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父母的歌曲
1、《父亲》
是筷子兄弟演唱的歌曲,王太利作词编曲,歌曲发行于2011年12月20日。收录于专辑《父亲》。该歌曲是微电影《父亲》的主题曲。
2、《真的爱你》
是中国香港摇滚乐队Beyond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梁美薇作词,黄家驹作曲,收录于1989年7月由新艺宝唱片发行的粤语专辑《Beyond IV》 中,该曲国语版本名为《你知道我的迷惘》。歌曲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歌词包含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对母亲的祝福。
3、《妈妈的吻》
是台湾歌手卓依婷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皇牌影视金曲1》专辑中。
4、《烛光里的妈妈》
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词创作于1987年,是词作者李春利为自己编剧的电影《眼睛里的海》作的电影插曲。并且是献给卧病多年的母亲的,当时她还是个高中生,每个句子都是有感而发,且得到了母亲的认可和喜爱。
5、《爸爸》
创作型女歌手王筝演唱的歌曲,收录在2008年发表的专辑《没有人比我更爱你》中。
❷ 洪金宝演爸爸的电影
《老豆唔怕多》
外文名:《小鬼三个爸》
类型:喜剧
片长:91分钟
上映时间:1991年12月24日
对白语言:国语/粤语
七岁的小彬向来顽皮贪玩,把老师同学弄得团团转,所以其父友对他并不十分喜爱,相反小彬之母细毛对他十分疼爱。一次小彬因误取去黑名册被掳走,细毛救子心切,想起已逝世的姊姊有两位亲密男友;亚宝与记者黄,于是骗说小彬正是他们与先姊所生的儿子,希望借二人之力找回小彬。小彬被掳去,因所偷黑帮名册不在身边,被黑帮大佬等不断盘问。过程中小彬认识了自小无父无母的青年贯中。其后小彬偷走成功,巧遇恶宝及记者黄,对他爱护有加,而小彬却未能证实谁是生父,一再逃之夭夭。为取回名册,黑帮竟掳去孤寒友,一场勇救爹地的行动亦随之展开。
❸ 电影情人里有段梁与父亲的粤语对话,麻烦懂粤语的翻译一下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某天,在巴黎的一间堆满了书籍的房间里,一个已进入暮年的老妇接到一个不期而至的电话,在电话的那一头,有个男人,“他的声音突然颤动起来,而这一颤动”竟让她记得和分辨得出他那浓郁的中国口音!他对她说,他和从前一样,仍然爱着她,说他永远无法扯断对她的爱,他将至死爱着她。。。。。
❹ 跪求《父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百度网盘资源
链接: https://pan..com/s/1gEy8DSTA7xzGvp4SgjWdkQ
❺ 献给父母的歌曲有哪些
1、《父亲》
是筷子兄弟演唱的歌曲,王太利作词编曲,歌曲发行于2011年12月20日。收录于专辑《父亲》。该歌曲是微电影《父亲》的主题曲。
2、《真的爱你》
是中国香港摇滚乐队Beyond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梁美薇作词,黄家驹作曲,收录于1989年7月由新艺宝唱片发行的粤语专辑《Beyond IV》 中,该曲国语版本名为《你知道我的迷惘》。歌曲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歌词包含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对母亲的祝福。
3、《妈妈的吻》
是台湾歌手卓依婷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皇牌影视金曲1》专辑中。
4、《一封家书》
是由民谣教父李春波于1994发行的专辑,发行公司为中国唱片广州公司,其中同名主打歌曲《一封家书》一个月之内销量轻松突破100万大关。
李春波由此获94年度最受欢迎男歌手奖,并荣获中国唱片最高奖《金唱片》奖和中国流行音乐——94风云人物奖。
5、《回家》
章子清原创歌曲《回家》,章子清纯净、真诚的音色搭配温柔的旋律缓缓淌入心田,用心诠释了对家乡的浓浓的呼唤。
❻ 关于亲人的感人歌曲有哪些
1.《世上只有妈妈好》:
歌曲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情厚爱,作为插曲曾经出现在2部弘扬家庭伦理道德的电影中,在许多人的记忆里都是一枚重量级的催泪弹。
2.《父亲》:
是筷子兄弟演唱的歌曲,王太利作词编曲,歌曲发行于2011年12月20日。收录于专辑《父亲》。该歌曲是微电影《父亲》的主题曲。
3.《真的爱你》:
歌曲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歌词包含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对母亲的祝福。是中国香港摇滚乐队Beyond演唱的一首粤语歌曲。
4.《时间都去哪儿了》:
是王铮亮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陈曦作词、董冬冬作曲,收录在王铮亮专辑《爱的自选》、《听得到的时间》和《故事岛》中。
5.《烛光里的妈妈》:
歌词创作于1987年,是词作者李春利为自己编剧的电影《眼睛里的海》作的电影插曲。并且是献给卧病多年的母亲的,当时她还是个高中生,每个句子都是有感而发,且得到了母亲的认可和喜爱。
❼ 电影《父亲》霍燕燕谁演的
电影《父亲》霍燕燕扮演者是霍思燕
《父亲》是筷子兄弟推出的首部贺岁网络电影,延伸自筷子兄弟之前的作品《老男孩》。《父亲》分为“父子篇”和“父女篇”两个系列短片,以其中的“肖大宝”和“校花”两条人物线,讲述了两个家庭关于父爱、亲情、成长中的各种感人故事。该片于2011年12月21日正式上线。
❽ 电影《父亲》父子篇讲得是什么意思剧情是真的吗真的是肖央的经历
《父亲》由肖央编剧,并执导的青春感恩题材的电影作品《父亲》,以阐述父爱)为主题,表现儿子对父亲以及女儿对父爱的切身感受,结合演员自身成长的视角,细腻地描绘父爱的光辉。同时,也展现了北漂一族的思乡情,并深刻阐释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道理
不是真实故事,但个人认为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个故事中或多或少有他自己的影子。
❾ 郭富城在一部影片中饰演一个中年父亲,请问那部电影叫什么名
片名
父子
译名
After This Our Exile
影片类型
剧情
片长
意大利:158分钟(罗马电影节)/韩国:150分钟(釜山国际电影节)
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对白语言
粤语
色彩
彩色
级别
Hong Kong:I
制作成本
HKD 20,000,000 (estimated)
摄制格式
35 mm
制作公司
宽银幕电影工作室
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 Beijing Poly-bona Film Publishing Co. Ltd. [中国]
映艺娱乐有限公司 Focus Films Co. Ltd. [香港]
黑白映画有限公司 Black and White Films [香港]
发行公司
Shaw Organisation [新加坡]
上映日期
意大利
Italy
2006年10月17日 ..... (Rome Film Fest)
中国
China
2006年11月30日
中国香港
Hong Kong
2006年12月1日
演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
谭家明 Patrick Tam
编剧 Writer
谭家明 Patrick Tam
田开良 Kai-Leong Tian
演员 Actor
郭富城 Aaron Kwok
杨采妮 Charlie Yeung
林熙蕾 Kelly Lin
吴景滔 Jingtao Wu
许茹芸 Valen Hsu
曾志伟 Eric Tsang
秦海璐 Hailu Qin
制作人 Proced by
曾志伟 Eric Tsang
Cary Cheng .....line procer
摄影 Cinematography
李屏宾 Pin Bing Lee
剧情介绍
一段父与子寻找幸福的过程,一段迷惘但却坚定的过程,在他们的宿命里,当爱转向恨的时候,背叛却会随时跟随……
小孩有个漂亮的妈妈和一个不争气的父亲,风和日丽的一天,母亲离家出走的计划, 被及时向父亲通风报信的小孩破坏了。
为了挽救感情,父亲一厢情愿地安排全家去坐邮轮度假,失落的母亲逮到了二次出走的好机会。母亲的出走让父亲更加暴躁不安,穷困潦倒之余,父亲又遭到了高利贷追债,父子俩只得逃至一所廉价的旅店。
夜深人静,连番失意的父亲想抛下小孩,他还没离开就已经被前来追债的高利贷痛打至腿断。重伤的父亲逼迫小孩去向母亲、去向邻居借钱。小孩不肯去,却选择了偷走人家的东西,从此,小孩在恐惧与失望中艰难度日。
小孩偷窃失手,这一次幸运之神不再光顾。怯懦的父亲无力挽救,反而抛下被痛打的儿子悄然离去。
再次相见,父子已反目。十年过去了,父与子寻找幸福的旅程仍会继续。
影片评价
《父子》这部戏,父子由关爱到对立,生活在父亲影子下的儿子和挣扎在儿子目光下的父亲一起,用整个身心在“父子宿命”上刻下了浓厚的一笔。我们可以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一个久违了的澄静无比的世界,在这场没有战争、没有政治,有的只是一个爱却不知道该怎么用力去爱的父亲、一个恨却包含善良与温情的稚子。
这部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父与子寻找幸福的过程,一个迷惘但却坚定的过程,在他们的宿命里当爱转向恨的时候,背叛却不会随时跟随。影片用一个个事件串起平凡生活的写实方式,中国式的隐隐道来,用含泪的笑和带笑的悲哀,对“父子宿命”进行了直白的深度描写,将现代父子之间的依恋与迷失,表达得含蓄而又酣畅淋漓。片中无法掩饰的真情与震撼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让每一个人都能情不自禁地想起我们的父亲和儿子。 所有人目光的尽头,都可以望见,在人生的路途上,有著无尽的恩恩怨怨:孩子的出世,仿若一张纯洁的纸飘落人间,父母会带给他何种情感——仇恨还是亲爱;家庭和社会将赋予他何种经历——歧视或者包容;人性的驳杂和甩不开的血脉很轻易就能在孩子的心底留下伤痕。 人的心灵如白板,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之所以有好有坏,或有用无用,十之八九都是由他们所受教育决定的。教育的悲剧一再上演,没有问题的小孩究竟存在不存在?人性的悲剧到底是谁的过失?教育孩子又该是谁的责任?忽视了教育的重要性,即便是相依为命的父子也必将反目。父亲的脚印,儿子会不会沿著它继续往下走?这是一条漫长的教育的路。 但是这种父与子的宿命却永恒不灭。整部影片就像透过乌云的一缕阳光,照耀在人们心灵的最深处,因为,在那里孕育著一颗爱的种子。“父与子”的含义与所谓的“宿命”,完全被浓缩在影片的结尾,释放于抓住风车的儿子的手中。
幕后制作
幕后阵容
《父子》幕前幕后阵容坚强,集合港台电影的重点工作人员,导演谭家明是中港台重量级的导演,最善于处理亲情、爱情冲突性的人性冲击;摄影大师为今年因为电影“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刚刚荣获金鸡奖的李屏宾,李屏宾也因为被监制邱璃宽硬留在马来西亚拍摄《父子》,而错失参加今年的金马奖颁奖典礼(以“最好的时光”入围最佳摄影)。在男女主角方面,男主角郭富城以超实力、金马奖影帝的气势,在“父子”中挑战情欲纠葛、人性转换的内心戏,企图再为自己演技再上层楼;女主角为久未露面的杨采妮,这将是她摆脱玉女形象的一大挑战,在经历玉女、歌手、息影的生活历练后,更令人期待杨采妮展现成熟的多面向;小童星吴景滔,是万中选一的小演员,在剧中要面对父母的离异与面对大人世界的感情的挣扎,博得大家的好评与期待。另外,历经舞台剧洗炼的杨乃文与许茹芸第一次跨界演出,与港台知名的曾志伟和林熙蕾即将展开一场对于人性无奈、纠缠的感人演出。
“父子的宿命”
这部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父与子寻找幸福的过程,一个迷惘但却坚定的过程。影片用一个个事件串起平凡生活的写实方式,中国式的娓娓道来,用含泪的笑和带笑的悲哀,对“父子宿命”进行了直白的深度描写,将现代父子之间的依恋与迷失,表达得含蓄而又酣畅淋漓。
监制邱璃宽谈“父子的宿命”:有人说母亲对儿子有著无休无尽的呵护与爱,有人说女儿才是父亲的最后一个情人。父亲与儿子的感情,却显得如此复杂,是兄弟?是朋友?是守护神?还是冤家?是不两立的仇敌?没有人能说得清。父亲与儿子就像一对连体的生命,一个眼神,便胜过生命的脐带。一对父子,两种表情;两个时代,两种性情。但令人惊奇的却是每一对父子的神态终会和谐一致:寻觅,同样寻觅;安逸,同样安逸;好奇,同样好奇;困惑,同样困惑;愤恨,同样愤恨。天下父子,相偎相依,又有谁能说得清到底是父亲更需要儿子,还是儿子更需要父亲?又有谁能说得清是爱大过天,还是恨更让人怀念?
“爱的教育”
人的心灵如白板,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之所以有好有坏,或有用无用,十之八九都是由他们所受教育决定的。教育的悲剧一再上演,没有问题的小孩究竟存在不存在?人性的悲剧到底是谁的过失?教育孩子又该是谁的责任?忽视了教育的重要性,即便是相依为命的父子也必将反目。父亲的脚印,儿子会不会沿著它继续往下走?这是一条漫长的教育的路。 但是这种父与子的宿命却永恒不灭。整部影片就像透过乌云的一缕阳光,照耀在人们心灵的最深处,因为,在那里孕育著一颗爱的种子。
精彩花絮
·导演谭家明表示国内公映的版本缩短了40分钟,“因为原来片长有160分钟,的确是有些长,最后片方决定将影片剪成120分钟。剪掉的戏份大都是林熙蕾与郭富城的对手戏,我觉得很可惜,因为林熙蕾的表现非常出色。”
·自从《三岔口》扮落魄警察肯定了郭富城的实力后,郭富城在电影上的信心越来越大,他直言希望能在电影上多作尝试,多出一些成绩。影片里的父亲是一个脾气暴躁、性格懦弱、衣着邋遢、动作粗鲁、满嘴脏话的厨师,完全颠覆了郭富城的素日形象。
·影片中有很多父亲打儿子的镜头,但实际上只有一场戏是真打,即小孩去妈妈那里,一晚上没回来,父亲等他回来后一巴掌打过去,抓住他的肩膀。平时总是和小演员吴景滔一起吃饭、聊天,像儿子那样照顾他,但拍这场戏之前,郭富城没有和吴景滔说话,等到拍的时候,就真的一巴掌打了下去,“他马上就明白我为什么之前不理他了。”
·扮演儿子的吴景滔不但在戏里说英文,生活中也是一口英文。拍戏之余,他喜欢和郭富城呆在一起,郭富城跳舞,他就会唱歌,两人常常会跑到杨采妮面前说:“来,我们一起表演给Charlie姐姐看。”
·在片中,郭富城与杨采妮有一场在地板上的亲热戏,有记者问郭富城小美有否向他作心理辅导,他笑道:“她相信我应付得到,没有这样的需要!”
·《父子》在东京电影节上获得“最佳亚洲电影”和“最优秀艺术贡献奖”两大奖项。斩获第4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郭富城)、最佳男配角(吴景滔)三项大奖。郭富城更是蝉联金马影帝,创下金马奖史上首次。
所获奖项
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谭家明 《父子》
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 《父子》
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吴景滔《父子》 获最佳新演员
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谭家明、田开良《父子》最佳编剧
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吴景滔 《父子》
奖项纪录:第一届意大利罗马影展最佳影片提名
第一届意大利罗马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
第一届意大利罗马影展最佳女主角提名
第4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最佳影片
最佳男主角(郭富城)
最佳男配角(吴景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