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南京大屠杀 的电影 有哪些
《南京大屠杀》《五月八月》《黄石的孩子》《黑太阳南京大屠杀》《屠城血证》《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 《拉贝日记》 《栖霞寺1937》
电影记录片《南京大屠杀———南京梦魇》《张纯如——南京大屠杀》
② 南京大屠杀的电影 剧情: 一个日本士兵照的相片 拿到照相馆去洗,照相馆的老板自己偷着多洗1份!
《屠城血证》
编剧:谢光宁
导演:罗冠群
主要演员:翟乃社、陈道明、吴莉婕、雷恪生、沈丹萍、刘江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城,开始对我无辜同胞进行长达六周的血腥屠杀…… 展涛是金陵大学教授米尔斯的学生,米尔斯的女儿凯蒂深爱着展涛,日军入侵,她劝展涛随外轮赴美。但国难当头,展涛决定留下来,用自己的医术救治受伤军民。
展涛带伤兵医院的难民转移到国际安全区,并劝说鲁营长及部下按国际规定,把枪支扔到水塘中。不料,日军无视国际规定,又闯进国际安全区屠杀手无寸铁的军民。护士白燕落入魔掌,展涛欲救白燕却被日军拉住,强行让他目睹日军强奸白燕的兽行。白燕惨死,展涛从此抛弃幻想,投入反日斗争。
在日军集体屠杀我百姓时,幸存的照相馆老板范长乐,逃到米尔斯教授家,哭诉悲惨遭遇。为揭露日军滔天罪行,范长乐同展涛连夜赶回照相馆寻取被迫为日军冲洗的杀人照片。与此同时,日军特使桥本为掩盖事实真相,也派人去范家搜查。范长乐冒死取出照片,为掩护展涛带走照片而牺牲。
展涛在茶馆中被日军追杀,不幸中弹,歌女花弄影用生命掩护他脱险。展涛潜入一公馆,遇见了被软禁在此的东北逃亡学生柳晶晶。她原是日军中尉笠原在东北读书时的恋人,一次偶然机会她认清了披着兽皮的笠原,她正欲逃出时,遇到身入险境的展涛,她设法将展涛转移。桥本大怒,命笠原亲手杀死了她。
展涛终于在教堂与凯蒂会面,但追兵迫近,无法脱身,展涛将日军罪证交给凯蒂,自己潜上钟楼。桥本命士兵火烧钟楼。烈火中,展涛敲响了巨钟。在震撼长空的钟声中,凯蒂乘坐的商船开航了。凯蒂情不自禁地打开那包血证——一张张照片,让人们永远记住日军在南京屠杀30万中国军民的罪行。
获1987年广电部优秀影片奖;1991年日本东京世界和平电影节故事片奖。
③ 有关日本军官爱上中国女人的电视剧或电影
“日本军官爱上中国女子”出自电视剧《掩护》,讲述了叛徒李国胜投靠国民党,潘久阳借此决定给“启明星”致命一击。眼见高志华的身份暴露,危在旦夕,宫丽协助高志华成功将李国胜刺杀,化险为夷。
本以为行动万无一失,但最终还是被潘久阳发现了蛛丝马迹。宫丽精心布下迷局,将潘久阳的视线引向别处,得益于宫丽的缜密和严谨,潘久阳始终也抓不住高志华的把柄。
可是纸究竟是包不住火,潘久阳通过美国的弹壳鉴定专家的证据分析,锁定了高志华正是“启明星”。最终的决战中,高志华为了掩护宫丽而牺牲。
(3)台湾屠城血证电影扩展阅读
《掩护》是一部爱情谍战剧,由高梓博执导,陆毅,刘涛,朱泳腾,杨紫彤等人出演。
冯嘉怡饰演戴笠,1969年7月10日出生于北京,华语影视男演员。2008年,冯嘉怡在滕华涛再次推荐下在电视剧《王贵与安娜》中他饰演小配角周科长。同年演技被滕华涛认可,在电视剧《蜗居》饰演商人陈寺福。
④ 一部老电影 开头就是日本大屠杀剩下白骨如山,有一口井里面有幸存者。九几年看的,当时看了很害怕,忘记
可能是这部:屠城血证
影片围绕南京大屠sha的史实展开,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用电影的方式展示给世人,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关于南京大屠sha题材的影片;该片获1988年广播电影电视部1986-1987年优秀影片奖,获1991年日本东京世界和平电影节故事片奖。
⑤ 从二〇〇〇年到现在我国有哪些电影在国外获奖
马背上的法庭(刘杰)、刺青、三峡好人、苹果、图雅的婚事
另外,还有其他获奖影片
《李莲英》获第41届柏林电影节特别鼓励奖。
《哦,香雪》获国际儿童和青少年电影中心艺术大奖。
《中国岩溶》获西班牙巴塞罗那国家地质学电影节大奖——最高艺术质量奖。
加拿大、香港、中影合拍故事片《秦俑〉获法国巴黎奇情动作电影展大奖——最受欢迎影片;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配乐。
《高产紧凑型玉米》获捷克斯洛伐克尼特拉第8届国际农业电影节教学片类二等奖。
《壁蜂》获捷克斯洛伐克尼特拉第8届国际农业电影节通俗科学类二等奖。
西影厂和台湾合拍故事片《大红灯笼高高挂》获第48届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金格利造型特别奖、国际影评人奖和艾维拉诺莉特别奖。
《马路骑士》获法国马赛国际女性电影节公众大奖。
北影厂香香港合拍故事片《过年》获第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赵丽蓉获最佳女演员奖。
《屠城血证》获东京世界和平电影节故事片一等奖。
1992年《双旗镇刀客》获第三届日本夕张国际探险与幻想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来自火焰山的鼓手》获第四十二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影片奖”。
《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意大利大卫奖评选活动“最佳外语片奖”。
《四十不惑》获第四十五届瑞士洛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评奖”。
《狂》获第三届不结盟国家电影节(朝鲜)“最佳摄影奖”。
《高朋满座》获蒙古第一届喜剧电影节一等奖。
《秋菊打官司》(导演:张艺谋)获第十四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血色清晨》获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金球奖”。
《留守女士》获第十六届开罗国际电影“金字塔金像大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心香》获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
1993年《香魂女》(导演:谢飞)、《喜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获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血色清晨》、《四十不惑》、《双旗镇刀客》、《妈妈》获第四十三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电影论坛奖。
《天堂回信》(导演:王君正)获第43届柏林电影节“国际儿童青年电影中心奖”;荷兰第7届国际儿童电影电视节最高奖“儿童电影节奖”;美国芝加哥第10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成人评委和儿童评委两项最佳影片奖;伊朗第9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杂嘴子》(导演:刘苗苗)获第5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参议院特别奖”。
《找乐》(导演:宁瀛)获第四十三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电影论坛奖和特别荣誉奖;第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竞赛项目金樱花奖和东京都知事奖;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青年导演大奖”首奖,奖金35万美元;第十五届法国南特亚非拉三大洲电影节金热气球奖,男主角黄宗洛获最佳男演员奖。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动画片《森林、小鸟和我》获第四届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动画、儿童电视节目组开罗金奖。
由田壮壮执导、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蓝风筝》获第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最优秀女演员奖(吕丽萍)、新人特别推荐奖和东京都知事奖。
《霸王别姬》(导演:陈凯歌)获法国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和国际影评联盟大奖;洛杉矶影评家协会最佳外语片奖;日本福冈第38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奖。
《菊豆》(导演:张艺谋)获保加利亚瓦尔纳市首届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巩俐),巩俐还获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秋菊打官司》(导演:张艺谋)获法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并名列香港第12届电影金像奖最佳十大华语片之冠。
《大红灯笼高高挂》(导演:张艺谋)获英国影视艺术学院最佳外语片奖、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比利时电影评论家协会大奖。
《心香》(导演:孙周)获第9届法国蒙彼利埃中国电影节最高奖——“金熊猫奖”。
《随风而去》(导演:肖锋)获第2届东京国际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结尾奖。
《爱在东京)获法国第14届电影节最佳男主角(留学生吴晓东)金奖。
台湾的《无言的山丘》获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日本福冈第38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剧本吉最佳美术指导奖。
台湾的《戏梦人生》获第46届戛纳电影节评委奖。
台湾的《暗恋桃花源》获第43届柏林电影节特别荣誉奖。
台湾的《青少年哪吒》获第6届东京电影节青年导演竞赛项目铜奖,第15届法国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
香港的《笼民》获首届上海电影节评委特别奖,日本第38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摄影奖。
中国教育电视片《水》获得第二十届“日本赏”国际教育节目大赛学前教育类银牌奖。
吉林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纪录片《远离的愿望》在挪威特罗姆索举办的自然纪录片电影节上,获特别荣誉奖;在意大利桑迪欧国际自然纪录片电影节上,获特别奖。
动画片:上海美影厂《12只蚊子和5个人》获法国第19届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教育奖。《悍牛与牧童》获第3届伊斯梅利亚国际纪录片、短片电影节塔胡特银像奖。
电视片:中央台《最后的山神》获“亚广联”电视大奖。《远在北京的家》获四川国际电视节纪录片大奖,《老磨坊》获最佳男主角奖(吴京安)。
谢晋导演获法国首届《轩尼诗》创意和成就奖。
1994年《火狐》(导演:吴子牛)获第四十四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推荐奖”和在法国蒙彼利埃举行的中国电影节金熊猫奖。
中国辽宁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两个孤儿的故事》获第二届亚洲电视映像节最高奖赏——最优秀奖,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电视片《姊妹溪》获优秀奖。
《大气层消失》(导演:冯小宁)在南斯拉夫金松岭获“金松岭—94”国际环保、体育和旅游电影节“银松奖”。
《炮打双灯》获第42届西班牙圣塞瓦斯蒂安电影节评委特别提名奖。女主角宁静获最佳女演员奖。
《凤凰琴》获第四次不结盟运动及发展中国家平壤电影节火炬铜奖。
《黄土高原径流林业》在第11届国际农业电影上,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奖。
1995年《红粉》(导演:李少红)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优秀单项奖视觉效果“银熊奖”。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红玫瑰的扮演者陈冲获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女主角奖”。
《黄沙 青草 红太阳》(导演:周友朝)获首届金色布拉格电影节金人大奖。
《战争子午线》(导演:冯小宁)获第4届东京国际儿童电影节“日本电影评论家奖”。这是中国抗战影片首次在日本获奖。
《黑骏马》(导演:谢飞)获第1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艺术节最佳导演奖,男主角腾格尔获最佳艺术奖。
《民警故事》(导演:宁瀛)获西班牙第43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和国际影评人大奖。
《红樱桃》(导演:叶大鹰)获第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轩尼诗记者杯——最佳创意奖”。女主角郭柯宇获最佳女演员奖。
《母亲,没有选择》获第5届国际青年电视节大奖及最佳观众奖。
《二嫫》(导演:周晓文)获第四届国际电影节“玛雅美洲豹”金奖,女主角艾丽娅获最佳女演员奖。
《霸王别姬》(导演:陈凯歌)获日本东京东影评论家大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张国荣获最佳男主角奖。同时该片还获得日本东京每日新闻电影大奖、最佳影片奖。
《阳光灿烂的日子》(导演:姜文)男主角夏雨获第一届新加坡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影片被美国《时新周刊》评为年度国际“十大最佳影片”第一名。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导演:张艺谋)获第4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技术奖”;被美国全美影评人联盟评为年度格里菲思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奖”;获美国第61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年度电影奖“最佳摄影奖”。
《女儿红》(导演:谢衍)女主角归亚蕾获捷克第30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女人花》(导演:王进执)获葡萄牙第24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故事片大奖和“妇女电影奖”。
《兰陵王》(导演:胡雪桦)获美国洛杉矶桑塔·克拉里德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出品人郑凯南获荣誉奖状;摄影顾长卫获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摄影奖”。
《与往事干杯》(导演:夏钢)获葡萄牙第24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俱乐部联合荣誉奖。
《落河镇的兄弟》(导演:苏舟)获美国第12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联合国儿童权益宣言”奖。
《人约黄昏》获马那基国际电影节“银摄影机大奖”。
《混在北京》中女主角剧雪获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表演特别奖”。
《活着》获香港第14届电影金像奖评选“十大华语片”之一;男主角葛优获“第4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蓝风筝》获香港第14届电影金像奖评选“十大华语片”之一。
《东邪西毒》获香港第14届电影金像奖评选“十大华语片”之一。
《背靠背,脸对脸》获香港第14届电影金像奖评选“十大华语片”之一。
⑥ 抗日电影《南京1937》影评
《南京1937》是由吴子牛执导,秦汉、刘若英等主演的历史战争影片,由龙祥电影制作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子公司及中国电影共同摄制,于1995年在台湾、中国大陆及香港等地上映。该片以1937年发生于中国南京的战事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中日结合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杀中的遭遇,因影片视角独特被评价为一部“充满人文精神,人性十足、生命意识极强的一部电影”。
抗日电影《南京1937》剧情简介:
1937年,日本开始全线进攻中国。中国医生成贤和他的日本太太理惠子,带着一双儿女,为躲避战乱从上海逃回老家南京。同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在城里搜索伤兵,理惠子因为她的日本身份逃过了一次灾难。日军对南京全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日本人冲进安全区,遭到一顿暴打。日军在安全区内大肆奸淫妇女,老师书琴为保护孩子受伤,理惠子被踢中肚子流产死去。
抗日电影《南京1937》影评:
“战争是可恶的,为了消灭战争而战争是可歌的”——掷地有声的闭幕词,凄婉而又绵长的背景音乐,经久不息的掌声,默默停留久久不愿离去的观众,这一切便是大型原创舞剧《南京1937》结束时的感人场景。舞剧《南京1937》以著名美国华裔女学者张纯如追寻被誉为“南京活菩萨”魏特琳(美国人)的命运历程为主线,讲述了南京大屠杀的残酷和对遇害者、救助者、幸存者命运的冲击。
随着大幕的拉开,观众回到了当年:日军的肆意杀戮,沾满鲜血的刺刀,到处逃难的人群,失去孩子的母亲,被凌辱的女大学生,成堆的尸山,魏特琳面临的混乱与无奈……当三幕舞剧一气呵成演完,许多人的眼泪不知不觉流下来。而感受着生与死瞬间变幻的女主角——张纯如的扮演者杨奕,仍然还沉浸在剧情中,以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演员的真情投入,也感染了台下的观众。观看演出后,一位观众激动地说:“整个舞剧的主题、舞美、演员都非常不错!用舞剧的手法去表现深刻的历史意义非常具有感染力,也让大家牢记历史,不忘国耻。”一位军人观众说:“这部舞剧给了我们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那就是心灵的祭奠与对和平的捍卫。”
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专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激动地说出了心里话:南京大屠杀是二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但长期以来,日本一些人总是企图否认,甚至说是中国人编造出来的。人们应该有意识地创作这方面的作品,让更多的人记住这段历史。但遗憾的是,这方面的艺术作品并不多,而且成功的很少,好一点的就是电影《屠城血证》 。《南京1937》用舞蹈再现南京大屠杀事件,这可能还是第一次,这部舞剧规模大、对惨痛的历史表现逼真。魏特琳的孙女看了也深受感动。接着他忍不住批评道:现在影视界有个不好的倾向,什么东西都戏说,你戏说乾隆可以,戏说慈禧也可以,但不能拿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历史开玩笑。现在很多搞艺术的眼里只有钱,忽略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历史题材。这是艺术创作的悲哀。
⑦ 大家帮我找个电影吧
他的所有电影作品如下:
希望你能回忆起来!
1983年《四渡赤水》(上下集)
1983年《结婚》
1984年《爬满青藤的木屋》
1985年《雷北利号沉没在印度洋》
1986年《月牙儿》
1986年《马铁腿外传》
1987年《屠城血证》
1989年《夜盗珍妃墓》(上、下)
1990年《现世活宝》
1992年《香魂女》
1992年《秋菊打官司》
1993年《沙镇的故事》
1993年《冲出死亡营》
1994年《背靠背脸对脸》
1995年《大捷》
1996年《桃源镇》
1998年《太阳的味道》
1998年《司马敦》
1999年《给您道喜啦》
⑧ 所有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电影
1、《屠城血证》(1987) 导演:罗冠群 主演:瞿乃社 沈丹萍 陈道明 吴莉婕
2、《南京1937》(1995) 导演:吴宇森 主演:秦汉 刘若英
3、《黑太阳南京大屠杀》(1995) 导演:牟敦芾 主演:潘永 熊小田 张西河
4、《五月八月》(2002) 导演:杜国威 主演:叶童 林泉
5、《栖霞寺1937》(2004) 导演:郑方南 主演:丁梦雨 张新华 陈友旺
6、《东京审判》(2006) 导演:高群书 主演:刘松仁 曾江 英达
7、《黄石的孩子》(2008) 导演:罗杰·斯波蒂伍德 主演:乔纳·森瑞·斯迈尔斯 周润发杨紫琼
8、《约翰拉贝//拉贝日记》(2009) 导演:佛罗瑞·加仑伯格 主演:乌尔里奇·图克尔 张静初
9、《南京!南京!》(2009) 导演:陆川 主演:刘烨、高圆圆、范伟
10、《南京》2007 导演: 比尔·古登泰格 丹·史度曼 主演: 雨果·阿姆斯特朗 赵家玲 斯蒂芬·多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