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产大片 > 台湾电影没落了

台湾电影没落了

发布时间:2022-08-13 19:36:11

A. 台湾偶像剧红极一时,现在为什么没落了

最大的原因在于没有新晋的偶像来接替她们,导致偶像剧逐渐没落了。台湾偶像剧之前流行本来就是台剧在新世纪衰退的前奏,由时装言情剧和琼瑶等剧变化过来的

缺乏创新性

台湾偶像剧“没落”的原因,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台湾偶像剧近年制作成本低,导致作品不佳,观众群流失。根据数据调查,台湾乡土剧制作成本大约一集130万台币,偶像剧平均一集约200万台币,《我可能不会爱你》一集210万,台湾电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一集300万,《拜金女王》一集600万已是高成本。而跟韩剧平均一集制作费1,738万台币、大陆古装剧制作费平均一集650万台币相比,台湾偶像剧的整体制作水平就显得相对低下

据尼尔森收视率调查报告,电视剧收视率排名前三的都是「乡土剧」,同时期播出的《后菜鸟的灿烂时代》、《爱上哥们》都挤不进前三。乡土剧用相对较低的成本就能达到较高的收视率,广告价码也能跟着上涨,电视台乐于买账,一部接一部上档乡土剧。

偶像剧需要创新

偶像剧的产生,本来就是台湾电视剧产业衰落大背景下从都市爱情片派生出来的一个剧种,它也是在吸收日本少女漫画和偶像剧的基础上,结合本土的新演员和现有的基建环境和题材推出面向青少年的剧种。到今天,这个剧类也已经运作了二十年,其内涵已经发掘殆尽衰落是必然的

而偶像剧的从兴起到今天需要自我革新,分析其衰落的原因,从产业的角度就是市场丢失创造力殆尽、演员发展到了瓶颈期大量出走等等。而如果从外部来看,台湾偶像剧围绕着霸道总裁和玛丽苏少女的核心展开故事已经不能给观众带来精神慰藉,因为台湾政治经济形势日益走低迫使很多年轻人出走内地寻找机会,甚至大量偶像剧演员也在做这件事。

它的衰落包含了太多的原因,想要再次回温,还是需要推陈出新。






























B. 80年代后期,台湾电影出现整体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貌似当时黑色性质团体比较猖獗,从业人都成奴隶了,干了活,名利(se?)都是他们的,结果就这样了

C. 如何评价台湾电影现状

你提到的台湾电影我都看过。也会为了一部大陆不上映的电影专门飞台湾一趟。
我这么理解台湾电影的多元化:
第一,可以拍成电影的社会议题更宽广。至少在中国的审查制度之下,同性恋题材《女朋友,男朋友》是没有办法登上大荧幕的。
第二,台湾除了像大陆一样的电影院(主要播放当季的电影)之外,还有二轮电影院,播放已经下了的电影,或者按照不同的风格设定的影院(法国有专门的文艺院线,也设定了单部电影的排片不可以超过当日的三分之一,总之,起到平衡作用)。例如,光点电影院。 我不清楚是否有政府的资助。
第三,辅导金制度。 基本上,你提及的电影都拿到了辅导金。 也有人说,台湾电影越辅越倒。台湾本身市场就非常有限,如果只考虑在岛内发行,收回成本的难度就较高。如果一味玩小清新,台湾电影也会走向没落。

D. 台湾电视剧的没落原因

港台剧之所以走到今天这种地步,和内地影视剧制作逐渐摆脱政策和观念束缚,逐步回归作品本身脱不开关系,但台湾电视剧市场越发低迷、资金短缺、演员流失也是不争事实。 80年代两岸三地完全是古装剧的天下,90年代,合拍剧、年代剧风靡一时,之后偶像剧开始崛起,用了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迅速登上了荧屏的主力位置,牢牢掌握着一批年轻观众的视线。可以说台湾剧自始至终以“眼泪+爱情+偶像”来抓住观众的心,这也是台剧唯一的杀手锏。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到了90年代末期,模仿台湾偶像剧套路来制作的韩剧反倒逆袭中国市场,台湾偶像剧渐渐被更加精致的韩剧所取代,台剧的“偶像剧”这枚杀手锏锐气大减,近几年依旧在偶像剧方面死撑,可台剧一贯的腔调、剧情安排、人物类型早已不能满足观众的心,相对于题材多样性、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内地电视剧,过于戏剧化、类型化的台湾偶像剧显得越来越“小儿科”和“幼稚”。 台湾偶像剧的确是一个培育新人的摇篮,但不变的电视剧生态环境自然造成人才外流。早期的刘德凯、马景涛、张晨光等一批曾在90年代中期当红的台湾男演员如今无一例外地都扎根在了大陆,甚至一些更老牌的台湾演员如李立群、寇世勋也在大陆找到了事业的第二春。后期的林心如、吴奇隆、苏有朋等都将事业重心放在内地,随后的林依晨、阮经天、霍建华、安以轩……毫不例外“北上”淘金。据统计,2014年横店的艺人中五分之一都是港台艺人。
《大男当婚》导演孙皓分析,自新世纪以来,受内地日渐崛起的电视剧势力影响,台湾剧集的卖方市场渐渐没落,大批资深电视工作者、演员远赴内地淘金,台湾本土市场严重萎缩,入不敷出。除了青春偶像剧与操着台语方言的乡土剧仍旧能够保证市场外,曾经盛极一时的台湾电视剧产业终于开始走下坡路。而大批曾经叱咤风云的明星,不是沉寂了,就是到内地寻救命草。
《囧人的幸福生活》出品方贺盈时代老总张珺涵也表示,到2014年,台湾的制作公司不再拍摄“正常”的电视剧,导致一大批在90年代中期走红的台湾演员,由于年龄的问题而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要么在偶像剧里“沦落”为男主角的爸爸,要么降价去演说闽南语的长寿剧。
尤小刚笑称,内地一线演员的身价够台湾拍两部剧了,台湾艺人没有理由不北上。 多年来,台湾电视人总竖起所谓“本土”旗帜,但“本土”戏难有海外市场,恶性循环下只得紧缩制作成本,让制作环境每况愈下。
《新兵日记》总编剧李信邦曾对记者说,台剧低迷的根源还是一个“钱”字:“经费日益缩减,没有钱,怎么实现制作的理想?”制作《新兵日记》时,李信邦和导演董良就缺乏经费,仅靠着“男人的理想”而坚持。剧中的飞机大炮还有步兵演练的大场面都耗费不菲,至今未能收回成本。他说:“很多台湾电视人选择拍电影或者进军内地,是希望能有更多的资源来完成他们拍片的梦想,没有人想拍烂片。”
《三国》这样的制作于台剧是奢望
于正也告诉记者:“内地电视剧蓬勃发展,一集一小时的制作费,约在五十万人民币左右(约两百万台币,如果是大制作的戏,则无上限);而台湾,一集九十分钟的戏,能有百万台币已属不错。
见证了台剧辉煌与没落的演员黄文豪(曾出演《戏说乾隆》等热播剧)表示,都说台湾类型化单一,只会做偶像剧,但谁能告诉大家,做宏大的历史正剧资金哪里来?台湾没有电视台或者公司能出几千万甚至上亿人民币去拍一部电视剧。其次是场地,内地有许许多多的影视城可以提供场景。别的不说,单单是央视自己一家电视台就拥有四大影视城。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非常出名的影视城。例如浙江横店影视城,这在台湾是不敢想象的。

E. 为什么现在出的电影大多数都是香港的,很少看到有台湾的

台湾电影已经没落了,一年只拍三四部影片。

F. 台湾电影彻底绝迹的原因没有任何台湾电影的消息,怎么回事台湾人不拍电影了

台湾的电影市场是对外开放的,然后就被老美 港台 日本给占领了,老美是占大头,而且院线大头也是老美控股,本地拍片风格倾向于文艺片,跟市场脱节,全靠政府补贴过日子,看的人不多。

G. 香港和台湾演艺圈曾经那么火,为何现在却逐渐没落

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当时港剧还有台剧真的很火,但是如今香港和台湾的演艺圈都大不如前,我想这其中还是有很多原因的。

近年来内地剧逐渐兴起,其中正午阳光就出品了不少有口碑的电视剧,里面不管是电视剧的题材还是演员的演技都很好,所以内地的电视剧才会比以前更好。甚至有的电视剧还被引入到了台湾还有香港。

其实我觉得台剧和港剧也许是因为上个世纪太过于辉煌了,那个是他们当时最巅峰的状态,所以不管后人做的再如何好都大不如前。有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比较,因为你一比较就会发现有的事情还是以前的好。

H. 20年前风靡全国到现在的没落,台湾影视剧究竟经历了什么

台湾影视剧走向没落,主要是因为剧情过于幼稚。而随着其他地区的影视作品质量越来越出色后,台湾影视剧自然会被观众所抛弃。

I. 为什么台湾拍不出好电影和电视剧

在问“为什么”之前,应该先问“是不是”。

台湾有好看的电影、电视剧。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海角七号》《蓝色大门》

《七侠五义》《王子变青蛙》《还珠格格》《恶作剧之吻》

J. 近几年来台湾的影视业不是很景气,张震这样的电影大咖是不是也受到了影响

近几年,台湾的影视业,因为种种的原因,非常的不景气,整个行业死气沉沉,毫无活力。这个情况,对于张震等少数的电影大咖,影响不大,因为他们的事业中心,不在台湾。这个情况,只是苦了台湾本土的电影人,他们受到很大的影响,有的甚至无工可开,处于失业的状态。

真正苦逼的,是那些本土的从业人员。以前有大把的戏拍,有大把的影片要制作,有大把的影片要宣传发行,有工开有饭吃,生活稳定而幸福。现在想开工没工开,随时有可能失业,有的已经失业。

阅读全文

与台湾电影没落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能使我振奋的电影用英文翻译 浏览:336
电影导演工作室 浏览:608
小燕子是电影什么的产品 浏览:982
三大战役电影图片 浏览:592
冒牌男神萌女侠大电影完整版 浏览:399
2017年法国电影总票房 浏览:447
张三丰电影粤语版 浏览:952
杀人网站类似电影 浏览:353
梁朝伟电影完整版高清哪可以看 浏览:528
商丘小伙电影院 浏览:588
八仙过海完整版老版电影完整版 浏览:561
电影里士兵的英文单词 浏览:463
关于党的电影叫什么 浏览:768
养孩子的四大电影 浏览:471
放映哪些电影英语翻译 浏览:299
起跑线电影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浏览:149
法国言情伦理电影 浏览:897
电影亲吻图片 浏览:377
很多老电影配音都是台湾人 浏览:569
韩国纯真年代电影图片 浏览: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