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一般都是120分钟左右,这是为什么
一部电影的时间一般都是在120分钟左右,极少有出现三个小时以上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伙普及一下这个冷知识。
三、制作电影不能为了长而长。
现在许多电影的片长都有了新的变化,不再拘泥于俩小时,有的片子非常的精彩,但是却只有100分钟左右。比如《敦刻尔克》的片长就只有107分钟,这个电影并没有为了长而长,可是整个剧情的开展非常的吸引人,故事的推进也是张弛有度,所以许多人都喜欢看这样的影片。因此,现在许多人在拍摄电影时,也会综合考虑观众的审美需求、观影体验已经心里接受能力,而考虑制作更合时长的电影作品。
在拍电影时如果没有两把刷子的话,导演们一般都不会任性地去修改电影的片长的,因为他们深谙存在即是合理,既然2个小时的电影更为观众所喜爱的话,那么直接走大众路线好了,这样就更不容易扑街了!
❷ 为什么电影一般都是120分钟左右
为什么电影一般都是120分钟左右?
一、生理因素。
生理学上讲,一般人憋尿的时间一般也就两个小时。要不然,膀胱与肾受不了,容易生病。
二、心理因素。
心理承受能力,其实也是一种生理反应,为了区分另算一种。
要知道,人类的专注力不是一致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波动。
所以,根据人类注意力的时长,幼儿园里一节课只有30分钟,小学生一节课40分钟,大学时一节课50分钟,这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这也是,一部电影里,编剧会在故事的设定中,15分钟一个转折,或者来一个小高潮,好刺激一下即将要走神的观众,提醒下保持注意力。
是以,一部电影120分钟,基本上已是成年人心理承受的最大限度了。
三、技术原因。
过去拍摄电影都是使用的胶片,而一卷胶片拍摄的最长时长就是15分钟。
为了有效利用胶片,各大导演们都充分将15分钟的胶片用到极致。所以,15的倍数决定了影片的长度。
现在的电影片长是120分钟上下,但在百余年的电影发展史上,15分钟,30分钟,45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的片长,都曾经有过,也出现过个别4个小时甚至到6个小时的这种电影的长度。但最终,从业者摸索出了规律,就是90-120分钟是最佳的长度。这个长度对故事的叙事性可以从容调度,而且符合观影心理。
四、商业平衡。
电影不仅要拍,还有排。没有正式放映就等于白拍了。票房低都算是失败,电影毕竟是一种商品,要卖钱的。
所以,电影院在电影工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发言权,在票房分成上也要拿去很大的的比例。
反过来,电影院会对电影制作有要求。经过多年的博弈与摸索之后,发现90-120分钟的片长,有利于院线的排片,能够保证最大利润。超过120分钟的影片,一天轮播下来,多处的时间足够多排一场了。所以,电影院不欢迎片长过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利益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