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与老人与海相关的港台电影
反斗狂奔Midnight Running(2006)
导演:黄颂宁 Songning Huang
演员:
吴嘉龙 Carl Wu
蔡一智 Calvin
洪天明 Timmy Hung
曾国祥 Kwok Cheung Tsang
② 海角七号有没有看过看过的谈谈你的感受
《海角七号》观后感:梦想只要坚持,命运终将报偿
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虽然出道于娱乐圈,但人生轨迹的转换让我这些年一直埋头于公司事物,已经少有闲情逸致去影院去看电影了,有时难得打开电视也仅仅限于新闻、财经类节目,以至于近来有一部叫《海角七号》的影片红透了半边天却浑然不知,经不住身边同事好评如潮的推荐,毕竟是家乡拍的片子,起码也可以重温一下乡情,因此还是忙里偷闲找来碟片看了看。应该承认这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 片中的恒春是台湾南端一个非常原生态的半岛,由于地处热带,三面都是湛蓝清澈的大海,加上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1982年台湾政府将第一座“国家公园”设立在恒春镇东边的垦丁。可即便就是在这么美一个的地方,乡土与现代,固守与发展之间也如同难以交融的水与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乡土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迷失,年轻人对家乡情感的淡漠,仿佛是这个时代前行中无法规避的通病,“有钱人买下了饭店,也买下了海,年轻人宁愿出去给人家当伙计,也不愿意留下来。” 民意代表的一席话道出了老一辈人对本色乡土日渐式微的忧虑与无奈。 在另一方面,在台北奋斗15年一无所获的主人公阿嘉,用力将象征人生梦想的吉他砸碎,载着满腹的不甘与失落回到故乡的故事缘起,也真实的反映出当下许多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大城市追求人生梦想却历尽坎坷,不得不向现实妥协的社会生态。影片故事背景的设置巧妙契合了这个时代(特别是金融风暴背景下)主流人群普遍性的焦虑心态,难怪在两岸三地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一个写着日据时代旧址“恒春郡海角七号番地”的老邮包,一个为了度假中心演唱会而组成的“草台”乐团是影片推进的两条主线,而影片情节却简单到用几句话就可概括。七封写于六十年前的老情书以感伤的日语旁白,适时地填充电影里每一个过场。两条情节主线一喜一悲,让人很难定义这是部喜剧还是悲剧。 或许,正是这样的安排才更好的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一切既向前快步发展着却又难免于失落的惆怅,内心有抗争同时又在妥协,生活看似绝望但不经意间却又暗藏了希望,每个受环境操纵疲于奔命人生,梦想却始终不屈不饶顽强的生长。经过漫长一甲子的等待,老婆婆终于等到了旧情人不辞而别的答案;伴随着那个尘封已久却又被重新被发现的地址,阿嘉也找寻到了曾经失落的梦想与新生的爱情;穿越历史的曲折,那艘曾经一去不返的航船,好象又悄悄开回国境之南的港口;透过泛黄的信笺,两个无法彼此相守的灵魂,此刻却又再次重逢…… 的确,现实当中是有太多令人无奈的迂回和曲折,但人不可能没有梦想而活,当面对生活的遗憾时候,我们更愿意勇敢的相信,只要坚持,梦想终将得到命运的报偿。
《海角七号》:七封情书光影留证 青春万岁
故事 一个失意的摇滚青年阿嘉(范逸臣饰)从台北回到故乡——台南的某海边小城。小城里的高龄邮递员茂伯在工作中摔伤,阿嘉临时顶替了他的工作,也因此得到了七封迟到了60年的书信:日本战败后,一个日本教师在回国的途中写给台湾恋人友子的信。阿嘉在寻找友子的同时,无奈加入一只临时拼凑起来的乐队,为即将到来的海滨演唱会表演。除了阿嘉是内行,键盘手是个整天哼着流行歌曲、发育未完全的小女孩;会吹口音的被拉来当了吉他手;只会弹月琴的茂伯甚至也客串了一段时间的贝司手……另外,一位也叫友子的日本女孩(田中千绘饰)则负责监督乐队的排练,她和阿嘉的关系也从最开始的格格不入开始转变。以阿嘉的人生起伏为电影主线,满眼是台南的风土人情,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三代人之间冲突与和解,理想的失落与再生,爱情的幻灭和追逐等丰富多元的因素都涵盖其中。 剧照
在《海角七号》的故事中,阿嘉带领一群外行人从一个草台班子变成有模有样乐队的过程就是内核所在,不过这件事很难被称为“青春成长事件”,因为除了范逸臣一个人还在青春的尾巴上,乐队里就只剩下未成年少女、失意中年男和暴躁老人了,看完全片我们只能说他们的精神确实很“青春”。《海角七号》的主旋律是滑稽的,先是在毫无竞争性可言的海选中确定了乐队的阵容,虽然在排练中屡遭不顺,主力也频频换人,只会弹月琴的茂伯竟然变成了贝司手,在演出时大家都穿上了印有米酒广告的T恤…… 乐队的故事当然谈不上新鲜,范逸臣和田中千绘的表演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不过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两个非常抢戏的配角——未成年少女大大和暴躁老人茂伯。大大其貌不扬,出落成美女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她在电梯中的一段几乎没有台词的戏完全称得上惊艳!大大以成45度角仰望的姿势站在电梯口,旁若无人地哼着小酸曲“情是什么玩意,只不过是玩玩而已……”那气场强悍到无以复加,在此我们只能预祝她早日成为演技派。与大大的老成不同,茂伯就是一个胡搅蛮缠倚老卖老的暴躁老人,当他发现自己确实不能胜任贝司手的时候便主动推荐了马拉桑,当大家同意这个意见时,茂伯却发火了:“干!要回答地这么快吗?不考虑就回答,我是老年人嘢,我的心肝不是铁打的,我也会伤心的!”最后茂伯还是为自己争取到了摇铃手的位置,不过他却在排练的时候大发脾气,还企图当主唱,在最后关头甚至还表演了一把月琴,用茂伯自己的话来说他“就是宝贝,惹得起吗”? 爱情 爱情当然是每部青春电影难以回避的元素,因为那个时候的爱情是最美好的,说白了就是最好骗人眼泪的部分。《海角七号》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虚幻和现实爱情两条线并行,一方面是迟到了60年的七封情书娓娓读来,另一方面则是阿嘉与友子渐生情愫。 不过现实的爱情发生得太突兀,刚刚还在别人婚宴上翻白眼,一觉醒来阿嘉与友子就躺在了床上。更让人受不了的则是阿嘉的表白,冲上去抱着友子就说“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真是白白浪费了大好海景。说来说去还是怪两位主角演技尚嫩,没有流畅表现出情感的起承转合。反而是虚幻的爱情,成了全剧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配合着轻柔的音乐,七封情书用男中音娓娓读来,时而是60年前的情景再现,时而应和的是当下的人物心情,每一封都让人动容。尤其是最后一封——“我想我会把你放在我心里一辈子,就算娶妻生子,在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上,一定会浮现你提着笨重的行李逃家,在遣返的人潮中,你孤独地站着,你戴着那顶存了好久钱才买的白色针织帽,是为了让我能在人群中发现你吧!我看见了,我看见了……”当离别的情形再现,当一双颤抖的手展开信纸的时候,没有人不流泪的。而且片中的七封情书都是导演魏德圣自己撰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情感让人为之叹息悲伤,其优雅与绵长的气质正是网络时代快餐文化时代所欠缺的,尤显珍贵。 打架 可以这样说,没有打架的内容就算不上真正的青春片,因为不打架不足以成长。一想起青春片中的打架戏,脑海里闪现的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那轰轰烈烈,弥漫着雄性荷尔蒙气息的场面。 相比之下,《海角七号》的打架戏显得清淡多了。值得一提的倒是这部戏里女人的粗鲁,其中的一场戏就是女主角掌掴“怪伯伯”。在一场热闹而嘈杂的露天婚礼上,友子因为乐队的事正闷闷不乐,旁边的怪伯伯却不知好歹地喊她的名字,一边喊还一边摇晃友子的肩膀。焦躁不安的友子随即怒喝“不要碰我”,而对方却借着酒胆继续作恶。“叫你不要碰我”,友子突然火山爆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怪伯伯拍倒在地!这场打架戏发生的如此突然,结束的又是如此干脆,令观影者跟片中人一样措施不及,极具带入感。半秒之后你会发笑:怪伯伯真是冤枉!更绝的是,画面接下来立刻切到婚礼表演的舞台上,两个火爆而鲜艳的泳装女郎仿佛救场般地唱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两个画面反差如此强烈,让人哭笑不得。接下来,醉酒的友子更是撒泼般脱下鞋子,砸碎了阿嘉家的玻璃窗,又躺在地上打滚,又哭又骂! 音乐 没有哪个青春期的人不会嚎上两嗓子。于是,《海角七号》选中了范逸臣和中孝介。尤其是中孝介,他自己研习岛歌(日本的一种民歌)的曲风,声音被称赞充满了透明感,他的演唱有一种纯净之感,刘德华的《红颜自闭》正是翻唱自他的出道单曲《各自启程》。 总的说来,全片令人印象深刻的音乐场面颇多,元素也很丰富,民乐、西洋、流行一网打尽,欢快、愤懑、忧伤、甜美等情绪在音乐的表达上也称得上淋漓尽致。大大唱小酸曲,先是未经修饰的童声,然后音乐响起,原音跟上,重叠间让人有了隐约的感动。然后有一段范逸臣的英文SOLO,走英伦摇滚路线,颠覆了范逸臣留给大家的惯有印象。不过最出彩的地方还是出现情书朗读时的配乐,做出了在雨中低语和倾听的效果,实在不俗。建议听这七封信的原声音乐,有可能听不懂说什么,但是意义上的疏离可能更让人贴近情感的真实。
③ 台湾 拍摄在海边的一部电影 电影名字5个字
带我去远方 (2009)
导演: 傅天余
编剧: 傅天余
主演: 林柏宏 / 游昕 / Wasir / 李芸妘 / 梅芳 / 林美秀
类型: 剧情 / 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闽南语
上映日期: 2009-09-11
片长: 96分钟
又名: Somewhere I Have Never Travelled
④ 台湾的电影,讲的是一位潜海捕鱼的父亲,为了能让自己领养的孩子可以上学,而四处奔波的电影。
【不能没有你】
《不能没有你》是由戴立忍自编自导,陈文彬、赵祐萱、林志儒主演的剧情片。影片描述了一个在港边讨生活的男子,和他亲生却并不“合法”的七岁女儿之间,无法被分离的感人故事。影片于2009年8月14日上映。
⑤ 求几部反映海峡两岸关系的电影
《代号美洲豹》
1988年9月,在台湾商、政两界颇有名望的环洋公司董事长屈孝真乘坐的专机在飞往汉城途中,被“亚洲黑色特别行动小组”恐怖分子劫持,迫降在大陆四号地区,他们要求台湾当局,释放在台被捕的其小组组长刘庭君,否则炸机杀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反劫机突击队在队长梁壮率领下,包围了客机,并封锁了现场。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此情况马上通知台北。台湾高层得此通知后立即召开会议,确定决不向恐怖分子妥协的立场。双方基于人道主义和反恐怖主义的共同立场。决定进行合作,此次行动代号“美洲豹”。 一架载有台湾反恐怖突击队队长黄敬儒及队员的直升机,降落在劫机现场。劫机犯还试图强奸两名女乘客,连续三次的反劫机行动,都由于恐怖分子的狡猾而告失败。这迫使台湾上层决定对恐怖分子让步,但双方现场指挥官坚持利用最后的机会,再进行一次努力。北京与台北指挥部经过慎重研究,批准了这次行动。在双方反劫机突击队员的努力下,击毙了所有恐怖分子,人质得以安全脱险,但梁壮在这次行动中壮烈牺牲。黎明,太阳升起,双方队员依依惜别,海峡两岸的同胞之谊化作满天朝霞。
⑥ 海角七号是在台湾哪里拍的电影里的海在现实真有那么美嘛
电影《海角七号》红透半边天,不但票房已突破四亿,也让电影拍摄地点屏东恒春一夕成名,每逢假期恒春小镇街道上塞满前来找寻电影情节地标的影迷。
恒春古地名“琅峤”“琅峤”,直到清朝以后,因为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才改名为“恒春”,座落在镇中央的恒春古城保存的相当完整,已列为台湾二级古迹,古意浓厚的四座城门,正好构成一个适宜的旅游圈,游客可以从西门为起点,徒步至天后宫、猴洞山、南门,继而转向东门,可登上远眺恒春镇全景。
建筑基本形式概以供奉祖宗牌位的神明间为中心,向左右延伸成正身,形成所谓的“一条龙”。一条龙式的屋舍沿着主要街道毗邻排列,呈带状发展,是恒春常见的景观;后因家丁繁衍而增建护龙,再形成“辘轳把”或三合院的形式。然不论何种型制,此地的民宅普遍有宽敞的前埕,除了作为农渔时的工作场所外,亦是孩童嬉戏、家人休憩及联络邻里的重要场所。
随着村落的发展,新的屋舍层叠错落在主街道后方,各住户间有巷道相连,并圈造出大小不一的公共空间,这些空间由于阻挡了强风,且因接邻各住家而成了闲话家常、联络感情的地方。对造访的游客而言,这也成了走访古聚落风情的最佳漫步途径,目前在恒春万里桐一带仍保留相当完整,走进巷弄间,恒春的强风炽日顿时隔绝于外,另有一番悠闲感受。
恒春每逢秋冬便会吹起强大的落山风,因此建筑上也可看到不少防风措施,形成恒春古厝的重要特徵。例如,屋舍正面多砌有内外两堵外墙,兼具防风隔热的功用;为防强风掀顶,此地的出詹短而窄,并多于其上砌一短墙,称为“女儿墙”;“兔耳”的设计,则是为了悬挂木板,提供门窗又一层的保护;此外,屋顶、墙体也因防风而砌得厚实牢靠,虽看不到飞詹走壁之精美,却另有一番朴实的风味。
目前恒春保存较完整的古聚落,以恒春镇的万里桐和大光最具代表,而万里桐韩宅、大光吴宅、白砂陈宅,以及车城乡的射寮清河堂、后湾许宅和满州乡的尤宅等,是其中最值得探访的古宅。
恒春东门外约100公尺处的出火桥畔,可观看该处地面冒出火焰的现象,这是因为地下天然气冒出而日夜燃烧所致。
⑦ 台湾电影:海岛惊艳简介
最近在看电视剧版的《光阴的故事》,讲70/80年代的台湾生活的,因为刚看完《我们台湾这些年》这本书,再看这个电视剧挺有共鸣,家长里短的,讲述了台湾外省人的艰辛以及和台湾当地人的融合与互助,很温暖的一部电视剧
⑧ 电影《澎湖海战》讲述怎样得故事
澎湖海战是清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于澎湖海域歼灭明郑军主力,收复澎湖、台湾,统一中国领土的作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澎湖海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希望大家喜欢!
澎湖海战经过澎湖海战是指清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兵于澎湖海域歼灭明郑军主力,收复台湾、澎湖,从而统一中国领土的作战。那么,澎湖海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呢?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兵从铜山岛出发,姚启圣也拨三千人同施琅出征。十五日郑军哨船发现清军队已到猫屿、花屿一带,迅速回报刘国轩。十六日施琅攻入娘妈宫,以鸟船当作先锋。刘国轩让邱辉为先锋,自己在娘妈宫港口督战。澎湖海战经过中,由于风势阻扰,清军不敢冒进,只有以蓝理为首的七支舰队攻入。
施琅继而派出第二波鸟船部队,部分清军船只因涨潮被冲向岸边,郑军趁势将舰队分成两翼,意图包围清军。施琅见状迅速突入郑军,欲解救被围困的船只,却被林升率军包围。其本人在交战中被火铳射伤右眼。林升也在战争中负伤,
⑨ 电影海角七号讲的什么内容
海角七号这部电影讲的是以一对男女的相爱故事为背景的台湾南部生活和七封书信穿插两条线索的电影。拍的很好。
很好看,尤其是配乐我很喜欢。
具体介绍到豆瓣电影去看看吧。那里很详尽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