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评价电影《1942》
1942这部电影的编剧,真能编,应该获胡编大奖!为什么呢?因为他竟然打着还原历史真实事件的幌子,而稍有些常识的观众不难看出这些情节太不真实:
从开头的干旱的画面上看,这一年都没下过雨了,但镜头转向库房,少东家在库房想以粮换嫖,为了突出东家的为富不仁,这库房里堆满粮食,新鲜打下来玉米棒子一串串挂着...... 大家没看错,就是当年新打的玉米棒子,还很饱满,这说明,这是个丰收年。
接着,来强盗了,东家找栓柱去官府报信,这栓柱回来向东家说来兵了,害得东家几乎被土匪打死。本以为这栓柱和东家有仇,故意这么说的,后来才发现栓柱和东家没仇,估计是前些年赵本山的小品太火了,编剧受影响了.....在电影的后半段,这栓柱在日本军营,又被安排犯了傻病。如果说栓柱是对自己亲生孩子玩的风车有感情的话还有点真实性,但为了别人孩子的一个小玩具,连粮食都不要,死都不怕了,那思想真崇高得太令人惊讶了,如果当真这么讲情义,就会宁愿自己饿死也不会卖老婆啊,,当初这么讲情义,怎么偷那好心的洋记者的驴吃呢?所以这个不符合逻辑的角色无法再编,只能去死了。
镜头转向逃荒群众,在路上,灾民队伍和国军的队伍混在了一起。日本飞机发现中国军人占多数,就开始投弹。随着炸弹在人群中爆炸,到处血肉横飞,这时候的人,正常情况不是被吓得全身瘫软就是被惹怒反击,可剧中却是当兵的在此时抢钱抢女人。俗话说温饱思淫欲,这天上有敌机轰炸,地上血肉模糊的环境,谁还有那心思啊,人虽然仍存在野兽的本能,但野兽也不会在生死关头还有心思配种吧?这编剧把中国人描写得比野兽还变态!
还有些事情,就真不知道是真是假了,在影片中,河南百姓宁愿逃荒挨饿,就是不肯参军打仗,相互之间斗得倒蛮起劲,例如瞎鹿老婆看到借给自己粮食的东家没了车还幸灾乐祸,觉得特痛快.....反观日本人,显得那么智慧,凭借充足的后勤供应,给出一些粮食给河南人,河南人就跟着日寇干,结果日寇就顺利取得6万对国军30万的胜利。河南人吃了老蒋的备用军粮不卖力,日本人给吃的就从了,难道这日本人比中共还伟大?而剧中的洋人,尤其是美国记者,是集英勇、仁慈、智慧为一身的圣人。我最搞不懂的,是编剧的心态,或许正是因为他黑暗丑陋的内心,才把中国人看得那么丑恶、劣等,而洋人,都是那么高大上。如果真如编剧所想,那么影片中国民政府做足面子欢迎美国人应该不过分。难怪据称这电影在国外受到一致称赞......
2. 电影1942
电影是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老百姓在灾难面前的无助和苦难。
从冯小刚1993年酝酿拍《1942》,到2011年正式启动开拍,这个过程足足准备了18年,足见冯小刚对这部影片的慎重。
事实上,开拍时,冯小刚也投入了极大的成本。
因为是逃难题材的电影,所以光群众演员就有几百人,每场戏最多时达到六百多人,最少时也有三百多人,连主演张国立都说,现场人太多了。
这么一个庞大的团队,光是调动起来都会付出极大精力。有一个难民扒火车的情节,短短6分钟的镜头,就前前后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最后才呈现出在零下20多度的雪地里,行驶的火车顶上挤坐着几百个难民的震憾场景。
而且,因为《1942》,在重庆两江新区,还多了一座4A级旅游景区——两江国际影视城。
那是当年在拍摄电影时,临时打造的一条国民时期重庆的街道,这座影视城是按照永久性建筑来修建的,几乎对当年山城重庆的一些特殊建筑按照1:1的比例进行了复制还原。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冯小刚的情怀之作,他试图借一场70年前的人间灾难来反思人性与救赎。
从另一个角度看,《1942》同样也反应出的几个深刻寓意,同样耐人寻味。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在《1942》中,张国立饰演的老东家,是个让人唏嘘不已的角色。他腰缠万贯,是村里的首富。
当村庄里的穷人们都因为灾荒饿肚子时,他家的粮仓里囤着满满的粮食,手里有数量可观的硬通货——银元。他衣食无忧,完全不用考虑天灾会给自家带来什么影响。
可是,当周围的人们饥饿的走投无路时,老东家自然就被当做了活命的门路。这就跟溺水的人,为了求生,出于本能会抓住一切能抓住的东西是同一道理。
饥民们拥入老东家家里“吃大户”,他的儿子在混战中被打死,家中的粮仓也在一夜之间几乎被搬空。
为保家人平安,老东家赶着马车,带着家眷,拉着粮食,带上银元,加入了饥民们逃荒的队伍当中。
临出发时,女儿执意不走,要回学校上学,老东家安慰女儿说,我们和那些灾民不一样,不是去逃荒,就当是去旅游。
逃荒的难民是没有粮食吃,才背井离乡,去寻找活路,而老东家因为有钱、有粮、有枪,还有马车,他确实把逃荒当做了旅游。
然而,就算是老东家几十年的人生阅历,他也没有想透“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个道理。当几乎所有人都陷入苦难的洪流,他又岂能独善其身?
他的马车、粮食、枪支、银元,在逃荒途中全都抢走,他一家人落得跟佃户一样,成为真正的逃荒者,之前每天吃包子饺子的胃,现在也不得不跟其他人一样,吃起了柴禾。
在灾难面前,所有的逃荒者都是平等的。
2
饿肚子之后,人会做一些绝望的事情
张国立在拍完这部电影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饿肚子之后,人会做一些绝望的事情,一些对他们来说没尊严的事情,这是最恐怖的。”
老东家的17岁的女儿星星,长的如花似玉,从小优渥的生活,让女孩娇生惯养,不知“生活的艰辛”为何物。
逃荒时,是父亲极力粉饰,说他们的出行算是旅游,星星才不情不愿地坐上马车,跟着家人一起走。
即使是周围如洪水一样的逃荒人流,也没能让星星真正体会到一丝危险。她反而一直抱着怀里的猫,充当它的保护神。当嫂子挤兑她拿小米粥喂猫:“人还吃不饱,却拿粮食喂猫”,星星立即说,就当猫吃的是她那份,她晚上不吃了。
即使是日本人的飞机轰炸难民,死里难生的星星还无所畏惧地跑出去找猫。
那时的她,内心有着初生牛犊的勇气和力量。
直到家里的粮食财物全都抢走后,一家人不得不跟真正的难民一样将柴禾磨成粉吃时,星星内心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饥饿让她的自尊、信念全都变得不堪一击。在她嫂生下孩子后,父亲为怎样给儿媳妇找一些吃的补身体,而愁眉不展时,星星主动献出自己保护了一路的猫。
猫被宰了炖汤,老东家坐在女儿身边,哭着说:“星星,爹对不起你啊!”此时,星星却面无表情地看了眼被扒掉的猫皮,站起来说了句:“我也要喝猫汤”,并且把书本撕碎,亲自来炖猫汤。
不是星星不想再看书,而是当时,炖汤的柴禾也是食物,比书本金贵多了。
电影的这个情节,让人看了无比痛心,随着那一锅猫汤炖熟,星星内心坚守的东西,也一点点坍塌了。
同样因为饥饿,星星将自己卖给了假冒被服厂招工的妓院,换了五升小米。
知道被骗后的星星并没有反抗,而是吃饭吃到撑得蹲不下身去,然后默认了自己的命运。
3
人最大的善良是有同情心
在电影中,有一个外国记者白修德,为了了解灾民的真实情况,亲自去河南当地考察。他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拍了很多珍贵的照片。
先开始,白修德的功利性很强,他去灾区,就是出于记者的本能和为了获新闻的国际大奖。
然而,随着亲眼目睹灾民的苦难,他越来越感觉到心情沉重。
在白修德牵着教会给他好不容易提供的毛驴,在难民中拍摄时,他的毛驴自然成了饥民们觊觎的财物。
老东家带领着两个同伴,自己的长工和曾经的佃户,便趁着白修德在野地里休息时,来偷毛驴。
毛驴刚被偷走,白修德便醒了。此时,长工已经把白修德的相机和仅有的饼干拿在了手里。
白修德立即哀求长工,饼干和毛驴你们可以拿走,相机不能吃,请还给我。
毛驴和饼干对白修德同样重要,没有食物跟交通工具,他很难挺过去,安全回到重庆。而此时,白修德明明随身带着手枪,他完全可以用手枪拿回自己的所有东西,但他没有,因为他太知道饥民的可怜。
人最大的善良是,明明有能力报复伤害自己的人,却能看到对方承受的苦难,选择忍气吞声。
4
责任也是动力
老东家带着一大家人逃荒,目的是让家里人能活下去,但是,家里人却在逃荒路上走的走,死的死,最后只剩下了他和襁褓中的孙子。
他怀抱着孙子,靠着卖女儿的五升小米,拼了命往陕西走,寻找活路。在汹涌的人流中,他以老迈之躯,扒上开往陕西的火车,并不是他力大无穷,而靠得是活下去的信念。
但在陕西城郊,老东家却为了躲避敌人的炮弹,将孙子压在身下,将孩子闷死了。
看着死去的孙子,老东家老泪纵横,然后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
路人的对他说:“现在回去就是个死”,他默然地说:“我就是想死得离家近些。”
颠沛流离的疲惫,加上失去所人亲人的痛心,让老东家所有生的希望都破灭了,他只求死的时候,能离家近一点。
然而,就在他失魂落魄准备自生自灭时,碰到了一个在死去的亲人尸体旁哭泣的小女孩,小女孩哭着对他说,认识的人都死了。
眼前这个跟自己同样境遇的小女孩,让老东家满是怜惜和辛酸。他对小女孩说:“叫我一声爷,咱俩就算认识了。”
小女孩含着泪,喊了一声“爷”,老东家拉起小女孩的手,向前走去,最终两人都活了下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小女孩救了老东家。如果没有小女孩的出现,也许一心求死的老东家不会再有生的勇气,而有了小女孩,他便有了责任,也就有了活下去的动力。
在没有经历苦难之前,很难说谁更坚强,谁又能一直善良。
在《1942》里,人们看到的只是在苦难面前,生命的无助和悲伤。
回顾影片,突然想到,也许《1942》想表达的情感是:
愿山河无恙,岁月无殇!
3. 电影《1942》结局的字幕没看清,写的什么
字幕是:十六年后,留保在洛阳找到了花枝,铃铛下落不明,二十年后,有人在宝鸡见到了星星,星星给家里捎了钱,不愿再回延津,不愿见到认识的人,白修德回到美国后,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失业;一九六四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一九八六年在纽约去世。一九四九年,蒋介石失去大陆,退居台湾。国民三十一年(公元一九四二年)干旱,一千多万人流离失所,三百万人饿死。
影片结局——
老东家转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别哭了,小姑娘对老东家说她并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老东家要小姑娘叫自己一声爷。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于是,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剧终,然后出现字幕)
(3)1942电影台湾反应扩展阅读:
《一九四二》剧情简介——
一九四二年,因为一场旱灾,河南发生了饥荒。老东家叫范殿元,大灾之年,战争逼近,他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粮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
三个月后,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人也没了。这时老东家特别纠结,他带着一家人出来逃荒是为了让人活下来,可是到了陕西,自己的亲人全死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老东家此时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4. 电影一九四二想表达什么
《一九四二》是一部透过“三年灾害”铭心刻骨的故事,导演想表达在面对生存的时候的复杂人性。
《一九四二》是“冯氏悲剧”里第一部不再嬉笑怒骂的电影,在保证了影片商业性、娱乐性、可看性的同时,还原了历史,值得推荐。
5. 如何评价电影《1942》
难以言说的痛
文/梦里诗书
这是一部自已去年最关注的一部电影,也是一部自已一直想写的电影影评,前前后后在电影院一共看了三次,却总是不知如何下笔,这部电影个人感觉是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客观全面的历史正剧,自已前前后后也查阅了很多书籍资料,一幕幕真实的历史展现在了我的面前,给我带来的是那难以言说的痛。
一九四二年,河南,旱灾,蝗灾,三百万人饿死。“在死三百万的同时,历史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宋美龄访美、甘地绝食、斯大林格勒血战、丘吉尔感冒。在动荡的战争岁月中,在全世界都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斗争中,中国河南的饥荒事件,显得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如果不是冯导的一部《一九四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甚至连我这种从小就热爱历史的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件事,或许在过多年,它就如历史的尘埃,被我们轻轻的抹去了,而冯导却为我们揭开了这层面纱,一场大规模的饥荒,引发了一次惨绝人寰的大逃荒,影片的主角老东家,被迫逃荒,亲眼见证着儿子、儿媳、老伴等亲人的种种死状,最后老东家逆着逃荒的人流走去,收留了一个在路边痛哭的小女孩,这位女孩的后人出现了这个故事的讲述者,剧情并不复杂,中间为了沉痛的剧情不会让人感到过于压抑,还穿插着些许笑料,但《一九四二》还是一出冰冷彻骨的悲剧,西方元素的融入感觉没有处理好,显然在这么一出大逃荒的电影中加入宗教元素,感觉是那么的不合时宜,但《一九四二》的拍摄成片能在影院放映,实属不易,冯小刚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导演。 3场电影看下来,我眼中不曾流下泪水,但内心的痛,却是那么的深刻,其实这部电影还是大幅弱化了真实历史中的一幕又一幕,比如易子相食这类关于惨痛的事情在电影中就没有表现,不过即便如此,当我在电影院看到《一九四二》时,那种震撼还是如此的强烈,我难以想象的是,人的饥饿真的能使人如此疯狂。
仓廪实而知礼节,向朱自清那样不吃美国救济粮而饿死的人,万人无一,饭都没得吃,在那个年代,礼义廉耻,人伦纲常,民族大义,一切的一切在电影《一九四二》中都显得薄如蝉翼,活下去成为了人唯一的追求,而《一九四二》呈现了日本侵略军用军粮赈济灾民的史实,虽然只是简略的描写,但我在看到真实的史料中,河南大约有5万名中国军人是被当地百姓缴械而失去战斗力的,在国军与日军交战时,日军的伤员撤下来时有老乡们抢着抬担架,还有不少老乡亲自带路,帮着日军四处去追击那些走投无路的国军散兵,更有甚者,帮助日军成建制的解除国军武装,民族存亡的巨大危机就被一场饥饿压倒了,怎能不让人痛心呢?但电影还是侧重描写了日军的残暴,在民族主义和人道主义上可谓处理的恰到好处,既符合大的历史事实,也没有在立场上授人以柄。
一段封存遗忘的往事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大灾难中人性的泯灭,让我感到一部《一九四二》是那么的厚重,难以言说的痛楚充斥在我的心间,让我看到了那断沉痛而不能忘却的历史。
6. 如何评价一九四二导演想表达什么
虽然网上很多人批判这部电影,但是本人是很喜欢这一部电影的。整部电影从演员的配置以及场景的布置导演都是很用心的,都是花了大功夫的。陈道明、李雪健、范伟,徐帆等等都是很强大的阵容。甚至包括电影的画面场景和部分戏份的场景爆破都力求逼真,范伟饰演的老马第一战区第九巡回法庭庭长在灾民逃荒的时候坐着手推小火车这样的微妙情节都展现出来。我看不到任何的敷衍。这是要给冯小刚点赞的。
讲真的,我在观看这一部电影的时候非常的震撼,不是来自于视觉上的震撼,而是来自于心灵上的震撼。我在这里只是单纯的说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是值得一看的。
7. 电影一九四二中反应了什么内容
改编自刘震云发表于1993年的同名调查体小说,影片主要讲述了河南大灾荒、300万人饿死的故事。一九四二年,因为一场旱灾,我(指作者)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老东家叫范殿元,大灾之年,战争逼近,他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粮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三个月后,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人也没了。这时老东家特别纠结,他带一家人出来逃荒是为了让人活,为什么到了陕西,人全没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人流中喊:“大哥,怎么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个死。”老东家:“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转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凉了。”小姑娘说,她并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老东家:“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十五年后,这个小姑娘成了俺娘。
8. 《一九四二》从这部电影中你看到了什么,人性还是态度
《一九四二》是这样一部特别的电影:在抗战和民族灾难之时,我们的党和我军将领完全缺席,而忙前忙后的主角变成了国民党极其及其军队。因为意识形态的缘故,这在以前内地的主流电影中绝少出现的。记忆中,这种我党我军在重大历史面前缺席而把主角让位于国民党的电影,还算是1986年的《血战台儿庄》;《建国大业》在这方面也做了历史性的进步,国共有了平分银幕的机会,并难能可贵地对蒋介石进行了人性化处理;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抗战的也只是国民党军官和战士,但却在身份上做了模糊处理,且只作为电影的时代背景。在《一九四二》中,虽然也表现了蒋鼎文等国民党将领的麻木不仁,国民党政府官员的贪污腐化,但同时,你可以感受到蒋介石在内政外交上的无奈,他也需要向国际力量寻求庇护,也需要向地方财团寻求帮助,影片施与了这个我们传统意识形态中的异端分子以同情。这种表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也说明我们的文化意识形态领域正在逐步软化,很多创作禁区正在被逐步打开,需要的只是时间。而这些正是在以冯小刚为代表的电影人逐步争取下实现的。 这是一部“在路上”的电影,灾民因饥荒而流徙。冯小刚和编剧刘震云采取了灾民、军队、政府、宗教、记者五条线索并行推进的叙事手法,让这五类人面对饥荒,从而做出反应。从剧作的角度来说,19个主角,50个次要角色,这不论在戏剧,还是电影中都是大忌,何况各方面人物又互不交叉,这对影片的戏剧性提出了巨大的考验,风险性极高。事实也确实如此,多线叙事必然会分散角色的情感力量,让习惯于追随几个人物命运的观众无所适从,而且从成片来看,张涵予和蒂姆·罗宾斯饰演的两个神父的线索是可以被砍掉的,太游离于故事主线之外,我想,冯小刚在最初的故事设计中应该有更多的想法,但碍于整体结构,无奈剪掉了很多的戏份。
9. 电影1942主要内容反映了哪些现实问题
人是铁,饭是刚,肚子饿了会发慌
10. 冯小刚呕心沥血却无人问津的电影《一九四二》,只因现实更加惨痛
1942 年发生了许多大事。中苏美英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共同宣言》,郭沫若创作 历史 剧《屈原》,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出生,中国女作家萧红在香港病逝,时年31岁。
也是同一年,身处抗战前线的河南发生举世震惊的大饥荒,上千万人流离失所,近300万人被饿死。
这一件极其悲惨的重大 历史 事件至今在中国的史书上鲜有记载,今人对其真相知之甚微。
最后知名作家刘震云为重温这段几乎已被这个民族淡忘的 历史 ,走访灾难的幸存者,最终写了一本名为《温故一九四二》的调查体小说,他也由此成为这场灾难的唯一记述者。
导演冯小刚看了后深有感触: “二战时,希特勒和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但在1942年,中国河南旱灾饿死300万人,却很少人知道,不要说外国人,中国人也不知道。刘震云为此写了一本书,我在1993年看到,非常震撼。”
后来冯小刚根据刘震云的原著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成了一部叙述 历史 性质的电影,叫做 《一九四二》 ,并重金邀请李雪健、张国立、陈道明等加盟出演。
温馨提示:可以点击下方卡片搜索可以免费观看此电影,请提前备好纸巾。
影片讲述了老东家在河南大闹旱灾之时到陕西躲灾,可未到目的地就以沦落为难民后,他亲眼见证儿子,儿媳,老伴,相继惨死,而政府的腐朽统治及日本人的入侵更是让这场灾难雪上加霜,最后只剩东家一人,在回河南的路上领养了同样遭遇失去家人的小女孩的故事。
电影反映生活,可生活有时会比电影更残酷。这些是搬上了荧幕的故事,那些 “易子而食”“卖儿弃女”“野狗吃尸体”“千里无人,饿俘山野” 的景象,又岂是短短两个小时就能描述得出来呢?
其实从1941年秋季开始,河南开始出现旱情,很多地方已经有绝收现象,农民们开始刮树皮,挖树根当作食物,到了1942年秋季,持续了一年的旱情更加严重,树皮、树根已经基本被挖光,灾民们开始大量死亡。照片上是当时陷入饥饿荒的河南灾民,所有人都蓬头垢面,等待着政府的救济。
当时的政府虽然采取了救灾行动,但既没有计划,也不尽力,各地都在互相观望,推卸责任,隐瞒灾情。
战乱加上饥荒,有一些妇女为了能够让自己的父母以及孩子活命,主动把自己卖给人贩子,换取一些粮食或者一点微薄的钱财。
1943年春,河南地区仍然干旱,很多灾民为了活命,选择全家一起外逃,灾情最严重的村子基本都是十室九空,成千上万人涌向了陕西,逃荒路上饿死的、从火车上失足掉下来摔死的、轧死的人数无法统计。 目前公认这场灾难中死亡人数是300万,但真实的具体数字已经永远成为了迷。
在电影里,为呈现出一个真实时代,以张国立为代表的这支逃难者主创演员不仅在开拍的半年前就开始练习河南方言。还在拍摄期间集体减肥,真正体验长期饥饿的感觉。张国立说, 真正到了那种饥饿浑身无力的时候,你会发现人物的台词很多都是多余的。
时隔78年,当年大饥荒的亲历者,大多已经辞世,即使活着的,至少也是八九十岁的老人,河南《巩县县志》中关于此事,只有短短一句 “民国三十一年,大旱,几近绝收,加之日军侵略酿成大灾,农民多以树皮、雁屎、观音土充饥。”
当我们觉得电影氛围太过沉重的时候,要知道这些血淋淋的画面在过去 历史 的某一个时刻真真切切的发生着。
影片一开始,就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影片中大部分篇幅在拍摄逃难的过程,逃荒路上,一面是天灾,一面是战乱,四处是被炸断的残肢断臂,哀嚎遍野,民不聊生。
而这一过程,导演多用暗色调来表现,象征着底层人民暗无天地的生活, 且画面绝大部分面积为干旱的土地,极小部分面积为天空,这一画面给人压抑的感觉,暗示着政府的压迫式统治。
同时导演多次运用特写镜头来体现难民的惨状,如特写一群野狗啃噬逃难路上去世难民的尸体,给人极大的心灵冲击。同时又多次使用远景镜头来表现难民数量之多,又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
影片中灾民逃荒的破衣烂衫、食不果腹和政府官员的丰衣足食、安稳无忧有着很鲜明的对比。
一开始片中提到 “蒋委员长因为河南饥荒特地减少了两个菜,以表对救灾的支持。” 这句话暗示了后面人民的背离的结局。在拍摄这一内容时,导演又巧妙的 采用以黄色为主的暖色调,来突出统治者安逸的生活。
一、地主范殿元(张国立饰)
范殿元原本是河南的一个地主,儿女双全,家境殷实。因为饥民“吃大户”,他的儿子在饥民和村民的混战中被打死。为保家人平安,在饥荒来临的时候,老东家赶着马车,带着他的妻子,拉着粮食加入了逃荒的队伍当中。
在逃荒途中,他的儿媳生下孙子后不久就体力不支,饿死了。电影中有很揪心的一幕是,在儿媳饿死后,她的婆婆就赶紧抱着刚出生没几天的孙子扒开她的衣服,说趁着身体还热喝几口奶,但是她死去的儿媳早已没有奶水。
后来他的妻子也饿死了,他的女儿被卖到了妓院,换了5升小米。
在逃荒途中为躲避敌机轰炸,范殿元抱着孙子趴在地上久久不敢起来,后来小孙子被他活活闷死了。
紧接着他的长工被日本人一刀穿喉,死了。
他的马车,粮食,银元在途中被地方的警察强行“征用”,其实就是抢走了。
逃荒本是为了让一家人活下来,可是范殿元到了陕西后就只剩下他自己,本是财主的他成了和佃户一样的逃荒者, 可见在灾祸面前所有的逃荒者都是平等的。
一无所有的范殿元不想逃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路上有人告诉他说: “现在回去就是个死” ,他很默然地说,“ 我就是想死得离家近些。”
范殿元那种绝望的心境,那种颠沛流离的疲惫精神使得他的希望如同肉体一般已变得危在旦夕。
然而他在转过山坡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同样失去的亲人哭泣的小女孩,小姑娘对范殿元说她并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
范殿元要小姑娘叫自己一声爷。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于是,他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横尸遍野,大雪飘摇。
二、范殿元的女儿-星星(王子文饰)
星星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候,怀里总抱着一只黑猫,宁愿自己少吃几口饭也要带着它,在躲过敌人飞机轰炸过后,她还无所畏惧地要跑出去找猫。
然而在她嫂子生下孩子后,她却说让家人杀掉了猫。随着一声刺耳的猫惨叫,猫被宰了炖汤,范殿元坐在闺女身边,哭着说:星星,爹对不起你啊!然而星星没有任何表情地看着被扒掉的猫皮,最后还说了一句: 我也要喝猫汤 ,那时候的她也已经饿到发慌。
当妓院假冒被服厂来买女孩的时候,星星提议父亲把自己卖了,范殿元不肯。星星劝说她爹: 我实在受不了了,连柴禾都没得吃了,你让我逃个活命吧!还能换五升小米。 她还特意向那个人强调自己识字读过书,以此来作为“优势”,最终她被买走了,她在服侍别人的时候,因为吃得太撑了导致蹲不下。
星星的结局是必然的,人在灾难面前已经没有底线了,一个小人物的历程却反映了当时环境下众多人的遭遇,实为可悲。
三、佃户瞎鹿(冯远征饰)
佃户瞎鹿是影片中最窝囊可悲的角色,为了几斗小米他可以不管自己的老婆被人戏弄,他也可以卖女儿来换几斗米给自己的母亲治病。
尽管已经活的如此无下限,但他还是没有在这场灾祸中活下来,最后偷驴不成,一头栽进了烧着开水的锅里,留下了两个孩子和他的老婆。
冯远征所扮演的瞎鹿才是影片中真正的灾民,活着就是为了吃饭,只要能活下来 。
冯小刚在《一九四二》里他没有自己的态度,一切让观众来定夺, “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
不需要渲染,不需要加工修饰,就用白描的手法把最真实的场面还原给观众,里面从小人物入手,大量的细节描写,看似黑色幽默,其实是深深的悲哀。
据说当时冯小刚找到刘震云说想要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连刘震云自己都觉得震惊: 他认为没有人要看这么一个悲惨的故事。
本片酝酿于1993年,启动于2011年10月,最后冯小刚在最冷的五个月中完成了拍摄。因为是逃难题材的原因,整个剧组群演最多的时候高达六百多人,最少的时候也有三四百人,其中涉及转场厢车两百多辆,完全的拉链式拍摄。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庞大的团队,他们在细节上所作出的努力却十分令人动容。
比如在重庆的拍摄部分主要是国民党和宗教人士的活动场景,这条街道是由摄制组设计,重庆市政府出资修建的。修建完成后,摄制组去现场后简直被惊呆了,这些建筑都是按照永久性建筑来修建的,店铺里所卖的东西也都是实物。
后来这条街也成为了重庆的著名景点:民国街。
摄影组印象最深刻的是难民扒火车的那场戏,为了有一个好的拍摄效果,拍摄组从山西转移到东北终于找到了一个1942年美国产的火车头,而且还能开。
可是光有火车头没有车厢也不行,于是制片部门又根据当时的难民 历史 照片制作了逃难时的那种拉货用的平板车。
拍摄时是在东北零下20多度的情况下,当地群众还好心提醒剧组,不要用手摸铁,不然真的撕不下来。可是为了呈现真实的效果,不能人人都戴手套啊,于是戴手套的去摸铁,没戴手套的就去摸木头。
在零下20多度的雪地里、又在火车行驶过程中、火车顶上还坐了几百个群众演员的拍摄情况。摄影指导吕乐说,这辈子可能只碰到一次,可以当作他的收山之作了。
关于火车的六分钟前前后后一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最后呈现的效果来说是值得的。
以喜剧见长的冯小刚此生最想拍的一部电影,就是这部极其沉重的灾难片——《一九四二》。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冯小刚的情怀之作,他试图借一场70年前的人间灾难来反思国人的人性与救赎 。
然而电影上映以后,票房却票房一败涂地,与同期上映的《泰囧》票房相差近4倍,最后冯小刚拼了命的拍商业片还债。
一部电影是否成功固然不能用票房作为唯一尺度来衡量,但,票房却能反映大众对于电影所表达的内容和传达的情怀的接纳度和认同感。
很多网友看了预告片就炮轰冯小刚, 指责他“发国难财”,引发国人的共鸣,赚国人眼泪。 果然也应了刘震云当年那个担忧:没人要看这么一个悲惨的故事吧,而且在如今这个幸福的年代,人们早已习惯回避苦难。
张国立回忆,因为《一九四二》票房惨败,冯小刚甚至掉了眼泪。当他问冯小刚是不是因为启用了他才导致票房惨败,冯小刚的回答很令人感动, 都不是这样的原因,但反而正因为票房的落败,观众对苦难的敬而远之,他更觉得自己应当拍摄这么一部电影。
冯小刚打造 《 一九四二 》 的这份情怀,纵然无法和 历史 媲美,但它自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它是一段回忆,也是一代人的苦难回忆,看过的人都说好,却不敢再看第二遍。
在影片最后旁白念起:“十五年后,这个小姑娘成了我娘,当我记事起,就没见她流过一滴泪,也不吃肉……”
“也不吃肉” 这四个字可以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灾难的沉思。
都说乱世造英雄,更多的靠的还是生灵涂炭。
冯小刚的深刻在于没有把《一九四二》拍成了天灾,而是把观众的视角引入了人祸。虽然大饥荒是天灾,可其中亦有相当大的人祸因素。
《一九四二》非当下的灾难,却时时在我们生存的环境里重演,人性总是在争夺,却不能给每个人鞭策。
中华民族是一个遭受过苦难的民族,近代以来中华大地上演过无数的悲剧,有的之于国,有的之于家。
如今那个流民贼寇,是非颠倒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我们眼前的是新时代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但是我们不应该遗忘灾难,应该直面灾难,正视灾难,反思灾难,才能免于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