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产大片 > 台湾新电影运动相关论文

台湾新电影运动相关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1 00:50:29

台湾新电影运动的特征

http://cache..com/c?m=&p=882a9443999f18fc57ea8c62525f&user=
这里有详细的

② 台湾新电影的介绍

指20世纪80年代台湾青年电影艺术家的电影革新运动,是台湾战后一代新的文化精神的形象体现。台湾新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运动,是从1982年8月四位台湾电影届新导演合作导演的影片《光阴的故事》开始的,其代表人物有杨德昌、侯孝贤、柯一正等。期间的代表作有《童年往事》、《恋恋风尘》、《冬冬的假期》等。

③ 儿子的大玩偶的幕后故事

出品于1983年的《儿子的大玩偶》,是根据台湾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黄春明的同名小说所改编,是由三个不同的小故事组成,分别是《儿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顶帽子》以及《苹果的滋味》。由候孝贤、曾壮祥和万仁各自执导其中的一段。影片是新电影开展以来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影片取材自台湾当局一直给予封杀的“乡土文学”,原著作本就已经处在了官方的禁忌边缘,而且官方向来防电影更甚于控制文字传播,“中影”拍摄这种电影,是承担了一定的风险的。影片在拍摄完毕送交新闻局审查之际,由万仁导演的那一段《苹果的滋味》则引发了一场风波,后来被称为“削苹果事件”。在那个尚未解严的时代,故事内容黑色而嘲讽,对社会的批判色彩较为浓重,这不符合台湾当局与新闻局对台湾电影的指导纲领(参考台湾电影对社会负面描写的禁令)。尤其是故事内容呈现台湾人民卑微、麻木的社会心态,则更令当局恼火,一度要求将《苹果的滋味》一段修改或删除。事件最终在联合报记者杨士琪的批评与呼吁下,《儿子的大玩偶》才最终能保持原貌出现。这次的削苹果事件,虽然只是一两镜头的删存之争,但却代表电影自由的重大胜利,并为尔后新电影创作奠定了强大的舆论基础。
侯孝贤确立台湾新电影的存在
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的电影有几种流派:武侠片、社会奇情片、琼瑶式文艺片及军教片,内容流于俗套。于是一批新锐导演,包括侯孝贤、吴念真、刘家昌、小野等人开始推动“台湾新电影运动”,企图推翻旧电影的窠臼。继《光阴的故事》成功后,侯孝贤、曾壮祥、万仁也拍了一部三段式电影———《儿子的大玩偶》。该片以台湾社会开始转型的20世纪60年代为背景,三段不同的故事都呈现当时小人物的辛酸。《儿子的大玩偶》被认为是正式确立了“台湾新电影”一词的存在,它的写实风格为往后的新电影奠定了主题与方向。
原作:旨在唤起民族意识
台湾在历史上曾经先后被荷兰、西班牙、日本殖民者侵占,蒋介石统治集团在大陆失败后溃迁到台湾,又依靠美国、日本,使得台湾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极为复杂,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崇美崇日的思想,台湾一批作家认识到唤醒民族意识的重要性,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创作出一批批判美日等外国经济和文化对台湾支配性影响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影响较大的就包括黄春明的《儿子的大玩偶》。
《儿子的大玩偶》的摄制是由编剧吴念真提出来的,他的理由是准备参加亚太影展,题材当然要反映亚太国家和地区发展过程中深受先进强国的影响。影片基本保持了原作精神,选角平实,多采用实景拍摄,片中使用国语、台语、英语等语言,务求什么人说什么话,使本片的每一段都自然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内容和形式达到求真的统一,体现了新电影的纪实风格。
电影:由三段各自独立的故事组成
侯孝贤执导的《儿子的大玩偶》,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一个小镇上,青年坤树把自己打扮成小丑模样,走街串巷替戏院作广告招揽观众。回到家中,让儿子阿龙快乐是他最大的安慰。有一天,戏院老板叫他不必走街串巷,改用三轮车把电影广告散布到每个角落。他的儿子看惯了他的小丑形象,当坤树不再将自己打扮成小丑模样想要抱儿子时,儿子反而大哭起来。坤树为了使儿子高兴,只好又拿出白粉,把自己打扮成小丑的形象……
曾壮祥执导的《小琪的那顶帽子》,描述两个青年人为了养家糊口,到一个小乡镇推销一种他们自己也怀疑其安全性的日本快锅,其中一个推销员林再发在亲身示范用快锅炖猪蹄时,发生爆炸,意外丧生。而他怀孕的太太此时却因摔了一跤住院待产,打电话来要林再发去医院。
万仁执导的《苹果的滋味》,讲述一个从南部到北部工作的工人阿发被一辆美军的轿车撞倒而轧断了双腿,阿发的妻子阿桂和孩子第一次从贫民区搭着大型轿车去一栋全白色的教会医院探望阿发的伤势,肇事的格雷上校为了“道义上”的责任,口头允诺要把阿发的一个哑巴女儿接到美国去读书,同时还付了两万元给他们。这种情形引起来探病人的工头的羡慕,以为他是故意找一辆美国车撞上去的。一家人吃着外国教会医院看护给的苹果,觉得它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甜美可口……
影响:削苹果事件
虽然《儿子的大玩偶》中的“苹果的滋味”探讨台湾对美国的依存心理并不十分深刻,仍然引起了一场“削苹果的风波”。国民党文工会一些观念守旧的官员要求电检单位对影片中几个片段作出删剪,电检单位只好照办。这可以说是对当时所标榜的“电影创作自由”、“电影艺术创作独立性”的提法是一个极大的讽刺。这出电检删剪风波,使得导演万仁十分引人瞩目。而万仁一气之下,赋闲在家两年,几乎想放弃电影。联合报记者杨士琪在报纸上公开揭发并抨击此事,该文刊出后,舆论大哗,批判官方、中影与影评人协会之声不断,《儿子的大玩偶》终于才能保持原貌出现。
这次的削苹果事件,虽然只是一两个镜头的删存之争,但却代表电影自由的重大胜利,并为以后新电影创作奠定了舆论基础。同时,这次事件也使得代表过去“观众电影”影评角色的影评人协会、以及代表政治力量的文工会,明显落入下风。整个事件也被认为是失去地盘的旧陈述势力对新一代影评人的一次失败反扑。

④ 杨德昌,侯孝贤电影的比较

城市和乡村是对世界的简单划分,杨德昌和侯孝贤就站在这世界的两侧举起了手中的镜子。于是,在侯孝贤的沉郁苍凉中,在杨德昌的冷静酷烈中,我们看到了台湾这块变动不居的土地上曾被埋没的悸动和痛楚。在他们的影像中,慢慢浸淫而出的杨儒侯禅使得他们互为映照。悠远的乡村场景,我们依稀能体察侯孝贤天人合一的胸怀;死寂的城市景象,我们也约略能知晓杨德昌儒者情怀的失落与困惑。当然,如此这般的简单划分未免显得过于粗浅了,事实上,拍片之初,侯孝贤就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交叉跑动。只是过去式的乡村情怀使得他在处理《尼罗河女儿》、《海上花》这样的城市题材时也显得悲凉如水。相比之下,杨德昌则简单得多,他至今只拍过一个地方,或许也将穷尽毕生的精神和智慧描述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当然,对于犀利如杨德昌者,台北已足够。
同为广东省梅县人的侯孝贤和杨德昌,都生于1947年,但他们的人生历程却迥然而异。候孝贤1948年随父母迁入台湾,住在高雄附近的一个小岛上。12岁时父亲去世,18岁时母亲又去世,躲在树上看小说的无忧日子随着母亲的去世而结束,他不得不出去做事。1969年服兵役期满后,侯孝贤进入国立艺专影剧科,1972年毕业。逐渐进入电影圈。相对于侯孝贤,杨德昌的青少年生活很顺畅,而且学历复杂。他1969年毕业于台湾新竹国立交通大学控制工程学系,后赴美学电脑,获硕士学位后,又入南加州大学电影科学电影。
1981年回台。那时候台湾新电影的风起云涌已在酝酿之中。对于这一运动而言,侯、杨的相交相识可以说是一次历史事件。 就在杨德昌回台不久,两人相识,而当时天天与陈坤厚坐在咖啡馆等着天上掉胶片的侯孝贤,还不完全明白这个戴大眼镜的台北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以后的一段时间,杨德昌给他看了一些从国外带回来的西方大师的片子,其中就有被侯孝贤日后提到的帕索里尼。而这帮负笈而归的电影青年所秉承的新的电影观念和创作观念对新电影运动的影响,更是自不待言。从此之后,侯孝贤的悲悯,杨德昌的理性,都找到了各自的方式喷薄而出。他们在台湾、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电影史上互为映照,套用一位学者的话说便是:一面镜子前面的另一面镜子。

法国新浪潮电影对台湾电影的影响

影响应该不是很大!
因为台湾电影跟香港或大陆的电影比不了!
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
本质上就是电影行业的等级差距!
要是影响,法国的电影对大陆和香港的影响也蛮大的。
大陆和香港的导演都曾说过,法国电影对他们有一定的影响!!!

⑥ 韩琛的学术论文:

2012年:《台湾新电影三十年:乡土与本土的纠结》,《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1期。《后殖民乡愁:当代台湾电影的日本想象》,《东方论坛》,2012年1期。《论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文化主体性》,《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3期。《认同与/于卑贱:萧红小说的性别与国族》,《湘潭大学学报》,备闭2012年4期。《从竹内鲁迅到竹内赵树理:近代的超克与作为方法的现代中国文学》,《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10期。《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新启蒙史观的复归》,《理论学刊》,2012年12期。2011年:《后革命时代的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5期。《沉默的她者:二周失和叙事中的羽太信子》,《文艺争鸣》,2011年5期。《俳谐中国:扮装、反讽与乌托邦—仿链裂—丁西林喜剧的越界想象与异质空间》,《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1年6期。《中国新电影三十年:神话的兴起与终结》,《北华大学学报》,2011年4期。《新女性、左翼电影与历史的幽灵》,《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3期。《台湾后新电影:庶民美学与本土想象》,《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5期。2010年:《洋气》,《天涯》,2010年3期。2009年:《中国女性电影话语的三个理论资源》,《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1期。2008年:《草根图景:第六代的底层电影》,《粤海风》,2008年1期。《民族寓言的前世今生——<鬼子来了>与抗战电影的历史演变》,《艺术百家》,2008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8年5期转载。《贾樟柯电影论》,《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2期。《记忆的政治——论1990年代的第五代电影》《齐鲁艺苑》,2008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8年8期转载《后革命时代的失忆与记忆》,《天涯》,2008年3期。《内心之境/镜:新生代女性电影的时空想象》,《文艺研究》,2008年6期。2007年:《时代的盲井与草根的命运——第六代的底层影像》《天涯》,2007年1期。 《承认的政治与第六代电影的边缘影像》,《东岳论丛》,2007年2期。《对抗的激情与快感的政治——同性恋亚文化与第六代的同志影像》,《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3期。《后革命时代的青春期小史——论青年亚文化与第六代电影的青春叙事》,《东方论坛》, 2007年3期,人大唤颂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7年11期转载。《从性别自觉到文化自觉——中国当代女性电影思潮的流变、意义及悖论》,《烟台大学学报》,2007年4期。 《先锋与媚俗——大众文化与中国先锋电影》,《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4期。2006年:《千古文人江南梦》,《名作欣赏》,2006年2期。2002年:《历史的挽歌与生命的绝唱——论莫言新作<檀香刑>》,《小说评论》,2002年2期。:
会议论文:2012年5月,《第十一届国际青年学者汉学会议:域外经验与中国文学史重构》(台湾嘉义,国立中正大学),入选论文《幻灯事件、帝国之眼与入戏的观众》。2012年10月,《现代中国文学史编写高层论坛》(山东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入选论文《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新启蒙史观的复归》。

⑦ 电影类的论文参考例本

电影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成为了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浅析《爸妈不在家》小成本电影的美学价值

电影《爸妈不在家》 聚焦于九七金融风暴笼罩下一户普通的新加坡中产家庭。调皮的儿子家乐常常在学校惹祸,父母工作繁忙,于是请来了菲佣特丽莎照顾家庭,故事由此开始。片中,家里的每个人都背负著各自的十字架――怀孕的母亲经常在家庭与工作间分身乏术;失业的改高父亲在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中苦苦挣扎;特丽莎与小主人摩擦不断,为此伤透脑筋,同时又必须做 *** 养活故乡尚在襁褓的孩子。儿子家乐脾气暴躁、调皮捣蛋,沉迷于当时全民4D彩票热潮中。整个家庭在九七金融风暴的笼罩下悄悄发生著变化。

“小国家、小预算、小规模”,导演陈哲艺用好几个“小”形容他这部片子。然而,正是这部小得不能再小的影片,最后却“鲤鱼跃龙门”成了“大赢家”,让华语影坛众多“大片”望尘莫及。迄今为止,《爸妈不在家》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了超过十九个奖项,其中包括华语电影圈最高奖项之一“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国际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与此同时,该片陆续在世界各国上映,票房屡创佳绩。这一连串的奖项与票房,仿佛在大片遮蔽下的华语电影圈只手掀开了一小片瘴云,让人再次看到了华语小成本影片的新势力与曙光。

一现实主义路线

1.剧情的真实性

巴赞认为:“电影美学特性在于配歼烂揭示真实,这种揭示无需人的主观介入”。《爸妈不在家》是典型的现实主义电影。全片就像一棵大树,安安静静站在那里,不喧哗、不评判、不煽情。纵观华语小成本电影的代表作,不难发现,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一直以来都是其重要特征。在小成本影片中,相当一部分作品是由导演本人创作或者参与编写的。因此,作品中时常流露出作者鲜明特征的个人情怀。《爸妈不在家》中,陈哲艺身兼导演与编剧二职,最初写剧本的灵感正是源于自身的童年经历。影片中家乐、父母和特丽莎等人物均是他童年回忆的投射,电影中的相关情节也都真实发生过。

陈哲艺坦言:“一个九十分钟的生活故事看似简单,却缝缝补补了近三年,一切只为体现‘真实’二字。”而源自于他本人成长轨迹的珍贵记忆更为剧本新增不少亮点。他的笔触几乎深入到这个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详实的展现了一家四口人各自的个性与特征。《爸妈不在家》的聪明之处在于,导演将当时社会紧张的矛盾以家庭的方式展现。故事在半路展开,切快速而精准,丝毫不影响故事合理性,反倒更接地气。

导演陈哲艺这样形容自己对电影剧情的观点:“我对人物有兴趣,对drama戏剧没有兴趣,我的剧作,就是把距离感的东西都抓进来,然后把这些东西连线,连线,就是剧作,不是说一定要写成戏。我都是慢慢去讲人物,然后铺陈,慢慢去连线,去集中,去聚焦。”电影中,家庭本身如一个巨大的容器,盛放著所有的秘密与隔阂。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却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爆发,没有激烈的争吵或是伤害,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雇主还是佣人,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问题里,每个人又是他人问题的旁观者。乍一看似乎没有矛盾产生的因素,但是却处处藏着矛盾。在视角的切换间,观众也仿佛拥有了上帝的功能,我们看不到大起大落的情绪,一切都唯有真实。

2.生活流表达

以简短的对白和大量的生活流表演传达人物内心情绪与活动,是陈哲艺特殊的表达方培漏式。《爸妈不在家》中出现的台词甚少,是陈哲艺觉得“我不喜欢什么东西都讲白,对白通常都是烂的。所以我会少对白。我也常问自己,真的需要拍那么清楚吗?观众真的不懂吗?”巨集观来看,一家人的情感不管是爱是恨,通常不会直说,这种内敛的“传统”大抵是多数华人家庭的通病。陈哲艺正抓住了这一特殊情感表达方式,使得电影中这种有意为之的帮人物“留白”,更好传递了“不评判,只讲述”的电影气质。

3.原生态质感

《爸妈不在家》的摄影根据片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全片交叉使用手持与固定镜头,有张有弛。但是由于影片家庭题材所限,摄影的表现力与风格化较其他小成本电影克制许多。但是却丝毫没有减弱故事的感染力。摄影中处处都透露著呼吸感与空气感,极具质感。影片中常用短焦广角镜头,将人物“扯远”,制造距离感。如妈妈与女佣特丽莎因为一个菸头产生矛盾。画面中一远一近两个人,特丽莎在构图中显得渺小,衬托出人物的无助,两人主仆的地位一目了然。

二三种元素的守恒

用平实而富有个性的镜头语言和更贴近生活的故事元素去挖掘最真实的人性。在《爸妈不在家》中,每个镜头都潜藏着三样东西,陈哲艺称之为“shape形状 、energy能量、tension张力”。《爸妈不在家》情节的展开,靠的不是戏剧中起承转合,而是靠“形状”的转变,“能量”的大小,“张力”的扩充套件。

1.形状的产生与转变

在《爸妈不在家》中,所谓的shape形状指的是:人物的造型、画面的构图、声音的资讯。在影片中,支撑一场戏继续进行下去的不一定是对白,而是形状的变化。当影片中的一个“形状”开始趋于稳定,其内在包涵的元素渐渐就会发生变化,不是靠画面,就是靠声音。这种“变化守恒定律”,在影片中比比皆是。

这种形状上的变化最典型的要数特丽莎给家乐洗澡的一场戏,整场戏共由两个总计116秒的长镜头完成。戏中镜头跟随两个人移动,两个人由相互隔阂至放下芥蒂,对白几乎没帮上什么忙,反倒是画面与声音的改变,结合演员生活流的表演,为两个人情绪的变化做了说明。根据形状的转变,整场戏也散发出一种欲说还羞的独特美感。

2.能量与张力的相互守恒

《爸妈不在家》中,所谓的能量energy与张力tension是相互守恒的。能量指的是人物情绪的变化与延伸,根据镜头长度的变化而变化。张力指的人物关系的改变、情节上的转折。影片中的能量在于一场戏中人物情绪的产生与转变,进而具象成为每一个镜头的能量。一旦一场戏的趋于平缓,张力就随之进来,张力的扩充套件便成为能量。而每一场戏的结束,就是要在长镜头的时间和能量消失之前,将其剪掉,接入下一个富有张力的画面。

在“扫墓”那场戏中一家四口离开墓地的时候汽车发动故障,父亲与女佣特丽莎相互交换驾驶汽车的位置,张力开始扩充套件。推车的人由一开始的女佣与家乐变为父亲与家乐,而占据戏中驾驶主导地位的人也由父亲变成女佣特丽莎。整场戏的人物位置关系与情绪一直在变化,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汽车成功发动,升华了整场戏的情感。在“能量”消失前,随即接上因为怀孕而没能帮忙的母亲撑伞张望的镜头,为前一个镜头中升华的情绪注入新的张力,母亲内心复杂情感的转变,也由此成为镜头中新的能量,支撑影片向下行进。这一连串的“能量守恒”让人拍案叫绝,同时展示了导演深厚的功力。

结语:

华语小成本电影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数十余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征与艺术特点,在华语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载誉无数。

本篇以《爸妈不在家》为例,分析与研究了小成本电影在创作特征与美学价值中的共性;由此可见,虽然在市场、地域、社会意识形态的限制下,华语小成本电影依旧可以涌现出许多佳作,为华语电影作出重要贡献。

<<<下页带来更多的

⑧ 刘文峰的主要发表论文

论戏曲的多样性 刘文峰 【期刊】艺术学界 2009-07-31
试论粤剧的形成和改良 刘文峰 【期刊】南国红豆 2009-05-20
少数民族戏曲:多元化发展及其保护 刘文峰 【期刊】艺术评论 2007-12-15
合阳跳戏——宋金杂剧的遗响 刘文峰 【期刊】民间文化论坛 2007-04-20
电视剧中的历史文本构建 刘文峰 【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03-16
清末民国年间粤剧改良的启迪 刘文峰; 李玲 【期刊】戏曲研究 2006-11-15
戏曲文化与民间美术 刘文峰 【期刊】中华戏曲 2006-11-15
传统戏曲艺术陷入危机 刘文峰 【期刊】瞭望新闻周刊 2006-07-03
山西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日记 刘文峰 【期刊】中国戏剧 2006-03-18
山西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日记(一) 刘文峰 【期刊】中国戏剧 2006-02-18
二人转的起源 孙红侠; 刘文峰 【期刊】戏曲艺术 2006-02-15
戏曲的生存现状和应对措施 《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综述 刘文峰 【期刊】中国戏剧 2006-01-18
二人转行业习俗的文化解读 孙红侠; 刘文峰 【期刊】戏剧文学 2005-11-10
豫剧在海峡两岸发展的启迪 刘文峰 【期刊】东方艺术 2005-09-20
合阳跳戏——宋金杂剧的遗响 刘文峰 【期刊】艺术百家 2005-08-30
张庚戏曲方志学理论初探 刘文峰 【期刊】中华戏曲 2005-08-15
从歌仔戏的特点看闽南戏曲的发展趋向 刘文峰 【期刊】戏曲研究 2004-11-15
论戏曲的多样性及对少数民族戏曲的保护 刘文峰 【期刊】西藏艺术研究 2004-09-30
全球化时代香港动作片对好莱坞的冲击 刘文峰 【期刊】电影艺术 2004-07-05
戏曲艺术不会消亡 刘文峰 【报纸】中国民族报 2004/06/18
戏曲的生存“危机”和应对措施——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综述 刘文峰 【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缓源学版) 2004-04-26
《中国戏曲志》的资料价值、学术成就和对学科建设的影响 刘文峰 【期刊】中华戏曲 2003-05-15
试论戏曲多样性的成因 刘文峰 【期刊】艺术百家 2003-03-30
昆曲的历史定位及保护与利用 刘文峰 【期刊】艺术百家 2002-12-30
怪力乱神的视觉狂欢──世纪之交香港电影的高科技浪潮评析 刘文峰 【期刊】电影创作 2002-01-10
中国传统剧场的变革咐态与戏曲发展的关系 刘文峰 【期刊】戏曲研究 2001-12-15
中国戏曲在港澳和海外年表(下) 刘文峰 【期刊】中华戏曲 2001-05-15
魔幻中的古代中国与浪漫主义精神──徐克三部电影作品的解读 刘文峰 【期刊】电影创作 2001-05-10
《中国戏曲志》的学术价值及对戏曲学科建设的意义 刘文峰 【期刊】文艺研究 2000-03-20
荀派艺术的价值及对当代衡哪源戏曲发展的影响 刘文峰 【期刊】中国京剧 2000-01-25
中国戏曲在港澳和海外年表(中) 刘文峰 【期刊】中华戏曲 1999-03-15
对艺术表演团体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刘文峰 【期刊】戏剧之家 1997-04-16
从梆簧的兴衰看商品经济条件下戏曲的生存和发展 刘文峰 【期刊】中国戏剧 1996-08-18
会馆戏楼考略 刘文峰 【期刊】戏曲研究 1995-12-15
雪域圣地 戏剧文化研究的重大成果——《中国戏曲志·西藏卷》评述 刘文峰 【期刊】西藏艺术研究 1994-05-15
八十年代台湾新电影一瞥 刘文峰 【期刊】当代电影 1988-10-27
秦腔史料新得 (续) 刘文峰 【期刊】当代戏剧 1985-05-01
秦腔史料新得——清代秦腔刻本三十种简介 刘文峰 【期刊】当代戏剧 1985-04-01
八十年代香港喜剧影片 刘文峰 【期刊】当代电影 1985-03-02
一张珍贵的戏单——易俗社第二次赴京演出实录 刘文峰 【期刊】陕西戏剧 1984-05-30
《中国戏曲志》编纂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 刘文峰 【期刊】戏剧报 1983-06-15
戏曲的生存现状和应对措施——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综述 刘文峰 【会议】《民族遗产》(第一辑) 2008-04-01
合阳跳戏——宋金杂剧的遗响 刘文峰 【会议】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 2006-08-01
戏曲的生存危机和发展保护 刘文峰 【报纸】文艺报 2004-04-27
保护小戏是地方上的大事 刘文峰 【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06-21
中国传统戏剧的危机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 刘文峰 【报纸】社会科学报 2007-03-29
少数民族戏曲,在尘封的历史皱褶中舒展开来 刘文峰 【报纸】中国民族报 2008-02-29
传承人是传统戏剧保护的核心 刘文峰 【报纸】光明日报 2008-06-27

⑨ 日殖时期,台湾电影的发展是怎样的

日据早期的台湾电影,从摄制、发行、放映到观看,都是日本人的特权。1901年,日本人高松丰次郎在台北西门町投映十多部粉饰殖民统治的新闻记录片。台湾华文电影开端于1925年,刘喜阳、李松峰、郑超人、张云鹤、李延旭等人成立台湾最早的电影团体“台湾映画研究会”,拍摄台湾人的首部故事片《谁之过》,仍有殖民力量的参与与渗透。1929年,“百达影片公司”拍摄侠义爱情片《血痕》,十分成功。从1931年开始,日本殖民政府逐渐加强电影控制。一方面摄制、引进日本殖民影片,一方面禁止引入大陆影片,并限制台湾本土电影的活动。伴随“皇民化运动”的兴起,台湾电影也纳入到这个体系中。但台湾电影人并未放弃努力。1937年,台北成立了台湾人自己投资设立的第一电影制作所,拍摄的首部作品是爱情悲剧《望春风》,情节的本土气息浓郁,可以说是当时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悲惨生活的写照,较为成功。同时,台湾电影人突破日本人的限制,极力引入大陆影片,以民族文化与精神抵制日本的文化殖民。他们从上海、厦门、南洋等处购买电影版权或旧片。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抗战结束,台湾各地近二十个映画社放映大陆影片近三百部,包括三十年代左翼电影工作者摄制的影片,如《故都春梦》、《野草闲花》、《渔光曲》、《爱情与黄金》等。
1941年12月,日本实施“电影界新体制”,进一步加强控制,台湾人无法制作自己的电影。

阅读全文

与台湾新电影运动相关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你想去看电影吗英文 浏览:218
奴男泰国电影 浏览:377
刘德华参加的电影节 浏览:813
看看还有什么好看的电影 浏览:704
泰国电影鬼五虐在线 浏览:170
六个什么电影 浏览:693
2014大陆电影排行榜前20名 浏览:711
年兽大作战大全电影 浏览:167
环球港常州电影院影单 浏览:413
黄狮虎电影完整版 浏览:37
韩国电影演员泰铢 浏览:684
在电影院当售票员 浏览:311
汽车电影观后感 浏览:360
2016成龙电影周颁奖 浏览:136
香港怀旧电影推荐大全 浏览:666
真人足球电影大全图片 浏览:704
十大丧尸电影排名视频 浏览:657
南瓜电影有粤语版吗 浏览:715
学生的妈妈2电影中文字幕迅雷下载 浏览:496
一部中国娃娃工厂的电影 浏览: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