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产大片 > 台湾人评价电影赛德克

台湾人评价电影赛德克

发布时间:2022-12-10 00:54:19

『壹』 台湾人如何评价赛德克

对她应该是很好的评价吧!其实我们也不了解这个人他们的评价如何我们也不知道我们也不熟悉这个人

『贰』 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

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精选6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1

最近,老师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那就是“赛德克·巴莱”,主要是在说在日本统治下的原住民族,因文化、种族的冲突,而引发的“雾社事件”。从他们的奋战过程中,我心中有了许多感触。

电影一开始,赛德克族住在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过着生态平衡的生活。但是随着日治时代的来临,他们被强迫改变原本的生活,让头目莫那鲁道非常痛心。赛德克年轻人要求莫那鲁道带领他们反击日本人,于是他们的战争必就此展开。

莫那鲁道明知道这是场必定会输的战役,但还是拼命的反击,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这么做才能成为真正的赛德克人,死后才能走上让祖灵认同的彩虹桥。

“如果文明是要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他们不愿意让他们的猎场就这样被文明给吞没,他们宁愿光荣地死去,也不要羞耻的活着。他们靠着这种意念,前往公学校的运动会血祭祖灵,他们的勇气和精神令人敬佩,他们的民族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我觉得不只原住民,就连汉人在以前的作为也跟现在差很多,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如果说打打杀杀是不对的,这种用现代角度来批评,是不公平 的。我们应该要反过来思考他们有什么地方是值得敬佩的。他们即使遇上连自己都心知肚明敌不过的敌人,他们还是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往直前。换作是你,你办 得到吗?他们把他们的不甘心用实体行动表现了出来,而你又如何呢?

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2

上海首映式在衡山电影院,影片结束,低调的魏和两名主要演员和观众现场交流,一个光头愤青大喊这电影好,要有这样精神,不愁黄岩岛收不回来,台下也一片叫好,台上主持更是不断显摆民族主义优越感,什么这电影是拍给中国人看的,也是拍给日本人看的,显然,魏所有在电影里面的努力在他们面前基本是属于白费。他不得不耐心解释他拍这电影的内心冲动,是觉得活着比什么都好,虽然悲壮去死也很感动。

相比《赛德克·巴莱》,我认为《与狼共舞》、《勇敢的心》更接近于伪史诗,因为它们给你一面倒的崇高感,让你在电影院里为了那一声freedom绷紧浑身唯一一个膀胱而不愿动弹,其叙事策略非常明确,就是直捣你最愿意看到听到的地方,所有勾勒主人公缺陷的地方,都属于调味的罗勒草,有点清新有点涩,但绝不敢败你的胃口,至于《阿凡达》,更是这方面做到了登峰造极,为了票房,好莱坞的剧本永远牵着观众的鼻子走,他们说,这个叫专业,是很专业,在电影院里大家意淫到高潮,花了钱买快乐,天经又地义。

《赛德克·巴莱》一方面以磅礴气势主推抗日主线,但却不断以各种浓重笔墨在消解这个行动的正义性,后者绝对是影响票房的,因为善良的观众不愿意看到英雄有凶残杀戮未成年人的动机,也不愿看到太太们为了男人的尊严不得不选择自尽,更不愿意看到还在啼哭的孩子被扔进山崖,魏已经收敛了,在国际版里我没看到赛德克们如何砍下日本儿童和妇女的头颅,但是,尸横遍野的场景还是暗示了这一点。

只有真正的原始的史诗才敢这么写,写下英雄或神灵身上种种不可思议的残暴与邪恶,而现代人能接受的,却只能是被改装过的玩意儿,超人多好,善良成了他唯一的缺点。

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3

前几天看了一部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述了台湾经马关条约被割舍后,台湾雾社与日本人对抗的事迹,这一事件在历史上也有讲述。

这部电影从两个视角入手,土著人和日本人,主要是以雾社土著的视角演绎了全片,土著人各个部落之间的对弈,是为了追求荣誉与食物;土著与日本人之间的对抗,为了自尊与救赎,为了在死后可以抵达“彩虹桥”。

在土著人自己的博弈中,每个部落的人都会高喊“血祭祖灵”这深深的体现了土著人自己的文化,他们部落之间的对抗并非是仇恨,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竞争,输了的就是死亡,灵魂的超脱。

当然,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就像电影中道泽部落的铁木瓦利斯头目,在年幼时被莫纳头目一次的威胁,成为其心理阴影,直到与日本人作战时,为一己之私协部落战士与日本人联手击杀土著联军。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现在工作的事来,好多电影里都有演绎出这种为一己之私不顾团体利益的人,他们结局都是很凄惨的。果然,铁木最终在对抗中死在了莫纳儿子的刀下,也是在死的瞬间,或许吧,在我的理解中,我觉得他明悟了。

土著人自己的对抗只是被电影导演化作了一个精细的片面,而主要演绎的还是与日本人之间的对抗。电影中,日本人后用的是同化的办法,力求用最小的代价彻底征服台湾,让台湾人成为日本人,着相对是成功的,在电影中也表现出了土著人与日本人的和谐,少数人与日本人通婚、学习日语等。但是,就像土著有铁木这样的头领一样,日本人也不乏类似的人。一个日本小军官,从其本性中瞧不起土著,欺负土著。在莫纳儿子结婚的时候,跑出来挑衅被土著殴打,最终成了两方对抗的导火索,接着战斗就开始了。

战争很惨烈,土著女人为了男人可以无后顾之忧,除孕妇外全部自缢。莫纳首领说“谢谢你们女人和孩子,是你们成就了男人的灵魂”。土著三百战士全部死亡,战死或者自缢,没有俘虏。一位日本军部的军官说了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会在台湾看到消失了几百年的武士道精神?是这里的樱花更加灿烂吗?”

电影即将结束的时候,在那彩虹桥上出现了莫纳和他的300战士,灵魂的超脱用一种意会的感觉在这一刻完美的演绎出来。心存信念,死并不可怕。

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4

他们循着祖灵的训示,夺回属于他们的猎场。《赛德克·巴莱》是信仰、生命、灵魂的诠释。

在险恶的日据时代,赛德克族被迫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信仰,男人须服劳役,不能狩猎;女人帮佣,不能编织彩衣。英勇善战的英雄莫那鲁道见证了三十年来的压迫统治。因一场误会种下了日警与赛德克族的紧张关系,自此族人便活在恐遭日警报复的阴霾中,忍辱负重的莫那鲁道深思后,明白只有挺身为民族尊严反击,才能成为真正的赛德克·巴莱!

“赛德克·巴莱可以输掉身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虽然我不太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也不了解他们的民族习俗以及信仰,可是他们值得尊敬。人生是需要选择的,而一个群族的命运也需要选择。

虽然他们知道即将面临灭族,但是他们还是义无返顾地选择了遵循本族的文化与信仰。在日据时,他们受尽了欺凌。现在,他们自豪地告诉我们:如果你们的文明是叫我们卑躬屈膝,那我们就让你们看看野蛮的骄傲!

虽然他们走了,带走了肉体,却留下了精神。不战死则自缢,他们的民族气概深深地震撼了我!现在和平的社会中,谁能体会到他们受辱时的悲愤,以及反抗时那一刻的自豪?

他们用鲜血取得了胜利,用生命换来了骄傲,他们是真正的赛德克·巴莱!

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5

今天,爸爸向我推荐了一部超好看的电影,片名叫《赛德克·巴莱》。电影讲述了台湾赛德克族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故事。我被激昂而震撼的情节深深吸引,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四个半小时——这是我看过最长的电影。

在日本人来之前,赛德克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山高林密的原始大山中。那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男人们负责打猎,女人们负责农耕和织布。赛德克人成年后,以脸上刻有图腾为荣。男人必须善于打猎和取敌人首级,女人必须会织彩布,才有资格获得图腾。

但是随着日本人的占领,赛德克人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男人只能做苦役,不准打猎。女人只能做女佣,不能织彩布。在祖先留下的猎场,赛德克人被迫砍伐大树。他们备受煎熬,心里愧对祖先。年轻一代的脸上再也无法印上那令人骄傲的图腾。

终于有一天,赛德克人心中的怒火爆发了。他们在头领莫那的带领下,奋起反抗,与日本军队展开了殊死拼搏,最后惨遭灭族。赛德克人带着尊严和骄傲跨过了“彩虹桥”,与祖先相会。

在这部片子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翁莫那——他刚强坚毅,虽然平时他话很少,但他双目炯炯有神,身材矫健,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威严,神圣不容侵犯。在莫那的指挥下,赛德克族的战士们数次把强大的日本军队杀得人仰马翻,真了不起!

赛德克人在起义之前心里就很清楚自己注定失败,因为他们的实力远远不能跟日本人比。但为了尊严,为了脸上自豪的图腾,他们视死如归。当我看到妇女们为了节省粮食,不拖男人们的后腿而集体上吊自杀时,我哭了。那是多么悲壮的场面啊!

电影看完,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浮现的依旧是那些血腥残酷的场面,耳边回响着莫那的话:“真正的人,可以输掉身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

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6

与其他电影不同,《赛德克·巴莱》最先感动我的,不是其自身的电影剧情,而是它背后的故事。

《赛德克·巴莱》的导演魏德圣,因为拍出《海角七号》而声名鹊起,本来,他可以借着这部口碑与票房俱大获成功的电影再拍几部不痛不痒的商业片赚足热钱,但他为了十二年前的一个梦想,选择了另外一条艰难的道路。

为了拍《赛德克·巴莱》他先是自掏200万台币拍摄5分钟的短片,虽然受到各方称赞,但因商业因素,无人看好此片的票房前景,遂陷入资金筹措困难的尴尬境地。《海角七号》之后,功成名就的魏德圣终于获得了5亿台币的巨额投资,但试拍时每天100万台币的花费仍让导演捉襟见肘,为完成此片,魏德圣不仅把自己《海角七号》赚的5000万台币全部搭了进去,就连办公室也抵押给了银行,但即便这样,资金缺口依然很大,逼不得已的他只好四处借钱,危急时刻,好在台湾的演艺同仁纷纷仗义相助,周杰伦借出2000万台币,只象征性的收了1块钱利息,主演徐若瑄想要卖房子,但被导演拒绝,最后拿出了1000万台币,其他像言承旭、戴立忍等也纷纷资助,电影结束后字幕中有一个名为“天使·巴莱”的名单,上面都是曾经为这部影片出钱的人,一行一行,密密麻麻,有很多现在活跃在歌坛影坛的明星,也有很多默默无名的人,或许有人指责说这是影片的噱头,但即便这真的是噱头,我也希望今后我们大陆的电影,可以少一些借绯闻八卦等搏出位博眼球的噱头,而多一些“赛德克·巴莱”式的噱头。

这部电影的主角几乎全部都是素人(无表演经验的人),导演把大部分的资金都用到电影制作之中,而看网上的新闻,现在很多演员片酬之高令人咂舌,而喜欢打明星牌的电影更是将投资的一大半用到了演员身上,所以就出现了一大批明星阵容强大而电影情节弱智的作品。而魏德圣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除了是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外,他对电影对艺术的诚意也同样令人感动。

近来又看到一则新闻,是《赛德克·巴莱》引进大陆后首周票房不利,和很多导演不同的是,魏德圣并没有把责任推到观众身上(似乎观众不识货已经成为很多票房不好的最好推辞),而是认真的反思了自己,他坦言说:“我们私下也检讨原因,觉得评论的发酵都只在艺文圈、媒体圈,但没有影响到普通观众,票房失败也给我们一个反省,以后的营销更要重视普通观众”。如此的胸襟,着实会令很多同行汗颜吧,而值得高兴的是,《赛德克·巴莱》第二周的票房在影厅减半的压力下竟比首周多了两倍,魏德圣高兴的在微博中感慨:“看见彩虹了”。

;

『叁』 赛德克巴莱历史事件 真实故事有什么意义

赛德克巴莱历史事件其实就是中国台湾雾社事件。真实故事有什么意义?1930年(昭和5年)10月27日,这天是雾社公学校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学生们都排好队伍,观礼台上有日本官员观礼,在台下妇女牵着小孩的手,会场周围挤满看热闹的眷属与民众。在这一天的雾社,所有日本人都不知道灾难即将发生,潜伏运动会场外围的赛德克(Sedek)族人,就在这时候冲入进行中的运动会。10月27日这一天,雾社地区的日本人死伤人数共351人,因抗日的赛德克族人,原人口有1,236人,到最后仅存二百多人,整个赛德克族群几乎因此灭亡。

雾社jing察驻在所

起义

1930年10月27日,中国台湾总督府为了纪念北白川宫能久亲王阵亡而举行中国台湾神社祭,在这一天的雾社举行了给日本人参加的秋季联合运动会。一切准备就绪,凌晨3点半开始起义,为取得枪械弹药,六个部落四百馀人分队,首先袭击附近警备道13处"jing察官吏驻在所"。位于能高越西段的驻在所,除了雾社分室与马海仆(马赫坡)驻在所之外,其馀均被赛德克族人焚毁,其中包括樱、赫哥(荷歌)、波阿伦、屯原、尾上、能高驻在所。

在相互会合后,一同袭击雾杜jing察驻在所、学校、邮政局、日本人官舍等,袭击各地jing察、日人设施及雾杜公学校正举行运动会,共砍杀日本人136名,又杀伤了215人,无论男女老弱妇孺,目标只杀日本人(其中有2人着日人服装的中国台湾人被误杀),并纵火烧毁jing察驻在所,从日本警方取得枪枝一百八十支各式枪支(包含机关枪、单发机枪、手枪等)与各式弹药23037发。赛德克族人在起义后即切断各通往外地的电话线及封锁对外道路,又派一队攻入至眉溪。赛德克族人在占领雾杜三天后,带着所获取的武器弹药,准备退入马赫坡溪上游与日军继续抗战。能引发原住民一致抗日并实施屠杀,必然是常年来的受辱怨气,只要有人发难则全体族人不计后果,加以报复。事件结束后,日警重建能高越道的驻在所,且为加强山地控制,增设富士见与松原等两驻在所。其中尾上驻在所,重建后移至原旧址西边约一公里的尾上山稜线上,即现今云海保线所位置。

雾社公学校运动会会场 资料来源:邓相扬《雾社事件》玉山社 1998年

雾社公学校旧址,目前属台电所有 资料来源:庄天赐摄影

日军镇压

事件爆发当时有位叫菊川的日本督学,逃出重重包围一路下山,把雾社的消息传到埔里后,震惊全台。10月29日早上8点5分,日本冲锋队攻入雾社,此时雾社街上早已空无一人,原来赛德克族人都已退入山区,并以擅长的游击战,准备和日军展开长期抗战。10月30日,中国台湾总督府立即下令调派中国台湾各地jing察与军队进攻雾社。屏东第八飞行连队,也飞到雾社山区实施侦察和威吓飞行,并调派台中、台南、台北、花莲港驻军往埔里、雾社挺进,以镇压讨伐。

这时抗日六部在退回各部落后,已分成二战线,由荷歌社头目塔达欧.诺干率领的"塔洛湾战线",而"马赫坡战线"是由莫那.鲁道所率领。于10月31日正式与日军警bu队对决,在寡不敌众,除马赫坡社外,其馀各部均被日人攻破占领。11月1日,反抗主力都退往马赫坡社,当抵达斯库铁线桥时,为阻挡日军前进,而砍断雾社与马赫坡社唯一通道吊桥,日军进攻虽然受阻,但军队改由下切溪谷再越过山头攻占波阿伦社,也就是今天的庐山部落。

为阻止日军攻击,抗日族人将斯库铁线桥砍断

因马赫坡社前方地势较高的波阿伦社已被日军占领,在山抱的要胁,使整个战况已壁垒分明。陷入逆境的莫那.鲁道与族人,并未因日人军警bu队的大肆讨伐而懈志,为了避免消耗有限的粮食,且让抗日志士无后顾之忧,许多妇女带着幼儿100多人一起上吊自缢。

11月2日马赫坡社也被军警占领

等到11月2日马赫坡社也被军警占领,在部落被占领后,其馀族人也都退入山林中,但大部份族人则是退至马赫坡溪和塔罗湾溪两溪谷,以利用悬崖绝壁的天险有利条件,继续与日军作战。11月3日,日军开始增派bu队,以飞机轰炸,山抱、臼抱抱击。 莫那.鲁道的女儿马红.莫那就在11月4日这一天也被俘虏。

马赫坡社被日本人占领时景象

化学武器,以番制番

日军开始增派bu队,配备机关枪、山胞、飞机,以精锐科技武器进行围剿,并空飘传单,以心战招降及胁迫未起义的各番社。但武器精良的日军一旦进入深山里,却无用武之地。11月5日,日军台南大队因在马赫坡社东南方高地附近陷入苦战,共有15名阵亡、11员负伤,死伤惨重。而莫那.鲁道的次子巴沙.莫那(Bassao Mona)在这次行动也身负重伤,为不拖累族人,于是持刀自杀。日军在不顾及国际公约的禁令,并违反人道,以飞机投掷"毒气弹",该毒气会使皮肤产生水泡,逐渐腐烂,致使起义赛德克族人伤亡累累。

日警再次运用"以番制番",利用道泽群(Toda)与赛德克群(Sedek)之间,长久以来因为土地问题所产生的仇隙,将道泽群的壮丁组成讨伐队,并将这些同为泰雅族的道泽群称为" 味方番 (对统治者较友善的原住民)",加以突击起事原住民。日本军警对杀戮者开出其奖赏的条件为:起义头目之首级赏200圆、壮丁一个100圆、妇女30圆、幼儿20圆,其中又以莫那.鲁道的首级奖赏是最高的。11月9日以后,饥寒交迫的抗日赛德克族人已经陷入了苦战,这时日本人开始以食物诱捕老弱的族人。赛德克族人是有组织与作战策略的战线,虽皆被日军击破,都还能改变以游击突击方式,来对抗强大日军警。11月10日道泽群(Toda)总头目铁木.瓦利斯(Teimo.Walls)在立鹰牧场(今清境农场)附近的哈奔(Habun)溪(眉溪上游)溪谷中伏,遭起事原住民杀害,此事件却造成之后"第二次雾社事件"的诱因。

日人称为"味方蕃"的泰雅族人

猎取敌首向日人邀赏的道泽少年

空飘宣传单

退守马赫坡

在日军以飞机轰炸,山抱、臼抱抱击,机关枪、曲弹抱射击,以形成火海。更胁逼"味方番"袭击队投入第一战线去自相残杀,最后抗日赛德克族人退守"马赫坡岩窟(马海仆富士山)"建立据点,以天险和日人抗战到底,期间仅靠着野菜与马赫坡温泉矿脉,以取代食物和食盐。赛德克人坚信祖先波索.康夫尼(Poso Kofuni)是从巨木中诞生,当面对死亡的煎熬时,族人都选择在巨木下自缢,让灵魂归向祖灵境界。因此族人在对抗日人的讨伐围剿时,不是奋力作战到底,就是自缢殉死。

由马赫坡高地向马赫坡岩窟抱击

弹尽援绝

到了12月初,整个抗日行动已四十馀天,壮志未酬的赛德克族人,已经陷入了饥寒交迫、弹尽援绝的困境里;虽然日人军警bu队从空中轰炸与地面的抱击也逐渐减弱,但地面bu队与"味方番"袭击队,已经逐步往马赫坡(马海仆)岩窟逼进。莫那.鲁道见大势已去,带领部份族人遁入内山。其妻巴干.瓦利斯(Bakan.Walis)在凯玑恩(kaichion)耕作小屋上吊自缢身亡,莫那.鲁道则枪杀两名孙子后,弃尸于耕作小屋,连同妻子的尸体一同放火燃烧。然后带着三八式骑铳,独自进入深山内,在"马海仆富士山"岩窟持枪自杀。

99年12月3日登奇莱南、南华山走能高越岭道眺望"马海仆富士山"

最后的抗日据点"马赫坡岩窟"

自缢的马赫坡人

壮烈牺牲

12月8日,日人为了要塔达欧.莫那为首的最后一批勇士劝降,胁迫其妹马红.莫那(Mohung Mona)携酒进入内山岩窟劝降,但志节坚定的塔达欧.莫那不为所诱,与妹诀别并举行"最后酒宴"后,唱起辞世诀别歌:"哈巴欧.巴滋克(Habao.Bokox,妻名)请你在黄泉路上把酒酿好!莫那.塔达欧(Mona.Da,长子名)、瓦利斯.塔达欧(Walis.Da,次子名)、哈巴欧.巴滋克!你们在黄泉等着,我很快的要去和你们相聚!…"然后交待后事,兄妹拥别,即与其他四名勇士,奔向马赫坡内山上吊自缢,壮烈成仁,写下了中国台湾原住民抗日史里悲壮的一页。

雾社事件中泰雅族人多以上吊的方式自杀,从当时日本人所拍的照片可以看到,一棵树吊了很多人,以至于树枝都弯曲下垂。此图上吊自杀者可能为莫那鲁道长子塔达欧莫那(右)及其族人。

花岗一郎、花岗二郎

1929年在雾社,被日本人刻意塑造为成功理番的两个人物"花岗一郎(塔奇斯.诺敏)"与"花岗二郎(塔奇斯.那威)",这两位出身雾社山区的"模范番人",1929年(昭和4年) 10月27日,令"花冈一郎"与"川野花子(娥宾.那威)"、"花冈二郎"与"高山初子(娥萍.塔达欧)"同一日举行了婚礼结为夫妇。山地知识青年花冈一郎是中国台湾第一位原住民,在1925年2月23日入学台中师范学院,并于1928年毕业,之后担任jing察巡查。花冈二郎于埔里公学校毕业后任警手,总督府认为引以为傲的成功教育典范,特别赐与两人日本名字。事件发生当时,同为赛德克族人的花岗一郎与花岗二郎两人则没有参加起事,也没有加入镇压,反而选择带着家人自缢,两人都要比莫那.鲁道更早之前壮烈成仁,花冈一郎先杀其妻,杀其子,然后从容自剖其腹而亡,家族十人也自杀于同一岩窟内。花冈二郎与家眷二十馀人随即自缢于附近山中,如此原住民在呼天不应,叫地不灵,不愿受日军凌辱而自杀者不计其数。

花岗二郎(左)、花岗一郎(右)

贴于雾社分室的花冈兄弟遗书,据说是由二郎所写。右下方是花冈一郎

高山初子(左)、川野花子(右)

"高山初子"系荷歌社头目"塔达欧.诺康"之女,"雾社事件"发生,花岗二郎之妻高山初子已怀有5个月的身孕,幸免于此难,光复之后高山初子更名为"高彩云",妇人辛苦将孩子抚养,名为"高光华","高光华"先生曾经担任过南投县仁爱乡乡长。

因事件死伤人数,在日人军警方面,战死者28名、受伤26名;协助日军的味方蕃原住民战死22名、受伤19名。在事件之前,抗日六部落的族人共计1,236名,事件结束后统计,战死者85名、被飞机轰炸死者137名、抱弹炸死34名、被"味方番"馘首者87名、自缢身亡者396名。雾社事件已引起世界舆论与日本国会的严厉批评,以一个先进的军队1,303人、jing察bu队1,306人、官役人夫1,563人,总计4,172人,运用现代化武器,出动飞机、大抱、精锐武器,甚至使用化学武器,来对付无文字未开化的原住民,共消灭其百分之65的人口。为期四十馀日的围剿讨伐战役,始将事件剿平。因日本zheng府决定从轻处分雾社事件的参与者,造成道泽群愤恨不平,雾社事件翌年1931年4月25日,日警再次使用,"以番制番"灭族伎俩,胁迫道泽社Toda 族人,以"论功行赏"手段发动"第二次雾社屠杀事件",即日人所称"保护番袭击事件",把在收容所仅存的抗日馀生者514 名,集体戮杀抗日遗族216名,取回101个首级,对杀人者给予奖赏并与日警拍照。

"味方蕃"取回101个首级向日人缴功

雾社事件前,重要的历史事件

日本人据台初期,势力尚未深入高山,等平地情势稳定后,便开始向山地推进。日本人进入雾社地区后,对当地泰雅族的生活型态影响很大。日人初据埔里盆地,设置"埔里社支厅",将"北路协镇府"改为"守备队营","分府衙门"改为"出张所",明治29年(1896年),废止"埔里社支厅",改设"埔里社办务署"和"jing察署"。日人藉jing察力量和保甲制度建立统治基础后,开始对埔里盆地毗邻的高山族领域逐步扩展,其先推进"隘勇线",配署大量武力剿讨"番地",制嵌高山族同胞,达其殖民地统治之目标,当时的埔里盆地亦成为日人的"理番"重地和绥靖"番地"之前进基地。

在"雾社事件"前有几件大事:明治30年(1897年),为了探查东西横贯铁路而派遣深堀大尉等14人去勘查地形,结果全数被杀,为"深堀事件"。因"深堀事件"日人对雾社地区实施生计大封锁,禁止食盐、铁器、枪械等输入。明治35年(1902年),日人试图以武力进攻雾社地区,埔里守备队与雾社群在人止关一带交战,日人中村中尉以下17名轻重伤,无功而退,此役称"人止关之役"。

在生计大封锁下,泰雅族人渐感食物不足,日人唆使布农族干卓万社堤供食物、酒,与雾社泰雅族做交易,一次于姐妹原一带请泰雅族人喝酒,意图把他们灌醉后,再把他们杀害,这就是"姐妹原事件(雾社番膺惩事件)",使泰雅族与布农族因此种下仇恨。

泰雅耆老:莫那鲁道非英雄

电影赛德克.巴莱热映,赛德克族头目莫那.鲁道,被塑造成抗日英雄,不过台中和平区泰雅原住民,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指控,雾社事件发生前1年,莫那.鲁道曾在日本人施压下,率领族人以及日本人进村屠杀泰雅族人,有26名老弱妇嬬遇害,还差点灭村,在他们眼中,莫那.鲁道是仇人,不是英雄。

电影对白:"莫那头目,我祖父说你年轻时是个英雄。"

莫那鲁道

赛德克族头目莫那鲁道,在电影里以刀枪,英勇对抗日本优势武力,历史照片中,他身高180公分,高大魁梧,在族人眼中也是智武双全的头目,不过英雄形象,在台中和平区泰雅族原住民心里,无法认同。泰雅族耆老儿子欧宾.苏样:"有人说杀了2个,有人说10几个,有人说20几个啦,每个人的说法不一样!"

泰雅族耆老说,1930年初,当时日本人"以番制番",以原住民的武力,收服拒绝被统治的部落,当时就是莫那.鲁道带领赛德克族人及日本人,杀害泰雅族妇孺,害他们差点灭村。泰雅族耆老儿子欧宾.苏样:"但确实有杀人,都是老弱妇孺。"

相较于泰雅族,把莫那鲁道当仇人看待,赛德克族却对莫那鲁道相当敬重,在他死后,为他树立人形立碑、纪念碑,纪念这位抗日英雄,就连纪念仪式,马总统也曾到场致意,而电影热映,关于莫那鲁道的历史,也被拿出来讨论,导演魏德圣又怎么看。导演魏德圣:"英雄本来就是有人格暇疵的,特别是在那个年代,我们不要老是用现在的角度,去断定是不是英雄的角度,看完电影你就明白了。"文史学者认为,历史事件发生年代久远,而且当时没有文字记载,不确定是否失真,不论莫那鲁道的功与过,或许透过电影"赛德克巴莱"的热潮,更关注原住民历史,才更有意义。

『肆』 《赛德克·巴莱》影评

赛德克巴莱影评精选(二):

对于《赛德克·巴莱》这样一部耗费心血又较好地捕捉了历史花火的影片来说,不论评论性的文字还是宣传性的捧扬,都显得苍白无力。通常人们“想的太多,就失去做得兴趣”,而该片导演魏德圣显然出挑于一般人类,他思虑了很久很多,却始终抱有付诸实践的热情与精神,他历时12年的执着追寻,令这部历史题材大格局影片在成片时凝结出一种饱满的精气神,有一种荡气回肠的东西充溢其间,时不时地跃出来和观众们交流对视,虽然偶尔有用过劲的嫌疑,有那么点横冲直撞,但瑕不掩瑜。

有人认为本片只是台湾土著版的《阿凡达》,这种评价似乎趋于武断,即便两者有相似之处,也因这世上所谓礼貌对“野蛮”的碾压摧毁收编改造方式的雷同所致。虽然本片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物塑造表象化,部分情节少欠梳理,但《赛德克·巴莱》这样一部影片对华人的光影制造而言,是有十足分量和深远好处的。放眼这些年来华语世界的电影制作,在一部影片中涵盖如此繁冗的信息量、庞大的人物谱并以中立的态度直视历史沉疴和身份碰撞的,确不多。而该片在还原悲怆历史事件和再现民族文化习俗方面相对客观的做法,也值得赞许,同时,片中包含着超多的山林风光和运动镜头的调度,战争场面更是频繁稠密而火光四射,所有这些摄制掌控难度,都让观众对拍摄过小清新制作的魏导,刮目相看。

影片花费了一些时长来诠释台湾土著民族赛德克的精神与信仰,片中的马赫坡首领莫那鲁道是这种精神与信仰的传承者,而此种传承是以血脉亲授的方式体现的,在骨子里,生于斯长于斯的莫那鲁道们是不可能被彻底征服,成为被奴役者的。当日本人的长枪大炮杀到家门口时,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已然拉开了帷幕,最初抵抗的失败,所谓的礼貌占据了原本美丽自由的家园,当猎鹰被关在笼中,当骏马被拘于栏内时,最后的反抗只是时机问题。

“只有爱与杀戮,依然真挚”(语出自迪伦马特)。在礼貌的强势与伪善面前,赛德克族的爱与杀戮来得真挚而炽热,被约束的灵魂是枯竭的,片中那些渴望自由的话语,很能打动人,如“如果礼貌是要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无论抗争还是自缢,赛德克族都秉持着灵魂的骄傲。“能够输掉身体,但要赢得灵魂”的他们是抱着必死之心去战斗的,关于彩虹桥的终极信仰,对自由猎场、自由精神的追求,让他们甘于从容战死。于是,久战不胜的日本人采用腐蚀性炸弹这一灭绝人性的招数,令这场力量悬殊的角力显得尤为惨烈。片中女人的戏份不多,却同样撼动人心,为了节约有限的粮食,保留战斗力,女人们在丛林中群众自缢的悲壮,让人肃然,也包括敌对方在内。从某种好处上说,有坚定信仰的人是无敌的。

赛德克族对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山林的守护是一种本能,“触及本能者即触及人性最深处,并能得到最及时的回应”(语出自爱默斯·布朗森·爱尔考特)。影片在台湾本土票房的不俗,便说明了这一点,而本土票房的不俗还说明了一点,即当下台湾本岛意识的普遍认同感,这仿佛一种新的身份构建过程,仿佛精神上的一次时空压缩与回溯。不可否认,魏德圣有此种情结,并在光影中完成了一次反刍,事实上,早在《海角七号》中,已经有了相当层面的反刍,只是这一次,魏德圣走得更远。

影片透过一个叫花冈一郎的赛德克人来表现对混乱身份的认知方式,这个在特殊历史环境中被嫁接培植后具有双重身份的人,似乎能够说是对许多台湾人身份形象的比拟。花冈一郎原名达奇斯,他的新身份新名字是日本人“以夷治夷”政策下的产物,这也是他对自身身份矛盾纠结的源头,经过20年的教化,这样的身份却始终让他在族人和日本人之间处于两头堵的境地。当他卷入起义后,他选取了自杀,自杀的方式很值得玩味,穿着和服,用一把赛德克刀剖腹,死前用赛德克语和弟弟对话,但当弟弟说“切开吧,一刀切开你矛盾的肝肠,哪也别去了”这话之后,他说了句“阿里嘎多”。

片中的配乐很棒,土著民族特有的风情淋漓尽致地流淌在那些音符中,每当人物面临重要抉择和危难时,配唱便如一唱三叹般的绵延流连,其中,莫那鲁道在水边和已在彩虹桥的父亲的和声对唱,和声美妙,朗朗上口,体现了一种完美精神信仰的传承。

『伍』 赛德克·巴莱的影片评价

韩寒:这是一部绝对值得去电影院看的电影。不用思考所谓的文化,殖民,隔阂,族群,只需要看见男性应该如何去战斗。
李冰冰:信仰、图腾、民族骄傲、丰满的灵魂……这些久违词语突然闯入,让我猝不及防,泪流满面。 《赛德克-巴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史诗电影。它基于史实所展开的创作,没有刻意地升华与迎合,只有赤裸地展示和呈现。它所诠释的命题,不但属于曾经的台湾原住民,也属于整个人类,在华语电影整体倾向于颓废、萎靡的创作状态时,它几乎是以骄傲的姿态,宣告电影精神不死,捍卫着华语电影在好莱坞、日韩电影面前的尊严。 (凤凰网)
赛德克·巴莱是对勇者的称谓,影片也确实着力表现一种不畏压迫的英雄主义和民族主义。看这部影片,不但震撼于战斗场面之激烈和原住民性格之刚烈,更能从内心深处体味到坚毅、勇猛、宁死不屈的精神。走出影院,硝烟很快散尽,但这种源自精神的感动却能驻扎很久。(网易娱乐)
鲜血、残肢、断头,伴随着美到让人难以呼吸的山川河流,这样的镜头下,也就适合伴奏着关于先祖训诫的画外音,这也让《赛德克·巴莱》些许具备了一点点泰伦斯.马利克在《细细的红线》中的诗性气质。可这些画外音也实在有点不加节制,连带被剪去的情节,一道让复仇的由来缺乏动机。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弱小民族的抗争故事,永远是不必多费笔墨去解释的。(腾讯网)

『陆』 "怎么评价奥德克巴莱这部影片

《赛德克·巴莱》是《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所执导的影片,该片筹划长达十二年、跨国动员两万人拍摄。电影在台湾上映分为《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和《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两部分。内容阐述发生于1930年台湾南投的“雾社事件”,当信仰彩虹的赛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阳的日本大和民族,两个族群在台湾山区爆发冲突,两军交战,赛德克族头目莫那鲁道率领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对抗日本三千大军。[1]
中文
赛德克·巴莱
外文名
Seediq Bale
其它译名
真正的人
出品时间
2011
出品公司
威视电影公司
制片地区
台湾
导 演
魏德圣
编 剧
魏德圣
制片人
黄志明,吴宇森
类 型
历史
主 演
林庆台,马志翔,温岚,田中千绘,马如龙,罗美玲,游大庆
片 长
导演版276分钟,剪辑版153分钟
上映时间
2012年5月10日(中国)
对白语言
日语, 闽南语, 赛德克语
色 彩
彩色
imdb编码
tt2007993

『柒』 台湾人我想知道,赛德克巴莱历史上真的抗日吗主要是什么少数民族

历史上赛德克巴莱真的有抗日。赛德克族是台湾原住民的一个族群,原本被列为泰雅族的一支,经过多年的正名运动,终于在2008年4月23日成为第14个台湾原住民族。

日本昭和5年(1930年)10月27日,殖民地政府为纪念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而举行台湾神社祭。于雾社地区举行联合运动会,此时日人警备松弛。

赛德克族雾社群(即德奇达雅群)之马赫坡、荷歌、波亚伦、斯库、罗多夫、塔罗湾等6部落抗日的赛德克族等共约1,200人(战斗人员仅300多人),趁雾社地区晚秋季节之破晓时分,由雾社群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首先发难,分数队袭击附近的警察分驻所十三处;

并同时袭击雾社警察分室、学校、邮政局、日本人宿舍等,切断通往外地的电话线,此次行动获得枪支180挺和弹药23,037发。共杀死日本人134名(包含妇孺)、及误杀2位著日人服装的台湾人,并杀伤215人。

(7)台湾人评价电影赛德克扩展阅读:

《赛德克·巴莱》讲述了台湾世居少数民族抗日英雄莫那鲁道的事迹,许多观众都是通过这部电影加深了对这位历史上真正存在的英雄的认识。

莫那巴万说,8岁那年秋季的一天让他印象深刻,莫那鲁道唯一幸存的女儿马红莫那在落日余晖中牵着他的手往山上爬,“爬到一个平台上面,然后跟我说‘我们才是这块土地的主人’”。在家乡崇山峻岭深处有很多的岩窟,那是族人当年抗日时躲避的场所和基地。

莫那巴万认为,历史不容篡改和扭曲,教育的力量比想象的更大。增强族人对本族文化的认同是需要他们努力的地方,这样他们才能立足生根。“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除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也要展望未来,阐述和发扬比较高的人性价值,追求和平。”莫那巴万说。

『捌』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500字

《赛德克巴莱》,讲述了台湾经马关条约被割舍后,台湾雾社与日本人对抗的事迹,这一事件在历史上也有讲述。本文是我精心编辑的,希望赛德克巴莱观后感500字能帮助到你!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500字 篇1

最近,老师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那就是“赛德克巴莱”,主要是在说在日本统治下的原住民族,因文化、种族的冲突,而引发的“雾社事件”。从他们的奋战过程中,我心中有了许多感触。

电影一开始,赛德克族住在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过着生态平衡的生活。但是随着日治时代的来临,他们被强迫改变原本的生活,让头目莫那鲁道非常痛心。赛德克年轻人要求莫那鲁道带领他们反击日本人,于是他们的战争必就此展开。

莫那鲁道明知道这是场必定会输的战役,但还是拼命的反击,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这么做才能成为真正的赛德克人,死后才能走上让祖灵认同的彩虹桥。

“如果文明是要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他们不愿意让他们的猎场就这样被文明给吞没,他们宁愿光荣地死去,也不要羞耻的活着。他们靠着这种意念,前往公学校的运动会血祭祖灵,他们的勇气和精神令人敬佩,他们的民族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我觉得不只原住民,就连汉人在以前的作为也跟现在差很多,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如果说打打杀杀是不对的,这种用现代角度来批评,是不公平 的。我们应该要反过来思考他们有什么地方是值得敬佩的。他们即使遇上连自己都心知肚明敌不过的敌人,他们还是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往直前。换作是你,你办 得到吗?他们把他们的不甘心用实体行动表现了出来,而你又如何呢?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500字 篇2

前几天看了一部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述了台湾经马关条约被割舍后,台湾雾社与日本人对抗的事迹,这一事件在历史上也有讲述。

这部电影从两个视角入手,土著人和日本人,主要是以雾社土著的视角演绎了全片,土著人各个部落之间的对弈,是为了追求荣誉与食物;土著与日本人之间的对抗,为了自尊与救赎,为了在死后可以抵达“彩虹桥”(一个可以让土著人死后心灵得以净化的圣地)。

在土著人自己的博弈中,每个部落的人都会高喊“血祭祖灵”这深深的体现了土著人自己的文化,他们部落之间的对抗并非是仇恨,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竞争,输了的就是死亡,灵魂的超脱。当然,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就像电影中道泽部落的铁木瓦利斯头目,在年幼时被莫纳头目一次的威胁,成为其心理阴影,直到与日本人作战时,为一己之私协部落战士与日本人联手击杀土著联军。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现在工作的事来,好多电影里都有演绎出这种为一己之私不顾团体利益的人,他们结局都是很凄惨的。果然,铁木最终在对抗中死在了莫纳儿子的刀下,也是在死的瞬间,或许吧,在我的理解中,我觉得他明悟了。

土著人自己的对抗只是被电影导演化作了一个精细的片面,而主要演绎的还是与日本人之间的对抗。电影中,日本人后用的是同化的办法,力求用最小的代价彻底征服台湾,让台湾人成为日本人,着相对是成功的,在电影中也表现出了土著人与日本人的和谐,少数人与日本人通婚、学习日语等。但是,就像土著有铁木这样的头领一样,日本人也不乏类似的人。一个日本小军官,从其本性中瞧不起土著,欺负土著。在莫纳儿子结婚的时候,跑出来挑衅被土著殴打,最终成了两方对抗的导火索,接着战斗就开始了。

战争很惨烈,土著女人为了男人可以无后顾之忧,除孕妇外(电影中日本人不杀孕妇)全部自缢。莫纳首领说“谢谢你们女人和孩子,是你们成就了男人的灵魂”。土著三百战士全部死亡,战死或者自缢,没有俘虏。一位日本军部的军官说了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会在台湾看到消失了几百年的.武士道精神?是这里的樱花更加灿烂吗?”

电影即将结束的时候,在那彩虹桥上出现了莫纳和他的300战士,灵魂的超脱用一种意会的感觉在这一刻完美的演绎出来。心存信念,死并不可怕。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500字 篇3

上海首映式在衡山电影院,影片结束,低调的魏和两名主要演员和观众现场交流,一个光头愤青大喊这电影好,要有这样精神,不愁黄岩岛收不回来,台下也一片叫好,台上主持更是不断显摆民族主义优越感,什么这电影是拍给中国人看的,也是拍给日本人看的,显然,魏所有在电影里面的努力在他们面前基本是属于白费。他不得不耐心解释他拍这电影的内心冲动,是觉得活着比什么都好,虽然悲壮去死也很感动。

相比《赛德克巴莱》,我认为《与狼共舞》、《勇敢的心》更接近于伪史诗,因为它们给你一面倒的崇高感,让你在电影院里为了那一声freedom绷紧浑身唯一一个膀胱而不愿动弹,其叙事策略非常明确,就是直捣你最愿意看到听到的地方,所有勾勒主人公缺陷的地方,都属于调味的罗勒草,有点清新有点涩,但绝不敢败你的胃口,至于《阿凡达》,更是这方面做到了登峰造极,为了票房,好莱坞的剧本永远牵着观众的鼻子走,他们说,这个叫专业,是很专业,在电影院里大家意淫到高潮,花了钱买快乐,天经又地义。

《赛德克巴莱》一方面以磅礴气势主推抗日主线,但却不断以各种浓重笔墨在消解这个行动的正义性,后者绝对是影响票房的,因为善良的观众不愿意看到英雄有凶残杀戮未成年人的动机,也不愿看到太太们为了男人的尊严不得不选择自尽,更不愿意看到还在啼哭的孩子被扔进山崖,魏已经收敛了,在国际版里我没看到赛德克们如何砍下日本儿童和妇女的头颅,但是,尸横遍野的场景还是暗示了这一点。

只有真正的原始的史诗才敢这么写,写下英雄或神灵身上种种不可思议的残暴与邪恶,而现代人能接受的,却只能是被改装过的玩意儿,超人多好,善良成了他唯一的缺点。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500字 篇4

今天,爸爸向我推荐了一部超好看的电影,片名叫《赛德克·巴莱》(意即“真正的人”)。电影讲述了台湾赛德克族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故事。我被激昂而震撼的情节深深吸引,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四个半小时——这是我看过最长的电影。

在日本人来之前,赛德克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山高林密的原始大山中。那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男人们负责打猎,女人们负责农耕和织布。赛德克人成年后,以脸上刻有图腾为荣。男人必须善于打猎和取敌人首级,女人必须会织彩布,才有资格获得图腾。

但是随着日本人的占领,赛德克人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男人只能做苦役,不准打猎。女人只能做女佣,不能织彩布。在祖先留下的猎场,赛德克人被迫砍伐大树。他们备受煎熬,心里愧对祖先。年轻一代的脸上再也无法印上那令人骄傲的图腾。

终于有一天,赛德克人心中的怒火爆发了。他们在头领莫那的带领下,奋起反抗,与日本军队展开了殊死拼搏,最后惨遭灭族。赛德克人带着尊严和骄傲跨过了“彩虹桥”,与祖先相会。

在这部片子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翁莫那——他刚强坚毅,虽然平时他话很少,但他双目炯炯有神,身材矫健,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威严,神圣不容侵犯。在莫那的指挥下,赛德克族的战士们数次把强大的日本军队杀得人仰马翻,真了不起!

赛德克人在起义之前心里就很清楚自己注定失败,因为他们的实力远远不能跟日本人比。但为了尊严,为了脸上自豪的图腾,他们视死如归。当我看到妇女们为了节省粮食,不拖男人们的后腿而集体上吊自杀时,我哭了。那是多么悲壮的场面啊!

电影看完,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浮现的依旧是那些血腥残酷的场面,耳边回响着莫那的话:“真正的人,可以输掉身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

『玖』 亲日的台湾人对《赛德克巴莱》是什么反应

就是欣赏一部电影的反应~ (莫非看部电影也要有"心得报告"~)
如果什麼事都非要牵扯政治,那人们生活也太压抑了~
亲日就是什麼都用日货吗~反-日则什麼日货都不用吗~
凡事一刀切,非友即敌,是很悲哀的~

『拾』 《赛德克·巴莱》在台湾的票房好吗台湾人认可这部影片所反映的历史吗

这部电影让魏德圣大赚了一笔,于是魏德圣把赚来的钱,全部投进去拍《赛德克巴莱》。当时魏德圣盯着票房总冠军导演的名头,老板们也都舍得投资,于是《赛德克巴莱》终于可以拍摄了。这部电影绝对是大制作,光是群众演员就动用了上万人次,各种战争动作戏份制作都非常精良。

魏德圣也因为这次严重亏损,后来基本上没有再拍电影。但不能说《赛德克巴莱》票房不好,实际上当年上映时候,很多台湾人都呼吁更多人去电影院支持。因为这是真正的本土史诗大制作电影。只能说台湾电影市场太小了,实在无法撑起这么大的投资。大家看,这是台湾电影史上本土片票房情况.《赛德克巴莱》2部都排进前十名.要说起台湾人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其实当年这部电影在台湾还是引发了轰动效应。关于这段历史,可能说起来比较复杂。不过这部电影既然吸引了这么多人去电影院看,自然也会有大量相关讨论。

阅读全文

与台湾人评价电影赛德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演员孙剑 浏览:999
台湾有个关于孤儿院的电影 浏览:994
电影院用会员卡消费怎么记账 浏览:39
爱情公寓电影话句 浏览:719
猪猪侠以前的大电影 浏览:161
大尺度国产电影网站 浏览:844
爱情喜剧好莱坞电影 浏览:269
有一部电影里有蝴蝶还有蚕蛹 浏览:594
我国的大投资电影 浏览:531
免费老电影大渡河完整视频 浏览:340
朱茵周星驰电影片段粤语 浏览:307
日本新上映科幻电影 浏览:866
法国的的老电影泰拳王 浏览:637
茅山道士打僵尸电影大全 浏览:710
十大大尺度电影 浏览:894
谁有亚马逊食人族电影完整版 浏览:861
林正英的盗墓电影大全 浏览:997
杰克船长电影完整 浏览:152
8090动画片大全电影网 浏览:974
虹猫蓝兔大电影电视台采访 浏览: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