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台湾楼下的房客电影资源!
每天都有的
帮帮我爱神
基本资料
帮帮我,爱神Help Me Eros(2007)
影片类型:
剧情
片长:
Taiwan:103 min (original release)
国家/地区:
台湾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色彩:
彩色
级别:
Taiwan:R-18
制作公司:
汯古霖电影有限公司 [台湾]
发行公司:
Fortissimo World Sales ..... (2007) (worldwide) (all media)
其它公司:
Fortissimo Film [荷兰] ..... worldwide sales
演职员表
导演 :
李康生
编剧 :
李康生
演员 :
李康生
尹馨
廖慧珍
Dennis Nieh
制作人 :
蔡明亮 .....监制
王琮 .....procer
原创音乐 :
Yasuda Fumio .....(original music)
摄影 :
廖本榕
剪辑 :
雷震卿 .....(editor-in-chief)
艺术指导:
蔡明亮 .....executive procer
录音 :
杜笃之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细节)
意大利
2007年9月4日 ..... (威尼斯电影节)
加拿大
2007年9月11日 ..... (多伦多电影节)
冰岛
2007年9月29日 ..... (雷克雅未克国际电影节)
台湾
2008年1月11日
香港
2008年3月22日 ..... 第32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剧情简介
阿杰因为金融风暴股市狂跌失去了所有财产。他躲在被查封的房子里,照顾他偷种在衣柜里的大麻树,同时抽他储存的大麻。每回他绝望地想死时,就会打电话给生命线求救。义工琪琪温柔甜美的声音令他产生了好感和幻想。他想见她,却屡遭拒绝。他只好将对琪琪的幻想投射在他家楼下穿着暴露的槟榔西施小欣身上。他接近小欣,两人很快便陷入一个肉欲的迷幻世界尽情放纵……同时,他开始跟踪琪琪……
故事围绕三个都市人而展开:二十八岁的杰因亚洲金融风暴失业,从此沉沦毒海;三十五岁的琪琪曾被强暴,后来做了生命热线的义工;二十岁的小楦则在杰家的楼下卖槟榔。三个人各有自己的背景和故事,但姻缘巧合,又各自纠缠,他们内心空虚而焦灼,都渴望被爱、被了解、被帮助,但却谁也没能帮得了谁。
幕后制作
·《帮帮我,爱神》是李康生执导的第二部长片,编剧与主演全由他自己担纲。本片剧本早在04年已获釜山电影节肯定,PPP计划出资2万美金用于该片拍摄。李康生称该片描述出一群漂浮在城市河流中的寂寞身影——他们希望藉由对方得到救赎却又彼此牵制形成情感空洞。
·为了自己导演的第二部电影《帮帮我,爱神》,李康生一丝不挂全裸入镜,重点部位都拍到,电影中会不会剪掉还没决定。蔡明亮替李康生打气说:“你已经是国际级演员,全裸算什么?”
所获奖项
阿根廷第10届布宜诺斯艾利斯独立电影节,李康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帮帮我爱神」一举拿下最佳男主人公和摄影师协会奖特别奖。第二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摄影由台湾影片《帮帮我爱神》的摄影廖本榕获得。《帮帮我爱神》国际影展竞赛再传捷报,勇夺西班牙希洪影展最佳影片。电影《帮帮我爱神》拿下第5届泰国曼谷影展评审团大奖。
导演自述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当导演,感觉好像是被现实所逼。即使当上一名演员也是一个偶然,我在彷惶少年时在台北的街头被蔡明亮找到,一演就15年。演员变成我的专业。大家都称我为蔡明亮的御用演员,是幸也是不幸。这意味着我的表演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也因此没有多少导演愿意找我合作。而事实上,近几年,台湾也没有多少电影在开拍。有时想到我的未来就会害怕。我害怕失去了演戏的舞台。如何制造更多的电影机会,我想唯有更换跑道吧。蔡明亮也鼓励我从写剧本开始。我发现我的剧本跟他的很不一样。我会写对白。他不会。最后我决定自己当导演。
2003年,我拍了我的第一部电影《不见》。但是《帮帮我爱神》其实是我的第一部电影剧本。写的是我人生至今最黑暗的一段时光。在我演戏的初期,我忽然得了一个怪病,脖子极严重地歪了9个月,甚至被医生宣判终生残废。加上当时我把拍戏赚来的钱全部投入股票市场失利,轻生的念头竟然在我脑海中盘旋。我多次打电话给生命线求助,却没有一次打通过。还好我没有死掉。经过4年的资金筹措,我把当时的心境和整个台湾社会畸形的发展拍成了这部电影。
照理来说,演员似乎要比一般人来得更感性、更有感情;但说实话,我是一个不容易感动的人,就算看电影时也不曾狂笑或大哭过;所以我自私地希望,自己的电影能够“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看完《帮帮我爱神》我掉下泪来,你呢?
㈢ 寻找一个台湾电影
楼一安导演拍的《一席之地》
你讲的歌手是由莫子仪演的。
是一个多叙事线故事。
我个人觉得蛮有趣的。
我以下转贴剧情内容给你看↓
莫子(莫子仪饰),一个狂放不羁的摇滚鬼才,却难得知音。这愤世嫉俗的孤独灵魂,似乎只有在面对凯西时(路嘉欣饰),柔情的另一面才偶然乍现。然而在凯西日渐走红后,两人的关系却逐渐走向冰点。这是莫子第一次写情歌给凯西,或许也是唯一的一次……
林师傅(高捷饰),专门为往生者盖房子,家中堆满了栩栩如生的纸人、纸手枪、纸麻将……,当然还有纸洋房,却一辈子也挣不到一间属於自己的房子,甚至自己生病的开刀钱也凑不到。接二连三狗屁倒灶的鸟事,在妻子阿月婶(陆弈静饰)阴错阳差窃得一笔钜款后,似乎就要迎刃而解了……
但人算不如天算,原本不相干的两组人,因林师傅的宝贝儿子小刚(唐振刚饰)而出现了交集,并引发一连串出乎意料的连锁效应……。於是,在这个喧嚣的都市丛林里,不论是在世的人,还是死后的鬼,彷佛都已耗尽了所有生命的气力,嘶喊著:还我一席之地!
㈣ 有没有台湾拍的抗日战争电影或电视剧
1、《梅花》
电影介绍:
《梅花》是一部由刘家昌执导,张艾嘉,谷名伦,柯俊雄等主演的战争电影。影片于1976年上映发行。
讲述了在中日战争末期的台湾,一个小混混(柯俊雄饰),在目睹全镇人奋力协助中国政府对抗日军后,大彻大悟,决心做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最后以身殉国。
㈤ 一个台湾关于鬼屋的恐怖片
中正大学宁静湖 白色的身影以及一头乌黑的长发,不时的对著在此谈情说爱的人飞舞著秀发~
中横夫妻树 当夫妻树出现尖啸声时,就是有人要〝离开〞的时候,已经有一台游览车在此发生过意外……
文大鬼电梯 曾经有一位不信邪的教官从七楼搭电梯下一楼,结果电梯过一楼不但没停下来,还继续往地下楼沈下去……请注意,这里的一楼到地下楼是没有电梯的,只能走楼梯……
文化大学大仁馆 大仁馆是阳明山地区中阴间与阳间的交界,采用「八卦式」设计,以便阵住此地的阴气……但是当初因为校方与建商的恩怨,结果盖成反八卦,不但不能镇住阴气反而会招引大量灵异世界的朋友……
文化大学晓园 晓园是为纪念文化大学创办人而盖的,同时也是创办人的墓冢,深夜时分,会有慈祥老人家的声音叮咛你~早~点~回~家~
日月潭教师会馆 夜半时分,强烈的拍打窗户的声音不曾停歇,淹死的往生者希望有人可以听到来救他们……
木栅第七公墓 经过的人,都不敢往这个方向看,因为会有亲切的好兄弟和你打亲切的招呼~~~呜~Give me five
世新大学凉亭 一根斑驳的柱子,是连接阴阳两界的通道,过世的老校长时常在这里看学生的上课情形…
北宜公路 9弯18拐的弯曲道路,使得许多人在此丧失了性命,也因此,他们都在此寻找替死鬼…记得今年农历七月初砂石车闯进路边民宅的事件吗?
台大醉月湖 有人晚上到醉月湖时会听到有女子的声音问到 "请问现在几点钟 ?" 问的时间多半是11点左右,但是却看不到问时间的人…
台中第一广场 还记得数年前的幽灵船吗?还记得卫尔康大火吗?就是这里……
民雄鬼屋 西班牙式建筑,上吊的婢女时常在屋内走动,许多不信邪的人夜宿大宅之中,第二天被人发现,都呈现发疯状态…
白沙湾海边巨石 在白沙湾的海边,有一块很大的巨石,某些时候,上面会出现一个白色的〝根〞字,再仔细一看,这个根就会慢慢地变成了〝恨〞!此时,一个没有面孔的女子就会慢慢从你身後走过来……
白沙湾豪华别墅 在白沙湾一带,闹得最凶、最猛的鬼屋,曾经有一对母女淹死在别墅理的游泳池里,凡是经过的人,都会感到一股不友善的压迫感……
阳明山冷水坑吊桥 在这里拍照片,常常会有小孩或是面孔模糊的女子出现在你的相片中……
辛亥隧道 一个孤单的白衣女子常在隧道边等待著一个开/骑车经过的人搭便车……
佳冬乡示范公墓 亲切的管理员会指引方向,好让你找到自家的坟墓,当你要回头答谢他时,管理员已消失无踪…
东海古堡地下碉堡 入口处现在都已封闭,在此联谊过的学生,亲眼看到穿著日本军装的士兵们,从他们的眼前消失不见…
阳明山後山公园凉亭 距後山停车场约有15分钟的路程,面色惨白的上吊女鬼时常在此出现…
乌日鬼屋 被抛弃的舞小姐,穿著红衣,在他们的新居中自杀,此後,每天固定的时间,大宅的灯都会自动的亮起,并且传来阵阵女子的哭声…
基隆鬼屋 四层楼的古式建筑,顶楼浓密的榕树,以及毫无半点灯光的骑楼,在喧闹的基隆夜市中,显的格格不入,不时出现在窗口的人影,常使得游客吓的不知所措…
逢甲大学西屯路 一个透明灰蓝色的人体,在路旁的草丛中漂浮,没有头、没有手、只有一具身体…
阳明山第一公墓 喜欢夜游的大胆学生,只敢来一次……
擎天岗 一只小手常常对长头发的女生恶作剧,除了拉头发之外,还会抓你的裤脚…传说中狐仙经常在此出没,尤其在深夜的时候…你以为,庙都是乾净的吗?
松园别馆 以前的鬼月旅游,花莲人绝对不会错过松园别馆。高耸的松树、倒影、带著咸味的海风,外加整个遭到树干枝叶掩盖的日式建筑与那神风特攻队的传说,松园别馆的确让人感觉很有鬼。
㈥ 求一电影:好几年前看的,好像是港台片,中间有个情节是,在一个大楼顶层有个庙,里面的人还都很厉害。
《双、瞳》
梁家辉,刘若英主演
楼主说的这部分应该是警、察奉命到这栋大楼搜查
里面的这个寺貌似叫“清、真、寺”,中间有一段就是警、察搜出了大量的刀具然后这里面的人就暴、动了,几乎把警、察杀光,后来是利用枪把暴、动镇压下去的(这一段比较血腥)、、、
(看的时候把顿号去掉)
http://ke..com/view/152900.htm
㈦ 求台湾的经典电影
历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获奖名单
第一届【金马奖】(1962)
最佳剧情片:《星星月亮太阳》
优等剧情片:《一万四千个证人》,《杨贵妃》,《宜室宜家》
最佳纪录片:《今日金门》
获奖助金影片:《赵氏孤儿》, 《脂粉间谍网》 , 《慈母千秋》
最佳导演:陶秦《千娇百媚》
最佳编剧:秦亦孚《星星月亮太阳》
最佳男主角:王引《手枪》
最佳女主角:尤敏《星星月亮太阳》
最佳男配角:矮仔财《宜室宜家》
最佳女配角:唐宝云《台风》
最佳童星:费立《金喇叭》
最佳彩色摄影:黄明《星星月亮太阳》
最佳黑白摄影:华惠英《宜室宜家》
最佳音乐:姚敏《千娇百媚》
最佳剪辑:姜兴隆《杨贵妃》
最佳录音:邝护《杨贵妃》
最佳纪录片策划:戴彭龄《今日金门》
第二届【金马奖】(1963)
最佳剧情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优等剧情片:《黑夜到黎明》,《武则天》,《小女儿》
最佳社会教育特别奖:吴凤
最佳纪录片:《台湾渔业》
获奖助金影片:《白云故乡》,《梁红玉》
最佳导演:李翰祥《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编剧:葛瑞芬《为谁辛苦为谁忙》
最佳男主角:唐菁《黑夜到黎明》
最佳女主角:乐蒂《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男配角:马骥《白云故乡》
最佳女配角:杜鹃《巫山春回》
最佳童星:罗宛琳《街头巷尾》
最佳黑白摄影:何鹿影《荷花》
最佳音乐:周蓝萍《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剪辑:姜兴隆《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演员特别奖:凌波《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纪录片摄影:陈玉帛《台湾渔业》
第三届【金马奖】(1965)
最佳剧情片:《养鸭人家》
优等剧情片:《深宫怨》,《人之初》,《血溅红牡丹》
优等纪录片:《石门水库》,《武昌演习》
最佳艺术设计特别奖:《春江花月夜》
获奖助金影片:《八十八号情报员》,《最后的裁判》
最佳导演:李行《养鸭人家》
最佳编剧:汪榴照《谍海四壮士》
最佳男主角:葛香亭《养鸭人家》
最佳女主角:李丽华《故都春梦》
最佳男配角:井淼《故都春梦》
最佳女配角:王莱《人之初》
最佳童星:小龙《最后的裁判》
最佳彩色摄影:赖成英《养鸭人家》
最佳黑白摄影:王剑寒《一毛钱》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曹年龙《状元及第》
最佳音乐:顾嘉辉《万花迎春》,骆明道《情人石》
最佳剪辑:王朝曦《深宫怨》
最佳录音:孙冰韵《深宫怨》
最佳纪录片策划:祈和熙,端木愃《春江花月夜》
第四届【金马奖】(1966)
最佳剧情片:《西施》
优等剧情片:《哑女情深》,《金玉奴》
最佳发扬民族精神奖:《大地儿女》
最佳纪录片:《成功岭之歌》
优等纪录片:《重庆演习》,《澄清湖》
获奖助金影片:《凤凰》
最佳导演:李翰祥《西施》
最佳编剧:胡金铨《大地儿女》
最佳男主角:赵雷《西施》
最佳女主角:归亚蕾《烟雨蒙蒙》
最佳男配角:吴家骧《金玉奴》
最佳女配角:卢碧云《烟雨蒙蒙》
最佳童星:谢玲玲《婉君表妹》
最佳彩色摄影:王剑寒《西施》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顾毅《西施》
最佳音乐:左宏元《哑女情深》
最佳剪辑:姜兴隆《大地儿女》
最佳录音 洪瑞庭《哑女情深》
演技特别奖:王莫愁《哑女情深》
最佳纪录片摄影:祁和熙《澄清湖》
最佳纪录片策划:贡敏《成功岭之歌》
第五届【金马奖】(1967)
最佳剧情片:《我女若兰》
优等剧情片:《蓝与黑》,《何日君再来》,《苏小妹》
最佳导演:李嘉《我女若兰》
最佳编剧:秦亦孚《苏小妹》
最佳男主角:欧威
最佳女主角:江青
最佳男配角:崔福生《贞节牌坊》
最佳女配角:于倩《蓝与黑》
最佳童星:谢玲玲《我女若兰》
最佳彩色摄影:林文锦《我女若兰》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翁文灯《我女若兰》
最佳音乐(非歌剧):顾嘉辉《何日君再来》
最佳剪辑:汪晋臣《我女若兰》
最佳录音:殷变平《苏小妹》
第六届【金马奖】(1968)
最佳剧情片:《路》
优等剧情片:《烽火万里情》,《龙门客栈》,《太太万岁》
最佳男主角:崔福生《路》
最佳女主角:凌波《烽火万里情》
最佳男配角:井淼《烽火万里情》
最佳女配角:欧阳莎菲《烽火万里情》
最佳童星:嘉嘉《多少柔情多少泪》
最佳彩色摄影:林赞庭《寂寞的十七岁》
最佳黑白摄影:余如季《白鹭人家》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李季《寂寞的十七岁》
最佳音乐:王福龄《烽火万里情》
最佳剪辑:沈业康《寂寞的十七岁》
最佳录音:洪瑞庭《寂寞的十七岁》
第七届【金马奖】(1969)
最佳剧情片:《小镇春回》
最佳纪录片:《张大千的画》
最佳导演:白景瑞《新娘与我》
最佳编剧:吴桓《小镇春回》
最佳男主角:杨群《扬子江风云》
最佳女主角:李丽华《扬子江风云》
最佳男配角:孙越《扬子江风云》
最佳女配角:张冰玉《小镇春回》
最佳童星:吴凤凤《小情人逃亡》
最佳彩色摄影:郑洁《小镇春回》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叶英晋,张国雄《月满西楼》
最佳音乐(非歌剧):周蓝萍《水上人家》
最佳剪辑:汪晋臣《新娘与我》
最佳录音:王永华《珊珊》
最佳纪录片策划:杨文淦《龙井乡》
特别奖:童月娟
第八届【金马奖】(1970)
最佳剧情片:《家在台北》
优等剧情片:《歌声魅影》,《高山青》,《路客与刀客》,《新不了情》
最佳导演:张曾泽《路客与刀客》
最佳编剧:鲁稚子《歌声魅影》
最佳男主角:葛香亭《高山青》
最佳女主角:归亚蕾《家在台北》
最佳男配角:仪铭《歌声魅影》
最佳女配角:夏台凤《歌声魅影》
最佳童星:俞健生《不敢跟你讲》
最佳彩色摄影:赖成英《群星会》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高山岚《幸运草》
最佳音乐(非歌剧):周蓝萍《路客与刀客》
最佳剪辑:汪晋臣《家在台北》
最佳录音:洪瑞庭《群星会》
优秀演技特别奖:胡燕妮
第九届【金马奖】(1971)
最佳剧情片:《缇萦》
优等剧情片:《落鹰峡》,《母与女》,《庭院深深》,《精忠报国》,《十二金牌》
最佳技术特别奖:《再见阿郎》
最佳导演:丁善玺《落鹰峡》
最佳编剧:李翰祥《缇萦》
最佳男主角:王引《缇萦》
最佳女主角:卢燕《董夫人》
最佳男配角:王戎《庭院深深》
最佳女配角:陈莎莉《落鹰峡》
最佳童星:游龙《精忠报国》
最佳彩色摄影:范金玉《缇萦》
最佳黑白影片摄影:祁和熙《董夫人》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梁延兴《缇萦》
最佳黑白影片美术设计:包天鸣《董夫人》
最佳音乐(非歌剧):夏祖辉《缇萦》
最佳剪辑:郭延鸿《独臂刀》
最佳录音:林丁贵《落鹰峡》
最佳纪录片摄影:祁和熙《太极拳》
最富创意特别奖:唐书璇《董夫人》
最佳演员特别奖:金峰《哑巴与新娘》
最有希望新女星:徐枫《龙城十日》
最有希望新男星:邱阳《三朵花》
第十届【金马奖】(1972)
最佳剧情片:《秋决》
优等剧情片:《还君明珠双泪垂》,《精武门》,《真假千金》,《万事如意》,《水浒传》
最佳导演:李行《秋决》
最佳编剧:张永祥《还君明珠双泪垂》
最佳男主角:欧威《秋决》
最佳女主角:翁倩玉《真假千金》
最佳男配角:魏苏《大地春雷》
最佳女配角:傅碧辉《秋决》
最佳彩色影片摄影:赖成英《秋决》
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陈上林《侠女下集》
最佳剪辑:张耀宗《(精武门》
最佳录音:洪瑞庭《大地春雷》
最佳技艺特别奖:李小龙《精武门》
第十一届【金马奖】(1973)
最佳剧情片:《忍》
优等剧情片:《十四女英豪》,《猛龙过江》, 《突破国际死亡线》,《爱的天地》,《天
伦乐》
宣扬中国文字特别奖:《中国文字演变》
优秀演技特别奖:嘉凌《忍》
优秀演员特别奖:狄龙《刺马》
最佳导演:程刚《十四女英豪》
最佳编剧:凤鸣编剧小组《忍》
最佳男主角:杨群《忍》
最佳女主角:上官灵凤《马路小英雄》
最佳童星:汤志伟《天伦乐》
最佳彩色影片摄影:林赞庭《爱的天地》
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邹志良《彩云飞》
最佳音乐(非歌剧):刘家昌《爱的天地》
最佳剪辑:张耀宗《猛龙过江》
最佳录音:王永华《十四女英豪》
第十二届【金马奖】(1975)
最佳剧情片:《吾土吾民》
最佳导演:刘艺《长情万缕》
最佳编剧:张永祥《吾土吾民》
最佳男主角:秦祥林《长情万缕》
最佳女主角:卢燕《倾国倾城》
最佳男配角:仪铭《云深不知处》
最佳女配角:萧芳芳《女朋友》
最佳彩色影片摄影:林赞庭《女朋友》
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陈景森《倾国倾城》
最佳(非歌剧影片)音乐:温隆信《云深不知处》
最佳剪辑:张耀宗《直捣黄龙》
最佳录音:王永华《少林五祖》
最佳摄影:余如季《木琴心声》
第十三届【金马奖】(1976)
最佳剧情片:《梅花》
优等剧情片:《滴滴血泪滴滴情》,《碧云天》,《狼牙口》,《八道楼子》, 《刺客》
最佳导演:张佩成《狼牙口》
最佳编剧:邓育昆《梅花》
最佳男主角:常枫《香花与毒草》
最佳女主角:徐枫《刺客》
最佳男配角:郎雄《狼牙口》
最佳女配角:张艾嘉《碧云》
最佳彩色影片摄影:林赞庭《梅花》
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王童《枫叶情》
最佳(非歌剧影片)音乐:刘家昌《梅花》
最佳剪辑:张耀宗《(密宗圣手》
最佳录音:忻江盛《梅花》
最具表现时代意义特别奖:香花与毒草
第十四届【金马奖】(1977)
最佳剧情片:《枧桥英烈传》
优等剧情片:《人在天涯》, 《秋霞》,《乾隆下江南》,《追球追求》,《千刀万里追》
最佳卡通:《未雨绸缪》
最佳导演:张曾泽《枧桥英烈传》
最佳编剧:何晓钟《枧桥英烈传》
最佳男主角:秦祥林《人在天涯》
最佳女主角:陈秋霞《秋霞》
最佳男配角:白鹰《千刀万里追》
最佳女配角:胡茵梦《人在天涯》
最佳童星:邬裕康《艳阳三月天》
最佳彩色影片摄影:林鸿钟《枧桥英烈传》
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陈景森《乾隆下江南》
最佳(非歌剧影片)音乐:顾嘉辉《秋霞》
最佳剪辑:王其洋《枧桥英烈传》
最佳录音:祈江盛《梅花》
最佳卡通影片编导:黄木村《未雨绸缪》
第十五届【金马奖】(1978)
最佳剧情片:《汪洋中的一条船》
优等剧情片:《蒂蒂日记》,《烟水寒》,《乡野奇谈》, 《卖身契》,《手足情深》
摄制技术优良特别奖:《多情剑客无情剑》
最佳剧情片导演:李行《汪洋中的一条船》
最佳剧情片编剧:张永祥《汪洋中的一条船》
最佳剧情片男主角:秦汉《汪洋中的一条船》
最佳剧情片女主角:恬妞《蒂蒂日记》
最佳剧情片女配角:归亚蕾《蒂蒂日记》
最佳剧情片童星:黄一龙《乡野奇谈》
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陈景森《金玉良缘红楼梦》
最佳剧情片音乐:黄茂山《乡野奇谈》
最佳剧情片剪辑:张耀宗《卖身契》
最佳剧情片录音:林焜祈《烟水寒》
最佳剧情片摄影:陈坤厚《汪洋中的一条船》
第十六届【金马奖】(1979)
最佳剧情片:《小城故事》
优等剧情片:《山中传奇》, 《成功岭上》, 《欢颜》, 《春寒,《香火》
最佳纪录片:《怒潮澎拜》
优等卡通片奖:《幸福掌握在您手上
最佳剧情片导演:胡金铨《山中传奇》
最佳剧情片原著剧本:张永祥《小城故事》
最佳剧情片改编剧本:李翰祥《乾隆下扬州》
最佳剧情片女主角:林凤娇《小城故事》
最佳剧情片男配角:韩苏《欢颜》
最佳剧情片女配角:沈时华《一个女工的故事》
最佳剧情片童星:欧弟《小城故事》
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胡金铨《山中传奇》
最佳剧情片摄影:俊杰《山中传奇》
最佳剧情片配乐:吴大江《山中传奇》
最佳剧情片电影插曲:沈吕白,李泰祥《欢颜》
最佳剧情片剪辑:姜兴隆《冷血十三鹰》
最佳剧情片录音:周少龙《山中传奇》 最佳纪录片策划:洪老典《北港牛墟》
第十七届【金马奖】(1980)
最佳剧情片:《早安台北》
优等剧情片:《碧血黄花》,《乡野人》,《金榜浪子吴祥辉》,《六朝怪谈》,《疯劫》
最佳纪录片:《古厝-中国传统的建筑》
优等纪录片:《国剧艺术》,《坐骨连体男婴分割手术》
优等卡通片:《三国演义》
优良策划特别奖:《古宁头大战》
最佳剧情片导演:王菊金《六朝怪谈》
最佳剧情片原著剧本:宋项如《侯鸟之爱》
最佳剧情片改编剧本:刘正谦《赌国仇城》
最佳剧情片男主角:王冠雄《茉莉花》
最佳剧情片女主角:徐枫《源》
最佳剧情片男配角:向云鹏《乡野人 》
最佳剧情片女配角:邵佩玲《茉莉花》
最佳剧情片童星:林小楼《乡野人》
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锺志文《疯劫》
最佳剧情片摄影:张季平《源》
最佳剧情片剪接:余灿峰《疯劫》
最佳剧情片录音:忻江盛《古宁头大战》
最佳纪录片策划:李树屏《国剧艺术》
最佳纪录片摄影:张照堂《古厝-中国传统的建筑》
第十八届【金马奖】(1981)
最佳剧情片:《假如我是真的》
最佳记录片:《海洋牧场之开发》
最佳卡通片:《老夫子》
最佳剧情片导演:徐克《夜来香》
最佳剧情片原著剧本:吴念真《同班同学》
最佳剧情片改编剧本:张永祥《假如我是真的》
最佳剧情片男主角:谭咏麟《假如我是真的》
最佳剧情片女主角:张艾嘉《我的爷爷》
最佳剧情片男配角:王珏《皇天后土》
最佳剧情片女配角:王莱《小葫芦》
最佳剧情片童星:郑传文《原乡人》
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陈景森《徐老虎与白寡妇》
最佳剧情片摄影:黄仲标《夜来香》
最佳剧情片服装设计:李燕萍《徐老虎与白寡妇》
最佳剧情片原作音乐:李泰祥《名剑风流》
最佳剧情片电影插曲:翁清溪《原乡人》
最佳剧情片剪辑:周国忠《夜来香》
最佳剧情片录音:邝护《爱杀》
最具时代意义特别奖:《皇天后土》
第十九届【金马奖】(1982)
最佳剧情片:《辛亥双十》
最佳记录片:《朱铭的斧里乾坤》
最佳剧情片导演:章国明《边缘人》
最佳剧情片原著剧本:张键《边缘人》
最佳剧情片男主角:艾迪《边缘人》
最佳剧情片女主角:汪萍《武松》
最佳剧情片男配角:谷峰《武松》
最佳剧情片女配角:叶德娴《汽水加牛奶》
最佳剧情片童星:周品君《在那河畔青草青》
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黄锐民《再生人》
最佳剧情片摄影:林鸿钟《苦恋》
最佳剧情片服装设计:刘季友,李燕萍《武松》
最佳剧情片原著音乐:骆明道《辛亥双十》
最佳剧情片改编音乐:关维鹏《彩云曲》
最佳剧情片电影插曲:成明,赵宁,琳妮《辛亥双十》
最佳剧情片剪辑:江煌雄《人肉战车》
最佳剧情片录音:宇宙录音室《再生人》
第二十届【金马奖】(1983)
最佳剧情片:《小毕的故事》
最佳纪录片:《夏尔降坡公路》
最佳卡通片:《四神奇》
最佳导演:陈坤厚《小毕的故事》
最佳原著剧本:蔡继光,许默《男与女》
最佳改编剧本:朱天文,侯孝贤,丁亚民,许淑真《小毕的故事》
最佳男主角:孙越《搭错车》
最佳女主角:陆小芬《看海的日子》
最佳男配角:谷峰《待罪的女孩》
最佳女配角:英英《看海的日子》
最佳童星:石安妮《魔轮》
最佳美术设计:张季平《大轮回》
最佳摄影:宋立平《今年的湖畔会很冷》
最佳服装设计:胡金铨,配王童《天下第一》
最佳原著音乐:陈志远,李寿全《搭错车》
最佳电影插曲:李寿全《搭错车》
最佳剪辑:周道淳,林善良《大轮回》
最佳录音:高富国《搭错车》
第廿一届【金马奖】(1984)
最佳剧情片:《老莫的第二个春天》
最佳纪录片:《四季如春的台北》
最佳导演:麦当雄《省港旗兵》
最佳原著剧本:念真《老莫的第二个春天》
最佳改编剧本:侯孝贤,廖辉英《油麻菜子》
最佳男主角:李修贤《公仆》
最佳女主角:杨惠姗《小逃犯》
最佳男配角:常枫《颐园飘香》
最佳女配角:陈秋燕《油麻菜子》
最佳童星:林鼎峰《玉卿嫂》
最佳摄影:黄仲标《花城》
最佳剪辑:张耀宗《省港旗兵》
最佳录音:王荣芳《玉卿嫂》
最佳美术设计:陈景森,邝广贤《唐朝豪放女》
最佳服装设计:王榕生《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最佳原著音乐:张弘毅《玉卿嫂》
最佳电影插曲:陈志远,慎芝《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第廿二届【金马奖】(1985)
最佳剧情片:《我这样过了一生》
最佳导演:张毅《我这样过了一生》
最佳原著剧本:朱天文,侯孝贤《童年往事》
最佳改编剧本:张毅,萧飒《我这样过了一生》
最佳男主角:周润发《等待黎明》
最佳女主角:杨惠姗《我这样过了一生》
最佳男配角:陈博正《超级市民》
最佳女配角:唐如韫《童年往事》
最佳摄影:陈坤厚《结婚》
最佳剪辑:蒋国权《NG慢半拍》
最佳录音:杜笃之《超级市民》
最佳美术设计:王童,古田金,林崇文《策马入林》
最佳服装设计:王童,颜昭世《策马入林》
最佳原著音乐:陈扬《结婚》
最佳改编音乐:张弘毅《国四英雄传》
最佳电影插曲:李寿全,张大春《超级市民》
第廿三届【金马奖】(1986)
最佳剧情片:《恐怖分子》
最佳纪录片:光启社《杀戮战场的边缘》
最佳纪录片导演:李道明《杀戮战场的边缘》
最佳导演:吴宇森《英雄本色》
最佳原著剧本:小野《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最佳改编剧本:吴念真《父子关系》
最佳男主角:狄龙《英雄本色》
最佳女主角:张艾嘉《最爱》
最佳男配角:秦沛《天天星期七》
最佳女配角:缪骞人《最爱》
最佳摄影:黄永恒《英雄本色》
最佳剪辑:黄铭林《飞跃羚羊》
最佳录音:新艺公司《英雄本色》
最佳美术设计:张叔平《最爱》
最佳服装设计:张叔平《梦中人》
最佳音乐:左宏元,史撷咏《唐山过台湾》
最佳电影插曲:史撷咏《唐山过台湾》
第廿四届【金马奖】(1987)
最佳剧情片:《稻草人》
最佳纪录片:《惜墨》(台制出品)
最佳导演:王童《稻草人》
最佳男主角:周润发《流氓大亨》
最佳女主角:梅艳芳《胭脂扣》
最佳男配角:午马《倩女幽魂》
最佳女配角:林珊如《期待你长大》
最佳原著剧本:王小棣,宋紘《稻草人》
最佳改编剧本:阮继志《胭脂扣》
最佳摄影:黄仲标《胭脂扣》
最佳剪辑:新艺剪辑组《倩女幽魂》
最佳美术设计:马光荣《胭脂扣》
最佳服装设计:陈顾方《倩女幽魂》
最佳原著音乐:张弘毅《尼罗河女儿》
最佳电影插曲:陈扬,吴念真《桂花巷》
第廿五届【金马奖】(1988)
最佳剧情片:《七小福》
最佳纪录片:《暮鼓晨钟》
最佳导演:罗启锐《七小福》
最佳原著剧本:罗启锐,张婉婷《七小福》
最佳男主角:万梓良《大头仔》
最佳女主角:郑裕玲《月亮星星太阳》
最佳男配角:周星驰《霹雳先锋》
最佳女配角:王莱《海峡两岸》
最佳摄影:锺志文《七小福》
最佳剪辑:余纯,邝志良《七小福》
最佳美术设计:黄锐民《警察故事续集》
最佳服装设计:王耀年《倾城之恋》
最佳原著音乐:卢冠廷《七小福》
最佳电影插曲:王文清《黄色故事》
最佳纪录片导演:林作庸《深山犹有读书声》
特别奖:《阴间响马》
第廿六届【金马奖】(1989)
最佳剧情片:《三个女人的故事》
最佳导演:侯孝贤《悲情城市》
最佳原著剧本:邱戴安平《三个女人的故事》
最佳男主角:陈松勇《悲情城市》
最佳女主角:张曼玉《三个女人的故事》
最佳男配角:张世《香蕉天堂》
最佳女配角:李淑桢《鲁冰花》
最佳摄影:黄仲标《三个女人的故事》
最佳剪辑:王献箎,邹长根《三个女人的故事》
最佳美术设计:张季平,栗通,陈耀圻,李宝琳《晚春情事》
最佳服装设计:朴若木《三个女人的故事》
最佳原著音乐:陈扬《鲁冰花》
最佳电影插曲:陈扬《鲁冰花》
第廿七届【金马奖】(1990)
最佳剧情片:《滚滚红尘》
纪实报导片:《红树林的故乡》
最佳导演:严浩《滚滚红尘》
最佳原著剧本:吴念真《客途秋恨》
最佳改编剧本:小野《刀瘟》
最佳男主角:梁家辉《爱在他乡的季节》
最佳女主角:林青霞《滚滚红尘》
最佳男配角:张学友《笑傲江湖》
最佳女配角:张曼玉《滚滚红尘》
最佳摄影:潘恒生《滚滚红尘》
最佳剪辑:金马《爱在他乡的季节》
最佳录音:沈圣德《爱在他乡的季节》
最佳美术设计:张西美,廖凤平《滚滚红尘》
最佳电影音乐:史撷咏《滚滚红尘》
最佳电影插曲:黄霑《笑傲江湖》
第廿八届【金马奖】(1991)
最佳剧情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最佳导演:王家卫《阿飞正传》
最佳原著剧本:杨德昌,阎鸿亚,杨顺清,赖铭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最佳男主角:郎雄《推手》
最佳女主角:张曼玉《阮玲玉》
最佳男配角:关海山《五亿探长雷洛传》
最佳女配角:王莱《推手》
最佳摄影:潘恒生《阮玲玉》
最佳剪辑:谭家明,奚杰伟《阿飞正传》
最佳美术设计:张叔平《阿飞正传》
最佳造型设计:张叔平《阿飞正传》
最佳电影插曲:伦永亮《何日君再来》
最佳电影音乐:黄霑,戴乐民《武状元黄飞鸿》
最佳录音:陈伟雄《阿飞正传》
最佳纪实报导片:《帝雉时代》,《玉山九千英尺-台湾鸟类开拓史末章》
动画创意特别奖:《薛西弗斯的一天》
第廿九届【金马奖】(1992)
终身成就特别奖:何基明
最佳剧情片:《无言的山丘》
最佳导演:王童《无言的山丘》
最佳原著剧本:吴念真《无言的山丘》
最佳改编剧本:赖声川《暗恋桃花源》
最佳男主角:成龙《警察故事III超级警察》
最佳女主角:陈令智《浮世恋曲》
最佳男配角:顾宝明《暗恋桃花源》
最佳女配角:顾美华《浮世恋曲》
最佳摄影:李德成《雾都情仇》
最佳剪辑:张耀宗,张嘉辉《警察故事III超级警察》
最佳美术设计:李富雄《无言的山丘》
最佳造型设计:李富雄《无言的山丘》
最佳动作指导:程小东,元彬《新龙门客栈》
最佳电影音乐:黄舒骏《青少年哪吒》
最佳电影歌曲:黄霑《黄飞鸿之II男儿当自强》
最佳录音:杜笃之,杨静安《少年耶,安啦》
最佳纪实报导片:《小鷿鷈》
评审特别奖:《学仙记》
第三十届【金马奖】(1993)
终身成就特别奖:黄卓汉
最佳剧情片:《喜宴》
最佳纪录片:《喜宴》
最佳导演:李安《喜宴》
最佳原著剧本:冯光远,李安《喜宴》
最佳改编剧本:胡大为,邓碧燕,林纪陶,于仁泰《白发魔女传》
最佳男主角:成龙《重案组》
最佳女主角:吴家丽《赤裸的诱惑》
最佳男配角:郎雄《喜宴》
最佳女配角:归亚蕾《喜宴》
最佳摄影:李屏《戏梦人生》
最佳剪辑:张耀宗《重案组》
最佳美术设计:叶锦添,李伟明,杨
㈧ 电影,《楼》讲的是什么没看懂,
林克染是最后的赢家。克染也是大老板,也想得到楼盘,他深知对手的方法,于是将计就计。他自己参与到活动中来先了解究竟并且安排裹头巾男人演了第一幕,就是讲了关于小红的故事,让心如男友心生疑惑,并借此接触心如。第二步就是安排一个女人在楼里吓跑心如男友,因为他知道梁会来一探究竟。这部电影拍的可以说是非常烂,情节粗糙,偷工减料,和国外真正悬疑惊悚大片比真是相形见绌,我是不小心看了这部电影的,真是瞎了狗眼。推荐楼主还是看国外悬疑惊悚大片吧,内容紧凑情节关联,能真正体验到恍然大悟的感觉,至少拍的不偷工减料,交代的清楚,有让你去探索的冲动和思路。反正就觉得这片好渣…
㈨ 台湾电影女主角叫楼筱
郑靓歆
郑靓(jìng)歆,台湾新生代女演员。1995年出生在台北,13岁参加综艺节目 我爱黑涩会,2010年出演王小棣电影《酷马》饰演糖果(女一号)
㈩ 有一部台湾电影,说偷盗钻石的,里面有个老头叫“垃圾王”的。
钻石怪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