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个红什么的电影
是电影《三色之红》1994年上映的波兰爱情电影,导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由伊莲娜·雅各布、简-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 让-皮埃尔·洛里等主演。影片讲述了约瑟夫窃听邻居的电话及其结果,还有约瑟夫向瓦伦丁吐露往事后两人的精神恋爱。
中文名
三色之红
类型
爱情
制片地区
法国/波兰/瑞士
导演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
编剧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KrzysztofPiesiewicz
2. 有谁能找到波兰影片《爱情的故事》
到土豆网有波兰影片《爱情的故事》
3. 有哪部爱情战争电影值得一看
战争时期的浪漫:《从这里到永恒》,1953年:1941年的夏威夷,一名列兵因为没有在他所在部队的队里打拳击而受到了残酷的惩罚,而他的上尉的妻子和副手正在坠入爱河。
萨里纳王子,一个完美无瑕的贵族,试图在19世纪60年代的西西里岛动荡的社会中保护他的家庭和阶级。
《日瓦戈医生》(1965年):一位俄罗斯医生兼诗人的生活,尽管他娶了另一位妻子,却爱上了一位政治活动家的妻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期间经历了艰难。
帕维尔·帕夫利科夫斯基的《冷战》(Cold War),波兰,2018:两个背景和性情不同的人之间充满激情的爱情故事,他们命中注定不般配,但又注定彼此相爱。影片以20世纪50年代冷战期间发生在波兰、柏林、南斯拉夫和巴黎的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不可能”时代的“不可能”爱情故事。
4. 50部经典爱情电影,结婚并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我们新生的开始
50部爱情电影,让我们再次重温经典!
1、《乱世佳人》(1939)
豆瓣 9.3
影片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奥哈拉与白瑞德之间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
2、《魂断蓝桥》(1940)
豆瓣 8.8
该片讲述了陆军上尉克罗宁在休假中邂逅了芭蕾舞女郎玛拉,之后两人坠入爱河并互订终身的爱情故事。
3、《卡萨布兰卡》(1942)
豆瓣 8.6
影片讲述了二战时期,商人里克手持宝贵的通行证,反纳粹人士维克多和妻子伊尔莎的到来使得里克与伊尔莎的旧情复燃,两人面对感情和政治的矛盾难以抉择的故事。
4、《罗马假日》(1953)
豆瓣 8.6
影片翻拍自1939电影《爱情事件》,讲述了画家尼基在渡轮上巧遇歌唱家泰莉,彼此仰慕,但却因各有婚约而不能结合,于是约定六个月后若仍单身,便在纽约帝国大厦见面再续前缘的故事。
6、《爱情故事》(1970)
豆瓣 7.9
该片讲述了富家子弟奥列弗不顾来自家族的强烈反对,毅然与一位面包师的女儿相爱并结婚的故事。
7、《婚姻生活》(1973)
豆瓣 9.0
该片讲述了律师玛丽安与精神学讲师约翰结婚十余载,育有两名女儿,生活幸福平稳,现在却要走向离婚的故事。
8、《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85)
豆瓣 7.7
影片讲述了大家闺秀露西和下层青年乔治的爱情故事。
9、《布拉格之恋》(1988)
豆瓣 8.2
该片改编自米兰·昆德拉编著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讲述了风流成性的脑外科医生托马斯和女招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情纠葛。
10、《碧海蓝天》(1988)
豆瓣 8.7
电影描述个人难以融入现实 社会 的困境中,因此转而寻找梦想中的另一种生活,带著浓厚的自传色彩。人类不断向极限挑战,但最后以回归大海为终,为一部蓝色调的电影。
11、《风月俏佳人》(1990)
豆瓣 7.9
该片讲述了外表潇洒迷人的富商爱德华到洛杉矶谈一桩生意,他因迷路偶遇妓女薇薇安,雇佣薇薇安作为为期一周出席交际活动的女伴,两人之间所发生的爱情故事。
12、《人鬼情未了》(1990)
豆瓣 8.2
电影讲述年轻的银行职员萨姆与未婚妻美莉相爱至深。而在一次看戏归来时,遭到歹徒的抢劫萨姆中枪身亡,美莉悲痛欲绝。从此萨姆变成一个幽灵,他发现朋友卡尔竟然是导致他死亡的幕后策划。为了窃取银行里的巨款,他想要获得萨姆所掌握的密码,又对美莉展开追求。
13、《剪刀手爱德华》(1990)
豆瓣 8.7
该片讲述的是独自在古堡生活的剪刀手爱德华,被一位推销化妆品的女子佩格误闯城堡带回家后,与佩格的女儿相恋却无法在一起的悲剧童话故事。
14、《西雅图夜未眠》(1993)
豆瓣 7.9
该片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丧妻的男子久久沉浸在痛苦中,在他的小儿子的帮助下通过全国广播的谈心节目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自己的新伴侣。
15、《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1994)
豆瓣 7.4
该片讲述了主人公查尔斯在参加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的过程中,与女孩凯莉相识、相恋的故事。
16、《小妇人》(1994)
豆瓣 8.4
影片讲述了美国南北内战时期,马奇家四姐妹的生活点滴和各自追寻不同理想与归宿的故事。
17、《理智与 情感 》(1995)
豆瓣 8.4
影片讲述一个英国庄园主去世后,由于遗产法规定家产只传男不传女,他的女儿们都面临着扫地出门的命运,嫁一个好丈夫便成了她们的燃眉之急。大女儿为了全家的幸福她深深藏起自己的儿女私情;小女儿为了追求爱情甘愿付出。最终“理智”和“ 情感 ”都得到了真爱。
18、《廊桥遗梦》(1995)
豆瓣 8.7
该片改编自同名小说《情书》,讲述了一封原本出于哀思而寄往天国的情书,却大出意料收到同名同姓的回信,并且逐渐挖掘出一段深埋多年却始终沉静的纯真单恋的爱情故事。
20、《罗密欧与朱丽叶》(1996)
豆瓣 7.4
影片改编自莎士比亚同名小说。该片讲述了在维罗纳滩市,一对分属两大世仇家族蒙太古及凯普莱特家的年轻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上一代的仇恨阻碍他们不能结合而导致的一场爱情悲剧。
21、《简爱》(1996)
豆瓣 8.0
该片讲述了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住在舅妈家,不平等的待遇让她饱受欺凌,小小年纪就承受了别人无法想象的委屈和痛苦。成年后,她成了桑菲尔德贵族庄园的家庭教师,她以真挚的 情感 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主人的尊敬和爱恋,谁料命运对她如此残忍,她为这段婚 员 姻付出了难以计算的代价,但自始至终她都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执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22、《英国病人》(1996)
豆瓣 8.5
故事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意大利一栋废弃别墅里,四个伤心人的因缘际会。他们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的风景中,却无法享受战争结束带来的和平与安宁。
23、《安娜·卡列尼娜》(1997)
豆瓣 7.5
该片改编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最终卧轨自杀的悲剧。
24、《泰坦尼克号》(1997)
豆瓣 9.4
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其处女启航时触礁冰山而沉没的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处于不同阶层的两个人穷画家杰克和贵族女露丝抛弃世俗的偏见坠入爱河,最终杰克把生命的机会让给了露丝的感人故事。
25、《美丽人生》(1997)
豆瓣 9.5
该片讲述了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了纳粹集中营,父亲利用自己的想像力扯谎说他们正身处一个 游戏 当中,最后父亲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伤害,而自己却惨死的故事。
26、《天使之城》(1998)
豆瓣 7.9
该片讲述拥有一切法力的天使赛斯爱上了医生玛姬,为了能和玛姬在一起,塞斯放弃了天使的身份,坠入凡间成为凡人的故事。
27、《布达佩斯之恋》(1999)
豆瓣 8.6
该片讲述了一段三人间的微妙暧昧关系在战乱时代背景下被打破的故事。
28、《在七月》(2000)
豆瓣 8.0
该片讲述了茱莉和她爱慕已久的物理教师丹尼开车去伊斯坦堡去见土耳其女孩梅丽克的故事。
29、《红磨坊》(2001)
豆瓣 7.9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女主角莎婷和男主角克里斯蒂安之间的爱情故事。
30、《我的野蛮女友》(2001)
豆瓣 8.2
影片是根据韩国一部颇为流行的网络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既美丽又野蛮的女主与大学生牵牛之间发生的有趣而又浪漫爱情故事。
31、《两小无猜》(2003)
豆瓣 7.9
影片讲述了失去母亲的小男孩朱利安遇见了新搬家来的波兰小女孩苏菲,从年少到成人,彼此相爱却不敢说出来的爱情悲剧。
32、《真爱至上》(2003)
豆瓣 8.6
电影主要讲述10个爱情故事 窜成 的喜剧杂烩。一个个动人的英伦爱情故事交汇出浪漫、甜美、幽默的圣诞前夕。其中英国首相首日到唐宁街上班,就迷上递茶给他的俏下属。英国首相的姐姐结婚多年,怀疑老公不忠等等。
33、《冷山》(2003)
豆瓣 8.1
影片讲述了美国南北内战时期,一个名叫英曼的南部士兵身受重伤生命所剩无多,他逃离部队,历尽千辛万苦返回故乡冷山,只为了见上心爱的意中恋人艾达一面。而艾达则在山影交错的乡间度过了独立的蜕变期,学会如何与 粗粝 尖锐的生活对抗挣扎,并与山区女孩露比在战乱期间的冷山相互取暖,艰难而快乐的生活着。
34、《灿烂人生》(2003)
豆瓣 9.4
影片讲述一个意大利普通的六口之家,卡拉提,从1966年到2000年间的风风雨雨生老病死的故事。
35、《漫长的婚约》(2004)
豆瓣 8.1
该片改编自塞巴斯帝安·扎普瑞佐的同名小说,主要讲述了玛蒂尔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坚守等待未婚夫曼尼奇的感人故事。
36、《傲慢与偏见》(2005)
豆瓣 8.6
该片讲述了19世纪初期英国的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五姐妹的爱情与择偶的故事。
37、《面纱》(2006)
豆瓣 8.3
该片讲述了20年代伦敦,一心只求挤身上流 社会 的虚荣女子吉蒂,甘愿选择一段没有爱情的婚姻下嫁医生沃特,婚后随夫移居上海,然而难耐寂寞,旋即搭上英国外交官背夫偷情。面对不忠妻子,沃特毅然决定举家前往霍乱肆虐的农乡行医,作为对她的最大惩罚。浮世纷扰,每天与死亡和绝望擦身而过,夫妻俩却发现了另一片天地,在遥远的异乡第一次走近对方。
38、《霍乱时期的爱情》(2007)
豆瓣 7.4
影片改编自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同名小说。影片讲述的是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的哥伦比亚小镇 喀他 基纳,一个男人对骡商的女儿一见钟情, 但在她父亲的阻扰下未在一起,他借助一个个的女人来麻醉自己。五十多年后,他依旧不舍追求自己的爱情的故事。
39、《赎罪》(2007)
豆瓣 8.4
该片改编自伊恩·麦克尤恩所著同名小说,讲述了讲述20世纪30年代一个英国庄园里发生的一场改变3名年轻人命运的故事。
40、《午夜的巴塞罗那》(2008)
豆瓣 7.8
电影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巴塞罗那,讲述了美国女孩维姬和克里斯蒂娜结伴来西班牙 旅游 。维姬为人古板而且即将结婚,克里斯蒂娜则思想开放、充满好奇心。这两个性格相异的主人公,来到西班牙后,邂逅了一位非常有魅力的艺术家和他美丽但很爱吃醋的前妻。随后四个人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有趣而浪漫的爱情故事。
41、《朗读者》(2008)
豆瓣 8.6
影片根据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20世纪五十年代少年迈克和中年女子汉娜展开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42、《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8)
豆瓣 8.6
电影讲述来自贫民窟的印度街头少年贾马勒参加了电视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他的目的是要找回失踪的女朋友拉媞卡,因他的女朋友对这个电视节目一向十分热衷。但当他即将获取高额奖金时,却被人揭发有作弊嫌疑。
43、《本杰明·巴顿奇事》(2008)
豆瓣 8.9
该片改编自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所著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出生便拥有80岁老人形象的本杰明·巴顿,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渐变得年轻,最终回到婴儿形态,并在苍老的恋人黛茜怀中离世的奇异故事。
44、《爱情与灵药》(2010)
豆瓣 7.1
影片讲述安妮·海瑟薇饰演身患帕金森病的角色玛吉·莫多克,本来想在病重之前“潇洒”过完一生,但却遇见了贩卖伟哥的药品经销商,二人之间闹出不少笑话,剧情也由苦情戏变成浪漫喜剧片。
45、《怦然心动》(2010)
豆瓣 9.1
该片根据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同名原著小说改编,描述了青春期中男孩女孩之间的有趣战争。
46、《一天》(2011)
豆瓣 7.9
电影故事的起点是1988年,讲述了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德克斯特(吉姆·斯特吉斯饰)和艾玛(安妮·海瑟薇饰)初次相识,然后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们每一年的这一天都会见面,只见一面聊聊彼此的生活。
47、《爱你,罗茜》(2014)
豆瓣 7.5
影片讲述讲述青梅竹马的二人,一同成长面对大世界,一直处于“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状态,却各自遇到恋爱上的酸甜苦辣,直到最后发现,最爱的原来就是对方。
48、《间谍同盟》(2016)
豆瓣 7.0
影片以二战为故事背景,讲述了英国特工麦克斯与法国间谍玛丽安在刺杀德国大使任务中坠入爱河,从而上演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49、《婚姻故事》(2019)
豆瓣 8.6
该片讲述了戏剧导演查理和女演员妮可因为理念不合导致彼此渐行渐远,两人决定离婚的故事。
50、《爱玛》(2020)
豆瓣 7.2
影片讲述美丽、有钱还喜欢做媒的少女爱玛,与年长许多的奈特利先生曲折的爱情故事 。
5. 求波兰电影爱情的故事
具体一点,只是波兰的.
6. 请推荐一些优秀的波兰电影
1896年波兰开始有电影放映。1908年以前,电影放映只是作为戏剧演出的附加节目,后来才逐渐移到专门场所去放映。当时波兰没有自己的制片基地,电影工作者都是和外国人搞合作拍片的。
早期波兰电影 1910年,波兰建有近200家影院,同时,电影公司也开始出现,其中影响最大的、产量最稳定的是斯芬克斯公司。到1914年,影片产量已达14部,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又减至5~7部。1910~1918年间生产的影片,主要是改编本国的文学作品,如《罪恶的历史》(导演A.别德那尔契克)、《上帝的法庭》(导演S.克那凯扎瓦斯基)、《密尔·叶佐福维奇》(导演奥斯托亚-苏尔尼茨基)以及一些情节剧和喜剧。
1918年波兰第二共和国成立后,地主资产阶级政权仅仅资助拍摄宣传政府政策的影片。一时间,电影的内容主要是宣传军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反共思想。由于通货膨胀、失业,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电影观众人数锐减。影片产量也从1921年的17部跌至1925年的 5部。1926年后,影片产量有所提高,内容也开始涉及资产阶级地主国家制度方面的问题。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乐土》(1928,导演A.赫茨、Z.格尼亚道夫斯基)、《塔台乌施先生》(1928,导演R.奥尔登斯基)、《春的前夕》(1929,导演H.沙格)、《警察局长塔吉耶夫》(1929,导演J.加尔丹)等。
1933年,波兰生产了第一部有声片。1934年议会通过“关于影片及其传播的规定”,加强了对电影的审查,加重了税收。30年代,电影生产几乎全部表现出商业性。不仅喜剧、情节剧、侦探剧如此,就连一些历史题材片也为追求票房价值而违背历史真实。甚至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不忠实原著。在改编片中,只有《玫瑰》(1936,导演J.列切斯)没有歪曲原著揭示的社会矛盾,保持了原著的鲜明的形像。列切斯的其他作品,如《年轻的森林》(1934)、《来自诺沃立诺克的姑娘》(1937)、《界线》 (1938)等片则显示出一定的专业技巧和思想艺术水平。 而《生活的判决》( 1934,导演加尔丹)、《风险》(1938,导演E.常卡里斯基、K.邵洛夫斯基)、《砾石》(1938,导演加尔丹)等片则表现出现实主义与民主的倾向
。 1939年9月,希特勒占领波兰后,电影生产完全停顿,只有A.鲍赫杰维奇领导的一个人数不多的地下电影小组拍摄一些报道战况的纪录片。
波兰民主共和国电影 1945年11月13日波兰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后,电影事业立即实行国有化。战后第一个10年,波兰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开始了一个新阶段。人民的历史经验和爱国主义,英勇的战斗经历和苦难遭遇确立了电影的题材和样式。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禁唱的歌曲》(1947,导演L.布齐柯夫斯基)、《华沙一条街》(1949,导演A.福特)、《最后阶段》(1948,导演W.雅库鲍夫斯卡娅)、《钢铁的心》(1948,导演S.马尔诺维奇)、《不屈的城市》(1950,导演J.扎日茨基)。这些影片反映了波兰人民英勇抵抗法西斯的光辉事迹。40年代末,电影工作者开始转向现代题材的创作。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珍宝》(1949,导演布齐柯夫斯基)、《最初的日子》(1952,导演J.雷布柯夫斯基)、《村社》(1952,导演J.卡瓦列洛维奇、K.苏米尔斯基)、《广场奇遇》(1954,导演布齐柯夫斯基)、《华沙首次演出》(1951,导演J.雷布柯夫斯基)、《肖邦的青年时代》(1952,导演A.福特)等。
从50年代中期起,波兰电影创作开始了一个新阶段。影片产量不仅逐年有所增加(1953年 3部、1957年16部、1960年23部、1977~1978年达30部),在生产体制上也发生了变化,成立了独立的创作集体,而且在创作上也出现了新的倾向,如在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时着重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表现人民在抵抗运动中蒙受的灾难和损失、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价值;赋予英雄主义以新的解释,表现个人在历史事件中是自觉参加或被动卷入等。这类作品有《世界大战的真正结束》(1957,导演卡瓦列洛维奇)、《第三交响乐(英雄)》(1958,导演A.蒙克)、《一代人》(1955,导演A.瓦依达)、《下水道》(1957,导演瓦依达)等等。表现两种意识形态冲突的影片有《渣滓与钻石》(1958,导演瓦依达);反对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片有《铁轨上的人》(1956,导演蒙克)、《天使修道院的嬷嬷约安娜》(1961,导演卡瓦列洛维奇)。还有对当代社会阴暗面进行抨击,反映垮掉的一代青年的影片,如《夜车》(1959,导演卡瓦列洛维奇)、《水中刀》(1962,导演瓦依达)、《爱娃要睡觉》(1958,导演T.赫米列夫斯基)、《套圈》(1958,导演W.J.哈斯)、《一周第八天》(1958,导演A.福特)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剧作原则、造型与风格处理上略具特点,而且它们也反映了创作者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思想。这些创作者和作品被称为“波兰电影学派”。
60年代后,电影创作的特点是探索新的生活素材和能够体现这一素材的形式。主要作品有《要是有人知道》(1966,导演K.库茨)、《瘦弱的人及其他》(1967,导演H.克留芭)、《马切乌什传记》(1968,导演V.列申斯基)。此时期部分电影创作者着重改编本国经典文学作品,如《法老》(1966,导演卡瓦列洛维奇)、《在萨拉高斯找到的手稿》(1965,导演哈斯)、《玩偶》(1968,导演哈斯)、《沃罗德耶夫斯基先生》(1969,导演J.霍夫曼)、《桦树林》(1970,导演瓦依达)、《婚礼》(1973,导演瓦依达)、《乐土》(1975,导演瓦依达)、《在沙漠和密林之中》(1973,导演V.什列什茨基)、《洪水》(1974,导演霍夫曼)等等。
70年代,波兰电影工作者着重创作现代题材作品。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人与社会的新的联系上。一些影片的主题是人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工作与道德的关系。主要作品有导演库茨的《黑土地带的盐》(1970)、《王冠上的珍珠》(1972)等。
80年代以来,波兰电影工作者更加深入生活,力图反映与当前政治形势有关的问题,同时也更加注意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不同的创作者表现出不同的观点和倾向性。主要作品有瓦依达的《大理石人》(1976)和《铁人》(1981)等。
纪录电影在整个波兰电影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密切反映现实,表现形式多样化,作品风格独特,也形成具有特色的波兰纪录电影学派。其主要创作人员有K.扎努西、E.鲍萨克、T.马卡尔琴斯基、L.彼尔斯基等。
波兰电影事业 波兰有两个故事片制片厂:罗兹故事片厂和弗罗茨拉夫故事片厂。华沙纪录电影制片厂自1963年起也拍摄故事片。此外,还有乔鲁夫卡制片厂(建于华沙,生产纪录片、教学及军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科教片厂(建于罗兹)、信号旗制片厂(建于罗兹,专事生产短片)、小型电影制片厂(建于华沙)及两个美术电影制片厂(建于别尔斯科-白雅拉和克拉科夫)。自1974年起每年在克拉科夫举行全波影视故事片电影节,自1964年起在克拉科夫举办短片电影节。
罗兹高等电影电视学校成立于1948年,1958年它与高等戏剧学校合并,改名为席勒戏剧电影电视高等学校。该校设有电影导演、 表演、 摄影、电视、制片 5个系。一些高等学校也为电影培养专门人才。1949年波兰科学院艺术研究所设立电影史与电影理论研究部。文化艺术部与其他一些科研机构和大学,也设有电影理论研究部门。
波兰拥有约400个电影俱乐部。出版《电影》、《银幕》、《世界电影》、《电影技术》等刊物
7. 求一部波兰电影——《关于爱情的短片》
《关于爱情的短片》是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拍的《十诫》中的一部,迅雷上可以搜到,但是资源好像早就失效了,我下过数次均不能。
目前的有效资源只能在电驴资源里,上www.verycd.com以基耶斯洛夫斯基为关键词搜索,可以找到全部的十个短片,但是速度也不理想,不过总归可以下。
下面是资源页面的链接
http://www.verycd.com/topics/64661/
8. 《爱情故事》,一部70年代老电影
知道《爱情故事》这部电影的主题曲是早于这部电影的。初二时买了一盘奥斯卡金曲的磁带,其中这首歌是男女对唱版的:“Where do I begin to tell the story of how great a love can be?”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也是容易被庸俗化和泛滥化的主题。这部70年代的老片子,像是一个泛黄的老故事一页页地翻开,娓娓道来。它是一个关于冬天的故事,始于冬天,终于冬天,开始、结束在那个空无一人的滑冰场外面。
像电影的名字一样,男女主角奥利弗(Oliver)和珍妮弗(Jennifer)的相识相爱再普通、简单不过了。仅仅是在图书馆的那一次斗嘴,便将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的生命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紧接着下一个镜头,两个人便在咖啡馆暧昧地喝着咖啡,节奏快地让人猝不及防。也许爱本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和铺垫,只为那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大学是暂时远离残酷现实的庇护所(University is a temporary shelter from harsh realities),在哈佛大学这座顶尖级象牙塔里,他们像所有热恋的情侣一样,怀揣美好的梦,关于爱情,关于理想,关于未来。喜欢他们在雪地里奔跑、嬉戏的那一段。在那皎洁的雪地,他们不受玷污、不被束缚的灵魂诗意地栖息着。
珍妮弗不是那种长相惊艳的姑娘,却口齿伶俐、才思敏捷、善解人意、充盈着活力。不是每一个灰姑娘都能如愿以偿地进入王子的城堡,哪怕王子愿意。奥利弗坐拥百万财富的父母并不同意奥利弗与家里只是经营曲奇饼小生意的珍妮弗的婚事。奥利弗选择了爱情,与爱人结为连理,简单的婚礼仪式却承载了深厚的爱:“我给你远比金钱珍贵的爱,在誓言和法律的见证下把自己给你”(“I give you my love more precious than money. I give you myself before preaching or law……”)
即便自己不被奥利弗的家人接受,珍妮弗一直试图缓解奥利弗与父亲紧张的关系,让他们知道彼此心中都是爱着对方的。因为爱,选择原谅,是珍妮弗身上最动人的地方。印象最深的是,在她与奥利弗因为奥利弗父亲的问题不欢而散后,奥利弗在家门口发现了满脸泪痕、坐着等他的她。那是她第一次对他说:“爱意味着你永远不必说抱歉。”(“Love means never having to say that you’re sorry.”)因为知道彼此出发点都是好的,因为深爱,所以选择原谅。
他们的婚后生活是拮据、辛苦却充满幸福的。他甚至不得不去卖圣诞树,忍受着千挑万选的顾客,只为了那施舍一样微薄的小费。但这一切没有摧毁他的幸福感,工作后的他默默地坐在教堂的一角,饱含温情和爱意地看着她教着孩子们唱歌,正如他第一次在学校的音乐会上看着她弹钢琴,充满着欣赏和喜爱。
她一直支持着他,无论是他在学校时的冰球运动,还是考取法学院硕士的理想。他的努力也并没有辜负她的支持。他拿着奖学金开心地跑向坐在观众席的她,她紧紧地抱着那张看似是张纸,却承载着太多意义的奖金支票。
正当他们渐渐摆脱拮据,步入正轨时,病魔却缠上了她。他的泪,他的不舍,他的痛苦,他的无奈。最可悲的莫过于,陪自己一起奋斗的人,却不能陪自己享受胜利的成果。他与她构建的爱情城堡,在一点点坍塌。
在疾病面前,人无力地如同树上任由秋风支配的叶子。为了她,他向断绝联系的父亲借钱。他想给她最好的,他想要延缓她的死亡。看到男女主角在病床前互诉衷肠,眼泪还是不住地往下流。那句“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阐释。爱情不能穿越死亡,但是死亡却可以检验爱情。
“爱意味着你永远不必说抱歉。你从来没有偷走我巴黎和音乐的梦想,只是在遇到你之后,那些已经没有你重要。”如果人生再给珍妮弗一次选择,她还是会选择与奥利弗相濡以沫,无论好坏(for better or for worse).
电影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奥利弗独自坐在空荡荡的球场外。球场外,珍妮弗也曾经坐在这里看着他滑冰,一脸的幸福和满足。转眼间,佳人已去,物是人非,广袤的雪地里,他的背影是那么孤独和悲凉。
电影可以有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局,生活却不得不继续。现实中的奥利弗还会再婚吧,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小姐,有着珍妮弗求之不得的可爱孩子,继续着自己前途光明的生活,在时间和生活的蹉跎里,在婚姻的围城里,追忆着逝去的激情和爱情……只是,和这部电影不再有关系了。午夜梦回,那片皎洁的雪地里,他和珍妮弗奔跑着,玩耍着,笑得那么开心。
9. 我希望那位朋友有波兰电影《爱情的故事》传给我,谢谢!
我有mkv格式的文件,1.2G的容量,但是怎么才能给你呢?
是波兰语的,没有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