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像奖和金马奖哪个奖项水平更高
两者水平相同,都属于华语三大电影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每届颁发21个奖项,由十三个香港专业电影协会组成的“金像奖选民”,和评选事务组推荐及邀请的电影业内人士和专业媒体工作者组成的专业评审团,联同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会员在经过两轮投票选出最终得奖者。
台湾电影金马奖每届颁发23个奖项。由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审团在观赏完所有影片,探讨讨论后投票选出得主。除了正式奖项外,还有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两个会外奖项。终身成就奖或特别贡献奖,则由各电影工(公)会推举,执行委员会投票选出。
(1)第5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含金量扩展阅读
香港电影金像奖影片参选资格:于当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在香港作首轮公开售票放映,连续七天内于五十个座位以上的影院放映不少于五场的香港电影,影片长度六十分钟或以上,并以三十五毫米菲林放映或数码放映,均自动参选。
所有奖项的参选人及参选最佳电影的出品公司,必须记名于该片的片头或片尾字幕,并以于香港上映的版本为准。
② 华语电影的三大奖项:金鸡奖、金马奖和金像奖,哪个奖项含金量最大哪个最强大谢谢!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按说是金马奖是华语电影最高奖。表演方面说
③ 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哪个含金量更高
只能这样说:
香港金像奖,入围条件比较特别,它必须是港产片,也就是只能是香港电影参赛。标准是这样的:
一、必须在香港首映,或包括香港的很多地区同步上映;
二、合拍片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两个:
1.导演是香港籍
2.出品公司中有一家必须是在香港注册的;
3.电影的工作项目(提名项目)中必须有六个以上都有港籍工作人员,不和第一条重复。
台湾金马奖,要求比较宽,只要是华语电影都可参赛,连国籍都不分。
要求:
电影语言有一半以上是华语(含方言)
电影必须是反映华人的。
由此可见,范围大不一样,不好比较。金马奖要比金像奖历史悠久。
④ 台湾金马奖很重要吗
的确,台湾电影金马奖是华语影坛影响力较大的盛会,荣誉程度和香港金像奖不分上下,金马奖自创立以来,奖励了许多优良华语影片及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成为华语影片制作事业最崇高的荣誉指针,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整体电影事业的发展,对华人电影事业,堪称具有极重要的历史意义与地位。
华语影片竞赛
金马奖华语影片竞赛自1962年开始举办至今,已举办了43届,只要是华语发音的影片(包括国语、粤语、闽南语、上海话等)均可报名参加竞赛。第15届之前于事前公布得奖名单,第15届之后则于颁奖典礼当天公布得奖名单。金马奖共设有21个奖项、2个特别奖项目、1个非正式竞赛奖项。包括剧情片、创作短片、纪录片及动画长片等影片奖项;个人奖项则有导 演、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新人奖、原著剧本、改编剧本、摄影、剪辑、音效、动作设计、视觉效果、原创电影音乐、原创电影歌曲、美术设计、服装设计等; 特别奖为评审团大奖、评审团特别奖;非正式竞赛项目则有观众票选最佳影片。每年约有40部剧情长片、20部纪录片、创作短片及动画长片报名。
金马奖评审
近年金马评审团采小评审团制制度,共计邀请11至13名来自电影相关专业领域中的电影工作者担任评审,如导演、编剧、影评人、摄影、美术、演员、剪辑等。侯孝贤、柯一正、徐枫、王童、归亚蕾、张婉婷、金燕玲、曾江等知名电影相关工作者,均曾担任金马奖评审。
2002年起,更于决审阶段加入外籍评审,如2002年日本导演行定勋及韩国导演金弘准,以及2003年德国导演莫妮卡-楚特、英国动画导演珍-琵琳及日本东京影展策展人晖峻创三,2004年日籍导演东阳一,2005年韩国导演郭在容及日籍导演林海象,2006 年韩国导演金性洙及日籍导演渡边孝好等。
金马奖特别奖
每年金马奖均会发函请各大电影团体推荐金马奖特别奖候选人,并由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在颁奖典礼上颁发奖座以表扬其杰出贡献。包括徐立功(杰出制片人特别奖)、李连杰(大陆人士特别奖)、李行(终身成就特别奖)、郎雄(终身成就纪念奖)等,均曾荣获此一象征电影界最高荣誉的肯定。
金马奖颁奖典礼
每年十二月上旬举办的金马奖颁奖典礼,为每年华语影坛重大盛事之一:两岸三地华语影坛的重量级导演与明星均受邀出席金马奖颁奖典礼。许多为华语电影努力贡献的影人,如侯孝贤、杨德昌、李安、蔡明亮、王家卫、周润发、梁朝伟、吴宇森、徐克等人,均曾在此获奖。其中国际巨星张曼玉甚至创下六度入围,五次获奖的纪录,至今无人能敌。而许多国际级导演及明星亦曾受邀担任颁奖人,其中包括伊丽莎白-泰勒、阿兰-德隆、罗伯特-怀斯、查尔斯-布朗逊、西格妮-薇佛、江角真纪子、宫泽理惠、崔智友、金允珍等。
⑤ 求历届台湾金马奖的影帝影后
历届台湾金马奖的影帝影后如下:
2004第41届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帝刘德华《无间道Ⅲ:终极无间》,影后杨贵媚《月光下我记得》。
2005第42届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帝郭富城《三岔口》,影后舒淇《最好的时光》。
2006第43届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帝郭富城《父子》,影后周迅《如果、爱》。
2007第44届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帝梁朝伟《色,戒》,影后陈冲《意》。
2008第45届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帝张涵予《集结号》,影后刘美君《我不卖身,我卖子宫》。
2009第46届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帝黄渤《斗牛》及张家辉《证人》并列,影后李冰冰《风声》。
2010第47届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帝阮经天《艋舺》,影后吕丽萍《玩酷青春》。
2011第48届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帝刘德华《桃姐》,影后叶德娴《桃姐》。
2012第49届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帝刘青云《夺命金》,影后桂纶镁《女朋友男朋友》。
2013第50届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帝李康生《郊游》,影后章子怡《一代宗师》。
2014第51届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帝陈建斌《一个勺子》,影后陈湘琪《回光奏鸣曲》。
⑥ 金马奖史上的十二宗“最”都有什么
说起金马奖中的影帝和影后,相信大家也都比较了解了,金马奖是比较权威的机构,说实在的,能在这样的奖项中,拿个提名,都足以说明一切。
金马奖创办已经很多年了,很多港台地区,包括内地的演员们,都在这个奖项中拿过影帝和影后之类的奖项。
来盘点一下,金马奖历年以来的十二宗“最”,看看这些记录,都是谁在保持着。
获奖最多影帝:梁朝伟
谢君豪是第34届金马影帝得主,当年的他击败了,《春光乍泄》中的张国荣。
虽然谢君豪贵为影帝,但他总是在演一些配角,因此一直都没有看过他红过。
⑦ 比较一下华语三大电影节奖项的含金量
华语电影三大奖项分别是:中国电影金鸡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
然而含金量最高的奖项是金鸡奖,其次是金马奖,最后是金像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创立于1981年,两年一届,是华语电影中审核最严格的。由专家组+中国文联+中国影协+大众点评组成的审核团队。金鸡奖审核的时候,如果选不出好的作品或者演员,这个奖项是可以空缺的,而不会说随便找个作品或演员顶上。另外,金鸡奖没有地方保护,只要是华语电影都可以参选。
台湾电影金马奖创立于1962年,一年一届,是三大奖项中历史最长的。金马奖的评选除了评审团以外,还会有外国评审团加入,因此金马奖的评选比较国际化。但近年来台湾地区文化事业逐步落后,最近几年的金马奖都是由中国大陆地区的影片包揽。
香港电影金像奖创立于1982年,一年一届。由于金像奖大部分只颁发给香港电影,甚少有大陆影片和台湾影片,地方保护主义很严重。因此金像奖又被称为“香港人的奖”,缺乏一定的开放性。
⑧ 金马奖和奥斯卡奖是什么级别
金马奖是国内顶级级别,奥斯卡奖是世界顶尖级别。
参加奥斯卡的电影基本上都已经在电影院放映过,有一个准确的票房作为数据。且而且以主流电影冲击奥斯卡的居多。
而金马在这方面也是远远不如奥斯卡,一方面因为华语电影的现状就是主流片的整体都很单薄,另一方面由于港台电影的衰落,金马不得不做出很大改变才能挽救收视率和知名度:比如说金马让青年电影展的电影参赛,也就是让小众电影参赛,
其次是大陆电影占比越来越重,几乎成为“大陆奖”,导致了大陆影人拿奖几率翻倍、获得了内地的大部分关注度。
电影不是奥运会,不必有一维的速度、高度等标准,因为没有完美的艺术,因此也没有绝对无瑕的评奖,如果能从每一次观礼的过程中看到电影技术的进步,等待开奖的兴奋,与台上的演员同欢笑共流泪,领会电影给我们带来的奇妙与感动。
⑨ 金马奖获奖作品有哪些,获奖者都有谁
麦嘉1次,1983年《最佳拍档》、洪金宝3次,1983年《提防小手》等作品。”金马”二字源自金门、马祖两岛名的字首,此外,它亦符合全球主要影展名称以“金字招牌”为号召的潮流。
台湾电影金马奖(Golden Horse Awards)是由中国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在中国台湾地区举办的电影奖项。创办于1962年。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和香港电影金像奖并称为华语三大电影奖。
金马奖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华语及华人电影报名,每届颁发23个奖项。由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审团在观赏完所有影片,探讨讨论后投票选出得主。除了正式奖项外,还有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两个会外奖。终身成就奖或特别贡献奖,则由各电影工(公)会推举,执行委员会投票选出。
⑩ 演员涂们逝世了,他生前获得过哪些荣誉
老戏骨涂们获得的荣誉是比较多的,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他曾经拿到了金马奖的影帝奖杯;除此之外,涂们还先后获得了FRIST青年电影展的最佳演员奖杯和金凤凰奖的学会奖,而且涂们在影视圈的口碑,以及他在观众心中的地位,是不要奖项来衡量的。
最后,大家对涂们最熟悉的作品除了《老兽》之外,想必就是《笑傲江湖》了,他在《笑傲江湖》中扮演的左冷禅还是很多90后观众的心理阴影,这也侧面说明了涂们的演技有多么强大,前段时间上映的《乌海》中也有涂们的优秀表演,只可惜涂们已经因病去世了,实在是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