《边城》成书于1934年4月,那正是沈从文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季节。1931年社会虽然动荡不安,但总体上还是稍显和平,这个时候中国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着人性的本质,沈从文自然是走在前沿的,于是,他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描写了一个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条明路。人间尚有纯洁自然的爱,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❸ 有关《边城》里的翠翠的问题
一、关于翠翠这个人物形象
翠翠是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是沈从文用“他者”(西方)的眼光看出来的湘西苗族幕的“本质”。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在水边玩耍了。”这个形象可以说是“优美、健康、自然”。不过这形象也含有深深的隐痛:“黄麂一样……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隐喻苗族先人在汉族的压力下,从中原地区向洞庭湖地区迁徙,并溯沅水退入湘西的深山里。深山是他们最后的庇护所和自由天地,在这里他们是“在家的”。
翠翠这个无所归翠翠的形象取材于泸溪绒线铺的女孩、青岛崂山的乡村女子和“身边的新妇”沈夫人。《边城》里的爱情故事,讨论的是文化问题,性的话语和文化的话语交织在一起。翠翠的形象凝聚了沈从文的文化恋母情结,铭刻下沈从文对湘西苗族文化的无尽伤逝和眷恋。
翠翠的身世是个悲剧,翠翠的父亲是个绿营屯戊军人,严格地说,对苗族文化而言是一种异质(heterogeneity)。翠翠本身是汉文化(父系文化)和苗文化(母系文化)融合的产物。从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里,我们可以看到汉文化同苗族文化的不平等关系,以及这种权力关系在苗/汉文化关系上的历史冲突和历史悲剧(如乾嘉苗民义)。 翠翠是一个无依的孤雏无疑是湘西苗族文化的象征。
翠翠大了,多了些思索,多了些梦——看到团总家王小姐有一副麻花绞的银手镯,心中有些韵羡、发痴。“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大姐戴副金簪子,二姐戴副银钏子,只有我三妹没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翠翠通过与其他女孩的区别来认识自己,这是形成“自我”的必然途径。
船总顺顺家向翠翠提亲,翠翠想到许多事:“老虎咬人的故事,与人对骂时四句头的山歌,造纸作坊中的方坑,铁工厂熔铁炉里泄出的铁浆……”“老虎咬人的故事”与团总王小姐有关。王小姐以碾房陪嫁与二老攀亲的事重重地压在翠翠心上,“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这是翠翠对“碾房陪嫁”这件事的虚幻的超越。
“四句头的山歌是看牛、砍柴、割猪草的小孩子随口乱唱的”——翠翠其实仍未脱离童雏状态。
“方坑”与性有关(凹形物),也与死亡有关(爷爷的坟是“方阱”)。从某种意义上说,翠翠(苗族文化)的新生、成人,就是爷爷(苗族古老历史)的死亡。“铁浆”是少女发育成熟,性的觉醒——翠翠处于少女和少妇的边缘。
翠翠的年龄——十五六岁的少女——很关键。湘西苗族文化的这种“本质”(少女),是沈从文用作为“他者”的西方的眼光看出来的;或者说,在这里,湘西苗族文化被“少女化”了。用(日本)竹内好的话来说:对非西方民族而言,“现代性”首先意味着一种自己的主体性被剥夺的状态。
翠翠和大老二老的关系是黑格尔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关系:翠翠是少女、被看者(spectacle)和听者,大老二老是男人、看者(spectator,大老二老都夸过翠翠长得好看)和说者(说媒和唱歌)。翠翠只有得到男性(汉族、西方)的唤醒和肯定,才能从少女长大成人,才具有成人才有的“主体性”。翠翠爱情的美满,既是翠翠个人的成人仪式,也是湘西苗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在这里,翠翠个人的发育成长过程与历史的发展是同步的。通过个人的经历展现民族的自我改造,这是成长小说(德语bilngsroman)的模式,当然,在《边城》的结尾,翠翠的成长并没有完成。
大老二老同时爱上翠翠,这是两种文化观念为争夺湘西苗族文化女神的归属权而发生的历史冲突。大老二老的形象以及他们对翠翠的不同的“看法”和“说法”,应该按照“国家话语密码”来解读。
二、
1.明确: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
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2.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哭”?
明确: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
3、翠翠的梦,有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平时攀折不到的虎尾草轻而易举摘到了?翠翠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
4、当祖父把实情告诉翠翠的时候,注意此时翠翠的心理变化。“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她可能生谁的气呢?
明确:一个思春少女的感情。
5、翠翠在月光下吹着芦管,为什么“觉吹得不好”?老船夫长长的曲子,为什么“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明确: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却没有来。“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更使翠翠的心乱,连芦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长长的曲子,婉转的曲调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温柔起来。
6、最后,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为什么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明确:翠翠最后听祖父唱歌,就是傩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实了,她知道傩送也像自己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这时她已经知道虎尾草要交给谁了。
三、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箸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她爱的执著。
四、情感
1、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
明确: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可重点分析第13章(课文前部分)翠翠的“负罪”和“赎罪”。再让学生找表现祖孙亲情的文段,让他们意识到这真挚亲情是植根于纯朴民风中的。
作者正是通过老船夫对孙女的挚爱亲情,去和当时社会的你争我夺、弱肉强食形成对照,去呼唤那久已失去的“善良人性”,去追求那“无侮无忧”的远古社会,去保存那“遵从古礼”的美德。
2、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
明确:爱情的美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对物欲的排斥,爱情愈纯洁,其中包含的物欲成分就愈少。
课文节选的三章没有直接写到几个青年男女相爱的动机,但却写到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最动人的当然是傩送的歌声和翠翠梦里的虎尾草。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人不由想起《诗经》《乐府》里咏叹爱情的美丽诗章,这是湘西古风犹存的明证,更是这里的人把爱情视作圣洁感情的表现。同样,翠翠在睡梦中受到歌声召唤,她摘取了一把虎尾草,准备送给意中人,一个少女纤尘未染的心豁然眼前,让人感动。
沈从文正是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
可作补充的是翠翠父母的爱情,他们在对歌中相爱,在绝望中殉情。爷爷对翠翠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原来,翠翠就是纯洁爱情的结晶。
❹ 电影《边城》:无根的天空之城
美丽而拧巴的《边城》
湘西苗裔的沈从文,用他的笔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边城。篁竹鹂鸟鸣,青岸一川流,还有一片绿中点缀的白塔,傍水的古朴吊脚楼,以及淳朴善良的茶峒人,所有的一切都平静而美好。这里正邻近传说中“桃花源”的所在地,很难说这里不正是沈从文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边城》是一个美丽的悲剧,女主角翠翠是一个“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的淳朴少女,与已年老的外祖父相依为命,守着过江的渡船。在两次端午节,翠翠意外认识了船老板顺顺家的大儿子天保和小儿子傩送。果毅的男孩和淳朴的女孩,他们理应配得上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结局。但两个男孩都爱上了翠翠。她虽然喜欢的是老二,但在老大向老船夫表达心意时却一味回避。最终两兄弟协商,以“唱山歌”这种最古老的求爱方式向女孩表达爱慕,赢得爱情。不善于唱歌的老大认为肯定不会赢,也不想和弟弟争,就远走他乡去跑贸易,谁知遭遇不测。老二和顺顺一家于是对翠翠与老船夫冷淡了。雷雨夜老船夫的去世将整个故事推向高潮和悲伤。白塔塌了,爷爷走了,渡船没了,翠翠成了孤身一人在这世上。虽然会有新的渡船,她会继续往来渡人,但她一直等待的傩送会回来吗?作者没有给出结局。
我对《边城》虽然闻名已久,但真正看完电影之后,却觉得跟之前想的不一样。表面上与世无争、善良纯朴的边城,人与人之间却如此的纠结和拧巴。湘西苗族土家族的民风,本该是直接的,甚至是彪悍的,可是《边城》中的人物,可以说个个吞吞吐吐,不知所谓。《边城》的风景是美丽的,但里边的人不能让我感动,甚至让我失望。
《边城》是孤立于时代的,没有战乱,没有内卷,谁也不会看不起谁,这我也认了;《边城》里的每个人也都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旦有交集,就会显得特别拧巴。
翠翠当兵的父亲是因为结婚不成,就一死了之;怀孕的母亲舍不得肚中这块肉,却等生下翠翠后殉情了事——这像是大兵和农妇会干的事吗?心理素质这么着,还是不要当兵吧。
早早失去父亲、在野蛮之地成长的貌美能干的翠翠,自己的恋爱婚姻,却全靠爷爷和他人安排,不像有生命力的活人,而像一个消极被动的傀儡。爷爷让她自作主张,她却又隐隐缩缩,没有表达。翠翠心里虽然喜欢老二,但在老大表达心意后,却不给人家一个明确的答复,结果让两兄弟同时蒙在鼓里,酿成了最后的悲剧。害得大老愤懑下川,害得爷爷受尽委屈而去,害得二老赌气出走,害得自己失去所有,最后只能将满腹心事诉诸于漫长的不可捉摸的等待中去……这种天真,我只觉得是有违常理的。
爷爷虽温柔体贴,宠溺翠翠,连终身大事都完全放手让她自己决定。可是爷爷却没教会翠翠如何面对社会,如何追求幸福,简单是不教而诛。爷爷想和她探讨她的想法,但每次到挑明的节点,又都以“说笑话”敷衍过去,他是沟通有问题,还是智商有问题呢?老船夫一生克勤克俭,安分守己,却在无法预测的女儿、女婿自杀殉情事件的遗憾与痛苦中耗掉了余生。在一场天降的大水里死去。
老大优雅爽朗,正直善良,面对同样美好的翠翠,他明确表达了心意后却难得真情,为了成全二老便离家下桃源去了,本来这也叫洒脱,结果在外出工作时愤懑或心不在焉时遭遇不测,水鸭子竟然溺水而亡。老二一定要和哥哥争翠翠,哥哥退出之后又因为难以解开的心结负气而走,他坐老船夫的船渡河时,那态度叫一个横,我看不出他有多善良。如果老二真善良的话,就会有所沟通,也不至于在事情的来龙去脉全不清楚的情况下愤然出走。
假如故事中的人都“正常”一些,是不是就不会发生最后的悲剧呢?但那就不会是沈从文想要写的小城故事了,《边城》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个悲剧,发生悲剧的原因不在于高尚,而在于孤独。沈从文建造了一座孤城,这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映射,既是与现实背离的落寞孤城,更是知识分子逃避现实的心理孤城。他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只好假装怀念过去的世界,却又知道这样的世外桃源并不存在、只是他臆造出来的(因此《边城》回避了现实的苦难、矛盾和冲突)。《边城》的人物心理必须是拧巴的,因为沈从文提倡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缺少了现代人自我反思,自我洞察,自我理解与自我规划的能力,只能在孤立中存在(所以里边的人都特别执拗,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一旦相会就必须毁灭,里边的人必须一个个死去。沈从文的小说不少都美化他想象中的乡村,抵抗都市文明。如代表性的短篇小说《萧萧》《丈夫》等,对通奸、卖淫都不以为非,甚至为其提供合理性。沈从文据说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最接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这其实是一种西方视角、口味和偏见,西方文化界更关注的是原始的传统的中国乡村,而非向现代迈进的转型中的中国。正如他们更喜欢电影《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