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德克·巴莱》是《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所执导的史诗英雄巨作,该片筹划长达十二年、跨国动员两万人拍摄。电影在台湾上映将分为《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和《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两部分。2012年5月10日内地也会上映此片,此版为魏德圣导演重新剪辑的版本。影片讲述的是1930年,台湾在日本统治之下,原住民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率众反抗日本政府而发动雾社事件的故事。影片于2012年5月10日正式登陆大陆各大影院。
希望采纳!
⑵ 电影艋舺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艋舺原指小船,后引申为小船聚集的地方。同时艋舺也是个古老的城区,位于台北市西区,是台北市发展的起点。艋舺繁华、生猛,然而它所代表的庞大利益、角头林立,却有着很深厚的伦理规范。这里既有华人传统的寺庙,又有日治时代的遗风。
20世纪80年代,三十八年之久的戒严令解除、外省帮派的兴起,枪枝开始泛滥,艋舺各方势力重新洗牌,伦理与规范开始崩解。
本片正是利用黑道这样张力极大的生活方式,来表现一个戏剧化的时代,一个性格强烈的城市。各种20世纪80年代的素材,俗艳的色彩、生动的图腾,重新拼贴,创造出新的时尚氛围。导演钮承泽的野心是要创造一种属于台湾本土的动作类型,这是一部充满情绪、不套招、写实但又有美感的一种青春动作片。
(2)台湾是日本殖民地的电影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蚊子(赵又廷饰)17岁那年搬到艋舺并转入当地一所三流高职。在他进入学校的第一天,他为了抢回被人夺走的鸡腿,和那人展开了一场从校门口到河堤的追逐战。太子帮四人看到蚊子有如泥鳅般闪躲遁逃的身手,决定收他入帮。
蚊子因为一根鸡腿踏入了黑道,认识了和尚(阮经天饰)、李志龙(凤小岳饰)、阿伯(黄镫辉饰)和白猴(蔡昌宪饰)四个好兄弟,五人结为太子帮。太子帮秉持只识意气不问意义的精神,凭借志龙的父亲Geta(马如龙饰)的黑道地位在学校呼风唤雨。
然而踏入黑道就意味着要经历腥风血雨,和尚作为众人的守护神却总能帮他们化解危机。艋舺传统的黑道秩序遭受着现代文明的威胁,外省人灰狼(钮承泽饰)要求和艋舺的老大们合作遭到拒绝。
此时,和尚由于得知父辈们之间的事情而对Geta心怀不满,加之文谦(王识贤饰)的怂恿而卷入一场阴谋。艋舺局势暗潮汹涌、杀机四伏,五兄弟在黑道与友情的决择中,演绎了一段关于青春的悲情故事。
⑶ 请问谁有多桑百度云高清资源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
提取码:2do6
《多桑》发行于1994年,是台湾电影中第一部处理战后日本殖民主义所留下来的效应的作品,由吴念真执导。多桑出生于1929年,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的35年后,他在成长中基本上受的是日式教育。电影故事开始于1940年代后期,那时多桑还在逐渐在没落中的金矿场工作,赚取微薄的工资来养活他的妻子与三个小孩。
⑷ 日据时期的台湾有什么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
从1901年到1937年,台湾的电影很大一方面上受到日本电影的影响。因为当时台湾正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时期,所以很多日本电影里的惯例被台湾的电影制作人所接受。第一部在台湾拍摄的电影是1907年2月日人高松丰次郎率领日本摄影师等一行人在全台湾北、中、南一百多处地点取镜的《台湾实况绍介》。电影内容涵盖城市建设、电力、农业、工业、矿业、铁路、教育、风景、民俗、征讨原住民等题材。第一部台湾人制作的剧情片《谁之过》于1925年由刘喜阳、李松峰等人组成的台湾映画研究会制作。而非剧情类型的教育片、新闻片、宣导片也成为日治中期以后台湾本地电影制作的主流,一直到日本战败为止。这里面,又以描写原住民少女帮助日人的《莎勇之钟》(又称莎鸳之钟、莎韵之钟)为其代表。
1908年,高松丰次郎于台湾定居,开始于台湾北、中、南部的七大都会兴建戏院,并与日本及欧美的电影公司签约,建立制度化的电影发行与放映制度。1924年后,台北的放映业者由日本请来一流的辩士(默剧旁白),电影放映业愈加蓬勃。1935年10月,日本领台40年举行台湾博览会,以及隔年台北与福冈间开辟航空通运,这两件事更推化造就了日治时期台湾电影放映业的鼎盛时期。
⑸ 台湾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电影
《赛德克·巴莱》
⑹ 一部揭露“神风特攻队”真实情况的电影
影片名叫《我这是为君去死》
日文名《俺は君のためにこそ死にに行く》
神风特攻队
神风特攻队全名「神风特别攻击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在中途岛失败后,为了抵御美国空军强大的优势,挽救其战败的局面,利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的要求,对美国舰艇编队、登陆部队及固定的集群目标实施的自杀式袭击的特别攻击队。
「神风」的起名来源于元朝皇帝忽必烈(元世祖)对日本的东征。元朝军队1274年和1281年两次对日本东征,都因为海上突如其来的台风,导致元朝的舰队损失,使得东征告吹。日本人认为是神武天皇的鬼魂掀起的“神风”击退了元军。日本也逃脱了有可能被元王朝灭国的命运。以“神风”命名敢死队其实也成为日本人在必败的战争结局下为自己打气的真实心态的写照。
其主要攻击方式是在军中、民间招募军民,甚至包括当时日本的殖民地如台湾,皆有民众参加。在进行简单的飞行训练后,让其驾驶只有单程油料的飞机满载炸药起飞,抵达美海军军舰上空后,以自杀攻击的方式撞向军舰。到后期,由于日本缺乏汽油,燃能仅能以酒精混合代替,其战斗机性能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军,难以在空战中取胜。指挥官甚至命令其空军的优秀飞行员一并充当敢死队。
在这种攻击方式的出现初期,给美军军舰造成了一定损失。但在美军加强防空火力后,这些攻击就鲜有成功的战例。
。。。。。。
⑺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台湾战争片是哪部为什么
台湾拍得战争片,最好的肯定是《赛德克·巴莱》,首先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台湾经历的现代战争太少,本身就限制了他们战争片的拍摄。
《赛德克·巴莱》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级战争片,导演魏德圣此前最有名的电影是《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光筹划就有十二年之久,参与演出的演员超过2万人。
那么,《赛德克·巴莱》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部电影分上下两部,上部叫《赛德克·巴莱:太阳旗》,下部叫《赛德克·巴莱:彩虹桥》,大陆上映的时候合二为一。个人感觉上部最好看,第二部有些拖沓,大陆上映版挺好,时间短了,节奏更加明快。
⑻ 日殖时期,台湾电影的发展是怎样的
日据早期的台湾电影,从摄制、发行、放映到观看,都是日本人的特权。1901年,日本人高松丰次郎在台北西门町投映十多部粉饰殖民统治的新闻记录片。台湾华文电影开端于1925年,刘喜阳、李松峰、郑超人、张云鹤、李延旭等人成立台湾最早的电影团体“台湾映画研究会”,拍摄台湾人的首部故事片《谁之过》,仍有殖民力量的参与与渗透。1929年,“百达影片公司”拍摄侠义爱情片《血痕》,十分成功。从1931年开始,日本殖民政府逐渐加强电影控制。一方面摄制、引进日本殖民影片,一方面禁止引入大陆影片,并限制台湾本土电影的活动。伴随“皇民化运动”的兴起,台湾电影也纳入到这个体系中。但台湾电影人并未放弃努力。1937年,台北成立了台湾人自己投资设立的第一电影制作所,拍摄的首部作品是爱情悲剧《望春风》,情节的本土气息浓郁,可以说是当时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悲惨生活的写照,较为成功。同时,台湾电影人突破日本人的限制,极力引入大陆影片,以民族文化与精神抵制日本的文化殖民。他们从上海、厦门、南洋等处购买电影版权或旧片。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抗战结束,台湾各地近二十个映画社放映大陆影片近三百部,包括三十年代左翼电影工作者摄制的影片,如《故都春梦》、《野草闲花》、《渔光曲》、《爱情与黄金》等。
1941年12月,日本实施“电影界新体制”,进一步加强控制,台湾人无法制作自己的电影。
⑼ 台湾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片(电影)有哪些
1937年7月7日,一声枪响震惊中国。从此,不屈的中华民族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但是,“七七事变”仅仅是近代日本侵华野心的总爆发。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由来已久,对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也觊觎已久。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就赤裸裸地暴露了日本侵略的狼子野心。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会后,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满蒙积极政策”(世称《田中奏折》),疯狂地宣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田中奏折》提出的对外侵略总战略是:第一期夺取台湾,第二期夺取朝鲜,第三期夺取满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全世界。日本正是这样一步步地走向侵华之路。
1853年,美国军舰兵临城下,日本幕府次年结束了持续200余年的锁国政策。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将目光瞄向海外,提出向欧美学习,走“富
国强兵”之路。这时日本国内的主导思想是:亚洲比西欧落后,应当将亚洲置于“先进”的日本支配之下。日本妄想将其国内的“等级制度”出口到亚太甚至世界范围内。而此时的中国清朝政府正处在内外交困的时期。历史发展到此时,日本侵华就成为必然的结果。之后的70多年里,日本发动了14次侵略战争,其中多次是对华战争。
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
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战败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与澎湖列岛给日本(由于不希望日本在战争中获益过多,俄、法、德出面干涉。清政府虽收回辽东半岛,但支付了3000万两白银偿金。)战后,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开始跻身列强行列。
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日本又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发动日俄战争。战后,日本将朝鲜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同时将俄国在中国东北大连、旅顺的统治权掌握到自己手中,经营“南满铁路”,开始侵入中国东北。日本成为亚洲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乘机向德国宣战,并迫使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要求,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还得到在中国修路、开矿等许多权利。日本侵略步伐更快了。
1931年,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是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借口炮轰沈阳,至1932年2月,中国东北地区沦入日军之手。随后日军将侵略目标瞄向华北,步步进逼。1932年,日军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1933年,侵占热河省,并迫使中方代表签署《塘沽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出长城以南100公里的“非武装地带”,为日军打开通向华北的大门。
1937年7月7日,日本蓄意制造“七七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驻军奋起反击。事后,中共通电全国,号召团结抗日。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宣布准备抗战。“七七事变”后,日军先后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发动全面进攻。中国从此形成两个战场———国民党数十万军队主要在日军进攻的正面作战,是为正面战场;在日占区,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开辟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主战场。
1938年8月13日,日本海军进攻上海,淞沪战役开始。11月12日,上海沦陷。日本军部和政府以为占领南京就可使中国屈服,因此动用20万军队进攻南京。
1938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军屠杀中国平民和士兵30万人以上(史称“南京大屠杀”)。面对日本侵略,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浴血奋战,顽强抵抗,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保卫战等显示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决心。敌后军民则开展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广泛的游击战争,钳制与消耗日军,并在1940年进行了“百团大战”。两党相互配合的抗日持久战,令日军虽占领大片中国国土,但无力对中国实行全面进攻,无法实现征服中国的目的。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和广州,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相持阶段。1943年下半年后,中国军队逐渐转入局部反攻。
1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随后出兵中国东北。6日和9日,美国向广岛、长崎投掷了原子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
参考资料:纪念抗战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