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好多年前看在正大剧场看过的一个影片,好像是关于一战的,一个士兵和一个女人押送一名被俘虏的敌军将领
是影片《虎落平阳》
英文片名是《The Girl and the General 》是1967年出品的意大利反战喜剧片
讲述的是一战期间、一个和部队失散的小兵和一个姑娘抓住了一个奥匈帝国的将军,两人打算用将军换取一千里拉的赏金,在押送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
❷ 寻一部法国一战时爱情电影,女的是奥匈帝国的,男的是法国人,失散多年后重逢,请教高人
不是漫长的婚约,漫长婚约中女主角和男主角青梅竹马,女主腿有残疾,而男主角失忆了,没有孩子。
❸ 你人生中最爱的一部电影谢谢
《音乐之声》
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是一部改编自玛丽亚·冯·崔普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团》的戏剧作品,最初以音乐剧的形式于百老汇上演,之后被改编成电影,其主题曲与电影同名。同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广东电台也均有一档节目名为音乐之声。
22岁的玛丽亚是一个萨尔茨堡修道 音乐之声剧照
院里的志愿修女,但是,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修女院里的女院长(Mother Abbess)觉得她这样的活泼的性格不适合僧侣生活。于是,当她接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寻求家庭教师的请求,她决定让玛丽亚去,也借此让她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本段插曲:The Sound of Music(玛丽亚)、Maria(修女们)) 玛丽亚到达冯·特拉普(Captain Georg Von Trapp)家,发现他是一个有七个孩子的鳏夫,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很快,玛丽亚就明白了以前那些家庭教师离开的原因,原来是孩子们得不到父亲的关爱,总是用捉弄教师来吸引父亲的注意。 (本段插曲:I Have Confidence(玛丽亚)) 上校要求玛丽亚也像他一样严格,但是玛丽亚没有听从,而是用她天生的温柔和善良赢得了孩子们的友好。趁上校不在的时候,她用窗帘给每个孩子缝制了游戏服装,带领他们到市场游玩,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上野餐,还教会了他们唱歌。孩子们原有的拘禁和忧郁渐渐地被音乐和笑声代替了。 (本段插曲: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丽莎和罗夫)、My Favourite Things(玛丽亚)、Do-Re-Mi(玛丽亚和孩子们)) 不久上校回家了,还带回了孩子们喜欢的麦克叔叔(Uncle Max)和孩子们不甚喜欢的,上校的女朋友,埃尔莎·施瑞德男爵夫人(Baroness Elsa Schraeder)。上校对玛丽亚的做法十分不满,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为男爵夫人唱歌的时候十分感动,因为玛丽亚把从他妻子去世之后家里就不再有的音乐又带了回来。玛丽亚还和孩子们一起准备了一场木偶戏,上校为玛丽亚可以感染他人的热情所吸引了。(本段插曲:The Sound of Music Reprise(孩子们、The Lonely Goatherd (玛丽亚和孩子们)、Edelweiss(上校和丽莎)) 几天之后,上校和男爵夫人一起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孩子们在舞会中也有歌唱表演。在舞会中,玛丽亚给孩子们示范奥地利的民间舞蹈“涟恩德拉(又译:兰德勒)”(Laendler)。出乎意料的是,上校走过来和玛丽亚共舞,舞蹈最后他们互视对方,他们之间的爱意一目了然。这些,都被男爵夫人看在眼内,当晚,她劝玛丽亚回修道院。玛丽亚恐怕自己对上校的感情会越陷越深,于是,她悄悄地离开了。 (本段插曲:So Long, Farewell(孩子们)) 玛丽亚走了之后,男爵夫人用尽办法讨孩子们的欢心都没有成效。当孩子们得知上校要和男爵夫人结婚的消息后,他们更加难过。他们到修道院找玛丽亚却没能见到她。玛丽亚向院长坦白了她对上校的爱情和对生活的不知所措,院长告诉她要鼓起勇气,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爱。于是,玛丽亚回到冯·特拉普家里。 玛丽亚回来之后,男爵夫人发现她已经无法挽回玛丽亚和上校之间的感情,她主动退出了婚约,上校和玛丽亚互诉衷肠,很快地,他们就结婚了。(本段插曲:Climb Ev'ry Mountain(院长)、My Favourite Things Reprise(孩子们)、Something Good(玛丽亚和上校)、Maria Reprise(修女们))
音乐之声电影剧照(20张)可惜,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从此就永远幸福快乐。当他们还在度蜜月的时候,德国纳粹占领了奥地利。连大女儿丽莎深爱的小伙子罗夫也成了纳粹。当他们赶回萨尔茨堡,发现到处已经是纳粹旗帜横行了。他们不在的时候,负责照顾孩子们的麦克叔叔帮他们注册参加了萨尔茨堡音乐节(Salzburg Festival)。上校一回到家里,就接到了纳粹发来的电报,要他立即到纳粹海军报道。一向痛恨纳粹的上校决定带领全家人离开奥地利。当他们晚上离开别墅的时候,被早就躲在门外监视他们的纳粹拦住了,于是上校解释说他们离开是为了参加希尔斯伯格节演出,并拿出节目单作为证据。在纳粹的陪同下,他们来到了会场,演出了孩子们准备好的歌曲。在这时,上校和玛丽亚演唱了《雪绒花》,歌曲里对祖国奥地利的热爱之情浓郁深厚,不顾旁边持枪的纳粹守卫,在场的观众也跟着上校一起唱完了《雪绒花》。 (本段插曲: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Reprise(玛丽亚和丽莎)、Do-Re-Mi Reprise(玛丽亚、上校和孩子们)、Edelweiss Reprise(玛丽亚、上校和孩子们)、So Long, Farewell Reprise(玛丽亚、上校和孩子们)) 演出之后,趁着颁奖的时候上校一家人逃离演出现场,纳粹一路追到修道院里,在修女们的帮助下,上校一家人藏在了墓碑后面,躲过纳粹的追踪,然后他们翻过阿尔卑斯山,离开了奥地利。(本段插曲:Climb Ev'ry Mountain Reprise(修女们)) 影片清新有致,细腻感人,雅俗共赏。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 电影《音乐之声》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 特拉普男爵生于1880年4月4日,扎 巨幅宣传画
拉(Zara),当时还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父亲是海军上校,他也想献身海军事业,所以参加了皇家海军学院。当他还是一个年轻的海军上校时,就被任命为U6潜艇的指挥。一战时,一艘法军潜艇被特拉普的潜艇击沉。1918年,国王约瑟夫一世提升他为海军少校。 战争结束后,奥地利失去了海岸线,不再需要海军。特拉普上校不仅失去了职位,还在1924年失去了他的妻子,留给他7个孩子照顾。 玛丽娅生于1905年1月25日。在她大约两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她的表姑成了她的养母,她们住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小房子里。 她受到了严格的教育,上完三年高中后,进入了四年的国立师范学院。 玛丽娅原来是社会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但是在大学期间,一位著名的神父开始给她布教,改变了玛丽娅的生活和信仰。 玛丽娅加入了萨尔茨堡的修女山修道院,成为一个修女。修道院决定让玛丽娅离开一年,到特拉普男爵家作女家庭教师,照顾他的一个患风湿热的女儿。 一年后,孩子们要求他们的父亲设法留住玛丽娅,他们甚至建议他应该娶她。我不知道她是否喜欢我!男爵回答说。于是孩子们自己去问玛丽娅。因为玛丽娅说,是,我喜欢他。他们订婚了。她再也没回修道院作修女,于1927年11月26日嫁给了男爵。 特拉普一家又新添了两个女儿。 1935年,瓦兹内神父走入了他们的生活。他使音乐成为他们一家的爱好。他们自然清新的嗓音和纯美的歌声使他们在1935年的萨尔茨堡音乐戏剧节上获得了合唱比赛第一名。他们曾在大萧条时期失去了所有的钱财,此后他们被邀请做欧洲巡回演唱会。 1938年,希特勒入侵奥地利,特拉普宁可丢掉物质财产,也要留住尊严。他们离开了萨尔茨堡市郊的别墅和一切财产,前往美国。 1938年9月,他们到达纽约。途中第10个孩子出生了。瓦兹内神父也和他们同行到美国,在他的指导下,唱歌成了他们的职业,特拉普家庭合唱队渐渐扬名。 二战后,特拉普一家建立了一个音乐慈善组织:特拉普家庭奥地利救济社,为祖国奥地利发送了无数食品和衣物。 1941年,特拉普在费尔蒙特的一个乡村里买了一个大农场,这儿和他们思念的奥地利萨尔茨堡的风光相似。他们给他们的房子取名为“一颗丹心”。
《音乐之声》幕后花絮(13张)1947年5月30日,特拉普去世,被安葬在房子后院的家庭墓地里。 当他们结束了20多年、30多个国家的演唱生涯时,玛丽亚和孩子们把他们的奥地利式大木屋改成了客店。可惜1980年12月,它被一场大火烧毁。他们立即决定重建。特拉普家新木屋的设计很现代,但仍保留了以前的味道。 1987年3月28日玛丽亚也去世了,她被安葬在墓地里他的丈夫旁边。
《音乐之声》是由美国音乐剧的泰斗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dgers)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根据玛丽亚·冯·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自传:《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改写而成的。 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剧作者是美国剧作家勒曼。 《音乐之声》于1959年11月16日在百老汇的鲁德-方特恩剧院(Lunt-Fontanne Theatre)公演,成为50年代百老汇公演时间第二长的音乐剧。1965年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20th Century Fox)拍的电影版《音乐之声》使它登上了世界舞台,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数百万观众的喜爱。人类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好莱坞音乐歌舞片中经典中的经典,电影史上绝妙的神来之笔。
推荐理由:
我很佩服Maria对音乐的热忠,陶醉于音乐与自然。喜欢她待人处事的方式,与人友善的性格。
这部电影十分经典,演员的演技精湛,影片中的音乐也十分精彩。
❹ 求《奥匈情史(2006)》百度网盘免费在线观看,罗伯特·多恩海姆导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S4UqjOGgBfCkuW5rC3FY4g
❺ 在奥匈帝国的历史里真实的茜茜公主和约瑟夫皇帝的爱情真像电影里那么刻骨铭心吗
伊丽莎白·亚美莉·欧根妮
伊丽莎白·亚美莉·欧根妮(Elisabeth Amalie Eugenie,1837年12月24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1898年9月10日在瑞士日内瓦被刺身亡),但通常被家人与朋友昵称为茜茜(Sisi),是巴伐利亚女公爵与公主,后来成为奥地利皇后兼匈牙利王后。1898年9月10日在日内瓦被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卢伊季·卢切尼用一把磨尖的锉刀刺杀身亡。
茜茜是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公爵(威滕斯巴赫家族的一个旁支)与威滕斯巴赫家族的路多维卡·维廉米娜(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女儿)的次女。她在施塔恩贝格湖畔帕萨霍森她父母的宫廷里长大,她的童年是相当无忧无虑的,因为她父母在王宫里没有任何职务和义务。
1853年茜茜随她母亲与姐姐海伦赴奥地利伊舍,计划的是海伦应当在那里受到其表哥、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注意。出乎意外的是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爱上了茜茜。两人于1854年4月24日在维也纳结婚。作为结婚礼物弗兰茨·约瑟夫将伊舍的行宫送给了茜茜。此后这座行宫被改建成了一个E字形。
从一开始茜茜就很难接受哈布斯堡王朝宫廷内所使用的严格的宫廷规矩,因此她在皇宫里非常孤立。她本人喜欢骑马、读书和艺术,而这些又是维也纳宫廷无法理解的。婚后她很快生了三个孩子:索菲(1855年—1857年)、吉赛拉(1856年—1932年)和太子鲁道夫(1858年—1889年)。但皇太后索菲不准对她的孩子的教育施加任何影响,她与弗兰茨·约瑟夫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她在儿子出生后不久她就离开了奥地利长期旅行,其中去了马德拉、英国和匈牙利。
茜茜始终对匈牙利民族持同情心,1867年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达成后她与她的丈夫一起在布达被加冕为匈牙利女王。
此后不久她生了她的第四个孩子,玛丽·凡内芮(1868年—1924年),她是茜茜与她丈夫弗兰茨·约瑟夫在这段短暂的重新和好时期里的孩子,据说她是茜茜的爱女。但此后不久茜茜就又开始了她的旅行生活。1890年她开始在希腊的科福岛上建一座宫殿。她称这座宫殿为阿喀琉斯宫,并在宫前树立了一座阿喀琉斯的像。茜茜非常喜欢阿喀琉斯,因为两人同样的倔强。但后来她对这座宫殿又丧失了兴趣,1907年这座宫殿被卖给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❻ 你怎看待《音乐之声》中的爱情观
我觉得非常的浪漫非常幸福!小时候我第一次看《音乐之声》是外公给买的VCD(暴露年龄了)。当时被电影里的歌和风景迷住了,专门买来磁带并跟着学会了我人生第一首英文歌——雪绒花( Edelweiss,中文译名应该是 高山火绒草)。
那本文就八一八《音乐之声》发生的时候,奥地利到底是个什么样子?《音乐之声》中,2/3的篇幅叙述家教Maria和Captain Von Trapp 及他的7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后1/3讲述在奥地利被纳粹接管后,全家人如何逃离那儿。在历史上,这段时期应该是两次大战之间的1938年3月前后。电影开始时有字幕介绍故事背景:30年代最后的黄金时期(the last Golden Days of theThirties)。实际上,这黄金时期也仅是与奥地利被德国接管而亡国的悲惨命运相比。若和一战前的奥匈帝国时期比,远远谈不上“黄金”。
❼ 电影《茜茜公主》中,茜茜公主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是谁
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茜茜公主并非完全像影片中表现的那样。特别是她与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的爱情,更是没有影片中描述的那么完美。1848年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加冕时只有18岁。在他68年的统治生涯中,经历的实际上是一个强大帝国漫长而痛苦的衰落及崩溃过程。
弗兰茨皇帝威严勤政,受过严格的宫廷教育,而茜茜从小在巴伐利亚秀美的湖光山色中自由自在地成长。这两种不同的气质最初可以相互吸引,渐渐地却显得格格不入。成为了伊丽莎白皇后的茜茜虽然荣耀富贵,却郁郁寡欢。
伊丽莎白皇后特立独行,感情脆弱。从内心里,她一直拒绝扮演传统的妻子、母亲、皇后以至一个大帝国形象代表的角色。
晚年的茜茜心灰意冷,带着几个随从周游列国,足迹遍及亚洲及非洲大陆。1898年,她在日内瓦被一名无政府主义者杀害。尽管如此,这位皇后仍然以其美貌、魅力和浪漫的忧郁气质而受到臣民的爱戴。
怀旧的民族
在奥地利,已经无法分清人们喜欢的到底是罗密还是茜茜。漫步维也纳街头,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店里摆满了画有茜茜图像的各种纪念品:印刷精美的陶瓷盘、做工考究的锡盘、小巧的装饰性银匙,还有各色的明信片。历史画片中的茜茜端庄秀丽,含蓄忧郁。然而提起茜茜,人们更愿意谈到的仍然是电影中的茜茜———充满青春活力,灵气逼人的罗密。最近,如果您来到奥地利的旅游胜地萨尔斯堡,会在附近的伏舍尔宫看到一个以罗密为主题的展览,那里将展出多幅罗密的照片及其他文字资料和实物。在欧洲各地,还有一些纪念罗密的电影展活动和新书出版。
二战后的奥地利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然而由于在二战中与德国纳粹法西斯那段不光彩的历史,战后的10年中,奥地利被4个战胜国分片占领,直到1955年才真正实现独立,成为中立国。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庞大的奥匈帝国分崩离析,版图面积急剧缩水,国民情绪低落。战后的重建急需一些有效的方法来鼓舞国民的士气,回想昔日帝国的辉煌,茜茜公主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成了极好的素材。今天我们在电影里还能看到,除了茜茜和弗兰茨浪漫的爱情故事,电影还大量表现了奥地利绮丽的湖光山色、19世纪中叶奥匈帝国王公贵族的精致生活、虽小有波澜却也最终风平浪静的帝国繁荣景象。奥地利人以这种独特的怀旧方式,重塑了战后一代人的新生,而罗密青春迷人的微笑,更成了人们医治创伤的一剂良药。不论是50年代对昔日帝国的怀念,还是至今不息的对罗密的怀念,确实让人看到,奥地利是一个略带忧郁的、容易怀旧的民族
❽ 奥匈帝国解散后,传奇公主茜茜公主的孩子们结局怎样了
茜茜公主的子女,长女早夭,次女和三女长大成人,并有后嗣,传于战后,其长子成年后,所困于爱情,殉情自杀。于此帝国嗣君转系。
❾ 【求助】《茜茜公主》的官方网站地址
茜茜公主
主演:罗密·施奈德
导演:未知
国家/地区:欧美
美丽的巴伐利亚公主朱利;英俊的奥地利皇帝朱利;在优美的华尔兹、豪华的服饰以及秀丽的欧洲风光交织成的浪漫氛围中发生的美妙童话。《茜茜公主》、《年轻的皇后》与《皇后的命运》三部曲以宏大的历史叙事和细腻婉转的心理刻画朱利;生动再现了茜茜公主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被誉为“战后欧洲第一美人”的保密·施耐德朱利;以其独具一格的毕贵气质和纯真自然的表演朱利;将茜茜公主这一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朱利;不但成功征服了全球上亿万观众朱利;更使《茜茜公主》三部曲顺理成章地成为世界电影史上永不褪色的不朽经典。
下载地址:
http://202.204.24.45/englishonline/ysdh/rmvedio/film2_princess.rm
2006-07-04 20:23:43 开始连接......
2006-07-04 20:23:43 开始搜索候选资源......
2006-07-04 20:23:53 搜索到40个候选资源
2006-07-04 20:23:53 使用候选资源进行连接......
2006-07-04 20:23:53 开始创建文件......
2006-07-04 20:23:53 文件创建成功朱利;开始下载数据......
2006-07-04 20:23:58 用户取消下载
❿ 有谁看过《茜茜公主》这部电影
我看过,一部老电影,但是她与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爱情直至现在看来仍是让人羡慕,而且我喜欢饰演茜茜公主的罗密-施奈德,非常的漂亮。
但是实际上她与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爱情,更是没有影片中描述的那么完美。1848年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加冕时只有18岁。在他68年的统治生涯中,经历的实际上是一个强大帝国漫长而痛苦的衰落及崩溃过程。
弗兰茨皇帝威严勤政,受过严格的宫廷教育,而茜茜从小在巴伐利亚秀美的湖光山色中自由自在地成长。这两种不同的气质最初可以相互吸引,渐渐地却显得格格不入。成为了伊丽莎白皇后的茜茜虽然荣耀富贵,却郁郁寡欢。
伊丽莎白皇后特立独行,感情脆弱。从内心里,她一直拒绝扮演传统的妻子、母亲、皇后以至一个大帝国形象代表的角色。
晚年的茜茜心灰意冷,带着几个随从周游列国,足迹遍及亚洲及非洲大陆。1898年,她在日内瓦被一名无政府主义者杀害。尽管如此,这位皇后仍然以其美貌、魅力和浪漫的忧郁气质而受到臣民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