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屠夫
雨夜屠夫是一部电影的名字,是根据香港真实的案件改编的。
中文名雨夜屠夫
主演任达华
改编香港真实的案件
2006《香港奇案实录·雨夜屠夫》。
㈡ 90年代广州版雨夜屠夫,一男子连杀18人,被捕后说了什么
1991年,香港出品了一部名叫《香港奇案之雾夜屠夫》的恐怖电影,这部电影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因为这部电影的原型,就是1982年香港发生的人体肢解案件。作为真实发生过的案件被拍成电影,许多人在观看时感到更加的毛骨悚然,但现实有电影毕竟不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人们在观看电影时也要分清楚现实与虚幻。
从1990年开始,连续四年,罗树标一共杀害了18名女性,每一位在死后都遭到了他的侵犯以及尸解,她甚至丧心病狂的将作案过程记录在本子上。1994年,在警方的不断努力下,这件杀人案终于被破获,1月8日,身上背负18条人民的罗树标被处以死刑,这场因为雨夜屠夫引发的凶杀案终于结束。
㈢ 求一部电影名称,香港九十年代的恐怖片
案件应该是雨夜屠夫!记得以前任达华演过一部电影的,可是现在找不到!你可以看看香港亚洲电视拍的《香港奇案实录之雨夜狂屠》!
全集观看地址: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F%E3%B8%DB%C6%E6%B0%B8%CA%B5%C2%BC&fr=ala0
电视剧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437260.htm
案件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366.htm
㈣ 与贼王同监狱,号称“雨夜屠夫”,黄家驹为其写歌,任达华饰演他
雨夜屠夫是1982年发生在香港的人体肢体案件。犯人是林过云原名林国裕。案件于1983年3月3日起开审,经过二十日的审讯。4月8日,林过云四项谋杀罪名成立,被判处绞刑。至1984年8月,港督会同行政局赦免林过云死刑,改判终身监禁。
这个人就是号称“雨夜屠夫”的林过云,被抓后,曾有 五名精神科医生为他作出深入评估,有三位认为他并无精神病,犯案只为满足不正常的性需求。不过,林过云对不同的专家供词有出入,有专家认为他智商甚高,有故意说谎误导专家之嫌。
后来根据这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雨夜屠夫》在香港上映,任达华在这部电影中饰演了变态杀人魔林过云,任达华果然是演戏角色最广的明星之一啊。
香港殿堂级乐队Beyond主唱黄家驹,曾经编写了歌曲《dead romance Part Ⅱ》,这首歌曲的创作灵感就是来源于1982年的“雨夜屠夫”事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听。
㈤ 雨夜屠夫的剧情简介
夜班的士司机林过云多在雨夜犯案,因而得到“雨夜屠夫”的称号。他先后杀害四名夜归女性,将尸体带回家中强奸,更肢解受害人作标本,将性器官放入雪柜保存。每次作案后,他均会为已肢解的人体残肢拍照。在一次冲洗照片时,被冲洗店员工发现后报警,终将案件揭露。后来这个事件被改编成电影,有1992年版的《雨夜屠夫》(任达华主演),的《香港奇案实录·雨夜屠夫》。
㈥ 香港的一部电视剧,一下雨就有一个杀人案的,叫什么
出现雨夜屠夫的有三个:
1992年版的《雨夜屠夫》
陈奕迅 容祖儿主演的《神经侠侣》
2006年版的《香港奇案实录·雨夜狂屠》
但前两者是电影,最后一个方为电视剧。
㈦ 雨夜屠夫在哪可以看
雨夜屠夫(1982年香港人体肢解案件)编辑
雨夜屠夫是1982年发生在香港的人体肢体案件。犯人是林过云原名林国裕。案件于1983年3月3日起开审,经过二十日的审讯。4月8日,林过云四项谋杀罪名成立,被判处绞刑。至1984年8月,港督会同行政局赦免林过云死刑,改判终身监禁。
回放编辑
1982年2月11日,香港警方在沙田城门河,发现一个女性人头及一双女子手臂。随后证实是属于22岁的夜总会大班,陈凤兰所有。一宗极度凶残的人体肢解案开始曝光。
1982年8月18日,湾仔一间照相馆职员代客冲照片时,发现一些恐怖肢解的彩照,于是暗中报警。警方看过后认为确有可疑,遂暗中监视及跟踪,拘捕了前来取相的男子,27岁的出租车司机林过云。
警方在林过云家搜出四十套录影。其中有三套拍摄的是林过云对女性死者进行尸奸,及肢解尸体的情况;又搜出女性性器官标本及女死者裸体特写照片;还有杀人工具及摄影机。其后林过云又带警方人员到铜锣湾大坑山坡草丛中,挖出两具女性尸体。之后香港有关于此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羔羊医生》等。
2审讯编辑
审讯过程中,林过云交待,自己原名林国裕。童年不幸,与家人关系冷漠,自认为人生比较坎坷。他在犯案前是一名夜班出租车司机,先后杀害四名夜归女性。他将受害人的尸体带回家中强奸,然后肢解受害人作标本,为人体残肢拍照,再将性器官放入雪柜中保存。更变态的是,林过云把全部过程都拍成了小电影,以便于日后欣赏。由于林过云犯案时多为下雨的晚上,所以亦被叫做“雨夜屠夫”。
林过云在供词中表示,他想让这批女性器官的照片成为历史图片,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他拍的照片。他说:“我每逢做大事,都要记录下来,这个是我的习惯!”林过云自称,肢解女尸及奸尸是因为他对解剖学有浓厚兴趣,以及有极强的好奇心。
案件于1983年3月3日起开审,经过二十日的审讯。4月8日,由七名男性组成的陪审团一致通过,林过云四项谋杀罪名成立,被判处绞刑。当法官宣布判决结果时,林过云镇定如常,没有显露半点惊讶的神色。但由于自1966年11月16日后,香港再没有执行过死刑,因此,至1984年8月,港督会同行政局赦免林过云死刑,改判终身监禁。
3死者介绍编辑
第一名死者陈凤兰,任职舞女。案发当日,陈凤兰于凌晨4时收工后与朋友饮酒,酒后在尖沙咀地区搭乘被告驾驶的出租车。林过云载陈凤兰到观塘等地兜风,后又返回家中取电线,在车上将陈凤兰勒死,并将尸体带回家中奸尸。第二天,林过云从陈凤兰的钱包里取出五百块钱,到街上买了个电锯,然后将陈凤兰肢解成七块,再用报纸包好放入胶袋内,于该晚上班时将肢体弃于城门河中。
第二名受害者陈云洁,任职收银员,31岁。于5月29日凌晨5时20分下班,大雨中乘搭林过云驾驶的出租车回家。林过云在途中停车,用手铐铐住陈云洁,再用电线勒死。
第三名受害者梁秀云,任职清洁工,29岁。于6月17日凌晨4时下班,不久遇害。
第四名受害者梁惠心,学生,17岁。她于7月2日在尖沙咀参加谢师宴,晚上11时在酒店门外等候出租车时,上了林过云所驾驶的出租车。林过云说,梁惠心是与他相处最久的死者。他杀死对方之前,逼她戴上手铐,与她在出租车内交谈了很久,内容都是有关学校、前途、家庭、宗教、灵魂等等。但是,最后林过云还是选择用电线勒死她,然后将她的尸体带回去奸尸,再进行肢解!
4杀人动机编辑
林过云在法庭上表白他自己的杀人时的心态说,他杀死第一名女子时并无犯罪感,只是被一种愤怒驱使,因其是妓女,林过云表示自己是替天行道。其后杀死第二、第三名受害人是因为自己上了瘾。但杀到第四个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厌倦。第四名女死者梁惠心是个17岁的女学生,林过云表示自己也不明为什么要杀她。当被问及梁惠心的时候,他曾经数度落泪!
由于这个案件影响巨大,所以被很多影视剧提到。林过云对于自己杀死的那名妓女,一直振振有词地说是“她该死”。但所谓的“该死”,不过是个借口。妓女是一种毫无尊严的职业,而且这种职业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并不是因为有人喜欢做,而是因为有人喜欢捧场。许多变态色魔下手的对象都是妓女,然后在法庭上以扞卫道德自居,其实是无耻至极。倒不如说是因为妓女特殊的工作性质,所以容易成为被猎杀的对象。
李敖说愚蠢的事都不是傻瓜做的,而是聪明人所为。不敢肯定林过云很聪明,但他绝对做了一件极其愚蠢的事,那就是喜欢拍摄女尸器官的他竟然拿相片到照相馆冲印!
5精神状况分析编辑
五名精神科医生为他作出深入评估后,有三位认为他并无精神病,犯案只为满足不正常的性需求。不过,林过云对不同的专家供词有出入,有专家认为他智商甚高,有故意说谎误导专家之嫌。
1) 家庭环境是否影响一个人人格特性?
2) 关系疏离是否影响一个人?
3) 童年受虐令他永远留下阴影, 是否足以影响到杀害他人?
4) 雨夜屠夫林过云认为杀害欢场女子是替天行道, 是否人格异常?
5) 很多人也知道, 即使驯养的动物尝试到杀人/伤人的滋味后, 往往狂性毕露..不要忘记人类也是动物的一种
6) 杀人诱因: 林过云杀害第一名欢场女子是因为被她激怒
7) 孤独与人际关系疏离, 缺少道德束缚, 喜欢自学阅读, 故而令专家认为他智商甚高
另外注意的是他爸爸对子女的管教严厉,时常对林过云拳打脚踢。
a) 根据行为研究: 一个曾受虐待的人, 对施于他人的虐待和伤害, 是会更容易接受
b) 虽然曾为他做脑电波图, 但虐打是否令他曾经有脑伤? 脑伤, 不容忽视, 很多凶残多重杀人者脑部也曾受过损害.
有专家对林过云的罪行作结论时表示,林过云是一个备受剥削的人。而事实上,林过云的童年非常不快:他生长在一个复杂的家庭,父亲有三个太太;童年的时候,曾经在婆罗乃生活过。根据他生母所讲,林过云与他爸爸的关系童年时开始已经很差,他爸爸对子女的管教严厉,时常对林过云拳打脚踢。有一次更因为林过云吃饭前没跟其他家人说「吃饭」两字,而打了他一记耳光,将他撞向墙壁。直至成长之后,林过云与家人关系疏离。虽然住在同一屋檐下,但是他经常逗留於房间内,不与家人一起进膳,亦不与家人交谈。不过,他爸爸在作供时表示,不认同自己管教过严,只是林过云的性格太反叛。又觉得社会应该要负上责任!
雨夜屠夫图册
其他人还看
纠错
s
屯门色魔
s
纸盒藏尸案
s
林过云
s
香港十大奇案
s
林国伟
s
人头豆腐汤
s
欧阳炳强
s
烹尸之丧尽天良
s
羔羊医生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767803次
编辑次数:19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5-06-17
创建者:_猫
网络消息:
▪艺术网络送你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福建非遗博物苑,独具匠心的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