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铜仁朱砂古镇万山一日游作文
西塘离上海不算远,可我总是很少有机会去。今年是五一长假,当我又如痴如梦地盼望着想去西塘古镇时,爸爸妈妈也同意,也想去再游览一番,我也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
下了车,我们和伯伯一起走进了一个通往西塘的小弄堂。刚一走进,顿时让人感到沁人心脾,一种古镇的气息马上扑鼻而来,这也给人了辽阔的感觉,与刚才的弄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河的两边有一排排古老的房子,最主要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真是美妙极了,就因为这个,无论是晴是雨,都有三五成群的游客来这儿游玩。
紧接着,我们漫步来到了又一个弄堂,那是游人的必经之路,名叫“石皮弄”,非常非常得有名,因为那里有西塘的特产,就是芡实糕,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糕点了,一般的糕点都是甜的味道,其他什么味儿也没有,而这个芡实糕却带有一种独特的,说不出的那种香,那可真的不是吹出来的。
天已经黑了起来,可我们还陶醉在其中,“咕、咕”我的肚子又饿了,我抬头对妈妈说:“妈,我肚子饿!”这时,伯伯对我说:“担心什么,等会儿就去吃大餐!”“真的吗!?”我一阵狂喜。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河边的街道,没想到的是这里吃饭的人已经饱满了,他们吃着龙虾啊什么的,是我馋涎欲滴,已忍不住了。有了位子,我们坐了下来,点了好些特色菜。很快,我们的桌上摆满了了一道道菜肴,有西塘著名的特色菜大头菜、送子龙蹄、阿牛粉蒸肉、龙虾等。我们一边品尝这菜肴,一边观赏这谁上的景色,因为事夜晚了,古镇里的红灯笼在家家户户都亮了起来,红色的灯笼倒映在了水面上,非常的温馨,水面上也不时得划过一条船,这是水上的一个场景吸引了我的视线,那是一个用纸做成的小灯,有莲花形的,有小船形的等等,上面放了一根小蜡烛,放在水面上闪闪发亮,任它怎么随意的漂流,美丽极了。
很快,人渐渐少了,我们也只能回家了。
这一次的西塘古镇之游,令我记忆深刻,令人难忘!
② 朱砂古镇的历史遗留问题有哪些
万山区朱砂古镇前身为国家4A级景区——万山国家矿山公园。古镇位于万山区万山镇核心区,面积5平方公里,延伸区域面积达105平方公里。2015年7月,铜仁市万山区引进江西吉阳集团,投资20亿元,以独有的丹砂文化为核心,对现有遗址和文物进行修缮性开发利用,建造朱砂古镇。让老矿区变身新景区,死资源变成了活资源。该景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于2005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9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被省科协、省科技厅列为“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2014年5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5年4月被贵州省委、省政府列为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朱砂古镇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5亿元,建设玻璃栈道、景区大门、广场、电影院、博物馆改建、洞内灯光、会议中心、健身房、咖啡厅、商场、宾馆、朱砂O2O线上线下展示销售中心等内容,现已正式投入营运;二期投资10亿元,建设怀旧小镇,朱砂大观园,云顶天台,悬崖泳池,玻璃索桥,滑索等内容;三期投资5亿元,重点开发峡谷谷底,以十八坑水库的水上娱乐项目为主,建设高端度假村酒店、薰衣草观赏园、赛马场等。古镇以发展朱砂工艺品、餐饮、酒店等景区服务项目为元素,加快带动原汞矿工人转型就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拉动乡村旅游,助推全域旅游。同时,设立一批公益性服务岗位,缓解原汞矿工人因技能单一造成的就业压力。
朱砂古镇采取“旅游+”商业模式,带动周边贫困农户一起致富。一是招聘2000贫困人口在古镇就业,以万山镇为中心,辐射黄道、敖寨、下溪贫困户从事餐饮、宾馆、环卫等服务行业;二是古镇门面、朱砂展示厅免费提供给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营,鼓励全区贫困人口创业;三是加大当地特色产品开发、加工、销售;四是辐射带动周边(黄家寨、相思湖、湿地公园等)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与欢乐世界、夜郎峡谷旅游线路相结合,推动万山欢乐一日游、二日游,激活旅游链条;五是创建“旅游+电商”的模式,鼓励景区农户开办“农家乐”、“家庭宾馆”和“特色工艺品专柜”,实现O2O线上线下电商模式,将旅游扶贫与商品开发、电商扶贫、脱贫攻坚紧密结合。
从市级脱贫攻坚扶持基金中安排1.8亿元作为贫困户资金注入朱砂古镇、彩虹海等6家龙头企业,每年按照入股资金的8%提取投资收益,其中4%用于加入企业的贫困户分红,实行一年一结算,一直延续到2022年,带动了4500名贫困群众人均分红1600元以上。并与周边高楼坪乡、鱼塘乡等乡镇的2250名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按每人4万元的产业扶贫项目基金入股,每年每人可分红1600元。
旅游大发展,带动了关联产业链的兴起。集旅游工艺品研发、培训、生产、检验、销售、展示于一体的万山朱砂工艺产业园,有近60家企业入驻,2017年市场销售额达5.2亿元。并建成全国最大的朱砂工艺品线上线下交易中心,还在北京、杭州、重庆等城市开设了专卖店,吸纳就业创业2000余人。
通过朱砂古镇的打造,万山探索出一条“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路径。以工业旅游为龙头,辅以差异化发展的全域旅游,已经成为造福万山人民的永久性绿色产业。
③ 朱砂古镇具体地点在哪里
朱砂古镇,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听说还挺大的景区总面积105平方公里,遗迹核心面积约5平方公里,是贵州省唯一的矿山公园,
④ 有重庆直达铜仁万山朱砂古镇大巴吗多少钱
有重庆直达铜仁的大吧车,在菜园坝长途汽车站坐车,每天两班,上午九点钟发车,大约要座7个半小时,下午1点20发车重庆到铜仁549公里,票价二百多一点,具体票价要在售票大厅去问
⑤ 朱砂古镇是在那里
朱砂古镇景区位于湘、黔、川、渝、鄂交界的武陵山腹地,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具体位置在万山区万山镇土坪,是世界闻名的“贵州汞矿”的核心区,总面积3.57平方公里,2001年贵州汞矿因矿源枯竭,进行了保护性关闭,黑硐子、仙人硐、云南梯、苏联专家楼、鸳鸯楼、湘黔汞矿公司、英法水银公司等大量珍贵历史遗迹保存下来。2006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⑥ 朱砂古镇存在时间多长了
2015年,万山区与江西吉阳集团签约,对原采矿区遗址、遗产、遗居进行整合打包,市场化开发将“废址变古镇”,打造了中国第一个以矿山文化为特色的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建设了汞矿博物馆、时空隧道、玻璃栈道、玻璃天桥等旅游景点,开辟了悬崖宾馆、悬崖天池等特色体验服务,推动景区从观感向游乐玩购旅游链延伸。
然而,朱砂古镇的转型发展,最让人敬佩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有对文化和汞矿历史的追溯和延续。
“资源枯竭了,但这里文化的根还在,将文化和旅游合二为一,朱砂古镇必将重现汞都辉煌!”在转型发展实践中,万山决策层把目光定格在文化旅游产业。
为此,朱砂古镇深挖矿区文化内涵,对于汞矿遗址遗迹和970公里长的地下历代采矿坑道,采取修旧如旧方式,以追溯历史的记忆,恢复曾经的辉煌。
以“红色”为主题概念,在景区建设中,原景再现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的历史标语、历史故事,将爱国主义作为朱砂文化的重要内涵,真正再现“那个年代”。并建成了万山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突显万山朱砂文化的独特性、鲜明性和地域特色,实现朱砂文化与朱砂古镇景区的深度融合。
此外,古镇还依托资源优势,将有限的朱砂矿石,嵌入朱砂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精雕细刻发展朱砂工艺品,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朱砂工艺品产业园,推动了朱砂工艺品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转变,打造了万山城市名片。
如今,古镇内的汞矿子弟大多数实现了再就业,很多人还当起了“小老板”,“我们支持矿区内的原住民发展餐饮、民宿等产业,因为他们本就是这个景区的一部分,他们是这个矿区文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随着朱砂古镇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地不断改善,景区客源总量不断上升。整个万山区也在朱砂古镇带动下焕发活力,曾经凋敝不堪的老旧矿区,已变成游人如织的文化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