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佛普拉斯》深度解析是什么
《大佛普拉斯》深度解析如下:
《大佛普拉斯》给人们展现了双面人生,并且每一面都非常极端。双面的含义一面是灰白色调,一面是色彩缤纷;一面是明目张胆,一面是暗自窥探;一面是庄严肃敬的大佛,一面是龌龊纵欲的禽兽;一面是上层人巧弄权利淫乱不堪,一面是底层人苟延残喘捶死挣扎。
《大佛普拉斯》剧情和分析
这部电影是以台湾底层边缘人物展开的,故事发生在台湾乡下,菜埔是一个雕塑厂的夜间保安,厂里最近接了一个大单要造佛像,佛头和佛身都已经做好了,只要把脖子连起来就可以完工了。
菜埔家里有一个老母亲,自己也没有妻子没有儿子,平时去人家的葬礼上打鼓挣挣外快,还因为鼓打的不好,一言不合就被团长踹飞。肚财是菜埔的唯一的朋友,他是个无业游民,职业捡废品,业余爱好是夹娃娃。
虽然肚财是一名以捡拾垃圾为生底层难民,但他一样具有生而为人的情感需求,当生存都无法安放时,他们的情感世界就更像匮乏、贫瘠、干枯的荒漠。残酷压迫的社会现实下,他们被关爱、被滋润的渴望不可能实现,因此只能利用自己可以把玩的、可以控制的娃娃来抚慰情感、排解孤独,释放欲望。
B. 《大佛普拉斯》——黑白人生相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台湾电影,讲述的是台南几名小人物的故事。看惯了声色光影的大片,再看这种小制作小人物的片子,就好像扒开了城市的角落,露出了满地狼藉的勒啬。这些小人物的命运,本来如蝼蚁般不值一提,但是,真正的蝼蚁,未必是他们,人性的阴暗处,腐烂的味道远远超过小人物生活的勒啬场。通过这几个小人物,既揭示了作为底层人的无奈与悲凉,也揭露了所谓上层人的浮夸与沦丧。佛光普照,是掩盖了真相,还是照出了阴暗?
光鲜下面就是阴暗,人性的阴暗,被披上了佛光,但伪装的光鲜,终究要像最后的洪亮的敲击声一样,打破宁静,昭示天下。
影片用黑白色调呈现现实,只有在行车记录仪里呈现的是彩色。“穷人的世界是黑白的, 有钱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肚财说。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你感受到作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卑微地讨口饭吃、垃圾般地生活、没有女朋友、被人嫌弃、靠幻想来满足欲望、或者连幻想都没有。
肚财是一个靠捡垃圾为生的人,但是他有普通人的欲望,想要多赚点钱、想要有性欲满足、想要窥探有钱人的生活。这种欲望可以带来活的动力,但也可能成为埋葬自己的土堆。他因偷看佛像工厂老板黄启文的行车记录器,意外发现杀人的秘密,他有活下去的欲望,所以到处求神灵护佑,但是神灵帮不了他,最后他知道自己的贱命抵挡不了别人强势的欲望,只有蝼蚁般死去的结局。
当现实欲望没有办法满足的时候,会转向幻想满足:通过抓娃娃“疗愈”自己空洞冰冷的情感需要;在菜埔两平半的空间里寻找自信;建立自己的“太空仓”想象自己是自由的、被保护的;通过寻求神灵护佑来安抚自己不安的危机感。
菜埔是一个“老好人”,也是一个“无能的人”,工作做不好被老板嫌弃、老母亲无力照顾好、房子漏了将就着,他看起来没什么欲望,唯一的愿望是“平安地活着”。他不是没有欲望,而是长期以来通过压抑自己的欲望才能求得一丝生存的空间,使自己不再有活力,不招惹是非,就好像一只随时缩起脑袋避开危险的乌龟,无害也无用。菜埔家墙上挂着的也许是他曾经比较显赫的家族史,他的欲望随着家族的破落而隐藏了,成了一个小人物。
但我们在菜埔身上看到了温暖和力量,他的不评判和包容使自卑的肚财只有在他这里可以获得嚣张的自信,他也只敢对肚财抱怨“冰冷的夜宵”,这两个人,在对方身上获得了自己缺少的部分,成为寂寥生活中不多的牵挂。菜埔唯一一次攻击是在肚财死后的遗像被草率安排的时候,他发出了作为小人物仅有的一点尊严感。
释迦,虽然是个流浪汉,但不是那种脏兮兮的流浪汉,他每天都把自己弄得很整齐,他只是跟随着捡垃圾的肚财,骑着简单的自行车,住在简陋海防卫哨所。释迦不知道从哪里来,不知道经历了什么,我们看见的是一个已经没有欲望的人,因为没有欲望,他的生活变得极其简单,只是骑着单车到处逛逛,逛过的地方比警察还大,逛的比村长还努力。他的神情也很淡然,日出而出日落而归,伴着海浪声入眠。当肚财被警察按倒的时候,他也很淡然,当参加肚财的丧礼的时候,他也很淡然。释迦就像一个旁观者,看着一切自然地发生,只是看着,他活成了自然的一部分。
以黄启文为代表的有钱有势阶层,他们的欲望赤裸裸地彰显着,但是欲望也无外乎权色名利,只是他们有能力把这些欲望玩出花样、玩得彻底、玩到目空一切。
留美艺术家兼董事长、副议员、宾利奔驰、豪华酒店、制作如来佛身……十分高大上的组合,要不是行车记录仪的暴露,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尊敬甚至爱上这样高端的生存状态,我们欲望的方向就在那抹彩色里。
但是黄启文的假发被扒掉的那一刻,光鲜的假象也被扒开了,真实的丑陋暴露出来。黄启文说:“这假发戴久了还以为是真的。”要维持光鲜的社会形象,需要发展出一个假性自体,去摘取头衔、交换利益,就像被敬仰的佛祖金身来自一个简陋的制作工坊,更没人知道佛身里有一具尸体。
假发带来年轻的面相,佛身带来朝拜的庄严,他们都是被利用的工具;女人也是男人的工具,不需要了就扔,但人和物毕竟不同,把人物化的结果是要么改变游戏规则,要么被规则毁灭。
把外界工具化的人会有这样的游戏规则,就是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得来;我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得走;一切尽在我掌握;如果失控,就灭了他/她。
被杀的情人和肚财就是这个游戏规则的牺牲品,在游戏里,只有强或弱,没有公平或正义。
一个人如果使用一种游戏规则获得了成功,那么他会不断强化这种规则,慢慢幻想自己是这个规则世界的国王。
但个人的规则不等于世界的规则,没有协商好,就会翻车。
困难是人生常态,尤其是底层人的常态。带着无奈生活的人,习惯了面对和接纳困难重重的现实,也就不觉得多么苦涩。但是对于有些人,有些困难是过不去的坎。
肚财好像被命运牵引着,去到一个平常不常去的地方,遇到了一个矢志的男人,这个男人的穿着看起来像是工薪阶层,他的生活一定比肚财宽裕很多。但是他一定是遇到了一个他过不去的困难,才跑到这里,发发呆,然后和世界告别。
肚财问他:“你是有什么困难吗?”像肚财这种不被社会认同,很难翻身的人,常常都会遇到和他一样在生活上出状况的人。他们都会想要帮助对方,但俗话说,当乞丐还养猫,自身都难保,如何保别人。肚财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他从这个男人身上,感受到了生活的苦,还是看到了自己好歹还活着的乐?
“对他们来讲,不论是出太阳还是下雨,都会有困难。因为光是生活里面,就有解决不完的困难。社会常常在讲要公平正义,但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应该是没有这四个字。毕竟光是要捧饭碗就没力了,那还有力气去讲那些有的没的。”
片中有三处耐人寻味的留白,需要观众去脑补。
第一个是黄启文杀了情人后怎么处理尸体的,镜头并没有交代,但是大家很自然想到他是把尸体装进了佛身。我们看到黄启文对着佛身拜了又拜,也许他自己也知道这是一种亵渎,他对神灵的敬畏是假的。
第二个是肚财的死,旁白很诙谐地道出了他是被干掉的,肚财自己也好像知道自己会死,所以去常去的对他好的阿姨那里吃了一顿饱饭。那么观众不由脑补,是不是他利用录像去要挟了黄启文,试图得到一些利益,结果反而受到了黄启文的要挟?
第三个是最后的法会,在庄严的诵经声中突然出现撞击声,然后一阵风把蜡烛熄灭,影片就此结束,留待观众脑补一个惩恶的结局,虽然不可思议,但人总是希望有一种超能力来昭示正义。至于信或是不信,由观者自己定夺了。
C. 剧情喜剧《大佛普拉斯》,别样题材,会带给观众独特体验吗
今天得心带大家欣赏的是一部剧情喜剧片,该影片创新地采用了黑白和彩色混杂的影像呈现方式,富人的世界用彩色表示,穷人的世界用黑白呈现。透过具有隐喻性质的色彩,富人生活的骄奢淫逸,以及穷人生活的黯淡悲凉,给人以直观和强烈的冲击。
5.黄信尧,太厉害了,这个导演太牛了。一部《大佛+》让我记住了他的名字。这部电影的故事真太好了,没有刻意编造的苦闷,就是现实,赤裸裸的现实。影片在剧作上的精心雕琢,得到了让人信服和满意的结果,故事顺畅有力,在其结构的缝隙中透着幽微的命定的悲伤,这绝不是矫情造作的苦情,而是一种高级的“瑕疵”。影片的黑色幽默和辛辣讽刺别具一格,画外音的出现更打破了现实主义形式的限制。演员的表现也都可圈可点,尤其戴立忍老师,让我过目不忘。
D. 佛头下的生与死——《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伴奏 - 面会菜(The Last Meal) - 林生祥
片名的由来:《大佛普拉斯》其实是《大佛plus》,因为导演黄信尧之前拍过一部短片叫《大佛》,后来短片被业内大佬看中,才有了这部长片,这也是黄信尧第一次执导剧情长片。(之前他一直拍广告和纪录片)——摘自豆瓣
看完本片,我一直都沉浸在片尾曲里无法自拔。片尾曲叫《有无》 (To Have, or Not To Have),主乐器木吉他配上充满禅味的歌词,用闽南话唱出来别有一番的荡气回肠,仿佛在断崖旁修行了很久却始终参不透命数,只得拂袖嗟叹。此片的所有伴奏及歌曲都是由一位叫林生祥的人制作,每次BGM出场都是恰到好处,没有一丝出戏感。
这是一部并不严肃的叙述小人物命运的电影,混杂着一些黑色幽默,导演在片中时不时的以旁白的形式出现,交代了一些背景之后就又消失在画面里,让我耐着性子看下去。刚看到前半部分的时候,还在怀疑导演是否性子慢了点,始终没有get到片名里的大佛跟剧情走向的联系。但是看到后半部分,你会发现自己看清了剧情的走向,却十分不愿接受这个现实。
我一直在思考,这部电影到底哪里吸引了我。
从台词和画面来说,闽南方言的语言,黑白电影的色彩模式,都是比较另类的拍摄方式。其次就是设定和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了,这些需要一点点的分析。
一、主要人物介绍
菜埔:工厂的看大门老头,家有年迈多病的母亲。闽南语中“菜埔”是萝卜干的意思,英文是Pickle,泡菜。性格内向懦弱,谨小慎微。与肚财是好朋友。
肚财:拾荒者,爱好是夹娃娃机。闽南语中“肚财”音同“肚脐”,英文是Belly Button。只有在菜埔的屋子里才会找回自信,爱好是跟菜埔一起看情色杂志的图片,以及夹娃娃。
土豆:一家便利商店的店员,宅且热心。
释迦:三年前突然来到这个地方的流浪汉,沉默寡言,只有肚财一个朋友。有趣的是,英文是Sugar,但是释迦一词的本义为“能仁”。
黄启文:工厂老板,有钱有势,与当地官员私交甚密,四处风流。
二、配乐
1. 开头是影片里出殡仪仗队演奏的哀乐《友谊地久天长》。
2. 肚财与释迦从警察局出来的时候,播放的是木吉他弹奏的《肚财的朋友 Belly Button's Friend》。
3. 旺财在废弃破房里碰到一个想要自杀的男人时,天降大雨,播放的是电吉他演奏的《有困难呢 What's the Matter》。
4. 介绍黄启文带着偷情的美女在隧道里行驶时,播放的是略带美国西部牛仔风的《和董事长去冲海浪 Surfing with the Chairman》。
5. 肚财吃了人生最后一顿饭时开始的《面会菜 The Last Meal》,伴随着悠扬欢快的口哨声和木吉他,你想不到这是吹弹给他人生的挽歌。
三、画面
虽然是黑白电影,可我觉得比彩色的电影要干净了很多。
画面里只有黑白灰三色,私以为,这三个颜色就象征着肚财一类人的人生,活着的时候,眼前看到的是一片空白,于是在世间底层的灰色混沌区域度过一生,然后长眠于一片黑土中。
当然,电影其实不全是黑白,也有彩色的时候。那就是放到黄启文这样的有钱人的画面时,你会觉得看久了黑白画面的眼球得到了一丝放松,正如肚财对菜埔说的话:“有钱的人生你看,果然是彩色的。”其中隐含的寓意,不点自明。
此外,电影中很多拍摄风景以及人物的特写也十分有味道,通过不同环境,天气的变化,去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剧情的走向。
四、大佛
大佛在全片中一共出现了5次
1. 第一次是以半成品的状态出现在片头,导演介绍了菜埔——这个工厂中食物链的最底层,工厂老板黄启文Kevin,高委员——一个从街头运动者爬到议会委员的“民间传奇”。
2. 第二次出现是在启文杀了人之后,藏尸于大佛并独自焊接完头身。
3. 护国法会之前的一次“阿弥陀佛”会面。
4. 因护国法会的人认为大佛法相不够威严,且面部不对称,工厂进行二次加工,导演提到众人变得拼命工作,想必是因为Kevin不想尸体的事情被发现。
5. 护国法会召开的同一天,大佛出运,肚财出殡。两组镜头交相出现。在法会如期进行的时候,众人突然停止诵经,万籁俱寂。被烛火映衬出佛光的大佛,宝相威严,慈祥安静。这时大佛内传来一阵激烈而短促的敲击声。
我想导演用大佛作为片名,是有几层含义的。
① 贯穿全片的线索,大佛从制作到完成,也对应着肚财的生到死。
② 佛祖普度众生,但是小人物们却并没有受到相应的救赎。正如影片内,肚财在捡垃圾时偶遇一个想要自杀的男子,他问了他“兄弟,要帮忙吗?”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可能能够帮上忙的也只有说出这样真情实感的话了吧。导演说: “(肚财)常常都会遇到和他一样,在生活上出状况的人。他们都会想要帮助对方,但俗话说,当乞丐还养猫,自身都难保,如何保别人。”
天空突然黑云密布,下起了大雨。离开那个废旧屋,肚财披着破旧的雨衣,在大雨中摇晃着骑行,他停留了一下,回头望了一眼,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无论是出太阳还是下雨,都会有困难,但他们没办法去想生命的困难,因为光是生活里面,就有解决不完的困难。社会常常在讲要公平正义,但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应该是没有这四个字,毕竟光是要捧饭碗就没力了,哪还有力气去讲那些有的没的。”
③ 大佛作为载体,是权势者们爬升的政治工具。表面上敬畏有加,心生情境,满口的“阿弥陀佛”,实际上却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无神论者。
五、影片中一些小亮点
1. “洗门便利商店”的招牌,老板启文让没文化的菜埔去7-11拿包裹,结果启文以为讲的是洗门(闽南语中这两个词的音较相似),愣冲冲的去洗门便利店,被店员土豆嘲笑了一番。
2. 肚财的特殊嗜好:夹娃娃。当导演在旁白中询问肚财为何一个大男人喜欢娃娃机,他突然转过头,一本正经的说,因为很疗愈啊。
3. 肚财和菜埔之间的友谊,在菜埔那狭小的看门房内偶尔会点亮幽默的火花。从肚财带给菜埔一些破旧的成人杂志,再到两人一同偷看老板行车记录仪里的内容,二人之间的对话有时让人想笑又想叹气。看到行车记录仪里彩色的画面,肚财不禁感叹有钱人的人生是彩色的。菜埔若有所思地说等他有钱了也要找人取个英文名。
肚财不以为然:“人家有钱人出来社会走跳,是三分靠作弊,七分靠背景,你后面有什么?”
菜埔:“凤梨,香蕉,芭乐”
肚财回头看了眼墙上的挂历:“还少一样”
菜埔努力回想了下:“莲雾”
4. 黄启文的情人Gucci是一个混血美女,两人在车内缠绵时,Gucci高喊:“叫我Puta”。这里导演解释了下,西文里Puta是贱人的意思,而英语中音近Puta的是Buddha,大佛之意。
5. 在肚财因骑乘无牌单车而被警察拘捕的新闻中,一段晃动剧烈的视频影像被作为新闻资料播放在电视上,配上鲜明的文字:“盘查遭抵抗 勇警奋力制服”,然而导演给出了一点都不晃动的客观镜头下的真相:肚财什么都没做,甚至哀呼警察为“警察大人”,随后被警察暴力制服在地,束手就擒。
6. 菜埔和肚财目睹了杀人过程之后,忧心忡忡,于是去求神明扶鸾指点,但是得到的也只是得到“要爱国家,孝敬父母…”云云。土豆还带他们去了他大伯顾的中正庙。这里的对话也颇有讽刺意味,菜埔疑问是否有人在拜蒋公,土豆回:“靠北啦,猪八戒都有人拜。”同时还介绍庙里之所以空空如也,是为了体现蒋公两袖清风的特质。
7. 从肚财吃了人生最后一餐鸡腿饭,到其在水稻田旁的阴沟里的尸体被白色的粉笔画出人形,咋这一段长镜头里,导演用了十分轻松惬意的背景音乐,似乎是在欢送肚财离开这个世界。而肚财作为中华民国在台湾少数的因喝醉酒被撞死的人,也不会有人去怀疑和调查死因。即使,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不喝酒,且根本没有足够的钱喝到如此大醉的程度。
8. 菜埔在肚财死后,去了他的家里。在他堆满娃娃,贴满杂志剪图的飞碟仓里静坐着,发现他似乎一点也不认识肚财。有人说他们的关系也只在于泛泛之交,正如导演所说, “我想虽然现在是太空时代,人类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
我觉得,肚财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就是菜埔,土豆和释迦,当然除此以外他也没有跟别人有过接触,这样看来,他跟认识的人都做了朋友,也挺难得了。肚财的几个好朋友,给他举行了一次出殡仪式,土豆怀抱着一张肚财的照片——从网络上截图下来放大后的肚财,当时正被警察压按在地,面露苦色,这也是他人生唯一一张照片,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证明。
送走了肚财的骨灰,三个男人坐在路边。土豆在闲聊中说的一句“反正也没什么人认识他(肚财)”,激得菜埔抄起手中的鼓槌一棒子下去,跟土豆打闹起来。土豆是无心的玩笑,菜埔是有心的辩护,他们都知道自己的一位朋友永远的离开了。
释迦骑着自行车直到自己想通了,甚至开始羡慕起肚财的结局——有个人形,有照片,有人为他出殡。而自己可能死后腐烂了多天以后,才会被人画了个尸水的圆形。
六、结尾
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关闭黑白的截图与对白,编辑完一行行字,听着这口哨声,我还是会怀念起那个蓄着胡子,头发潦草的男人,他骑着破旧的摩托,牵引着一车的破烂去卖掉,然后赶着时间跟好友一起欣赏新捡来的情色杂志。
谢谢观看
E. 台湾经典悬疑电影《大佛普拉斯》,开启烧脑模式,能称榜首吗
主推《目击者之追凶》这部电影
《目击者之追凶》这部影片讲述了社会线记者小齐意外发现九年前一桩车祸并不单纯,于是决定和女上司Maggie联手调查真相的故事。该影片属于悬疑惊悚片,在整体的描述上,有很多比较血腥的镜头,但是这种场面却不是让你所害怕的,往往很多时候,人们所产生的这种害怕,并不是直观上的这种视觉上的害怕,而是那种在某个小环境里面,就那么几个人,你明明看到有人被杀了,但却不知道是这几个人当中的哪一个!这才是真正让人不寒而栗的害怕!
这部影片通过多重反转,为我们展示了一部高完成度的推理片,里面涉及到的阴谋,车祸,都是不断的反转剧情,让我们重新了解了台湾的推理片!看完影片后,很多朋友对于这部影片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朋友认为,电影里面有很多情节说不过去,在现实中,这些几乎不会发生。可是小编认为,作为一部推理惊悚片来看,这已经是成功了,至少让我们看到台湾电影在进步,这难道不是让人感觉最欣喜的吗!
F. 怎么评价电影《大佛普拉斯》
在2017年的第5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一部没什么大腕也没有多大投资的电影成为最大的热门,以十项提名领跑,并且一举拿下包括最佳新导演在内的五项大奖,这部电影,就叫《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充满各种黑色幽默的电影,而电影的名字首先就是一种另类的幽默。2014年,导演黄信尧凭着短片《大佛》入围了金马奖最佳短片,被当时担任评审的导演钟孟宏看中主动提议发展为长片。于是黄信尧就在《大佛》的基础上扩展除了这部电影,于是这部长片,就叫做了《大佛普拉斯》(《大佛》puls)。
电影名字很非主流,电影的内容和形式就更加非主流。影片一开始,就是导演的絮絮叨叨,这种打破了“第四面墙”的方式,就好像你在看电影的时候,导演就坐在你旁边跟你唠嗑,告诉你我这个片子是咋咋回事,让你觉得有点烦,但也有点好玩。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两个穷鬼和一个有钱人的故事。两个穷鬼一个叫菜埔一个叫肚财,是一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每天都是捡垃圾吃剩饭;一个有钱人叫黄启文,海归艺术家,有一间制作室,开着大奔,跟市里的高层人物来往密切,黑白两道都有人。菜埔和肚财在下面,黄启文一个高高在上面,三个人像是一个三角形,撑起了整部电影。
三个角色的关系如此确立之后,表现方法自然也就不一样了。对于站在“高处”的黄启文,他的出场时间比起另外两人要少很多,更多的时候,是以行车记录仪中的录音形式出现,这一处理方式非常妙,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方式显得此人高深莫测,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而在他的声音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道貌岸然、纵情声色的虚伪资本家形象。在他的世界中,永远是权利、财富和女人
G. 求2017年黄信尧执导的台湾电影《大佛普拉斯》网盘
链接:
《大佛普拉斯》是由黄信尧执导,叶如芬、钟孟宏监制的剧情片。由陈竹升、庄益增、戴立忍、纳豆、张少怀等主演。该片于2017年10月13日在中国台湾上映。影片讲述一名小人物肚财因偷看佛像工厂老板的行车记录器,却意外发现了政商勾结的秘密,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连工厂里准备参加护国法会的大佛,都被迫卷入这场世间纷扰。在佛像工厂担任夜间警卫的菜埔,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深夜帮董事长启文开大门,他捡破烂的换帖兄弟肚财平时没事就会来这里看电视。一天凌晨雨很大,肚财带著快要过期的咖喱饭来找菜埔,偏偏电视又坏掉,肚财听人家说有钱人的世界都是彩色的,于是怂恿菜埔拿出老板的行车纪录器看看有没有养眼的东西。但两人也从一个单纯享受情色广播剧的小确幸夜晚,莫名卷入一个政商勾结、情欲横流、惊天动地的谋杀计划。1尊大佛、1间工厂、8个不同背景的小人物一同刻划出最荒谬的甘味人生。
H. 《大佛普拉斯》
1、现在已经是太空时代了,人们可以搭乘太空船到达月球,却永远无法探索人们内心的宇宙。
2、对他们来讲,不论是出太阳还是下雨都会有困难,但他们没办法去想生命的困难,因为光是生活里面就有解决不完的困难。社会常常在讲要公平正义,但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应该是没有这四个字,毕竟光是要捧饭碗就没力了,哪还有力气去讲那些有的没的。
3、人家有钱人出来社会走跳,三分靠作弊,七分靠背景,你后面有什么?香蕉、芭乐、凤梨,还有莲雾。
4、穷人的世界是黑白的, 有钱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
5、敢做别人不敢做的,敢赌别人不敢赌的,他的人生也是这样赌出来的。
6、我想他应该是慢慢理解,肚财现在死了并没什么不好,起码在他死的时候,在地上还能画出一个人形。
7、释迦不是那种头发长长身体臭臭的流浪汉,他每天都把自己弄得很整齐,村子的人也都认识他,但没人知道他的过往,三年前的某一天他就突然出现,在这没人用的海防卫哨住下来,有人说他以前是船员,也有人说他被抛弃因而发疯,更有人说他杀过人,也有人说曾经看过黑头车来探望他,释迦真的是个很神秘的人,连他唯一的朋友肚财也只知道它是一个晚上需要听着海浪才睡得着的人。
8、说来真奇怪,就在阿弥陀佛之后,整个工厂气氛和士气都不一样,大家都突然动起来本来坐着的都站起来,本来站着的也都爬上去,大家拼命的程度就和启明一样把明天的气力今天就把它花光光。
9、他每天都很忙,忙的事情就是到处逛一逛,逛的地方比警察还大,逛的比村长还努力,但人与人之间很奥妙,村子里很多人,但释迦再怎么逛,认识的也只有肚财一个朋友。
10、肚财平常时很少来这个地方捡回收,但今天不知为何却跑来这,就像是命中的牵引,让他遇到一位失志的人,在肚财和他相遇之后,他就消失在这个世间,肚财是他最后看到的,也是最后和他讲话的人。
11、隔天早上肚财在圳沟里被发现,警方在他身上验出很高的酒精值,表示他应该是喝酒醉出车祸的,但我们听到的大部分都是喝酒醉撞死人,肚财应该是中华民国在台湾少数喝醉酒被撞死的,而且村子的人都知道肚财是不喝酒的,就算说他要喝也没钱喝到不省人事。
12、肚财:“男人骑什么粉红色的摩托车,难怪你都交不到女朋友。 ”土豆:“你是在靠北什么,这电影是黑白的,你不说别人是看得出来吗。 ”
13、 “对他们来讲,不论是出太阳还是下雨,都会有困难。因为光是生活里面,就有解决不完的困难。社会常常在讲要公平正义,但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应该是没有这四个字。毕竟光是要捧饭碗就没力了,那还有力气去讲那些有的没的。”
14、 “像肚财这种不被社会认同,很难翻身的人,常常都会遇到和他一样在生活上出状况的人。他们都会想要帮助对方,但俗话说,当乞丐还养猫,自身都难保,如何保别人。”
15、 “我跟你说,你如果像这样在社会上打滚,你坟墓上的草已经长这么高了!你有分寸一点,要搞清楚社会规则!干你娘勒!”
16、 “那几天出了大大太阳,他去副议长的服务处领了一件选举过后没用的广告帆布。帆布上面是副议长刘三城‘一张票一世情’为民服务的表情。我想副议长不但重情义重粉味,为民挡风挡雨也跑第一。”
17、我想他应该是慢慢理解肚财现在死了并没什么不好。起码在他死的时候,在地上还能画出一个人形。向他这种孤独的流浪儿,应该是死了很久之后才会被人发现。那个时候尸体都烂光了,只能勉强在地上画出尸水的圆形。
18、平时畏畏缩缩的肚财只有来到菜埔的警卫室讲话才能嚣张,他这辈子可能只有在这尔坪半的货柜屋里才能找到一点点自信。
I. 电影《大佛普拉斯》,非错不错的一部佳片,值得一看
《大佛普拉斯》是由黄信尧执导,陈竹升、庄益增、纳豆、张少怀等主演的剧情片。
影片讲述一名小人物肚财因偷看佛像工厂老板的行车记录器,却意外发现了政商勾结的秘密,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连工厂里准备参加护国法会的“大佛”,都被迫卷入这场世间纷扰。
该片于2017年10月13日在中国台湾上映。
《大佛普拉斯》导演黄信尧拍摄纪录片十余年,在首部剧情长片里带入他纪录片惯用的风格,充满自信和诙谐地处理自己土地上的故事与情感,关注非都市的、偏乡的题材,手法成熟,带给观众独特的审美体验 。
J. 电影《大佛普拉斯》主要讲了什么
《大佛普拉斯》主要讲述一名小人物肚财因偷看佛像工厂老板的行车记录器,却意外发现了政商勾结的秘密,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连工厂里准备参加护国法会的“大佛”,都被迫卷入这场世间纷扰的故事。
剧情介绍:菜埔(庄益增饰)是一家雕塑厂的夜间保安,家中有一位重病的老母亲需要照顾。肚财(陈竹升饰)是菜埔唯一的朋友,菜埔经常在值夜班的时候把肚财叫过来和他作伴。
一天,两人突发奇想决定看一看菜埔的老板黄启文(戴立忍饰)的行车记录仪里记录了哪些影像,希望向来风流的老板能够贡献出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解两个独身男人内心里的寂寞之苦。
行车记录仪所记录的影像果然没有让菜埔和肚财失望,但与此同时,两人也发现了黄启文的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实际上,菜埔和肚财的一举一动皆没有逃过黄启文的眼睛,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名声,他决定采取一些必要的行动。
(10)台湾大佛拉普斯电影剧情扩展阅读
《大佛普拉斯》角色介绍:
1,肚财
菜埔的换帖兄弟,以捡破烂为生,在菜埔面前,肚财总是很有自信,两人常常聚在一起,平时没事就会到菜埔工作的佛像工厂去看电视。因为好奇偷看了佛像工厂老板的行车记录仪,发现了菜埔老板的秘密。
2,菜埔
在佛像工厂担任夜间警卫的中年人,和捡破烂的菜埔是一对换帖兄弟。因为好奇跟着肚财偷看了佛像工厂老板的行车记录仪,稀里糊涂地发现了老板的秘密后,惊慌失措,他记挂 80 岁的老母亲,忌惮着命运。
3,释迦
释迦是一个流浪汉,穿着胸口印有一只乌龟的 T 恤。他原本是个海员,独自住在海边废弃的哨亭里,早上忙着骑自行车巡街,晚上要在“海边别墅”听着涛声才能入睡。无人关注的他,唯一的朋友就是肚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