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湾古装片一级《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谁演的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欧阳奋强演的,1963年3月5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内地演员、导演。14岁时进入峨眉电影制片厂。1983年被导演王扶林看中,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饰演贾宝玉,并因此而声名大振。
1987年,拍完《红楼梦》之后,剧组很多演员都留在北京,欧阳奋强选择去深圳大学导演专业进修,读完书后他在四川台当上了导演 2015年11月,恐怖片《隔墙有眼》在成都开机拍摄,欧阳奋强首度执导恐怖片。
2. 电影红楼梦演的是什么
电影《红楼梦》:
1962年香港邵氏《红楼梦》被誉为红楼梦电影之经典。改编自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音乐大师王福龄的音乐将贾、林、薛三人之恋的悲情带往高峰;配合导演呈现的大观园众生相,更加突显宝玉、黛玉、宝钗之间的三角恋。
剧情简介:
俊俏秀逸的林黛玉和端庄持重的薛宝钗先后投奔贾府居住。贾府公子贾宝玉对两人的到来欣喜异常。他和黛玉反感仕途经济,两人儿女情长,但也不时误会生嗔,欲亲还疏。宝钗屡劝宝玉致力仕途,引得宝玉反感,但是经常相处,难免两情相悦。贾母对宝玉溺爱的同时,想以婚姻来约束宝玉。贵为王妃的大小姐元春在归家省亲时选中了宝钗,王熙凤从中出谋划策,终于以掉包之计拆散了宝、黛的爱情。林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病榻上饮恨而终。贾宝玉在新婚之夜发现自己受骗,在哭祭了林黛玉亡灵之后,抛却了通灵宝玉,脱离浊世出家。
3. 台版《红楼梦》又叫什么
台版《红楼梦》又叫《风雅剧集红楼梦》。
1983年,台湾华视单元剧《风雅剧集红楼梦》,华视第二次拍摄的于1983年播出。由李陆龄反串贾宝玉,赵永馨演林黛玉,陈琪演薛宝钗,李丽凤演王熙凤,许佩蓉演晴雯,于珊演贾元春,张复建演贾政。
单元名称为:刘姥姥进大观园、宝玉受挞、晴雯撕扇、黛玉葬花、宝玉闹学、凤姐泼醋、风月宝鉴、金麒麟、木石良缘、黛玉夺魁、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大观园团圆夜等预计十六集左右。
发展历史
1983年桂冠版《红楼梦》两个底本之一的“启功注释本”来自大陆,即采用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7年隆重出版的程乙本《红楼梦》,由周汝昌、周绍良、李易校订标点,其注释为国学大师启功所作,故又称为启功注释本。
也就是说,1983年台湾出版的桂冠版《红楼梦》,即是人民文学版程乙本《红楼梦》“无意间”在台湾发行的一个版本。人民文学版程乙本《红楼梦》最早可追溯至1927年上海亚东图书馆据胡适藏程乙本《红楼梦》重排的通行本。
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下属的作家出版社曾经出过一版以亚东版程乙本为底本的《红楼梦》,风评不佳。1954年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出以程乙本原本为底本的新通行本《红楼梦》,其时刚好周汝昌、周绍良加盟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两位都是对《红楼梦》素有研究的学者,周汝昌刚刚出版代表作《红楼梦新证》,周绍良后来与朱南铣合作,以一粟笔名编著《红楼梦书录》、《红楼梦研究资料汇编》,这些著作皆为当代《红楼梦》研究的奠基之作。
4. 请问红楼梦的故事梗概。
慢慢看哦!!!好的在后面!!!《红楼梦》介绍: 《红楼梦》,文中提及的书名还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在此之前,此书一般都题为《石头记》,此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成书于清朝乾隆中期(甲戌,1754年),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并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它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时代和国界,是世界文学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甚至在现代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 在20世纪初,“红楼梦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中国学界的争论,这个争论至今仍然存在。大致上可分为二说:一、红楼梦是由曹雪芹所撰写的;二、红楼梦的作者另有其人。 至于红楼梦本身则在第一章中说:这个故事真正作者已不可考,是由曹雪芹传抄、批阅及增删数次而成。一般而言,认为曹雪芹是本书作者是比较主流的看法。 《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形式流传。1792年程伟元和高鹗在程乙本《红楼梦引言》中说:“是书前80回藏书家抄录传阅几30年矣”。可见,《红楼梦》在社会上流传当开始于1763年或1764年,也就是曹雪芹去世后不久,这本书就在社会上流传开来。这些手抄本有的把这本书定名为《石头记》。普遍认为《石头记》或者《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但是这八十回并没有形成一本完整的书。所以在后世出现了很多人续写《红楼梦》。其中现在流传最广的是程伟元高鹗整理出版于1792年的120回版本,通称程乙本。 《红楼梦》流传至今的抄本有: 甲戌本: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1—8,13—16,25—28,共16回,分装为4册,4回一册。第一回有其它各本没有的一句话: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故得名。甲戌,1754年。此本有一千多条批语,被称为“脂批”。 乙卯本: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1回—20回,31回—40回,55回(后半),56,57,58,59回(前半),61—63,65,66,68回—70回。在31回—40回这一册的目录页上,有“乙卯冬月定本”六个字,故称己卯本。己卯,1759年。 庚辰本: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78回,1—80,缺64,67回。装成8册。10回一册。后四册目录页有“庚辰秋月定本”字样,故名。庚辰,1760年。 王府本:名石头记,发现于清代一蒙古王府,故名。120回。 戚序本(石印本,上海本,南京本):名石头记,有戚蓼生序,故名。80回。 杨本:又称“梦稿本”,120回。曾为杨继振收藏,故名。 舒序本:名《红楼梦》。存1-40回。有舒元炜1789年(己酉)序,故名。 俄藏本:现存俄罗斯彼得堡东方研究所。存78回,缺5,6回。没有总书名。除少数几回名红楼梦外,各回皆名石头记。不只一处,它本文字皆误,而此本正确。最好一例是黛玉眉目的第二句,此本为: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与第一句“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可谓绝佳之对。它本皆逊色多了。此句当为雪芹原笔。已有影印本。 梦觉主人序本(甲辰本):名《红楼梦》,有梦觉主人序。80回。 郑藏本:存23,24回。曾为郑振铎收藏,故名。 以上个本又称脂本,以有脂砚斋评语故. 这些抄本现在都出版了影印本(上海本南京本除外)。后来,有了活字印刷本: 程甲本(1791):程伟元、高鹗于1791年出版的活字印刷本,120回。 程乙本(1792):程伟元、高鹗于1792年出版的活字印刷本,120回。对程甲本作了不少修改。 诸本关系 这些本子的关系,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有一位论者认为,这些本子都出自曹雪芹的同一个传世稿本。诸本间的差异,是在传抄中形成的,雪芹并没有多个稿本传世。他以共同异文版本群统计表加上其它一些论据,论证了诸抄本都是配抄本(包括己卯本和庚辰本),因而,版本关系的研究不能以“本”为单位,应当以“回”为单位。有时,还要深入到一回的内部。 后40回续书 红楼梦原稿80回后散失.有人认为,后40回由程伟元委托高鹗续写。普遍的看法是续书在文学价值上与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相去甚远,在立旨上也与曹雪芹大相径庭,但是大体上保存了原作的故事结构,对于红楼梦的广泛流传有很大功劳。也有人认为,后40回乃他人所作,高不过是整理人. 主要人物关系表 《红楼梦》写了几十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至于全书出现的人物则不下数百人,当为世界长篇小说之最。书中众多人物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主要人物 贾宝玉--一般认为他是红楼梦一书的男主角,书中的情节主要是以他为中心,故事从他的前世写起,几乎就是在写他一生悟道的经过。脂砚斋评贾宝玉用“情不情”二字,指贾宝玉具有深广的人文主义思想,能够对将自己的感情赋予没有感情的人、事、物。 林黛玉--一般认为她是红楼梦一书的女主角,与贾宝玉相映衬,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性灵形象的典型。脂砚斋评林黛玉用“情情”二字,指林黛玉能够对将自己的感情赋予自己所爱的人。 薛宝钗-- 史湘云 王熙凤--普遍认为是红楼梦中最为鲜活的人物,具有强烈的世俗气息。 李纨 贾元春 贾迎春 贾探春 贾惜春 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中唯一由曹雪芹执笔完成的人物,她第五回出场,第十三回死亡。同时脂砚斋评指出原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后删去。 妙玉 贾母 刘姥姥 袭人 晴雯 紫鹃 鸳鸯 平儿 次要人物 尤二姐,尤三姐,小红,贾芸,倪二,秦钟,柳湘莲,薛蟠,贾赦,贾政,贾珍,贾琏,香菱,司棋,金钏,玉钏,芳官,贾环,赵姨娘,茗烟,邢夫人,王夫人 主题 由于这部巨著是以数个大主轴穿插众多小故事而成,因此关于《红楼梦》的主题,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是其中最为人所重视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及薛宝钗之间的三角恋爱,也有人认为这部巨著是在描写封建时代贵族生活的腐败,全书中有很多关于佛教、道教、儒家的思想,富含神话的色彩,并且反应著作当时的政治礼教、社会生活、经济制度及文化发展,乃至服装穿戴、饮食药膳、建筑亭阁、舟车行轿等等层面。 改编电影、电视与其他表演方式 电视剧《红楼梦》初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 《越剧红楼梦》 《黄梅戏:红楼梦》 《昆曲:红楼梦》 电影:红楼二尤(京剧) 《电视剧:红楼梦》台湾华视电视公司制作,于1996年11月至1997年10月播出;剧本并非改编自流通最广的小说版本,是其特色。 《现代舞:红楼梦》云门舞集十周年纪念舞码,林怀民于1983年编舞,2005年春季封箱演出。与其他表演方式最大的差别在于红楼梦现代舞中并无强调十二金钗的角色,而由舞者的服装让观众自由想像,并借舞台的布景和灯光产生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表现大观园由盛而衰的历程。
5. 红楼梦版本
具体是哪个 不知道
1962年香港电影《红楼梦》:林黛玉-乐蒂 贾宝玉-任洁 薛宝钗-丁红 袭人-丁宁 贾政-赵雷 茗烟-胡金铨 傻大姐-沈殿霞。香港邵氏电影公司
1962年越剧电影《红楼梦》:林黛玉-王文娟 贾宝玉-徐玉兰。非常不幸,由于政治原因,这部片子一拍出来就被禁了,直到80年代才解禁。
1975年香港无线(TVB)版电视《红楼梦》:林黛玉-汪明荃 贾宝玉—伍卫国 薛宝钗—吕有慧。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片子里有个跑龙套的后来成了巨星,他就是扮演蒋玉菡的周润发。
1977年香港佳视版电视《红楼梦》:林黛玉-毛舜筠 贾宝玉-伍卫国 薛宝钗-米雪。
1977年香港系列电影《金玉良缘红楼梦》:林黛玉—张艾嘉 贾宝玉—林青霞 薛宝钗—米雪 紫鹃—狄波拉。导演:李翰祥,香港邵氏电影公司
1977年香港电影《红楼春上春》:林黛玉-黄杏秀 贾宝玉-张国荣 薛宝钗—沈杏妮 袭人—陈维英 贾政—关海山 。这是张国荣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一部三级片。香港思远电影公司
1977年香港电影《红楼春梦》:王熙凤-余莎莉 贾蓉-思维 贾瑞-田青 贾琏-于荣 贾珍-詹森 柳湘莲-顾冠忠 尤三姐-刘雅英。导演:牟敦芾,香港邵氏电影公司(性质同上)
1978年台湾电影《新红楼梦》:林黛玉-周芝明 贾宝玉-凌波 薛宝钗-李菁 贾母-李丽华 贾政-赵雷。
6. 红楼梦讲的是什么
《红楼梦》内容简介: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此石已通灵性,大小随心,来去任意,因未被选补天常悲伤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见其可爱,送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旅、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了一道”。不知多长时间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阅增删、分出章回。以下便为石上所刻内容。姑苏闾门外有个葫芦庙,乡宦甄士隐居住庙旁,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元宵之夜,甄的女儿英莲被拐走;不久因葫芦庙失火;甄家又被烧毁。甄带妻子投奔岳父,遭白眼,随跛道人出家。
贾雨村中进土,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黛玉读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黛玉进荣国府,除外祖母外,还见了大舅母(即贾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贾政之妻王夫人),年轻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的侄女、贾赦的儿子贾琏之妻王熙凤,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宝黛二人初见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宝玉因见美如天仙的表妹无玉,便砸自己的通灵玉,惹起一场不快。
贾雨村在应天府审案,英莲被拐卖。买主为皇商之家、王夫人姐姐薛姨妈之子薛蟠。薛蟠虽为争英莲打死原买主,但贾雨村胡乱判案,放了薛蟠。薛蟠与母亲、妹妹薛宝钗也一同到荣国府住下。
宁国府梅花盛开,贾珍妻尤氏请贾母等赏玩。贾宝玉睡午觉,住在贾珍儿媳秦可卿卧室,梦游太虚幻境,见“金陵十二钗”图册,听演《红楼梦》曲,与仙女可卿云雨,醒来后因梦遗被丫环袭人发现,二人发生关系。
京官后代王狗儿已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和王夫人、凤姐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打秋风。王熙凤接待,给了二十两银子。
薛宝钗曾得癞头和尚赠金锁治病,以后一直佩带。黛玉忌讳金玉良缘之说,常暗暗讥讽宝钗,警告宝玉。
贾珍之父贾敬放弃世职,离家求仙学道。他生日之日,贾珍在家设宴相庆。因林如海得病,贾琏带黛玉去姑苏,他的族弟贾瑞调戏凤姐,被凤姐百般捉弄而死。
秦可卿病死,贾珍恣意奢华,不仅东西都选上等,还花千两银子为儿子捐龙禁尉,以便丧礼风光。送丧途中,凤姐贪图三千两银子,拆散情人,使一对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杀。
林如海死后,黛玉只得常住荣府。一种寄人篱下的凄凉感笼罩着她,常暗暗流泪,身体也更加病弱。
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家。荣国府为了迎接这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荣府。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呆了一会儿,要宝玉和众姐妹献诗。黛玉本想大展奇才,但受命只作一首,深感遗憾。
宝玉说将来不放袭入,袭人趁机规劝宝玉读书“干正事”。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情意绵绵。又因有薛宝钗或其他小事。二人常吵,在不断争吵中情感愈深。
宝钗过生日唱戏,小旦像黛玉,贾母娘家孙女史湘云口快说出,宝玉怕黛玉生气阻拦、结果惹得二人都生宝玉气。元春怕大观园空闲,便让宝玉和众姐妹搬进居住。进园后,宝玉更成天和这些女孩子厮混;书童将《西厢》等书偷进园,宝玉和黛玉一同欣赏。
贾政妾赵姨娘所生子、宝玉庶弟贾环嫉妒宝玉,抄写经书时装失手弄倒蜡烛烫伤宝玉,王夫人大骂赵姨娘。赵姨娘又深恨凤姐,便请马道婆施魔法,让凤姐、宝玉中邪几死。癞和尚、跛道人擦拭通灵五、救好二人。
黛玉性格忧郁,暮春时节伤心落花,将它们理葬,称为花冢,并写《葬花辞》。宝玉丫环晴雯失手跌坏扇子,宝玉说她。她顶撞,袭人劝,她又讽刺,气得宝玉要赶走她。到晚间晴雯乘凉,宝玉又让她撕扇子以博她一笑。有一次史湘云劝宝玉会官员,谈仕途,被宝玉抢白,并说黛玉从不说这种混账话;恰巧黛玉路过听到,深喜知心。
王夫人丫环金钏与宝玉调笑,被王夫人赶出投井而死,贾环告贾政。宝玉又结交一位王爷喜欢的伶人,使得王爷派人来找。贾政大怒,将贾宝玉打得皮开肉绽。王夫人找袭人,要她随时报告情况。并决定将来袭人给宝玉做妾。
大观园中无所事事,探春倡导成立诗社。第一次咏白海棠,宝钗夺魁;第二次作菊花诗,林黛玉压倒众人。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被贾母知道,便留她住下。在大观园摆宴,把她作女清客取笑;这位饱经世故的老妇也甘心充当这一角色。贾母又带刘姥姥游大观园各处。在拢翠庵,妙玉招待黛玉、宝钗饮茶,宝玉也得沾光。
为风姐庆生辰,从贾母起,各人出分子办席。凤组饮酒过多,想回家休息,撞到贾链正勾引仆妇。凤姐哭闹。逼得仆妇上吊,贾母迫使贾琏向凤姐赔礼。
由于行酒令黛玉引了几句《西厢》曲文,被宝钗察觉,并宽容了她,二人关系好转。黛王承认宝钗为好人,自己多心。黛玉模仿《春江花月夜》写出《秋窗风雨夕》,抒发自已的哀愁。
贾赦垂涎贾母丫环鸳鸯,让老婆邢夫人找贾母。鸳鸯不肯,贾母也不愿意,斥责邢夫人。贾母与贾赦母子关系更加不好。
薛蟠在一次宴席上调戏会唱戏而又豪爽的柳湘莲,被柳毒打,柳怕报复,逃往他乡。薛蟠无脸,也外出经商。其妾香菱(即英莲)到大观园学诗。又有几家亲戚的姑娘来到,大观园中作诗、制灯谜,空前热闹与欢乐。
袭人因母病回家,晴雯夜里受寒伤风,身上烧得烫人。宝玉为舅舅庆寿,贾母给他一件俄罗斯裁缝用孔雀毛织的雀金裘,他不慎烧个洞。晚上回来、街上裁缝不敢修补。睛雯重病中连夜补好。
年关到,宁国府庄头交租,送的东西数量惊人,贾珍还嫌少。由于过年操劳,凤姐小产,无法理家,便由探春、宝钗等人协同理事。探春为赵姨娘所生,赵姨娘弟弟死,探春按例不多给钱,母女大闹一场。探着又在园中实行一些改革,将各处派专人管理,既交公一些财物.又给管理人一些利益。
黛玉丫环紫鹃试探宝玉对黛玉真心,假说黛玉要回姑苏,宝玉相信而发病精神失常,由此,黛玉更知宝玉心理,众人也以为他们定成美满姻缘。黛玉又要认薛姨妈为干妈,钗黛二人达到关系最融洽时期。
荣国府矛盾重重。贾环在宝玉处见到擦癣的蔷薇硝,想要些,宝玉丫环芳官却给贾环一些茉莉粉。赵姨娘到宝玉处大闹一场。芳官又给她干娘一些玫瑰露、引出她干娘的侄儿偷茯苓霜。几件事闹得大乱,险些打破仆人间的平衡。
正当宝玉生日欢宴时,贾敬吞丹丧命。尤氏国丧事繁忙。请母亲和妹妹尤二姐、尤三姐来帮忙。贾琏见二姐貌美,要作二房,偷居府外。二姐和贾珍原有不清白,贾珍还想搅浑水,贾琏又想把三姐给贾珍玩弄。龙三姐却正气凛然,将珍、琏大骂,她已有意中人,即毒打薛蟠的柳湘莲。
贾赦派贾琏外出办事,贾琏路遇薛蟠、柳湘莲。。薛蟠遇强盗,被柳搭救,二人结为兄弟,贾琏动为柳提媒,柳答应。到京城后,柳先向三姐之母交定礼,遇宝玉闲谈尤氏一家而起疑,又去索礼退婚,尤三姐自刎,柳出家。“凤姐知道贾琏偷娶之事、装成贤惠。将二姐接进府。请贾母等应允。贾琏回来,因办事好,贾赦赏一妾。凤姐借妾手逼使尤二姐吞金自杀。
丫鬟傻打姐在园中抬到绣有春宫画的香囊,王夫人大怒;在一些仆妇撺掇下抄检大观园,迎春懦弱,听凭丫环被赶走;探春生气,怒打仆妇;惜春这时和哥哥嫂子断绝往来。晴雯被王夫人赶出,抱恨而死;贾宝玉无可奈何,写《芙蓉诔》祭她。
薛蟠娶妻夏金桂后,贪陪嫁丫环宝蟾美色,金桂为除香菱,答应了。在夏挑唆下。薛毒打香菱,薛姨妈不准。夏和婆婆吵闹。薛蟠无法在家。只得外出。
宝玉年纪渐大,贾政逼他上学,迎春出嫁,宝钗被家事缠住,大观园冷清起来。黛玉思想终身之事无人可求,做噩梦而染重病。奉承贾母意思,凤姐提出将宝钗娶给宝玉的想法。宝玉见晴雯补的雀金裘,怀念亡人。黛玉听丫环谈论宝玉婚事,病得不能吃饭;后来听说议而未成,病即痊愈。
薛蟠在外饮酒,打死店小二,入狱。金桂和宝蟾要勾引薛蟠堂弟薛蝌,其他方面倒安静下来。十月里,海棠开花,大家以为喜事、置酒庆贺。就在夜里,宝玉的通灵玉不知去向,人也痴呆了。祸不单行,元春这时死去。由贾母做主,决定为宝玉娶宝钗,怕宝玉不同意,告诉他娶的是黛玉,并不让黛玉知道消息。黛玉在傻大姐处知道实情,梦幻破灭,迷失真性,焚烧诗稿;在宝玉成亲时,她孤苦而死。洞房之夜,宝玉见是宝钗也大惊,人也更加糊涂,忧伤得差点死去。
探春远嫁之后,大观团更凄清,凤姐月夜见鬼,尤氏又得重病,众人搬出园,请道士在园中作法驱妖。薛蟠案子要重判,夏金桂大吵大闹,因为调戏薛蝌被香菱撞见,她想毒死香菱,不料自己误食毒药而死。
荣宁二府种种作为惹恼皇帝。终于被抄家;革去二府世职,贾赦、贾珍被逮。凤姐由于突来大祸,病得奄奄一息。由于权贵帮助,荣府世职恢复,让贾政继承,正逢薛宝钗婚后第一个生辰,便摆宴庆贺,可是席间一片悲凉。不久,贾母病死;鸳鸯惧怕报复,也自杀殉葬。凤姐主办丧事,力不从心,大家怨恨。她支持不住死去了。一群强盗打劫荣国府,妙玉被奸污、劫走。惜春看破红尘,小小年纪出家。
宝玉再次梦游太虚幻境,见到鸳鸯、尤三姐,秦可卿等薄命女子及为首的黛玉,醒后更心灰意冷。癞和尚、跛道人送回通灵玉,实则要宝玉弃绝尘缘。宝玉终于在应考之时出家当了和尚;尽管他中了举人,宝钗也已怀孕他全不管了。
贾雨村犯法被解职,在觉迷渡口碰见已成仙的甄士隐;甄士隐向他剖析、解释了这一切,也就结束了这部小说。
7. 旧版红楼梦是哪一年的
旧版红楼梦是1987年的
由王扶林先生导演,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沈从文等多位红学家参与制作的。
本片前29集基本忠实于曹雪芹原著,后7集不用高鹗续作,而是根据前八十回的伏笔,结合多年红学研究成果,重新构建这个悲剧故事的结局。上演后,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该剧已重播千余次,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
主演
陈晓旭,欧阳奋强,张莉,邓婕,高宏亮,郭霄珍等。
第1集 林黛玉别父进京都
空空道人路经大荒山,惊见孤石凿刻前世今生:“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传奇”。据石偈坠落之乡,追述至姑苏城里乡宦甄士隐之身世,演义一生荣枯。更有甄士隐受神灵旨意,梦中和幻化巨石为玉的僧道相遇,验证天地之精华,投胎前生之真身,好不一般。
第2集 宝黛钗初会荣庆堂
十余年后,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闻知黛玉无玉,他便摔玉于地,此举惊坏了黛玉。二嫂子凤姐给他戴上玉,说"这富贵家业就指望你这个命根子呢!"
第3集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谈及“穷人攀富”,引出刘姥姥进荣国府攀亲求财。凤姐趾高气扬地在刘姥姥面前做足贵族架子,恩赐了不在乎的一点银子,却是刘姥姥的救命钱。 薛姨妈处有精美的宫花,周瑞家的将宫花送给各人,只有黛玉不愿接受。
第4集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宝玉想起宝钗小病,前去探望,两人拿出宝玉和金璎珞,互相比看,其刻的诗句竟是一对的,不料黛玉来了,打趣他们。宝玉喝醉回房,趁酒意大骂李嬷嬷。
第5集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瑞想打凤姐的主意,凤姐就故意勾引他。王熙凤定下时间地点让贾瑞等他,其实是故意把两边的门关上,故意让贾瑞受冻了一夜。第二次,贾瑞还不死心有又去找凤姐,凤姐又定个地点让他等,还派了贾蓉贾蔷去抓他,贾蓉贾蔷就威胁他,让他拿钱给他们,最后还被粪水浇了一头。经过这两次的折腾,贾瑞身心都受创,病倒了。
第6集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因尤氏有病,贾珍请出凤姐协理宁府,而凤姐毫不徇私,虽然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也照罚不误。将宁国府整肃的非常严谨,大丧期间毫无差错。
第7集 大观圆试才提对额
贾政率众清客巡园题匾,撞见宝玉,喝令相随。宝玉一路忤逆不屑顶撞父亲,贾政颜面扫地、积怨怒斥。好不容易出得园来,黛玉却又误会宝玉将她所赠荷包送于小厮,急怒之下铰坏为宝玉所做香囊。宝玉使尽浑身解数讨好黛玉,两人情意更深。
第8集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为迎接元妃省亲,贾府大肆铺张,建造豪华的大观园。"上头靠着皇帝亲,脚下踩着庄稼人"。乌庄头进献地租和山珍海味堆满院子,贾珍仍不满足。凤姐派贾蓉、贾蔷采办金银器皿、戏班女子,自捞好处。铺金淌银鼎盛时,那知日后灾祸至。元宵节元妃省亲归来,骨肉相见,千言万语,化作辛酸泪。宝玉见了阔别七年的大姐,洒泪痛诉思念情,牵衣顿足不让走。
第9集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袭人回家探亲。宝玉赴宁府看戏,茗烟陪宝玉偷偷去袭人家探望。李嬷嬷大闹宝玉房。袭人哄骗宝玉,称其母兄定欲将其赎身,宝玉信以为真。袭人趁机提出“留府条件”,劝诫宝玉不可再任性恣情,不喜务正。
第10集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贾琏病时偷腥,平儿拿到证据,瞒着凤姐,和贾琏调了一回情。宝钗十五岁生日,贾母给她做生日,听戏后,湘云戏说一个戏子像黛玉,宝玉劝慰不成,反而得罪了黛玉。贾政猜灯谜,发现家里众位儿女做的灯谜十分不祥。
第11集 为争宠姐弟遭魔魇
宝玉被贾环使坏烫伤。赵姨娘设计陷害,宝玉凤姐发疯,僧道前来救助。黛玉担忧宝玉,深夜探望,被拒门外,感时伤情。
第12集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芒种节,众姐妹在园中送花神,独缺黛玉。宝钗在滴翠亭听到小红私情,使计脱身,小红疑到黛玉身上。宝玉听到葬花吟,感时伤怀,哭倒在地。
第13集 享福人福深还祈福
娘娘颁布赏赐,独宝钗、宝玉相同,黛玉不快,更看见宝玉望着宝钗发呆,黛玉心酸。 贾府全部出动前往清虚观打醮,张道士给宝玉提亲,宝玉不快,回家和黛玉吵架,惊动了老太太。
第14集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宝玉去找黛玉和好,在贾母处,宝黛钗三人暗语相加,气氛紧张,宝玉到王夫人处,因为他的事,金钏被王夫人赶出去。宝玉回怡红院错踢了袭人。宝玉晴雯发生口角,为讨晴雯欢心,宝玉让她撕扇。黛玉在窗外听到宝玉湘云讨论时对自己的赞扬,感慨没有认错知己。宝玉误将袭人当黛玉诉肺腑,引发袭人的担心。
第15集 弄唇舌宝玉遭笞挞
长史官来找琪官,加之贾环诽谤宝玉,贾政棒打宝玉。惊动了贾府众人。宝钗去看宝玉,宝玉梦见黛玉来看他,晚上送帕给黛玉试探,黛玉在帕上题诗。袭人道王夫人出诉说对宝玉的担忧,王夫人很赞赏,给了她妾的许诺。
第16集 刘姥姥嬉游大观园
刘姥姥再进贾府,胡诹了故事引得宝玉发痴,受到黛玉奚落。贾母带着刘姥姥游大观园,并要求惜春给刘姥姥画大观园图。
第17集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宝钗借黛玉行白天酒令之事,深情劝诫“女子不可看杂书”,黛玉深深感激。刘姥姥为巧姐驱邪治病,并为其取名巧姐儿。众姊妹及宝玉于稻香村商议惜春作画告假事宜,黛玉顽心戏笑刘姥姥“母蝗虫”。黛钗互相激辩,各显出众本色,反愈发情比姊妹深。宝钗更大展丹青才华,众皆心悦诚服。
第18集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贾赦欲将鸳鸯纳妾,邢夫人因找凤姐商议。贾赦、邢夫人百般威逼利诱鸳鸯,更搬来鸳鸯兄嫂加压胁迫,鸳鸯以死相挟,誓不从命。贾母得闻真相,勃然大怒,厉斥贾赦及王夫人。
第19集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下雪了,诗社在芦雪广即景联句,湘云、宝玉平儿等先忙着烧鹿肉吃,吃完后平儿发现丢了一只金镯子。联句时宝钗、黛玉、宝琴三人合力斗湘云,最后湘云第一。宝玉排名最后,被罚去栊翠庵找妙玉讨红梅。
第20集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夜晚宝玉与晴雯、麝月嬉闹,晴雯着凉生病。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宝玉不识斤两。平儿情掩虾须镯,晴雯知道坠儿偷窃,痛骂坠儿。贾母送宝玉雀金裘,却被宝玉烧坏,晴雯病补雀金裘。
第21集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元宵晚宴上,黛玉不顾体统,众目睽睽之下让宝玉代其喝酒。因女先儿的一出《凤求凰》,贾母掰谎,批才子佳人。凤姐连说两个“散了”的笑话,预示着盛宴必散的结局。
第22集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司棋率领小丫头大闹厨房和厨房政变未遂事件,宝玉瞒赃,为丫鬟承担责任,平儿行权,公平妥善地化解矛盾,息事宁人。
第23集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为了试探宝玉的心意,紫鹃撒谎说黛玉要回苏州,宝玉大哭大闹,紫鹃虽探得宝玉心意,又悲不知谁来为宝玉做主。宝玉发下毒誓。
第24集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众姐妹与宝玉玩了一种新酒令,即用骰子掷点定人,由那个人从简里抽签,签上画着一种花,又题着评价这种花的一句成语,最后是吟咏这种花的一句旧诗。
第25集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贾琏偷娶了尤二姐,将二尤安置在外宅中。尤三姐与贾珍有旧,却不愿给贾珍做小,自言有心上人,是柳湘莲。贾琏巧遇柳湘莲,说成了婚事,柳湘莲送给尤三姐鸳鸯剑作为证物。柳湘莲误说尤三姐与贾府有染,上门要悔婚,尤三姐还剑自刎。柳湘莲后悔不及,断发出家。
第26集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贾琏走后,凤姐亲自把尤二姐带回大观园来,一面做尽好人,一面暗中唆使张华告官。得了这个由头,凤姐大闹宁国府,狠狠羞辱了尤氏和贾蓉。
第27集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贾政回家后,贾母过寿,大宴宾客,南安太妃借此机会看中探春。尤氏理家受婆子轻慢,邢夫人趁势令凤姐在众人面前难堪。鸳鸯在大观园中撞见司棋与表哥偷情,贾府陷入经济困境,贾琏求鸳鸯帮忙。凤姐为了挽回声望帮助亲信强娶彩云。
第28集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惜春与尤氏决裂,宝钗搬出大观园,贾母吃饭,贾府已经现出捉襟见肘的迹象。尤氏回到家,发现贾珍薛蟠等人等人在重孝之下淫乱取乐胡闹,祖宗祠堂因之发出悲音。中秋之夜,贾府阖家赏月,但人丁凋落,各怀惆怅,只有贾母强撑大局。
第29集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宝玉偷偷到了晴雯家,见到她已奄奄一息。晴雯含泪诉冤屈,早知如此,何必空担"勾引"虚名!她剪下指甲,脱下贴身小袄,赠与宝玉,以表相亲相近之情。宝玉终被家里找了回去。宝玉梦见晴雯向他决别。当他再探晴雯时,门已上锁,晴雯已惨死。
—————————————————————————————————————
以下是红学家,结合多年红学研究成果,重新构建的结局。
首先贾家命运的不同。这是最大的不同,续书中写贾家在“兰桂齐芳”后又沐皇恩,明显与曹原意相悖,电视剧结局是贾家衰败。
主要人物命运的不同。
续书:林黛玉在玉钗新婚之夜悲痛而死;宝玉在黛玉死后渐渐把心思转移到宝钗身上,后科举及第;探春远嫁富商;妙玉受人侮辱落入风尘……
电视剧:林黛玉苦等宝玉不归,又听到玉钗即将成婚的消息,伤心病重而死;宝玉在贾家败落后入狱,后被贾芸救出,成为更夫,最后出家;宝钗始终没能得到宝玉的心,后半生凄凉困苦,独自度过……
第30集 大观园诸芳流散
宝蟾、金桂引诱薛蝌,碰壁。贾母办消寒会,宝钗未到,宝玉疑惑。司棋为情而死.
第31集 家宅乱误窃通灵
老爷升迁,要给老爷践行。怡红院枯死的海棠重新开花。老太太建议酒席散了前去赏花。
第32集 伤离别探春远嫁
宝玉用桃花捣胭脂,三妹妹探春前来。宝玉忆起二姐姐快要回娘家了,自己给姐姐做的胭脂也快要用完了。探春思心事,宝玉把泥塑送给探春。南安郡王战败,南安太妃为和亲认探春做义女,最终探春远嫁番夷。
第33集 惊噩耗黛玉魂归
黛玉病情日渐加重,紫鹃忙来找贾母,里面鸳鸯出来传来迎春的坏消息。黛玉思念宝玉老做噩梦,宝钗来探望黛玉,紫鹃提出让宝钗去说情。黛玉来到当日葬花之处,思忆过去,偏听见丫头们说宝玉失踪、金玉联姻的话来,顿时昏了过去。醒后忙赶到怡红院来,被紫鹃赶来劝了回去,黛玉心灰意冷,怀着对宝玉的思念焚稿泪尽而逝,宝玉回来空余落叶萧萧、寒烟漠漠。
第34集 强英雄凤姐知命
宝玉和宝钗喜成大礼 突然又有人来报元春薨。老太太晕倒。贾家顿时慌了,紫娟带黛玉的骨灰回南,临别前来辞宝玉,宝钗见宝玉念念不忘黛玉,墨出黛玉的《十独吟》,宝玉始信姻缘前定。凤姐害死尤二姐事发,贾琏据理决定休妻,凤姐求告无门,昏了过去。
第35集 大厦倾公府末路
贾家将被抄,贾政忙来找昔日救助过的贾雨村,贾雨村信誓旦旦保贾府无事.凤姐命小红将巧姐送往舅舅王仁家。贾府被奉旨查抄。在贾琏房中,抄出两箱房契、地契和高利贷借票。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被押走。贾母惊吓而死,全家主仆被关进了羁押所。由于贾环的出卖,贾宝玉藏在身上的灯被看守的搜走,鸳鸯在狱中上吊自杀,小红被王短腿所买,被醉金刚救了下来,贾芸来到狱中与宝玉对酒谈心,忆起旧事,几许感慨。小红来到狱中告诉凤姐巧姐被王仁卖了,赶来探监的刘姥姥因王熙凤哀求决定救出巧姐。
第36集 白茫茫厚地高天
刘姥姥赴瓜洲寻找巧姐,路遇已遁入空门的惜春,全力从妓院救出巧姐回乡度日。贾赦、贾珍、贾琏被定死罪,王熙凤病死于狱中,尸体在雪地中被拖走。贾政父子免死,贾宝玉出狱后在画舫边遇到堕入青楼的史湘云,又在官轿仪仗的殴打中摔碎了林黛玉送的玻璃绣球灯。宝玉在流浪中见到囚车中的贾雨村,仰天狂笑。宝玉巧遇娶了袭人的蒋玉函,夫妇二人想让宝玉与薛宝钗团聚,但宝玉已心如死灰。宝钗赶到,只见到被丢下的金锁。白茫茫大地中响起踏雪声,宝玉消失在天际……
8. 红楼梦电视剧有几个版本 分别是哪几年的
1987年的红楼梦,就是看起来很古老的那一个,堪称经典。
还有很多版本,比如:
1927年电影版《红楼梦》
1929年电影版《红楼梦》
1944年电影版《红楼梦》
1952年香港电影版《新红楼梦》
1962年越剧电影《红楼梦》
1975年香港tvb版电视剧《红楼梦》
1977年香港佳视版《红楼梦》
1978年台湾华视版《红楼梦》
1978年台湾电影《新红楼梦》
1983年台湾华视版《红楼梦》
1987年大陆央视版电视剧《红楼梦》
1989年电影版《红楼梦》
1996年台湾华视版《红楼梦》
2002年越剧电视剧《红楼梦》
2007年经典版数字越剧舞台艺术电影
2010年版红楼梦
评剧《红楼梦》
黄梅戏《红楼梦》
1962年版越剧《红楼梦》
1999年版越剧《红楼梦》
2009年出品游戏《红楼梦》
9. 红楼梦的电影剧情
早丧丧母的林黛玉,投奔到外祖母家(贾府)寄居。胸怀才智的林黛玉,与不同凡俗的表哥宝玉虽系初次见面,却是一见如故。第2年,贾府又来了出身名门大族、具有“大家风范”的薛宝钗(宝玉母亲王夫人的姨侄女)。
因为宝玉有块从胎里带来的宝玉,宝钗也有个金锁,人们背后说,他们正好是命定的一对。宝玉与一群姐妹们朝夕相处,融洽无间,但更与思想相通的黛玉心心相印。
贾政望子成龙,强逼宝玉读八股文章。蔑视功名利禄的宝玉和黛玉却偷看被禁读的《西厢记》,抒发着他们的自由思想,滋长了他们之间的爱情。
宝钗也希望宝玉能专心于仕途经济,这天又来对他大讲“立身扬名”之道。宝玉听得很是反感,毫不客气地下了逐客令。袭人责怪宝玉不该冷落宝钗,宝玉却说:“林妹妹从来不说这些混账话。”他们这番谈话,恰巧被经过怡红院的黛玉听到,不禁又惊又喜,更觉得宝玉是她的知己。宝玉与忠顺亲王府的戏子琪官有来往,他同情琪官逃脱王府的束缚。这事为贾政知道后,痛恨宝玉违背家教,将他打得半死。黛玉惜怜宝玉,为此哭得两眼红肿,宝玉反百般劝慰黛玉,并将为她拭泪的手帕遣丫头晴雯送给黛玉。黛玉十分珍视这条情丝万缕的手帕,特在上面题诗记情。
一夜,宝钗来访宝玉,久坐未走,引起晴雯反感,这时又有人走来叩门,晴雯不知是黛玉,狠声狠气不肯开门。黛玉已经生疑,又见笑语声中,宝玉送宝钗出来,遂误会是宝玉有意冷落她,更引起寄人篱下、受人欺凌的感伤。
第二天,宝钗陪伴贾母等在藕香榭赏春行乐,黛玉独到桃林深处,借埋葬落花抒发她内心的压抑。宝玉听到一字一泪的葬花词,寻声而来,黛玉记恨昨晚的“闭门羹”,负气避开。经过宝玉一番掬诚的剖白,黛玉方释误会。
黛玉病倒了。同情黛玉的紫鹃,为了试探宝玉是否真情,佯称黛玉将返回苏州原籍,宝玉信以为真,发狂地要留住黛玉。这样宝、黛之间的爱情在人前暴露无遗了。宝玉也病倒了,贾母决定为他冲喜成亲。她认为黛玉有违贾府家教,便在“黛玉行动乖僻,不如宝钗温顺”的比较下,采纳了王熙凤的“掉包记”,对宝玉伪称娶的是“林妹妹”。
黛玉得悉了宝玉要娶宝钗的消息,以为宝玉负情变心,遂焚去诗稿诗帕,含恨而死。黛玉去世之时,正是宝玉花烛之夜。
当宝玉发觉新娘不是林妹妹而是宝姐姐时,惊诧得发痴发狂,更听到黛玉已死,便疯也似的奔到灵前,声声血泪,倾诉他满腔的悲愤与委屈。
“金锁”锁不住“宝玉”,“铁槛”关不住“逆子”,宝玉扔去了那块“通灵宝玉”,愤然离家出走。
10. 最早一版的《红楼梦》是哪一个版本
最早将《红楼梦》故事搬上银幕的是梅兰芳。 1924年秋,民新影片公司将梅兰芳演的5出京戏片段,拍摄剪辑成一部两本长的戏曲短片,其中就有《黛玉葬花》、《千金一笑》、《俊袭人》等。 1927年电影《红楼梦》:林黛玉-陆剑芳 贾宝玉-陆剑芬。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红楼梦》影视作品,它的结构十分巧妙,以刘姥姥为全剧结构的主线,颇有点“后现代”意味。上海复旦影片公司。 1929年,夏佩珍,殷明珠,严月娴版电影《红楼梦》。上海孔雀影片公司 1936年,有声故事片,李雪芳,冯侠魂版《黛玉葬花》。上海大华影业公司 1939年,顾兰君,梅熹,白虹版《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上海新华影片公司 1942年,《红楼梦》。伪“中联”影片公司 1944年电影《红楼梦》:林黛玉-周璇 贾宝玉-袁美云 薛宝钗-王丹凤 此时正处于中国电影的一个黄金时期,演员都是当时红得发紫的大明星。上海昆仑公司 1951年,言慧珠,林默予,路珊版《红楼二尤》。上海国泰影片公司 1952年,李丽华,严俊,陈娟娟版《新红楼梦》。导演:岳枫,香港长城影片公司 1962年,童芷苓,王熙春版《尤三姐》(京剧)。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 1962年香港电影《红楼梦》:林黛玉-乐蒂 贾宝玉-任洁 薛宝钗-丁红 袭人-丁宁 贾政-赵雷 茗烟-胡金铨 傻大姐-沈殿霞。香港邵氏电影公司 1962年越剧电影《红楼梦》:林黛玉-王文娟 贾宝玉-徐玉兰。非常不幸,由于政治原因,这部片子一拍出来就被禁了,直到80年代才解禁。 1975年香港tvb版电视剧《红楼梦》:林黛玉-汪明荃 贾宝玉—伍卫国 薛宝钗—吕有慧。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片子里有个跑龙套的后来成了巨星,他就是扮演蒋玉菡的周润发。 1977年香港佳视版电视《红楼梦》:林黛玉-毛舜筠 贾宝玉-伍卫国 薛宝钗-米雪。 毛舜筠版红楼梦
1977年香港系列电影《金玉良缘红楼梦》:林黛玉—张艾嘉 贾宝玉—林青霞 薛宝钗—米雪 紫鹃—狄波拉。导演:李翰祥,香港邵氏电影公司。 1977年香港电影《红楼春上春》:林黛玉-黄杏秀 贾宝玉-张国荣 薛宝钗—沈杏妮 袭人—陈维英 贾政—关海山 。这是张国荣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一部三级片。香港思远电影公司 1977年香港电影《红楼春梦》:王熙凤-余莎莉 贾蓉-思维 贾瑞-田青 贾琏-于荣 贾珍-詹森 柳湘莲-顾冠忠 尤三姐-刘雅英。导演:牟敦芾,香港邵氏电影公司 1978年台湾电影《新红楼梦》:林黛玉-周芝明 贾宝玉-凌波 薛宝钗-李菁 贾母-李丽华 贾政-赵雷。 1978年,台湾华视红楼梦(第一版): 林黛玉—程秀瑛,贾宝玉—龙隆,薛宝钗-范丹凤,王熙凤-叶雯,袭人-李陆龄,紫鹃-鲍正芳,史湘云-李欣,贾政-仪铭 1983年,台湾华视红楼梦(第二版): 林黛玉—赵永馨,贾宝玉—李陆龄,薛宝钗-陈琪,王熙凤-李丽凤,袭人-鲍正芳,晴雯—许佩容,贾母—王满娇,王夫人—陈淑芳,刘老老—李国修,贾政—张复建,贾琏—杜满生 ,柳湘莲—杨怀民 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林黛玉—陈晓旭,贾宝玉—欧阳奋强 ,薛宝钗—张莉,王熙凤—邓婕。(目前为止最经典的一部) 1989年北影版系列电影《红楼梦》:林黛玉-陶慧敏 贾宝玉-夏菁 薛宝钗-傅艺伟 王熙凤-刘晓庆 贾母—林默予 刘姥姥—赵丽蓉 秦可卿—何晴 紫鹃—陈红;导演:谢铁骊。这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版本,当年曾经获得多项金鸡奖。 1996年,台湾华视红楼梦(第三版):钟本伟饰宝玉,张玉嬿饰黛玉,邹琳琳饰薛宝钗,73集电视剧《红楼梦》。导演李英,台湾华视电影公司,也是一部经典之作。 2002年,30集越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浙江省文联浙江长城影视公司。贾宝玉—钱惠丽 林黛玉—余 彬 2006年,香港无线TVB电视剧《玉面玲珑》:蔡少芬—王熙凤 马德钟—贾琏 盖鸣晖—贾宝玉 杨思琦—林黛玉。这部电视剧至今仍未开拍,个中原因,不得而知。 2009年,由李平担任导演的《黛玉传》开拍(2009年7月14日杀青)。出品方:法制日报社影视中心,恒娱星空(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闵春晓饰演林黛玉,马天宇饰演成年贾宝玉,邓莎饰演薛宝钗,阮志强饰演贾政 2010版红楼梦拍摄完成,由BTV投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