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谁知道刘德华的电影公司(地址、电话)
映艺娱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映艺娱乐”)是由亚洲巨星刘德华先生一手创办的电影公司,于2002年创办,主要发展集中在电影投资、制作、及发行。
[编辑本段]
《基本简介》
中文名称:映艺娱乐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Focus Films Limited
简 称:映艺娱乐
总 部:中国香港特区
创始人:刘德华
涉及业务:电影投资、制作及发行等
公司地址:香港九龙观塘巧明街111-113号富利广场18楼 [1]
[编辑本段]
《发展历史》
映艺娱乐建基于九零年代初成立的天幕电影有限公司,曾炮制不少叫好叫座的电影,包括《全职杀手》、《阿虎》、《爱君如梦》、《香港制造》,以及其它本地的经典电影如《九一神雕侠侣》等。
2002 年刘德华先生成立了映艺娱乐有限公司,并于2004年分别联合投资由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巨片《天下无贼》及由年青导演黄精甫执导的电影《江湖》。
2005年有浪漫小品《再说一次我爱你》。
2006年,映艺娱乐全力打造名为《亚洲新星导》的高清电影计划,由来自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台湾的新晋导演执导六部极具创意的高清电影,包括《疯狂的石头》(中国)、《得闲饮茶》(香港)、《师奶唔易做》(香港)、《太阳雨》(马来西亚)、《爱情故事》(新加坡)及《人鱼朵朵》(台湾)。其中《疯狂的石头》大受欢迎,在国内取得超过二千万元人民币票房的好成绩,同时亦赢尽各地的口碑。此外,《疯狂的石头》与其余的电影如《师奶唔易做》、《太阳雨》等亦获多个海外国际电影节邀请参加竞逐多个奖项,电影质素再次被肯定。
于2007年,映艺娱乐制作,由赵崇基执导、苗侨伟、陈奕迅及刘德华主演的《兄弟》除挤身香港十大票房外,在亚洲各地票房亦获得良好的成绩。
2008年,映艺娱乐将延续对创作的坚持及专业制作的精神,提供一个优良平台,推出另一项目 “Focus Fight”,以制作动作剧情片为核心,发掘有实力的动作人才,给机会予对电影有热诚的人,令到他们发挥创意,为观众带来高质素又能融会社会,叫好叫座的电影。
[编辑本段]
《全球发行》
全球发行方面,映艺娱乐拥有及代理三十多部影片的发行权,其中包括于国内及香港均大受欢迎的卖座电影,赵崇基执导的《兄弟》及余伟国执导《再说一次我爱你》;《亚洲新星导》系列包括《疯狂的石头》、《得闲饮茶》、《师奶唔易做》、《人鱼朵朵》等;新晋导演黄精甫别具风格的作品《江湖》;崔允信编导、梁家辉主演、于第26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中竞赛参展的《追踪眼前人》;陈果首两部得奖作品《香港制造》及《去年烟花特别多》及林华全执导的港式公路电影《走火枪》等。[2]
[编辑本段]
《亚洲新星导》
亚洲新星导(FOCUS: First Cuts),该计划由刘德华发起,捧红了70后新锐导演宁浩。宁浩作品《疯狂的石头》创下2300万元的票房佳绩,他因此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一线导演。最新入选计划的导演吕小品曾执导并参演近千集情景喜剧,包括《闲人马大姐》《东北一家人》等。这次他将执导一部喜剧片《好运连连》,刘德华本人将主演。[3]
作为投资方的刘德华和映艺不会给这些年轻导演压力,所有风险由投资方承担。但投资方也会给导演一定的成本指引并衡量剧本的可行性,研究拍摄会否超出预算。
兼顾幕后老板和宣传大使的刘德华一心推动亚洲新星导的起步、实施到成功,赢得良好口碑和赞誉。 2006年,刘德华也凭“亚洲新星导”项目获得了釜山电影节组委会颁发的“年度最有贡献电影人”(Asian flimmaker of the year)大奖。
第一期“亚洲新星导”计划的投资额约为2500万港币,由刘德华一人出资,提供给6名新锐导演。
台湾李芸婵的《人鱼朵朵》
香港林子聪的《得闲饮茶》
内地宁浩的《疯狂的石头》
马来西亚何宇恒的《太阳雨》
新加坡唐永健的《爱情故事》
香港李公乐的《OvertheRainbow》
第二期“亚洲新星导”计划的投入也将是2500万港币提供给6位导演,同时打算邀请一些著名导演担任影片监制。
❷ 英雄的电影
中文片名 英雄
英文片名 Hero
对白 国语
地区 中国
类型 武侠 爱情
分级 美国PG-13
片长 96min
上映日期 2002年12月14日
票房成绩 内地:2.5亿人民币 全球:1.77亿美金
3.2 演职员表
导演:张艺谋 飞雪
编剧:李冯 、张艺谋 、王斌 制片:李冯 、张艺谋、王斌 演员:李连杰(无名) 梁朝伟(残剑) 张曼玉 (飞雪)陈道明(秦王) 章子怡(如月) 甄子丹(长空) 文学策划:王斌 摄影指导:杜可风 摄影:赵小丁 武术导演:程小东 美术:霍廷霄 易振洲 服装-人物设计:田惠美 录音:陶经 剪揖:翟茹 作曲:谭盾 制片主任:张震燕 副导演:刘国楠、周伟
3.3 剧情简介
一、秦宫,黑色。开篇。 战国末期,六国征战,秦国最强。秦王赵政[1][2](陈道明饰)怀着一统天下的抱负,却成为众多刺客的刺杀目标。 这一天,秦王赵政[3]将要召见一位名叫无名的小官吏(李连杰饰)。无名一袭黑衣,气宇轩昂,走进青黑色的大殿。 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空的一座皇宫。没有宫女侍卫,没有任何装饰,一派肃杀之气。秦王一人高居王座,与无名遥遥相对。 自从三年前的某一天,两名刺客冲破三千侍卫的阻挡,杀入殿内,秦王就一直处于深深的 电影英雄
恐惧之中。为了不给刺客以藏身之处,这个大殿成了世界上最空的一座皇宫。甚至侍卫,也只能守候在殿门之外。除非,谁能够像无名这样,杀死秦王的心腹大患。 [无名,与秦王遥遥相对,开始讲述他如何杀死秦王的第一个心腹大患,刺客长空(甄子丹饰)。] 二、棋馆,黑色。无名的讲述。 雨天,棋馆里,在盲人老者的抚琴声中,长空击败秦国七大高手,正待走出棋馆,无名一声断喝留住了他。"慢!" 古琴声中,雨水顺着棋馆青黑的屋檐流淌,两个黑衣人上下翻飞。状如舞蹈,然而却是一场生死角逐。 无名一剑刺出。与剑的快速相比,雨珠的滴落变成了缓慢的滑行。 长空倒地。 【杀死刺客长空者,能近秦王二十步。重赏之余,无名获准与秦王相隔百步。他开始讲述如何杀死令秦王三年不能安寝的另外两个心腹大患,刺客残剑(梁朝伟饰)与飞雪(张曼玉饰)。】 三、赵国,红色。无名的讲述。 无名一身红衣,以向残剑求字为名来到残剑飞雪隐居地,赵国书馆。残剑正在沙地练习书法。尽管一身红衣,却掩不住他一脸的落寞。如月也是一身红衣,侍奉在旁。此时,秦军大兵压境,箭如飞蝗般扑来。藏书阁众人纷纷中箭,未中箭者却依然坚持练习书法。赵国书法正是以刚烈而著称的。箭中,残剑奋笔疾书。飞雪无名奋力挡箭。箭阵停了。残剑写完了他的字,是一个血红的“剑”字。 为对付两大顶尖高手,无名决定采取离间计。他与二人相约比武时说,长空在被自己杀死之前,托他转交给飞雪一样东西。 在把那样东西交给飞雪的同时,无名把嫉妒也放在了残剑心里。 是夜,残剑撕开如月的衣裳。如月放肆地笑着,仿佛笑给飞雪听。 嫉妒是拌着蜜汁的烈性毒药,这种毒药没有解药。当无名精心炮制的这份毒药终于发作时,飞雪的剑穿过木门,残剑颓然倒地。 凄美的黄叶林,如月向飞雪寻仇。她们仿佛在刀刃上踮起足尖,展开绝望的舞蹈。黄叶在飞旋,扑打着她们,仿佛那令人窒息的爱情。只有当她们在黄叶林之巅飞行时,蓝天偶然呈现,却更快地被她们或将她们抛弃。 如月一次次发出绝望的攻击,她惨淡的青春,曾经只被一个男人而照亮了一瞬间。而现在,她只想让这所谓的青春被仇恨全部点燃,然后烧尽。 她只是个侍女,她只能拥有一个侍女的武功以及全部的悲哀。 她被结果了。 一切都变得血红,那曾经的黄叶,那曾经的蓝天,都沉浸在一片血色之中。 飞雪也因此心神大乱,被无名一剑刺死。 【无名讲完,将巨幅“剑”字献予秦王。秦王宣布更丰厚的重赏。同时,无名获准与赵政相隔十步。在他们之间,烛火向着秦王燃烧着,呼呼作响,秦王突然说,无名,你在撒谎。】 四、蓝色。秦王的猜想。 三年前,秦王曾与残剑飞雪有过难忘的较量。在秦王的印象之中,残剑、飞雪颇有侠者风范,怎么可能如无名描述得那样狭隘,受情欲所困?而最大的可能是: 无名也是一名刺客! 无名练下一门“十步一杀”的独门武功,这种武功可以在十步之内迅速致对方以死地。但是秦宫戒备森严,只有杀死著名的刺客长空、残剑、飞雪,才能够获得近秦王十步的机会。 长空,其实是无名的朋友,甘愿自杀。棋馆一幕,其实是两人商量好,在秦国捕快面前上演的一场好戏。 残剑与飞雪为保全对方,争先赴死,而终于被飞雪偷袭成功,飞雪偷袭刺伤残剑,孤身赴死。 秦王还猜想,残剑与无名在九寨沟的湖畔还有过一次真正点到即止的君子间的比武。 湖面飘浮着小亭,飞雪的尸体躺在那里。两个男子,轻柔地飞过湖面,有如翩翩惊鸿。他们仿佛是在水面上进行着忧伤的舞蹈。为了不得不的使命,必须让爱与柔情漂流。 【巨大的“剑”字下面,秦王讲着他的猜测,还有他将要统一天下的抱负。“那将是一片大大的疆土。”在他与无名的十步之间,烛火呼呼作响。秦王接着说,“你知道我是怎么猜出来的吗?我从这烛火中感觉到了杀气。可是,”他又怀疑地问,“为什么,它又开始摇摆?”】 五、绿色,白色。无名讲述真实故事。 三年前,残剑飞雪联手刺秦。 那时的秦宫,还有着巨大的绿色幔帐。然而,当他们闯入这绿色幔帐的秦宫,见到秦王时,残剑却放弃了。在漫长的练习书法修习武功的过程中,残剑领悟了什么。 飞雪为此三年未同残剑讲一句话,她不肯原谅,他那功亏一溃的收手。 现在,无名又一次在他们面前提起“刺秦”两个字。 藏书阁,无名演示着他精准的剑法。他的剑精确地剖开一杆纤细的毛笔,穿过笔尖。他的剑能够准确地穿过人体的两个穴位,从而保证被刺者当时的倒地只是一时的假死状态。事实上,长空并没有死。而残剑和飞雪也可以不必死。 然而,毕竟这仍然是冒险。 次日,残剑飞雪赴约。路上,两人都准备动手,但到底是飞雪抢了先,残剑眼睁睁地看着飞雪赴死。 在无名奔赴刺秦之路时,残剑拦住了他,在地上写了两个大字。 六、秦宫,黑色。 是哪两个字?“天下。”在这两个字面前,个人的仇恨似乎显得微不足道。这正是无名与秦王之间的烛火摇摆不定的原因。秦王将剑掷在无名桌前,说:“你选择吧。”而当他背过身去,面对残剑写下的那个巨大的“剑”字时,秦王忽然明白了残剑在三年前领悟到的东西: “第一重境界,手中有剑,心中亦有剑;”“第二重境界,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第三重境界,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 无名垂下了双手。他转过身去。他走出大殿。他来到黑色的宫门前。而三千黑衣侍卫皆已涌来。一片涌动的黑色中,他们的红色的帽缨星星点点,分外醒目。“杀,还是不杀,请大王定夺。”秦王沉呤着。“若不杀,则有违大秦律令,有碍统一大业。”声潮汹涌。秦王手向下一挥。万箭齐发。 七、雅丹地貌,白色。结局。 消息终于传来。飞雪恼怒地挥剑与残剑比拼。终于,飞雪一剑刺出,残剑却并不躲避,坦然承受。没有鲜血流出,因为一切都是那样洁白。飞雪自杀。“残剑飞雪,人不离人,剑不离剑。”那里,帝王实践了"天下"的理想。无名被隆重其事地厚葬; 这里,他们实践了不离不弃的诺言。风吹动了他们洁白的衣袂。 画外音,长空为了纪念三位好友,从此弃武。
3.4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 发行公司: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 银都机构有限公司 精英娱乐有限公司
3.5 获奖情况
美国影评学会最佳外语片奖;电影《英雄》剧照(20张) 多伦多影评学会最佳外语片奖。 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阿尔弗雷德·鲍尔奖。 第75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摄影;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最佳美术指导; 最佳动作设计奖; 最佳视觉效果奖; 最佳音响效果。
❸ 吴京加盟美国电影《巨齿鲨2》,杰森·斯坦森对此有何回应
杰森·斯坦森并为此做出回应,但我相信他肯定也是很期待和吴京一起合作的。
《巨齿鲨1》的片尾还有一个悬念,说明这部电影还没完,大家都能猜到会有第二部。但很多人都没想到《巨齿鲨2:深渊》里面还会有吴京,这让很多影迷非常激动,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第一部由李冰冰主演,第二部由吴京主演。两人都是有名的实力派演员,演技都属于那种高级水平。另外,这部电影的特效真的很棒,相信《巨齿鲨2:深渊》还是会很受欢迎的。吴京很少演这样的电影,但我相信这部电影有吴京会更精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❹ 周星驰的电影公司,旗下有哪些艺人
周星驰电影公司旗下艺人有:张雨绮、徐娇、陈国坤、田启文、范恬恬。
1.张雨绮,华语电影女演员。1987年8月8日出生于山东德州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
2.徐娇,1997年8月5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内地女演员。
3.陈国坤,1975年8月1日生于广东省宝安县沙井镇,中国香港动作演员。
4.田启文,绰号田鸡,1961年6月9日出生于香港。
5、范恬恬,米未传媒签约艺人。出生于上海,中国内地女演员、主持人。
(4)中文电影公司扩展阅读:
1996年,周星驰从已经通过拍摄电影《大话西游》在业内业外产生影响的香港彩星电影公司中抽出了自己的股份,成立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影公司:星辉海外有限公司 。
星辉专门拍摄高素质及丰富娱乐性的电影。《食神》于1996年在香港上映,获得超过四千万港元的票房佳绩之余,在东南亚各地亦大受欢迎。
❺ 邵氏电影是怎么回事,现在还有吗
没有了,邵氏电影已经于2011年11月28日结束了。
全称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于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担任总裁,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
1958年,邵逸夫与邵仁枚成立“邵氏电影公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
90年代末期,本身已拥有嘉禾、金公主和德宝三间电影公司影片永久版权的卫星电视(STAR TV,即如今的“星空传媒集团”)曾多次出价洽购760部邵氏电影的永久版权,以壮大其中文片库的实力,但邵氏拒绝。
(5)中文电影公司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1950年南洋影片公司由邵邨人收回并将之更名为“邵氏父子公司”,但是进入50年代后期,由于电懋的成立,香港电影业竞争越发激烈,“邵氏父子”的小成本制作策略已无力招架新挑战。邵邨人萌生退意,收缩电影制作的业务,转而大量收购戏院及从事地产业。
1957年邵逸夫从南洋来到香港,那年他已年届五十,因不满二哥作为,想接掌制片业务,以稳定片源,兄弟俩最终决定在业务上分道扬镳。
1958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标识与兄长的“邵氏父子”的不同。自此,“邵氏父子”只经营戏院及影片发行,“邵氏兄弟”则主管制片业务。
❻ 谁知道香港电影公司邵氏电影的资料
邵氏电影的光辉历史
对许多人而言,邵氏电影已是一个经典,在中文影史上,更是一个重要的光影标记。
提及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最辉煌的年代,人们总会想起它当年的口号: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邵氏在最风光的时期,几乎是香港的电影王国,它的成功与声势,当然不是一蹴而就。而这一切需要从头说起。
就从50年代中期说起,当年东南亚的电影事业还在萌芽时代,而香港电影已开始蓬勃,可说是手执东南亚电影业的牛耳。在50年代中,香港影坛其实有三大势力,就是邵氏、电懋(国泰)和左派的长城与凤凰公司。它们的特色就是以拍摄华语片为主流,拍片数量多且稳定,而且制作都比其他独立电影公司认真严谨。
以当时的情况而言,邵氏的实力与声望,起初都不及新马影业大亨陆运涛手创的电懋。当时电懋财雄势大,明星与导演阵容强大。单论明星,电懋就有林黛、尤敏、林翠、葛兰、叶枫、李湄、丁皓、王莱、苏凤。小生则有张扬、雷震、陈厚、乔宏、田青等。电懋的导演阵容则有岳枫、陶秦、唐煌、易文、王天林等。更有高级职员宋淇、秦亦孚,更有张爱玲编剧助阵。在钟启文的领导下,成就蒸蒸日上。
迎头赶上 与电懋一争长短
在50年代初期,尚是邵氏父子电影公司的邵氏,可说是处于电懋下风,明星阵容不及电懋强大,除了同样有当时两边走的林黛与林翠外,只有后来由长城转投入的乐蒂,而斯时尤敏则已跳槽电懋,生角只有赵雷较知名。在此时期,连李丽华、严俊、张仲文等,起初都是为电懋效力。
50年代中,邵氏改组为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由新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主政。邵逸夫更由新加坡到香港主持电影拍片工作,与电懋一争长短。可以说,香港的电影事业,其实是由南洋帮新马大亨创立的。邵逸夫是商业奇才,在他的领导下,邵氏一洗颓风,迎头赶上,甚至后来居上,把电懋抛在身后。
早期的电懋电影和邵氏电影的主要分别,简单的说,电懋的电影时代气息较浓,它电影中的女主角,都是穿西式洋裙的。而邵氏的则多数都还穿着唐装衫裤。举个例子,电懋出名的《四千金》、《曼波女郎》、《玉女私情》、《青春儿女》、《空中小姐》,这些女主角们都是典型的香港50年代的新城市女性,她们都穿着摇曳生姿的西洋大伞裙。而邵氏同期的电影如《春光无限好》、《丹凤街》、《夜来香》、《窈窕淑女》、《黄花闺女》、《月落乌啼霜满天》等,女主角都还穿着当年大部份妇女所穿的唐装衫裤,有些更是民初装。
单从服装,就可以看出50年代早期,邵氏和电懋电影的不同风格。电懋较城市化,邵氏则着重乡土化与唐人街风味。
在邵逸夫入主邵氏主持大政后,就有明显的不同,首先他拉拢了当年最红的林黛与李丽华,成为邵氏基本演员。小生阵容也加强,除了原本当家的皇帝小生赵雷外,也拉拢了陈厚跳槽加入,之后关山也由左派阵营投入邵氏,钟情与张仲文较后也加入邵氏。
单是有大明星还不够,邵氏此时更下大资本拍大片,影片改成综艺体阔银幕外,更投下重资拍彩色片,观众趋之若鹜。《江山美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成了那一年香港最卖座的中文电影。有一个“笑话”说,就因为《江山美人》这部片,香港观众此时才知道除了任剑辉和芳艳芬外,还有一个明星叫林黛。有这个笑话产生也不出奇,当年香港的主流市场是粤语片,而华语片则是以新马南洋一带有主要市场,电影都是在“南洋”上映。
迎合口味 带起黄梅调热潮
邵氏电影票房后来胜过电懋电影,是因为邵氏更会做生意,邵逸夫知道南洋观众的口味。以前的电影观众以妇女为主,她们喜欢的除了先苦后甜的“家庭伦理文艺大悲剧”外,更喜欢歌唱片,歌愈多愈受欢迎。
在早期的《桃花江》、《曼波女郎》时期,邵氏在歌唱片输了脚步,但它更自傲的是,它带起了另一个更风靡观众,轰动期更长久的港式黄梅调电影热潮。在《江山美人》之后,《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王昭君》、《杨贵妃》等彩色阔银幕大制作,更令邵氏真正擦亮了金字招牌,熠熠生光,相形之下,它的主要对手电懋已黯然失色。
在邵逸夫领导时,邵氏也拉拢了当年的大导演岳枫和陶秦加盟,如虎添翼,和原本的李翰祥等人,为邵氏开拍各类型大片。
岳枫除了可以拍《畸人艳妇》和《嬉春图》这类时装片,他也可以拍古装片《花木兰》、《宝莲灯》、《妲己》,甚至武侠片《盗剑》、《夺魂铃》,堪称多才多艺。陶秦虽不擅拍古装电影,但邵氏名作《不了情》、《晓风残月》就是他的作品。陶秦更属当年少数会拍歌舞片的导演,《千娇百媚》、《万花迎春》、《花团锦簇》、《欢乐青春》,都是他的作品。
邵氏公司的发展此时节节抢先在电懋之前,不仅因为走对了古装歌唱片的路线,也因为邵逸夫是人在香港直接主持业务,而电懋方面大事则都要向新加坡方面报告等候批准,步伐节奏就已经慢人一步。
邵氏还有一个成功要点,就是扩大业务,建立邵氏影城,拥有多个摄影棚,并搭立古装实景,方便拍片,省时省力也省钱。
它还有一个成功点,就是大量栽培新人,它设立了“南国演员训练班”,招考新人,然后签下有潜质的新人予以力捧,成为红星。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必付出惊人的片酬拉拢天皇巨星加盟。胡燕妮、郑佩佩、何莉莉、李菁,就是邵氏一手捧红的大明星。甚至连早期拍福建片的小娟,也是由邵氏捧成红极一时的凌波。
写到这里想到,邵氏的演员训练班叫“南国”,它的官方宣传刊物则叫《南国电影》,它是暗示它的根源在南洋新马吗?
邵氏最高峰时期
邵氏在60年代中,成了香港雄霸一方的电影王国,也有两个外在原因,其一就是国泰大老板陆运涛在台湾参加亚洲影展时坠机身亡。陆运涛当时本已有心要大施拳脚与邵氏一决雌雄,谁知出师未捷身先死,易名为国泰的电懋群龙无首,出品每况愈下,大明星更纷纷息影,影片成绩差强人意,终于结束拍片。
还有一个外在原因就是香港1967年暴乱,造成左派电影公司没落。
这时就只剩下邵氏公司独占天下了。
邵氏公司脑筋快,眼光准,在黄梅调、山歌片渐渐被观众厌倦时,它在张彻导演的领导下,及时开拓了“武侠电影世纪”,由《边城三侠》和《江湖奇侠》打头阵,掀起了历久不衰的阳刚电影热潮,更改变了香港电影素来以女主角为主的风气,此后的电影都是由打仔小生如王羽、罗烈、岳华、张翼、姜大卫、狄龙、陈观泰、傅声等挂头牌,他们才是牡丹,女主角则只是绿叶。
邵氏的最高峰时期就是此时。
随后,每个人都知道了,邵氏开始减产,甚至停顿了生产。但这么多年来,提起香港电影,人们首先想起的还是邵氏电影,邵氏足以骄人矣。在邵氏之后,没有电影公司可称“电影王国”。
重温邵氏电影光辉(二)古装片与黄梅调年代
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气魄与胆识过人,是邵氏成为香港电影王国主要原因;而李翰祥为邵氏拍摄的彩色古装巨片与黄梅调电影,除了令财源滚滚流入邵氏,也使当时的中文电影界展示了另一番新气象,如此回首,我们称之为:经典。
在50年代末,香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声势,已迎头赶上宿敌电懋,与之并驾齐驱,到了60年代初,更有渐渐凌驾电懋之势。这当然是邵氏兄弟领导英明有方,但座下重臣,也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在拍摄电影方面,有两位大导演对邵氏功劳殊大,他们是已故的李翰祥与张彻。他们为邵氏执导的某些电影,不仅令邵氏声名远播,更流芳至今。在商业上,更协助邵氏发掘了电影票房的黄金矿场。
先说李翰祥,他率先为邵氏拍摄的古装巨片与港式黄梅调电影,令财源滚滚流入邵氏。
如果要推举最流行的黄梅调长青歌曲,相信不少人都会选出《扮皇帝》和《戏凤》这二首歌曲。至今在卡拉OK,乐龄歌唱比赛中,仍时时听到这两首歌。而这两首歌曲就是邵氏招牌产品,李翰祥执导的《江山美人》的插曲。
胆识过人 为邵氏赚大钱
《江山美人》是邵氏,也是香港影坛第一部出巨资拍摄的华语片,当年的制作费令人咋舌,由此可见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气魄与胆识过人。在他们的领导下,邵氏成为香港电影王国绝对不是侥幸的。
但物有所值,《江山美人》不仅为邵氏赚大钱,更锦上添花地得到1959年在吉隆坡举行的亚洲影展的最佳电影金锣奖。因《江山美人》的成功,邵氏决定拍摄古装宫闱传奇故事黄梅调电影,这一着可说走对了路线,而这一着也是电懋最弱的一环。
因为电懋是擅长拍时装片,甚至连旗下的演员,除了尤敏和雷震外,其他的都因外型过于时代化,而不太适合拍古装电影。
在这一点,邵氏就胜过电懋,它手中有林黛、李丽华和乐蒂,宜古宜今,且都是拍摄古装片的能手。
在《江山美人》之前,邵氏兄弟已拍了彩色片《貂蝉》,票房鼎盛,之后邵氏就走巨片路线,彩色拍摄古装电影,而电懋仍停留在黑白片时代,自《红娃》、《空中小姐》与《龙翔凤舞》之后,要隔了好久才重新拍摄彩色片,步伐已经又慢于邵氏。
此时邵氏的古装彩色巨片就有《王昭君》、《杨贵妃》、《武则天》、《倩女幽魂》、《红楼梦》,除了《红楼梦》是袁秋枫执导外,前4部都是李翰祥的作品,尤以《倩女幽魂》和《武则天》成就最高。李翰祥重考究,杨贵妃所穿的古装,也令观众大开眼界。
这时邵氏还未全面走黄梅调路线,但凡古装片中的歌曲,都已以黄梅调唱出。乐蒂和任洁主演的《红楼梦》,也是一部黄梅调电影。
反串魅力 凌波一片成名
拍闽南片出身的小娟,此时已入邵氏,初名沈雁,后由何冠昌为她改名为“凌波”,提到邵氏的黄梅调电影,不能不提凌波,因为她也是令邵氏黄梅调电影兴盛至白热化的功臣之一,她拥有反串魅力。
凌波因在《红楼梦》中幕后代唱贾宝玉,受李翰祥赏识,提拔和乐蒂合演《梁山伯与祝英台》,平地一声雷,令凌波一片成名,炙手可热,当年整个台北更掀起了令人吃惊的凌波热潮。
邵氏也在此时正式迈入黄梅调电影时代,但同时也面临人事变迁。首先是乐蒂拒绝再和凌波合演《七仙女》 ,跳槽电懋,继后李翰祥又带了《七仙女》的女主角江青到台北,自组国联影片公司,抢拍《七仙女》。
邵氏这时开始重用新人,由方盈出任《七仙女》的女主角,影片一样受欢迎,令邵氏知道影片质素最重要,此后更大胆起用新人如李菁、秦萍等主演古装片,由大红大紫的凌波带起她们,这是60年代中的事。
所以虽然此时林黛已自杀身故,乐蒂跳槽,李丽华已离开,但邵氏新人女星如百花齐放,不愁没有女主角。
但此时的黄梅调热潮也带来了一起不良的后遗症--阴盛阳衰。在这些古装黄梅调电影中,所有的“男主角”几乎都由女生反串,特别是凌波,更是“反串王”,她可以说是华语片中的“任剑辉”。
男演员此时都英雄无用武之地,陈厚和赵雷也在邵氏黄梅调热潮中,先后跳槽电懋。
话说当年的古典美人乐蒂和皇帝小生赵雷,在效力已改名为“国泰”的电懋后,两人也合演了多部黄梅调电影,如《嫦娥奔月》、《红梅阁》、《锁麟囊》、《金玉奴》、《扇中人》等,但不知为何,这些古装片就比不上他们当年在邵氏拍摄的古装电影,也足证邵氏拍古装片确有一手,可称谓之为“邵氏风格”。
黄梅调盛极而衰
在邵氏影城建竣之前,邵氏除了拍摄彩色古装片外,也同时继续生产黑白片,如《不了情》、《一毛钱》、《畸人艳妇》、《姊妹情仇》、《后门》、《手枪》等。其中《不了情》、《一毛钱》与《后门》,更可说邵氏名作。在彩色时装片则有《千娇百媚》、《花团锦簇》、《万花迎春》等。
到了邵氏影城正式启用时,邵氏从此摒弃黑白影片制作,正式全面投入彩色片时代。
这时候邵氏的“片头”口号是“邵氏出品、必属佳作”。在影城方面则是“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甚至连外国《生活》杂志都来采访,作为封面故事。
黄梅调电影在大银幕上连唱好多年,观众也开始腻了,邵氏此时又因中国大陆的《刘三姐》卖座,拍摄山歌片如《山歌恋》、《山歌姻缘》等,但不能掀起热潮。
这时因为黄梅调盛极而衰,邵氏制作已没有一个明显的主干,除了继续拍一些古装片如《蝴蝶杯》、《盘丝洞》、《铁扇公主》外,也拍了好一些时装片,题材多样化,如《人头马》、《寒烟翠》、《香江花月夜》、《垂死天鹅》,此时的最佳时装电影,应以陶秦执导的《船》为邵氏名作。
重温邵氏电影光辉(三)武打片 高潮叠起年代
在60年代中,古装黄梅调电影式微,邵氏幸运的开拓一条新的戏路———武侠打斗片。
邵氏的武侠打斗片不仅令公司赚到更多钱,也使邵氏公司的名字在海外地区更响亮,因为武侠打斗片不仅在东南亚华人社区大受欢迎,世界其他非华族地区的观众也趋之若鹜,掀起了功夫片热潮。
论起邵氏武侠打斗片的辉煌成就,就绝不能忽略张彻导演,他是邵氏找到新黄金矿场的大功臣。
张彻导演可说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文章写得好,早年以“何观”为笔名,是著名的影评人,更写过不少剧本。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曾被人误以为是台湾高山族民谣的《高山青》,其实是张彻谱曲。
张彻其实还谱了另一首歌,是《碧兰村的姑娘》。
张彻在邵氏执导的第一部电影,都是古装黄梅调电影《蝴蝶杯》,可能这非张彻所长,结果要劳烦高立协助补拍。当时谁都不看好张彻,谁都没有料到,张彻后来凭武侠打斗片的成就,成为香港殿堂红导演。
张彻有后来的成就,旁人也要佩服邵逸夫的眼光,邵是伯乐、张是千里马。没有邵逸夫的信任与重用,张彻纵有天大才华也耍不出来。
很多人以为张彻是在进入邵氏才成为导演,其实张彻的第一部执导的电影叫《野火》,是李湄自组的北斗公司出品,由李湄和高原主演。
张彻带动的武侠打斗片,还有另一个更直接的称呼“阳刚电影”。
在这之前,香港影坛一直是重女轻男,阴盛阳衰,排名都是女明星领先,女明星的片酬更远远超过男明星。
但在阳刚电影风气席挂香港影坛后,正合了“风水轮流转”这句俗语,在60年代中王羽带头,香港电影转为“重男轻女”,男主角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壮丹,女主角已变成绿叶,“林黛时代”一去不返。
武侠世纪 从摸索到成功
邵氏的“武侠世纪”一开始是摸索时代,这个时期的产品有《边城三侠》、《江湖奇侠》、《鸳鸯剑侠》与《文素臣》等。到了《大醉侠》与《独臂刀》面世,邵氏的武侠电影又走上了成功之道。
说起武侠片,一定会先想起邵氏,因为确是邵氏带头拍武侠片,但很讽刺的是,在60年代中,第一部最出色的电影却是左派长城公司拍摄的武侠片《云海玉弓缘》,由梁羽生原著改编。
在《云》片中,王葆真凌空一剑,姿势美妙、剑招凌厉,令观众叹为观止,而这部电影的武术指导正是刘家良与唐佳。
邵氏不久获得刘家良与唐佳加盟效力,在武打招式特技上更如虎添翼,独步香港影坛。
邵氏拍摄的武侠片多不胜数,但人们如果要选一部邵氏最好的武侠片,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推选《大醉侠》,这是胡金铨为邵氏执导的唯一一部武侠片,邵氏当年没有留下“小胡”继续效力实在可惜。
除了《大醉侠》,邵氏的武侠片代表作尚有《大刺客》、《金燕子》、《盗剑》、《夺魂铃》、《十二金牌》。
《盗剑》与《夺魂铃》是老牌名导岳枫的作品,其中《夺魂铃》的剧情是改编自意大利牛仔片《裘尼祖马》,但整部电影却青出于蓝,气氛极佳。
《夺魂铃》可能是当年邵逸夫最欣赏的公司成品,因为它时常代表公司去参加各类电影展。
邵氏的武侠片也把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捧成了大明星,最红的自然是王羽和郑佩佩,也是当年的票房之宝。
张彻开创时装打斗片
在1969年左右,张彻又开创了另一条电影新路线,就是摒弃刀剑的时装打斗片,打头阵的是《死角》,由李菁和狄龙主演,其后还有《小煞星》、《拳击》、《叛逆》等。
凭着这些电影,张彻又为邵氏捧红了两名皇牌新星:姜大卫与狄龙。
姜大卫更因主演了张彻的《报仇》,成为香港第一个“亚洲影帝”。《报仇》是以民初为背景,亦是邵氏此时的代表作之一。
邵氏的武侠打斗电影基本上就是以张彻执导的电影为主线,这时张彻的作品除了时装打斗片外,也同拍清末或民初的打斗片,有《马永贞》、《仇连环》、《刺马》。前两部影片捧红了陈观泰。
《刺马》是张彻代表作之一,亦是邵氏这个时期的名作,在这部片中,狄龙真正脱胎换骨。
整个邵氏影城,是阳气勃勃,除了郑佩佩外,无人可与男星一比长短,张彻不仅捧红了狄龙、姜大卫等,也提拔了不少“配角演员”,如来自新加坡的陈星、日本的仓田保昭,以及王钟,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绿叶演员。
邵氏当然不仅张彻一个导演,文艺片导演极多,但是一提起武侠片打斗片年代提邵氏就必然和张彻脱不了关系,张彻作品就是邵氏最受欢迎的作品。
邵氏此时的作品又有《洪拳小子》、《洪拳与咏春》,捧红了英年早逝的傅声,他的顽皮与叛逆大受观众宠爱。
傅声的其他电影还有《射雕英雄传》、《绝代双骄》、《冷血十三鹰》、《五郎八卦棍》等。
刘家良指而优则导
在70年代中,邵氏又来了一位出色的武打片高手导演,他是“指而优则导”的著名武术指导刘家良。
刘家良的风格与张彻不同,他走的武打片招式美观,拳拳到肉且招招可睹,有异于其他影片中的花拳绣腿,打得真实是刘家良影片的特色,所以大受欢迎。
刘家良与张彻一样,拍片快捷生产,作品有《少林卅六房》、《神打》、《洪熙官》、《陆阿采与黄飞鸿》、《武馆》,以及使惠英红赢得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长辈》等。
邵氏此时更有一部《天下第一拳》打入欧美市场,此片是由韩国导演郑昌和执导,罗烈主演。
在观众看腻了时装、民初打斗片后,邵氏亦没有放弃“刀剑拳脚”路线,这时由楚原执导的《流星蝴蝶剑》,掀起了古龙电影热,楚原也再度翻身,从粤语片大导演成功转变为华语片大导演。
邵氏拍的古龙电影,还有《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剑客无情剑》等,在70年代末期大行其道。
邵氏的古龙电影,令狄龙更上一层楼成为真正的大红星,《三少爷的剑》也令新人尔冬升走红。
电影王国 美丽的记忆
来到80年代,古龙式电影可以说是邵氏电影最后一个高潮的灿烂烟花。
之后,电视节目越来越精彩,抢走了大批电影观众。生活节奏越来越匆忙,人们都没有馀暇和闲情逸致上电影院。
以前的邵氏导演,一个一个的离开影城,邵氏电影也逐渐少掉以往的特色,金字招牌也再无以往的光芒四射。
然后,它减产,甚至下来是停顿生产。
当邵氏后来大规模拍片的年代,不仅代表了一个电影王国成为美丽的记忆,香港电影业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熠熠光辉映亮整个东南亚。
❼ 谁知道国语电影网站
想说明一下,做电影网站的是不会但纯只收集国语电影,这不符合经济利益的出发点。电影网站的运营公司也是要缴租网络服务器的费用的。所以会尽量收集全部的电影。其实像迅雷这样的网站,在里面是可以分类选择出你需要的类别。像大陆,欧美,港澳,新加坡等。许多网站都有国语单不会独立存在,希望你会了解。
❽ 华语动作电影有哪些
第十名:《英雄》
《精武英雄》是正东(香港)电影有限公司制作的武打电影。由陈嘉上执导,陈嘉上、叶广俭、林纪陶合作编剧,李连杰、钱小豪、中山忍、周比利等人主演。
该片主要讲述了精武门弟子陈真追查师父霍元甲的死因,证实了师父确是日本军官藤田刚下毒致死,最后陈真打败藤田刚为师父报仇的故事。
❾ 有一部关于机器人的华语影片:
女机械人
100%正确,采纳前请注意回答时间
中文名: 女机械人
外文名: Nu ji xie ren
其它译名: 女机器人/机械欲女
出品时间: 1990
出品公司: 嘉禾电影(香港)有限公司
制片地区: 中国香港
导演: 陆剑明
编剧: 苏文星,陆剑明
制片人: 袁淑贞
主演: 叶子楣,青山知可子,吴大维,周比利,许晓丹,翁世杰
片长: 93分钟
上映时间: 1991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