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黄圣依说自己即使不做明星,也要把周星驰送去法院,他们之间究竟因为什么
黄圣依和周星驰的关系十分不好,甚至严重到黄圣依说自己即使不做明星,也要把周星驰送去法院!他们之间究竟因为什么,以至于黄圣依放出这样的狠话?
他们之间究竟因为什么?苏东坡有一句话:“书贵难”,同样,电影贵难,为了电影,周星驰把一辈子都搭进去了。那些以为电影就是挤眉弄眼的“小鲜肉”、“老戏骨”是多么浅薄!看见他们夸张做作自以为是自鸣得意的表演,真是令人作呕!随便说说,周星驰还默默地捐款捐骨髓。
捐款不是太多,但比很多人多,虽与他的富有不成比例,但我们应该想想他那单亲家庭的贫穷,为了让他妈妈吃好吃的食物,他把那食物弄到地上——只有这样他妈妈才吃,否则一律留给子女。这样看来,有些人说周星驰爱钱,其实是周星驰穷怕了。
Ⅱ 素食的好处
素食的营养
尽管吃素大致分为全素、奶素、蛋素、蛋奶素等,但原则上吃素泛指不吃动物性蛋白质。由于不吃肉,因此可降低并调节体内胆固醇,且不至因吃肉类而摄进过高的尿酸,不至提高肾衰竭及肾结石的发生率。此外,人类体质偏碱性,肉吃太多易使体质变酸性,而增加患病的机会,吃素有助于体质的酸碱中和。
吃素的好处众所周知,不过吃得不对同样有害无益。例如吃了加工程序过多的加工品,不但营养素少了,其内含的化学物质及色素也会对人体造成影响;烹调时使用过量油脂,反而造成人体负担。因此,烹煮素食时,就不要使用太复杂的烹调程序,多食用新鲜蔬菜;油一定要适量,选择原始粗糙的素材(传统豆腐就比盒装豆腐好,芝麻也比芝麻糊含糖低营养高);经常更换米饭种类,偶尔吃点糙米,或在米饭内加五谷、燕麦等,都是达到均衡营养的好方法。
知道吃素的好处,或许你惟一担心的问题是得不到肉类才有的营养素。其实只要吃素时能选择多样化的菜式,不偏好几种菜,一样能摄取到足够的营养。另外,由于肉类本身的细胞组织与人体较接近,因此人体对其吸收力也较好,吃素者因减少肉类的摄取,在饮食上就需掌握几项原则:
1.应以全麦面包、胚芽面包、糙米等代替白米饭、白面。
2.肉类蛋白质含量高,但豆类如黄豆、毛豆、绿豆,或豆腐、豆干等豆类加工品亦含丰富蛋白质,可补充因未摄食肉类而缺乏的部分,且多吃豆类无胆固醇过高之忧。
3.多摄取腰果、杏仁等核果类,其丰富油脂可补充人体所需热量。
4.青菜最好能有四五种变化;肉类所含铁质可经由多摄取高铁质的水果如番茄、猕猴桃、葡萄来补充。
5.别为了让素食更有味而多用油脂来烹调,应掌握素菜清淡、少盐、少糖的原则才符合素食之健康取向。
6.吃素者易缺乏维生素B12,多吃综合维生素可改善。爱美的女人想靠吃素来维持苗条身材可不是这么容易,如果你烹调方式不正确,用油过量,或是尽挑些油炸类如炸豆腐皮,或是甜食类如绿豆糕来食用,尽管这些食物都是素食,然而,高油高糖让你想不发胖都难。
如果你是个素食入门者,刚开始也许会觉得明明吃得很多,却饿得很快,这正是因为植物较易被肠胃吸收。别担心,持之以恒,你就能深切感受到吃素对身体健康有多好了。
素食大多以植物性食品为主,或称为天然食物,原指禁用动物性原料及禁用五辛苦 (即大蒜、小蒜、阿魏、慈葱、茗葱) 的寺院菜和禁用五 荤(即韭、薤、蒜、芸薹、胡荽)的道观菜·现主要指用蔬菜(含菌类)、果品和豆制品面筋等制作 的素菜,善用竹笋、豆芽等吊制的素高汤增鲜·食用素菜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素食营养最容易消化和吸收:一切肉食在胃中不易消化,甚至进至大肠时尚有大部份未消化或只半消化, 因此肉食动物在大肠中腐化极盛,且多带毒性,对人体有害。反而一切 果蔬谷类的营养最易消化、最容易直接吸收,植物中纤维素也能防止便秘的发生。
素食能减少动物毒素的吸收及减慢衰老:由于动物受屠宰时,因愤怒、恐惧、哀伤、痛苦、挣扎,会产生大量有毒的分泌物, 人食其肉, 不知不觉地把这些毒素也吃进自己体内,加重肾脏、肝脏等排毒器官的负荷, 使人易患病及容易老;等于机器用得太多或不当也需要更多保养,寿命也短些。
素食令人心平气和、头脑清醒:吃动物时也把动物的激素、荷尔蒙一同吃进肚里,使人容易暴躁和发脾气。反之素食者大都性格温驯,时常保持心平气和 ,就好比大象、长颈鹿等食草动物一样, 不恃强凌弱。动物脂肪阻塞血管,会产生胆固醇,令身体(包括脑部)老化。素食者的血液清洁,脑力当可大为提高。
中国素菜是中国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显著特点是以时鲜为主,选料考究、技艺精湛,品种繁多,风味别致。 素菜通常指用植物油、蔬菜、豆制品、面筋、竹笋、菌类、藻类和干鲜果品等植物性原料烹制的菜肴。
中国素菜由寺院素菜、宫廷素菜、民间素菜三种风味组成,寺院素菜又称为斋菜,是专门由香积厨(僧厨)制作,供僧侣和香客食用的菜肴;宫廷素菜,是专门由御厨制作,供帝王斋戒时享用的菜肴;民间素菜:是在继承传统素菜品种的基础上吸收了宫廷和寺院素菜的精华而在民间素菜馆发展而形成的菜肴。下面介绍几个小菜:
柿子草菇
原料:西红柿10只约1000克 油菜叶10片 草菇45
制法:1、将油菜叶治净焯水,捞出抹上香油,摆在盘中; 2、西红柿去皮,切去根部挖出内瓤开口朝下,码在油菜叶上,草菇治净下4成熟的油中略炒,再加料酒、酱油、白糖、素鲜汤、味精煸炒,勾芡后装入西红柿内即可
干烧冬笋
原料:冬笋尖250克 水发冬菇30克 胡萝卜25克 青豆25克
制法:1、冬笋切片,剞十字花刀后切粗长条,冬菇、胡萝卜切丁,郸县豆瓣剁碎,葱姜切末,冬笋、冬菇、胡萝卜丁、青豆下开水中煮透捞出;2、用葱末呛锅,下豆瓣炒出红油加料酒、素汤、盐、白糖烧来,再投全部原料,烧开后用小火煨10分钟,改中火收汁,至汁尽油清时装盘即成
龙眼虾仁
原料:鲜蘑菇250克 龙眼、红樱桃各6只 胡萝卜25克 绿青豆10克
水发冬笋15克
制法:1、将蘑菇剪成虾形,胡萝卜、冬笋治净切成丁;2、蛋清、淀粉、发酵粉制成面糊,虾仁粘面糊下7成热的油中,炸至浅黄色;3、锅留底油,放姜丝和配料,加盐、味精、料酒、鲜汤、烧开后勾芡,倒入“虾仁”,颠两下装盘,用龙眼、红樱桃围边即成。
清汤萝卜燕
原料:象牙白萝卜约1000克 香菜叶少许
制法:1、将萝卜洗净去皮,切成长片,再切5刀相连的连刀片,放水 中漂透,沥水后拍干淀粉抖散,上笼蒸熟,放水中漂透,再 放清水中泡;2、素清汤加盐烧开,下泡好萝卜片略煮,捞出入汤盆中;3、素清汤烧开加盐,胡椒粉,味精,打去浮沫,浇在汤盆中撒 香菜即成
可怕的肉毒 看了下面的文字后,你不用医生和科学家的研究报告(虽然有大量这方面的报告)你就能天然感觉癌是从哪里来的,如果再嗜爱食肉的话,就有点冒死吃河豚的味道了。而且这些材料还是出自在食品检验和预防方面比中国大陆要严格十倍的美国。
“我为什么成了素食者?”一个美国作家这样写道:“当您真正了解肉类是污秽不洁的,又是有传染病的尸首时,您能再面无惧色的狼吞虎咽吗?我不吃任何肉食和任何维他命丸,也健康的活了半辈子。我在美国旅行多次,常在饭馆和别人家中吃饭,弃肉吃素的经过,未曾使我难受,让我慢慢道来吧。
“在旅行时,有一天吃肝咬了两三口,觉得味道不对劲,再用刀子一切,真把我吓了一跳,脓包里竟有一窝小虫,早己煮熟了。从那天起,每逢看见肝我就反胃。但是牛肉仍是我所喜爱的,直到一件事震撼了我,我才全然断绝牛肉!事情是这样的,我的邻居从牛群中挑了一只最棒的母牛,供应他自己的牛奶。某天,卫生员来检验,说这只牛有结核病,应予销毁。邻居说他不相信,置之不理,后来,另外的检验员又来检查,报告的情况相同。我的邻居勉强的把牛送往一个较大的屠场,获得许可,观看切割。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整叶被结核菌蚀烂了的肺……此事过后不久,我领著班上的学生去远足,路过该屠房,我就问那位作向导的政府验肉员:“请问老兄,如果一头牛害结核病,一叶肺烂坏了,您们怎样处理呢?”“我也请问你,你的苹果上有个烂斑,你怎么办?你还不是把它削掉,然后吃下去吗?”我注意到学生们脸上吃惊的表情。等出了屠场,我问他们削苹果和割牛肉是否相同。“不同,开玩笑!”他们异口同声地否定。他们说:“病肺的血液会周流全身。”于是我又指出另外的不同点:“动物的病菌会寄生在我们的人身上,而苹果的霉菌只会活在果菜上面,再者,它也不会周流循环。就算把苹果的烂疤吃下去,也不致于害病。”这样一来,过去使我讨厌的某些肉食,越发使我讨厌了。
“过去我爱吃鸡。但参观附近的一个养鸡场之后,这方面的食欲也没有了。我看到,养鸡人天天巡视鸡房,把病鸡和少下蛋的鸡挑出来,送去市场。那些垂头丧气、屁股潮湿的家伙,都进了加工厂。使我吃惊的是,根本就没有任何检验工作。胃好像告诉我,别再把死鸡送进我的皮袋里去了。
“某次,同朋友去亚利桑那州某山涧钓鱼,搞不清到底怎么了,所钓到的鱼中,将近二分之一是有肿瘤的,或在内部,或在外部,看了令人倒胃口。查阅有关资料,才从政府报告得知,有些山涧里,鱼癌流行,尤其是鳟鱼。其染病率有的高达百分之九十。”。
与中国相比,美国的天空要纯净多了,水也干净多了,即使如此,美国的鱼类还染上了癌症,那中国的动物呢?可想而知。
现在中国一个北方汉子就着二锅头嚼的猪头肉跟楚汉相争时樊蒯啖的猪腿已大不一样了。现在的动物尸体是内外均沾毒:现代农业广施化肥和农药,动物吃植物,毒素进入动物的体内,人又以动物为食,人便成为有毒物质的最高富集者。没办法,食肉者位于食物链的最高环节。
毋庸讳言,植物上有农药残留,但美国爱德华州立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肉类中的DDT等杀虫剂残留物的含量是植物的13倍,即食肉者身上的农药残留量可能比食素者高出13倍。更何况植物上的农药残留物可以洗涤,动物肉内的农药残留物则无法洗掉。
有一句话说,现在吃大闸蟹和河塘鱼的都是勇敢的人。
农场主是一群可怕的人,他们成麻袋地往动物饲料和湖溏江河中倾泻化学药品,刺激畜禽鱼虾生长,强迫喂食、注射荷尔蒙、在饲料中加开胃药、抗生素、镇静剂、防腐剂(这类含硝酸盐的肉,喂猫都很危险),根本不顾这些化学物质的致癌作用,这样的肉,食肉者睁眼闭眼地享用了。
还有一种毒,叫肉毒。“肉毒极为害人!”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的负责人张吕萍在目睹一次杀动物的场景后再一次呼吁人们警惕。
北京某地狗市。张吕萍形容是一个有铁石心肠的人才能看的血腥地方。屠夫当着其他狗的面,将带锯齿的利器一把扣在某狗脑袋上,令其致昏,吊起来,一刀捅死,立即剥皮。鲜血淋漓的冒着热气的狗肉就挂在群狗面前。张吕萍清楚地看见同是天涯沦落狗从集体狂吠到沉默,狗眼含泪。眼神惊恐、悲伤、哀怨、愤怒、诅咒……“如果它们会说话的话”,她说:“它们一定在咒骂屠夫禽兽不如。
这样的狗肉对人健康有百害而无一益。最可怕的是动物被杀时分泌一种毒素,这种毒素对人体非常有害,现代科学研究这是一种有害的肾上腺素物质。同样,注水猪、牛、甲鱼、鸡等被杀时不仅分泌应急毒素,还有体内污水,如此肉食,谈何安全。
癌症、疯牛病、禽流感、口蹄疫、SARS等疾病,在张吕萍看来皆与动物肉毒直接关联。都是动物冥冥之中的某种反抗。
癌症跟肉食正相关。
这就是说,吃肉越多,越可能得癌。一个由协和医院等单位的著名医师组成的医疗委员会调查显示,肉食与癌症有正相关。调查报告这样写道:“北京市癌症发病情况,1996年是1955年5.2倍。我们调查了城区的医院、居民,上个世纪大肠癌患病比例是十万分之十以下,八十年代十万之二十,九十年代十万之二十四,2001年十万之六十点四五。为什么城市里的癌症病人越来越多?跟饮食有关,吃肉多了,不吃粗粮,纤维素少了……癌症的增长率跟肉食的增长率曲线相似……。
另一个医学调查小组的报告说:“我国原是大肠癌的低发区,不足十万分之十,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食物结构的改变,肉食量的增加,发病率不断上升,达到了十万分之二十四点三一,相当于国际上中等发病水平。据研究估计,2000年以后,大肠癌发病人数将比八十年代高出1.45倍。上海地区大肠癌死亡率从1972年到1989年增加了75%,2000年以后,大肠癌发病数将比八十年代高出1.45倍。
“五成癌症跟饮食有关”。在“2004年天津市肿瘤防治宣传周”上,专家如是说。“天津市癌症年新发病例为1.6万,并呈增长和年轻化趋势。据介绍,癌症尽管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主要还是由包括饮食在内环境因素引起,如吃肉多了,主食吃得精细了,缺乏纤维素,即粗粮、杂粮等食入少,导致大肠癌发病率的升高;高脂肪、高蛋白的摄入是乳腺癌、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约有75%的头颈部癌是由饮酒和吸烟造成的……。
国外研究也证实,癌症跟肉食关系密切。根据一九九五年英国素食学会的研究报告发现,素食者早逝的机会只有非素食者的一半,且素食者较不会得心脏病和癌症,主要原因是素食者血中胆固醇含量低的缘故…… 肉里到底有什么,为什么会致癌?除了公认的医学理论,许多学派和专家都把致癌物指向肉中之毒。上面已经说过,肉毒可怕,但这个事怎么强调都不过。中国著名的环保专家、北京麋鹿苑负责人郭耕说:“我举一条证据诸位就可明白:无论大小畜生被人捆缚要杀的时候,是多么痛苦,多么怨恨。既起了嗔恨心,毒素就会流遍全身,所以肉食多含有毒素。这种毒是很厉害的。比如喂乳的妇人,若是生气,乳汁就含有毒素,婴儿吃了就易害病。不信你若看到有婴儿的妇女发怒生气的时候,把她的乳汁挤出一点来放在太阳里晒一会,就变绿色,正常的乳汁被太阳晒是白色的。
素食是如何防癌的呢?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医院的约翰逊博士经过多年埋头研究,发现了一个事实。凡是平日摄取大量钾的地区,人民患癌者总是偏低。原来人体细胞里,钾的含量时常是钠的十倍,细胞在分裂之时,钾含量下降而钠含量上升,癌细胞也不例外,每次细胞受伤时,钾由细胞之中漏出来,癌细胞即开始繁殖。人患上了慢性病,若有办法提高体内细胞的钾含量,生癌的机会则减少。相反,老年人体内的钾特别容易由细胞膜漏出来,所以患癌的机会随年龄而增加。医学研究进一步发现,如果在有些癌细胞的培养液中加进了钾,它会突然变成正常细胞。老鼠的血癌细胞本来不能造血,可是将其培养液中的钾提高到十倍以上时,就有造血的现象出现。由此证明,钾和钠的比例是癌细胞形成的关键…… 近年食疗防癌的秘诀,正是根据这个原理,多钾少盐。食盐和味精(一种钠盐)都含有大量的钠,而蔬菜与豆类则含有大量的钾,所以多吃蔬果豆类少吃盐和味精,是防止癌症、血压高、糖尿病的重要举措。 。
上天让我们吃素 这个说法流传很多年,已经得到了许多医学机构和专家的同意和默认。那就是从人的构造和机能上看,人可能更适宜吃素。因而有人说,人原来是一个素食动物,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人才吃起了肉,结果报应连连,百病丛生。
医学界做过这样的研究,比较食肉动物与人的肠子,以老虎为例,它的肠子看起来又短又直,没有许多皱折。我们知道,肉易腐败,所以上天给老虎短的肠子,使肉的消化残余物不会在肠子停留太久。而人的肠子总共约30尺长,光是大肠就五尺长,接近老虎的三倍,因此人不宜吃肉类;因为肉类容易腐败,在肠子的温度下更易腐败与发酵,这一点,我们可由草食动物的粪便没有肉食者的那种臭味而想像到。腐烂的肉类在人的肠子里会生出多少致病菌毒就可想而知了。
至于草食动物如牛、羊,上天给了它们好几个胃,因为他们只吃草,而草的纤维很多,消化时间长,且需要大量进食才能维持身体机能……所以它们有好几个胃来反刍,肠子比人类还要长。上帝不要人吃草,我们有五谷、硬壳果、豆类、水果等为食物,这些食物的纤维素不及草那么粗而难消化,不必反刍,所以一个胃就够了. 再有一点,人的臼齿发达,适合磨碎食物,也就是说,适合吃五谷、豆类;而食肉动物,门牙尖锐,犬牙交错,明摆着要用于攫取生命,咬碎肌体……了解了这一点,人们或许明白人类为何会百病丛生了,因为人违背了大自然的意旨,吃了不该吃的东西。
经常有人担心,素食营养不足。对于这个忧虑,素食者最常见的反应是笑而不答。他们可能乐于与肉食者比谁更健康。毫无疑问,从各个角度看起来素食者更健康:他们的身体更轻盈,他们的反应更敏捷,他们的脑力更充沛,他们更容易入睡,他们所需的睡眠时间更少,他们心情更开朗因而较少得抑郁症,他们更少得感冒一旦得了好得更快,他们不容易缺钙,更妙的是他们不容易得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一个重要肇因就是肥肉导致的血管畸变。今年国家的一组数据显示,北方比南方比例高,而女性多于男性。最危险的人群是北方上了年纪的妇女。她们正好是肥肉馅的购买常客…… 理论上讲,素食能够获得比肉食更优质的营养。首先要打破人们的一个成见:肉类比素食蛋白质高。其实许多素食品的蛋白质比肉类含量高:比如,各种坚果、瓜籽中的蛋白质达30%,谷物约含10%,豆类中的蛋白质含量更高,近40%,是肉类的两倍,豆皮的蛋白质更高达50%,且大豆中的蛋白是完全蛋白,更易为人体所吸收。
人们开玩笑,广东人煲肉汤,还不如一个北方汉子吃馍(馒头)壮。人们常常用肉类进补,其实,肉类不仅蛋白质不如豆类多,而且也是各种食物中最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豌豆、小麦、燕麦所含的铁是牛肉的两倍,几乎每样植物中的铁质都比肉类高;肉类的钙质也不如素食多:每百克食物中所含的钙质,鸡肉为5(毫克),牛肉为8,猪肉为12,鱼为30,豌豆为71,香菇为125,木耳为207,紫菜为850……中国人普遍缺钙,或因爱吃肉而致钙磷比例失调。
即使是肉类最擅长的脂肪,也总被素食盖过。如核桃含油高达66.9%;花生达48.7%,芝麻达48.23%,黄豆达20.20%……脂肪酸共有13种,动物性油脂中含6种,植物性油脂却含全部,且动物性脂肪为饱和脂肪,胆固醇含量高,易引发血管硬化、高血压、心脏病,并利于癌细胞繁殖;植物性脂肪为非饱和脂肪,能促进胆汁酸排泄,减低胆固醇,避免心脏病和各种心血管病。
素食不缺营养,长寿的素食者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一个美国医学组织要对素食进行对比研究,肉食组好找极了,而要找到纯粹的素食者并不太容易。于是他们到了中国的寺庙里,到了四川和湖南偏僻的寺庙里,一问不要紧,吓了他们一大跳,那些老和尚,那些作为对照组的老和尚都多大年龄?平均80多岁。
吃素使身体强健。
肉食者有劲,素食者文弱,这种俗见可能有几千年了。实际的情况恐怕会让所有自认比素食者有劲的肉食者人大吃一惊(素食者并不会吃惊的,他们早就知道他们比肉食者更有劲) 与咱们的观念大颠倒:奥运会似乎是素食者表现大力气的地方,奥运会也不知什么时候成了素食者云集的地方。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游泳冠军茂林罗斯就是个素食者,他的速度惊人,持久有力,是最负盛名的运动家,他的出现,掀起了西方的运动家吃素的风潮。
又过了几十年,专门吃素的运动理论也出现了,这就是《素食者运动营养手册》,作者丽莎。多芙嫚是迈阿密体育营养学家,她本身也参加马拉松赛和三项铁人运动,她大运动量的体育生涯从素食中大获好处。她还是几名奥运选手的教练。她说,对运动量大或是意在健身的人,素食很有效。
她并不夸大素食者的力量,她说:肉食者也能像素食者一样有很好的爆发力,但爆发力之后,素食者开始显现他耐久力的长处,素食者的耐力是肉食者远远比不上的。就像猎豹一扑之下抓不到羚羊的话,它就再也追不上羚羊了,这个肉食动物的跑王永远要在耐力的比赛上败下阵来的。
因而多芙嫚说,“奥运级的运动员或职业运动的选手并不一定要吃肉,吃素照样可让你成为彪悍的‘运动机器’。”。
她在书中列出世界十七名顶尖运动员的训练秘诀和三餐食谱,包括奥运角力选手康贝尔、六度拿到铁人三项运动冠军的史考特和职业美式足球选手席尔。这些人都是吃全素或者基本吃素(比如不吃肉,仅吃一点鱼) 多芙嫚说,多吃植物有不少好处,其中之一就是蔬菜水果富含碳水化合物,“这对长跑或短跑增加冲力都有帮助。
让国人掉眼镜的是,世界最著名的中长跑之王,卡尔.刘易斯是一个严格的素食者,他回忆自己的运动生涯时说,“我发现一个人能不需要动物蛋白质而成为一名成功的运动员。事实上,我的赛道赛跑成绩最好的一年是我吃严格素食的第一年。此外,通过继续吃严格素食,我的体重在控制之中,我喜欢我看上去的样子。(我知道这听起来很傻,但是我们都希望喜欢我们看上去的样子。)我喜欢吃很多,我感觉好极了。下面是我的故事。
食肉使人剽悍、使人孔武有力的观念,可能来自远古的野蛮时代,那时游猎氏族、山匪海盗等食肉部族无素可吃,以肉裹腹,攻占农耕文化的国度往往得手,素食者的和平性格总被肉食者的横蛮气势压住,像被视为“黄祸”的匈奴人和蒙古人在一千年内两次席卷欧洲,让这些“文明人”一次次被这些少食蔬菜、纯粹肉食的部族所震撼。食肉者勇武的概念在人类的意念中也一次次加深。但就是这些大败同样是食肉民族西洋人的蒙古人,却在十三世纪两次败在了食草民族日本人手下。据史载,那些很少吃肉仅吃一点生鱼片、却大量吃稻米和蔬菜的日本武士,猛悍胜过蒙古人,让那些草原武者和高丽士兵无法近身,在日本沿海兵败如山倒。蒙古人征服世界无敌手的进程在日本人这里得到遏止。
大家都知道,古罗马是一个富裕到糜烂的社会。即使奴隶也能吃到肉粥什么的。但是在这个社会中最需要勇武、体力和灵敏的角斗士,却是素食者。在罗马语中,角斗士有一个另外的称呼,“嚼大麦者”。这些角斗士平常吃的都是粗麦面包或者是泡过的大麦。电影《角斗士》中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食物,那种黄黄的粘稠样的东西大概是一种豌豆和燕麦混合的粥。要知道他们并不是因为受虐待而必须嚼那个大麦,角斗士一般都是庄园主、富豪、甚至总督的宝贝,虽然他们是奴隶,但这是使他们脸上贴金,让他们腰包鼓突的奴隶,就像现在英国城堡的主人养有高贵的纯种马一样,虽然位在畜生,但如果需要可以比主人吃的还好。而那些罗马奴隶嚼生大麦是因为要战斗,要在生死决斗中冲出一线生机,他们有血的教训,当然知道吃什么对体力和勇猛的毅力更有好处。确实,我们很难想象一个饱食酒肉的人,能够战胜这些瘦硬如铁的奴隶。另外说明一下,生食蔬菜和一些谷物已被许多中外营养学家和医学家证实好处大过于熟食,因更能完好于天然养份。这也是他们生嚼大麦的原因。
还有一个例证能说明素食者的勇和健。那就是中国的少林武僧。因为影视作品的胡写乱编,中国大众一直以为,少林寺的和尚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给这个名刹添了大“污点”了,法师们多次出来澄清,少林寺所有正式门徒都是素食者,严格按照佛教显宗的规矩修持。的确,佛教第一大戒就是戒杀,连武僧们的武器都从没有什么刀剑的,最多是根棍,不以取人性命为要。吃肉必然要杀生,因而这个禅宗祖庭怎么会公然养着一帮酒肉和尚,而破坏少林在佛教界的威仪呢?少林武士是素食者应确定无疑,他们的厉害,有耳必闻,有目共睹,这说明素食者能干出比肉食者更轻腾、更猛烈、更坚健的活计。
吃素使人聪明。
素食民族聪明还是肉食民族聪明?关于这一点曾有许多争论。其实历史明摆着那呢,自古以来,汉族就是一个素食或被称为半素食的民族,它与周边的那些食肉的氏族部落到底谁聪明,不言而喻。华章典籍、物美民丰,都在诉说着一个民族富有创造性的大脑活跃在天地间。即使在与食肉民族西方列强角力落败的近代,一个西人聪敏还是一个华人聪敏的问题也是自有公论的。
印度因为信奉印度教的原因举国吃素(当然除了穆斯林)印度人是否聪明也是自有公论的。在世界上,智慧之王——数学和哲学都被印度人把持。举世公认,印度人最擅长数学,世界上许多数学大师都是出自印度,以至余习至今,印度成了软件第一国;印度古典哲学超过了古希腊、古埃及,其研究事物的深邃和系统甚至超过了以黑格尔和尼采为代表的日尔曼(德国)哲学,其他国家更是不能望其顶背。
东方最有影响的宗教也多发自印度,佛教的智慧和深邃就不用说了,研究和信奉佛教的人,在入门后大都恍然大悟而感慨:太深邃了,太智慧了!确实,有位西方科学家(忘了名字了)说,越研究越觉得,现代科学不过在证实佛教早在三千年前的发现……更古老的印度教其体系与佛教一样广大而理性……西方广泛流传,耶稣在印度学习十几年后回去而传基督教…… 世界知识界至今最敬仰的古希腊哲学也是素食者缔造,古希腊巨匠苏格拉底、柏拉图、毕达格拉斯全是严格的素食者…… 文艺复兴以来的巨匠中,素食者也不少。我们过去多是略知他们的作品和政治倾向,而对影响他们整个人生的生命倾向知之甚少,这其实是他们最重要、最本质的一个层面。达芬奇、托尔斯泰、萧伯纳、甘地、爱因斯坦(很长一段时间严格食素)他们为什么吃素?因为他们内心都有一种他们认为最神圣的爱和非暴力主义。很不幸,还有一个恶名昭著的人也是素食主义者,他就是希特勒,仅就素食对他智力的影响来说是勿庸置疑的。
以上这些最需要脑力去建造的智慧王国都是素食者所为,真是没什么话可说。
素食者的一个标志就是头脑灵活。嗜肉者的标志是头脑沉钝。中国人曾经因太过灵活了而屡被西人防范。
不少人改为素食之后,发觉自己脑筋灵活了,想象力丰富了,领悟力提高了,思考敏捷了,有些记忆力增加了……总之,脑部的功能明显渐入佳境,比年少年青时状态更美妙。事实上,世界各地自少素食的儿童往往都智能特别高,由此可知,素食增进脑力,该是千真万确的事了。
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也有同样的观察和判断!“食肉,勇敢而悍;食谷,智能而巧”。这是《大戴礼记》里的话,白纸黑字,流传了这么多世代。
为什么素食令人头脑特别灵活。
西方科学家研究,人脑的细胞原来具有“正”“反”两种的力量,二者产生交互作用,
Ⅲ 关于动物的电影..高分求~~~~~~
空中蛇灾
金刚
水深火热
极度深寒
八脚怪
苍蝇I(变蝇人I)
苍蝇II(变蝇人II)
颤栗汪洋
鬼蟑螂
杀人蜂
天蛛地灭
天蛛地灭2/异型蜘蛛
狂蟒之灾1,2,3
异形1、2、3、4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
异形魔怪
哥斯拉
章鱼之东河惊魂
魔窟
黑暗侵袭
撕裂人
侏罗纪公园1,2,3,4(4即将出)
进化
太空异种1、2
星河战队1、2
汉江怪物
突出虫围
蚂蚁危机
蜂机
科学怪鱼
杀人蜂
空中蛇灾
食人蚁军团
目前只想起来这些了......
Ⅳ 100部值得看的电影(中外都可以,最好是喜剧的)
[最后一班地铁] 1980
Last Metro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出品:法国
典型的“后新浪潮”作品,与“新浪潮”时期相比。特吕弗晚年的这部力作,更为精致流畅。对时代背景的重现,因有较为丰厚资金作底,也更为细微传神。而且能够聘请法国最热的两位明星杰拉尔·德帕迪约和凯瑟琳·德诺芙主演。影片在商业上和艺术上都取得巨大成功,获得最佳影片在内的10项恺撒大奖。还是特吕弗式的三角恋爱,还是那种清淡如散文的叙事格调。除了技巧更为娴熟,叙事上更为和谒可亲之外。这个发生在二战时期,巴黎爱国艺术家的种种活动,对曾经以旗手著称的特吕弗来说,并没有质的改变。他只是锦上添花,并没有画龙点晴的神来之笔。有人甚至说“新浪潮”自本片起,彻底殒落了。而这个掘墓人正是特吕弗。还有人指出,特吕弗对维希政府统治下的巴黎,过于温情脉脉。说的好听一点的是想当然,另外一种说法,则是无原则无必要的粉饰。法国电影的诸多革命阵营到了[最后一班地铁],开始丧失斗志,并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趋势。电影语汇的革新走到上世纪80年代,已经举步维艰了。
[法国中尉的女人] 1981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导演:卡洛尔·雷兹 出品:英国
本片改编自英国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的同名小说,故事发生时间是英国“维多利亚黄金时代”中的1867年。这部小说最新颖之处,在于它从20世纪的高度来考察19世纪的社会和人。值得称道的是,影片导演把握住了小说的这一内在精髓,没有拘泥于原小说的结构,而是采用了双线并进的时空交错方式,在描述英国小姐莎拉和贵族青年查尔斯爱情的同时,穿插了现代一对男女演员迈克和安娜演出这段故事时发生的戏外情。当影片中的恋人终成眷属时,男女演员却分道扬镳。导演以此来表达对19世纪古典情怀和现代人感情间的对比,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戏里戏外的两段爱情透过表演、摄影、场景的不同气氛和风格进行互动,耐人寻味。英国和美国的两位演技派杰里米·艾恩斯和梅丽尔·斯特里普极好地把握了19世纪和现代生活中人物的两种感觉,令影片韵味悠长。
[靡菲斯特]1981
Mephisto
导演:伊斯特万·萨博 出品:匈牙利
靡菲斯特是收买灵魂的魔鬼,而片中的那位德国国家剧院经理赫夫根却早已没有了灵魂。这是匈牙利版的[霸王别姬],赫夫根虽然酷爱舞台,但他不像程蝶衣,只有一个舞台。他的舞台遍及他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程蝶衣始终保留自我,而赫夫根却在各种角色近乎疯狂的转变中晕头转向了。本片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根据二战时期的一起真人真事改编。萨博用长镜头在近景间的留连,极为入心入骨地勾画出一个可怜又可悲的灵魂陷落的全过程。镜子和灯光是全片最重要的道具,它不仅强化了舞台效果,也暗示了人生与戏剧的胶着状态。赫夫根每一次在镜前的安座,时而苦笑,时而痛哭,他的非“我”和多“我”早已潜移默化地击毁了他的全部性灵。这是一部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近乎无可挑剔的杰作。克劳斯·马利亚·勃兰道尔也奉献出他一生中最透支灵性的最佳表演。
[芬妮和亚力山大] 1982
Fanny and ALexander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出品:瑞典
伯格曼已是第四次拿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是位在全世界重要奖项拿得最多的一位导演。假如说这是伯格曼最后一次拿奖,还为时尚早,老先生还健在。本片也是伯格曼从影以来耗资最大,篇幅最长的一部影片。5个半小时,对很多人来说,想必都是一种折磨。这是伯格曼的一部自传,也是对他从影的一次总结。主题仍是人的疏离和对上帝的不信任,梦境的反复显现也是伯格曼的拿手好戏,象征、隐喻手法更是如野花开放般随处可见,只是这一次,更为缤纷悦目。影片在布光和色彩上更是达到了造峰造极的地步,形式美感在本片中得到了一次最为集中的释放。这还是一部戏中戏,以排演瑞典大戏剧家斯特林堡的[一出梦的戏剧]作为主线,这是同为舞台剧导演的伯格曼最爱的一部戏。这出戏的名字完全可以概括伯格曼的所有影片。
本片之后,伯格曼就息影,偶尔还写写剧本,但电影,他总是存着一己之念,却始终没拍出来。当下欧洲,属于伯格曼的时代已渐行渐远了。
[两个人的车站] 1982
A Railway Station for Two
导演:埃利达尔·梁赞诺夫 出品:俄罗斯
梁赞诺夫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命运的捉弄]、[办公室的故事]、[两个人的车站]组成的“命运三部曲”在80年代引进国内时引起强烈反响,影响了几代人。我们可以从[两个人的车站]中管窥他那一贯的幽默的深沉。片中普拉东和薇拉由相互对立直至结为恋人,其过程充满生动自然的生活实感和苦中作乐的宽厚品格。在他松弛调侃的表层叙述下,生存境况的荒谬与可笑以一种尴尬的真实扑面而来。在那些由误会而导致的滑稽场景和节外生枝的情节转折背后,透露出导演对生活忧郁本质的概括和捕捉能力。梁赞诺夫从不回避尖锐的社会问题,这使其作品区别于普通的言情剧而成为苏联社会风情的一面独特的镜子。他拍摄的影片中,主人公往往是小人物——地位卑微、奔波劳苦,却具有不屈的善良和热情。他们对生活,都有着入世而温情批判的独到触角。这些令人动容的品质,根植于俄罗斯民族朴实宽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令人释然之后不由肃然起敬。
[迷墙] 1982
The Wall
导演:阿伦·派克 出品:英国
如果说在世界电影史上,只有一部作品能够将摇滚精神和电影语言完美地融为一体的话,这部[迷墙]当之无愧。有言论说,这部电影造成了观影者的三个颠覆:电影观的颠覆、人生观的颠覆和价值观的颠覆。这部宏大的影音天书,通过Pink Floyd乐队充满质疑和反思的歌声和阿伦·派克犀利而天才的影像造就了一部囊括战争阴影、教育危机、性爱迷茫、人性异化、暴力向往直至末日恐慌种种方面的旷世寓言。这座“象征的森林”是对二战后西方文明赖以立足的理性精神和宗教精神的一次彻底反叛和颠覆。Pink Floyd的锐利锋芒借助完美无缺的画面阐释,将崇尚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摇滚文化推向极致。我们的感官被其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影像深深吸引,而我们的灵魂,则被其独立和自由品格强烈震撼。乐队和导演在影片中对人性、社会、战争、文化做了一场深邃的质询,其中表达出的迷茫、痛楚和失落,足以让每一个观者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现实的处境。
[战地浪漫曲] 1983
War-Time Romance
导演:彼得·托得洛夫斯基 出品:前苏联
前苏联的战争片,从各种类型上讲,在世界电影领域都占据重要地位。本片属于小品制作,用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宣扬了纯俄罗斯所特有的负重感,及相当温暖的道德力量。
两男一女,相爱了,却都想成全对方,却都没有得到幸福,只是各自的灵魂得到一次升华。
“活着,还要记住”,是前苏联战争影片反复提及的一个主题。而本片超越了[一个人的遭遇]对战争本身那份既坚韧又温暖的凝视,而上升至人性至纯至美的境界上来。战争已经过去,一段朝花夕拾的爱情即将被缝补。一位已婚的放映员依然爱着从前的“战地皇后”,现在的一位颇有几分粗俗的小商贩。放映员的妻子决定成全他们,而“战地皇后”同样心怀不忍,作出了退让,并以极大的隐忍葬送掉了自己的第二次“青春”。这是一出悲剧,但已不局限于对战争创伤的简单审视,而进入到个人即集体,现在即永远的巨大悲怆中无法自拔。
贯穿影片始终的暖色调,是专属前苏联彩色摄影的一大特色。它在自然光效中加入了创造者强烈的主观色调。红、黄、棕、橙皆均匀铺展,直指人物情绪的微妙转变。暗示了这个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故事背后,流淌着人性的美好。影片最大的魔力在于,它的情感感召力相当自然生动,每一个细节,看似细碎,却都让导演蒙上了一层淡淡的诗意。而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叙事模式,却内蕴极为丰厚的感情储备。最后,放映员和他妻子对望的场景,于无声处中,五味杂陈,却又撕肝裂肺。你知道主人公在想些什么,可你却不愿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一部影片能收到如此动人的情感力量,它也就能迎来各种各样的赞美了。
[战地浪漫曲]从电影语汇到主题抒发,都具备相当恬静的古典情怀,却又是永恒的,关于“爱”之纯粹的一次含泪的礼赞。
[钱] 1983
Money
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出品:法国
戈达尔称布列松为法国电影界的巴尔扎克,不仅在法国,整个欧洲,布列松以其极端化的电影语言,以及对人性的冷然之姿,成为欧洲最独特,也是最难以效仿的导演之一。自[一个乡村教师日记]开始,布列松的影片不再聘用职业演员,不搭布景,减少对话。[钱]作为他的收山之作,无疑也是如此极致。影片根据列夫·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伪息卷]改编,布列松将故事从19世纪的俄罗斯移至20世纪的巴黎。讲述了一起假钞案,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死了很多人。本来是个环环相扣,冲突激烈的复仇故事。但布列松以惜字如金的镜语构成,简洁到突兀的剪辑手段,僵硬到近乎风干的场面调度。使全片有种莫名其妙但又无比幽深的禁欲效果。可想而知,这部影片对大多数观众而言,都味同嚼蜡。倘若你咬着牙看下来,你又觉得这部影片结束得太快了。这就是高度风格化电影作者布列松的魔力。
[卡门] 1983
Carmen
导演:卡洛斯·绍拉 出品:西班牙
有人曾说这是世界电影史上最优雅的一部套层结构影片。卡门的故事不知被人讲了多少遍了,到了绍拉手里,变得更为纯粹,或者说更为形式化。卡门本身对个性解放的不羁追求退让给了西班牙国舞弗拉明戈的无尽美感。演员们要排演舞剧[卡门],戏外也在上演一幕卡门式的痛并快乐。绍拉是西班牙承上启下的一位电影大师,他早期作品以超现实主义为载体,对极权政治进行猛烈抨击。而到了后期,老人变得平和,认为惟有“美”,“美”本身才是永恒的,才是值得人们去孜孜以求的。[卡门]的悲剧意味在于,人们只有在美中沉沦,并抹杀所谓真实身份的价值,才能得到人性的涅磐。可这又像把双刃剑,是场忽明忽暗的博奕。全片影调庄重而华美,而生命的活力始终呈喷薄状。
这是部观赏性极强的影片,西班牙吉它和弗拉明戈舞,皆妩媚而强劲,绝对能给你的视听带来双重满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又是部与形而上无太多瓜葛的纯电影。
[印度之行]1984
APassage To India
导演:大卫·里恩 出品:英国
这是英国大导演大卫·里恩76岁高龄时拍摄的绝笔之作,本来他可以凭此片第三次荣获奥斯卡奖,终被[莫扎特]击败。本片根据英国著名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起臆想中的强奸事件,宣扬了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不可调和的,近乎永恒的矛盾。故事发生在二战后,印度即将独立的那段岁月,英国姑娘和一位印度医生一段模棱两可的友谊,最终两人形同陌路。
大卫·里恩的电影在注重叙事上与好莱坞如出一辙,但其作风的严谨、细腻和舒缓,却是英国电影所特有的。对人文景观的穷经皓首,包括对英国历史和当下状况的双重思索,也是好莱坞电影所不愿勉为其难的。大卫·里恩酷爱讲述英国人在异域的遭遇,具体的说,是在他们的殖民地里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借此,表达大卫·里恩对这个日不落帝国必将衰败的无尽感慨。影片像大卫·里恩的前作一样,注重自然景观的辽阔与庄严,好方便与人心的波动作一微妙呼应。连绵巍峨的群山,人际关系的若即若离,共同完善了全片最耐人咀嚼的文化意味。前段的琐碎,谨慎而有条不紊的铺陈。到了后半部,仿佛水滴石穿般,给人以强烈震动。显示出这位影坛宿将卓而不凡,又异常朴素的叙事功底。
[斯万的爱情]1984
Swann in Love
导演:沃克尔·斯隆多夫 出品:法国/西德
当代世界电影中一部不可多得、不可忽视的现代心理剧,酷爱改编文学名著的斯隆多夫成功挑战过《铁皮鼓》后,把目标对准了法国国宝级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但介于普鲁斯特这部意识流里程碑之作过于宏篇巨制,影片只挑了小说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而且还只是一部分。
[斯万的爱情]是斯隆多夫的室内心理剧创伤的高峰,笔墨主要集中在巴黎富豪斯万和其追求的奥黛特身上,飘荡着巴黎社交圈衣香鬓影与肉欲的淫靡。影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点到为止,处处留白,但微妙的氛围营造又相当稠密,悬念丛生,环环相扣,人物的欲言又止令观众揣摩其心理的同时,不知不觉进入与现实平行存在的心理意识空间,共同参与了对斯万的情感的解剖,与普鲁斯特把撰写这个上流社会分子的爱情历程当作病理学文献相当吻合:如果不坚定,爱情就是种疾病,一出需要智勇的游戏。
但是,虽然[斯万的爱情]投资不菲制作上乘,汇聚了当时欧洲几大影星,但德国新浪潮导演与法国人文巨著的邂逅并没有留下一个美丽的结尾,参与制作的法国人并不推崇德国导演版的[斯万的爱情],恺撒奖只颁予最佳服装设计和场景制作了事。
[我的生活像条狗] 1985
My Life as a Dog
导演:莱斯·霍尔斯托姆 出品:瑞典
世人向来对瑞典电影言必称伯格曼,但莱斯·霍尔斯托姆一反伯祖师的艰深晦涩和动不动就天问自问,以真情动人,令[我的生活像条狗]呈现出不仅是瑞典电影也是欧洲电影难得的清新亲切,如散文诗一般娓娓道来一段难以回首的童年往事,自成一派。
[我的生活像条狗]故事的冲突性极强,12岁小男孩英玛淘气顽皮,令患重病的母亲难以安心,他和哥哥不得不暂时寄居亲戚家,等好不容易适应了乡村的落后乏味和保守,母亲的去世又让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变成永远的事实。但霍尔斯托姆并不以强化二元冲突和英玛的痛楚体验为最大目的,而是以散淡的笔触写下生命成长的过程:儿童的自我性启蒙、对世事的懵懂、对爱和痛苦的体验、似有似无的爱情萌芽,并以散点叙事勾勒出一幅当代瑞典生活风情画:拥有第一台电视机、建造纳凉及过冬小屋、有着美丽胸脯的女工为艺术家充当雕像模特……一切无不趣味盎然,生气勃勃,所含的情感浓度令人回味无穷。
[我的生活像条狗]横扫了当年金球奖、独立精神奖、纽约及波士顿影评协会最佳外语片奖,更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及剧本提名,被称为20世纪最好的儿童电影。
[再见吧,孩子们] 1987
Goodbye Children
导演:路易·马勒 出品:法国
路易·马勒是法国新浪潮的干将之一,也是新浪潮大师级人物惟一远赴好莱坞的导演。本片早在路易·马勒的孩提时代就开始酝酿,他曾说他所有的影片都在为这部影片作积累。影片一经推出,便广受注目,并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这是路易·马勒对童年生活极为精巧极为动人,又不乏断续忧伤的回溯。二战时期,一个富家子弟和一个犹太少年产生了友谊。有一天,纳粹把他带走了,他再也没有回来。从表面上,可以读解出法德合作时那桩不光彩的交易,还可以看到阶级壁垒,以及宗教对人本性的伤害。可这都不如,影片所传达的回忆本身,那么迷人。两个少年在上课、进餐、祈祷。他们的关系由远及近,如此简单、素朴。纳粹的进入,为这段回忆涂抹上一层灰暗的色彩,这回忆变得沉重起来,而无法忘怀。生活流的叙事手法,使得全片在节奏上稳健而舒缓,直至最后一刻,影调上也不事渲染,可事件本身的震慑力,却能让观者心绪不宁。这是法国新浪潮导演在这场运动过后,最值得纪念的一部作品。那帮开路先锋们东征西讨后,还是皈依了传统。
有人还说本片有同性恋的倾向,路易·马勒对此拒绝回答。
[熊的故事] 1988
The Bear
导演:让-雅克·阿诺 出品:法国 凯撒奖最佳导演奖
如果你不肯承认这部电影的成就,可以想想美国电影里的动物,比如金刚(它还算比较有史诗般的悲剧色彩)、鲨鱼、蟒蛇、蝙蝠、老鼠、猫和狗,特别是狗,这些家伙在美国电影里基本上都是没有尊严的,即使有一天它们成为了美国公民客厅里不可缺少的家庭成员([一家之鼠]),或者庭院的统治者([猫狗大战]),甚至爱情的见证([马语者]),它们仍然没有自尊,没有它们作为动物的话语权利,它们只能是爆米花电影里的小丑,爱情片里的道具。[熊的故事]不同,这个故事最精彩的处理,是它恰恰把人放在介入者的位置,它用人类从主动变为被动这个转变过程,来反映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更为真实的关系。当然,它还有一个相当可爱而感人的故事,和两个永远也无法替代的毛茸茸的功勋演员——尊敬的大熊先生和可敬的小熊先生。
在好莱坞的银幕上,动物是明星和道具,而让-雅克阿诺的电影,则把熊塑造成了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演员。
[火柴厂女工] 1989
Match Factory Girl
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 出品:芬兰
本片是芬兰国宝级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的成名作,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并夺得国际电影奖。也是阿基“工人三部曲”的第二部,前两部为[天堂阴影]和[阿里耶尔]。一个相貌平凡的女工,却总想邂逅白马王子,可白马王子却把她当作妓女。她怀孕了,却在一次车祸中,流产了。万念俱灰之下,毒死了她的情人、父母还有一个试图向她套近乎的男人。
阿基的影片是古怪的现实主义和突如其来的表现主义的扭曲结合。本片是他创作风范的首次曝光,悠长缓慢的叙事节奏,煞有介事的纪实影像。使全片非常滑稽地笼罩着一种异样的童话色彩。这片容易让人联想到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憧憬虽有,甜美尽失。也就是说,阿基的影片撑破了传统童话的框架,直接洞穿了现实本身。反童话,是阿基影片最重要的特色之一,他的新作[没有过去的男人]也是如此。画面鲜丽,却掩饰不住内里的辛酸和苦痛。[火柴厂女工]仍是他目前为止手法最为朴素、叙事最为干练的一部力作。为芬兰电影纳入国际视野作出了重要贡献。
[天堂电影院] 1989
Cinema Paradiso
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 出品:意大利/法国
这是全世界影迷都非常珍爱的一部影片,全片以倒叙的笔触讲述一个导演在少年时代,被电影的奇光异彩所浸染的美丽过程,也反映了电影对西西里岛平民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影片基调温和、甜美,对电影本身最朴素的感恩,有着许多生动感人的描绘。电影的荣光不再,人们也只是以含泪的微笑向历史告别。影片结尾那一连串的接吻镜头,似在声明,只要生活还在继续,美就能流传,而电影就会像那些次第缤纷的“吻”一样与我们相遇。这是一扫意大利电影沉重影调的一部相当积极健康的影片,并具备一定质朴的励志情怀。这也是导演托纳托雷的成名作,他也是凭此片成为上世纪末意大利最重要的导演。他后来的影片虽然都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但从资素上来讲,都无法和本片相提并论。曾有人认为欧洲电影的改良应从[天堂电影院]开始,走明朗和可视性的道路,又不失真挚的人文感怀。可惜,本片对目前的欧洲电影而言,还只是昙花一现。
90年代
[薇洛妮卡双重生活] 1991
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ca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国别:法国、波兰、挪威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欧洲电影八十至九十年代无法忽略的名字,无论是他早期作品对政治的关注,还是后期逐渐深入到对命运的追问,都具有欧洲电影十分显著的浓郁人文色彩的特点。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于命运中偶然与必然因素的思考,影响了很多后辈电影人比如汤姆·提克威,甚至包括不少亚洲的年轻导演。[薇洛妮卡双重生活]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十分重要的一部作品,影片关于两个毫无关联却长相完全一样的女孩各自命运的表达,在暖黄色调充满哀伤和温暖的画面中,具有神秘不可言说的神韵。影片厚重的母题,却通篇流露着微妙而空灵的气质,给观众以无限想象深入的空间,或许这就是属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特殊魅力,对于人类命运最根本课题无止尽的追问,正是人们对于电影这一艺术手段的最高期望。[薇洛妮卡双重生活]就像一抹光彩夺目的晚霞,转瞬即逝,却宛如某种神秘的召唤深深印在你的脑海。
[英雄托托]1991
Toto
导演:雅各·范·多梅尔 出品:比利时/德国
本片是后现代电影的重要案例。后现代电影在形式上是文本的互指,在内涵上的重要特征,则为身份的错失和人生的邂逅。王家卫、汤姆·提克威、胡里奥·梅德姆的影片都有这个特色。一场大火,使两对父母有可能抱错了孩子。由此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托托总认为阿尔弗雷德的一切应全部属于自己,阿尔弗雷德和托托的姐姐有了关系,他也和姐姐做了同样的事情。姐姐在他的逼迫下去烧阿尔弗雷德的房子,不料自己却葬身火海。托托又遇到一个女人,她和姐姐酷肖,但她却是阿尔弗雷德的妻子。垂垂老矣的托托决定杀死阿尔弗德。他死了,影片没有告诉我们死者究竟是阿尔弗雷德,还是托托。
不可思议的魔幻色彩,却以一种幽默、抒情的笔调娓娓道来。是这部影片的一大特色,而身份的重叠和抽离,传达出生命的神奇本质。你对它,将永远保持着孩子般的敬畏。
[霍华德庄园] 1992
Howards End
导演:詹姆斯·艾弗里 国别:英国、日本
英国电影在欧洲电影中风格独特,就像温文而雅的英国绅士一般,具有内敛、克制的态度,总是不露痕迹地表达人生最激烈的感情,其中蕴涵的两相对比拉扯的张力正是英国电影的最大魅力,[霍华德庄园]正是其中的一部精品。影片围绕霍华德庄园所有权的转让引出了几段曲折恋情,表现出当时英国社会的风尚和不同人物因为性格、价值观各异而走向不同的命运。[霍华德庄园]的两位主要演员安东尼·霍布金斯和埃玛·汤普森都是极具英国特点的著名演员,两人交相辉映的演技为影片注入了纯正的英国风格。出于表达方式的婉转及时代差距,英国电影很容易落入拖沓冗长并不知所云的危机,但是它真正的魅力也正是蕴涵在并不直指事物的态度上,姿态的优雅一旦和人格的高贵完美结合,内里的丰富内涵必然呼之欲出,于是拥有难以抵挡的吸引力和值得反复咀嚼的深厚底蕴。
[冬天的心]1992
Heart in Winter
导演:克劳德·索代 出品:法国
浪漫至极的法国竟出现了这样一部连亲吻和牵手都没有的爱情电影,确实很有意思。
索代是位有着深厚文学修养的导演,最早拍过很多男性色彩极浓的动作片,后来,则变得琐碎了,也可以说,变得写实而古典了。他对死水微澜的生活常态产生兴趣,目光也转向了女性。本片是他所获荣誉最高的一部影片,一举斩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并在本国恺撒奖上夺得最佳导演。一对男女明明蠢蠢欲动,却连适可而止的行径也没有发生。这倒有些像不少中国人的感情方式。索代认为爱首先是种能力,男主人公认为他没有爱的能力,所以他的爱情大门总处于闭关状态。索代刻意简化了情感张力,却在以静制动的行为动机中,给人以悠长的回味。是法国后期静态电影的标志性作品,其不置一词,却尽得风流的风范,在法国影坛极为罕见。
本片的两位主演达尼埃尔·奥特伊、艾曼纽·贝阿既是法国著名的实力派演员,也是一对银幕伉俪。两人的对手戏,因夫妻的缘故,许多精妙情绪的传达极为准确。
[人咬狗]1992
Man Bites Dog
导演:莱米·贝瓦克斯/安德烈·贝泽/贝诺特·波维德 出品:比利时
三个比利时三流电影学院的学生,凭借着一腔电影青年的方刚热血,炮制了这出“杀手生活写实纪录”,不折不扣的后现代黑色闹剧。论无耻和令人作呕程度,影像粗糙的[人咬狗]甚至超过了[发条桔]和[天生杀人狂],但正是因为编导和演员天不怕地不怕的没皮没脸,[人咬狗]才得以从骨子里自由无忌和散发着生猛气势。
杀手A为了能够“名垂青史”,同意让人拍摄他杀人、埋尸的全过程,当然一切不是那么顺利,摄制组诸位偶尔还得给A君搭把手,有次还参与了一起疯狂轮奸杀人血案。纪录片式片中片,逼真的写实场景,比Dogma主义还Dogma主义的镜头语言,戏谑味十足的角色和对白,疯狂表象下对媒体和“纪录电影”的尖刻嘲讽,令[人咬狗]当年不仅击败[致命武器3],成为比利时票房之冠,还在1992年戛纳电影节上力排一干名导之作,引发出观影热潮。
[印度支那] 1992
Indochine
导演:雷吉·瓦格涅 出品:法国
相比湿漉漉的情色电影[情人],[印度支那]在表现殖民地生活(包括爱情生活)和殖民文化冲突这两个方面,都显得更为出色(不过音乐稍逊一筹)。这是雷瑞·瓦格涅90年代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他的第一部史诗片,影片细致地描绘了二战后法国人在殖民地度过的最后岁月。女主角凯瑟琳·德诺芙在片尾的背影非常令人难忘,宏大而无情的历史洪流卷走了她的一切,而她只能以法国贵族式的优雅默默承受这一切。这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哭泣游戏] 1992
The Crying Game
导演:尼尔·乔丹 国别:英国、日本
本片的成功更多原因来自于题材的特殊,以及演员本人气质与剧中人物的惊人合适。片中两位主人公的爱情面临着性别的尴尬和共和军的追杀双重危机,也正是在这种绝境之中,导演营造了堪称经典的爱情场面,情感流动自然,动情处无不令人忘情投入。杰伊·戴维森对本片的贡献绝对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如此命运复杂坎坷、难以评价的人物,饰演得令所有观众理所当然地认同他的感情和选择,甚至他的娇艳与美丽也让人十分难忘。[哭泣游戏]一片很难定论它的类型,爱情、惊险、动作、剧情,还有同性恋、革命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糅合,导演对整