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两岸三地对电影名翻译有何不同
外来语的翻译历来是有规范,无标准。所以由于历史原因,三地长期交流不畅,语言文化背景本身有差异,结果各自为政。特别是一些音译的外来语,台湾按照国语来译,香港按粤语翻译,大陆按普通话翻译。自然就会有很大差别。靠意译的词汇,则是取决于首次翻译人的理解,比如导弹~飞弹,激光~镭射,维生素~维他命,录像机~录影机……
B. 拜托,台湾人翻译电影名的时候,能不能有文化一点
呵呵,台湾人翻译电影名是为了宣传抓耳顺口,跟电影内容有段距离的。但一旦进去看电影真实的译文,你就会发现比大陆翻译出来的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C. 为什么大陆、香港、台湾翻译的外国电影名字或者是人名有很多差别。比如同样是音译:一个反应泰坦尼克号,一
香港用粤语翻译,跟普通话不同。比如Marlboro,“万宝路”显然不是一个说普通话的人最先翻译的。因为如果用普通话来翻译,第一个字应该发M而不是W。粤语保留古音,“古无轻唇音”,万wan在粤语的发音就是man。再比如Watsons,“屈臣氏”也是一个粤语的译音。“屈”在粤语中不念qu,而的确是类似于wat。粤语保留了古音中入声的特点,“屈”是一个入声字,在元音后面还有辅音,正好与Watsons中的t对应。还有Beckham,香港翻译为“碧咸”,比普通话的“贝克汉姆”少了一半的字数。因为普通话用“克”对译k,用“姆”对译m,而粤语里“碧”是入声,入声的那个末尾辅音对应了k,而咸的末尾辅音也是m,正好与英语里的m对应。不过了解粤语的这个特点,似乎还不能完全解释“铁达尼”的问题。从对应来看,“铁”对应ti,“达”对应ta,”尼“对应ni(c)。看起来是一个很奇怪的翻译,因为”铁“和”达“都是入声,而ti和ta的元音之后其实都没有辅音。而”尼“不是入声字,却似乎还要对应最后的c。不过因为”铁“国语念tie,与ti差别更大,所以虽然港台和新加坡等地都用这个名字,我还是倾向于这是一个粤语发音的翻译。从大陆的翻译看,”泰坦尼克“是一个比较忠实于英文发音的翻译,ti的i,发音是[ai],而不是,所以”铁“这个对译显然是一个从字面而不根据读音进行的翻译。大概某个英文水平较次的记者首先从某个英国报纸获取了这部电影开拍的信息,在并不清楚Titanic读音的情况下进行了一次低水平的英译汉。为什么要这么猜测呢,因为现在我们常说的”乌龙“,似乎就有人指出是从”wrong"这个单词来的。“乌”对译的是实际上并不发音的w。如果再考虑上Hobbit的例子(我之前并不清楚原来“哈比”也是港台译名啊),“比”对译bit,似乎有些时候香港的译者对最后的辅音不是那么关心?所以“铁达尼”的“尼”也对译了nic?至于我自己嘛,念英语的时候的确是常常把一些读起来感觉比较轻的辅音直接忽略掉……粤语的“霍”发音不是h,所以香港译者不会用这个字来对译ho。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用念ha的“哈”对译ho……至于有人觉得什么“总动员”的翻译不好,我倒不这么觉得。至少一看到什么“总动员”的动画片,我就知道迪斯尼的新片来了~挺成系列的~
D. 香港 台湾 中国大陆对电影名不同的英文翻译
的确是不同啊,不过你要问什么呢?
E. 为什么大陆、香港、台湾翻译的电影名称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目前国内第一本引进讲解拍摄的图书为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大师镜头:低成本拍大片的100个高级技巧》,第一次将电影拍摄技术介绍给非专业人群。内容涵盖拍摄打斗镜头、追逐镜头、恐怖镜头、出场与退场、车内场景、对话场景、争吵冲突场景、爱情激情场景等各种技巧。
F. 台湾和大陆对电影名字的不同翻译名字怎么查
IMDB 以及维基网络
G. 为啥台湾人的电影好多都翻译成神鬼xx的
吸引眼球而已。
H. 关于国外电影的中文译名,大陆和台湾的翻译哪个更准确
个人认为如果从电影的名字发音来说,港台的翻译比较好。
但是如果考虑电影的名字的连贯性来说,大陆的比较好。
例如spanner,港台那边翻译为斯把拿,大陆译为扳手
I. 有部电影,台湾翻译是 冲击封锁线,大陆翻译是什么
〈16 Blocks〉,中译〈勇闯 16 街区〉,或〈16 街区〉、〈16 条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