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推荐一下台湾的好片,顺带自己的推荐
纠正一下,台湾电影不叫崛起,原来台湾电影很不错的,这几年被搞得越来越差,没什么好片出,所以海角七号会在台湾这么火。给你摘录一段席绢在她的新书《富贵饕家》的后记中的关于《海角七号》的评价吧,她是台湾人,又是很有思想的作家,更懂台湾电影。
(内容来自网络,责任我不负)
十月上旬终于看了闻名已久的电影「海角七号」。
看完的第一个感想只有四个字:惊喜,感动。
我从来没有想过国片能拍成这样!
我从来不知道所谓的本土电影,可以这样呈现!
我们终于走出了侯孝贤的悲情城市;我们终于脱离了吴念真的多桑。台湾电影终于不此从头到尾都是里节抹抹的沉郁颜色,看得人窒息― 电影院已经够暗了,大屏幕还跟着黑到底,这算什么啊!我觉得很棒,虽然我不能说它是一部完美的电影,但是绝对超出我们对国片的期待几十倍!希望大家都去看一下,dvd已经快上市了。「海角七号」的成功并不表示国片从此振兴,所以我不会大喊国片有救了。我只是想告诉你:这是一部难得的台制电影,会让看过的台湾人很想向世界推销的一部电影,是台湾惨淡的电影界近十几年来的骄傲。
五千万的制作成本,如今据说即将达到三亿票房。如果你看过这一部电影,一定会明白这个成绩为什么会好成这样。
我不确定台湾以外的人能不能看得懂这部片里隐隐传达出的意涵,那是必须在台湾生活过的人才能了解其中的深刻。不过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但凡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看了,一定会觉得很贴近、很有感受的一部台湾电影。
有空的话,去看看吧。
Ⅱ 台湾有哪些值得推荐的文艺片
谢邀!感谢关注奥斯卡,与你一起揭晓心中的谜底。
5、《蓝色大门》
豆瓣8.3分,超28万人标记。19岁的陈柏霖和19岁的桂纶镁迸发出来了不一样的故事。
像张士豪那样的男生是每个女生都喜欢过的吧,高高帅帅的,打篮球,骑山地车,笑起来很阳光,但那时候一般都不会有勇气去争取的啊,等到已经长成大人已经满怀勇气了的现在,那样的男生就没有了。
Ⅲ 有哪些推荐的台湾电影
谢邀!感谢关注奥斯卡,与你一起揭晓心中的谜底。
5、《卧虎藏龙》
豆瓣8.0分,将近20万人标记。李安导演带领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比起表面的刀光剑影,人心的情感和欲望才是李安要表现的江湖。再大的力量也无法化解的内心挣扎,李安却表达得风度翩翩、意境圆融。最好的武侠片之一。
台词: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刀剑里藏凶,人情里何尝不是?
Ⅳ 谁有台湾的电影网啊 能看台湾最新电影的
台湾有版权保护的,所以不会像大陆还在放映的片子盗版vcd就充斥市场了,上pps看看吧,若没有你要的,你就只好慢慢等。
Ⅳ 推荐一些台湾的电影吧
《艋舺》,金像奖最佳话语片。。。。。。
Ⅵ 好看的台湾爱情电影有哪些
听说
导演:郑芬芬
编剧:郑芬芬
主演:彭于晏/陈意涵/陈妍希/罗北安/林美秀
类型: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台湾
语言:汉语普通话 / 台湾手语 / 台语
上映日期:2009-08-28
片长:109分钟
又名:Hear Me、
Ⅶ 【合集】中国台湾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百度网盘资源
中国台湾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剧名:天台爱情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CG_Nm4I136lMbsbdGPXMdA
Ⅷ 跪求2020年上映的台湾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百度网盘资源
2020年上映的台湾电影,免费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剧名:怪胎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Ⅸ 2000年至今台湾电影的发展
2000年以后的台湾电影年产量已降至19部(2000年)/10部(2001年)/16部(2002年)/15部(2003年)的窘境,主要原因是延续2000年以前的衰颓(例如信息发达,娱乐多元,电影不再是唯一)。其他原因则是产销关系崩解,早期投资电影辅导金的片商,即使无法赚钱,尚能赢得声誉,如今几乎完全丧失市场机能,片商已经毫无投资报酬率可言,于是形成不断压缩投资,制作沦于粗糙,卖座更形惨淡的恶质循环,最后只有靠极少数打代跑的独立制片奋力而为,造就了目前的年产量。卖座纪录更是惨烈,居然会有卖座破百万,登上年度冠军因而“含泪庆祝”的荒谬场面。年产量太少的情况下,必然会衍生出两个问题:一是按照常态分配原则,量少则不易质优。二是样貌窄化,无法开发出千姿百态的素材/形式/风格。
Ⅹ 火了!2020年获奖最多的台湾片《怪胎》,有粉丝连追主演3周
2020年的夏天,当大陆电影市场开始逐渐复苏,蠢蠢欲动的时候,你一定想不到8月份有部台湾电影火了,在台湾地区上映后,而且几乎场场爆满。
上映一个月,全台票房就逼近4500万,甚至有粉丝连续三周都在追主演,从台中奔赴台北参加见面会,一睹影人风采。
是什么电影这么火爆呢?
它叫《怪胎》,全亚洲首部iPhone电影,由林柏宏、谢欣颖主演,廖明毅导演。
电影一经上映,便获得国内外连连好评,不仅成为第57届台北影展拿下最多奖项的影片,在第四届FILMICFest影展上更是打败了全球84个国家、超过1500部参赛的作品,拿下世界首奖最大奖。
同时,还获得意大利乌迪内远东影展获得观众票选水晶桑奖和紫桑奖、富川奇幻影展拿下亚洲电影奈派克奖、加拿大奇幻影展观众票选奖以及纽约亚洲电影节评审团荣誉大奖等众多奖项。
本片也成为今年台湾电影市场上,目前获得奖项最多的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导演廖明毅曾担任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吃吃的爱》、《六弄咖啡馆》等高口碑影片执行导演。
廖明毅导演在《怪胎》中身兼编剧、导演、摄影、剪辑于一身,作为首部自己的影片,能获得如此成绩,可喜可贺。
除了影片本身受到欢迎外,这部电影还起到了联动效应,在台湾地区掀起了一股“怪诞美学”风潮。
让我们来说说这部电影吧!
影片讲述的是男主角陈柏青(林柏宏 饰)是一名患有严重神经性强迫症(OCD)的患者,有非常严重的洁癖。
每月15号是他唯一一天出门采买的日子,就在某个命运的15号,他遇见了与他“同病相怜”的另一个怪胎陈静(谢欣颖 饰)。
原本以为自己要永远孤单活在这世界上的两人,老天让他们相遇,发展出一尘不染的爱情,仿佛拥有了彼此就不再害怕被世界遗弃。
然而这对命运般的眷属,却在陈柏青的强迫症突然消失之后,关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电影在形式上使用iPhone拍摄,大胆创新。
从预告片便可看出,影片在构图和剪辑上有着巧妙的想法,画面色彩饱和度极高,氛围轻松明快,小清新风格十分明显。
故事前半段画面使用了1:1的正方形比例,是典型的置中构图,不仅将观众的目光全部聚焦于主人公的行为动作上,同时还带给人一种空间上的压迫和不对称感。
随着剧情不断发展,男主角的OCD消失,画面比例也突然变得正常,从正方形转为16:9的横屏模式,冲突越来越明显,距离高潮点也越来越近。
影片用画面比例的改变来代表男女的关系开始走向分离,前半段剧情的正方形比例如同强迫症的强迫性思维一样,必须在一个平整安全的秩序中生活,如果打破这一束缚。
如同面临灾难性事件一样,就像影片中女主角在外面超过三个小时就会患红疹、男主角洗手如果多洗一次就要从头再洗15次、物品必须摆放的整整齐齐、房间必须一尘不染。
不得不感叹导演根据剧情改变构图的大胆尝试,加入奇幻与写实的风格,呈现出的效果完全不输专业拍摄器材,值得称谓的是,导演廖明毅只用3台iPhoneXSMax就完成了此片的拍摄。
其次,内容表现上并没有因拍摄器材的短板而受到桎梏。
男女主角因为身患OCD而变得自卑和有压力,走路时总是低着头且迅速穿过街道,驼背和躲闪的眼神,因自信低落而无法与人正常交流。
出门必须穿雨衣、戴口罩、隔着手套触碰一切,坐地铁永远都是站着。
病态的不断打扫、固定时间睡觉起床、穿同样的衣服,被人叫住时总会受到惊吓。
这些细节的表现让更多的观众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患有OCD的人是有多么痛苦,现实中每个人其实都或多或少会有些许强迫症,但当这种症状严重到成为一种病的时候,就很难摆脱,更难以通过药物方式治好,只能达到缓解。
另外,这部电影除了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外,服化道也体现着“怪诞”二字,男女主的服装及居住房间充满着饱和度极高的颜色,多是大块单面的红、蓝、黄等。
女主出门必定会穿亮黄色雨衣,头戴黄色雨帽,蓝色裤子,手上戴着一副同样蓝色的手套,在家也总是穿着一件大红色卫衣,而男主所有的衣服都是蓝色无印花T恤,出门必穿白色雨衣,头戴白色雨帽,手戴湖绿色手套。
男女主家里的墙壁、物品及家具也多是大面积亮度颇高的单色。
这样的设计颇具实验性,虽然他们身穿这样的奇装异服坐地铁、逛超市,但并没有人会因此而注意他们,导演的用意也许是想将OCD症状的怪异以这样的形式外化,以此来更好的诠释患有此症状人内心的煎熬,冲击力更强。
有趣的是,电影中这些特殊怪诞的设计引起了粉丝的模仿和二创。
粉丝们为了配合林柏宏和谢欣颖在电影中的角色设定,同时表达对这部影片的喜爱,电影在举行见面会的时候,粉丝们不仅穿上了电影中的招聘雨衣和背包外,还自备牙刷,以呼应男女主在影片中同步刷牙的桥段。
说到以上这些细节便不得不提到两位主演,林柏宏和谢欣颖。
男主角林柏宏曾以《六弄咖啡馆》获得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传媒关注新人男演员。
女主角谢欣颖是被著名导演侯孝贤挖掘的演员,曾出演电影《刺客聂隐娘》,扮演田季安宠妾胡姬一角。
纽约亚洲电影节评审团荣誉大奖给这部《怪胎》的获奖理由是:
虽然,本片被定义为小清新的爱情电影,但却一点看不到台湾典型小清新爱情电影的样子,更多是披着爱情的外衣讲述更深的内里,这样的爱情电影反而在观众心里能够留下更深的印象。
影片中一直在说的OCD[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就是大众普遍说的强迫症,指有意识的不断强迫自己重复做某些事情,进而达到预期目的。
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这些人无法控制的反复做着同一件事,被人认为是“怪胎”,如同这部电影,当找到那个“你懂我”的人时,会感到温暖,感觉自己不再是个怪胎。
当这种症状突然消失时,于自己值得庆幸,可是于身边那个“你懂我”的人而言,便不得不再次伪装起自己,从头到脚,回到只有一个人生活的时候。
影片讲述的是两个“怪胎”的爱情,反观,爱情中的我们又哪一个不是“怪胎”呢?
青石电影 | 清源(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