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21年春节,你们那的电影院涨价了吗
在2021年春节档接连破纪录的同时,今年极高的票价,也成为了大多数观众抱怨的对象之一!
都说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大环境不好,处处面临着消费降级。
但电影平均票价以及观影人次的双双破纪录,也助力电影票房大盘成绩接连拔高。
据统计,北京不少非黄金地段电影院,竟然所有场次票价都是100元以上!
根据资料显示北京地区的平均票价已经飙升到了74元,而2019年同期北京市的平均票价只有52元!
前北美的票价是逐年上涨的,2008年北美的平均票价在7.18美元,这十余年,每年均有0.2-0.4美元增长的幅度,好在于整体的价格仍然是稳定的,今年已经达到9.03美元,伴随《复联4》的上映,北美平均票价也会再次提升。
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已经进入了中等发达地区,或许未来平均票价有向欧美发达国家8-9美元(51-58元)靠近的趋势。而三四线城市的票价,还是最好与各地的居民消费指数挂靠,盲目增长票价而不顾影片质量的提升,只会导致刚被开发出的观影受众,重新流回其他娱乐方式。未来中国不同城市之间,因为不同的消费水平、不同的房租、已经不同的观影受众,或许会出现2倍以上的平均票价差。
在春节档结束之后,我们或许又会重新回归平均票价38-39元的时代,但平均票价的提升幅度大于CPI,已经成为了行业的趋势。电影院是一个具备社交功能的场所,过低的价格会降低社交的档次。甚至,我们可以将目前院线的电影彻底做全面的分离,够档次和质量上乘的才有机会到院线,但其要求有较高的入门门槛和较高的价格壁垒。低端和质量差的电影,则要退却到网络和手机端,自己多找出路,因为你的质量是不足以进入到院线来全国公映,那是一种全方位的资源浪费。
另外,伴随着AI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票价的精细程度或许也会进一步提高,一家电影院不同的影片、不同的场次或许也都能在一定范围内智能化定价,提高影城和片方的利润。
不过,电影平均价格急剧的提升,势必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反弹情绪,这是中国电影目前必须要想清楚的事情,和我们国家近些年的发展一样,总想去依靠低价竞争是不足矣立足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利润,才会让中国和中国电影变得更好。
B. 一块IMAX屏幕值多少钱曾有熊孩子踢坏影院巨幕,需赔偿18万
探索巨幕的秘密:IMAX屏幕价值解析
在电影院的世界里,一块看似普通的巨幕背后,隐藏着惊人的价值。2021年,一个熊孩子意外地让世人关注到了这块IMAX屏幕,当它被踢坏,赔偿金额竟高达18万人民币,这不禁让人好奇,IMAX屏幕究竟有何特别之处,为何价值如此高昂?
IMAX,全称IMAGIN MAXIMUM,其技术源于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当时的发明家们为了克服巨幕放映的技术难题,创新性地使用了“波状环形”专利技术,将胶片尺寸提升到了惊人的70毫米,催生了IMAX 2D和3D放映机以及专用胶片。相较于普通35毫米胶片,IMAX的画幅扩大了近三倍,每格孔数达到15片,图像清晰度和信息承载量随之飙升。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IMAX的激光放映技术采用光学处理,提供极致的色彩生动度和对比度,暗部细节丰富,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这些技术革新使得每块IMAX屏幕的造价不菲,单是屏幕本身可能就高达几十万,加上运输、安装、维修等费用,价格更是水涨船高。
在国内,IMAX技术的引入始于2001年的上海科技馆,主要用于科学展示和纪录片放映。然而,真正让IMAX在中国大放异彩的是2010年《阿凡达》的上映,它引发的观影热潮迅速推动了IMAX巨幕在中国的普及。如今,无论是好莱坞大片还是国产电影,IMAX版本都成为观影体验的首选。
尽管如此,中国本土的巨幕技术也在逐步崛起,以相对低廉的成本和良好的效果开始挑战IMAX的市场地位。这背后,既体现了科技的迭代,也反映出市场竞争的加剧。每一个家长在踏入影院时,都应意识到,那块巨大的屏幕可能承载着不菲的价值,需要格外小心守护。
熊孩子的一次意外,让IMAX屏幕的价格和背后技术故事浮出水面。无论是价值18万的传闻,还是国产巨幕的挑战,都揭示了IMAX技术的独步江湖以及它在中国市场上的重要地位。每一次观影,都是一次体验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旅程,但请记住,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乎一场视觉盛宴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