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台湾版电影《八百壮士》创作背景
叙述1937年8月13日日寇侵略上海,国民党八八师五二四团团长谢晋元,为牵制日军,掩护国民党军队后撤,率领四八青年军官号称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达三个月之久,军人英勇杀敌,
女童子军杨惠敏(林青霞饰)冒着生命危险给守军输送食物、医药等物资,和国旗,当牵制任务完成,守军越过苏州桥后撤。此部影片的格局手法与《英烈千秋》完全不同,只局限于几成孤岛上海的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数百国民党军人与包围的日军的阵地战。
导演根据一些史实,利用四行仓库周围有英法租界,苏州河对面又是国统区,苏州河两岸战争与和平不同环境造成的戏剧冲突,表现了爱国军队抗击侵略者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上海人民热烈声援国民党守军的时代气氛
(1)蒋介石跑去台湾的电影扩展阅读:
七十年代前期,对台湾当局来说是一段风雨飘摇的岁月。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其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美国承诺和台湾当局“断交、废约、撤军”。 以这两件事为契机,新中国迎来了又一个建交高潮。仓皇之下,蒋经国做出了重用“台籍菁英”的决定,而这项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李登辉。
《八百壮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马的,拍摄过程中得到了蒋经国的大力支持,其要借助“八百壮士”的“英雄史诗”提振民心士气,并强调“正统”的动机是不言而喻的。
⑵ 一部电影有个叫苏蛋蛋的小孩子的叫啥
《父子变形记》。
《父子变形记》是CCTV6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推出的家庭奇幻喜剧电影,由张笑赫执导兼编剧,李天涯、张小婉、庄则熙等联合主演。
苏蛋蛋是剧中的主人公,11岁,爱逞能,有点倔强,自尊心强,想象力丰富,不受老师待见,在家顶撞老爸总挨揍。学习成绩中下等,偏科严重,画画轮滑都是特长。
不想再学习压力这么大,天天听爸妈天天为自己成绩吵架而许下愿望,和爸爸互换身体。从不爱学习不理解父子,到最后有了真正的蜕变。
剧情:
该片讲述了一位不称职的父亲和一位自以为是的儿子之间互换身体后,互相理解成长的故事。
上小学五年级的蛋蛋因为爸爸妈妈管教严厉,一直有快点长大的想法,而爸爸也有能替蛋蛋考试该多好的想法,一夜之间父子俩果真互换。
长大的蛋蛋一心想着向爸爸妈妈证明自己能够做个有出息的人,变小的爸爸也正好想替儿子考出好成绩,减少赚钱买学区房的压力,于是两人相互冒充对方,帮对方做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⑶ 建国大业中宋美玲的扮演者
建国大业中宋美龄的扮演者是邬君梅。
在《建国大业》中邬君梅饰演的宋美龄是中华民国前第一夫人、蒋介石的第四任妻子,是蒋介石的外交助手。
国共内战爆发时,她亲自前往美国寻求总统杜鲁门的经济援助,最终却失败而归。最终新中国成立,跟随蒋介石离开了大陆,前往台湾。
邬君梅的演艺经历:
2014年,邬君梅凭借在电影《南平红荔》中的精湛演出,与《桃姐》女主演叶德娴并列荣获优秀境外华裔女演员奖提名殊荣。
2015年,凭借电影《我是女王》荣获中美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奖。
2016年,主演由郭敬明执导的电视剧《是!尚先生》在湖南卫视播出,在剧中饰演冷杉。同年,凭借电影《六人晚餐》获得第11届巴黎中国电影节最受欢迎女演员奖。
2020年5月28日,其出演的刑侦剧《燃烧》开播。
2021年,在《建国大业》中饰演宋美龄。
⑷ 电影《谁主沉浮》的资料
主演:李克俭饰演毛泽东
孙维民饰演周恩来
赵福余饰演朱德
王建饰演任弼时
姜大卫、潘虹、侯勇、郭晓冬、马跃、林津锋、柏青
导演:陈力
上映日期:2009年10月
联合出品单位:河北电影制片厂组织创作生产,河北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电影介绍
《谁主沉浮》是中宣部“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50部重点电影故事片”之一,也被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列入“向祖国汇报”30部重点影片进行隆重推介。影片通过新中国成立前夕,激战对垒的两大阵营领袖毛泽东和蒋介石在对待人民、对待士兵、对待国家前途和命运方面的鲜明对照,揭示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以及“民心向背定兴衰”的主题。
影片由我省著名导演陈力执导,两岸三地众多实力派演员加盟,这也是我国首部由女性导演执导,投资高达3000万元的“心战史诗影片”。片中毛泽东的扮演者是观众熟悉的李克俭,他是饰演毛泽东的第一代特型演员。孙维民、郭法曾、王健、赵富余在影片中分别扮演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朱德。台湾演员吴兴国在片中扮演蒋介石,除外表酷似外,和蒋介石一样的浙江方言、曾在美龄学校读书的经历都拉近了他跟人物的距离。香港演员姜大卫把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演绎得惟妙惟肖。此外,潘虹、侯勇、郭晓冬、马跃、林津锋、柏青等实力派演员都在片中扮演角色。
心战视角成就“非典型”战争片
除了成为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分之外,《谁》还采用了同类电影从未有过的视角,从“心战”这一全新的角度讲述两党领导人之间的政治斗争。在已有的影视作品当中,对战争的描述往往都集中在战场上,他们试图通过恢宏的场面来营造紧张气氛,让观众从感官上体会到战争的激烈。而此次《谁》则将战争由战场移到了内心,“与战场上的厮杀比较起来,内心的斗争更能使观众融入到影片的情节中,真正的从心理上感受战争的残酷。”作为首次执导红色电影的女导演,陈力这一独特视角的运用也可以使其对影片控制的细腻的一面得到更好的发挥。此外,这部心战大片还花了将近一半的篇幅对国民党方面的领导人进行描写,更加详尽的描述了国共双方的内心博弈,这在同类型影片中也是绝无仅有。
⑸ 电影大渡河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电影《大渡河》的主要人物有:刘伯承(傅学诚 饰),毛泽东(韩适 饰),朱德(刘怀正 饰),周恩来(赵申秋 饰),蒋介石(赵恒多 饰), 赵剑峰(陈宝国 饰), 沈晓莹(赵娜 饰)。
这是一部爱国主义影片,电影讲述了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来到金沙江到大渡河之间的天险纵横的重叠山川中。
数十万国民党中央军和军阀武装围追、堵截,蒋介石的座机也飞临川军首脑驻地,两种决定中国命运的力量对峙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战斗。
(5)蒋介石跑去台湾的电影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长征途中,红军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情下,来到金沙江与大渡河之间的群山之中。此时,蒋介石已布重兵数万,和红军拉开决战架式,妄图让毛泽东做当年的石达开。
敌情重重,风声鹤唳,毛泽东(韩适 饰)、周恩来(赵申秋 饰)、朱德(刘怀正 饰)、刘伯承(傅学诚 饰)等红军高级将领临危不惧,紧急布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作战方案。
十七勇士抢渡大渡河,另一路飞夺泸定桥。蒋介石随既调整方案,妄图分割围歼渡河红军,毛泽东将计就计,分兵几路迷惑敌人,当蒋明白过来,临阵换将,令川军何湘辉(李宁 饰)部回援泸定时,泸定桥头已被红军占领并控制,当蒋来电询问守桥情况时,一切已晚矣。
⑹ 《建国大业》这部电影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影片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电影以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而冯将军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李公朴、闻一多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于是,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观众的眼睛似乎也在这一刻湿润了,多么艰难的历程啊。
解放上海,解放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六十周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由衷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
⑺ 战狼真的是爱国主义电影吗
吴京自导自演的电影《战狼2》中,所谓的『爱国主义』并不是教育你要去『为国牺牲』『强行爱国』,而是用『祖国会保证你的人身安全』来引出的,我觉得这样的手法在传统『主旋律影片』中是罕见的,可以说,战狼2强调的是『中国有能力保护境外人民』,用『祖国的强大』来唤起观众自豪感!
看到有一些人评论说;海外华侨被非洲人勒索是不是也国家派部队去解决?这等人思维幼稚!《战狼2》剧情不是以个人身份安全受到威胁而演的而是大众,而且剧情以非洲某国发生战乱为题材,现实生活中不管哪个国家发生战乱中国军队会到场接待华侨撤离那是100%的,发生恐怖袭击以及地震军队会到场带人走的,就比如“也门撤侨”事件,不要讲什么当地法律保护!西亚很多国家反政府军和政府军暴乱打起来突如其来的事情政府不出面你还指望当地法律?你说那种地方我才不去,中华儿女太多人,有的人就喜欢去西亚的伊朗等国家,就算除开西亚也不见得其他发达国家不会不出现地震以及恐怖袭击等事件把!而个人人身安全,非洲有的地方强奸都无罪,不是因为不犯法而是政府腐败没人管的,更何况你跑到那种危险的你就认命自找吧!但多数来说很多国家都有我国政府办的中国领事馆的,就怕你去那种无人管辖区深陷生命受到威胁处境也无法得到中国领事馆的帮助!
中国政府养的兵也不是白养的你以为就等战争才出动?军队在全球范围都在活动!说到政府对百姓人民生命负责,而香港、小台湾的人出国遇到困难都到中国领事馆寻求帮助!但一些人被外国人觉得他们长得像中国人说是中国人的时候他们却急了,还解释他自己台湾人不是中国人!这也不怪他们,很多年轻人从出生受到台独分子政治编造谎言欺骗的教育,视大陆为敌人!然而大陆人很多人说台湾人认贼作父愿意跪舔日本人看不到大陆人对他的关心,也不能全怪他们,归根结底“马关条约”而导致,并不是由于当年国共两党战争蒋介石逃到台湾才让台湾这样,晚年的蒋介石支持全国统一他也一直为台湾与大陆关系做贡献的,包括他的儿子蒋经国,不过蒋经国晚年被李登辉谋反一直支持台独但他多次不承认自己是台独分子又在和日本人谈判的时候说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日本人的领土,都退休的人动不动出来捣乱真替台湾政府感到悲哀啊,让一个完全被腐化的卖国贼在政权撒野,台湾政局太乱还是有1/3的人想得到祖国对台湾岛的统一的,由于党派太多太混乱,不同地区的人受到教育也不同,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统一台湾岛,我们大陆人应该要感化他们而不是辱骂他们,对于“马关条约”导致今天的局面中华儿女只能以行动追求未来只有强大了在世界才被认可不被欺负,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军军事与经济在全球的地位曾第一过也腐败过,就像一只雄狮一样,睡醒了就很威风让谁都不敢乱惹!一些台湾人历史来对大陆发言;曾经想抛弃就抛弃现在强大了又要收回,我们这几十年所受的委屈谁能理解!其实他们应该抛弃那段沉痛的委屈,对于“马关条约”的那段历史到今天也不能把责任全都撒在今天大陆人的头上,当时台湾官员到大陆请求支援,清朝政府以“台湾没有京城重要”拒绝支援台湾,其实在大陆的清政府已经做出了无谓的抵抗因为政权腐败打不赢已经没办法才被迫签约“马关条约”,而如今的中国强大了要统一全国这是必须的!要不是谨记邓小平的“和平解决”早就用武力轰炸小岛啦!
像台湾、香港人在外国出事都找中国领事馆,他们没那个本事也舍不得花钱请人到那边负责!也门撤侨2015年3月29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护卫舰临沂舰[1]停靠也门港口亚丁,撤离中国公民。3月30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护卫舰潍坊舰载着449名中国公民平安撤离也门西部荷台达港。至此,需要撤出的571名中国公民已全部安全撤离也门。
美国在4月6日承认,无法帮助在也门的公民离境。由于也门机场关闭,美国希望在也门的公民从海上乘坐外国船只离境。他们在强大对公民生命安全不太在意啊。
⑻ 大决战中蒋介石筹备逃往台湾是第几集
是第14集。
经查询大决战第14集剧情介绍是,蒋介石急于说服傅作义同意自己的沈锦战役方案,专门跑到了北平傅作义的家中来找他商量,进行筹备逃往台湾。
《大决战》剧集首次以电视剧的形式全景展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史诗般呈现波澜壮阔的中国命运大决战。
⑼ 电影《黄浦军人》故事大概
在美国侨居的黄埔老人宋岩意外地收到了黄埔军校同学会举办校庆活动的邀请,他激动不已,热泪盈眶,思绪万千,往事沥沥在目……
剧照
1924年,正当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霸道的时候,孙中山联俄联共建立了黄埔军校,许多正直纯朴的热血青年为了实现报效国家,振兴民族的愿望,满怀理想地从四面八方来到广州黄埔岛,投奔黄埔军校。
在波涛汹涌的珠江边,保定军校毕业的宋岩与上海医学院大学生姜汉等热血青年同乘一条船,投奔黄埔军校,他们畅谈理想和抱负……结成了志同道合,同舟共济的兄弟。
虹云与姜汉在上海医学院是同学,与宋岩自幼青梅竹马是湖南同乡。她来到黄埔军校,但军校不招女兵.在姜汉和宋岩的帮助下,廖仲凯让虹云到孙中山身边,成为一名医护人员。
孙中山撤掉不称职的戴季陶,迎来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黄埔军人》
叛军陈炯明勾结北洋军阀和英帝国主义要推翻孙中山建立的广州政府。孙中山命黄埔军队消灭叛军。
蒋介石为了政治目的追求宋美龄,将深爱他的陈洁如送到美国去,陈洁如伤心之至。
宋岩亲眼目睹了校长蒋介石为了严肃军纪,大义灭亲、枪毙了临阵脱逃,丢失阵地的表弟孙良。他认为校长蒋介石是自己的偶像。于是加入了国民党,追随蒋介石。开始了他漫漫坎坷人生之路。
宋岩和姜汉都深深地爱着虹云,但宋岩与姜汉信仰不同。宋岩作为服从命令的表帅被蒋介石提为侍卫副官,是蒋校长十分器重的亲随。姜汉在攻打淡水城的战门中,写血书要求参加敢死队的壮举,成为虹云十分佩服的男子汉。虹云选择了姜汉作为自己的伴侣,而宋岩则为了信仰放弃了爱情。在东征的一战中,周恩来冒着枪林弹雨,身先士卒,亲自指挥黄埔师生们浴血奋战,夺回了阵地.为东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周恩来的表帅作用.对姜汉和虹云产生了重大影响。跟着这样的人走,革命就定能成功、于是他们加入了共产党,在战斗中姜汉和宋岩都身负重伤。
在一次战斗中,黄埔军队伤亡惨重、蒋介石失去信心,表示“不成功便成仁”,陈康冒死将蒋介石从战火中救出。在绵湖一战中黄埔军校的师生们携手并肩,英勇作战,前赴后继。
在抗战期间,姜汉和宋岩相遇,但这时的姜汉已是八路军的指挥员了,而宋岩已成为了国民党的将军。宋岩为执行命令,弃乡亲们不管撤离了战场,姜汉为掩护群众与日军作战英勇牺牲。
1975年,在“功德林”战犯管教所生活了25年的宋岩终于被特赦。
宋岩提出回台湾与家人团聚的请求,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批准。然而,到了香港后,宋岩与蒋介石通话要求回台湾,却遭到无情的拒绝。奄奄一息的蒋介石,害怕共产党搞统战,凡是特赦人员一律不许进入台湾。宋岩有家难回,又无脸再返回大陆,他感到无比的绝望,最后,只好背井离乡,旅居美国。
宋岩来到广州,和虹云相遇.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块到黄埔军校旧地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