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台湾电影 赛德克巴莱_关于电影《赛德克巴莱》的几点评析
人物篇“哪里是你的猎场?”,在《赛德克?巴莱》里面,似乎每个部落里面的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猎场,为的是将来能够血祭祖灵,成功地在死后进入祖灵之家,才能称为“真正的人”。这就是他们的文化和图腾信仰,他们认为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是不能失去的,为了这个信仰,他们可以付出一切。
片子里面,莫那?鲁道是影片的灵魂人物,以莫那?鲁道为核心的各个人物的刻画十分鲜明,在本文首先从男人、女人、孩子三个角度出发,来分析各个人物形象,进而整体上分析影片的内涵。
男人:
莫那?鲁道的父亲可以说是启迪莫那?鲁道精神以及灵魂的启蒙者,也可以说他是将民族精神和信仰传给下一代的老一辈代表。是他在莫那?鲁道小的时候教导他“好猎人要懂得时机”,是他告诉族人“真正的赛德克?巴莱应该守护自己的猎场”。所以当莫那?鲁道成年以后,他也会继承父亲的遗志,成为一代精神领袖。
莫那?鲁道是部落的头目,他年枯蚂链轻的时候狂傲不羁,到了中年则沉稳而有谋略。作为头目,他想让自己的族人过得更好,他心中的信仰崇拜比他的下一辈人都要纯洁而强烈,可能是由于他年少时家园是完整的、没有受到日本人入侵的原因。于是在他见证了三十年来族人被日本人压迫统治之后,他决定反抗,他决定血祭祖灵,也是为了父亲那句遗言“千万不能让异族人进入到部落”。莫那?鲁道是全片的主角,他是英雄,连同他的死亡都有了神秘色彩。
达多和巴索是新一代年轻人的代表,因为他们年轻,他们有血性,他们受够了日本人的奴役,宁愿拼死一搏,或许反抗的当时只是为了泄恨,但随着抗争的进一步深入,在父亲的带领下,他们也逐渐成长,也希望自己能血祭祖灵,死后成功地进入祖灵之家,成为真正的人。
花冈二郎、花冈一郎是我个人认为影片中导演刻画地最好的两个人物形象,原因在于在刻画莫那?鲁道和其他勇士的时候采用了更多的“英雄主义”色彩。而一郎、二郎这两个人物却更让人感到真实、震撼,能真正地打动人。所以当二郎知道他一向敬畏的莫那头目要带领族人反抗时,他就想试图阻止,终于他选择了帮助族人,这是一个不情愿的选择,但是他又不得不做。一郎和二郎同处纠结中,却有些许不同:一郎最后身穿和服、嘴里讲着日语、用日本武士剖腹自尽的方式了结了自己的生命,而二郎则和其他赛德克?巴莱一样,用上吊的方式自尽,这恰恰表达出了一个矛盾和挣扎点,观众看了之后,心里对他们的感情态度也会十分为难,会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理解和思考。
女人:
“真正的女人,是必须要善于编织红色战衣,当她到达彩虹桥的时候,她摊开她的手,手上是怎么也揉擦不去的茧,去吧,去吧,你是真正的女人!”可以说,在影片中关于女人的描述是很少的,这跟时下大多数电影都要有“英雄与美人”的潮流不太相符,但是本片却用女人自己的方式给大家以震没孙撼,告诉大家她们也是真正的赛德克?巴莱。她们为了给男人们节省粮食,能让男人更好地战斗而纷纷选择自杀。是女人,成就了男人英勇的图腾。
孩子:
巴万这个孩子角色的设置是片中的亮点,也是片中最打动我的一个角色,孩子本该是天真无邪地玩耍的一代人,而他们却要忍受着被日本人欺负、瞧不起的境遇,因此可能他们成熟地比较早。他们最不擅长掩饰自己的感情和好恶,当他带领赛德克孩子杀日本女人和孩子时,已经真切地表现出他对日本人的痛恨。也只有孩子才能在持续几天作战之告诉莫那头目“他真的累了”、“他想好好睡个觉”,天真的孩子以为等待到“决战”的日子就能胜利,就能过回以前的生活,孩子终究是孩子,他有示弱的权利。片子到这里让人心生怜爱,希望这些孩子能够活下去。
综合篇:
《赛德克?巴莱》综合起来是讲述了一个关于民族信仰和文化的片子。通过以上的人物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男人、女人还是孩子,他们都是活在信仰中的,是信仰(图腾)使一个民族得以生存(与自然抗争、与日本人对抗)。因而对赛德克?巴莱而言,死亡是正常规律的一部份物瞎,他们并不会避讳死亡,片中所有赛德克人都从容赴死,不光是勇敢而已,他们将死亡当成必然的另一个起点,是迈向彩虹桥的起点,所以能不能在死后得到祖灵认证,进入祖灵之家,成为善灵庇佑尚在人世的族人,才是重点。
《赛德克?巴莱》从个人的角度去着眼,不在高呼打倒侵略者,而是从文化和传统的角度去考虑,它又很重的人文体色。抛却制度的束缚,艺术家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1]
导演在最后借日本人之口,夸奖了赛德克?巴莱的精神,这样似乎更有说服力吧,连敌人都能抛弃对他们的偏见赞扬他们民族性里优秀的一面,说明这种信仰是真的值得敬佩的。
艺术手法篇:
1、 叙事角度:从《赛德克?巴莱》的叙事角度来讲,导演并未刻意神圣化或妖魔化任何一方,影片基本摆脱了中国人一直以来对日本人的极端偏见以及一味的贬损,绝对不是关于以日本侵华战争作为背景的“抗战片”。同时,片子全面展示了当时赛德克族人的生活面貌及图腾崇拜心理,但却没有逃脱对“英雄主义”人物的塑造,但也是这一点让影片有了好莱坞大片的风采。
2、声音的运用:本片中声音效果的应用是最大的特色。其中,主题音乐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声音贯穿着全片,空灵而悠长,涤荡着观众的心灵,很好地渲染了全片一种悲情的气氛。另外就是本土族人唱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赛德克人的信仰、价值观都是通过这些歌曲中的歌词来展现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老妪唱着的那首民族歌曲,让人听了心里极其不舒服,但歌词对我们理解赛德克人的行为是很重要的。还有一种就是节奏气氛音乐:比如族人与日本人拼杀时有张力的配音,有种紧迫感并创造和控制了节奏,也有利于处理不同时空的转换,让观众跟随角色进入不同的时空。
3、极具张力的镜头感:“特写”是用以细腻表现人物或被摄物体细部特征的景别[2]在影视中,特写应该是最能打动人的镜头了,通过特写,我们能看到莫那?鲁道黝黑的脸上那条深深的疤痕,以及那条疤痕带来的沧桑感,我们也能看到巴万一脸稚气地守在莫那头目身边的那种天真和倔强,更能体会到达多自尽之前跟妹妹说话时候脸上透露出来的不甘与不舍。对环境描写中,大全景的运用也让观众深切地感受到了赛德克人居住的原始森林的环境是什么样的。所以片子的镜头感就特别有张力,能刺激观众让其不容易产生视觉上的疲劳。
整体来讲,我认为《赛德克?巴莱》这部片子给人的感觉是震撼的,通俗点说,很好看。不管是从描述土著居民原始生活的角度,还是升华到灵魂层面的东西,都打动了我。
参考文献
[1]永不消逝的《赛德克?巴莱》. .php uid=379270&do=blog&id=1807042
[2] 吴文熠.生命之美在于平等、短暂却又无限——从特写镜头浅析《可可西里》[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8:156.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② 《赛德克·巴莱》影评
赛德克巴莱影评精选(二):
对于《赛德克·巴莱》这样一部耗费心血又较好地捕捉了历史花火的影片来说,不论评论性的文字还是宣传性的捧扬,都显得苍白无力。通常人们“想的太多,就失去做得兴趣”,而该片导演魏德圣显然出挑于一般人类,他思虑了很久很多,却始终抱有付诸实践的热情与精神,他历时12年的执着追寻,令这部历史题材大格局影片在成片时凝结出一种饱满的精气神,有一种荡气回肠的东西充溢其间,时不时地跃出来和观众们交流对视,虽然偶尔有用过劲的嫌疑,有那么点横冲直撞,但瑕不掩瑜。
有人认为本片只是台湾土著版的《阿凡达》,这种评价似乎趋于武断,即便两者有相似之处,也因这世上所谓礼貌对“野蛮”的碾压摧毁收编改造方式的雷同所致。虽然本片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物塑造表象化,部分情节少欠梳理,但《赛德克·巴莱》这样一部影片对华人的光影制造而言,是有十足分量和深远好处的。放眼这些年来华语世界的电影制作,在一部影片中涵盖如此繁冗的信息量、庞大的人物谱并以中立的态度直视历史沉疴和身份碰撞的,确不多。而该片在还原悲怆历史事件和再现民族文化习俗方面相对客观的做法,也值得赞许,同时,片中包含着超多的山林风光和运动镜头的调度,战争场面更是频繁稠密而火光四射,所有这些摄制掌控难度,都让观众对拍摄过小清新制作的魏导,刮目相看。
影片花费了一些时长来诠释台湾土著民族赛德克的精神与信仰,片中的马赫坡首领莫那鲁道是这种精神与信仰的传承者,而此种传承是以血脉亲授的方式体现的,在骨子里,生于斯长于斯的莫那鲁道们是不可能被彻底征服,成为被奴役者的。当日本人的长枪大炮杀到家门口时,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已然拉开了帷幕,最初抵抗的失败,所谓的礼貌占据了原本美丽自由的家园,当猎鹰被关在笼中,当骏马被拘于栏内时,最后的反抗只是时机问题。
“只有爱与杀戮,依然真挚”(语出自迪伦马特)。在礼貌的强势与伪善面前,赛德克族的爱与杀戮来得真挚而炽热,被约束的灵魂是枯竭的,片中那些渴望自由的话语,很能打动人,如“如果礼貌是要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无论抗争还是自缢,赛德克族都秉持着灵魂的骄傲。“能够输掉身体,但要赢得灵魂”的他们是抱着必死之心去战斗的,关于彩虹桥的终极信仰,对自由猎场、自由精神的追求,让他们甘于从容战死。于是,久战不胜的日本人采用腐蚀性炸弹这一灭绝人性的招数,令这场力量悬殊的角力显得尤为惨烈。片中女人的戏份不多,却同样撼动人心,为了节约有限的粮食,保留战斗力,女人们在丛林中群众自缢的悲壮,让人肃然,也包括敌对方在内。从某种好处上说,有坚定信仰的人是无敌的。
赛德克族对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山林的守护是一种本能,“触及本能者即触及人性最深处,并能得到最及时的回应”(语出自爱默斯·布朗森·爱尔考特)。影片在台湾本土票房的不俗,便说明了这一点,而本土票房的不俗还说明了一点,即当下台湾本岛意识的普遍认同感,这仿佛一种新的身份构建过程,仿佛精神上的一次时空压缩与回溯。不可否认,魏德圣有此种情结,并在光影中完成了一次反刍,事实上,早在《海角七号》中,已经有了相当层面的反刍,只是这一次,魏德圣走得更远。
影片透过一个叫花冈一郎的赛德克人来表现对混乱身份的认知方式,这个在特殊历史环境中被嫁接培植后具有双重身份的人,似乎能够说是对许多台湾人身份形象的比拟。花冈一郎原名达奇斯,他的新身份新名字是日本人“以夷治夷”政策下的产物,这也是他对自身身份矛盾纠结的源头,经过20年的教化,这样的身份却始终让他在族人和日本人之间处于两头堵的境地。当他卷入起义后,他选取了自杀,自杀的方式很值得玩味,穿着和服,用一把赛德克刀剖腹,死前用赛德克语和弟弟对话,但当弟弟说“切开吧,一刀切开你矛盾的肝肠,哪也别去了”这话之后,他说了句“阿里嘎多”。
片中的配乐很棒,土著民族特有的风情淋漓尽致地流淌在那些音符中,每当人物面临重要抉择和危难时,配唱便如一唱三叹般的绵延流连,其中,莫那鲁道在水边和已在彩虹桥的父亲的和声对唱,和声美妙,朗朗上口,体现了一种完美精神信仰的传承。
③ 《赛德克巴莱》取景地出意外,2人坠谷身亡,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因为发生了意外,才失足坠入山谷的笑乱。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熟悉现场环境和施工安全要求。高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作业前检查,作业中正确使用防坠落用品,登高用具和设备。施工前,应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人碰升隐防护用品,未落实不得施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④ "真的有""赛德克·巴莱""吗"
是真的。
赛德克族,台湾原住民的一个族群,原本被列为泰雅族的一支,经过多年的正名运动,终于在2008年4月23日成为第14个中国政府官方承认的台湾原住民族。
赛德克族分布在中央山脉分隔的南投、花莲高败宴陵山地带,以中央山脉白石山腰的一棵巨大石柱为祖先发祥地,在南投仁爱乡浊水溪上游的祖群,又可以分成“土鲁阁(Toroko)”、“督达(Daudar)”、“德古搭雅(Derqudaya)”三个社群,后者一度势力最大,但日据时代因为发起雾社事件被诛反而人口最少。
赛德克族这三个社群在三、四百年前,开始陆续翻越中央山脉移栖东部,因而区分成东、西两个方言口音发生歧异的亚族,督达群移到中横天祥北方的陶塞溪而变成“斗截察戚(Dorza)“,土鲁阁群移到立雾溪流域而变成”德鲁固(Derlugu)”,德古搭雅群移到木瓜溪流域而变成“布哩告(Puliqau)”。
民国三年,日军发动近百年台湾史上规模最大的「太鲁阁蕃讨伐之役」后,陆续强迁立雾溪流域的赛德克族部落,至山下祥陪的花莲秀林、万荣混居,意外使得德鲁固群几乎跃为东赛德克亚族当中最具优势性的一支。
影片《赛德克·巴莱》讲述的是1930年,台湾在日本统治之下,原住民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率众反抗日本政府而发动雾社事件的故事。
雾社事件是台湾受日本统治时期发生在台湾台中州能高郡雾社(今属南投县仁爱乡)的抗日行动。事件是由于当地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因为不满台湾总督府与地方政府的压迫而发起,牺牲人数近千人,仅次于西来庵事件。
1930年10月27日,在日本占领下的台湾岛,发生了血腥的雾社事件。这场原住民与日本人之间大冲突,在当时的中国大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因为此时台湾正处于日据时期。
1895年,一纸《马关条约》让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对于台湾,日本也算是苦心经营,1919年开始,日本政府在这一美丽宝岛上,开始建造各项基础设施,比如自来水、电力、公路、铁路、医疗、教育等等,不过对于台湾的原住民来说,日本人的掠夺是多于建设。
台湾的原住民没有土地所有权的观念,他们采用游耕,打猎的时候又跟着猎物跑,所以重视的是土地的使用权。
而日本人认为土地的资源如果认定不是私人所有,就要成为公有,这样一来,原住民生活的空间日渐狭窄。雾社事件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此前长愁短恨的多年积怨所致。
雾社位处台湾中部,风景优美,交通发达,曾经是日本的山地模范部落,也是日本人控制中央山脉的重要基地,不过在日本人的眼中,雾社的泰雅族人无非是蕃族蛮人,化外之流。
1930年10月27日,是台湾神社大祭典,雾社地方照例举行一年一度的盛大运动会,泰雅族人认为这是起义的最好时机。第二天,泰雅族人利用运动会,升旗唱国歌为信号,冲进会场,发动总攻击,杀死日本人共计134人。
事件发生之后,日本人立即调动大批警察与军队,在日本正规陆军及警察的进攻之下,抗日雾社的泰雅人退守断崖绝壁,地形险要的山林洞窟。然而他们最终还是为日军所攻破。
雾社起义的六个社当中,能作战的壮丁共1236人,最后有644人死亡,其中290人自杀。
泰雅族人是以上吊的方法自杀的,从当时日本人所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一棵吊了很多人,以至于树枝都弯曲下垂。有的妇女为了让男子没有后顾之忧而勇敢作战,就自己先自杀,十分地悲壮。
雾社首领莫那·鲁道看到大势已去,把妻子打死,也在山洞中自杀,他的尸体没有完全腐化,有一半变成了木乃伊。
1933年他的遗骸被日本人意外寻获,日人将其送至台北帝国大学,土俗人种研究室作为学术标本。1974年,国立台湾大学在其族人和长老强烈的要求下,莫那·鲁道的骨骸,方返还雾社的“山胞抗日起义纪念碑”下葬。
除了事件领导人莫那鲁道自杀外,参与行动的部落几遭灭族,雾社事件是日本占领台湾期间最后一次激烈的台湾反抗行动。台湾总督府于此事件之处理方式遭日本帝国议会强烈质疑,总督石冢英藏与总务长官人见次郎等人遭到撤换。
⑤ 跪求台湾影片 赛德克·巴莱(即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2011))
影片主要讲述了发生于1930 年代当信仰彩虹的赛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阳的日本大和民族,两个族群在台湾山区爆发冲突,赛德克族头目莫那鲁道率领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对抗日本三千大军。双方各执立场而战,只是他们忘了,无论是信仰彩虹,还是太阳,他们信仰的,是同一片天空。
⑥ 赛德克·巴莱哪个国家拍摄的
《赛德克·巴莱》是《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所执导的影片,该片筹划长达十二年、跨国动员两万人拍摄。电影在台湾上映分为《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和《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两部分。内容阐述发生于1930年台湾南投的“雾社事件”,当信仰彩虹的赛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阳的日本大和民族,两个族群在台湾山区爆发冲突,两军交战,赛德克族头目莫那鲁道率领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对抗日本三千大军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拍摄的!
⑦ 在电影里有很多镜头,从艺术的角度看是必须的,您认为呢
这个问题问的很中国。在对影视作品极为成熟和宽容的体制内,是不会觉得一个作品有没有裸戏而如何如何,裸戏不代表低级,不代表类型,不代表主题,就像航拍戏,棚拍戏,外景戏一样,仅仅是为了剧情需要,效果需要。有这么一句,世界上一切的事都和性有关,只有性和权力有关。这句话意义很深,需要好好体会。
为什么性在我们看来会这么需要压抑和避讳,近年还好,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即时通讯的便捷,我们国内跟世界的对接及时了很多,扩展了很多,所以我们包容度大了很多。
对于性也不会一直处于谈性色变的地步。但总体上,这还算是个敏感词汇。性,肮脏吗,不,很美好,尤其是跟你爱的人一起完成这件事的时候,无与伦比的美丽。性,稀缺吗,不,很普通,就跟吃饭一样,没吃饱就会一直想吃,而且吃了这顿还想着下顿吃点不同的。
就是这样一个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的美好的事物,怎么就成了一个如此敏感甚至有点丑陋的话题呢。因为它对于国人的生活观念来说,太隐私。这件需要毫无保留才能完成的事,太私密了。不可以大张旗鼓的讨论和观赏。更不能想象,像吃饭聊天一样呈现在大荧幕上。
怎么说呢,对于艺术来说,不会区分这是性的艺术,这是吃的艺术,这是穿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就是自然呈现的一种状态,不分美丑,不分贵贱,就是一种存在。发现它,展示它,看见它,了解它。
请不要污名化艺术二字首先要清楚大尺度是为艺术服务,不可烂俗。而不能让艺术成为某些不堪的遮羞布。所谓的大尺度,其实不知涵括情色,也包括血腥暴力乃至反人类的镜头。时至今日,电影工业发展迅速,各类型电影和各种风格的电影如同雨后春笋,凡事皆有两面,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莫言说:情色描写对于文学很有必要!那么对于电影呢?于是,关于大尺度镜头和情节成为了一个敏感点。我认为可以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环境营造和审核制度四个方面去看。
人物塑造,有时需要一点过度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李安的《色戒》,李安何许人也?不必多说,国际级大名导。他老人家那手笔能叫庸俗吗?《色戒》是包含了一些大尺度,而去毫无晦涩,直接呈现。以至于饰演王佳芝的汤唯为人们诟病良久。
反观我们,由于制度,导致兼顾各方人群的审美,导致电影水平间接性下降。所以我说,大尺度镜头服务于电影时需要,但电影服务于大尺度镜头时则不可。
⑧ 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的幕后花絮
创作始末
《赛德克·巴莱》是台湾导演魏德圣的一部尚未拍摄完成的电影。它述说的是1930年代,台湾在日本统治之下,台湾原住民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反抗日本政府而发动雾社事件的故事。2003年魏德圣花费新台币两百万元拍摄5分钟的预告片,希望吸引外界注意并获得资金。然而募款计划并未成功。2008年,魏德圣的电影海角七号大获成功之后,他决定重启拍摄此片的计划。
英雄莫那鲁道的选角
考究于历史莫那鲁道的外型、气质、体态和神韵,在加上需要长达半年训练和十个月的拍摄工作的种种条件限制下,导演花了很长时间在赛德克族中找寻却苦无合适人选,后来才扩大到泰雅族进行征选,最后皇天不负苦心人,在同个部落找到两名莫那鲁道演员,今年五月的电影主视觉海报是饰演青年莫那的游大庆所饰演,而饰演的中年莫那的素人演员林庆台,则在今日的预告和人物海报下载电影正式现身。对此,魏导表示:“莫那鲁道年轻时是狂傲不羁的性格,步入中年则越来越沉稳熟虑,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他的眼神实在超杀,非常具威严感,他和我们设定的中年莫那鲁道性格实在太相似了。因此直觉认定就是他了!”
这些金主雪中送炭
周杰伦:借2000万收一块钱利息
为了帮助魏德圣拍《赛德克·巴莱》,周董很义气地借出了200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40万元)。
而导演魏德圣透露,当时自己很不好意思向圈中小富翁周杰伦开口,而是由监制吴宇森帮忙的,当时说一个月还,最后拖了6个月才还,“周杰伦借给我2000万新台币,而且是免息的,只是象征性地收了1元钱,后来有资金进来,我还是在第一时间还了他”。
徐若瑄:欲卖房套现被魏导阻止
徐若瑄在片中出演重要角色,她一开始就力挺魏德圣,在剧组陷入经济困境时,竟然大方表示可以卖掉房子套现给魏德圣,不过被魏德圣拒绝,只是让她“你有多少借我就好。”最后徐若瑄拿出了100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20万元),解了剧组燃眉之急。
言承旭:无缘男主角大方借千万
最新电影《赛德克·巴莱》在选男主角时,因为要求要是台湾少数民族还要高又壮。言承旭当时因符合条件而被传有可能出演,不过魏德圣选了一位新生代演员来担纲男主角。虽然没有演成男主角,言承旭仍然关注这部电影,在魏德圣急需用钱时,也慷慨解囊,据知他当时一口气资助约千万元(约合人民币220万元)。
戴立忍钟孟宏拔刀相助
同为导演,戴立忍和去年金马奖最佳导演钟孟宏对于筹借资金之难也是深有体会,戴立忍在《不能没有你》获利后,借出40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90万元);而钟孟宏第一次借20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5万元),后来又再借200万新台币。
⑨ 《赛德克·巴莱》在台湾的票房好吗台湾人认可这部影片所反映的历史吗
这部电影让魏德圣大赚了一笔,于是魏德圣把赚来的钱,全部投进去拍《赛德克巴莱》。当时魏德圣盯着票房总冠军导演的名头,老板们也都舍得投资,于是《赛德克巴莱》终于可以拍摄了。这部电影绝对是大制作,光是群众演员就动用了上万人次,各种战争动作戏份制作都非常精良。
魏德圣也因为这次严重亏损,后来基本上没有再拍电影。但不能说《赛德克巴莱》票房不好,实际上当年上映时候,很多台湾人都呼吁更多人去电影院支持。因为这是真正的本土史诗大制作电影。只能说台湾电影市场太小了,实在无法撑起这么大的投资。大家看,这是台湾电影史上本土片票房情况.《赛德克巴莱》2部都排进前十名.要说起台湾人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其实当年这部电影在台湾还是引发了轰动效应。关于这段历史,可能说起来比较复杂。不过这部电影既然吸引了这么多人去电影院看,自然也会有大量相关讨论。
⑩ 电影《 赛德克巴莱》
关于这部电影的背景,导演,演员,故事梗概网络都可以找到,不想赘述。只说个人感受,仅仅是个人感受、、、
不得不说,故事开始时的砍头画面吓到我了,作为一个喜欢美剧,尤其迷恋《权力的游戏》的人说这话有矫情的嫌疑。可是我真的没做好在台湾电影里看血腥场景的准备。当莫那鲁道身姿矫健,手法精准地把对手的头颅别进腰间的时候,我对导演魏德圣肃然起敬,也明白了电影过审时为何那般艰难曲折。
茂密的森林里,险峻的山峰下,清澈的溪流中,赛德克人赤脚穿梭,犹如行云流水。电影取景十分走心,视觉效果很好,引人流连。穿插在影片中的舞蹈和歌唱更是震撼人心,仿佛可以震碎一切喧嚣和浮躁。
古老的德赛克族男人狩猎,女人编织,男人为了保护猎场而战,女人则妥帖地守护着男人的灵魂 。可是,随着《马关条约》的签署,台湾被割让,德赛克族也被迫在日本人的管制下过所谓文明的生活。男人必须服劳役不得狩猎,女人只能做帮佣不能编织,孩子必须学日语。那些随处可见的日语叫嚣、谩骂和压榨预示着这个骁勇善战的名族终有一天会奋起反抗。“如果你的文明是让我们卑躬屈膝,那我们就让你看见野蛮的骄傲”!
当反抗真正来临的时候,赛德克人的聪明与勇敢让人折服,可狩猎名族的血腥手段也给影片增添了悲情的色彩。灿烂的樱花,飞舞的纸鹤,雪白太阳旗上都是四溅的鲜血。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野蛮?终究是去他的文明,去他的野蛮,只留下战争,只有去战争!“动手吧,一刀切开你那矛盾的肚肠吧!哪也别去,当个自在的游魂”!
影片最虐心的是男人们知道对方实力超强依然选择捍卫自己的信仰,女人们为了支持男人的选择走向了死亡,孩子们放下书包拿起武器勇敢地奔向战场。“德赛克巴莱可以输掉肉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输掉灵魂的德赛克一定会遭到祖灵的嫌弃”!“拿生命去换快被遗忘的图腾,去夺回属于自己的猎场”!在这个常常被问信仰值几毛钱的时代,看到这样的台词让人唏嘘不已!
影片有人情味,制作精良,细节考究,真实地展现了一段赛德克族人抗击日军的历史。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