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台湾女孩带着爷爷心愿到内陆寻找奶奶的电影
《相亲过大年》杨若兮扮演到北京寻亲的台湾女孩
㈡ 一部老动漫电影,讲奶奶与孙子的,奶奶是个会法术的,孙子则由于对奶奶的偏见而收集奶奶的眼泪达成目的
魔法阿妈
豆豆和小扁的初遇魔法阿嫲(稻田电影工作室出品)
又名:Grandma and Her Ghosts(1998)
原名:阿嫲倘卖没(制作初期定的名字,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改了)
首部进军国际影展的华人原创卡通片
故事讲述了豆豆的爸爸因为出了车祸,豆豆不得不暂时去那外表看起来很可怕的阿嫲(外婆)家住一段时间,由于阿嫲有着制服妖怪的能力,更是一个专捉恶鬼的大师,使得鬼怪都很怕她,其中一个被关在罐子里的鬼怪因为豆豆的贪玩,不小心给溜了出来,鬼怪为了对付阿嫲,欺骗豆豆收集阿嫲的眼泪,企图阻止阿嫲来收服自己。。。。。。。。。。
卡通特色:
加入许多中国民间色彩的元素,尤其以鬼节习俗和渔村风情更为突出,更显出自己的特色。若论画功、故事,魔法阿妈 肯定是没法跟美国的迪士尼或日本的宫崎峻这些老大哥相比,但其制作的诚意则是不容否定的,至少他们没有依靠电脑,全部是画师们一笔一画勾勒的(由日本担任顾问及后期工作),他们亦没有请外援(跨国与韩国合作难道对方只提供了资金?),由故事结构到人物造型一手包办,不受商业考虑的羁绊(起码我是不信)。唯一不够的是资金和时间(这点我认同)。
主要人物:
婆婆:表面上是一个以卖鱼蛋为生的老妇,其实家族自祖父那代开始已肩负起捉鬼使命,然而却被亲生女儿指为迷信。外表凶恶、严肃,其实很疼惜女儿及孙子豆豆,为对付上了猫(酷罗)身的恶魔,不惜与狗(西罗)调转躯壳,险些丧命。
豆豆:五岁,顽皮无知,因为爸爸出了车祸而被妈妈送到基隆外婆家住,感到外婆凶恶、古怪,为返回城市妈妈的怀抱,不惜答应把外婆卖掉,害外婆被车撞倒,最后认清一切是恶魔的诡计,和外婆一起捉拿恶鬼。
小扁:一条可爱的蛇,给车压扁后,意外给豆豆发现。并答应帮助它投胎,因此成了豆豆那看不见的朋友。
小女孩:一个性格内向,手里拿着个玩具娃娃,特害怕女头马面而不敢投胎。在中元节放水灯的时候意外与豆豆相识,自此小豆豆又多了一个看不见的朋友。
阿民(内地称阿宝):说话结巴,是豆豆来到阿妈家后认识的第一位朋友。拥有豆豆看不见的大鲸鱼朋友,后来独身一人去救大鲸鱼却被恶鬼捉了。
制作人员:
导演:王小棣(Siu-Di Wang)
主演:文英 (Wen Ying)/庄博文/许杰辉
动画设计师:麦仁杰
故事版:麦仁杰
监制:王小棣、李春满
编剧:黄黎明
制片:黄黎明
音乐指导:史撷咏
录音:杜笃之
顾问:庄正彬
助理制片:安哲毅
前期制片:王耿瑜
美术指导:李鸿祥
构图:郭锦洲、陈伟松、王登钰 KiKi工作室、陈庆升 麦仁杰
动画制作:Plus One Animation Co Ltd
杜比混音:伟意工作室
剪接:雷震卿
中文字幕:温郁芳
字幕制作:涂茂松
幕后配音:文英、庄博文、许杰辉
影片类型:动画/喜剧
国家/地区:台湾
影片长度:79分钟
对白语言:国语(含部分闽南语)
官方网站:http://movie.kingnet.com.tw/channelk/magicgrandma/
登场人物:
阿妈 配音:文英
豆豆 配音:庄博文
酷罗 配音:许杰辉
小扁 配音:庄建昱
巨人 配音:黄仲昆
阿明 配音:简大智
大马面 配音:李小平
大牛头 配音:罗北安
医生 配音:陈玉勋
护士 配音:陈秀如
局长 配音:王明台
警察 配音:赵正平
爸爸 配音:麦仁杰
妈妈 配音:温莉荃
娃娃 配音:庄岱文
小鬼 配音:王耀华
金水婆 配音:陈月娥
各地上映详细时间及地点:
香港 2000年10月13日
以色列 2001年7月12日
台湾 1998年01月1日
韩国 199?年
参展 / 获奖记录:
1998:
魔法阿妈 获得第一届台北电影节(原中时晚报电影奖)商业类年度最佳影片及第三十五届金马奖最佳动画片入围(因被金马奖评审指为“倡导迷信”,因此与金马奖最佳动画片无缘)
1999:
魔法阿妈 获得中时晚报华语电影奖优秀作品、美国洛杉矶国际频道电视台亚太地区优良电影及第十六届美国芝加哥国际儿童影展动画影片佳作奖,并应邀参加13个国际影展
详细参展 / 获奖记录:
1998 台北国际影展,闭幕片
1998 台北电影节年度最佳影片
1998 台北金马奖最佳动画片入围
1998 加拿大温哥华影展
1999 香港电影节
1999 新加坡影展
1999 美国旧金山国际电影节
1999 美国费城国际电影节
1999 美国西雅图国际电影节
1999 曼谷国际电影节
1999 日本福冈亚洲电影节
1999 美国纽约国际电影节
1999 美国芝加哥儿童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年度佳片
1999 第一届台北电影节年度最佳影片奖
1999 芝加哥儿童电影节佳作
2003 英国艾斯特影展
2003 捷克兹林影展
2004 蒙古台湾影展
2004 台湾鬼魅影展台北电影节年度最佳影片
导演简介:
王小棣,1953年生于台北,美国德州三一大学戏剧硕士。1979年回台湾创办民心影视公司,1992年和黄黎明创办了民心剧场和稻田电影工作室。
幕后/花絮:
人人都有一颗童心的导演王小棣
记:你一直都是拍剧情片的,为什么会有兴趣制作一部动画电影?
王:我看到宫畸峻的动画很感动,特别是他的《魔女宅急便》,还有他之前的作品《再见萤火虫》,我觉得台湾因为传统与教育制度,令我们的想象力越来越窄,为什么我们没有好好的发挥我们的想象力。
记:《魔法阿妈》的故事有没有特别的意义?
王:我们的父母都是从旧社会来的,整天就跟你说我们以前怎样苦。但我们的孩子却是180度的不同,一屋都是玩具。你怎样帮两代沟通。上一代有他们的经历,有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包容。有他们对天地的看法。《魔法阿妈》的鬼阿妈是非常大度的,她有现代的一面,也有传统的一面。我们安排一个小朋友走进阿妈的世界,让他去发现阿妈的世界也不是那么古板的。
记:制作这部影片最困难的是什么?
王:好莱坞的动画片都是花几年时间,上亿元的制作,而我们因为拿了国片辅导金(1000万新台币),一定要在一年里完成,制作费也只有四千万台币,没有钱又要定时完成是很痛苦的。
记:这部影片在一些海外影展以至台北的影展都得到荣誉,你觉得评审为什么会喜欢这部片?
王:一些专业的动画家喜欢影片中的创意、幽默与想象力,他们也不介意你的影片的资金不足、品质没有好莱坞制作精良。在台北电影节得到首奖,我想评审是想得奖的影片能让观众欣赏。这部影片在美国上映的时候,有些ABC(美国出生的中国人),他们也很喜欢。
记:这部影片在台湾有人认同,是否台湾电影需要新的元素?
王:《魔法阿妈》能够在台北电影节拿到首奖的原因,我想是评审希望有一些不太严肃的电影。当你听到电影院里小朋友的笑声是很动人的。你会有很深刻的体会。每个人都是有童心的,但因为经济的压力、工作的关系,我们必须将童心收藏起来,但《魔法阿妈》令他们得到了释放,回忆起自己童年的点点滴滴
㈢ 重返20岁 奶奶是谁演的
老年
归亚蕾,1944年6月2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原籍浙江吴兴,毕业于台湾国立艺专影剧科,中国台湾女演员[1] 。
1966年凭借在琼瑶剧《烟雨蒙蒙》中饰演陆依萍一角获得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2] 。1970年凭借电影《家在台北》获得第16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和第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3] 。1978年出演电影《蒂蒂日记》,获得第1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女配角[4] 。1991年以电视剧《她的成长》首次获得第26届台湾电视金钟奖戏剧类女主角奖。1993年与李安合作电影《喜宴》,获得第3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5] 。1995年以后转往中国大陆发展,参演电影《女儿红》,获得第30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女主角[6] 。1997年以电视剧《圣母玛丽亚》荣获第32届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女主角奖[7] 。2005年参演电视剧《汉武大帝》饰演窦太后。[8] 2008年凭借电影《云水谣》获得第2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9] 。2015年参演的电影《重返20岁》于1月8日上映。[10]
年轻(20)
杨子姗,1986年11月6日出生于南京,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歌手,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
2005年凭借单曲《Baby Baby》进入演艺圈。2007年参加江苏卫视真人秀节目《名师高徒》,并获得全国总决赛亚军[1] ;同年发行个人首张EP《十八般舞功》。2008年将演艺事业的重心转向影视剧表演。2010年因出演台湾治愈系电影《街角的小王子》而被观众所认识[2] 。2013年因在青春爱情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饰演郑微一角而获得更多的关注[3] ,并凭借该片获得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3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提名以及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新人女演员奖、第5届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等奖项[4-6] 。2014年主演的喜剧片《重返20岁》在中国内地的最终票房超过3.5亿元[7] 。2016年主演爱情片《天亮之前》[8] 。
㈣ 《流金岁月》奶奶谁演的
1938年,吴彦姝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同时她还是那个年代极为少见的独生女。
吴彦姝的母亲是民国时期极为少见的女大学生,主修中国文学,兼修家政。你没看错,那个时代还有家政专业。母亲从小管教严格,街上有人打喷嚏,要马上用手绢捂住口鼻。
《流金岁月》南孙奶奶,27岁演刘胡兰被总理接见,83岁仍演戏
而中国文学中的恬静、优雅、温婉也被母亲刻在了她的骨子里。这也是为什么80多岁的吴彦姝在媒体的采访中让人感到舒服,有气质。
吴彦姝的父亲曾就读于早稻田大学金融系,回国后在中山大学当教授,后来去了山西医学院。
《流金岁月》南孙奶奶,27岁演刘胡兰被总理接见,83岁仍演戏
那个年代的学生普遍拥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吴彦姝父亲无疑也是如此,这一点也深深印在了吴彦姝的心里。
出生在抗战全面爆发期间的吴彦姝,她从小就亲眼目睹了这个千疮百孔的祖国是如何陆沉的,这也养成了吴彦姝和后代年轻人完全不同的做事态度和演戏操守。
《流金岁月》南孙奶奶,27岁演刘胡兰被总理接见,83岁仍演戏
吴彦姝在高中时期就进入了陕西话剧团。刚进入话剧团的吴彦姝还很稚嫩,团里让她演刘胡兰的时候,她整个人被吓到。排练的时候她手脚不知道怎么放,说话也不会说了。
那个年代演戏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吴彦姝为了演好《刘胡兰》专门去刘胡兰的家乡生活了半年,她每天在村里织布、种地,皮肤晒得黝黑黝黑的。为了这部戏,吴彦姝排练了整整三年。功夫没有白费,《刘胡兰》成了她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流金岁月》南孙奶奶,27岁演刘胡兰被总理接见,83岁仍演戏
1965年3月19日,吴彦姝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演出,台下坐的是周恩来总理和中央的一些首长。表演结束后,周总理来到吴彦姝的面前和她握手,并夸她演得像,让她要一直演下去。那个时候的吴彦姝惊得什么都忘了,只是一直流着泪看着周总理。
2016年接演首部电影 吴彦姝两年四次入围“三金奖”最佳女配角
《流金岁月》南孙奶奶,27岁演刘胡兰被总理接见,83岁仍演戏
吴彦姝在话剧团工作了几十年后,在2003年在退休。之后,吴彦姝就一直在家照顾丈夫和母亲。直到2010年才被女儿接到北京,开始接演电视剧。用吴彦姝的话说:“父母走了,老伴去世了,女儿也安定了,我要继续进行我热爱的演艺事业!”
《流金岁月》南孙奶奶,27岁演刘胡兰被总理接见,83岁仍演戏
2016年的《北京爱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是吴彦姝复出后的第一部电影,她是该片导演兼编剧薛晓璐最早定下来的演员。因为现在很多老年人很精致,少有皱纹,而吴彦姝不一样,她的皱纹很自然,很有质感。吴彦姝也凭影片中唐秀懿一角成功入围第53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流金岁月》南孙奶奶,27岁演刘胡兰被总理接见,83岁仍演戏
同年,吴彦姝凭借电影《搬迁》中饰演的马家老太太拿下第31届金鸡奖最佳女配角。让人不得不感叹老戏骨就是老戏骨,是真的厉害。
接下来,电影《相爱相亲》剧组找到吴彦姝,想让她饰演片中姥姥一角。吴彦姝一看剧本觉着自己演不了,怕自己会耽误影片。因为吴彦姝有过敏性鼻炎,对灰尘特别地敏感。
《流金岁月》南孙奶奶,27岁演刘胡兰被总理接见,83岁仍演戏
剧本里最后一场戏是在陵地里,一旦尘土飞扬,吴彦姝就会不停的打喷嚏,没法完成角色。最后是导演张艾嘉一再邀请她,并且保证处理好风沙的问题,吴彦姝这才同意出演。
剧组到了河南以后,就直接进了农村,然后导演张艾嘉带着吴彦姝去看了一个100岁的老太太。后来,吴彦姝凭借《相亲相爱》中姥姥一角获得第54届金马奖和第37届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流金岁月》南孙奶奶,27岁演刘胡兰被总理接见,83岁仍演戏
㈤ 亲爱的奶奶的角色介绍
张岫云--奶奶
旦行女演员,艺名“万里云”。河南省临颍县人。她8岁时曾受教于豫剧名旦“玻璃脆”,一年后入“万家班”学艺,之后又曾拜豫剧名家杨金玉门下学艺,工青衣、闺门旦。还曾拜师于豫剧名小生“筱火鞭”。因其拜师多,学的行当、剧目多,因此在她16岁后演出于豫东及界首等地时就以能文能武有了较大影响。张岫云于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撤往越南,1953年又随军赴台,先后在越南参加了军中康乐组织新生剧团、中州剧团。
到台湾后,以其为首成立了海军陆战队飞马豫剧队,开豫剧入台之先河。飞马豫剧队成立后初次公演就轰动了台湾。张岫云也从此在台湾一举成名。1954年,张峭云曾率“飞马”进行了环岛巡演,所到之处好评如潮,被誉为“台湾豫剧皇后”。
柯宇纶--阿达
是台湾导演柯一正的儿子,前绯闻女友是曾志伟之女曾宝仪。有着这样身份背景的柯宇纶在台湾影视圈却一直过着龙套般的生活:他曾出演过杨德昌导演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麻将》、《一一》,关锦鹏导演的《越快乐越堕落》,李安导演的《色戒》,林书宇导演的《九降风》……虽然在这些影片中他都展示出了不错的演技,但却一直默默无闻,不为大众所知。直至2011年柯宇纶参演林育贤导演的青春励志影片《翻滚吧!阿信》,因为和彭于晏对手戏中精湛的发挥,令他获得当年(第13届)台北电影节最佳男配角,并获得当年(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张世--爸爸
台湾演员,国光艺校戏剧科毕业。1989年因电影《香蕉天堂》获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1994年《验身(又名五魁)》获荷兰鹿特丹影展观众票选最佳男主角;还参演了《风月》(1996年)、《雨狗》(1997年)等。张世还拍摄了《真情告白》、《粉红女郎》、《汉武大帝》、《神话》等电视剧。在《神话》(2010年)中,张世出演第二男主角。
林美秀--妈妈
台湾宜兰县出身,国光艺校舞蹈科毕业,为台湾女演员。早年活跃于舞台剧,在广告“京都念慈庵川贝枇杷润喉糖”系列中扮演“孟姜女”一角而开始走红。2003年第40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2004年第49届亚太影展最佳女配角奖、2008年第43届金钟奖以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入围最佳女配角奖、2011年第46届金钟奖以大爱长情剧展-《人间渡系列-你的眼我的手》获得迷你剧集/电视电影女主角奖。2012年凭电视剧《我可能不会爱你》获得第47届金钟奖戏剧节目最佳女配角奖。
㈥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这是莱昂纳德·科恩《Anthem》作品中的一句歌词。
翻译成中文: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很有辩证法意味的一句话,阳光当然指代那些美好事物,而裂痕则隐喻人性阴暗面。
现实中,太多人一味去追求阳光,忽视生活中的裂痕,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下面介绍的这部台湾电影《阳光普照》便是如此。
在去年的第56届金马奖中,这部电影一举获得了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等多项大奖,是当之无愧的赢家。
故事聚焦于一个普通的台湾家庭,一家四口,父亲是驾校教练,母亲是酒店化妆师,有两个儿子。这个家庭,也是无数中国式家庭的缩影。
父亲阿文很信奉一句话,这句话也是驾校的宣传语。
“把握时间,掌握方向” 。
一个严厉的父亲形象映入观众眼前,足以引起大多数人共鸣,因为我们的父辈就是这样一类人。他们不苟言笑,对子女严格要求,认为成功的人生才有意义。
偏偏事与愿违,因为小儿子阿和闯了大祸。
起因是阿和被人欺负,于是找来兄弟菜头替自己出头。没曾想到自家兄弟是个狠角色,菜头冲进饭馆,直接把对方的手砍下来。
一时冲动带来了牢狱之灾,两位少年因故意伤害罪面临审判。在法庭上,令人诧异的一件事发生了,父亲阿文不但没有为阿和求情,反而用冰冷的语气对法官说 “我希望把他送进去好好管教,关到老,关到死”。
对于不争气的阿和,阿文似乎理所应当地否认他的存在。阿文对外人也这样说, “我只有一个儿子 , 明年上医学院 。”
他口中这个唯一的儿子便是大儿子阿豪,懂事、上进、善良、阳光,从小到大品学兼优,俨然“别人家的小孩”,同他弟弟完全是相反的两类人。阿豪也是由新晋“国民老公”许光汉饰演。
阿豪的出场方式很特别,一间大教室,大家都在睡觉,唯有他醒着。颇有 “众人皆醉我独醒” 的意味。
父亲给阿豪送学费,同时送了一个笔记本,封面上同样是“把握时间,掌握方向”八个字。
阿和进入辅育院后,阿豪也就承载了全家人的希望。
直到有一天,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夜晚,阿豪从高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一项温顺的儿子会选择自杀?阿豪的父母始终想不明白。
有一个心仪阿豪的女生,她是这样形容阿豪
“他好像把所以的好都给了别人,忘了留一点给自己”。
有一种抑郁症叫做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如同在抑郁的心境表面蒙上了一层微笑的面纱。不少喜剧大师,如:卓别林、金·凯瑞、罗宾·威廉姆斯,都患有抑郁症。他们带给别人欢乐,独自承受痛苦。
阿豪也属于这种,他曾经这样描述太阳 “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无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各占一半”。
即便阳光如此美好,长期处在暴晒之下,也是难以忍受的,需要寻得一处阴影休息。
可是对于阿豪自己。 “没有暗处,只有阳光,24小时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阿豪讲过一个关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把水缸砸破后,并没有水流出来,只有一个小孩,躲在水缸里面的阴暗处。那个小孩,就是司马光自己。
我们可以理解为,阿豪希望自己成为那个躲在阴暗处的小孩。但还有一种解释,那个小孩,是他弟弟阿和。
对于父亲阿文,他现在真的只有一个儿子。
阿豪的离去也带给阿和巨大冲击,阿和之后像变了一个人,表现积极,提前出狱。
出来后,阿和努力工作,不惜同时打两份工。
已经出现的裂痕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轻易消失,父子关系依旧紧张。为了避免见到阿和,阿文甚至搬到单位住。
转眼间三年过去了,阿和遇到了更大的麻烦。菜头出狱后,多次找上门威胁阿和,迫使阿和替他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
菜头是个悲剧人物,他的世界没有阳光,他一直活在阴影里。 影片告诉我们,菜头很小就没有了父母,和奶奶相依为命,为兄弟两肋插刀的感情,成了他生命中一种寄托。
菜头的愤怒不是因为替好友出头被关了几年,而是发现曾经的好友早已抛弃了他。
其实他们两个本来就不是一路人,在车上,菜头质问阿和
“为什么审判的时候把事情推得一干二净。”
阿和只是说“我们不是说好只是去吓吓他。”
菜头觉得替兄弟出头天经地义,阿和则更多地考虑如何保全自己,显然阿和更现实,或者说,更自私。
菜头想要找回曾经那种亲密无间、快意恩仇的感觉,可惜,年少时的好友,如今已经形同陌路,一切都回不去了。阿和只想老实本分过日子,老婆孩子热炕头。菜头却依旧沉浸在过去,他的偏执也最终导致他的死亡。
当阿和听到菜头死去的消息,一丝微笑浮现在脸上,在天桥上狂奔,阳光照在他身上,似乎未来一片光明。
有阳光,就必定会有阴影 ,在山上,阿文告诉了妻子真相:他很早就发现菜头骚扰阿和,然后一直跟踪,在一个雨夜杀死了菜头。
父亲终究是爱孩子的,可阿文可能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承认,他自己是一切悲剧的来源。
通过母亲的描述,我们得知,阿和小时候很可爱,最喜欢的就是,让妈妈骑脚踏车带着他,一直骑一直骑。直到升入中学,变得暴戾,喜欢打架。虽然没有明说,但阿和的“变坏”,很可能和家庭关爱的缺失有关。
父母对阿和放任不管,结果阿和误入歧途。对阿豪寄予厚望,阿豪最终承受不住。
自古以来中国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很深,其中的影响也体现在很多家庭中。传统的中国家庭要求子女要听话,对于叛逆的小孩,父母一言不合就大道理奉上。
陈奕迅的《单车》讲的是父子关系,里面有一句歌词是,
怀念单车的你我,唯一有过的拥抱。
印象中小时候有一次考了好成绩,父亲给我买了最爱吃的冰激凌,把我抱在单车上,在阳光的沐浴下兴高采烈回家。那是我童年记忆中为数不多同父亲的幸福时刻,可是,这样的时刻为什么不能多一点呢?
宁愿默默在背后为孩子奉献一切,也不愿意多给一个简单的拥抱。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等孩子长大,反而不断插手他们的人生,这也是一种本末倒置吧。
卧冰求鲤,尝粪忧心,埋儿奉母,这是古代中国24孝的典故,诚然很感天动地,却暗含着一种苦大仇深的感觉!何必要这么苦呢?仿佛陷入了死循环,父母先为孩子牺牲一切,等父母老去,子女再为父母牺牲,然后祖祖辈辈传下去,世世代代无穷尽。
我们的文化过于强调遵从,而忽视了尊重。
令人欣慰的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面对亲情中出现的裂痕,不再忽视,选择面对。他们尽力去修复同父母的关系,并努力构建更温和的亲子关系。 他们不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是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
影片最后,阿和骑车带着母亲行驶在林荫小路,就像小时候母亲骑车带着他一样。母亲望向天边,那是在树枝遮挡下若隐若现的阳光,不知不觉陷入沉思。一切都会变好吗?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在这个时代,我们如阿文所信奉的那样,“把握时间,掌握方向”。我们渴望成功,我们追求效率。我们变得更加强大,也更加自负。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挫折,遭遇了阵痛。那是我们觉得不堪的曾经,是我们永远不愿提起的回忆。我们假装遗忘,却始终无法忘却,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抹去那些痕迹,它们没有刻在我们身上,而是深埋在我们心中。它们总会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击碎我们伪装在白天的坚强。最终,我们只能鼓起勇气面对它们,审视自己!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整个民族,都是如此。
历史的车轮无情地向前驶去,不会给你任何喘息机会, 我们只能不断前进,不停拾取着的同时也在不停失去着。
㈦ 小时候看的电影,家里穷,妈妈生病了把她自己的肉割下来给奶奶吃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台湾催泪片《疯女泪》
这片太老了,又没发行过DVD,不要问我哪里有资源
㈧ 一个台湾的老奶奶和一个孙子的电影
您好,是台湾侯孝贤的《童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