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万岁》
三个生活在台北,对未来茫然,生活空虚的年轻人,彼此的命运因缘际会的连结在一起。小康是一名纳骨塔的推销员,阿荣则半夜在路边摆地摊,阿美为一名房屋中介。一日,小康偷拔某屋主遗忘在门上的钥匙,而此屋恰巧是阿美尚未售出的空屋。
出于好奇,小康趁无人在家,偷偷潜进屋内,在一间空房间内企图自杀未遂而偷住了下来。阿美与阿荣在夜晚热闹的台北街头搭讪上彼此,在同样的那间空屋发生了一夜情。之后,阿荣亦趁阿美不在,潜入屋内房间偷住。一日,小康与阿荣不小心撞见对方,自此两人成为朋友,一起偷住空屋。三个人的生活命运,因为这间空屋而巧妙地关联在一起。有一次小康没来得及出去,阿荣和阿美就进来了,他只好躲在床下面……
片名:《爱情万岁》
译名:Vive L'Amour
导演:蔡明亮
主演:陈昭荣 Chao-jung Chen
李康生
陆弈静
杨贵媚
中国台湾 1994年
片长:118分钟
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费比西奖,第31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录音奖,法国南特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
我没看过,不过觉得是这一部,记住是蔡明亮导演的。
❷ 一部台湾电影<<性丈夫情人>>哪位朋友有收藏,请给发送,谢谢!
人多继续是的
❸ 台湾有哪些同性电影
推荐几部给楼主: 小清新的有《少年不戴花》 《带我去远方》《渺渺》《霓虹心》
校园题材《盛夏光年》
女同《刺青》《渺渺》
望采纳 求好评;
❹ 最近看了一台湾同志爱情片 忘了叫什么名了……谁能告诉我啊啊啊
应该是蔡明亮导演的《河流》。
请看链接: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38&rsp=3&word=%BA%D3%C1%F7%20%B2%CC%C3%F7%C1%C1
❺ 求一部台湾爱情老电影
片名: 春寒
制片: 金恺
导演: 陈俊良
编剧: 林煌坤
摄影: 廖庆松
剪辑: 黄秋贵
音乐: 林家庆
演员: 凤飞飞, 梁修身, 刘尚谦, 归亚蕾, 葛香亭, 金石, 丁国胜
出品公司: 桦梁有限公司
发行公司: 新亚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http://bbs.yulindayday.com/redirect.php?fid=101&tid=41175&goto=nextoldset
❻ 有一部台湾电影
蓝色大门 (台湾)——我看过的最美的纯爱电影,一定要推荐啊!呵呵
十七岁的女高中生孟克柔与一同班女同学林月珍是很要好的朋友,她们无所不谈。一天林月珍跟孟克柔说她喜欢了一同校的男生张士豪,她每天都作白日梦想着张士豪,告诉小孟她想象到未来丈夫怎样怎样像张士豪,梦想自己怎样怎样跟张士豪跳舞等……这一切她都毫无保留的与孟克柔分享。
当林月珍对张士豪的想念日益严重时,她哀求小孟陪她去偷看经常在游泳池练水的张士豪,并替她向张士豪表白。当小孟厚着脸皮帮月珍向张士豪示爱时,月珍却害怕得跑掉了,张士豪便误会了是小孟太害羞而不敢承认是她自己喜欢他。之后,张士豪便常常借故亲近小孟,不期然被她愤世嫉俗的个性深深吸引住,同学们都纷纷议论,连月珍都不相信她,对她不停的质问他们是否在拍拖,但小孟还是不断否认。
所有的声音包括张士豪在内都在问她张士豪有什么不好?对,张士豪有什么不好呢?张士豪有一贯少女所喜欢的特质集于一身—拥有一副英俊的面孔,是一名好动活泼的运动健将。他率性天真,阳光大男孩一名,性格乐观……对,张士豪有什么不好呢?孟克柔反复地想。直至月珍对小孟的怒气升级,不瞅不睬,小孟更强烈感应到她心中有了答案,但这个答案令她感到惶恐,反复的确认,反复的验证,最终她跟张士豪揭示了这个秘密……
电影清新浪漫,充满新新人类的偶像剧风格,让各年龄层的观众都感动无比,怀勉青春时光!三个角色在戏里各有各的情感困惑,但是本片反映时下年轻人那种执着及痴傻的爱情观,诠释得自然生动。
http://nnv.dl1.btchina.net/download.php?s=681caf3a6b8379b0&attachmentid=425690
http://nnv.dl1.btchina.net/download.php?s=91fa300dc91567e1&attachmentid=425690
http://nnv.dl1.btchina.net/download.php?s=1f9b1700af527e92&attachmentid=472751
❼ 谁还记得一部台湾的爱情电影
我是一片云 海鸥飞处彩云飞
我是一片云的男主角是个记者,女主角与他相遇的时候就是碰了他,把他的稿纸弄得撒了一地,男主角她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她爽朗地边笑边跑开了,说了一句:我叫一片云
❽ 谁知道这部电影的名字是台湾公视播出的。
《公视人生剧展-公寓春光》
导演:蔡登锹
编剧:蔡登锹
语言:普通话/国语
上映年度:2008
制片国地区:台湾
简体中文名:「公视人生剧展」公寓春光
主演:郭彦钧 杨雅筑 张博涵 张克帆
剧情简介:
陈万里.大四学生.有个漂亮女朋友嘉美.喜欢在每一书里夹保险套.想要挣钱和女朋友一起去她想去的任何地方.喜欢有个自己的家的感觉.有个漂亮丰满的女邻居.早上在楼顶看书的时候会遇见晒衣服的她.会偷偷看她弯下腰时露出的乳沟.不明白女朋友经常的若有所思.只希望两人能好好在一起.在女朋友说分手的时候,穿着内裤追出大门失声痛苦的大男孩.
嘉美.喜欢问别人一个问题.你喜欢伦敦,巴黎,罗马,还是雪梨.可悲的是男朋友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有一天,在万里的公寓里遇到了万里的学弟,从他身上终于找到了自己一直寻找的答桉.她问他,你想不想,跟我做爱.终究受不了和万里分手.
垂哥.一宗绑架桉的逃犯.躲进了万里所在的公寓.不懂为什么会有Maggie公寓的钥匙.家有一母一子.每天白天的时候偷偷进入Maggie的房间睡觉吃东西.晚上躲在楼顶.想到自己的儿子会失声痛哭的壮汉.逃脱成功后,最终却因为在麦当劳帮儿子买套餐而被警察围捕,中弹身亡.
Maggie.万里的女邻居.一个整天盛装打扮才出门的女人.有一个失去的儿子球球和离她而去的男人.其实就是不断给自己的电话答录机留言的吴淑珍.帮人带孩子.
老房东.一个寂寞又很可爱的欧巴桑.儿子去了美国和洋妞结了婚生了个不会讲国语的儿子.爱趁房客不在的时候偷偷用备份钥匙进屋观看.偷用Maggie的化妆品,偷穿Maggie的衣服.偷偷帮万里整理房间洗衣物,把他当自己的儿子般.
学弟.暗恋万里学长.去找万里借课本的时候遇到了嘉美.两人发生关系.想从嘉美的身上找到男人和女人不同的地方.幻想自己和嘉美接吻的时候是在和万里接吻.喜欢法国的感觉.亲吻万里喝过的水杯,偷走万里的耳麦,把自己的照片偷偷放进万里和嘉美的相片后面.穿万里的衣服,幻想自己和万里的缠绵悱恻.惊喜发现万里是双性恋,其实不然.
❾ 男朋友和闺蜜上床的台湾电影叫什么名字
爱。彭于晏,陈意涵,郭采洁是吗
❿ 台湾同志电影有哪些
最有名的是李安导演的《喜宴》:
片名:喜宴
英文名:The Wedding Banquet
导演: 李安
主演:郎雄 归亚蕾 赵文瑄 金素梅
类型: 剧情/喜剧/爱情
年份: 1993年
获奖情况:1993年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第3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奖。
定居美国的高国伟(赵文瑄饰)是一个同性恋者,他和他的恋人、一位叫Simon(Mitchell Lichtenstein 饰)的美国男子,一起住在纽约的曼哈顿。但高国伟在台湾的父母(郎雄、归亚蕾饰)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他们不断地催促国伟快点结婚,好承继高家的香火。恰好高国伟的公寓里借住着一位来自大陆的非法女移民顾玮玮(金素梅饰),于是Simon出了个主意:让国伟和玮玮结婚。这样一来既安抚了国伟远在台湾的父母,又能使顾玮玮拿到梦寐以求的绿卡,而且还能保持Simon和国伟之间的同居关系。
这个看上去的万全之策却引来了更复杂的事端,国伟的父母闻知喜讯欣然来到了纽约,为儿子操办喜事。于是各种各样的情感纠纷、人际冲突便在一个热闹忙乱的中国式喜宴背后展开了……
本片是李安首次扬威国际影坛之作,曾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及金马奖最佳影片。影片的最大特色是以中国人特有的家庭伦理观点和中庸观念来处理同性恋问题,使这个几乎令所有家庭困扰的社会问题在影片中得以用一种喜剧的方式解决。这种处理方式和看待同性恋的理念,是东方式的,甚至可以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找到类似的观点。但这个故事却又是在最繁华最现代的都市——纽约发生的,古典和现代在这里交汇,新旧观念在这里冲突后又包容。李安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把一个传统中国家庭面对现代社会现代观念的困惑、无奈以及宽容传递出来。当然,《喜宴》的成功也要归功于其中几位演员称职的演技。特别是李安的两位御用老将郎雄和归亚蕾,他们自然、持重的表演几乎盖过了几位俊男美女的风头。
作为一个喜欢探讨伦理问题的导演,李安的这部影片在题材上延续了创作者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伦理道德冲突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复杂的人际情感纠葛的关注。影片前半部分的铺排也许会让人觉得它埋藏的火药引子足够去炸毁一座囚禁个体几千年的伦理建制,其间叫人咀嚼玩味的问号俯拾皆是:九十年代的男同性恋者为何仍自甘藏身衣柜?同性恋者不敢站出来曝光,除因社会压力,家庭伦常可要承担责任?为了自欺欺人而把谎言越滚越大,反叛者及家长究竟孰得孰失?异性恋一夫一妻制的核心家庭是否是唯一的理想家庭模式?以孝道之名而行的"传宗接代"应否继续被视为必然而合理的繁殖理由?异族情侣(尤其同性恋)在所属文化与传统的差异之前,该如何对话?
以上这些问题无一不切中多元社会中人际关系的道德困境。但李安在如此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前所显示的,不是去肯定或颠覆任何道德价值观的思想锐度,而是其气定神闲的叙事能力。李安的出色之处在于能把这诸多线索加以巧妙编织,并在一层一层展开故事,推向戏剧冲突高潮的同时,对各种人物细致到位的刻画和对诸多价值、情感的裂缝用一种普遍的“爱”的名义来小心翼翼的加以平衡。这种叙事风格上的特点在其后来执导的《理智和情感》中再一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