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周坤玲的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红金龙大战蝙蝠精 (1964)
苦海亲情 (1963) .... 陆玲
危巢小凤 (1962) .... 阮玉冰
孖生小艺人 (1962) .... 罗淑仪
双星泪 (1962) .... 林秀凤
恩重如山 (1962) .... 孟柳茵
飘零孤凤 (1962) .... 颜姐
魔影惊魂 (1962) .... 林韵萍
乞儿小皇帝 (1962) .... 刘明珠
大战泗洲城 (1962) .... 张英莲
小红娘 (1961) .... 梁淑仪
小千金 (1961) .... 沈坤仪
母爱 (1961) .... 叶紫云
飞天小侠 (1961) .... 文妻
鱼雁曲 (1961) .... 陆彦薇
儿女作冰人 (1961)
秘密情人 (1961) .... 金绮莲
小财神 (1961) .... 何丽嫦
罗刹娇娃 (1961) .... 蔡媚娘
屈金香 (1961) .... 屈金香
南洋亚伯 (1958) .... 梁小玲
铁嘴鸡水鬼升城隍 (1957) .... 余美容
魂归离恨天 (1957) .... 胡绮霞
牡丹花发状元红 (1957) .... 李咏梅
花落断肠桥 (1956) .... 莫静兰 孝道 (1956)
星洲艳迹 (1956) .... 叶丹红
好男儿 (1955)
苦吻 (1955) .... 白荔薇
后窗 (1955) .... 敏华
长相忆 (1955) .... 陈慧
璇宫春色 (1955) .... 白柳香
余之妻 (1955) .... 宋素心
红粉飘零未了情 (1955) .... 阿香
胭脂泪 (1954) .... 李秀芬
人望高处 (1954) .... 周月嫦
阎瑞生 (1954) .... 黄莲英
桃红绿柳燕嬉春 (1954) .... 周宝燕
双凤迎龙 (1954) .... 赵淑娴
锦上添花 (1954) .... 卖花女
济公新传 (1954) .... 许莲
怒发冲冠为红颜 (1954)
艳滴海棠红 (1954) .... 庄淑勤
重续今生未了缘 (1954) .... 李霜萍
蝴蝶夫人 (1954) .... 蝴蝶
错烧龙凤烛 (1954) .... 周玉英
义犬伸冤 (1954) .... 周淑贞
情韵动芳心 (1954) .... 阿玲
弄假成真 (1953) .... 周月仙
慈善红伶歌唱大集会 (1953)
代代平安 (1953)
再恋负心人 (1953) .... 庄秋霞
艳女情颠假玉郎 (1953) .... 卢艳红
凤烛烧残泪未干 (1953) .... 杜双成
财归财路 (1953) .... 吴行素
钱作怪 (1953)
同遮唔同柄 (1953) .... 陈上霜
新马仔胡不归 (1953) .... 赵颦娘
呆佬嫁女 (1953)
得运一条龙 (1953) .... 杨淑芬
一见钟情 (1953) .... 周如萍
糊涂脂粉客 (1953)
骨肉喜重逢 (1953) .... 金芳
珍珠塔-上集 (1953)
珍珠塔-下集 (1953)
淘金记 (1953)
作威作福 (1953) .... 阿梅
歌唱海棠红 (1953) .... 潘金莲
秋雨残花 (1953) .... 阿兰
红粉多情 (1953) .... 冯秀贞
芬芳艳史 (1953) .... 小莹
相逢尽是未婚人 (1953)
人间富贵花 (1953) .... 李娜娜
捷足先得 (1953) .... 周玉兰
不夜天 (1952) .... 罗曼娜
月媚花娇 (1952) .... 郑明媚
玉女凡心 (1952)
为情颠倒 (1952) .... 周曼玲
银灯照玉郎 (1952) .... 林仪
点错鸳鸯谱 (1952) .... 阿花
古灵精怪 (1952) .... 阿玲
春宵醉玉郎 (1952) .... 林秀兰
海棠花溅泪 (1952) .... 翠玲
艳福齐天 (1952) .... 杨玉玲
花开燕子归 (1952) .... 孟秋琳
难为了爸爸 (1952) .... 鲁思芳
儿女情长 (1952) .... 林大嫂
大话夹好彩 (1952) .... 区少清
黄金美人 (1952) .... 李秋菊
红运妈姐 (1952) .... 阿玲
借妻艳史 (1952) .... 白翠莲(麦洁华)(麦洁莹)
新夜送寒衣 (1952) .... 秀音
戏迷情人 (1952) .... 嘉慧
唔嫁又嫁 (1952) .... 周燕萍
一丈红 (1952) .... 陈露茜
红伶歌唱大集会 (1952)
女少爷 (1952) .... 兰枝
拜错石榴裙 (1952) .... 马小杏
珍珠泪 (1952) .... 阿珍
绿窗红泪 (1952) .... 陈丽芬
新海角红楼 (1952) .... 红娘
十奏严嵩 (1952) .... 皇后
万花锦绣 (1952) .... 周雁玲
我结婚十年 (1952) .... 曹慧贞
迷楼金粉 (1952) .... 钱小眉
时来运到 (1952) .... 区美英
龙凤花烛 (1952) .... 晴芸
大良阿斗官 (1952) .... 李小红
良宵花弄月 (1952) .... 周翠玉
大光灯 (1952) .... 阿碧
新金叶菊 (1952) .... 林梦仙
春到人间 (1951)
范斗 (1951) .... 赵秋玲
大班周 (1951) .... 黄璐司
零落断肠花 (1951) .... 叶紫云
暴雨情花 (1951) .... 文素莲
明珠泪痕 (1951) .... 颜爱丝
野花那有家花香 (1951)
粉阵迷龙 (1951) .... 三小姐钱玉
无限恩情无限恨 (1951) .... 吴凯玲
茶花泪 (1951) .... 许梅芳
谁怜后母心 (1951) .... 李兰芳
彩凤戏金龙 (1951) .... 李太太
天堂春梦 (1951) .... 高淑芬
一帆风顺 (1951) .... 路明珠
繁华梦 (1951) .... 玉梅
孽债 (1951) .... 方怀青
阿福 (1951) .... 王翠凤
纸醉金迷 (1951) .... 林绮云
从此萧郎陌路人 (1951) .... 顾香茹
呷错醋 (1951) .... 赵湘灵
对错亲家 (1951) .... 周碧
红白杜鹃花 (1951) .... 大凤
十二金钗戏玉郎 (1951)
升官发财 (1951) .... 蓝玫瑰
两仔爷 (1951) .... 李小娟
泣残红 (1951) .... 徐绮红
银海春光 (1951) .... 陈淑芬
三打祝家庄 (1951) .... 钟离母
恩重情深 (1951) .... 梅瑛
冷落春宵 (1951) .... 柳慧心
唔嫁 (1951) .... 周燕萍
红楼新梦 (1951) .... 晴雯
锦绣年华 (1951) .... 符洵美
五姊妹 (1951) .... 黄慧
卖错相思表错情 (1951)
福至心灵 (1951) .... 丁素霞
千金小姐丫鬟卖 (1951) .... 吴霭君
歌唱沙三少 (1951) .... 三少奶
凌贵兴三打梁天来 (1951) .... 凌婢
双料夫妻 (1951) .... 陈丽
飘零二孤女 (1950) .... 麦燕零
东成西就 (1950) .... 杜美英
侠盗黑海棠 (1950)
万劫情鸳 (1950) .... 赵梅芳
蛇王 (1950)
鸳鸯刼 (1950) .... 何小兰
卖油郎独占花魁女 (1950) .... 花魁女美娘
暴雨寒梅 (1950) .... 梅若菊
夜半钟声 (1950) .... 梅绮纹
豪门弃妇 (1950) .... 阿珍
古园妖姬 (1949) .... 紫罗香
孟丽君 (1949) .... 孟丽君
客途秋恨 (1949)
生死同心 (1949) .... 白云仙
伦文叙卖菜 (1949)
凄凉姊妹花 (1949) .... 周锦裘
三娘汲水 (1949)
争妍斗丽 (1948)
血染霓裳 (1948)
几度春风 (1948) .... 叶零
阿女 (1948) .... 阿女
海角情鸳 (1947) .... 李美娟
鸾凤和鸣 (1947)
娱乐升平 (1947)
情海英雄 (1947)
幸运新娘 (1947)
怕见旧情郎 (1946) .... 张少玲
狂蜂浪蝶 (1946)
光明之路 (1946)
B. 德云社谁最火
郭德纲郭德纲1973年生于天津,自幼酷爱民间艺术。 8岁投身艺坛,先拜评书前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曾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相声,曾受到许多相声名家的指点、传授。其间又潜心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辗转于梨园,工文丑、工铜锤,对丰富自己的相声表演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多种艺术形式的借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技艺全面,成为青年相声演员中的佼佼者。2004年拜师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2006年拜师曲艺名家金文声学习西河大鼓。他现居北京,在北京德云社相声团体发掘上演了一些已不多见的传统相声,上演节目达六百余段,深受京津相声迷喜爱。
2013年第一次上春晚表演《败家子》,随后代言汇源冰糖葫芦汁[2]。
于谦1982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相声班学艺,在校期间曾跟随相声名家王世臣、罗荣寿、高凤山、
赵世忠学习。1985年拜师石富宽先生。199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导演系大专班。参加诸多影视作品拍摄,代表作品《九九归一》《天下第一丑》《人虫》《新刀马旦》等,并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地方台的长期栏目中担任节目编导及主持人。2002年起与郭德纲合作表演相声,演出节目达数百段至多,深受观众喜爱。2006年拜师曲艺名家金文声学习西河大鼓。
张文顺(已故)北京相声名家,北京市曲艺团第一科学员,师承佟大方先生。复跟随“架冬瓜”先生学习滑稽大鼓。退休后与郭德纲搭档表演传统相声。其捧哏风格幽默含蓄,自成一家,并发掘保存上演了一些已不多见的传统单口相声。
李文山1938年生人,自幼生长在北京天桥,酷爱相声。50年代曾与郭全宝先生创作合说相声《历书与皇历》,60年代曾在邮政文工团与李文贵合作创作相声《杂谈空城计》、《南来北往》、《女英雄》、《一比吓一跳》等。70年代创作的相声代表北京唯一一段相声参加全国曲艺调演。80年代曾与郝爱民合作,并调入北京宣武说唱团至退休。90年代至今发挥余热,继续创作演出。
邢文昭自幼喜欢相声,1959年加入中国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学员班,专攻相声表演。1961年拜刘宝瑞大师学习,代表作品《官场斗》、《韩复榘演讲》。50年代曾与马季、李文华、李国盛等在北京工人艺术团工作。60年代参加全国第一届文艺汇演,并在全国工会曲艺汇演中获表演奖。2001年在全国小品比赛中参演的《四个老头》获一等奖。
谢天顺:(1946— )天津人。五十年代末参加天津市曲艺团少年训练队,师承相声名家郭荣起。他生于曲艺世家,受环境熏陶和名师指导,加之自己勤奋的学习和不断的舞台实践,成绩突出,进步很快。他擅长捧哏,多年来先后与马志明、赵伟洲、刘俊杰、刘西雨等合作,演出了《白事会》、《拴娃娃》、《报菜名》、《论拳》以及《纠纷》、《话说天津卫》、《治病》等相声。他的功底扎实,火候恰到好处,表演火爆,大方自然,善于把握现场效果,能够掌握不同风格的新老节目。在2003年10月的“津门曲荟”上与魏文亮、刘俊杰、张永久等合作重排了传统相声剧《张古董借妻》。
高峰师承相声名家范振钰先生,勤奋好学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捧逗俱佳。并跟随金文声先生学习王派快板表演。2006年拜师金文声先生学习西河大鼓。史爱东师从梁厚民先生学习快板书,很好的继承了师傅的代表段子,如《酒迷》、《隐身草》等。后期学习相声捧哏,与孔云龙合作,颇受好评。
王惠女,
自幼学艺,九岁登台,十四岁于天津成功举办个人专场,轰动曲坛。王惠勤奋好学,深得天津所有白派名家亲传,更得京韵大师骆玉笙先生指教。使得技艺突飞猛进,并于2002年赴台演出,大获成功。演唱特点行腔委婉、韵味醇厚、吐字讲究、妩媚多姿,善于表达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郭德纲夫人,现德云社大管家。栾云平自幼酷爱相声,师承郭德纲。捧逗兼擅,尤擅演出《反八扇》之类的节目。为郭德纲三徒弟。
孔云龙
自幼喜爱艺术,2004年跟随郭德纲老师学习相声至今。常演的节目有《地理图》、《竹城水寨》等贯口类作品。为郭德纲四徒弟。李云杰自幼喜爱艺术,曾学习京剧青衣,后拜杨进明学习相声,跟随郭德纲学习太平歌词。能演唱数十段太平歌词。2009年正式拜师郭德纲。岳云鹏自幼喜爱相声艺术,2004年跟随郭德纲老师学习相声、太平歌词、竹板书。能表演数十个曲目,为当今为数不多的太平歌词演员。2009年正式拜师郭德纲。
朱云峰(烧饼)
1991年出生于哈尔滨。曾随来宝刚先生学习快板。2004年随郭德纲学习相声。2009年正式拜师郭德纲。曹鹤阳自幼喜爱曲艺,随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赵传章学习相声,后随郭德纲学习。2009年正式拜师郭德纲。李根毕业于北方曲校,师从相声名家李立山,拜师郭德纲学习西河大鼓。
侯震
相声大师侯宝林长孙,师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石富宽先生学艺。赵云侠自幼喜爱曲艺,05年加入德云社,随郭德纲学艺,09年正式拜师。谢金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谢天顺之子,表演风格自成一派,另:目前中国相声界最高人。
郭麒麟
德纲之子,自幼喜爱曲艺,拜于谦为师学习相声冯阔洋德云社年轻的新成员,自幼喜爱曲艺,常和孔云龙搭档,多为捧角。师从于谦,现已改名为冯照洋。孙越已故的相声名家李文华先生的外孙。他是李家后人之中唯一一位说相声的人。巧合的是,孙越也是捧哏的角儿。翟国强师承于刘庆福,和谢金搭档张鹤伦师承于郭德纲,于韩鹤晓合作,现与郎鹤炎搭档
C. 求李国麟、吕良伟版猛鬼山坟
<猛.鬼山.坟2>,网上有啊
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uZXY8jDNvI/
D. 杨少华拍过什么电影
《杨绊讨亲》、《借妻》、《赵义烤火》、《卖女》
E. 求一部香港老的鬼片片名。
猛鬼山坟My master's necklace 用迅雷下载本片 用BT下载本片
拼音 : Meng gui shan fen
Shi fu shan fen
别名 : 海报中文别名:师父条链
剧照英文别名: The master's necklace
年代 : 时装
语言 : 粤语对白
片种 : 故事片--中国--香港
地区 : 香港
级别 : II;TELA
片长 : 90 分钟
物料 : 有声,彩色
内容介绍 : 富商李朝富遭妻子及表弟谋财害命,身中毒降不能超生.阿鬼与师于坟场工作,见富尸体被符所困,感其可怜,将其释放.表弟请来术士以免受富骚扰,富孤魂欲报仇,师不允.富巧遇师亲弟鸿,欲向其身求助,师赠法链以作保护.鸿女友丽及富妻为美容师,富借其身一用,鸿发现大惊,富向二人细道由来.鸿本乃胆小警察,得富暗助屡破奇案,愿助富报仇.师见弟情义愿作指点.富借妻之身向表弟报仇不果,鸿,丽,阿鬼被僵尸缠扰,幸得法链所助方能脱困.众人不知师去向,决再夜袭术士总坛.激战间富妻及表弟丧命,唯术士击退众人,丽更中邪术向鸿攻击.师赶至,富即进丽身将敌人击退.两大法师斗法,师年老不敌,得鸿帮助终将术士打败.大仇得报,最后富投胎成为鸿,丽之子.
制作人 : 导演,沉威.
出品人,金恺,洪璋苓;监制,袁善根;制片经理,李美嫦;制片,袁德仁;策划,袁德义;动作设计,金影动作设计制作社;动作导演,李建兴;执行制片,陈国辉;助理制片,潘瑞玲,袁德义;副导演,赵桂松;摄影,张德伟;助理摄影,黄国强;灯光师,麦国强;剧务,蔡国强;场记,江名灿;道具,李森;剪接,梁永灿;服装指导,曾伊芬;化装,王丽娟;服装管理,潘淑珍;场务,许兆棠,陈威利;粤语配音,丁羽;效果,程小龙;音乐,邓少林;录音室,新艺录音室有限公司;冲印,综合电影冲印有限公司.
演员 : 吕良伟(饰阿鸿),李国麟(饰李朝富),徐宝凤(饰阿丽),鬼冢(饰阿鬼),沉威(饰师父),邓汉齐(饰阿贵) ,陈泉,秦虹(饰李太太),陈达广,宁哲辉,李建,黄信钧,赵敏刚.
出品公司 : 香港:颖丰电影有限公司;金影制作有限公司, 1991.
F. 借妻上位、逼死前妻、气死岳父,唐国强真的是这样的人吗
论艺术造诣,唐国强是了不起的老艺术家。但在感情上,他却是人们眼中不折不扣的渣男。说起唐国强,大多人脑海中呈现的,都是精明忠诚的诸葛亮的形象。确实,他将三国演义中这一人物活灵活现演绎出来,堪称经典。从艺术上来说,他的台词功底和演技都非常出色,这是当下众多的流量明星所不能比拟的。
许多人在了解到他背后的故事后都大吃一惊,看不出如此出色的艺术家私下竟是这样的人格。所以人生不仅要有事业,更要有道德。俗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对那么爱自己的人。如今看来,已经说不清,结婚之时唐国强是否爱自己的妻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唐国强没有坚持初心,没有遵守婚姻的誓言,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负心汉。
G. 陆洪非的主要作品
序号 作品名称 类别 时间 备注
1 《秦雪梅吊孝》(合作) 舞台剧本 1952年 潘泽海、严凤英主演
2 《天仙配》 舞台剧本 1953年 参加华东会演获剧本一等奖,随后两次搬上银屏,并有多种单行本行世,列入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悲剧集》之首
3 《春香闹学》 舞台剧本 1953年 被拍成电影
4 《打花魁》 舞台剧本 约1954年
5 《骂相》 舞台剧本
6 《钓蛤蟆》 舞台剧本
7 《砂子岗》 舞台剧本 1954年
8 《打桑》 舞台剧本 庐剧
9 《借妻》 舞台剧本
10 《打瓜园》 舞台剧本
11 《小辞店》 舞台剧本
12 《桂花树》 舞台剧本
13 《高楼会》 舞台剧本
14 《告粮官》 舞台剧本 (与刁均宁合作)
15 《桃花扇》 舞台剧本 1958年
16 《宝英传》 舞台剧本 1958年 王震建议写
17 《女驸马》 舞台剧本 1959年 发表于1959年6月《安徽戏剧》
18 《女驸马》 电影文学剧本 1959年 被搬上银幕,是黄梅戏又一部里程碑式作品。
19 《牛郎织女》 电影文学剧本 上世纪60年代初 陆洪非主创,严凤英主演的最后一部黄梅戏电影
20 《焦裕禄之歌》 舞台剧本 文革初
21 《年轻一代》 舞台剧本 文革期间
22 《电闪雷鸣》 舞台剧本 文革期间
23 《天仙配》 黄梅戏电视剧 上世纪80年代初 与夫人林青合著,韩再芬主演,获金鹰奖。 序号 作品名称 类别 时间 备注
1 《从农村到城市的黄梅戏》 论述文章 1951年 黄梅戏史上,第一篇研究与介绍黄梅戏的文章
2 《关于黄梅戏》 论述文章
3 《谈天仙配的改编》 论述文章 1954年 发表于1954年12月10日《安徽日报》
4 《黄梅戏早期史探》 论述文章
5 《黄梅戏的来源及其发展》 论述文章
6 《关于黄梅戏的文学遗产》 论述文章
7 《青阳腔散论》 论述文章
8 《黄梅戏的稀见剧目》 论述文章 1953—1962
9 《话说四大徽班进京》 论述文章
10 《漫谈徽戏的兴衰》 论述文章 1983年
11 《徽班领袖、京剧鼻祖程长庚百年祭》 论述文章
12 《程长庚与徽、京百变》 论述文章
13 《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卷》 专著 主持校编
14 《安徽戏剧志·综述》 专著 1982年前后 完成了安徽戏剧史框架
15 《黄梅戏源流》 专著 1985年出版 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是研究黄梅戏奠基之作。
16 《我所知道的严凤英》 回忆文章 1992 载《史海拾贝》
17 《王少肪生平系年》 论述文章 1993年 发表于《严凤英与王少肪的艺术历程》一书
18 《青阳腔散论》 论述文章 1994 发表于《古腔新论》(94年安徽文艺出版社)
19 《王少肪走过的‘荒唐岁月’》 回忆文章 2001年 发表于01年《黄梅戏艺术》
20 《皖戏丛谈》 专著 03年出版 远方出版社出版
H. 吴楚帆的影视作品
监制《香港一妇人》 (1964)《火窟幽兰》 (1961)《千万人家》 (1953) 编剧《香港一妇人》 (1964) 制片《琵琶怨》 (1957)《断鸿零雁记》 (1955) 导演《香港一妇人》 (1964) 男演员 《社会栋梁》 (1968)《喜结良缘》 (1966)《真假凶手》 (1966)《珍珠泪》 (1965)《青山依旧夕阳红》 (1965)《诗礼传家(上集)》 (1965)《人鬼恩仇》 (1965)《天荒情未老》 (1965)《马陵道》 (1965)《海角幽兰》 (1965)《战地奇女子》 (1965)《相思湾之恋》 (1965)《血纸人》 (1964)《九九九毒天鹅》 (1964)《满堂吉庆》 (1964)《锦绣天堂》 (1964)《男男女女》 (1964)《香港屋檐下》 (1964)《鬼凶手》 (1964)《香港一妇人》 (1964)《海》 (1963)《鬼屋疑云》 (1963)《荒谷恩仇记》 (1963)《花花世界》 (1962)《苦雨春风》 (1962)《破镜重圆》 (1962)《情比金坚》 (1962)《双尸洞》 (1962)《步步追踪》 (1962)《富贵神仙》 (1962)《凤凰山龙虎斗》 (1961)《火窟幽兰》 (1961)《血手套》 (1961)《天伦(大结局)》 (1961)《天伦(上集)》 (1961)《古庙幽魂》 (1961)《少小离家老大回(大结局)》 (1961)《少小离家老大回(上集)》 (1961)《血屋惊魂》 (1960)《荒岛惊魂》 (1960)《最后五分钟》 (1960)《鸡鸣狗盗》 (1960)《恩情(下集大结局)》 (1960)《恩情(上集)》 (1960)《毒手》 (1960)《弃妇大结局》 (1960)《人海孤鸿》 (1960)《弃妇(上集)》 (1960)《三滴血》 (1960)《人》 (1960)《钱》 (1959)《十号风波》 (1959)《人伦》 (1959)《毒丈夫》 (1959) 《一命三凶手》 (1959)《丽鬼冤仇》 (1959)《碧血剑(上集)》 (1958)《骨肉亲情(下集大结局)》 (1958)《骨肉亲情》 (1958)《美人春梦》 (1958)《紫薇园的秋天》 (1958)《女人的陷阱》 (1958)《苦女江海燕(大结局)》 (1958)《苦女江海燕(上集)》 (1958)《香城凶影》 (1958)《黑侠擒凶》 (1958)《奸情》 (1958)《第7号司机》 (1958)《血染黄金》 (1957)《一楼风雪夜归人》 (1957)《啼笑姻缘》 (1957)《水浒传:智取生辰纲》 (1957)《无情大海有情天》 (1957)《黛绿年华》 (1957)《琵琶怨》 (1957)《仙女戏魔王》 (1957)《原野》 (1956)《慈母泪》 (1956)《霸王妖姬》 (1956)《手足情深》 (1956)《飞贼黑猫》 (1956)《出谷黄莺》 (1956)《月光》 (1956)《余之妻》 (1955)《泣残慈母泪》 (1955)《一代名花》 (1955)《孤星血泪》 (1955)《红粉飘零未了情》 (1955)《天长地久》 (1955)《爱(续集)》 (1955)《爱(上集)》 (1955)《断鸿零雁记》 (1955)《鸳鸯谱》 (1955)《简娘》 (1955)《爱情三部曲》 (1955)《山河恋》 (1955)《寒夜》 (1955)《流水行云》 (1954)《美人计》 (1954)《杜鹃魂》 (1954)《父慈子孝》 (1954)《落花流水》 (1954)《百变妇人心》 (1954)《秋》 (1954)《汉武帝梦会卫夫人》 (1954)《萍姬》 (1954)《马来亚之恋》 (1954)《变幻姻缘》 (1954) 《锦绣人生之二:项链》 (1954)《山水有相逄》 (1954)《出笼鸟》 (1953)《明月冰心》 (1953)《危楼春晓》 (1953)《千万人家》 (1953)《歌唱海棠红》 (1953)《处处喜相逢》 (1953)《春》 (1953)《义犬救美》 (1953)《双雄斗智》 (1953)《骨肉喜重逢》 (1953)《日出》 (1953)《家》 (1953)《拜错石榴裙》 (1952)《香车美人》 (1952)《发财添丁》 (1952)《红白牡丹花》 (1952)《惊魂花烛夜》 (1952)《借妻艳史》 (1952)《乖孙》 (1952)《龙凤花烛》 (1952)《恩恩爱爱》 (1952)《粉碎黄金梦》 (1952)《玉女凡心》 (1952)《迷姬》 (1952)《不夜天》 (1952)《春宵醉玉郎》 (1952)《艳曲醉郎心》 (1952)《恩情深似海》 (1952)《歌声泪影(下集)》 (1952)《小明星传》 (1952)《歌声泪影(上集)》 (1952)《时来运到》 (1952)《摩登新娘》 (1952)《迷楼金粉》 (1952)《二八娇妻一岁郎》 (1952)《夜桃源》 (1952)《蓬门小凤》 (1952)《佳偶天成》 (1952)《浩劫红颜》 (1952)《贫贱夫妻百事哀》 (1952)《春满香城》 (1952)《一弯眉月伴寒衾》 (1952)《马票狂》 (1952)《无限恩情无限恨》 (1951)《第二夫人》 (1951)《银灯魔影》 (1951)《人海八大仙》 (1951)《三打祝家庄(下集)》 (1951)《红楼新梦》 (1951)《冷落春宵》 (1951)《怨妇情歌》 (1951)《三打祝家庄(上集)》 (1951) 《虎穴龙潭》 (1951)《血染杜鹃红》 (1951)《难为了妈妈》 (1951)《孤雏泪》 (1951)《千金小姐丫鬟卖》 (1951)《红白金龙(下集)》 (1951)《天堂春梦》 (1951)《红白金龙(上集)》 (1951)《春满琼楼》 (1951)《人间慈父》 (1951)《从此萧郎陌路人》 (1951)《霓裳恨》 (1951)《孽债》 (1951)《一帆风顺》 (1951)《谁怜后母心》 (1951)《重生》 (1950)《鸳鸯劫》 (1950)《愿郎重吻妾朱唇》 (1950)《人海万花筒》 (1950)《南海渔歌》 (1950)《罪恶锁链(下集大结局)》 (1950)《罪恶锁链(上集)》 (1950)《妒潮》 (1950)《古屋行尸》 (1949)《忍弃枕边人》 (1949)《古园妖姬》 (1949)《梦断残宵》 (1949)《司马夫大破蜜糖党》 (1949)《魂断归家娘》 (1949)《斗气夫妻》 (1949)《肠断跳楼人》 (1948)《二龙争珠》 (1948)《黑侠归来》 (1948)《花月良宵》 (1948)《黑侠与李青薇》 (1948)《新生命线》 (1948)《风雨送魂归》 (1948)《玉楼情劫》 (1948)《胭脂八阵图》 (1948)《十二美人楼》 (1948)《江湖铁汉》 (1948)《恨海情鸳》 (1948)《情贼白菊花》 (1947)《郎情妾意》 (1947)《借尸还魂》 (1947)《含笑饮砒霜》 (1947)《冷暖天鹅》 (1947)《辣手蛇心》 (1947)《比翼鸳鸯》 (1947)《三月杜鹃魂》 (1947)《月圆人未圆》 (1947)《危城谍侣》 (1947)《伶星大集会》 (1947)《情焰》 (1946) 《痴儿女(下集)》 (1943)《痴儿女(上集)》 (1943)《春色满园》 (1941)《红粉佳人》 (1941)《人去楼空》 (1941)《歌女红牡丹》 (1941)《风尘情侣》 (1941)《绿林血》 (1940)《强盗孝子》 (1940)《千金一笑》 (1940)《岳飞》 (1940)《大地晨钟》 (1940)《孝子逃刑记》 (1940)《盖世女英雄》 (1939)《生骨大头菜》 (1939)《姑缘嫂劫》 (1939)《卅年苦命女》 (1939)《冤魂塔》 (1939)《怨女望夫归》 (1939)《胭脂马》 (1939)《南国姊妹花》 (1939)《银海鸳鸯》 (1939)《麻雀经》 (1939)《最后关头》 (1938)《一夜夫妻》 (1938)《血泪洒情天》 (1938)《战云情泪》 (1938)《桃色间谍》 (1938)《四子从军》 (1938)《十万情人》 (1938)《气壮山河》 (1938)《乡下婆从军》 (1937)《人生曲》 (1937)《焦土抗战》 (1937)《肉搏》 (1937)《离恨曲》 (1937)《中国青年》 (1937)《狂导演》 (1937)《沙漠之花》 (1937)《锦绣河山》 (1937)《翠亨村》 (1937)《梨花落》 (1936)《新青年》 (1936)《女间谍》 (1936)《儿女债》 (1936)《生命线》 (1935)《糊涂外父》 (1935)《半开玫瑰》 (1935)《盗尸》 (1934)《浪花村》 (1934)《难兄》 (1934)《战地归来》 (1934)《暗室明珠》 (1933)《夜半枪声》 (1932) 吴楚帆于1976年曾演出无线电视电视剧《狂潮》,饰演“廖学仁”一角。
I. 求有关戏曲的相关知识
【京剧】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它从产生到现在约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清代乾隆以来,昆曲、弋阳腔、秦腔等曾先后进入北京。1790年安徽著名艺人高朗亭率领有名的徽戏“三庆班”进入北京,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以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三个徽班入京,和“三庆班”合称“四大徽班”,盛极一时。此时,昆曲、京腔(弋阳腔入京后演化得名).·秦腔等逐渐冷落下来。约于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汉 剧和徽剧出于同一源流,因而时常合班演出,声腔上相互结合。后来,徽班又吸收,溶化了昆曲、梆子、京腔的精华,在剧目,音乐,身段、服装、化妆方面都有所改革,再结合北京当地语言和风俗习惯,便逐渐形成了京剧。当时称为“皮黄”,又名“京调”。
1850年前后,京剧在四大徽班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著名演员,时称“老生三鼎甲”。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突出的贡献。
京剧艺术比其它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在舞台表演上富于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
一百多年来,京剧著名演员先后辈出,特别是不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形成不同风格的流派,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京剧艺术的珍贵财富。
解放后,京剧艺术取得了巨大成就。整理、改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剧,并成功地演出了许多现代题材剧目,为京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京剧艺术代表团还多次出国访问演出,轰动了世界艺坛。
【昆曲】
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又称“昆山腔”。明代嘉靖时期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诸种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间小曲等多种艺术成分,创造出一种轻柔委婉的“水磨腔”。与选氏同时的剧作家梁辰鱼专为昆山腔编写了《浣纱记》一剧,演出后轰动江南,并迅速流行全国。明末清初,昆曲一度繁荣,在艺术上更加精致完美,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的剧种。至乾隆时期,昆曲艺术被统治阶级所掠夺,内容趋向宫廷化,以致脱离人民群众而渐衰落,到解放前夕,已濒临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昆曲在剧本.唱词。唱腔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昆苏剧团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贯》,轰动全国。1957年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昆曲剧院。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又焕发出艺术的青春。
昆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较高。发音,吐字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昆曲曲调是曲牌体,每出戏由成套曲牌构成。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表演细腻,身段动作和歌唱紧密结合,舞蹈性很强。伴奏乐器主要是笛子,有时也用三弦、笙、唢呐等。
明代中叶,昆曲向北方流传,经许多艺人的努力,将昆曲和北方地区语言相结合,形成了“北昆”;原来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昆曲,则被称为“南昆”。;比昆的演出武戏较多,表现风棚U健豪放;南昆则注重音韵吐字和细腻做工,比较清婉缠绵。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京剧和湘剧、川剧等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
【评剧】
评剧是全国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清末民初,约有七十年的历史。它源于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后来吸收了东北“蹦蹦”的腔调,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称。最初为对口演唱形式,近似东北的“二人转”,后来陆续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击乐.滦州影戏、乐亭大鼓和京剧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变为“奉天落子”,最后成为现在的评剧。成兆才是早期评剧的著名演员和剧作家。他创造了许多新腔,并创作改编了一百余种剧本,对评剧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 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河北和东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濒于绝迹。1958经中国评剧院发掘整理,始重现于舞台。《花亭会》就是经过整理并由青年演员继承下来的一出好戏。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初名“直隶梆子”,后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始改今名。它渊源于陕西秦腔的梆子系统。大约在清代中叶以后,由山西蒲州梆子流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清末曾在北京盛极一时。后来梆子和皮黄曾同台演出,互相交流、吸收,使梆子在艺术上日趋完整。北京的直隶梆子吸收皮黄精华之后,又称“京梆子”。辛亥革命后,许多出色的梆子女演员不断涌现,给梆子剧种带来了新生面,使其唱腔音乐发生了较大变化。
河北梆子流行时,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尤其是在河北中、北部及京、津地区最为群众喜闻乐见。河北梆子的唱腔高亢激昂、刚劲挺拔,主要有慢板、二六、流水、尖板、哭板、反调等板式,还有近百支用于舞台伴奏的曲牌。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河北梆子在河北一带农村得到广泛发展。但在国民党统治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则日渐衰落。解放后,河北梆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对过分喧噪的锣鼓、梆子进行了革新,创造了新的唱腔,使其在慷慨雄壮之中兼有柔和悦耳、优美动听的特色。
【老调】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河北省地方剧种之一。约产生于明朝末年。它长期流传在民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唱腔朴实、激越、刚健,有头板、二板、安板、起板、拨子板、送板、留板、哭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笛子、笙、二胡、三弦等。流行地区以河北保定为中心,分东路(高阳、安新一带)、西路(保定西部地区)、南路(石家庄一带)。各路唱腔无甚大区别,只是落腔有所不同。老调表演形式完整,行当齐全,传统剧目较为丰富。《潘杨讼》是较有影响的剧目,已拍摄成戏曲影片。
【丝弦戏】
丝弦戏是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北曲“弦索调”的一个支脉,古名叫“弦索腔”。丝弦戏原来没有女演员,男女角色都由男演员扮演,形成了唱腔真假声交替运用的特点。丝弦的伴奏乐器,长期沿用两把柳琴与两把三弦,清咸丰年间,因与老调梆子经常同台演出,主要伴奏乐器改用了老调的中音板胡,其它乐器也有增减。在发展过程中,又受昆曲、河北梆子、京剧不同程度的影响。它流行于河北省中南部的广大农村,及山西部分地区。丝弦的唱腔既高亢又宛转,以板腔为主,分越调与管调两个系统,又各有多种板式。解放前夕,丝弦仅存一两个专业班社。解放后,丝弦有了较大发展,并有女演员参加演出,丝弦的优秀传统剧目《空印盒》曾搬上了银幕。
【平调】
平调是河北省的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冀南武安县一带,也 称“武安平调”。流行于冀南、豫北和晋东南广大地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平调的产生,据传始于明末清初,由武安艺人汲取了豫j[淮调的特长,结合武安民间音乐、舞蹈演变而成。
平调属于“梆子戢”,行当齐全,善演历史戏。它的唱腔属板腔体,结构 较完整,旋律优美,长于抒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栽板、垛板、悲板等近二十个板头。音乐伴奏有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百余个。从前,伴奏乐器主要有二弦,轧琴等;;解放后又增加了笙、笛、板胡等。在表演上具有活泼、粗犷、激昂,豪放的风格特点。其代表性剧目有《三进帐》、《铡陈士美》、《金钟记》等。
【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因以唐山地区乐亭、滦县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抗日战争以前常在农闲聚众演出,征上述地区的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从一种纯说唱形式的“大福影”演变而来的,它是一种男女分腔的,有着多种腔调(如平调、花凋,阳韵平调、河东调.滦河调,吟腔),·多种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紧二性,三性、流水)的板腔体。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由于前辈艺人的发展创造,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以前是一把小三弦,后来逐渐被四胡所代替。
【北京曲剧】
北京曲剧是解放后在单弦等曲艺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新剧种。单弦是北京广泛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用第三人称说唱故事过去有时用两个以上演员化装演唱,便叫彩唱牌子曲。今天的曲剧就是脱胎于牌子曲的戏曲形式。1950年曲艺演员魏喜奎等人首先演出了《新探亲》叫做新曲艺,以后改称曲剧,陆续演出了《柳树井》、《罗汉钱》、《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等剧目。
北京曲剧的曲调种类很多,生动活泼,并且念字清楚,易于表现现代生活。
【二人台】
二人台是内蒙西部地区最为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并广泛流传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一带。;最初只有两个演员在舞台上演唱故名“二人台”。它是在当地小曲“丝玄坐腔”的基础上,吸收了“社火”歌舞及蒙族民歌演变而成。有近百年的历史。二人台的剧目内容多为生活小戏。二人台音乐有 浓厚的地方色彩,所采用的曲调是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音阶跳动大,滑音,装饰音多,具有悠扬、开阔、粗犷的风格。伴奏乐器有笛子;四胡;扬琴、三弦等,用“四块瓦”(竹制乐器)击打节奏.
解放前,二人台曾受反动统治的摧残。解放后在剧本,表演、音乐方面作了一系列改革,演出形式和表演内容都有很大的改进。
【吉剧】
吉剧,是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其它民间艺术和借鉴其它地方戏曲的长处,融合提炼,于1959年诞生的.流行于吉林省:
吉剧的唱腔音乐,包括“柳 调”和 “咳调”两大类,各有一套曲牌。这些曲牌是“二人转”音乐中有代表性,而且适于戏曲化的部分。它被吸收到吉剧中后,按照“板腔体”戏曲音乐的规律,形成了三节板、正板。快正板.抢板,行板、散板、流水板等多种形式。主要伴奏乐器是;板胡和唢呐。吉剧的表演,继承了二人转唱,扮、舞、说,绝(手绢、扇子等绝活)等五功,并吸收了其它剧种的表演特长,而发展形成独特的风格。经过整理,恢复上演的《包公赔情》和《燕青卖线》等剧,展现了吉剧的表演风格和艺术成就。
【晋剧】
晋剧又称“山西中路梆子”、“太原梆子”,解放后定名晋剧,是山西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和蒲州梆子,北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流传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以及内蒙、陕北等广大地区.晋剧是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在晋中秧歌的基础上,吸收蒲剧、昆曲、河北梆子等剧种的音乐成份,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逐步发展并盛行起来的。它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而又圆润工细。经常用大没唱词来表现戏剧情节,用对唱代替对白。在板类上,主要有四股眼.夹板、二性、流水,以及用来表现激昂情绪的介板和表现悲痛的对白。它的每个行当各有不同唱法;唱腔变化多端;丰富多彩。晋剧的许多技巧表演,如翎子功,鞭子功,梢子功(甩发)也是很驰名的。
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一带,不少艺人曾演出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为抗日战争服务。解放后,·晋剧出现了《打金枝》,《蝴蝶杯》、《刘胡兰》等许多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
【蒲剧】
蒲剧因其发源地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而得名、又称“南路梆子”、“蒲州梆子”。晋南群众又称之为“乱弹”。它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中最古老的一个剧种。山西、河北,河南几省的梆子戏,都曾受它的影响。蒲剧是晋南人民喜爱的剧种,在豫西、陕东、·甘肃、宁夏,带也有广大群众基础。追溯源流,它是由“铙鼓杂戏”演变而来,至明嘉靖年间已基本形成,分为西路和南路:南路较文雅,细腻;西路则火爆,豪放。蒲剧的音乐高昂、强烈,音节跳动性大,调活泼,感染力很强。它的,吕腔板类繁多,有慢板.、二性、流水、间板、滚白等多种。在表演上夸张性很强,有“耍翎子”,“耍帽翅”等多种特技。
解放前,这个剧种受到统治阶级的鄙视和摧残,戏班四散,艺人转业谋生,已陷入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经过挖掘整理和革新创造,蒲剧艺术得到恢复和发展。《窦娥冤》一剧曾拍成电影,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流行于晋北、内蒙及冀西北一带地区。渊源于蒲州梆子,清同治、光绪年间即已盛:七七事变后,由于日寇摧残,班社解散,艺人改业,几乎濒于绝灭,迄至一九五四年山西第一届戏曲会演才重新恢复起来。
北路梆子的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剧相近,但音凋更为高亢,富有塞外山野味。特别它的“弯调(即花腔)”,唱起来千变万化,婉转动听。唱腔板式主要有:慢板,夹板、二性,三性、垛板、流水、箭板,滚白等。北路梆子擅长大段的演唱,每句基本遵循弱起强落”的规律,但由于按字行腔和依情演唱,听来变化多姿,绝不单调。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也叫“ 晋东南梆子”、“上党宫调”,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相传明末起源于泽州(今晋城)一带,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地区。“上党”一词,是因晋东南为古“上党郡”而得名。
上党梆子的表演,无论台步、身段都具有咀犷、古朴的艺术特色。唱腔高亢、活泼,曲牌相当丰富,特别是“花腔”一类曲凋,优美动听,独具格调。除梆子腔调外,过去也兼演一部分罗罗腔,昆腔口皮黄的剧目。
【秦腔】
秦腔是西北地区主要的地方戏曲之一,它是在陕西关中地区生长起来的。周代以来,关中地区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秦腔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剧种,大约于明代在陕、甘一带的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影响。清初,得到蓬勃发展,广泛流传到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秦腔在发展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演变为三路: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西路秦腔,又称西府秦腔;中路秦腔,又称西安梆子。秦腔本来是陕西各路梆子的总称,后来习惯地指西安秦腔。它兼有各路秦腔之长处,流传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一带。
秦腔创造了我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成为梆子腔(乱弹)系统中的代表剧种。现在北方几省的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很不相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秦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在曲调上有“欢音”和“苦音”之分;在板式上主要有慢板、尖板、滚板、摇板、代板等五种,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在表演上,朴实热烈,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很浓,并有喷火,跌扑、耍髯口等多种特技。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地区一些秦腔剧团进行了戏曲改革工作,曾创作演出过《穷人恨》、《血泪仇》等现代剧目,深受抗日军民欢迎。解放后上演的《三滴血》,:赵氏孤儿》《红梅阁》等经过改编的传统剧目,展现了秦腔
艺术发展的新成就
【鄂剧】
鄂剧也叫“曲子”、“迷胡子”是西北人民喜爱的戏油形式之一。它流行于陕西各地以及山西.甘肃、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由
郡县、鄂县的山歌、小调、童谣等发展而成。清代中叶已在舞台上演出.在发展过程中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多发挥小曲子的长处,活泼明快,健康优美。西略则重大曲’,曲调优雅、悲壮,唱时比较缓慢。中路则介乎二者之间,唱法上受秦腔影响较大,听起来高昂悲壮。
郡鄂的曲牌非常丰富,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之说。伴奏上,在“地摊子”演唱时比较简单,只有三弦、板胡、星子及四块瓦(四片竹板制成之节奏乐器)等。搬上舞台以后,吸收了秦腔等剧种的打击乐,加进了二胡等弦乐,使乐队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十二把镰刀》等新歌剧,就采用了郧鄂的曲调。
【碗碗腔】
碗碗腔,原为流行于陕西省东部一带的皮影戏。由于乐器中有小铜碗,配合月琴,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因而得名。它虽是地方小戏,但形式完整,行当齐全,并具有悠扬清丽的音乐和生动感人的唱词。它的剧目大都是本戏,折子戏很少。碗碗腔在音乐上吸收了秦腔、蒲剧、郧鄂,晋剧等曲调因素,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唱腔。主要板式有:头回南路、二回南路、东路腔.紧板,滚板、扬句子、花花腔、西厢调等。伴奏乐器以月琴、硬弦、二胡为主,运用起来非常和谐,而且极富变化。1956年在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舞台剧,流传于陕东.晋南,晋中一带,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陇剧】
陇剧是建国后在陇东道情的音乐唱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年轻剧种.陇东道情是流行于甘肃东部环县,庆阳一带的皮影戏。它在造型。表演(皮影操作),特别是音乐上,都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深为群众所喜爱.解放前,它遭受反动统治阶级的摧残,艺术上得不到发展。解放后,经过挖掘和整理,于1958年搬上舞台。1959年成立了专业剧团,并正式定名为“陇剧”.以后,先后排演了很多大小型历史剧和现代剧。其中大型历史剧《枫洛池》,受到观众的好评。
陇剧音乐旋律开阔、优美,节奏自由明快。它的唱腔有“慢板”、“飞板”、“新板”。“滚白”等多种,并有“伤音”“花音”之分。其中“簧”(即唱腔中的拖腔)和“嘛簧”(即唱腔中帮腔)的运用,形成了陇剧音乐的独特风格, 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有四胡,海笛等。
【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及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部分地区,是由明代流入的案腔、蒲州梆子同河南当地民间戏曲结合而形成的。由于长期在农村演出,带有 浓厚的乡土气息,唱工多,口白少,长于表达多种多样的感情,表演风格朴实清新,深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
现在的豫剧主要分“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个流派。豫东:凋以商丘,开封为中心,演唱用假嗓,声音高亢,多用花腔,较为活泼轻快,又称“上五音”“祥符调”和“沙河调”是其支派。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演唱用真嗓,曲凋低回婉转,尾音低落;又称“下五音”。腔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飞板、栽板、滚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瓢胡,月琴,横笛、梆子等。文武场曲牌有几百种之多。流传的传统剧目达四百余出。解放后,豫剧在演出现代剧方面曾取得很大成功,《刘胡兰》,《朝阳沟》、《李双双》、《人欢马叫》等都受到群众广泛的欢迎。豫剧现巳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
【越调】
越调,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和湖北北部地区。它是在元,明时期流行于民间的弦索的基础上,受到秦腔、汉剧的影响,至明末清初时形成的。
越调的音乐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之说。伴奏乐器以四股弦为主,兼用卧笛、月琴、三弦等。过去它以善演悲剧著称,解放以来,由于音乐的革新和剧目的变化,在表演喜剧上已有可喜的成就。现在河南流行的越调分两个流派。一是南阳地区的越调,它保持着大越调的特色,唱的节奏较慢,慢板第三个字要用假嗓拉后腔,唱腔用的曲牌较多。另—是豫南,豫东的
越调,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解放以后;有了较大革新,不再用假嗓拉后腔,所唱的节奏比较快,适于表演现代人民的生活。
【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又名“河南曲子”,是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在民间说唱音乐——鼓子曲均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它的曲牌大多是明,清以来流行于中原的民歌,俗曲。演唱时以三弦、琵琶,古筝等弹拨乐器伴奏;曲调委婉动听,但缠绵曲折有余,跳荡激越不足,为着适应群众新的欣赏需要,一些轻快活泼易于上口的曲牌,开始在洛阳一带的鼓子曲中演变分化出来,以踩“高跷”演“故事”的形式演唱了一些生活小戏,音乐伴奏也变为以音量较大的坠胡为主,人们称这种曲子为“小报曲子”。原有的鼓子曲仍流行于南阳一带,称为“大调曲子”这种改革是从说唱过渡为戏曲的一个重要转折,到1926年前后便正式在舞台演出。
解放后,曲剧音乐唱腔有了很大发展,其中有些腔调已打破了原曲牌音乐的局限,逐渐接近板腔音乐,克服了不善大段宣叙的缺陷,。同时又对 原有的曲调加以丰富变化,从而增强了表现力。
【吕剧】
吕剧过去称为“上装洋琴”或“洋琴戏”,是在山东琴书(坐腔洋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剧种。清末,广饶县的琴书艺人时殿元、 谭秉伦等将“坐腔洋琴”里的节目化装上演,受到群众欢迎。这时,化装演 员要同时演奏乐器,后来,.伴奏和演唱分开,发展成为“洋琴戏”。它的流行地区不断扩大,逐渐遍及山东省各县市,在农村,尤为妇女群众所喜爱。
吕剧的传统剧目除部分本戏外,多系以民间传说及家庭故事为题材的小戏。吕剧的唱腔较为简单,朴实,平易近人,它的曲调主要有“四平腔”和“二板”两种,演唱时由演员根据剧情自由运用,长于抒情和表现现代生活。解放后,成立了专门机构,重点对吕剧进行了整理,研究,创作演出了《李二嫂改嫁》等具有影响的剧目。在音乐上,吸收了北方其它梆子剧种的音乐特色,创作出了一些新的曲调,充实了吕剧音乐的表现能力。吕剧已经发展成为较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
【柳子戏】
柳子戏,又称“弦子戏”,是山东的一个古老剧种。明末清初时由河南.山东一带流行的“黄莺儿”、“山坡羊”等弦索小曲发展而成;后来又吸收了更为通俗的七字句说唱一一“柳子调”,便以“柳子戏”命名。它是皮黄剧泄未盛:行以前,——般所说的我国“南昆、北戈、东柳、西梆”四大声腔之一。柳子戏流行于山东,江苏,河南三省交界的地区。
柳子戏的传统剧目大部分用俗曲演唱,还包括了一部分离腔、青阳,昆曲,乱弹、罗罗,娃娃、微调剧目及唱腔。曲调曲折委婉、优美动听,有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四种。曲牌二百余支。伴奏乐器为三弦、笙,笛。柳子戏在表演艺术上,有深厚的基础和独特的风格,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粗犷细腻兼而有之。
柳子戏在解放前备受摧残,近于湮没。建国后,成立了山东省柳子剧团,使这个剧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该团整理了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其中《孙安动本》一剧获得人们的赞许。
【黄梅戏】
黄悔戏是安徽省的地方剧种,源于湖北省黄悔县的“采茶调”。“采茶调”在鄂、皖,赣三省毗邻地区广泛流行,与当地民间流行的舞蹈、曲艺相结合,逐渐形成为民间小戏,安徽人称它为“黄梅调”,解放后改秤黄悔戏,
黄梅戏早期多演出“两小戏”(小丑,小旦)和“三小戏”(加上小生)。后来受“高腔”影响,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清道光以后,黄梅戏流入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曾与徽剧同台演出,深受徽剧的影响;此外,还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得到再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解放后,黄梅戏发展很快,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
黄梅戏曲调丰富,共有一百多种,如“评词”,“二行”、“三行”.“火攻”,“彩腔”、“仙腔”等。黄梅戏用安庆地区的语言演唱,加之唱时一律用本嗓儿,所以使人感到语言易懂,字音清晰。
【庐剧】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以大别山地区的民歌和淮河沿岸的民间舞蹈为基础发展而成的,约有二百年的历史。1955年改名为庐剧。在发展过程中受过徽剧、京剧的影响。现在是安徽地区广泛流行的一个剧种。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又形成了几个不同流派:西路流行在六安。霍山一带,唱腔比较高亢、粗犷;南路流行在芜湖、南陵一带,唱腔比较细腻、柔和;中路流行在合肥、巢县,唱腔兼有西路、南路的艺术特色。
庐剧在长期流行中,曾不断向安徽民间曲艺(如“锣鼓书”)。戏曲(如“目莲戏”、“徽剧”)等艺术形式吸收养分,形成了较为丰富的音乐唱腔+曲调有一百多种,主要分“花腔”和“主调”。“主调”又根据不同行当有不同特点,有“老生调”,“寒调”等区别。在剧目和表演艺术方面,也十分丰富多采。
(泗州戏) 泗州戏,俗称“拉魂腔”,是安徽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淮河两岸。它与山东。江苏的柳琴戏同出一源,在安徽流传时间很长,并有所丰富发展。最初是以说唱形式出现,常年用“唱门子”、“地摊子”等形式在农村流动演出,后吸收花鼓灯的舞蹈丰富其表演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泗州戏,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泗州戏的唱与白结合得非常紧,唱腔富于变化婉转动人。它以表演劳动人民生活小戏见长
参考资料:http://bbs.zahuopu.com/thread-2527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