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赛德克·巴莱》是中国电影还是欧美大片
中国的
《赛德克·巴莱》是《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所执导的史诗英雄巨作,该片筹划长达十二年、跨国动员两万人拍摄。电影在台湾上映将分为《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和《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两部分。2012年5月10日内地也会上映此片,此版为魏德圣导演重新剪辑的版本。影片讲述的是1930年,台湾在日本统治之下,原住民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率众反抗日本政府而发动雾社事件的故事。影片于2012年5月10日正式登陆大陆各大影院。
② 《赛德克 巴莱》的上映到底是怎么回事
《赛德克·巴莱》是《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所执导的影片,该片筹划长达十二年、跨国动员两万人拍摄。电影在台湾上映分为《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和《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两部分。内容阐述发生于1930年台湾南投的“雾社事件”,当信仰彩虹的赛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阳的日本大和民族,两个族群在台湾山区爆发冲突,两军交战,赛德克族头目莫那鲁道率领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对抗日本三千大军。[1]
中文名
赛德克·巴莱
外文名
Seediq Bale
其它译名
真正的人
出品时间
2011
出品公司
威视电影公司
制片地区
台湾
导演
魏德圣
编剧
魏德圣
制片人
黄志明,吴宇森
类型
历史
主演
林庆台,马志翔,温岚,田中千绘,马如龙,罗美玲,游大庆
片长
导演版276分钟,剪辑版153分钟
上映时间
2012年5月10日(中国)
对白语言
日语,闽南语,赛德克语
色彩
彩色
imdb编码
tt2007993
③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台湾战争片是哪部为什么
台湾拍得战争片,最好的肯定是《赛德克·巴莱》,首先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台湾经历的现代战争太少,本身就限制了他们战争片的拍摄。
《赛德克·巴莱》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级战争片,导演魏德圣此前最有名的电影是《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光筹划就有十二年之久,参与演出的演员超过2万人。
那么,《赛德克·巴莱》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部电影分上下两部,上部叫《赛德克·巴莱:太阳旗》,下部叫《赛德克·巴莱:彩虹桥》,大陆上映的时候合二为一。个人感觉上部最好看,第二部有些拖沓,大陆上映版挺好,时间短了,节奏更加明快。
④ 《赛德克巴莱》好看吗
《赛德克巴莱》
很不错。第1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2012)最佳电影 、最佳导演(提名) 魏德圣、最佳新演员(提名) 林庆台 、最佳新演员(提名)徐诣帆
第3届海峡两岸三地(2015) 十大华语电影(提名)
台湾导演魏德圣为我们带来了令人非常之欢欣鼓舞的史诗大片《赛德克.巴莱》,影片分上下集,精细的抒写了台湾原住民赛德克族人坚强骁勇的抗日故事。我们一直感叹没有自己的民族史诗大片,而现如今魏德圣做到了,宏大的场景,惨烈悲壮的厮杀,让我们叹为观止。
影片在影像上的表达天赋远远超越了好莱坞大片,诗意的景象让我们似乎只有在《勇敢的心》或《角斗士》里才能欣赏到的那种令人窒息的唯美表现手法,当然该片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越了好莱坞的经典。那些坚强勇敢刚毅的面孔,那些古老茂密的森林,那些来自灵魂深处的民歌,那些似乎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大树花草,给我们干涸的视觉注入了鲜活流动的斑斓色彩。
影片的背景来自于1895年中国腐朽堕落的清政府和日本签订的不平等《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侵略者。原本安居乐业的赛德克族人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为自由为灵魂而奋起反抗,赛德克族人坚强勇敢的英雄行为刺激着我们几近麻木的神经。隐忍不是唯一出路,只有奋起反抗才是拯救自我的真理。就像影片所传达的主旨一样,这样一群人他们要做真正的人,可以输掉自己的身体,但必须赢回灵魂。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灵魂,那就没有自己的家园,没有自己的自由,没有自己的猎场,更没有自己的未来。
影片人物众多,但主要刻画了以莫那鲁道为首高大伟岸的民族英雄形象。影片在表现这些骁勇善战的男人们时,采用很原生态的手法,再现了赛德克族人原始古朴的生活习性,同时也多次再现了那些似乎依然在传唱的民族之歌。总之影片无论从表现手法上还是叙述故事方面,都相当的考究,基本上没有穿帮镜头。
影片的大英雄莫那鲁道是整部影片的灵魂,是一个真正的人,他带领族人们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他智慧坚定,英勇善战,他似乎就是赛德克族人永远的骄傲,他的故事激发着那些生生不息的后来者。
当然影片在表现战争场景也是相当的经典,莫那鲁道带领着三百勇士一直和侵略者周旋,他们最后或战死或自尽,都是那么悲壮和义无返顾,让人唏嘘不已。影片在表现那些杀戮的场景,是极为精雕细琢的,鲜血四处飞溅,人头滚动,惨状目不忍睹,远超曾经获得多项奥斯卡金像奖的《勇敢的心》。看来魏德圣在《勇敢的心》上借鉴了不少精华,不过这并没有单一的模仿,而是更进一步升华成自我的风格,催发出更瑰丽更让人窒息的民族英雄壮丽的诗篇。
⑤ 跪求台湾影片 赛德克·巴莱(即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2011))
影片主要讲述了发生于1930 年代当信仰彩虹的赛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阳的日本大和民族,两个族群在台湾山区爆发冲突,赛德克族头目莫那鲁道率领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对抗日本三千大军。双方各执立场而战,只是他们忘了,无论是信仰彩虹,还是太阳,他们信仰的,是同一片天空。
⑥ 赛德克.巴莱 最终票房多少
赛德克.巴莱 最终票房8.8 亿元新台币。
《赛德克·巴莱》筹划长达十二年、动员两万人参与拍摄。电影在台湾上映分为《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和《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两部分。
讲述发生于1930年台湾南投的“雾社事件”,赛德克族头目莫那鲁道率领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对抗日本三千大军的故事。
(6)赛德克巴莱是台湾电影吗扩展阅读:
《赛德克-巴莱》所诠释的命题,不但属于曾经的台湾原住民,也属于整个人类,在华语电影整体倾向于颓废、萎靡的创作状态时,它几乎是以骄傲的姿态,宣告电影精神不死,捍卫着华语电影在好莱坞、日韩电影面前的尊严。
赛德克·巴莱是对勇者的称谓,影片也确实着力表现一种不畏压迫的英雄主义和民族主义。看这部影片,不但震撼于战斗场面之激烈和原住民性格之刚烈,更能从内心深处体味到坚毅、勇猛、宁死不屈的精神。走出影院,硝烟很快散尽,但这种源自精神的感动却能驻扎很久。
⑦ 从《赛德克.巴莱》看丛林山地作战
台湾导演魏德圣执导的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诉了1930年台湾原住民赛德克族反抗日本人压迫的“雾社事件”,场面火爆,震撼人心。虽然起事最后失败了,但他沉重打击了日本人的嚣张气焰,让他们认识到无论在任何情况、任何办法都无法消灭人民的抵抗意志。
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战争场景,尤其是山地丛林战的场景,对于研究山地丛林战很有借鉴意义。
山地丛林作战作为战争的一种形式,是所有军人都头疼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美军深陷于越南战争中。而正是越南多山多丛林的特点,让军事力量强大美军吃尽苦头,装备的优势无法发挥。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美军最终撤出了越南,除了痛苦的回忆、战友的尸体外没有任何收获,反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美国在全球争霸中也不得不转攻为守。而《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展现的就是另一场丛林战的战争。也反映了丛林山地作战的一些问题。
在山地丛林作战中,首先要解决的应该是装备问题,山地丛限制了重装备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慎重选择装备。影片中赛德克族勇士的装备可以说是丛林战的经典。山地丛林作战武器装备首要是轻便,携带过重的武器装备会在翻山越岭、穿越丛林消耗士兵的体能,对于长时间作战有害无益。影片中赛德克勇士的装备组要有以下几种:山刀、长矛、弓箭、步枪和从日军手中缴获的轻机枪。
山刀作为原住民日常生活、生产的主要工具打上明显的民族烙印,非常适合于丛林中使用。我们可以看到山刀比起日军的指挥刀和平原地区汉族使用的砍刀明显要短,兼顾刺砍,适合于丛林中交战距离短的特点。
而长矛和弓也有类似特点:原住民的长矛明显短于片头抗日义军在平原使用的长矛,弓也是比较原始的单体弓,射程近,但发射速度要比常见的复合弓要快。
枪主要是日本生产的三八式步枪,大部分缴获自日军,且不配备刺刀,这缩短枪长,有利于丛林中使用。
而轻机枪作为赛德克人手中少有的支援火力,只在守卫村社、防空和突击日军阵地的时候才使用。而日军的装备明显是针对平原作战设计的,在山地作战中吃尽了苦头。
在战术上,山地作战也完全不同于平原。主人公莫那鲁道在攻下雾社后曾经对所有的勇士说:“要战胜日本人,就不能像日本人那样思考,而是像风一样思考。”在战术上,赛德克人采用的是利用山地丛林的掩护,引诱日军小部队进入既定伏击圈,从而消灭日军的战术。
其次便是采用丛林游击战的战法,依靠赛德克勇士熟练的捕猎技能,在山中设计陷阱等办法处处打击日军,让日军疲于奔命。有时也派出一两名勇士出击骚扰日军。在赛德克勇士神出鬼没的打击下,日军各部队损失惨重。
为了挽回局面,日军甚至使用了灭绝人性的化学武器。直到诱使与赛德克族有仇恨的其他原住民部族,利用他们熟悉山地丛林战的特点才使得抗日的赛德克族逐渐处于被动。
虽然赛德克的勇士们英勇善战,但最后还是失败了。除了原住民内部的叛徒参加日军,使得他们的优势消失外,还有其他很多的原因共同。
首先,赛德克人的兵力过少:”参与“雾社事件”的只有马赫坡、荷戈等6个社和其他社零星人员,能战斗的丁壮只有300多人,而他们面对的却是从各地调集的3000多精锐日军和投靠日军的数个部族,兵力差距过于悬殊。
其次,缺少足够的后勤给养。在起事前,他们没有准备足够的食物,影响作战的持续性。即便是很多妇孺老弱为了不拖累青壮年而选择自杀,食物仍然不足。到了后来,很多勇士因为饥饿战斗力锐减。这迫使赛德克族的勇士选择于日军决战,从而放弃了自己的优势,造成大量不必要的伤亡。
再次,就是枪支弹药都是缴获自日军。在日军的围困下,弹药不足的情况愈发严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后来的越南战争,越军不断从中国和苏联取得源源不断的装备和补给,美军却始终无法切断越军的后勤供应线路,最终铩羽而归。
实际上,决定战争胜败最重要的是人心:民心所向,所向无敌。赛德克的勇士们用他们的鲜血使日本人认识到压迫和欺凌必然导致反抗。可日本人并没有吸取教训。在雾社事件后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日本人便在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最终惨败而回。应该说,赛德克的勇士们在抗战开始前就已经像日本展示了不屈压迫、不惧死亡的精神,但狂妄的日本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导致了他们的最后失败。
⑧ 《赛德克·巴莱》在台湾的票房好吗台湾人认可这部影片所反映的历史吗
这部电影让魏德圣大赚了一笔,于是魏德圣把赚来的钱,全部投进去拍《赛德克巴莱》。当时魏德圣盯着票房总冠军导演的名头,老板们也都舍得投资,于是《赛德克巴莱》终于可以拍摄了。这部电影绝对是大制作,光是群众演员就动用了上万人次,各种战争动作戏份制作都非常精良。
魏德圣也因为这次严重亏损,后来基本上没有再拍电影。但不能说《赛德克巴莱》票房不好,实际上当年上映时候,很多台湾人都呼吁更多人去电影院支持。因为这是真正的本土史诗大制作电影。只能说台湾电影市场太小了,实在无法撑起这么大的投资。大家看,这是台湾电影史上本土片票房情况.《赛德克巴莱》2部都排进前十名.要说起台湾人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其实当年这部电影在台湾还是引发了轰动效应。关于这段历史,可能说起来比较复杂。不过这部电影既然吸引了这么多人去电影院看,自然也会有大量相关讨论。
⑨ 赛德克·巴莱哪个国家拍摄的
《赛德克·巴莱》是《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所执导的影片,该片筹划长达十二年、跨国动员两万人拍摄。电影在台湾上映分为《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和《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两部分。内容阐述发生于1930年台湾南投的“雾社事件”,当信仰彩虹的赛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阳的日本大和民族,两个族群在台湾山区爆发冲突,两军交战,赛德克族头目莫那鲁道率领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对抗日本三千大军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拍摄的!
⑩ 电影《赛德克巴莱》是真实的吗
是真的。
赛德克族,台湾原住民的一个族群,原本被列为泰雅族的一支,经过多年的正名运动,终于在2008年4月23日成为第14个中国政府官方承认的台湾原住民族。
影片《赛德克·巴莱》讲述的是1930年,台湾在日本统治之下,原住民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率众反抗日本政府而发动雾社事件的故事。
雾社事件是台湾受日本统治时期发生在台湾台中州能高郡雾社(今属南投县仁爱乡)的抗日行动。事件是由于当地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因为不满台湾总督府与地方政府的压迫而发起,牺牲人数近千人,仅次于西来庵事件。
1930年10月27日,在日本占领下的台湾岛,发生了血腥的雾社事件。这场原住民与日本人之间大冲突,在当时的中国大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因为此时台湾正处于日据时期。
1895年,一纸《马关条约》让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对于台湾,日本也算是苦心经营,1919年开始,日本政府在这一美丽宝岛上,开始建造各项基础设施,比如自来水、电力、公路、铁路、医疗、教育等等,不过对于台湾的原住民来说,日本人的掠夺是多于建设。
《赛德克巴莱 》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s_Q4il-iLKCbVKMnCON59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