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往事只能回味的内容简介
舞台剧《往事只能回味》是全民大剧团的第五部作品,讲述北京大院出身的声乐家老田,来台拜访眷村长的电视制作人老王,一曲走调的《往事只能回味》,让两人聊起儿时偷听对岸发送短波广播节目和音乐
原本不属于剧场的王伟忠和田浩江,2010年因缘结识,没想到两人情投意合,一谈就谈到“舞台”上。原来两人都是偷听对方“短波”长大的,如今他们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光明正大地互说着各自在台湾眷村和大陆部队大院亲历的故事。
《往事只能回味》的故事集中在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在这段信息封闭的年代中,两岸的少年不约而同都选择收听短波来探知对岸的消息。相对于生于北京部队大院来自音乐家庭的田浩江,从小鬼灵精怪的王伟忠,年轻时的回忆趣味横生,田浩江与父亲听古典乐,王伟忠则是冒充父亲之名,试想骗得几张火车票。
王伟忠感性地表示,这出戏是为了纪念去年刚过世的哥哥,短波是一种沟通的媒介,但在传送的过程难免会受到干扰而走调,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会因为外在环境或他人观感的影响而有所冲突。这出戏在时间和空间的轴上,交错出他与田浩江青春过往里,同与不同的际遇:甜美的初恋、兄弟的情感、两岸的情仇、家人的依靠、美国梦的追寻等等,将那段特殊时期里的两岸文化、情感和社会形态演绎得活色生香。
B. 8090年代的爱情电影, 插曲是《往事只能回味》
机动部队之人性
http://wenwen.soso.com/z/q125974954.htm?w=%B2%E5%C7%FA%CA%C7%CD%F9%CA%C2%D6%BB%C4%DC%BB%D8%CE%B6&spi=1&sr=3&w8=%E6%8F%92%E6%9B%B2%E6%98%AF%E5%BE%80%E4%BA%8B%E5%8F%AA%E8%83%BD%E5%9B%9E%E5%91%B3&qf=10&rn=93
C. 求一部台湾感人电影,91年-93年之间看的露天电影!情节如下:
往事只能回味 (1971)
导演: 刘家昌
编剧: 刘家昌
主演: 尤雅 唐威 刘家昌 / 归亚蕾 孙越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D. 寻一部老电影:上世纪70年代台湾作曲家刘家昌导演的《往事只能回味》,电影海报如下,感谢!
http://my.tv.sohu.com/us/63330822/19618956.shtml看看是不是这种样子的
E. 往事只能回味的创作背景
往事只能回味》是一首经典老歌,1970年甫一面世就大获成功,轰动华语乐坛。在《唐人街探案》中,《往事只能回味》作为插入歌出现,同时也是重要情节发生时的背景音乐,意义非凡 。
F. 往事只能回味的歌词
《往事只能回味》是电影《唐人街探案》的推广曲,该曲由陈思诚和王宝强演唱,那么你们还记得这首歌曲的歌词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这首歌曲的相关歌词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往事只能回味的歌词
陈:时光已逝永不回
往事只能回味
忆童年时竹马青梅
两小无猜日夜相随
王:春风又吹红了花蕊
你已经也添了新岁
王宝强
你就要变心
像时光难倒回
我只有在梦里相依偎
陈:时光已逝永不回
往事只能回味
忆童年时竹马青梅
两小无猜日夜相随
王:春风又吹红了花蕊
你已经也添了新岁
合:你就要变心
像时光难倒回
我只有在梦里相依偎
你就要变心
像时光难倒回
我只有在梦里相依偎
往事只能回味的演唱者简介
王宝强,1984年5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中国内地男演员、导演。2003年主演剧情片《盲井》获得第4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2004年因参演冯小刚执导的剧情片《天下无贼》而获得关注,并获得第2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新人奖。2008年凭借《士兵突击》获得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具人气男演员奖、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奖等多项大奖。2011年凭借喜剧电影《Hello!树先生》,获得第9届俄罗斯海参崴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第05届亚太电影大奖(APSA)最佳男演员奖、纽约中国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等多项大奖。2015年5月,参与拍摄湖南卫视真人秀《真正男子汉》;同年12月,主演喜剧片《唐人街探案》。2016年执导了个人电影处女作《大闹天竺》。
陈思诚,原名陈思成,1978年2月22日出生于辽宁沈阳人,中国大陆导演、演员、编剧。1996年开始主持“学生时代”节目;2006年在电视剧《士兵突击》而被大众熟知;2009年,主演娄烨导演的电影《春风沉醉的夜晚》,入围第62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2010年,参演电影《守望者:罪恶迷途》,获得英国万像国际电影节优秀男配角奖;2012年凭借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获得安徽卫视国剧盛典年度媒体特别推荐导演奖;2015年,主演电视剧《大猫儿追爱记》;2016年凭借电影《唐人街探案 》获得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往事只能回味歌曲鉴赏
此次《往事只能回味》打破传统MV模式,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出陈思诚与王宝强相识以来合作的精彩片段,有此次合作《唐人街探案》的幕后花絮,尤其以十年前风靡一时的《士兵突击》为主线,更有唐国强与张译等陈年旧友出镜助阵,回忆青春,不同的场景呈现了不同时期他们之间深厚的兄弟情,也表达了不同的音乐内涵。
《往事只能回味》更是请到了刘洲担任此次MV音乐制作人,刘洲是中国著名青年音乐作曲家,全能音乐制作人,先后为国内外知名明星艺人制作单曲、专辑以及担当其御用制作人音乐总监,如《我是歌手》中韩红的《天亮了》、《往事随风》、谭维维《康定情歌与溜溜调》、《耳界》、羽泉《尘埃》诸多耳熟能详的传世经典作品均出自刘洲之手。
此次合作献声MV,也是陈思诚和王宝强首次在音乐上的合作。MV中除了有陈思诚与王宝强兄弟情深的桥段,还出现了“曾小贤”时期的陈赫,凭借小品走红初期的小沈阳,“老男孩”时期的肖央等等。这些恍如昨日的经典画面,搭配此时此刻他们各自在《唐人街探案》中的形象交叠在一起。
看了往事只能回味的歌词的人还看
1. 今夜我想喝醉的歌词
2. 往事只能回味吉他指弹谱黄家伟版
3. 80后励志歌曲大全
4. 最好的我们尤克里里弹唱教学简谱
5. 搁浅尤克里里弹唱教学简谱
6. 吉他谱 吉他入门 吉他教程
G. 行事只能回味是什么电影主题曲台湾的
应该是往事只能回味吧
回味《往事只能回味》的往事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1869457.html
国语歌《往事只能回味》面世于一九七零年,它的声势非常厉害,在香港,它还导致两部同样以《往事只能回味》为名字的国语片打对台。一九七一年七月二十二日,两部影片同日上映。在广告中,甲片声称「最近发觉有人将江青主演之《记得当时年纪小》临时改名《往事只能回味》争先排映,意图鱼目混珠……」,乙片则谓「真命天子驾临,是真是假一看便知,不值一辩,当日分晓」。当然,两部电影是必然会唱到《往事只能回味》这首热门歌。这方面,甲片声称「原装名曲,绝不取巧,尤雅主唱,街知巷闻」,乙片中的歌是由玉女歌后邓丽君主唱。
不过,从这两个电影广告,可知道《往事只能回味》的唱片其时已「倾销百万只」,风头之劲,一时无两。
看看张梦瑞《金嗓金曲不了情》一书中的说法:「这首歌是民国五十九年,由刘家昌谱曲,林煌坤作词,海山唱片发行,任谁也没有想到,在短短的几天里,立刻轰动全台,大街小巷到处可听到这首歌曲,凡是与这首歌曲沾边的,莫不大发利市。当初海山唱片并不特别看好这首曲子,因此把它放在唱片中的第三首,主打歌是《四个愿望》,第二首是《只要为你活一天》。想不到歌迷独具慧眼,把《往事只能回味》推向畅销金曲……不仅如此,海外华人地区也为这首浅显易唱的歌曲深深打动……」。
人有名有利,就会有别的人来认亲认戚。歌也不例外!笔者在一九七二年元旦的《华侨日报》娱乐版上见到如此的新闻标题:「流行名曲《往事只能回味》,原属韩国《泪的小花组曲》」。有这样的事?
这新闻的内文谓:
……据说,《泪的小花》、《泪的小雨》、《往事只能回味》都是韩国最流行的名曲,这几支歌属于《泪的小花组曲》,到了台湾,有人利用原谱,改了国语歌词,也很快在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各地流行起来。 ……《往事只能回味》……的确是刘家昌的呕心杰作。曲谱呢,原来是韩国的。
刘家昌是天才,也是鬼才,他作曲、作词、演戏,都很出色。他本是在韩国长大的华侨,懂得韩文,后来在台湾升学,在台湾生根,他把韩曲《往事只能回味》介绍到台湾,属于文化艺术交流,这一份努力,获致极佳效果。
现在报告歌迷影迷一个好消息:韩国出品,原装的《往事只能回味》搬上银幕了,片名《往事令我心碎》,由影帝申荣均与文姬、高银儿主演。片中主题曲《往事只能回味》由原装的韩国音乐家演唱……
读了这则消息有点半信半疑。但原来刘家昌真是在韩国长大的,而《泪的小花》也的确原是韩国歌曲,日文版和国语版都是后来产生的。可是,《往事只能回味》的原产地真的也是韩国,笔者暂时还不大置信,何况目前在网上似乎也找不到有关的讯息。
说到《泪的小花》、《泪的小雨》、《往事只能回味》这三首歌,是有一共同特点:旋律都是由纯五声音阶构成的。将它们串成组曲,相信亦是很谐和的。笔者还注意到,《往事只能回味》的曲调结构,像是好些双调的宋词词牌,上下片除了过片时把开始的部份变化一下,其他部份都是一样的。这种类似宋词的结构,流行曲中并不多见,另一例子是粤语流行曲《旧欢如梦》。
H. 往事只能回味这首歌是哪部电影里的
现在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羽凡唱的
I. 想知道一部旧的台湾电影的名字,其中女主角演唱过往事只能回味,
往事只能回味 (1971)
When We Were Young
地区: 香港
片种: 剧情
Release Date: 07/22/1971
导演
刘家昌
编剧
刘家昌
演员
唐威
白嘉莉
尤雅
刘家昌
张杰(1)
江青
冯海
韩苏
归亚蕾
孙越
万仪
出品公司
大有有限公司
发行公司
大有有限公司 (香港)
摄影
陈荣树
制片
王东原
副导演
林煌坤
剪接
刘国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